影视叙事中时间空间
影视的时间与空间
![影视的时间与空间](https://img.taocdn.com/s3/m/b862a640a26925c52dc5bf1e.png)
叠化是典型压缩时间的特技,它通过 前后两个镜头在重叠中转换,给人以时间 转换的感觉。人们常用这种技巧,来简洁、 形象的表现动作的连贯。比如:
白雪皑皑(叠) 冰消雪融(叠) 嫩叶新芽(叠) 鲜花绽放(叠) 麦浪滚滚 连续的叠化中,四季景象更替呈现。
快动作:也使时间缩短 如鲜花盛开
影视空间拼接或创造性地理学的著名实验 据普多夫金记载,1920年,库里肖夫曾把下面
一些场面连接起来: 1、一个青年男子从左向右走来。 2、一个青年女子从右向左走来。 3、他们相遇了,握手。青年男子用手指点着 4、一幢有宽阔台阶的白色大建筑物。 5、两个人走向台阶。
1.一个青年男子从左向右走来 2.一个青年女子从右向左走来 3.他们相遇了,握手。青年男子
C.借物暗示:利用某种能够暗示时间变化的 物象来体现时间的省略。如日历翻动、时钟 指针的位置变化、点燃的香烟不久就变为一 堆灰烬、阳光照亮的窗户转为夜色等。
这些能够直接代表时间概念的物象在影视 中经常被用来表现明确的时间流逝意味。
D.辅助性剪辑技术:
在剪辑中,还经常利用剪辑技术提供的 可能性和特殊的视听效果,在实现压缩时间 的目的,比如声音的提前进入、叠化、快动 作、淡入淡出等。这是一些技巧上的缩短时 间的方法,不同于我们前面提到的画面蒙太 奇组合压缩时间的方法。
一个镜头3个场景
《十分钟年华老去》甚至有四个空间
十分钟年华老去·片段
“好莱坞三镜头法”是局部空间组合表现 事物全貌手法的始作俑者。所谓三镜头法, 指的是正反拍,外加一个中景的双人镜头, 这是影视最惯用的剪辑手法。
具体来看是: 镜头1:两个人都在同一空间里 镜头2:一个人,是镜头1空间的一部分 镜头3:另一个人,是镜头1空间的另一部分 于是空间实现统一,构成了有面有点的完整
影视叙事中时间空间.
![影视叙事中时间空间.](https://img.taocdn.com/s3/m/0497d490cc22bcd126ff0c99.png)
(三)、停滞
• 停滞——根据表达需要或叙事结构中人物 特定的心态,让时间暂时静止的一种屏幕 时间表现方式。这是一种很主观化的人物 心态的流露,是一种特殊的时间形态。
实现方法:它通常通过定格、音乐音响或 着剪辑中的重复方式来实现,其中画面的 定格(也称静帧)是最为常见的用法。
贯的,所以是一种感觉上的连贯。
• 同样内容的镜头如果被重新剪辑后,可能出现另一重含义。 比如:
镜头1:下课铃响了,老师站在课堂上讲话;
镜头2:一群学生走出教学大楼;
镜头3:老师站在课堂上讲话。
当我们把镜头1的动作剪为两段,分别使用,虽然镜头总 体时间长度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在观众的心理,叙述时 间无疑被延长,镜头组合产生了新的意义,即:这位老师 晚下课了,时间比刚才延长了。如果在镜头3后,再加入 镜头4、镜头5,即:
• 2、慢动作:是一种技巧方式可以使时间看 起来被用延长,下边加速度、减速度详细
说。
(二)、压缩
• 压缩——一部影视片可以通过片断的闪切将几小时、几十 年甚至成百上千年的时间压缩在几十分钟或者几秒中内, 这就视叙事中的时间压缩。
• 经常用到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片断省略 2、插入镜头 3、借物暗示 4、辅助性剪辑技术
蒙太奇——一个叙事不是一个镜头完成的,而是有几个镜 头组合而成的,这就是镜头间蒙太奇,这也是镜头组合后 构成的一个完整场面调度。这种由于镜头间场面调度形成 的就是镜头间的蒙太奇。
为了叙事方便 我们把: 镜头内部蒙太奇我们称作为 ——长镜头 镜头间蒙太奇我们称作为 ——蒙太奇
• 2、场面调度的形成:
• ①一个镜头内的人员调度和镜头调度;
• ②镜头组合后构成的一个完整事件的场面 调度。
论电影的叙事空间
![论电影的叙事空间](https://img.taocdn.com/s3/m/a3c8b948767f5acfa1c7cde0.png)
论电影的叙事空间黄德泉电影作为时间和空间的综合艺术,“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转换,在电影中有着无穷的潜力,而这正是电影叙事的重要条件和基本特征。
画面是片断的,依靠剪辑技巧构成完整的时空复合体,创造一种非连续的连续性,画面又是整体展现,能指和所指呈共时性存在,空间词语成为主要语言手段。
”①电影应该善于把时间性叙事转换成富有视听冲击力的空间性叙事,即善于在线性叙事的链条中寻找营造空间意象的一切机会,通过强有力的叙事空间的表现,来把故事讲得富于情绪感染。
电影叙事空间的直观来自生活,又是对生活的一种升华,它是构成电影艺术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叙事空间是叙述话语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谓电影(的)叙事空间就是指由电影制作者创造或选定的、经过处理的,用以承载所要叙述的故事或事件中的事物的活动场所或存在空间,它以活动影像和声音的直观形象再现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
电影叙事的空间意识包括电影叙事在内伪任何叙事,本身就包含有很强的空间性因素,因为“一个事件是发生于特定时刻和空间中特定的一点的某种东西。
”②而叙事就是对事件序列进行记叙或叙述,不管事件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叙事空间作为一种艺术中的空间,它不是现实世界中我们生活和行动于其中的空间,但是它来源于现实世界中的空间。
电影的叙事空间可,以脱是电影制作者对故事或事件中原有的空间进行取舍、处理和表现以及重组的结果,是电影制作者所认为的最具代表性和最适合故事或事件中的事物活动或存在的场所空间及其组合,是电影制作者运用电影的表现手段来建构而成的一个由活动影像和声音构成的意象性空间。
电影的叙事空间是电影制作者关于故事或事件中原有的空间的意象在电影这个叙事媒介上的部分再现。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叙事空间只是原有故事空间的—部分。
如果可以把故事空间比喻为一座海上冰山的话,那么电影的叙事空间就是那露出水面的部分。
电影制作者借助电影的叙事空间来代表或暗示整个的故事空间并表达某种观念或意识,而观众则通过电影的叙事空间的提示来尽可能重新建构完整的和原先一样的故事空间并体会到电影制作者所要传达的某种观念或意识,进而达到审美空间的境界。
影视叙事中的时间和空间
![影视叙事中的时间和空间](https://img.taocdn.com/s3/m/596c24c39ec3d5bbfd0a746a.png)
影视叙事中的时间和空间
长镜头的时间结构特性: 1、具有银幕实际和实际时间的同时性 2、具有时间进程的连续性
影视叙事中的时间和空间
长镜头的空间结构特性 1、在运动过程中展现空间的全貌 2、在运动过程中实现空间的自然转换,而这 种转换是对人眼睛视觉的一种模拟,符合 人的视觉感受
影视叙事中的时间和空间
影视叙事中的时间和空间
影视叙事中的时间: 1、延伸 2、压缩 3、冻结 4、加速(即快速镜头)与减速(即慢镜头) 5、倒转 6、由现在追溯过去 7、由现在对未来的悬想
影视叙事中的时间和空间
影视叙事中的空间: 银幕上处理空间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再现 的空间,一种是构成的空间 再现空间是影视空间的一种还原存在特性, 是针对摄像机的记录功能说的。真正作为叙 事观念中的空间,是构成空间,也就是通过 剪辑“创造出的空间”。
长镜头语言的功能并不只有纪实性的一面, 也可以用来造型。如可以通过镜头运动的方 式产生的节奏达到某种心理效果,宣泄某种 感情,表达一种低沉、压抑或拖沓的气氛, 也可表示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还可以引导 观众来制造一种特殊氛围
影视叙事中的时间和空间
长镜头:一种特殊的蒙太奇 长镜头能使内容和形式达到高度的统一,实 现了本性上的真实追求。除此以外的长镜头, 本质上与蒙太奇是一样的,正因此,纵深场 面调度的长镜头又称“镜头内部蒙太奇” (Incamera editing),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蒙太 奇。
影视叙事中的时间和空间
纪实性的长镜头与分解性的蒙太奇在叙事观 念上的不同
影视叙事中的时间和空间
构成的空间创作有以下作用: 1、通过局部空间组合表现事物的全貌 2、跳跃性的空间连续突出了高潮点,简化了 叙事的过程 3、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 4、丰富了叙述方法和结构形式 5、表达寓意,创造意境,制造情绪和戏剧效果 6、形成多种节奏
论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论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507cdc5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b.png)
论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一、本文概述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影像艺术形式,凭借其深邃的内涵、生动的画面和引人入胜的叙事结构,深受观众的喜爱。
本文旨在探讨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分析其内在的构成要素、特点及其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运用。
通过对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纪录片如何有效地传达信息、塑造形象、引发思考,从而推动纪录片创作的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首先概述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特点及其在电视纪录片中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详细分析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主要构成要素,如叙事线索、叙事视角、叙事节奏等,并探讨这些要素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具体运用。
我们还将对不同类型的电视纪录片进行案例分析,以揭示其叙事结构的独特之处和共同规律。
本文将总结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研究意义,指出其对于提高纪录片创作水平、丰富观众审美体验以及推动电视艺术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研究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纪录片作品,还可以为未来的纪录片创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核心要素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作为纪录片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故事性:纪录片的核心是故事,无论是人物的生活经历,还是社会事件的演变过程,都需要通过故事来展现。
一个好的故事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观众产生共鸣。
因此,故事性是纪录片叙事结构的核心要素之一。
时间与空间:纪录片中的时间与空间是叙事的重要元素。
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转换,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节奏,引导观众进入特定的情境。
通过对时间与空间的精心安排,纪录片可以更好地展现事件的发展过程,深化主题表达。
视角与立场:纪录片的视角与立场决定了其观察与解读世界的方式。
不同的视角与立场,会产生不同的叙事效果。
创作者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视角与立场,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引导观众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声音与画面:声音与画面是纪录片叙事的重要手段。
电影《影》的叙事策略
![电影《影》的叙事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622d73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7c.png)
收稿日期:2019-12-30作者简介:王芝颖,女,山西大学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影视理论研究。
电影《影》的叙事策略王芝颖(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太原030006)摘 要:《影》延续了张艺谋擅长的古装、宫廷题材,在极致的东方美学包装之下讲述了一个具有西方内核的戏剧性故事,既满足了中国观众的深层民族心理,又契合了西方观众的期待视野。
本文以《影》为例,从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三方面,分析《影》对于中国文化书写的自我命名和重建。
关键词:《影》;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4-0116-02 不得不说,《影》是张艺谋又一次践行“文化重负”叙事的自觉体现,突出表现在电影对道家哲学思想的渗透和中国诗性思维的运用,以中国人大宇宙的生命意识营造民族诗意。
电影讲述了中国古代,主人子虞和替身境州之间的故事,为了更好地表现替身这一被历史所遮蔽人物的处境,创作者选择在具体叙事时将时间架空,并运用诸多抽象符号来辅助叙事,电影中的空间成为一种表意空间,一种意识形态化了的精神空间。
一、叙事时间声音是电影叙事中时间的外化。
影片的声音是空旷的,除了人物的对话、脚步声外,其余都是冰冷的刀剑声和大自然的声音。
连续不断的雨声成为一种“音响意象”,照应了小艾所说“只需七日连雨,水漫则胜”的预言,成为叙事和抒情的一部分。
此外,鸟叫、虫鸣、风声、水响等环境音以及琴瑟之音、孤独萧瑟的箫声,衬托出环境的静谧,更衬托出人的渺小和孤独,使影片呈现出画一般的宁静气质,正如老子《道德经》叙述到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这种以无声胜有声的叙述,使得其间人物情感的堆积愈发深厚。
片中人物的情感都是隐忍克制的,如小艾在发现丈夫窥视自己和境州后,并没有声嘶力竭地控诉,而是在与丈夫斗琴的过程中,以琴御情对抗丈夫。
又如杨平和青萍的决战中,青萍被杨平砍中跌倒,此时的慢镜头中,周围嘈杂的环境音被刻意消去,在寂静中,悲伤的情绪得以放大和延长,青萍的牺牲变得更加崇高和悲壮,这种高度写意化的情节正是婉转含蓄的东方美学的独特表达。
影视后期制作优质课件公开课获奖课件省赛课一等奖课件
![影视后期制作优质课件公开课获奖课件省赛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710d2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6.png)
➢两个镜头间旳空间关系
例如先以一种镜头建立起整个旳 空间关系,然后再接上一种部分 空间旳镜头;或者将各个空间旳 片段共同构成一种空间。
➢两个镜头间旳时间关系
镜头叙事旳顺序是能够控制旳; 还可用闪回、闪前等手法来控制 时间甚至对同一动作进行反复。
2、空间旳连续性——180°轴线
➢ 确保银幕方向旳一致性:在上下两个 画面中保持设定方向旳一致性。
蒙太奇剪辑 (偏重体现,体现抽象主体)
组合镜头旳另一种技术,它为主 题传达情感和思想;
蒙太奇剪辑依托镜头旳内在联络 来排列镜头,从而创建主题;
蒙太奇剪辑经过影像和声音旳组 合来体现其含义,如对比、平行、 积累、隐喻、象征等;
是商业片、音乐电视、电影开场 字幕等片段常使用旳一种措施。
要尤其注意剪辑旳节奏!
1、镜头之间旳匹配
两个镜头间旳图形关系 两个镜头间旳节奏关系 两个镜头间旳空间关系 两个镜头间旳时间关系
尤其是前两者普遍存在于剪辑过 程之中。
➢两个镜头间旳图形关系
即一组镜头旳图形构图基本一致, 纯粹由明、暗、线条、图案、动 静关系构成,与故事旳时空无关。
➢两个镜头间旳节奏关系
利用剪辑过程中选用旳镜头长度 制造节奏。将长度差不多旳镜头 剪辑在一起可形成稳定旳节奏; 剪辑越来越长旳镜头会让步调变 慢;越来越短旳镜头则会加紧节 奏。
能够插入场景内旳其他事物旳镜头或 空镜头,同步调整节奏或烘托情绪。
利用平行或交叉剪辑。
返回
影视叙事中旳时间
时间能够是过去、目前、将来、假 设等;
时间能够进行压缩、扩大、冻结、 倒转等。
影视叙事中旳空间
➢再现空间 ➢构成空间
连续性剪辑 (偏重叙事,再现现实)
对影视时空的认识
![对影视时空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ee8edbc82cc58bd63186bdf0.png)
对影视时空的认识时间对我们的生存是重要的,同样,时间对影视创作也是极为重要的。
一部作品的成败,取决于整部作品的结构和造型及其逻辑性和节奏性,最主要的还是能否把握好影视作品中的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
它既具有时间的延续性,又具有空间的扩展性,是一种建立在时空交叉点上的综合艺术。
银幕时间与空间的组织与运动是影视艺术的重要特征。
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约翰·霍华德·劳逊说:“我们的意识经常强烈的关心时间,因为时间是我们存在的必然条件。
我们生活中的每一段时间都是衡量和检验我们的动作的标准,任何一段时间一旦过去就永远不再返回;我们的心脏跳动的节奏也就是岁月的节奏。
”若是自己想要成为一名影视导演,如果在艺术上有所追求,希望在创新上有所突破,就必须对电视时间元素做一番深入的探索,认识它、把握它、驾驭它,以便熟练的运用它为自己的创作服务。
其实谈到影视时空,影视艺术以两度空间的画面来表现三度空间的立体世界,这就使影视形象具有假定性。
所谓“假定性”,就是姑且认定的意思,具有假设、虚构的含义。
影视剧的假定性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特殊的影视技术手段造成的假定性,如摄影机或摄像机频率的变化,可以延长或缩短时间,造成时间上的假定性;不同焦距镜头的运用,可以扩展或压缩空间,造成影视空间的假定性;镜头的组接,造成了不同于物理时空的特殊的银幕和荧屏时空。
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假定性,由于剧情的需要,又符合受众的欣赏心理,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
二是影视特殊的演出方式,确定了影视制作上的假定性,影视不同于戏剧,不是用真人,而是以影像来面对受众的。
这就使影视在布景、道具、服装的制作,音响的处理,以及各种特殊、特技摄影的运用等方面都可以弄虚作假,具有很大的假定性。
但是,影视艺术的假定性处理或影视制作的造假,都是虽假犹真、以假乱真、欺人视听,最终达到银幕和荧屏效果的逼真感。
影视剧和小说都是在时间和空间上享有极大自由的叙事艺术。
然而,影视剧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于小说,小说是通过文字的描述引起读者的形象思维而间接作用于受众感情的艺术。
影视叙事学第三章
![影视叙事学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ffb1377131b765ce050814ac.png)
第三章:电影叙事中的时间
⑴“重构型”蒙太奇 它类似于叙事蒙太奇,用“重构”的意义在于凸显 这种蒙太奇在时间上的重组性:无论是浓缩简化、 颠倒时序还是交错呈现、平行剪辑,它都是以时间 畸变作为结构段落的功能指向。 一般而言,影片的主体部分大多由重构性蒙太奇段 落构成,对于那些故事性强、情节复杂曲折的影片 尤为如此。因而,它又被称为“情节性”段落。
放映时间是指影片在电影院里实际放映时所流逝的
时间过程;这也就是观众看电影时所花费的现实、
物理的时间。我们也可以把它成为“观看时间”或
“银幕时间”。
第三章:电影叙事中的时间
一.电影叙事中的三种时间形态 总的来说,放映时间是客观的、现实的、物理的时
间,本事时间和本文时间则属于故事世界中的时间
假定性的时间;放映时间限观众于其制约之中,本
第三章:电影叙事中的时间
2.时间长度
• 电影的叙述通常是选择一段特定的故事时间,将 故事的时间压缩相对较紧凑的情节时间。 • 一般来说,本事时间长于本文时间。放映时间短 于本文时间。
第三章:电影叙事中的时间
3.时间频率
• 多数情况下,故事的事件在情节中只被呈现一次 以时序排列和“一个一次”的频率,是连贯性剪 辑中处理顺序和频率最常用的方法。 • 但有时也会出现两次或更多次。如“重复剪辑” 如在《战舰波将金》一片中使用了对一个动作或 一个事件的重复剪辑。
第三章:电影叙事中的时间
强化型蒙太奇与重构型蒙太奇的区别:
强化蒙太奇是从点(情绪性)上追求对叙述时间的 扩张和裂变,多以对时间的延展、扩大见长。 重构蒙太奇是从线(情节上)上实现叙事上的时 间畸变,大多体现为一种对时间的简化、压缩,对 时间的颠倒与重排,对场景持续时间和出现频率的 控制和操纵。 总而言之,两者在叙述重心和功能指向上有很大不
第七章 影视剪辑中的时间和空间
![第七章 影视剪辑中的时间和空间](https://img.taocdn.com/s3/m/4457aa82a2161479171128fc.png)
第七章 影视剪辑中的时间和空间
第七章 播放完毕 谢谢浏览
一、影视的时间的特性: 2、非连续的连续
在客观现实世界中,时间是连续的、有序的。与现 实时空和舞台时空相比,影视时空的另一个特性是非 连续的连续。
第七章 影视剪辑中的时间和空间
第一节 影视的时间形态特征
一、影视的时间的特性:
3、同时性
影视时间和电影时间相比,具有同时性这一特点, 影视可通过直播这种形式实现屏幕时间与事件时间的 同步,观众能够从影视画面中与真实生活同步地看到 正在发生、正在进行的生活本身。源自第七章 影视剪辑中的时间和空间
第一节 影视的时间形态特征
二、影视的叙事时间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形式: 1.实时的时间形式 2.压缩的时间 3. 延伸的时间
第七章 影视剪辑中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节 影视的空间形态特征
第七章 影视剪辑中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节 影视的空间形态特征
电影电视是一门时空复合的艺术,时间必须依赖于 空间的物质化形式,空间的内容又必须在一定的时间 流程中展开。
第七章 影视剪辑中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节 影视的空间形态特征
影视的空间形态特征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 平面性(二度空间) 二、 四框制约 三、 运动性
第七章 影视剪辑中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节 影视的空间形态特征
影视叙事作品中构成空间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 小见大。通过局部空间的组合表现事物空间的全貌 2.跳跃性的空间连续突出了重点,简化了过程,节省了 时间 3.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 4.丰富了叙述方法和结构形式 5.表达寓意、创造意境、制造情绪和戏剧效果 6.形成多种节奏
影视剪辑艺术
理论教学部分
东北农业大学
影视空间特点
![影视空间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a26e4f3a580216fc700afdf5.png)
幻觉中的时间——论影视时间的特点在现实生活中, 时间是线形的连续,就如一条直线, 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且连续不断。
而在影视中, 时间是非线形的, 影视里的时间是由一个个时间片段组成的, 这些时间片段可能是先后关系, 也可以是同一时间, 不同空间的片段, 尽管如此, 这些时间片段的组合依然会给观众类似现实生活中那样时间是连续的感觉。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影视作品里, 我们所看到的影像是由纪录和还原的光波与声波所体现的, 也就是说是直观的, 因此逼真性特别强, 往往会使观众以为在银屏上出现的影像就是现实本身。
但事实上正如雨果· 明斯特伯格在《电影, 一次心理学研究》中所说“ 被摄下的外在世界实际已失去原有的分量, 脱离了时空和因果的制约, 而流注进我们自己的意识形式的铸模” 。
也就是说, 实际上是光波与声波使影视创造了和现实生活一样的时间感觉,这是一种幻觉。
幻觉是建立在人的生活感知经验基础上的, 是人的心理和生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受我们自己意识形式的影响。
因此, 在研究影视时间之前, 让我们先探讨一下人对时间感知的经验。
人对时间感受具有主观性的特点。
我们日常生活中时间的消逝和我们的世界是这样的密切联系着, 是这样的一致, 以至于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很难注意到时间的消逝。
然而, 我们生活中的时间正像空间那样是始终存在的, 之所以会忽略时间是因为人的感官眼、耳、鼻、口和皮肤全部用于对空间的感知。
我们凭双眼所谓的目测和双耳可以判断空间的距离、大小以及运动的形态, 但人却没有衡量时间的感官, 所以人的时间感最不完善, 以至于不能觉察时间的稳定流程, 所以我们常用空间距离来衡量时间。
我们把时间具体化的最原始方法就是把它转变成跨过一段空间的运动。
虽然我们认为钟表的时针好象是在时间中移动, 但正是时针在空间中的角位移才使我们能清楚地表达时间的消逝。
我们同时也用时间来衡量距离,经常用花多少时间表示路程的长短。
影视作品中的叙事时间与观众体验分析
![影视作品中的叙事时间与观众体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c8bd44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6.png)
影视作品中的叙事时间与观众体验分析嘿,咱们今天来聊聊影视作品里那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叙事时间和观众体验。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看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的时候,感觉时间一会儿快一会儿慢?有时候觉得剧情进展飞速,还没回过神来呢,主角都已经经历了好多事儿;有时候又觉得时间仿佛停滞了,一个情节磨磨蹭蹭半天还没结束。
这其实就跟影视作品里的叙事时间有关系。
比如说,有些电影喜欢用“闪回”的手法。
就像《泰坦尼克号》,老年的露丝回忆起当年在船上的那段爱情,一会儿是老年露丝在讲述,一会儿又闪回到年轻时候的甜蜜时光。
这种叙事时间的跳跃,让我们既能看到当下的情况,又能深入了解过去的故事。
而且在闪回的时候,细节特别丰富,像杰克给露丝画肖像的那个场景,从准备画具到画的过程,每个小动作、小表情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仿佛就置身在那个房间里,感受着他们之间微妙的情感变化。
还有一种常见的手法是“慢镜头”。
不知道你记不记得《英雄》里的那场雨中打斗,雨滴慢慢落下,人物的动作也变得缓慢而优美。
这种慢镜头的处理,把一瞬间的动作拉长,让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每一个动作的细节,感受到那种紧张和刺激。
比如人物脸上的表情,肌肉的抖动,还有雨滴打在兵器上溅起的水花,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这就让观众能更深入地体验到那个瞬间的情感和氛围。
再来说说电视剧,像《甄嬛传》这样的长篇剧集,叙事时间就相对比较平稳,但也会有巧妙的安排。
比如甄嬛在甘露寺的那段日子,相对来说时间过得比较快,几个镜头切换,就交代了她在那里的生活。
但回宫之后,各种勾心斗角的情节就会展开得比较详细,让观众跟着甄嬛一起感受宫廷斗争的复杂和残酷。
有时候,叙事时间的处理还能影响我们对角色的感情。
比如在一部电影里,如果一个角色的成长过程被快速带过,我们可能就不太能感同身受他的变化;但如果用很长的篇幅去展现他的经历、挫折和内心的挣扎,我们就会更容易理解他,甚至为他的命运感到揪心。
总的来说,影视作品中的叙事时间就像是一个魔法师手中的魔杖,巧妙地操控着我们的观看体验。
论影视叙事中的空间
![论影视叙事中的空间](https://img.taocdn.com/s3/m/d685f3ba0975f46527d3e162.png)
论影视叙事中的空间作者:张向娟李忠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14期摘要影视作为一种时空艺术,空间是运动形态三维多样性的拓展,时间则是这种空间拓展的延续。
影视空间分为再现空间与构成空间,本文对影视空间的再现空间与构成空间分别进行论述,阐述了他们在影视叙事中的作用。
关键词影视空间构成空间再现空间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识码:A影视空间是指影视画面中的空间动态,它与我们现实中理解的空间不一样,有其自身的作用。
(1)影视空间画面本身是一种二维空间,就是一个平面屏幕,没有纵深感;(2)以荧幕或荧屏作为载体放映出来的图像,由于色彩和光影的作用加上造型因素的运动和变化形成了影视的多维空间。
根据传统的分类方法,影视空间分为两大类:再现空间与构成空间。
1 再现的空间再现空间指摄像机推、拉、摇移跟等多种运动形式不断变化视点并改变画面的空间格局再现物质的直观行为空间,即以连续的、不中断的记录方式展现完整统一的空间。
在一些强调纪实性、客观性的节目中,经常会用到再现空间其中长镜头是最有利的表现手法。
长镜头是用通过变化拍摄角度和调整景别的距离用一个连续的镜头内完成分切式蒙太奇所能完成的任务。
再现空间发挥的长镜头的记录特技与运动特性。
2 构成空间2.1 构成空间的含义如果再现空间发挥了长镜头的记录特技与运动特性的话,构成空间则是在剪辑台上完成,它不是真实空间在屏幕上的反映。
构成空间是指将一系列记录真实空间的片段,经过选择、取舍、重新组合构成新的统一的空间形态。
它并不是真实空间在屏幕上的直接反映,而是通过剪辑创造出来的综合空间,是电视叙事中最基础又最具活力的表现方式。
我们在对空间的处理上可以任意地处理、缩小或者扩大。
也可以把不同的时空组接在一起剪辑出实际实际不存在但观众认为是同一空间的空间。
因此可以说构成空间是通过剪辑创造出来的空间。
对此苏联电影学家库里肖夫曾做了一个实验来尝试蒙太奇创造地理。
他的实验如下:镜头1:一个青年男子从右向左走来(在国营百货大楼前)。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时间叙事与节奏控制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时间叙事与节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6bbd376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7.png)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时间叙事与节奏控制时间,作为一个重要的元素,在戏剧影视文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时间的叙事和节奏控制,不仅能影响故事的讲述方式,还能够调动观众的情感,使其更加深入地融入剧情中。
本文将探讨戏剧影视文学中时间叙事与节奏控制的技巧与影响。
一、时间叙事在戏剧影视作品中,时间叙事旨在展现剧情的时序以及事件的发展。
通过灵活运用时间叙事的技巧,创作者能够为观众呈现更加复杂和有趣的故事。
1. 线性叙事线性叙事是最为常见的时间叙事方式。
它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以一个连续的时间线来展示故事的发展。
观众能够清晰地了解事件之间的前后关系,这种方式简洁明了,容易理解。
2. 非线性叙事非线性叙事是指将故事以非传统的方式展示给观众。
这种叙事方式通过跳跃、倒叙等手法,打破时间的顺序,增加观众的观看体验。
例如,电影《盗梦空间》运用了非线性叙事方式,让观众跟随主人公的梦境进行时空穿越,增加了悬念与紧张感。
3. 闪回与闪忆闪回和闪忆是两种常见的时间叙事技巧。
闪回指在当前的故事情节中插入过去发生的事件,通过回忆的方式引导观众了解主角的过去。
闪忆则是指在当前的情节中插入主角的回忆,带领观众一同体验主角的内心世界。
4. 多线叙事多线叙事是指将多个故事线交织在一起,以更为庞大和复杂的方式展现故事。
通过切换不同的时间和场景,观众能够跟随多个主角的发展,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整个故事的内涵。
二、节奏控制除了时间叙事,节奏控制也是戏剧影视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的节奏控制,创作者能够调动观众的情感,使剧情更加生动有力。
1. 对话节奏对话节奏是指人物之间对话的速度和韵律。
通过控制对话的节奏,创作者能够增加紧张感或幽默感。
例如,在悬疑片中,对话的节奏常常较快,以增加紧迫感和刺激感。
2. 镜头节奏镜头节奏是指剧情的推进速度。
通过控制镜头的切换和时长,创作者能够控制观众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动作片中,镜头切换较快,以营造紧张刺激的氛围。
3. 音乐节奏音乐节奏是指通过音乐的选择和运用,来调动观众的情感。
叙事蒙太奇的5种表现方式
![叙事蒙太奇的5种表现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3b32e71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2.png)
叙事蒙太奇的5种表现方式
叙事蒙太奇是一种影视剪辑技巧,主要用于交代情节和展示事件。
以下是叙事蒙太奇的五种具体技巧:
时间顺序蒙太奇:这种蒙太奇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来分切和组合镜头。
空间顺序蒙太奇:这种蒙太奇按照空间顺序来分切和组合镜头。
逻辑顺序蒙太奇:这种蒙太奇按照逻辑顺序来分切和组合镜头。
平行蒙太奇:这种蒙太奇常以不同时空(或同时异地)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并列表现,分头叙述而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之中。
交叉蒙太奇:这种蒙太奇将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另外线索,各条线索相互依存,最后汇合在一起。
论影视的叙事空间
![论影视的叙事空间](https://img.taocdn.com/s3/m/40a9841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f.png)
30电影理论Film Theory论影视叙事中的空间,即探寻影视叙事空间与叙事性的关系及其功能,阐释影视叙事中的空间性元素和不同的空间功能,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影视叙事方式的独特个性与特定风貌。
影视的叙事空间常常是相遇又跨越界限的僭越分隔。
一、 空间与空间转向(一)空间“空间(space )本身是一个蕴涵丰富的概念。
各类学者对空间作了大量探索和论述。
”[1]“空间是由长、宽、高构成的存在。
凡是物理规则允许的空间,称为欧几里得空间,凡是物理规则不允许的,称做非欧几里得空间。
天堂、地狱是人们想象的空间,是非欧几里得空间。
地心、血管是欧几里得空间,但在文学中,如果物理性遭到破坏,人们乘飞船飞进地心、人物钻进血管,那就是非欧几里得空间。
”[2]经典物理学解释为宇宙中物质实体之外的部分称为空间。
“从以往的资料可以看到,有多少种不同的尺度、方法与文化,就会有多少种空间以及在空间中展开的人类活动。
”[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空间发现各种空间事件或相邻事件连接的方式的多种可能性,这对20世纪的科学、哲学、艺术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4],比如巴赫金的“时空体”,就得益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再如影视最基本的拍摄技巧即镜头连接或蒙太奇,也是一种开放式的非连续的空间连接。
各门各类研究者们著作,以大相径庭的方式,表明西方传统哲学的空间观念,亟待更新了: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物质性的存在,它还是一种文化、政治、心理的多义现象。
空间的构造、体验以及形成空间概念的方式,极大地塑造了个人生活和社会关系。
空间性探索渐渐成为现代性进程中被注重的新贵。
对空间性的重新关注正越来越成为社会和艺术发展的迫切需求。
西方关注空间问题的学者们大致形成的这样一些关于空间的共识,为“空间转向”奠定了理论背景和认识地基。
(二)空间转向“空间转向”被认为是“20 世纪后半叶知识和政治发展中最具举足轻重的事件之一。
学者们开始刮目相看人文生活中的‘空间性’,把以前给予时间和历史,给予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青睐,纷纷转移到空间上来”[5]。
影视叙事中时间空间
![影视叙事中时间空间](https://img.taocdn.com/s3/m/a3d1b306581b6bd97f19ea4e.png)
4、辅助性剪辑技术
• 在剪辑中,还经常利用剪辑技术提供的可 能性和特殊的视听效果,来实现压缩时间 的目的. • 叠化
• 快动作
• 淡出淡入
(三)、停滞
• 停滞——根据表达需要或叙事结构中人物 特定的心态,让时间暂时静止的一种屏幕 时间表现方式。这是一种很主观化的人物 心态的流露,是一种特殊的时间形态。 实现方法:它通常通过定格、音乐音响或 着剪辑中的重复方式来实现,其中画面的 定格(也称静帧)是最为常见的用法。
蒙太奇——一个叙事不是一个镜头完成的,而是有几个镜 头组合而成的,这就是镜头间蒙太奇,这也是镜头组合后 构成的一个完整场面调度。这种由于镜头间场面调度形成 的就是镜头间的蒙太奇。
场面调度的两个层次
• 由此可见,场面调度就是对场面上的人、物进行安排 人——人员调度:指导演依照剧本的情节和剧中人物 的性格、情绪,对一个场景内演员的行动路线、站位姿态、 上场下场等表演活动所进行的艺术处理。 物——镜头调度:是指摄制者运用不同的拍摄方向, 如正、侧、斜侧、后侧等;不同的拍摄角度如平、斜、俯、 仰等;不同的拍摄景别,如远、全、中、近、特等;不同 的镜头运动,如推、拉、摇、移、跟、升、降等(固定镜 头亦算),获得不同视角、不同视域的画面,表现所拍的 内容和作者的意图。
一般情况下,利用主体动势、主体出画入画、摄 像机运动等因素来控制。
长镜头:一种特殊的蒙太奇
• 长镜头理论,是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列•巴 赞首先创立的
• 巴赞希望电影工作者认识到电影画面本身 所固有的原始力量,他认为,解释和阐明 含义固然需要艺术技巧,但是通过不加修 饰的画面来显示含义也是需要艺术技巧 的——所有这些,构成了巴赞的“场面调 度”理论,也称“景深镜头”理论或“长 镜头”理论。 •
浅谈电视剪辑中的时间与空间
![浅谈电视剪辑中的时间与空间](https://img.taocdn.com/s3/m/741139e95727a5e9846a6136.png)
浅谈电视剪辑中的时间与空间蒙太奇作为电视艺术的表现形式,其实质是对现实中的真实时间、真实空间进行重构,从而在有限的时空中表现出艺术化的无限时空。
高度自由的时空结构是电视艺术的表现基础,时空处理也是电视剪辑的基本问题。
掌握剪辑的时空结构观念及表现技巧,对于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电视画面编辑中的画面逻辑性至关重要。
【关键词】电视剪辑;时间;空间一、电视剪辑中的时间(一)电视中时间形式的类型1.播出时间:电视节目的播映的总体时间长度。
电视节目具备高度自由的时空,但需要受到播出时间和屏幕画框的限制。
2.叙述时间:指影视片中所表现事物的时间,是创设出来的艺术化的时间形态,也就是蒙太奇时间。
叙述时间不是真实的自然时间,它只是摹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将片段的时间重新结构成一个视觉或者想象中连续的时间。
3.心理时间:前两种时间综合作用在观众心里所造成的时间感,是一种主观的时间形态。
由于受到观众对题材兴趣、关注程度、影片风格等多重因素影响,所以观众的心理时间与具体的叙述时间并不一致。
(二)叙述时间的表现形式及技巧屏幕上的叙述时间与现实时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打破了后者固有的不可更改的连续性,形成了并非连续的连续感。
镜头的每一次切换,就是画面空间的一次变化,每次变化都把观众直接带到新的位置,不必考虑现实生活中到达那里所需的实际时间。
在现实生活中,无形的永远流动的并且是不可控制的时间,在银幕或屏幕上,通过蒙太奇表现,呈现出多种复杂的形态。
叙述时间的表现形式包括:1.时间的延长:通过影视的剪辑,可以将现实的时间延伸扩展为更长的时间,给观众更多的时间进行观察,满足观众好奇心和营造某种情绪效果。
通常可以使用(1)重复、(2)反复切换、(3)慢动作等几种手法实现时间的延长。
2.时间的压缩:是影视处理的基本方式,也是蒙太奇的基本功能,可以省略无关紧要、多余的内容,精炼地实现叙事,并形成特殊的表达效果和艺术效果。
通常可以使用(1)片断省略、(2)插入镜头、(3)快动作、(4)隐喻和暗示、(5)运用特技效果等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屏幕空间:蒙太奇空间
• 最基础的物理性而言,是指屏幕画框内表 现出来的物质现实影像形式;
• 艺术性而言,是具有丰富表现力的受到透 视、光影、运动、剪辑等因素作用的包含 运动时间在内的四维空间的幻觉,它不是 现实空间本身,是被重新安排和创造的蒙 太奇空间。
• 屏幕上处理空间的形式可被分为两种: 再现的空间 构成的空间。
• 由现在追溯过去——由现在来描述现在故 事发生之前的一些事情,或者他可以把时 间退回去,用来描述以前并未显示过的故 事一部分,也可以用以复述以前显示过的 一件事情。这就叫追溯或者叫回溯。
• 在纪录片,故事片,新闻专题报道等等中 常见。
• 例如,调查某件事情,当事人对过去的回 忆描述,穿插一些有关过去的背景资料等;
镜头1:下课铃响了,老师站在课堂上讲话;
镜头2:一群学生走出教学大楼;
镜头3:老师站在课堂上讲话。
镜头4:几个学生零零星星地先后走出教学大楼;
镜头5:老师仍然站在课堂上讲话,
• 结果,观众会体会到此时的时间表现具有了情绪
意味:这门课拖延太长时间了。因为在观众心理 时间里,插入的镜头4,尽管只有6~7秒的时间长 度,但是它代表着中间省略的大段时间过程,观 众的视听感知经验会自动将这些时间片断串联在 一起,以现实的时间长度来衡量体会。
• 2、场面调度的形成:
• ①一个镜头内的人员调度和镜头调度;
• ②镜头组合后构成的一个完整事件的场面 调度。
பைடு நூலகம்
• 长镜头——在一个较长的不间断镜头里,通过推、拉、摇、 移、跟等综合运动摄影(摄像)这种时空连续的场面调度, 完整地纪录一个事件段落的全过程,形成独特的纪实风格 的镜头。这种由一个镜头间场面调度形成的就是镜头内的 蒙太奇。
这说明,蒙太奇省略片断是靠观众经验来 补足的,这才有了屏幕中不连续的片断, 在观众心理形成连续。
影视叙事中的时间的处理
(一)、延伸 (二)、压缩 (三)、停滞 (四)、加速(快速镜头)与减速(慢速镜头) (五)、倒转 (六)、追溯 (七)、悬想
(一)、延伸
• 延伸——在影视中,通过剪辑可以使几分 钟内发生的动作延伸扩展为仿佛是几十分 钟或者几个小时的场面,这就是时间的延 伸。
1、 通过局部空间组合表现事物的全貌
镜头1:甲队球员带球,迅速穿插; 镜头2:乙队球员拦截,猛力传出; 镜头3:甲、乙双方队员奔抢; 镜头4:场外某观众摇旗呐喊; 镜头5:某队教练员注视; 镜头6:球场守门员紧张防守。 •
• 经典案例:
(1)男人从左向右走; (2)女人从右向左走: (3)男女见面握手; (4)一座雄伟的白色大厦,前有宽大石阶; (5)两人走上台阶。
诧异、震惊等心理有时采用定格,如听到 某种噩耗等等。
• 在巧妙叙事的铺垫下,定格往往能产生 更富有视听冲击力和动人心弦的效果。
• 案例一:纪录片《普通法西斯》
(四)、加速(快速镜头)与减速(慢速镜头)
• 这是影视作品对时间处理的一种技巧手段。
• 蒙太奇组合出来的时间是一种影片的内在叙事节奏,而通 过加速减速表现出来的时间,是一种影片的外在节奏或心 理节奏的外化形态。
• 案例一:美国影片《公民凯恩》:
夫妻俩在饭厅里亲热地吃饭;(春季服装) 妻子吃饭时亲热地看着丈夫,丈夫却低头看报(夏季服
装) 夫妻俩互不理睬,各自吃饭;(秋季服装) 夫妻俩怒目而视,谁也不吃饭。(冬季服装) 案例二:《忠犬八公》
4、辅助性剪辑技术
• 在剪辑中,还经常利用剪辑技术提供的可 能性和特殊的视听效果,来实现压缩时间 的目的.
• 叠化 • 快动作 • 淡出淡入
(三)、停滞
• 停滞——根据表达需要或叙事结构中人物 特定的心态,让时间暂时静止的一种屏幕 时间表现方式。这是一种很主观化的人物 心态的流露,是一种特殊的时间形态。
实现方法:它通常通过定格、音乐音响或 着剪辑中的重复方式来实现,其中画面的 定格(也称静帧)是最为常见的用法。
2、插入镜头
• 在表现时间的省略上,空间的位移是重要标志,因为时间是抽象的, 它只有在空间的变化中才能被感受。一种常用的省略时间技巧是,在 某个运动过程中,插入一个相关镜头,以插入镜头代替被省略的时间 间隔,插入镜头所代表的时间长度完全不等同于镜头的实际时间,而 是一种主观猜测的时间感受,其长短视其上下动作连贯效果而定
• 如: • 1、婴儿 • 2、空中飘动的云彩 • 3、5岁小男孩
• 再如: • 1、小明在家中收拾房间,准备去火车站 • 2、大街上汽车川流 • 3、火车站检票
3、借物暗示
• 利用某种能够暗示时间变化的物象来体现时间的省略。 与前两种情况不同的是,运动或动作连贯退居其次, 更多强调的是一种明确的时间省略的效果及蕴藏其中 的情绪。
• 巴赞希望电影工作者认识到电影画面本身 所固有的原始力量,他认为,解释和阐明 含义固然需要艺术技巧,但是通过不加修 饰的画面来显示含义也是需要艺术技巧 的——所有这些,构成了巴赞的“场面调 度”理论,也称“景深镜头”理论或“长 镜头”理论。
•
场面调度的两个层次
• 由此可见,场面调度就是对场面上的人、物进行安排
(3)观众的感觉杯子经过了很久才落地— —心理时间。
• 画面不仅有再现时间功能,还具有了创造 时间的功能。
• 1、现实时间与叙述时间的区别 (1)现实中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流程永远是:线性的、
连续的。 现实中的时间状态不可能被完全、也没有必要照搬到屏幕 上。 屏幕叙述时间:不是真实的自然时间,它只是给观众一种 感觉上或者想象中的连续,而实际是片断的,打乱的 (2)现实中时间是:不可控的永远流逝着的。 叙事中的时间:呈现出多种复杂的形态。它既可以表现无 限的时间长河,又使关于时间的表现具有造型意义,比如, 延缓的时间能够渲染烘托人物情绪,跳跃的时间便于展示 人物的想象。
• 2、慢动作:是一种技巧方式可以使时间看 起来被用延长,下边加速度、减速度详细
说。
(二)、压缩
• 压缩——一部影视片可以通过片断的闪切将几小时、几十 年甚至成百上千年的时间压缩在几十分钟或者几秒中内, 这就视叙事中的时间压缩。
• 经常用到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片断省略 2、插入镜头 3、借物暗示 4、辅助性剪辑技术
• 这种构成空间,把观众带到了一个特殊世界,这 个世界也许是真实的,也许是虚幻的。利用话框 把空间分割、压缩,利用人眼视觉错觉和心理经 验机制,使空间扩展、延伸,在一种独特的运动 形态中提供了空间表现的自由。
四、构成空间的作用
• 1、通过局部空间组合表现事物的全貌 • 2、利用直接的空间跳跃,简化叙事过程 • 3、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 • 4、丰富叙述方法和结构方式 • 5、表达寓意,创造意境,制造情绪和戏剧效果 • 6、形成多种节奏
案例观看:
那么实现时间延长的方法都有哪些?
1、反复切换
2、慢动作
实现时间延长的方法
• 一般情况下,时空的延续和扩展主要用于在特定情境下表 现人物情绪、渲染某种气氛和强化叙事主题。利用蒙太奇 技巧和特技技术都能实现延长时间的目的。
• 1、反复切换:将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拍摄的同一场面或 环境内的镜头反复切换,从而达到通过延长时间渲染主题 或情绪的目的。
影视叙事中的时间与空间
话题一:影视叙事中的时间
• 一、三种不同性质的时间形式 • 从观众接受角度划分,影视时间存在着三
种不同性质的时间形态: • 播映时间 • 叙述时间 • 观众欣赏的心理时间
• 例如:一个落地的杯子慢镜头:
(1)杯子落地这一个事实(一秒钟落 地)——剧情展示时间;
(2)放映五秒钟(升格五倍原速拍摄)— —放映时间;
• 作用:他往往被用来表示一种玄想、一种希冀或者达到一 种喜剧效果。
• 实现方法:慢动作与快动作一样,从本质上说,都是改变 现实运动形态的技术方法,电视中的慢动作通常在特技台 上完成,电影则采用升格(慢动作)或降格(快动作)摄 影。
• 慢动作主要用来:
• 慢动作的根本作用是延长实际运动过程。
• “时间上的特写”。
• 放大画面细部或重点表现,激发人们的关 注与联想。
• 形象的飘逸感,具有“超现实的效果”, 情绪舒缓、虚幻或浪漫。
(五)、倒转
• 也是一种特技手法,影视中用此来制造一些笑料, 因为它是以一种反现实的、反物理的形态出现, 给人以滑稽的感觉,也会让人们从中悟出些什么。
(六)、追溯
• 在影视的叙事中,采用什么样的时间顺序 来叙述故事,就决定了会有什么样的时空 结构。由于影视的蒙太奇时间是可以任意 选择,在故事或事件的叙述中,时间结构 不必总是处于现在时的状态中,它可以回 溯到过去,也可以跳跃到未来。
贯的,所以是一种感觉上的连贯。
• 同样内容的镜头如果被重新剪辑后,可能出现另一重含义。 比如:
镜头1:下课铃响了,老师站在课堂上讲话;
镜头2:一群学生走出教学大楼;
镜头3:老师站在课堂上讲话。
当我们把镜头1的动作剪为两段,分别使用,虽然镜头总 体时间长度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在观众的心理,叙述时 间无疑被延长,镜头组合产生了新的意义,即:这位老师 晚下课了,时间比刚才延长了。如果在镜头3后,再加入 镜头4、镜头5,即:
(七)、悬想
• 这是一种由现在对未来一种延续的叙 事方式,它是一种预言、设想或者想 象,使即将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事情。
•
影视叙事中的空间
• 影视空间摆脱了现实的物质性约束,可以 自由压缩与拓展,成为一种能够重新创造 的蒙太奇美学空间,它以多样化的方式, 在有限的屏幕规格中,表现了无限的大千 世界。
实例感受
镜头1:下课铃响了,老师在课堂上宣布"现在下课"; 镜头2:一大群学生走出教学大楼。 • 对于这样的镜头组合,观众自然会认为这是一个连续的 动作过程,时间是连贯的,但是,事实上,这样重组的时 间已完全不同于现实的动作时间流程,其中省略了从下课 到走到教学楼大门之间的所有时间过程,时间在这里被压 缩了。 • 在银幕的时空变化中,镜头的每一次切换,就是画面空间 的一次变化,每次变化都把观众直接带到新的位置,而不 顾实际生活中到达那里所需的实际时间,如果保留的对话 或者运动能够使观众感到视听连贯,那么时间仿佛也是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