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语言传播的几个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是非常重要的载体。因此,语言和文化紧密相关。一门语言传播范围的广与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该文化影响力的大小。那么,影响一门语言传播的因素有哪些呢?个人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兹分别论述之。
首先是历史因素。当今世界语言分布的格局是由于历史上的斗争和融合形成的,它记录了一些重大的事件,见证着一个国家(或王朝)的荣辱兴衰。通过语言这个窗口,我们或许可以窥见历史演进的一般规律。
毫无疑问,英语是当今世界最为强势的语言。这跟十八、十九世纪英国加速向海外扩张,建立起空前绝后的“日不落帝国”有关。这个帝国太过强大,以至于其他民族在面对她的进攻时,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文化入侵是帝国扩张不可缺少的一环,英国讲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待到了广大的殖民地,并对这些地区进行统治。这一点从美国的好莱坞生产的大片中也可以明显地看到。因此,即便今天“大英帝国”的雄风已经不再,但我们依稀可以从南非、北美、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将英语定为官方用语中去追述她昔日的荣耀。
西班牙在美国南部的中美洲和南美洲(巴西除外)的殖民征服也将西班牙语带到了这些地区。她在国力最强盛时,曾经以经度为界,和葡萄牙一起,将世界对半瓜分。所以,虽然如今西班牙只是比利牛斯半岛上的一个小国,并且深陷金融危机而难以自拔,但这并不妨碍西班牙语成为当今世界使用范围仅次于英语的语言。据说,一个人如果学会了英语和西班牙语,他就可以在整个美洲畅通无阻。
俄语曾伴随着苏联的崛起而迅速普及于社会主义国家中,这其中也包括中国。但是随着二十年前苏联解体,该语言的影响在逐渐减弱。不过,随着俄罗斯这几年的再度崛起,这门语言或许可以重新在世界舞台上焕发活力。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成为近代以来唯一没有收到西方列强侵略的东方国家。不仅如此,她还侵略别国。日本曾占领朝鲜半岛、中国台湾和东南半壁江山,以及东南亚大片土地。在对这些地区进行通知期间,日本当局强制推广日语教育,妄图以此使广大亚洲人民丧失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记忆。这一“釜底抽薪”的招数相当歹毒,幸好日本法西斯像兔子的尾巴那样,否则中华文明的存续的确令人担忧。尽管如此,日语在这些地区还是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举例说来,东北地区有些学校在中学阶段教授的就是日语,高考的时候也是考日语,更不用说台湾很多人都懂日本语了。
相比于以上列举的强国,中国的遭遇就不是那么好了。由于中国近代不断地遭受侵略,被列强瓜分和内战困扰,这些屈辱的经历让汉语也跟着“遭殃”。周围一些曾经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等纷纷将自己的文字朝拼音化或半拼音化的方向发展,恨不得尽快和中文脱离干系。面对亡国灭种的巨大危机,我们自己也丧失了信心,于是“取消汉语”的口号虽然荒谬,却甚嚣尘上,成为了一种时代潮流。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发现,一个国家的实力越强,她的文化就会越受人青睐;反之,则只有受冷落的份,甚至被束之高阁,丢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其次是经济因素。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时代已经结束,随之而来的,是工商业经济时代。尤其是在资本全球化的今天,经济的力量更是被提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资本原则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其他各种原则,成为唯一的主导。虽然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写作《资本论》,对资本原则的滥用提出了批评,但是,我们发现这一原则支配世界的局面没有丝毫改变,反而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了。中国就是一个典型。所以,不管怎么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基本原理依然是正确的、有解释力的、行之有效的。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以资本原则为主导的时代,我们就不能对经济的作用熟视无睹。
放眼世界,当今引导经济潮流的,依然是以美国为首的英语国家。欧洲虽然是多民族、多语言的区域,但由于英语和她们语言在某种程度上的亲缘性,(例如,它们都是拼音文字,都是形式化的语言等等)所以掌握英语并不是什么难事。在欧洲,一个人懂两门以上外语是很自
然且平常的事情。这些国家和地区,如果按照地域面积和人口来算,将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在这样的情况下,英语作为全世界通用语言也就很自然了。
最近几年来,由于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让一些语言学家对英语的统治地位产生了担忧。他们看到了其中暗含的危险,大声疾呼“抗击外来语的入侵,保持英语的纯洁”,但在我看来,这实在是有些过度忧虑了。因为这类情况的出现,必须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是英语国家的衰落速度,第二是外来语国家的实力跟英语国家对比的情况,即她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抵消英语国家的影响力。目前,英语世界的确呈现出一些衰败的迹象,但这是相对于他们往昔的强盛而言的,并不能证明其他经济体因此就必然能赶超,甚至取而代之。把这个作为鼓舞人心的手段是可以的,但若回到现实中,面临实际的问题时,我们还需要脚踏实地,须知前方的道路还十分漫长。
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教育事业的普及与深入。因此,为了保持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必须下大力气发展科技和教育。这样,科技、教育和经济发展之间就有可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二战以后,但凡迅速崛起的国家,无不重视这些方面。其中,绝大部分科技成果都是英语国家的研究者们做出的。为了学习他们的先进科技,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需要大量地引进英语文献,消化并吸收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不论在科研领域还是学术界,英语都是最重要的沟通方式。
再次是语言的难易程度。一门语言自身的特点,也对它的普及和应用起着影响。古希腊语很严密,适合表达深奥的哲学思想,但是由于这门语言本身非常复杂,把握起来很不容易,所以它的使用范围必然不可能太大。但是英语相对来说就要容易得多。它没有复杂的性、数、格的要求,曲折变化也比较少,再加上它对外来语强大的吸纳和改造功能,使得它可以比较容易地普及。英语作为当今世界的通用语言,绝不仅仅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跟它本身的特点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根据语言学家们的研究,世界上各门语言的复杂程度大致上呈现出以下特点:自西向东,语言逐渐变得复杂,因此学习起来也就更加困难。举汉语和俄语为例。虽然中国人口众多,俄罗斯的疆域辽阔,使得这两门语言有比较大的“生存空间”,但它们很难,不容易学会。它们本身的复杂决定了不可能大面积推广。经济和政治的力量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这仍是十分有限的。
最后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正如在第三点谈到的那样,我们每每谈及文化的问题时,总是喜欢找历史、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原因。诚然,这些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但归根到底,它们都只是外部原因。我们思考问题时,还须注意到问题本身所包含的因素,或者说内部原因。出了语言自身的难易程度外,它对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也应该被纳入考虑的范围。
德语和法语也算得上是比较难学的两门语言,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普及。加上一些历史的原因,我们似乎更有理由忽视它们的重要性。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以战败投降结束,在政治和军事上没有占到任何优势。法国的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虽然北非部分国家和加拿大魁北克还讲法语,但法国在二战后也同样一蹶不振。如今两个国家虽然是欧盟国家中为数不多的经济增长点,但领头羊的带头作用能起到多大的效果,仍旧是一个有待观察的问题。
即便如此,这两门语言依然占据重要地位。为什么这么说?只要看看他们为人类贡献了多少伟大人物便知道了。自近代以来,德国为世界贡献了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马克思、尼采、叔本华、冯特、荷尔德林、席勒、歌德、托马斯·曼、爱因斯坦、贝多芬、巴赫、伽达默尔、哈贝马斯、弗雷格、胡塞尔、海德格尔、狄尔泰、h·李凯尔特、h·赖欣巴哈、卡西尔、马克思·舍勒、文德尔班、莫里茨·石里克、瓦格纳、莱布尼茨、沃尔夫……。法国为世界贡献了笛卡尔、孟德斯鸠、伏尔泰、孔迪亚克、卢梭、狄德罗、柏格森、萨特、波伏娃、列维·斯特劳斯、彭加勒、霍尔巴赫、列维·布留尔、帕斯卡尔、克洛德·贝尔纳、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