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本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 (课件)第一节 自然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 (课件)第一节 自然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 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 植被类型: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南岳衡山
云南丽江
课堂小结
你掌握本节课的主干知识了吗?你 能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吗?快 来大显身手吧!
练习设计
单项选择题
1.有关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B.一月份0℃等温线
B.朝鲜海峡
C.台湾海峡
D.渤海海峡
4.关于南方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B.同时 受到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的影响
C.不受冬季风的影响D.主要灾害性天气有 台风、寒潮 5.下列景观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草原D.高山草甸
义务教育教科书(RJ)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南方地区
创设情景
出示南方地区的图片,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红土地 香蕉园
水田
桂林山水
图释导学
义务教育教科书(RJ)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读图7.3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二)有哪些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三)有哪些主要地形 (四)气候特征;
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南方地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
30°N
110°E
包括:洞庭湖平原、12鄱0°阳E 湖平
28°N - 32°N110°原E、-江12汉0°平E原、长江三角洲
东南丘陵
包括: 江南丘陵 浙闽丘陵 两广丘陵
110°E
30:
• 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最热月平均气温28-30℃,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年平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 气候

人教版地理人教版(八下)_ 自然特征与农业 (31张)

人教版地理人教版(八下)_ 自然特征与农业 (31张)


5.文 本 一 经 产 生就 成为历 史,它 所表达 的思想 感情、 所反映 的生活 ,都只 能是过 去的, 而理解 总是现 在进行 时。当 我们接 受历史 上的艺 术作品 时,我 们当然 可以设 身处地 想象古 人的生 活,体 验古人 的思想 感情, 但我们 毕竟是 现代人 ,只能 按照我 们现在 的心理 文化结 构去理 解古人 。


8.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 他所具 有的方 法和工 具在字 里表现 出生命 体的骨 、筋、 肉、血 的感觉 来。许 慎说:“书者, 如也。”书的任 务是如 ,写出 来的字 要“如”我们心 中对于 物象的 把握和 理解。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鱼米之乡
油菜
棉花
毛竹
橡胶树
樟树
地理位置
方法点睛: 一看纬度位置, 二看海陆位置。
35ºN
纬度位置: 在35°N以南,北回 归线穿过其南部,大 部分位于亚热带。
地理位置
青藏高原
海陆位置: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东 临东海,南临南海。
秦岭 淮河
云南元阳梯田
喀斯特地貌——云南石林
云贵高原 影响农业的自然条件:
地形:崎岖的喀斯特地,形 土壤: 石灰岩广布 , 水源: 水源充足 , 气候: 水热条件好 。 结论: 对种植业生产不利。
东南丘陵——红色丘陵
利用:种植茶、毛竹、杉树和马尾松等耐酸性林木, 防止水土流失。
东南丘陵多红壤分布,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 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气候类型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热量充足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或 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共26张PPT)

2. 图中①山脉和②河流分别是( C )
A. 南岭、长江
B. 太行山脉、黄河
C. 秦岭、珠江
D. 大兴安岭、松花江
3. 下列地形区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B )
A. 华北平原
B. 云贵高原
C. 黄土高原
D. 塔里木盆地
4. 下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能反映南方地区气候特点的 是( D )
5. 下列描述与南方地区最相吻合的是( A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C.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曛醉落羊栏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目录
01 课程标准 02 思维导图 03 课前预习 04 精巧点拨 05 同步训练 06 素养提升
课程标准
1. 位置与分布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 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表7-1-3
城市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贵阳
7.2℃
23.9℃
上海
2.4℃
28.0℃
贵阳地处亚热带,纬度较低,冬季温和;地处云贵高原,海拔较高, 夏季比较凉爽。
素养提升
“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湿润红土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这些 地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由于高强度的经济活动和滥用资源(主 要是砍伐森林),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加上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导致红壤裸露, 形成“红色荒漠”。
河流
水量较___大____,汛期___长_____,冬季____无____结冰期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 省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 角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48页 0096页 0160页 0224页 0339页 0378页 0454页 0484页 0545页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地区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九章 西藏地区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附录一: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 澳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 Nhomakorabea台 湾省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共36张PPT)

以平原、高原为主。
(二)土壤条件 土壤肥沃 耕地集中连片
东北平原——黑土地
黑土地是大自然给予人类 的得天独厚的宝藏,是一 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 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
黄土高原——黄土地 华北平原——黄土地
黄土高原覆盖着深厚的黄 海河、黄河从黄土高原 土,地表沟壑纵横。 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 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 华北平原。
北方地区
耕地类型 粮食作物 糖料作物 油料作物 其他经济作 物 旱地为主 小麦、玉米、谷子 甜菜 花生 棉花、大豆
知识构建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
自然特征 与农业
重要的旱作 农业区
春旱及其解决 的措施
重要农作物 黑土地 黄土地 农业发展条件:有利、不利
课堂巩固
1. 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 展原则的措施是( D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2. 为缓解华北地区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B ) A. 加大开采地下水 B. 跨流域调水措施 C. 兴建水库 D .海水淡化技术的广泛应用 3.有关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 A.耕地以旱地为主 B.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C.耕地面积广,水源充足 D.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
②地形:平原面积广大,耕地集中连片,适合大面积耕地。
③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五)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
①东北地区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 ②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 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六)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和主 要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共29张PPT)

山崖上,当地居民自祖辈起就在屋顶上用竹匾(一种器具)晾晒
农作物。每当日上山头,传统民居与晒架上的色彩斑斓的农作物
就会组成一幅古村秋画,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篁岭晒秋”(图7-
1-6)。据此,完成7~9题。
7. 形成“篁岭晒秋”景观的主要
原因是当地( B )
A. 光照充足
B. 地形崎岖
C. 河网密布
D. 地势平坦
4. 沪昆高铁沿线穿越了很多隧道。根据地形推断,下列途经
隧道最多的区间段是(
)A
A. 昆明—贵阳
B. 长沙—南昌
C. 南昌—杭州
D. 杭州—上海
5. 下列景观中,乘坐沪昆高铁可观赏到的是( )D
6. 下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能反映南方地区气候
特点的是(
)D
篁岭是位于江西婺源的古村落。该村落坐落在海拔500米的
河流
水量较____大_______,汛期____长_______,冬季_____无______结 冰期
2. 填图:在图7-1-1适当的位置分别填注秦岭、淮河、南 岭、武夷山脉、巫山、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 平原、长江、黄海、东海、南海。
3. 四川盆地气候湿润,物产丰富,素有“天府之国”的美 誉。该地形区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和湿 润,试分析其原因。
D. 大兴安岭、松花江
3. 下列地形区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B)
A.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 黄土高原
D. 塔里木盆地
课堂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读图7-1-4,完成1~3题。
1. 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______不正确的(
D)
A. 东西部地形差异大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电子课本_部分2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电子课本_部分2

27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1.下列现象被认为是支持黄土“风成说”的证据,说说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

严重的水土流失从图6.31可以看出,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这与我们通常所说的一望无际、平坦宽阔的高原景象大不相同。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这里长期的水土流失。

图6.31 黄土高原卫星影像图(局部)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地理现象活动图6.30 黄土高原的川2.关于黄土的来历,你还有其他的推测吗?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川。

川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黄河28第六章 北方地区图6.3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这里的自然植被遭到破坏,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

特别是每遇暴雨,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为严重。

造成这里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图6.32)。

图6.33 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图6.33),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有些村庄和耕地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

29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活动图6.34 在相同条件下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2.讨论不同的土质(沙土和黏土)、不同的坡度(陡坡和缓坡)、不同的降水强度(暴雨和小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3.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谈谈你的看法。

三门峡位于黄河中游末段,黄河携带的从黄土高原流失的泥沙,几乎全部经过这里。

据三门峡水文站实测,黄河最高含沙量达746千克/米3,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精品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精品
19
当堂检测
2、我国青藏高原上的著名三大畜种是 ( B) A.三河马、三河牛、滩羊 B.牦牛、藏山羊、藏绵羊 C.细毛羊、滩羊、牦牛 D.羚羊、紫羔羊、蒙古马
20
当堂检测
3、该地区粮食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 C) 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B.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垦殖历史悠久,精耕细作
雪峰连绵,冰川广布
青海湖、纳木错
7
讲授新课
气候以高原气候、高 山气候为主,太阳辐 射强 气 候
地处我国高原气候区
8
讲授新课
9
讲授新课
二、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高 寒 牧 区
三大牲畜 藏牦牛 藏绵羊 藏山羊
10
讲授新课
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 布广泛,适合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生活
自 然 气候:寒冷 环 植被:高山草甸 境
河流:发源地
人口城市:沿河谷分布

服饰:藏袍

高寒
生活 主食:糌粑

民居:帐篷、碉楼

交通运输 公路为主
湖泊:多咸水湖
青藏铁路
太阳能、地热能、水能丰富
生态保护
18
当堂检测
1、下列地理事项中,与青藏高原“高”“寒” 特征无关的是( C ) 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沿岸
21
高 寒 牧 区
牦牛
藏绵羊
藏山羊
11
讲授新课
河 谷 农 业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12
讲授新课
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海拔低,气温较高, 土质肥沃,适宜青稞、小麦等农作物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