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髎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及保健方法
八髎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及保健方法
![八髎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及保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81e648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63.png)
八髎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及保健方法八髎穴是人体的十二经络之一,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
其准确位置是在小腿后外侧,当小腿肚肌向外翻时,距腓骨两寸。
八髎穴的重要作用是调节人体的阳气运行,增强人体的抵抗力,还可以改善诸多疾病。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八髎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及保健方法。
首先,八髎穴对调节阳气运行起到关键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阳气是人体的活力能量,负责物质的代谢、运行和温煦等作用。
八髎穴是阳气主要运行通道之一,通过经络与其他经络相连,能够调节整个人体的阳气运行。
所以,八髎穴的刺激可以促进人体阳气的流通,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其次,八髎穴对改善疾病有一定疗效。
根据中医理论,阳气不通则疾病易发。
八髎穴的刺激可以调节人体的阳气运行,改善生命力的需求,帮助身体恢复正常。
例如,八髎穴的按摩可以缓解肩颈痛、腰腿痛等症状,同时还能改善厌食、消化不良等胃肠疾病。
为了保持健康,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保护八髎穴:1.按摩八髎穴:每天适当按摩八髎穴,可以促进阳气的流通,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按摩方法可以使用指腹按压或旋转法,一般按摩5-10分钟就可以产生良好的效果。
2.揉搓小腿:通过揉搓小腿的方式,可以刺激八髎穴,改善足阳明胃经的运行,促进身体废物的排出,从而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揉搓小腿的方法是用手指贴着小腿肌肉,先由下向上揉搓,再由上向下揉搓,每次揉搓5-10分钟。
3.足底按摩:足底是脚掌部位,也是八髎穴所在的部位。
进行足底按摩可以刺激八髎穴,促进阳气的运行。
足底按摩可以采用按摩球、木块、足浴盆等工具,按摩时注意力度适中,每次按摩15-20分钟。
4.经常锻炼:适度的锻炼可以增强人体的阳气运行,提高抵抗力,有助于保护八髎穴。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5.合理饮食:饮食对人体的健康也有重要影响。
饮食方面,可以多摄取新鲜的水果、蔬菜、低脂肪的动物蛋白质等,减少高热量、高油脂的食物的摄入。
艾灸八髎穴有什么好处
![艾灸八髎穴有什么好处](https://img.taocdn.com/s3/m/1e6c550ddd36a32d72758105.png)
艾灸八髎穴有什么好处文章目录*一、艾灸八髎穴有什么好处*二、艾灸的方法有哪些*三、艾灸的禁忌注意事项艾灸八髎穴有什么好处1、艾灸八髎穴有什么好处艾灸八髎穴具体好处如下:艾灸八髎第一好,排出毒素乐遥遥。
艾灸八髎第二好,眼睛润滑像玛瑙。
艾灸八髎第三好,疏肝理气少烦恼。
艾灸八髎第四好,头脑清醒记忆高。
艾灸八髎第五好,塑腿塑臀臀翘翘。
艾灸八髎第六好,经前胸胀也会好。
艾灸八髎第七好,肠道跟着扫一扫。
艾灸八髎第八好,癌症跟着绕道跑。
艾灸八髎第九好,养气养血妙妙妙。
艾灸八髎第十好,痛经肌瘤不来找。
2、八髎穴的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3、八髎穴的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用推擦法可使局部发热并向小腹放散。
这是一个区域,也就是在阳关和会阳之间,邻近胞宫。
这个区域的皮肉,应该是很松软,能捏起来的,如果不松软,说明经络肌肤之间有粘连,这种粘连,正是体内尤其是胞宫有毛病的外在表现,而妇科的一切疾病,都与胞宫紧密相连。
在八髎区域进行提捏、推拿、按揉、拔罐或艾灸,正是从外而内调理胞宫。
冲脉、任脉和督脉也都起于胞宫。
督脉主一身阳气,任脉主一身之血,冲脉则为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要靠他们支配,所以,八髎乃支配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是调节人一身的气血的总开关,务必畅达无阻。
胞宫健康了,妇科问题没有了,困扰女性的很多杂病,比如失眠、便秘、爱生气、急躁、慵懒等,都会自然消失。
艾灸的方法有哪些温和灸:将已经点燃的艾条,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挟住,对准施灸部位,距离0.5~1.0寸(2~3厘米)进行熏灸。
熏灸过程中,艾条应固定于应灸之处,不要移动,一般每个穴位进行5分钟左右,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至皮肤稍呈现红晕为度。
此法适宜治疗虚证、寒证等多种问题,还常用于保健灸。
雀啄灸: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施灸的部位,类似小鸟啄食一样,以一起一落、忽近忽远的方式进行。
每次起落,艾条与皮肤的距离为2~3厘米,时间一般为5~10分钟,以皮肤呈现红晕为度。
八髎的定位方法
![八髎的定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38fc7e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8.png)
八髎的定位方法
一、八髎的概述
八髎,又称八髂,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区域,位于腰部两侧,髂前上棘至骶骨尖端的弧形连线的中点。
它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具有调节生殖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功效。
八髎穴位的正确按摩可以缓解腰痛、腰酸等症状,对于生殖系统疾病、尿频、便秘等疾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二、八髎的定位方法
1.骨盆定位法:站立或仰卧,以髂前上棘与骶骨尖端的连线为横坐标,以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上缘的连线为纵坐标,交叉点即为八髎穴位。
2.手指触摸法:仰卧,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沿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上缘的连线向下触摸,找到凹陷处,即为八髎穴位。
3.图像识别法:可用X光片或CT扫描图像,通过观察骨盆部位的解剖结构,找到八髎穴位的位置。
三、八髎穴位的按摩技巧
1.按摩手法:用拇指、食指、中指指腹按压八髎穴位,力度适中,以感到酸胀为宜。
每次按摩1-2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
2.按摩顺序:先按摩一侧八髎,再按摩另一侧。
按摩时,可以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
四、八髎在日常保健中的应用
1.缓解腰痛、腰酸:长时间站立、久坐或腰部劳累时,可以按摩八髎穴位,缓解腰部不适。
2.防治生殖系统疾病:按摩八髎穴位对女性月经不规律、痛经、更年期综合症等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对男性前列腺疾病、阳痿、早泄等也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改善消化系统:按摩八髎穴位可缓解便秘、腹泻、胃痛等消化系统症状。
五、总结
八髎穴位是中医经络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正确的定位方法和按摩技巧,可以起到缓解腰痛、腰酸,防治生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作用。
女性八髎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女性八髎的作用和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2e610de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b.png)
女性八髎的作用和功能主治简介女性八髎,是一种基于中医草药配方的保健品,用于调理女性生理健康和解决一些妇科问题。
它是由多种中草药经过混合配制而成,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主治。
本文将详细介绍女性八髎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1. 调理月经女性八髎可以调理月经,帮助女性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
以下是它的主要作用:•调节月经周期:女性八髎可以帮助调节月经周期,使月经更加规律,减轻月经不调的症状。
•缓解痛经:女性八髎可以缓解痛经的症状,减轻腹部疼痛和不适感。
•改善月经质量:女性八髎可以提高月经的质量,使月经颜色正常,并减少异常出血。
2. 缓解更年期症状女性八髎也可以缓解更年期症状,帮助女性度过更年期的困扰。
以下是它的主要作用:•缓解潮热和出汗:女性八髎可以减少更年期女性的潮热和多汗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缓解情绪波动:女性八髎可以缓解更年期女性的情绪波动,减轻焦虑、抑郁等不适情绪。
•改善睡眠质量:女性八髎可以改善更年期女性的睡眠质量,减少失眠和易醒的现象。
3. 改善妇科问题女性八髎还可以用于改善一些常见的妇科问题,以下是它的主要作用:•缓解炎症:女性八髎具有抗炎的作用,可以减轻妇科炎症引起的不适症状。
•清除湿毒:女性八髎可以清除体内的湿毒,改善湿疹、阴道炎等问题。
•改善子宫肌瘤:女性八髎可以缓解子宫肌瘤的症状,减轻月经疼痛和不适感。
4. 增强免疫力女性八髎还可以增强女性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预防身体各种疾病。
以下是它的主要作用:•增加抗氧化能力:女性八髎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自由基的损害,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提升免疫功能:女性八髎可以提升免疫功能,增强身体对抗病毒和细菌的能力。
•预防疾病:女性八髎可以增强女性的免疫力,预防感冒、流感等疾病的发生。
5. 改善皮肤问题女性八髎还可以改善女性的皮肤问题,使皮肤更加健康和美丽。
以下是它的主要作用:•抗衰老:女性八髎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衰老作用,可以减少皱纹和细纹的出现,保持皮肤年轻。
艾灸常用穴八髎穴
![艾灸常用穴八髎穴](https://img.taocdn.com/s3/m/cddf9b305ef7ba0d4b733b2e.png)
艾灸常用穴——八髎穴艾灸常用穴——八髎穴艾灸八髎穴主要治疗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位置】:骶椎。
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用推擦法可使局部发热并向小腹放散。
八髎(liáo)位于膀胱经上,位于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左右共八穴,故名。
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分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脊椎两侧各四个,总共八个,故称八髎穴。
髎,孔隙也。
八髎五行属水,擅长调节全身的水液,疏通气血。
凡是妇科病,都跟气血水液有关。
因而,八髎能通调所有的妇科病。
命门、肾俞、志室在腰部横向同一条线上。
搓八髎是治疗妇科男科之要**诀云:大趾连通肝脾经,疏肝健脾强腰身。
小趾归属膀胱经,泌尿疾病可医治。
第四趾节通胆经,便秘胁痛奉效奇。
中医有句:“脚为肾之根”,《儒门事亲》曰:“肾主两足”。
俗语云:“脚为树根身为干,泉水滋润树茂盛”。
通过这种方法治腰疼效果极好。
我是用手背来回上下揉搓,抹点橄榄油,搓的面积尽量扩大到整个后腰部,从命门、肾俞、志室开始,一直到八髎,甚至长强。
腰为肾之府,摩击肾府,又名“擦精门”。
命门、肾俞、志室此三穴为肾精和元气聚集之地,按摩搓揉此处,可以补充元气,滋养肾精。
从而令女人身体强壮,气血充足。
命门五行属火,女人要想身体好,永远不显老,就需要命门之火不停燃烧,使肾水保持温暖畅通。
肾俞是肾的直接代言人,跟肾一样,五行也属水。
另外,凡是妇科病、肾系统疾病,在肾俞处都有压痛点。
志室是藏肾精的宫殿,五行属土。
肾水没有土的藏纳,便会泛滥成灾,女人身体的毛病也会一发不可收拾。
当你揉搓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热力从后腰部源源不断地往腹部的神阙和关元渗透。
我在上个月的时候,只要运动十来分钟身上就会发热,现在天气变冷,发热的时间要长一些,每天做个一两次可以驱寒保暖。
针灸八髎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针灸八髎的作用和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d70c752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a.png)
针灸八髎的作用和功能主治一、什么是针灸八髎?针灸八髎,又称八髎疗法,是中医针灸中的一种独特疗法。
它是通过在患处刺激相应的穴位,调整气血运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种疗法源远流长,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二、针灸八髎具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1.缓解疼痛:针灸八髎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气血循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疼痛。
它对于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头痛、颈椎病、腰痛等,具有良好的效果。
2.调节免疫系统:针灸八髎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它可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3.促进新陈代谢:针灸八髎能够刺激人体的经络,调节体内能量平衡,促进新陈代谢。
它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加速物质代谢,有利于废物排出,对于肥胖症、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有显著效果。
4.调节内分泌系统:针灸八髎可以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进行调节,平衡体内激素水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它对于失眠、抑郁症、月经不调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5.提高神经调节能力:针灸八髎可以通过刺激穴位,促使神经系统的反应,增强神经调节能力,从而改善各种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的疾病。
它对于焦虑症、神经衰弱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如何进行针灸八髎治疗针灸八髎疗法通过在患处刺激相应的穴位来调节身体的功能。
以下是一般针灸八髎治疗过程的步骤:1.评估病情:首先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了解病情和病因,确定治疗的穴位选择。
2.准备治疗:医生会为患者准备好需要使用的针灸针、艾条等工具。
3.刺激穴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在相应的穴位上进行针灸刺激。
刺激的力度和时间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而有所不同。
4.疗程和频率:针灸八髎疗法一般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所以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规定的疗程和频率。
5.注意事项:在进行针灸八髎治疗时,患者需要注意保持穴位的清洁,避免穴位受伤或感染。
另外,如果患者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病史,需要提前告知医生。
艾灸八髎的功效与作用
![艾灸八髎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e49d83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7.png)
艾灸八髎的功效与作用艾灸八髎是中医理论与疗法中的一种经常使用的治疗方法。
它利用艾草进行灸热刺激身体的特定部位,达到调整气血、疏通经络、增强免疫力等效果。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人体经脉络分布与皮肤有密切的关联,利用灸疗刺激皮肤能够达到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
艾灸八髎的名称来自于中医经典文献《内经》中的“八风”,它是指八种外邪对人体的刺激作用。
根据《内经》的描述,八风分别为风、寒、暑、湿、燥、火、湿、瘴。
这八种外邪在现代医学中可以理解为引发各种疾病的具体因素。
艾灸八髎则是通过刺激预先确定的灸穴,将病邪排除体外,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艾灸八髎的经典灸穴有八个,它们分别为足三里、气海、关元、大椎、中极、内庭、神门和风门。
这八个穴位位于人体的腹部、胸部和背部,在中医理论中与人体的气血运行、脏腑功能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利用艾草进行灸热刺激这些穴位,能够通过传导刺激信号,调整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等。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艾灸八髎的功效与作用。
1. 温通经脉:艾灸八髎通过灸热刺激穴位,能够温通经脉,促进气血运行。
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气血在人体内外表里的运行通道。
如果经络疏通畅达,气血运行就会顺畅,有助于维持人体的健康状态。
而艾灸八髎正是利用灸热的刺激作用,可以使经络通畅,调节气血运行。
2. 调整脏腑功能:艾灸八髎对脏腑功能的调整是通过经络的调节来实现的。
根据中医理论,经络与脏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经络的运行状态会影响脏腑的功能,而脏腑的功能又会反作用于经络。
艾灸八髎的灸热刺激可以调整经络的运行状态,从而影响脏腑的功能,并达到调节脏腑的目的。
3. 增强免疫力:艾灸八髎能够通过调节脏腑功能和经络运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免疫力与脏腑功能、气血运行等密切相关。
艾灸八髎的刺激可以改善人体的气血状况,增强脏腑的功能,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预防和抵抗疾病。
4. 缓解疼痛:艾灸八髎对缓解疼痛有一定的功效。
艾灸八髎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艾灸八髎的作用和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f734a63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1.png)
艾灸八髎的作用和功能主治什么是艾灸八髎?艾灸八髎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将草烟直接熏烤于人体的特定穴位上,起到保健和治疗的作用。
艾草是常见的中草药材之一,具有温热效果,在中医里被广泛应用于调理人体健康以及治疗许多疾病。
艾灸八髎的作用和功能艾灸八髎作为一种中医疗法,被用于保健养生和治疗疾病。
以下是艾灸八髎的几个主要作用和功能:1.温通经络:艾草性温热,艾灸八髎可以通过燃烧艾草,将热气直接作用于穴位,从而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气血不畅引起的疾病。
2.活血化瘀:艾灸八髎的热气能够通过穴位进入人体内部,活血化瘀,解决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疾病,如经痛、月经不调等。
3.回阳救逆:中医认为,大部分疾病都是因为阳气不足或阴阳失衡引起的。
艾灸八髎可以通过温热的作用,提升人体的阳气,具有较好的回阳救逆效果。
4.补益气血:艾草具有温补的特性,艾灸八髎可以通过温热的作用,促进气血的运行,达到补益气血的效果。
5.祛寒驱湿:中医认为,寒湿是引发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艾灸八髎的温热作用可以祛除体内的寒湿,改善寒湿引起的各种疾病,如风湿、关节炎等。
艾灸八髎的主治疾病艾灸八髎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和改善人体健康。
以下是艾灸八髎的主要主治疾病:1.痛经:艾灸八髎可以通过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缓解痛经引起的腹痛和不适感。
2.月经不调:艾灸八髎具有调理月经的作用,可以改善月经不调引起的症状,如经期过多或过少、经期提前或延迟等。
3.失眠:艾灸八髎可以通过温热的作用,舒缓神经系统,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带来的困扰。
4.肩颈痛:艾灸八髎的温热作用可以舒缓肩颈部的疼痛和僵硬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肩颈痛的症状。
5.腰背痛:艾草的温热作用可以通过艾灸八髎直接作用于腰背部的穴位,缓解腰背痛引起的不适感。
6.慢性疲劳:艾灸八髎具有温补气血的作用,可以改善慢性疲劳引起的虚弱和乏力感。
7.风湿关节炎:艾灸八髎可以通过驱散寒湿,改善风湿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和肿胀。
八髎穴的临床应用综述与运用体会
![八髎穴的临床应用综述与运用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b7187fa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b.png)
八髎穴的临床应用综述与运用体会中国医学认为,自古以来,拔罐已在我国流传至今,有着长期的历史,长久以来就被认为是促进身体健康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
其中,八穴是拔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拔罐在临床上运用的最基础,更是拔罐最主要的调理穴位,在调理身体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八穴的穴位位置、功效及病症治疗三个方面,综述八穴作为拔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临床上的应用和经验,以期能为今后拔罐的实际运用提供参考指导。
一、八穴的穴位位置八穴位于足厥阴肝经上,距耳尖后缘4寸,足太阳、太阳、少阳三经经脉各有一穴。
由于八穴的位置较为特殊,其本身也成为调理身体的重要点。
其位置在足南溪的中段,犹如一个河穴,河穴只有一个。
由于八穴位于经脉交汇处,故而对于人体内各组织器官都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二、八穴的功效1、调节内脏拔罐中,因为八穴位于足厥阴肝经上,可以调节内脏的功能,特别是肝脏的功能,有助于调节和平衡肝脏的功能,使肝脏得以正常运作,从而起到调理内脏,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2、清热解毒八穴可以帮助清热解毒,净化血液,助力身体排毒,从而达到清热解毒、消除病毒的作用。
3、祛风除湿八穴可以调节人体血液循环,经常拔罐可以有效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从而有助于排除体内湿气,同时,也能有效的改善血液的循环,起到祛风除湿的作用。
三、八穴的病症治疗由于八穴位于足太阳、太阳、少阳三经经脉,可以调节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故而能够起到养阴清热,安神降血压的功效。
因此,常用于治疗肝炎、肝胆病、头痛、偏头痛、失眠、胃肠疾病、心肌炎、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
本文对八穴的穴位位置、功效及病症治疗进行了综述,从而体现出八穴作为拔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临床上的应用和经验。
它不仅是拔罐治疗的基础,而且能够有效地调节内脏、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养阴清热、安神降血压等方面的功效,成功为许多患者解除了疾病的困扰。
因此,拔罐调理八穴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妊娠期疾病的方式。
未来,应该更多地研究八穴的治疗特效,以深入了解它的功能及作用。
八髎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与保健方法
![八髎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与保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d650d5f705cc1755270934.png)
八髎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及保健方法髎穴属足太阳膀胱经。
针刺镇痛机理:抑制疼痛神经信号,通过神经介质发挥镇痛作用。
针刺八髎穴通过镇痛作用使腰背部的骶棘肌、腰大肌、髂腰肌等保护性肌紧张得以缓解。
八髎五行属水,擅长调节全身的水液,疏通气血。
凡是妇科病,都跟气血水液有关。
因而,八髎能通调所有的妇科病。
命门、肾俞、志室在腰部横向同一条线上。
搓八髎是治疗妇科男科之要穴。
口诀云:大趾连通肝脾经,疏肝健脾强腰身。
小趾归属膀胱经,泌尿疾病可医治。
第四趾节通胆经,便秘胁痛奉效奇。
中医有句:“脚为肾之根”,《儒门事亲》曰:“肾主两足”。
俗语云:“脚为树根身为干,泉水滋润树茂盛”。
通过这种方法治腰疼效果极好。
我是用手背来回上下揉搓,抹点橄榄油,搓的面积尽量扩大到整个后腰部,从命门、肾俞、志室开始,一直到八髎,甚至长强。
腰为肾之府,摩击肾府,又名“擦精门”。
命门、肾俞、志室此三穴为肾精和元气聚集之地,按摩搓揉此处,可以补充元气,滋养肾精。
从而令女人身体强壮,气血充足。
命门五行属火,女人要想身体好,永远不显老,就需要命门之火不停燃烧,使肾水保持温暖畅通。
肾俞是肾的直接代言人,跟肾一样,五行也属水。
另外,凡是妇科病、肾系统疾病,在肾俞处都有压痛点。
志室是藏肾精的宫殿,五行属土。
肾水没有土的藏纳,便会泛滥成灾,女人身体的毛病也会一发不可收拾。
当你揉搓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热力从后腰部源源不断地往腹部的神阙和关元渗透。
我在上个月的时候,只要运动十来分钟身上就会发热,现在天气变冷,发热的时间要长一些,每天做个一两次可以驱寒保暖。
最好的按摩时间:按照中医子午流注的时间推算,酉时17:00——19:00时是肾经气血流注和开穴时辰,此时推拿效果最好。
根据子午流注推拿可提高推拿之临床疗效。
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肾经负责协调阴阳两种基础生命能量,和心、肝、脾、肺四脏的联系都很密切。
腰间盘突出症其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腰腿痛且以腿痛为主。
现代医学对诊断明确均以手术治疗为主,然而大多数患者又难以接受,而求治于中医治疗。
八髎疏通手法
![八髎疏通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7d37ac8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e.png)
八髎疏通手法八髎疏通手法,又称为八髎推拿法,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疏通手法。
它源于中国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宣明五气篇》。
八髎疏通手法是通过按摩八髎穴位来调节和平衡人体的气血流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八髎穴位分布在人体的头部、颈部、腰部和下肢等部位。
按摩这些穴位可以促进气血的循环,调整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和压力,改善睡眠质量,调节情绪等。
这种手法适合于各种年龄段的人群,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可以受益于八髎疏通手法。
在进行八髎疏通手法时,首先要找准八髎穴位的位置。
然后,用适度的力量进行按摩,可以选择使用指尖、掌心或拇指根部等部位。
按摩时要轻柔而有力度,以舒缓肌肉和刺激穴位,但不要过度用力,以免造成不适或伤害。
按摩八髎穴位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选择单穴按摩、多穴按摩或全身按摩等方式。
按摩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
在按摩过程中,可以结合深呼吸和放松的动作,增加效果。
八髎疏通手法在中医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保健养生。
它不仅可以改善身体健康,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同时,八髎疏通手法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舒缓肌肉,改善睡眠,调节情绪等,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八髎疏通手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中医疏通手法,通过按摩八髎穴位来调节和平衡人体的气血流动,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它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保健养生。
通过学习和掌握八髎疏通手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八髎疏通手法的作用,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共同享受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八髎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与保健方法
![八髎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与保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cfc265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3.png)
八髎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与保健方法
八髎穴是人体穴位中的重要穴位之一,位于脚背部外侧窝凹处。
它与
人体的脏腑功能和经络系统密切相关,通过刺激和保健八髎穴,可以改善
人体的健康状态。
1.八髎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八髎穴是肝经的经穴,与人体的肝脏功能密切相关。
肝脏是人体重要
的解毒器官,八髎穴的刺激可以促进肝脏的排毒功能,帮助排泄体内的废
物和毒素,维持机体的健康。
八髎穴还可以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增
强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2.八髎穴的保健方法:
(1)按摩八髎穴:使用适当的按摩手法和力度按摩八髎穴,可以刺
激肝经和经络系统,促进气血的流通,达到健肝养脏的效果。
按摩八髎穴
可以选择用力揉、轻轻按压或按摩工具进行按摩,每天坚持按摩5-10分钟,有助于预防和改善肝脏疾病。
(2)敲打八髎穴:可以用手掌或拳头轻轻敲打八髎穴,可促进局部
的血液循环,达到温通经络、益气活血的效果。
敲打时应注意掌握力度,
不要过猛,以免造成损伤。
(3)热敷八髎穴:可以使用热水袋或浸泡在热水中的毛巾热敷八髎穴,有助于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舒缓疲劳和改善肝脏功能。
(4)中药泡脚:将一些有活血化瘀、健肝益气作用的中药材如当归、川芎等加入热水中,用脚浸泡片刻,可以通过足底的经络连接作用,达到
刺激八髎穴和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的效果。
(5)穴位贴敷:可以使用贴敷八髎穴的艾草贴或按摩油贴等产品,将其贴在八髎穴上,并进行适当的按摩,可以刺激穴位,起到调节肝脏功能的作用。
八髎穴作用
![八髎穴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46a047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bd.png)
八髎穴作用八髎穴是人体穴位中的一种,位于颅骨和脊柱连接处的后上方。
据中医理论,八髎穴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有着多种作用,可以对人体起到积极的调理作用。
首先,八髎穴具有调节气血的作用。
根据中医经典文献记载,八髎穴在经络系统中属于阳明经的穴位,与阳明经络相关。
阳明经络是人体经络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条经络之一,与肠胃、泌尿系统、头面部等器官和组织有密切联系。
经络中的气血流通顺畅与身体的健康直接相关,而八髎穴的刺激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调节经络系统的功能,对于改善气血循环、调节和升华精神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八髎穴对于改善颈椎问题有一定的疗效。
现代社会,很多人因为长时间低头玩手机、电脑使用过度等原因导致颈椎问题,而八髎穴的刺激可以起到缓解颈椎病症状的作用。
“八髎”一名中的“髎”是指颈椎骨突上的髎突,八髎穴的位置正好在这一部位,所以对于改善颈椎问题、缓解颈椎病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可以通过按摩、针灸等方法刺激八髎穴,缓解颈椎肌肉的紧张,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止痛、舒筋活络的效果。
此外,八髎穴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缓解压力和焦虑。
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繁重的工作压力和各种压力的围绕,而长期承受压力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为焦虑、失眠等症状。
而八髎穴的刺激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缓解压力和焦虑。
八髎穴位于头部的后上方,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刺激,比如轻轻按摩、指压等,可以达到舒缓神经的效果,让身心得到放松。
最后,八髎穴还具有强化免疫力的作用。
免疫系统是人体内部的重要防御系统,对于抵御疾病的入侵有着重要作用。
而八髎穴的刺激可以通过调节经络系统的功能,强化免疫系统的抵抗能力。
可以通过按摩、针灸等方法刺激八髎穴,促进气血的流通,增加阳气的充盈,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综上所述,八髎穴作为人体穴位中的一种,具有多种作用。
它可以调节气血、改善颈椎问题、调节神经系统、强化免疫力等,对于身体的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艾灸八髎的功效与作用
![艾灸八髎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ced367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8.png)
艾灸八髎的功效与作用
艾灸八髎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将艾绒点燃后进行熏灼的方式,使其热能透入体表,对特定穴位进行热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下是艾灸八髎的功效与作用:
1. 温经散寒:艾灸八髎可以通过热能渗透,刺激相关穴位,加强局部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的氧气供应,从而温暖经络,散寒除湿。
2. 祛痹止痛:艾灸八髎的热力刺激可以促进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缓解炎症,舒缓肌肉痉挛,减轻关节疼痛和僵硬。
3. 调理内脏:按照中医理论,艾灸八髎可以通过热能传导到经络系统,调理内脏功能,改善肠胃消化功能,缓解腹痛、腹胀等问题。
4. 提高免疫力:艾灸八髎的热力刺激可以激活体内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预防感冒等疾病。
5. 缓解压力和疲劳:艾灸八髎的热量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疲劳,舒缓身心,减轻压力。
请注意,以上所提到的艾灸八髎的功效与作用仅基于中医传统理论,尚需要进一步科学验证。
使用艾灸八髎或其他中医疗法时,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并注意个人身体情况。
每周认识一个保健穴---八髎穴
![每周认识一个保健穴---八髎穴](https://img.taocdn.com/s3/m/afa56f2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e.png)
每周认识一个保健穴---八髎穴
八髎穴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痛上,八髎在腰尻(kāo )分间。
”。
分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脊椎两侧各四个,总共八个,故称八髎穴。
功效
八髎穴位对人体下半身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特别是妇科方面的问题。
妇科病大多是由寒湿淤引起的,寒湿环境下水汽凝结,盆腔淤滞、气血不通时,自然会滋生盆腔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
妇科病还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易复发。
若不改变体内环境,极易复发。
日常保健
1、艾灸八髎穴:长期艾灸此穴,使八髎穴区温通起来,让任督二脉之气血流通,冲脉气血足起来。
2、搓八髎穴关元穴:用手将八髎
穴区搓热,让热透到胞宫3、八髎穴刮痧穴:疏通经络、清热解暑、祛寒除湿、活血化瘀止痛。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八髎穴的功能主治ppt
![八髎穴的功能主治ppt](https://img.taocdn.com/s3/m/8bc2d2e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3.png)
八髎穴的功能主治简介八髎穴是中医学中常用的穴位之一,位于人体手臂内侧,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本文档将介绍八髎穴的位置、功能及主治,并通过列点的方式进行详细阐述。
位置八髎穴位于前臂内侧,具体位置为: - 在腕横纹上,桡侧腕横骨突起的尺侧凹陷处; - 在腕横骨突起的桡侧与桡骨茎突之间。
功能主治八髎穴具有以下功能主治:1.舒肝解郁:可用于治疗肝气郁结、肝气犯胃等症状,常见的疾病包括肝郁胃脘痛、胸胁痛等。
2.活血化瘀:对于血液循环不畅、淤血瘀阻等疾病有一定效果。
适宜的疾病包括瘀血腰痛、经行闭经等。
3.清热解毒:在传统中医中,八髎穴可用于治疗各类热毒病症,如疮疡肿痛、喉痹肿痛等。
4.调经止痛:对于妇女因阴道炎、经期不调等引起的下腹疼痛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5.养颜美容:八髎穴也被部分人用于养颜美容,据说能够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增加面部皮肤的弹性。
使用方法为了使用八髎穴达到治疗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手法按揉:用拇指或其他指腹适度按揉八髎穴,每次按揉5-10分钟,每日2-3次;•刺激法:可使用针灸、火罐等手段刺激八髎穴,需要请教专业医师的指导。
注意事项在使用八髎穴治疗疾病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对于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要谨慎使用八髎穴治疗,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腕部有炎症、疮疡等问题的人群,应该避免刺激八髎穴,以免加重症状;•使用针灸等刺激方法时,应选择专业医师操作,确保安全;•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总结通过本文档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八髎穴的位置、功能及主治,并掌握了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希望通过合理使用八髎穴,能够帮助您缓解相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如果您有其他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及时咨询专业医师。
八髎穴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八髎穴的作用和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d3a8e74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c.png)
八髎穴的作用和功能主治引言在中医学中,穴位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其中,八髎穴是一种常用的穴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本文将介绍八髎穴的作用和功能主治,帮助读者了解八髎穴的临床价值。
八髎穴的定位八髎穴位于人体背部,具体位置为腰椎的两侧,即脊柱旁肌肉的两侧凹陷处。
具体而言,从第一腰椎开始,向下数第三个椎间隙,即可找到八髎穴的位置。
在按摩或针灸治疗中,通常需要按压或刺激此穴位。
八髎穴的主要作用八髎穴被认为具有以下主要作用:1.活络通络:按摩或针灸八髎穴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活络筋脉,消除气血淤滞,达到通络的效果。
2.祛风除湿:八髎穴被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可以通过刺激穴位促进阳气升发,祛除体内风寒湿邪,缓解疼痛。
3.活血化瘀:按摩或针灸八髎穴有助于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减轻疼痛。
4.调理脏腑:八髎穴对脏腑功能具有调理作用,可以促进肝胆气机的畅通,缓解胃肠功能失调等症状。
八髎穴的功能主治八髎穴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以下是其主要应用:1.治疗腰痛:针灸或按摩八髎穴可以缓解因腰椎间盘突出或腰肌劳损引起的腰痛。
此外,对于腰椎关节病变引起的腰痛,也可以借助八髎穴来缓解疼痛。
2.缓解肩颈痛:八髎穴对于因颈椎病、肩周炎等引起的肩颈痛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针灸或按摩八髎穴可以促进局部气血运行,缓解肌肉痉挛,减轻肩颈疼痛。
3.改善失眠:八髎穴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失眠。
通过对八髎穴的刺激,可以平衡人体的阴阳气血,缓解紧张情绪,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4.舒缓经期不适:针灸或按摩八髎穴可以缓解经期痛经、痛经等经期不适症状。
通过活络经脉,调理生殖系统,可以缓解疼痛,平衡经血。
5.辅助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对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八髎穴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通过刺激穴位,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6.缓解痔疮:针灸八髎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痔疮疼痛。
此外,对于慢性痔疮,也可以在八髎穴周围进行穴位贴敷,以起到缓解作用。
八髎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及保健方法
![八髎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及保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f23288067ec102de3bd8931.png)
八髎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及保健方法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八髎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及保健方法髎穴属足太阳膀胱经。
针刺镇痛机理:抑制疼痛神经信号,通过神经介质发挥镇痛作用。
针刺八髎穴通过镇痛作用使腰背部的骶棘肌、腰大肌、髂腰肌等保护性肌紧张得以缓解。
八髎五行属水,擅长调节全身的水液,疏通气血。
凡是妇科病,都跟气血水液有关。
因而,八髎能通调所有的妇科病。
命门、肾俞、志室在腰部横向同一条线上。
搓八髎是治疗妇科男科之要穴。
口诀云:大趾连通肝脾经,疏肝健脾强腰身。
小趾归属膀胱经,泌尿疾病可医治。
第四趾节通胆经,便秘胁痛奉效奇。
中医有句:“脚为肾之根”,《儒门事亲》曰:“肾主两足”。
俗语云:“脚为树根身为干,泉水滋润树茂盛”。
通过这种方法治腰疼效果极好。
我是用手背来回上下揉搓,抹点橄榄油,搓的面积尽量扩大到整个后腰部,从命门、肾俞、志室开始,一直到八髎,甚至长强。
腰为肾之府,摩击肾府,又名“擦精门”。
命门、肾俞、志室此三穴为肾精和元气聚集之地,按摩搓揉此处,可以补充元气,滋养肾精。
从而令女人身体强壮,气血充足。
命门五行属火,女人要想身体好,永远不显老,就需要命门之火不停燃烧,使肾水保持温暖畅通。
肾俞是肾的直接代言人,跟肾一样,五行也属水。
另外,凡是妇科病、肾系统疾病,在肾俞处都有压痛点。
志室是藏肾精的宫殿,五行属土。
肾水没有土的藏纳,便会泛滥成灾,女人身体的毛病也会一发不可收拾。
当你揉搓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热力从后腰部源源不断地往腹部的神阙和关元渗透。
我在上个月的时候,只要运动十来分钟身上就会发热,现在天气变冷,发热的时间要长一些,每天做个一两次可以驱寒保暖。
最好的按摩时间:按照中医子午流注的时间推算,酉时17:00——19:00时是肾经气血流注和开穴时辰,此时推拿效果最好。
根据子午流注推拿可提高推拿之临床疗效。
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八髎穴的功能主治
![八髎穴的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3e0f3f7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1f.png)
八髎穴的功能主治简介八髎穴是中医学中重要的穴位之一,位于人体背部。
它具有丰富的功能和主治,并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八髎穴的功能主治。
功能八髎穴是人体背部的重要穴位,它有以下主要功能: - 散风镇痛:八髎穴在中医学中有散风镇痛的作用,能够缓解风湿性疼痛、头痛、眩晕等症状。
- 疏风通络:八髎穴能够疏风通络,改善微循环,促进气血运行,有助于治疗经络相关的疾病。
- 调理肝气:八髎穴对肝气的调理作用显著,能够缓解肝气郁结导致的症状,如胁肋胀痛、烦躁易怒等。
- 舒筋活络:八髎穴能够舒筋活络,增加肌肉的柔韧性,缓解肌肉疼痛和僵硬。
主治八髎穴的主治范围广泛,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风湿性疾病:八髎穴具有散风镇痛的作用,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痛、神经痛、颈肩腰腿痛等风湿性疾病的治疗。
- 高血压:八髎穴疏风通络的作用,能够缓解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并有助于降低血压。
- 肝郁气滞:八髎穴对肝气的调理作用能够缓解肝郁气滞引起的情绪紧张、胁肋胀痛等症状。
- 运动损伤:八髎穴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可用于运动损伤的治疗,如肌肉拉伤、扭伤等。
除了上述主治外,八髎穴还可用于治疗更多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但在应用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治疗。
使用方法八髎穴属于后背部的穴位,一般需要由专业医师或按摩师操作。
以下是常用的八髎穴使用方法: 1. 身体平躺:患者需要平躺在床上或按摩床上,保持身体放松。
2. 定位准确:按摩师需要准确找到八髎穴的位置,根据解剖学知识和经络理论进行确定。
3. 按压力度:按摩师以适当的力度按压八髎穴,通常使用指腹按压,按压时间一般为3-5秒。
4. 按摩频率:按摩师按摩八髎穴时需要控制按摩频率,一般为1-2次/秒,持续5-10分钟为宜。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疾病和个体差异,使用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使用八髎穴时,最好咨询专业医师或按摩师的建议,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髎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及保健方法髎穴属足太阳膀胱经。
针刺镇痛机理:抑制疼痛神经信号,通过神经介质发挥镇痛作用。
针刺八髎穴通过镇痛作用使腰背部的骶棘肌、腰大肌、髂腰肌等保护性肌紧张得以缓解。
八髎五行属水,擅长调节全身的水液,疏通气血。
凡是妇科病,都跟气血水液有关。
因而,八髎能通调所有的妇科病。
命门、肾俞、志室在腰部横向同一条线上。
搓八髎是治疗妇科男科之要穴。
口诀云:大趾连通肝脾经,疏肝健脾强腰身。
小趾归属膀胱经,泌尿疾病可医治。
第四趾节通胆经,便秘胁痛奉效奇。
中医有句:“脚为肾之根”,《儒门事亲》曰:“肾主两足”。
俗语云:“脚为树根身为干,泉水滋润树茂盛”。
通过这种方法治腰疼效果极好。
我是用手背来回上下揉搓,抹点橄榄油,搓的面积尽量扩大到整个后腰部,从命门、肾俞、志室开始,一直到八髎,甚至长强。
腰为肾之府,摩击肾府,又名“擦精门”。
命门、肾俞、志室此三穴为肾精和元气聚集之地,按摩搓揉此处,可以补充元气,滋养肾精。
从而令女人身体强壮,气血充足。
命门五行属火,女人要想身体好,永远不显老,就需要命门之火不停燃烧,使肾水保持温暖畅通。
肾俞是肾的直接代言人,跟肾一样,五行也属水。
另外,凡是妇科病、肾系统疾病,在肾俞处都有压痛点。
志室是藏肾精的宫殿,五行属土。
肾水没有土的藏纳,便会泛滥成灾,女人身体的毛病也会一发不可收拾。
当你揉搓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热力从后腰部源源不断地往腹部的神阙和关元渗透。
我在上个月的时候,只要运动十来分钟身上就会发热,现在天气变冷,发热的时间要长一些,每天做个一两次可以驱寒保暖。
最好的按摩时间:按照中医子午流注的时间推算,酉时17:00——19:00时是肾经气血流注和开穴时辰,此时推拿效果最好。
根据子午流注推拿可提高推拿之临床疗效。
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肾经负责协调阴阳两种基础生命能量,和心、肝、脾、肺四脏的联系都很密切。
腰间盘突出症其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腰腿痛且以腿痛为主。
现代医学对诊断明确均以手术治疗为主,然而大多数患者又难以接受,而求治于中医治疗。
笔者自2000年以来,对其中605例进行了针刺八髎穴治疗,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605例中,男393例,女212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2岁.现在得妇科、男科病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像什么痛经啊、附件炎、盆腔炎、阴道炎什么的;还有阳痿、早泄、精子活力差、精索静脉曲张等等,不一而足,到了医院里,医生就会给你开各种各样的消炎药,或者止痛药,吃一点就好,不吃就完,总治也治不好,钱没少花,病还没有彻底好。
其实,如果你学点养生之道,这些慢性病,很容易治,甚至彻底好转。
那位说了,你就吹吧。
其实,我没有吹,因为你只要明白原理了,不难找到根治的方法。
在我的那篇:“学习中医养生的支点”已经很明确地提出了养生的理论,其实就是两点,第一是经络是否畅通;第二,就是气血是否充足。
人体的所有健康,都离不开这两点。
下面我们来看看文章开始提到的问题,也就是妇科、男科的问题。
先来看看痛经。
我们经常爱说的两个字“痛疼”。
一提到身体不舒服,就爱说,我哪哪都痛疼。
那么,痛和疼是一回事吗?感觉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产生的原因却是不同的。
大家先看来看“痛”,这个字,是病字旁,里边一个“甬”,“甬”是什么?路也!其实,就是通路的意思。
那么我们正确理解“痛”的含意,就是经络不通了,所以才痛。
那么再来看看什么是“疼”。
这个字,是病字旁,里边一个冬天的“冬”字,换言之,“疼”的产生,大多是因为肌体受寒而引起的。
所以,当我们感觉身体哪个地方“痛疼”时,一定要想到是不是经络不通,或者是不是受了寒了,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下面来看看痛经。
关于痛经的问题,我之前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女人不得不面临的问题--痛经”指出,绝大部分的痛经,都是受寒引起的,与很多的女孩子爱吹空调,爱吃冷饮,爱穿低腰裤,爱穿露肚脐装有关。
因此,我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用艾炙熏。
还有一部分女生,是原发性痛经,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的,但是也绝对和经络不通以及受寒有关。
其实,男科的问题也是一样,尤其是阳痿的问题,其实,主要原因,还是经络不通,和气血不足所至。
我在“谈男生关心的手淫早泄和阳痿”很多长期坐在电脑面前的男生,大都因久坐而造成经络不通,气血不通。
低腰裤满大街可见低腰裤看起来很美很性感,妇科病等着你呢不管是男科也好,还是妇科也好,解决经络通畅都是必须的,所有的经络都是相互关联的,都是必须通畅的,但是有一个部位的经络和穴位,一般的按摩师都涉及不到,这个部位就是八髎穴。
其实,这个不是一个穴位的名称,而是由八个穴位组成的一组穴位名称,那是哪八个穴位呢。
下面我们详细讨论。
位置:骶椎。
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也就是盆腔所在之处,邻近胞宫。
这个区域的皮肉,应该是很松软,能捏起来的,如果不松软,说明经络肌肤之间有粘连,这种粘连,正是体内尤其是胞宫有毛病的外在表现,而妇科的一切疾病,都与胞宫紧密相连。
在八髎区域进行提捏、推拿、按揉、拔罐或艾灸,正是从外而内调理胞宫。
冲脉、任脉和督脉也都起于胞宫。
督脉主一身阳气,任脉主一身之血,冲脉则为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要靠他们支配,所以,八髎乃支配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是调节人一身的气血的总开关,务必畅达无阻。
胞宫健康了,妇科问题没有了,困扰女性的很多杂病,比如失眠、便秘、爱生气、急躁、慵懒等,都会自然消失。
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瘤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用推擦法可使局部发热并向小腹放散。
八髎就是八个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所以叫做“八髎”。
这是一个区域,也就是盆腔所在之处,邻近胞宫。
这个区域的皮肉,应该是很松软,能捏起来的,如果不松软,说明经络肌肤之间有粘连,这种粘连,正是体内尤其是胞宫有毛病的外在表现,而妇科的一切疾病,都与胞宫紧密相连。
在八髎区域进行提捏、推拿、按揉、拔罐或艾灸,正是从外而内调理胞宫。
冲脉、任脉和督脉也都起于胞宫。
督脉主一身阳气,任脉主一身之血,冲脉则为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要靠他们支配,所以,八髎乃支配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是调节人一身的气血的总开关,务必畅达无阻。
胞宫健康了,妇科问题没有了,困扰女性的很多杂病,比如失眠、便秘、爱生气、急躁、慵懒等,都会自然消失。
〔取穴法〕俯卧,在脊椎正中线和膀胱俞之間,第二骶后孔凹陷处取穴;取穴時,以食指按在小腸俞与脊椎正中线之中間,小指按在骶角(尾骨上方黃豆大小的园骨突起)上方,中指和无名指相等的距离分开按放,侧中指尖所按之处。
〔操作方法〕毫针针刺或加灸法。
患者伏臥位,取准双側次髎穴,常規消毒后,用30号毫针刺入2—3寸深,当病人小腹內有沈胀或酸麻感時,用小幅度泻法捻转毫针,留针20一30,留针期间行针l一2次。
对寒凝型痛經可加灸收效更速。
〔适应症〕痛经。
气滯血瘀、寒湿凝滯、气血虛弱之痛经。
〔释义〕次髎穴,髎同窌,骨之空隙,此指骶骨后孔。
因本穴位於骶骨第二孔中,居次上,故名次髎。
骶骨后孔共4对,分別称为上、次、中、下髎,合称八髎穴。
《素問?6?4骨空論》云:“腰痛不可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痛上,八髎在腰尻八间”,《针灸大成》也載:“八髎总治腰痛”,说明八髎四穴同为治疗腰痛的要穴。
近代医家通过临床实践,对其功效主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謝文志氏說:“目前对于腰痛牽引少腹、季肋之下以及竄至腹股沟部疼痛(骶业神经炎、肌纤维炎等)取八髎穴,其疗效尤为显著”,鄭魁山氏进一步指出:“上髎与次髎、中髎、下髎合称八髎穴,是治疗妇科和二阴疾患、腰痛的常用穴”,而刘冠军氏则把其主治作用归纳为“理下焦,利腰腿”六字概括之。
次髎穴乃八髎之一,是足太阳膀胱經腰骶部的重要腧穴。
从腰以下挾脊骶骨部是足少阴、足太阳和督脉循行所过之处,因督脉貫脊属肾,足少阴肾经络膀胱,足太阳经循膂络肾,此三经与肾联系密切。
肾主生殖与发育,又主二阴,膀胱主储尿和排尿,所以《金梅花詩鈔》說:“其主治功用举凡下焦前后阴、大小肠及腰腿諸症,无不包羅”,而《經穴主治症》则云:“治男女生殖疾患、腰痛、泌尿器疾患有效”。
说明次髎穴具有补肾壮腰、清利湿热及理气化瘀调经等功效,是主治腰痛、妇科病及生殖、泌尿系疾患的要穴。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腰痛、腰脊痛、帶下、痛经、月經不调、遺精、阳痿、淋证、遗尿、癃閉以及下肢麻痹等病症。
痛经一症,多因气滯血瘀或寒湿凝滯所致,次髎穴位於腰骶部,与痛經部位很近,為局部取穴方法。
又因腰骶部与督脉、足少阴经和肾脏关系密切,督脉与冲、任同出胞宮,“一源而三歧”,故取刺次髎穴有调理沖任、壮腰补肾、理气活血、调经止痛之功。
可使冲任之脉、通暢,氣血旺盛,通行无滞,经血吸引下流,通则不痛。
故近代针灸医家已把次髎穴作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了。
〔备注〕关于八髎穴取穴定位,历代医家皆本于《甲乙經》。
《甲乙經》所载上髎在第一空腰髁下一寸,挾脊陷者中;次髎在第二空挾脊陷者中;中部在第三空挾脊陷中;下髎在第四空挾脊陷中。
考腰髁空即今之四对骶后孔。
但对其所指的具体位置有异。
(1)有说上髎在16椎下,則次髎在17、中髎在18、下髎在19椎下。
(2)有说上髎在18椎下,则次髎在19、中髎在20、下髎在21椎下。
(3)有说距离中线旁开2分、1寸、1.5寸,有說挾脊相去4寸。
综上所述,定位差异较大,诸说不一,究其原因,不外各人先天禀赋不同,腰骶骨发育生长也有多种因素变异,故骶骨後孔之橫竖间度亦不同,一般说来是上宽下窄,故此无法用分寸計算。
《醫學入門》載:“上髎作腰下第一空,挾脊兩旁陷中,余三髎少斜上阔下狹是也”是符合实际的。
所以近代取穴大都以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分別取上、次、中、下髎。
但是由於不易于体表上莫寻到骶後孔,一般取穴法,可以食指尖按在小肠俞与脊椎正中线中间,小指按在尾骨上方的骶角上方,中指与无名指相等距离分开按放,各手指尖所到达之处,食指为上髎,中指为次髎,无名指为中髎,小指为下髎。
关于八髎穴的针刺深度。
《針灸甲乙經》載:“上髎刺入三分,次髎、中髎、下髎皆刺入二寸。
”由于这个记载,上髎与其余三银针刺深度差异较大,所以后世医家对针刺八髎穴的深度也就莫衷一是。
有從三分,也有针刺二寸者。
近代医家都主张针刺深度在0.5—1.5寸,或1—2寸之间,這是比较适宜的。
而且针刺深度不同,针感和治疗的范围也不同。
(1)针刺深度在3—5分时,谨刺激能神经,针感多在局部,适应于治疗局部的风湿痹痛。
(2)針刺深度在l-1.5寸深,其针感向上可达腰部,向下可循足太阳、少阳经至腘、胫、腨等部,適用于治疗腰骶部或下肢疾患。
(3)針刺深度在2寸以上时,其针感可向少腹、前阴及肛門、直肠等部位扩散,适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統及直肠、肛门的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