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穷举法设计算法
第五讲 穷举算法
第五讲穷举算法学习重点:1、了解穷举法的基本概念及用穷举法设计算法的基本过程。
2、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使用穷举法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求解问题。
3、能对穷举法编写的程序进行优化学习过程:穷举算法是学生在学完了QB基本语句后最早接触到的算法。
一些简单的穷举算法题目如求水仙花数、找出缺失的数字等和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紧密结合,程序也比较容易实现,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很高的。
近几年的省小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也常出现穷举算法的题目,如:2001年题四算24;2002年题三求素数个数与素数个数最多的排列;2005年回文数个数等题目,有些题虽然说用穷举算法实现比较勉强(如2002年题三的后半题求出素数个数最多的排列),但在考试时,如果一时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用穷举算法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穷举法,常常称之为枚举法,是指从可能的集合中一一穷举各个元素,用题目给定的约束条件判定哪些是无用的,哪些是有用的。
能使命题成立者,即为问题的解。
穷举是最简单,最基础,也是通常被认为非常没效率的算法,但是。
穷举拥有很多优点,它在算法中占有一席之地。
首先,穷举具有准确性,只要时间足够,正确的穷举得出的结论是绝对正确的;其次,穷举拥有全面性,因为它是对所有方案的全面搜索,所以,它能够得出所有的解。
采用穷举算法解题的基本思路:(1)确定穷举对象、穷举范围和判定条件;(2)一一列举可能的解,验证是否是问题的解一、穷举算法的实现在前面基础语句(for语句)的学习中,其实我们就用到了穷举。
比如培训教材p77【例5-7】打印九九乘法表中,被乘数A和乘数B都从1-9一一列举。
这样,九九乘法表中就不会遗失任何一句乘法口诀;在p79【例5-9】的数学灯谜题中,我们也是用了一一列举的方法,找出了A、B、C、D的取值范围。
下面我们再看两道例题:1、搬运砖头【问题描述】36 块砖, 36 人搬。
男搬 4 ,女搬 3 ,两个小儿抬一砖。
要求一次全搬完。
问需男、女、小儿各若干?【问题分析】题目要我们找出符合条件的男生、女生和小孩的人数。
穷举法-计算机求解问题的一种方法
穷举法——计算机求解问题的一种方法概述所谓穷举法,就是在列举所有可能的解,逐一检验直至找到真正的解。
例如,“找出整数n的所有因子”这一问题就可以采用穷举法。
所有可能的解(即因子)落在集合{1, 2, 3, …, n}内,分别用n除一除,余数为0则是因子,否则不是因子。
银行卡密码是6位数字,采用穷举法破解就是把所有6位数都试一遍,那一共要试106次。
人来试是受不了的,而计算机也许可以(因为速度更快)。
所谓暴力破解法正是这样做的。
例一题目:一个首项大于0的递增等差数列前四项和为26,前四项积为880,求该数列的第20项的值。
提示: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
例如:等差数列:1,3,5,7,9,11。
该数列的公差是2,第5项值是9。
采用穷举法解题说明如下。
假设数列首项为a,差值为d,有:a+ a+d + a+2d + a+3d = 26a*(a+d) * (a+2d)*(a+3d) = 880如何求出a和d?答:穷举(a,d)的组合。
数列首项a从1穷举到5,差值d可从1穷举到5。
a从1开始是因为题目指出首项大于0,a到5为止是因为数列前4项之和为26,而4*5+6*1(差值d至少为1)等于26。
差值d从1开始是因为是等差数列,差值至少为1,到5为止的因为6*5>26。
这样,构造出了所有可能的解,即(a,d)的组合:(1, 1),(1, 2), (1, 3), (1, 4), (1, 5), (2, 1),(2,2),(2,3),(2,4),(2,5)…(5,1), (5,2),(5,3),(5,4),(5,5)。
算法描述如下:for a=(1,2,3,4,5):for d=(1,2,3,4,5):如果a+ a+d + a+2d + a+3d等于26且a*(a+d) * (a+2d)*(a+3d)等于880,则:求得数列第20项是a+19*d;算法结束。
穷举法算法案例《用穷举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穷举法算法案例《用穷举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分析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穷举法及其特点,以及用穷举法设计算法的基本过程;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使用穷举法设计算法。
过程和方法: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应用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归纳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探究与自主发现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计算机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性;体验将算法转变为程序的过程,享受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快乐。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用穷举算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提高运用穷举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通过观察、类比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归纳思维。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教师活动:某同学用自己的QQ号登录,可他记不清密码了,你能帮他找回密码吗?他的密码是一个5位数,67□□8,其中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他不记得了,但他还记得该数能够被78整除,也能被67整除。
你能帮他设计一个算法求出该密码吗?希望大家能在学习完下面这个例子后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该导入正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着手的。
2.观察―发现―归纳―应用(1)观察。
教师活动:逐语句调试以下程序,分析程序的执行过程,让学生填写下表,指出此程序功能。
For i=100 to 999a=int(i /100)b=int(i /10) mod 10C=i mod 10If a^3+b^3+c^3=ithenPrintiEndifNext i(2)发现。
教师引导:在分析上一程序过程中,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发现:①通过分析程序的执行过程,可看出变量a存放的是一个三位的自然数百位上的数字,变量b存放的是其十位上的数字,变量c存放的是其个位上的数字;②一个三位的自然数,若满足百位的立方、十位的立方与个位的立方之和等于它本身,就输出;③此程序的功能是输出100~999之间的自然数。
教师总结:此程序的特点是将求解对象一一列举出来,然后逐一加以分析、处理,并验证结果是否满足给定的条件。
用解析法和穷举法设计程序
4.1—4.2 用解析法、穷举法设计程序【学习目标:】1、理解解析法和穷举法2、分清两者之间的区别在经过大量编程实践之后,人们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常用的方法有:解析法、穷举法、查找法、排序法、递归法等。
4.1 解析法所谓解析法是指:通过分析问题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用最简练的语言或形式化的符号来表达它们的关系,得出解决问题所需的表达式,然后设计程序求解问题的方法。
例1:求三角形面积已知a、b、c分别为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利用海伦公式求该三角形面积p=(a+b+c)/2编程实现:输入边长a,b,c,如果能构成三角形,输出面积,否则输出“No Answer!”界面如下:Dim a As Single , b As Single , c As Singlea=val(text1.text)b=val(text2.text)c=val(text3.text)If thenp=(a+b+c)/2s=sqr(p*(p-a)*(p-b)*(p-c))text4.text=format(s,”0.00”)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Elsetext4.text=”no answer”End If根据上述回答下列问题(8分,每空4分)(1)、利用海伦公式求三角形面积的算法是_____(解析法/查找法/枚举法/排序法)。
(2)、填写出参考程序中空白处的表达式________(填写字母:A/B/C/D)A、a + b > c or a + c > b and b + c > aB、a + b > c or a + c > b or b + c > aC、a + b > c and a + c > b or b + c > aD、a + b > c and a + c > b and b + c > a(1)解析法(2)D用解析法求解问题,许多时候并非只是计算一个解析式就可以完事,还要根据问题给出的已经条件,运用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揭示问题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寻找表示这种关系的表达式,有时需要计算的解析式是一组而不仅仅是一条。
用穷举法设计算法解析
printf("x=%d,y=%d,z=%d\n",x,y,z);
}
x=0,y=25,z=75
x=4,y=18,z=78
x=8,y=11,z=81
x=12,y=4,z=84
#include<cstdio>
第1次优化
int main()
{
int x,y,z;
for(x=0;x<=20;x++)
for(y=0;y<=33;y++)
关系表达式 thisman!=‘A’ thisman==‘C’ thisman==‘D’ thisman!=‘D’
⑵关系表达式的计算结果只有0(假)和1(真)两种结果。 现在“已知三个人说的是真话,一个人说假话”,也就是表 中的4个关系表达式中有3个是真的,1个是假的。
因此4个关系表达式的值的和应该等于3。定义变量cond 表示四个关系表达式的和
}
#include<cstdio>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char thisman;
int cond; for(thisman='A'; thisman<='D';thisman++) {
cond=(thisman!=‘A’)+(thisman==‘C’) +(thisman==‘D’)+(thisman!=‘D);
printf(“%d\n”,i); } }
i←1
i≤100 N
Y i能被7或9整除 N
Y
输出i
i← i +1
结束
问题4:打印输出由1、2……8、9 这九个数字组成的所有可能的二位 开始
《穷举法》教学设计
§4.2用穷举法设计程序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规定本节内容主要在于穷举法与问题解决。
包括两个方面:1、理解穷举法的思路。
2、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使用穷举法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求解问题。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的教学对象是高一或高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表达思想等能力。
同时,通过前三个章节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已初步体验了穷举法的基本思想,经历了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步骤,学会了对计算机程序进行调试,掌握了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等基础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1、本节主要内容介绍穷举法是程序设计中使用得最为普遍、大家必须熟练掌握和正确运用的一种算法。
它利用计算机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的特点,对要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情况,一个不漏地进行检查,从中找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用穷举算法解决问题,通常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⑴确定范围:问题所涉及的情况有哪些,情况的种数可不可以确定。
⑵验证条件:分析出来的这些情况,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成为问题的答案。
只要把这两个方面分析好了,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本节内容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材第四章第2节的教学内容,包括有穷举法的基本思路,用穷举法求解问题,穷举法中穷举方案的选择等。
2、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⑴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确定穷举方案。
⑵根据命题确定变量的取值范围。
⑶正确表达“符合条件”的判断。
教学难点:⑴恰当安排穷举的方式,使得算法的效率更高。
⑵如何评价各种穷举策略的优劣。
3、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六、学习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同时制订了评价信息反馈表,充分发挥了教学评价的作用。
(1-4)程序设计算法举例
1、已知xyz+yzz=532,其中 、已知 均为一位数, ,其中x,y,z均为一位数,编程求出满足条 均为一位数 件的x,y,z所有组合。 所有组合。 件的 所有组合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 int x,y,z; for(x=1;x<=9;x++) for(y=1;y<=9;y++) for(z=0;z<=9;z++) { if(x*100+y*10+z+t*100+z*10+z==532) printf(“x:%d,y:%d,z:%d\n”,x,y,z); } }
3、已知四位数a2b3能被 整除,编写一个 程序求满足此要 、已知四位数 能被23整除 能被 整除,编写一个C程序求满足此要 求的四位数。 求的四位数。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 int a,b,n; for(a=1;a<=9;a++) for(b=0;b<=9;b++) { n= a*1000+200+b*10+3; if(n%23==0) printf(“%d\n”,n); } }
2、编写一个程序求出200~300之间的数,且满足条件:它们三 、编写一个程序求出 之间的数, 之间的数 且满足条件: 个数字之积为42,三个数字之和为12。 个数字之积为 ,三个数字之和为 。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 int n,i1,i2,i3; for(n=200;n<=300;n++) {i1=n/100; i2=n%100/10; i3=n%10; if(i1+i2+i3==12&&i1*i2*i3==42) printf(“%d\t”,n); }
noip讲义7-穷举法
例1、 1995年复赛题
设有下列的除法算式: 本题已给出了商 和余数,只要再知道 被除数或除数,就可 确定整个算式。枚举 除数枚举量较小,我 们选择枚举除数,而 被除数则可按公式 y=809*x+1计算得出。
我们不可能对14个格子 中的数都进行枚举,本题的 关键在于找出适当的元素进 行枚举。
请根据上述算式中的信息求出被除数和除数。
var x,y:integer; 枚举所有可能的除数 begin for x:=10 to 99 do begin y:=( 809*x+1 ); {计算出被除数} if y>9999 then break;{优化语句} 验证 if ( (y>=1000) and (8*x<=99) and (9*x>=100) then writeln(y,' ',x); end; end. 运行结果: 9709 12
var i,m,n,r,s:longint; a:array[1..100] of longint;{保存-R进制数} begin readln(n,r); r:=-r; m:=1;{记录位数} for i:=1 to 100 do a[i]:=0; a[1]:=-1; repeat a[1]:=a[1]+1 ;{从0开始逐一穷举-R进制数} i:=1; {处理进位} while a[i]=r do begin a[i]:=0; i:=i+1; a[i]:=a[i]+1 end; if i>=m then m:=i;{修正位数} s:=0; for i:=m downto 1 do s:=s*(-r)+a[i]{算出对应的十进制数} until n=s; for i:=m downto 1 do if a[i]<=9 then write(a[i]) else write(chr(a[i]+55)); end.
穷举算法
穷举算法一般是在一时找不出解决问题的更好途径(即从数学上找不到求解的规律或公式)时,可以根据问题的部分条件将所有可能的情况列举出来,然后通过一 个一个验证是否符合整个问题的求解要求,而得到问题的解。
穷举算法简单,但往往运行时所花费的时间很长(因为要列举出所有情况)有些问题所列出的情况数目大的惊人,尽管计算机速度非常快,但是等待运行结果的时间仍然让人无法接受(有些问题用穷举法解可能要几年甚至更多时间),另外列举出来的众多的情况如何在计算机中存储也是个问题,因此穷举法一般用在无规律的问题求解中,并且要尽可能地将明显不符合条件的情况排除在外,以节省时间。
1、圆盘找数,如图所示,找出4个相邻的数,使其相加之和最大和最小的是哪4个数,并2、将A,B,C,D,E,F 这6个变量排成如图的三角形,这6个变量分别取[1,6]上的整数,且均不相同,求使三角形三条边上的变量之和相等的全部解。
(其中一个解)3、【问题】甲乙丙丁戊五个人在运动会上分获百米、二百米、跳高、跳远和铅球冠军,有四个人猜测比赛结果:A说:乙获铅球冠军,丁获跳高冠军。
B说:甲获百米冠军,戊获跳远冠军。
C说:丙获跳远冠军,丁获二百米冠军。
D说:乙获跳高冠军,戊获铅球冠军。
其中每个人都只说对一句,说错一句。
求五人各获哪项冠军。
【算法】用1,2,3,4,5分别代表百米、二百米、跳高、跳远和铅球5个项目,用a,b,c,d,e 分别代表五人。
如b=3 表示乙获跳高冠军。
用多重循环穷举出来。
4、古希腊人认为因子的和等于它本身的数是一个完全数(自身因子除外),例如28的因子是1,2,4,7,14,且1+2+4+7+14=28,则28是一个完全数,编程求2~1000内的所有完全数。
A B C D E F 16 3 2 5 45、一根29cm长的尺子,只允许在上面刻7个刻度,要能用它量出1~29cm的各种长度,试问这根尺的刻度应该怎样选择?6、邮局发行一套票面有四种不同值的邮票,如果每封信所贴邮票张数不超过三枚,存在整数r ,使得用不超过三枚的邮票,可以贴出连续的整数1,2,3,………r 来,找出这四种面值数,使得r 值最大。
穷举法算法案例
穷举法算法案例穷举法,又称为暴力搜索或者暴力破解,是一种简单直接的算法,它通过尝试所有可能的情况来寻找问题的解。
虽然在某些情况下效率不高,但在一些小规模问题或者需要精确解的情况下,穷举法仍然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案例来了解穷举法的具体应用。
案例一,寻找素数。
素数是指除了1和自身外没有其他因数的自然数,例如2、3、5、7等。
我们可以通过穷举法来寻找一定范围内的所有素数。
具体做法是从2开始,依次判断每个数是否能被2到该数平方根之间的所有数整除,如果不能则该数是素数。
这种方法虽然效率不高,但对于小范围内的素数搜索是可行的。
案例二,密码破解。
在密码学中,穷举法常常被用来破解简单的密码,例如暴力破解4位数字密码。
假设密码由0-9的数字组成,那么一共有10000种可能的密码组合。
通过穷举法,我们可以依次尝试每一种组合,直到找到正确的密码。
当然,对于更复杂的密码,穷举法可能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但在一些情况下仍然是有效的。
案例三,旅行推销员问题。
旅行推销员问题是一个经典的组合优化问题,假设有n个城市,推销员需要从某个城市出发,经过每个城市一次,最终回到出发的城市,要求找到一条最短的路径。
穷举法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具体做法是列举出所有可能的路径,计算它们的长度,最终找到最短的路径。
虽然对于大规模的问题来说,穷举法并不是最优的解决方案,但在小规模问题上仍然是可行的。
总结。
穷举法作为一种简单直接的算法,在一些情况下仍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穷举法在处理大规模问题时可能会面临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
希望通过上述案例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穷举法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用穷举法设计程序
一、课程名称
用穷举法设计程序
二、授课人
李莎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穷举法的基本概念及用穷举法设计算法的基本过程,能够根据具体问题要求,使用穷举法设计算法的基本过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和编写不同举例程序,掌握穷举法的穷举技巧(变量安排、穷举方案的确定)。
3.情感态度
通过研究穷举的技巧,积累程序设计的经验,提升自己设计程序求解问题的能力。
对于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会评价它们的好坏。
四、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确定穷举方案。
(2)根据命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正确表达“符合条件”的判断。
教学难点:
(1)如何确定穷举方案。
(2)如何评价各种穷举方案的优劣。
五、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交流、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环境
学生电脑多媒体教室。
七、教学时数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第2课时。
穷举算法
搜索方法——穷举算法穷举法,常常称之为枚举法,是指从可能的集合中一一穷举各个元素,用题目给定的约束条件判定哪些是无用的,哪些是有用的。
能使命题成立者,即为问题的解。
穷举是最简单,最基础,也是通常被认为非常没效率的算法,但是。
穷举拥有很多优点,它在算法中占有一席之地。
首先,穷举具有准确性,只要时间足够,正确的穷举得出的结论是绝对正确的;其次,穷举拥有全面性,因为它是对所有方案的全面搜索,所以,它能够得出所有的解。
采用穷举算法解题的基本思路:(1)确定穷举对象、穷举范围和判定条件;(2)一一列举可能的解,验证是否是问题的解例题:谁是小偷Description警察抓住A B C D四名罪犯,其中一人是小偷。
审问A 说:"我不是小偷"。
B说"C是小偷"。
C说"小偷肯定是D"。
D说"C在冤枉人"。
现在已经知道四个人中三人说的是真话,一个人说假话,问小偷到底是谁?Sample OutputC代码如下:Var a,b,c,d:integer;beginfor a:=0 to 1 do beginfor b:=0 to 1 do beginfor c:=0 to 1 do beginfor d:=0 to 1 do beginif a+b+c+d=1 then beginif ord(a=0)+ord(c=1)+ord(d=1)+ord(d<>1)=3 then begin if a=1 then writeln('A');if b=1 then writeln('B');if c=1 then writeln('C');if d=1 then writeln('D');end;end;end;end;end;end;end.再看一眼条件:审问A说:"我不是小偷"。
计算机算法:穷举法
穷举法穷举法是程序设计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基础算法。
计算机的特点之一就是运算速度快、善于重复做一件事情,“穷举法”正是基于这一特点的最古老算法。
它一般是在一时半会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更好途径,即从数学上找不到求解的公式或规律时,根据问题中的“约束条件”,将求解的所有可能情况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再逐一验证它否符合整个问题的求解要求,从而得到问题的所有解。
示例1:求满足表达式A+B=C的所有整数解,其中A,B,C为1~3之间的整数。
【分析】本题非常简单,即枚举变量A,B,C的所有可能取值情况,对每种取值情况判断是否符合表达式即可。
【算法】算法用伪代码描述如下:for A:=1 to 3 dofor B:=1 to 3 dofor C:=1 to 3 doif(A+B=C) thenwriteln(A,’’,B,’’C);【流程图】所谓穷举法,指的是从可能的解的集合中一一枚举各元素,用题目给定的检验条件判定那些是无用的,哪些是有用的。
能使命题成立的,即为解。
在本案例中解变量有3个:A,B,C。
其中:解变量A的可能取值范围A∈{1,2,3}解变量B的可能取值范围B∈{1,2,3}解变量C的可能取值范围C∈{1,2,3}从而问题的可能解有3*3*3=27个,可能解集在上述可能解集中,满足题目给定的检验条件(A+B==C)的解元素,即为问题的解。
穷举法的适用范围:其一,能确定解变量(枚举变量)的个数n,其二,每个解变量Ai(1<=i<=n)的可能值能确定范围且能连续取得。
设解变量的个数是n,Ai1----解变量Ai的最小值;Aik----解变量Ai的最大值(1≤i≤n);即A11≤A1≤A1k,Ai1≤Ai≤Aik,……,An1≤An≤Ank算法框架如下(伪代码):for A1←A11 to A1k do……for Ai←Ai1 to Aik do……for An←An1 to Ank doif状态(A1,…,Ai,…,An)满足检验条件then 输出问题的解穷举法(枚举法)的特点是算法简单,但是有时运算量大。
用穷举法设计程序教学设计
《用穷举法设计程序》教课方案执教教师:佛山市第三中学杨溢执教课校:绵阳南山中学一、基本状况本节内容是广东教育第一版社第一版的一般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材第四章第2节《用穷举法设计程序》的教课内容,包含用穷举法求解问题的基本过程、穷举法的基本思路,穷举法中变量的安排,穷举法中穷举方案的选择等。
本节建议使用两个课时来达成。
第一课时:穷举法求解问题的基本过程、穷举法的基本思路,穷举法中变量的安排,第二课时:穷举法中穷举方案的选择。
而本节课是穷举法的第一课时。
二、教课目的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内容:1、认识穷举法的基本观点及用穷举法设计算法的基本过程。
2、能够依据详细问题的要求,使用穷举法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求解问题。
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用穷举法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的教课目的以下:1、知识与技术⑴认识穷举法的基本观点及特色⑵能概括穷举法穷举的要点。
(设置穷举变量、变量变化范围、书写考证条件)⑶认识穷举法设计程序的基本过程。
⑷能够依据详细问题的要求,使用穷举法思想剖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求解问题。
⑸能够依据详细问题的条件,进行算法优化。
2、过程与方法⑴经历用穷举法求解问题的基本过程。
⑵能经过实质问题的剖析、求解过程,试试概括出利用穷举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育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想能力⑵培育学生算法优化的思想。
⑶认识穷举法在破解密码方面的现实应用,自觉养成保护密码的优秀习惯。
三、教材剖析1、本节在主要内容介绍⑴穷举算法的基本思路:对要解决问题的全部可能状况,一个不漏地进行检查,从中找出切合要求的答案。
⑵用穷举算法解决问基本过程:A)剖析问题:问题的条件和未知数是什么?能够用分析法解决吗?适适用穷举法吗?B)算法设计a.穷举法的基本算法(用循环语句列举穷举变量的穷举范围,用条件语句描绘考证条件)b.穷举算法设计的三个要点:ⅰ . 确定穷举变量:问题波及哪些要素需进行穷举;ⅱ . 确定穷举范围:问题所波及的状况有哪些,穷举范围应当怎样确定;ⅲ . 考证条件:剖析出来的这些状况,需要知足什么条件,才成为问题的答案。
算法实验1穷举【参考答案】【最新完全版】
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一——穷举算法(黑体,三号)1.穷举简介(小标题:黑体,小四;内容:宋体,五号)穷举法又称列举法,其基本思想是逐一列举问题所涉及的所有情况。
从中寻找满足条件的结果。
适用于数量较小的问题。
2.算法流程或设计思想穷举通常应用循环结构来实现。
在循环体中,应用选择结构实施判断筛选,求得所要求的解。
使用穷举法的关键是要确定正确的穷举的范围。
3.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4.程序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5.运行说明(包括实验数据和结果说明)6.主要程序代码(添加程序注释)7.对比解决该问题的其他算法(选作)题目:1.有一堆零件(1000-5000个之间),如果以4个零件为一组进行分组,则多2个零件;如果以7个零件为一组进行分组,则多3个零件;如果以9个零件为一组进行分组,则多5个零件。
编程求解这堆零件总数。
参考答案:#include<stdio.h>void main(){int n,count=0;for(n=1000;n<=5000;n++)if(n%4==2&&n%7==3&&n%9==5){printf("%d ",n);count=count+1;if(count%5==0)printf("\n");}printf("\ncount = %d\n",count);}2.穷举三位数的水仙花数。
水仙花数是指一个n 位数( n≥3 ),它的每个位上的数字的n 次幂之和等于它本身。
(例如:13 + 53 + 33 = 153)参考答案:/*2. 穷举三位数的水仙花数。
水仙花数是指一个n 位数( n≥3 ),它的每个位上的数字的n 次幂之和等于它本身。
(例如:13 + 53 + 33 = 153)*/#include <stdio.h>void main(){int a,b,c,d;for(a=100;a<=999;a++){b=a/100;c=a/10-b*10;d=a-b*100-c*10;if(b*b*b+c*c*c+d*d*d==a)printf("%d = %d^3 + %d^3 + %d^3\n",a,b,c,d);}}3.穷举真分数递增序列中的第k项的值。
第3章穷举法汇总
change(b,n);
//b表示的二进制数增1
}
printf("\n");
}
解法2:采用增量穷举法求解1~n的幂集,当n=3时的求 解过程如图3.3所示,先产生一个空子集{},在此基础上添加1 构成一个子集{1},然后在{}和{1}各子集中添加2产生子集{2}、 {1,2},再在前面所有子集中添加3产生子集{3}、{1,2}、{2,3}、 {1,2,3},从而生成{1,2,3}的所有子集。
{} 初始值 {1} 添加 1
{2} {1 2} 添加 2
{3} {1 3} {2 3} {1 2 3} 添加 3
得到 1~3 的所有幂集 {} {1} {2} {1 2} {3} {1 3} {2 3} {1 2 3}
这种思路也是穷举法方法,即穷举1~n的所有子集。先 建立一个空子集,对于i(1≤i≤n),每次都是在前面已建立 的子集上添加元素i而构成若干个子集,对应的过程如下:
}
【例3.4】有n(n≥4)个正整数,存放在数组a中,设计 一个算法从中选出3个正整数组成周长最长的三角形,输出 该最长三角形的周长,若无法组成三角形则输出0。
解:采用穷举法,用i、j、k三重循环,让i<j<k避免正 整数被重复选中,设选中的三个正整数a[i]、a[j]和a[k]之和 为len,其中最大正整数为ma,能组成三角形的条件是两边 之和大于第三边,即ma<len-ma。
6=1+2+3 28=1+2+4+7+14
解:先考虑对于一个整数m,如何判断它是否为完全数。 从数学知识可知:一个数m的除该数本身外的所有因子都在 1~m/2之间。算法中要取得因子之和,只要在1~m/2之间 找到所有整除m的数,将其累加起来即可。如果累加和与m 本身相等,则表示m是一个完全数,可以将m输出。其循环
穷举法
穷举法
四、穷举法应用
begin e:=15-a-b-c-d;b0:=(e<>2) and (e<>3);
m:=bton(e=1)+bton(b=2)+bton(a=5)+bton(c<>1)+bton(d=1);
b0:=b0 and (m=-2); b1:=(e=1) and (a<>2); b1:=b1 or (a=5) and(c<>1) and(c<>2); b1:=b1 or (c<>1) and (d<>1) and (d<>2); b1:=b1 or (d=1) and (e<>2); b0:=b0 and not b1; if b0 then
穷举法
四、穷举法应用
分析:本题是一个逻辑判断题,一般的逻辑判断题都采 分析:本题是一个逻辑判断题, 用穷举法进行解决。 我们对5 用穷举法进行解决 。 我们对 5 所学校所得名次的各种可 能情况进行穷举。在每种情况中, 能情况进行穷举。在每种情况中,为了防止不同学校取 相同的名次,设立了逻辑数组x x[I]为false表示已有 相同的名次,设立了逻辑数组x,x[I]为false表示已有 某校取第I 某校取第I名。 此题的难点在于确定判断条件。我们设立逻辑变量b0来 此题的难点在于确定判断条件。我们设立逻辑变量b 描述这一条件,主要有两个条件: 校不是第2 描述这一条件,主要有两个条件:“E校不是第2名或第 只有第1名和第2 名的学校的人猜对” 3 名 ” 与 “ 只有第 1 名和第 2 名的学校的人猜对 ” , 后一 条件要判断: 是否只有两人说法正确? 条件要判断:1)是否只有两人说法正确?2)说得正确 的人是否是取得第1名和第2名的学校的人? 的人是否是取得第1名和第2名的学校的人?要判断是否 仅有两人说正确,须统计正确命题的个数。为此,设立 仅有两人说正确,须统计正确命题的个数。为此, 了函数bton 将逻辑量数值化。 bton, 了函数bton,将逻辑量数值化。
利用穷举法编写一个算法判断给定的正整数n是否是素数,即判断n是否只能被1和自身整
利用穷举法编写一个算法判断给定的正整数n是否是素数,即判断n是否只能被1和自身
整
在数学中,素数(prime number)是一类被1和自身整除的自然数,这里我们将介绍判断给定自然数是否是素数的穷举法算法。
假设给定正整数 n,我们可以从 2 开始循环到 n-1,令每个数k 都分别和n去除。
如果n除以k余数为0,说明n能被整除,故n不是素数;如果n除以k余数不为0,则继续循环至到n-1,每一次除法操作均余数不为0,即最终也不会被整除,故n是素数。
穷举法实现,即从2开始到n-1,对每个k,令n和k去除:
(1)若n除以k余数为0,则n不是素数;
(2)若n除以k余数不为0,则继续和(k+1)去除。
(3)若n除以(n-1)余数不为0,则n是素数。
在实际编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循环来实现穷举法,如java语言中编写如下程序:
public static boolean isPrime(int n)
{
for (int k = 2;k<=n-1;k++)
{
if (n % k == 0)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穷举法虽可以用来判断给定的正整数n是否是素数,但当n较大时,效率会非常低,此时我们可以采用其他比较有效的数论算法来判断给定的正整数n是素数或偶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1: 有一把锁和一串钥匙(共有10把钥匙), 怎样找出所有开这把锁的钥匙?
用穷举法设计算法
穷举算法的概念: 穷举算法就是按问题本身的性质,通过多 重循环一一列举出该问题所有可能的解(不能 遗漏,也不能重复),并在逐一列举的过程中, 检验每个可能的解是否是问题的真正解,若是, 我们采用这个解,否则抛弃它。
第2次优化
只要求出x,y后,z可以由方程(4)直接计算出来。在方程 (3)中,假设y=0,则x=14,假设x=0,则y=25。即x,y的枚 举范围是 0≤x≤14,0≤y≤25. for(x=0;x<=14;x++) for(y=0;y<=25;y++) if(7*x+4*y==100) { z=100-x-y; output(x,y,z); }
标准输入输出速度比较快。
流输入输出在数据比较多,比如 1000000个数据的时候会很慢。
ios::sync_with_stdio(false)
采用穷举算法解题的基本思想: (1) 明确问题要求,确定枚举对象,用合适类型 的变量表示枚举对象。 (2) 明确枚举对象的取值范围。 (3) 根据题目要求,写出有关的条件表达式。这 里条件表达式可以是数学表达式、关系表达式或 逻辑表达式; (4) 使用循环语句枚举出可能的解,在循环体内 验证各种条表达式是否满足; (5) 根据问题背景,优化程序,以便缩小搜索范 围,减少程序运行时间。
⑵关系表达式的计算结果只有0(假)和1(真)两种结果。 现在“已知三个人说的是真话,一个人说假话”,也就是表 中的4个关系表达式中有3个是真的,1个是假的。 因此4个关系表达式的值的和应该等于3。定义变量cond 表示四个关系表达式的和 cond= thisman!=‘A’+ thisman==‘C’+ thisman==‘D’+ thisman!=‘D’ 那么,cond==3
#include<cstdio>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char thisman; int cond; for(thisman='A'; thisman<='D';thisman++) { cond=(thisman!=‘A’)+(thisman==‘C’) +(thisman==‘D’)+(thisman!=‘D); if(cond==3) printf("做好事的人是:%C\n",thisman); } }
1.算法分析
将相关的陈述写成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
⑴我们把四个人说的四句话写成关系表达式。 定义变量thisman表示做好事的人(将其定 义为字符型)。
四个人说的话 A说:不是我。 关系表达式 thisman!=‘A’
B说:是C。
C说:是D。 D说:他胡说。
thisman==‘C’
thisman==‘D’ thisman!=‘D’
1.分析与算法设计 (1)定义变量: a—洞庭湖,a可能的取值{1,2,3,4} b—洪泽湖,b可能的取值{1,2,3,4} c—鄱阳湖,c可能的取值{1,2,3,4} d—太湖, d可能的取值{1,2,3,4} a,b,c,d四个变量的取值互不相同,1表示最大,四 表最小
(2) 用变量表示条件 A学生的叙述可表示为:a==1, b==4,c==3 这是 三个关系表达式,由于每个学生的叙述只有一个 正确,所以这三个关系表达式的值的和应等于1。 A学生的叙述可表示成: ( (a==1)+(b==4)+(c==3))==1 同理,B学生的叙述表示成: ((b==1)+(a==4)+(c==2)+(d==3))==1 C学生的叙述可表示成: ((b==4)+(a==3)) ==1 D学生的叙述可表示成: ((c==1)+(d==4)+(b==2)+(a==3))==1
【例8】(白帽子和红帽子问题)厅内有5个 人,他们均戴着帽子-白帽子和红帽子。 已知戴白帽子的说真话,戴红帽子的说假 话,请从他们各自提供的线索辨别谁戴白 帽子,谁戴红帽子。
⑶穷举试探。我们现在并不知道是谁做得好事,但我们知 道做好事的人是A,B,C,D四个人中的某一个。因此,我们可 以一个一个地试探。
先假设是A做的好事,即thisman=‘A’,然后看cond==3条件是否成立, 然后再假设是B做的好事,即thisman=‘B’,再测试条件cond==3 是否成 立,如此继续下去,将所有可能的情况(本例自有4种情况)都测试一 遍,在实际编程过程中,都是使用循环来一个一个的测试
i←1 i≤10
Y i是3的倍数 N
N
Y
输出i
i← i +1
结束
问题3:从1~100中找出所有能被7或9整除 的数。用流程图描述解决此数学问题的算法。
开始
#include<cstdio>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i; for(i=1;i<=100;i=i+1) {if (i%7==0||i%9==0) printf(“%d\n”,i); } }
【例7】: (四大湖问题)上地理课时,四个学生回答 我国四个淡水湖大小时说: A学生:洞庭湖最大,洪泽湖最小,鄱阳湖第3 B学生:洪泽湖最大,洞庭湖最小,鄱阳湖第2, 太湖第3 C学生:洪泽湖最小,洞庭湖第3 D学生:鄱阳湖最大,太湖最小,洪泽湖第2,洞 庭第3 对于湖的大小,每个学生仅答对一个,请编程判 断四个湖的大小
#include<cstdio> 修改错误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x,y,z; for(x=0;x<=100;x++) for(y=0;y<=100;y++) for(z=0;z<=100;z++) if(x+y+z==100 && 15*x+9*y+z==300) printf("x=%d,y=%d,z=%d\n",x,y,z); } x=0,y=25,z=75 x=4,y=18,z=78 x=8,y=11,z=81 x=12,y=4,z=84
(2)确定枚举变量的取值范围。显然,x,y,z的取值范围 为 0≤x,y,z≤100;
#include<cstdio>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x,y,z; for(x=0;x<=100;x++) for(y=0;y<=100;y++) for(z=0;z<=100;z++) if(x+y+z==100 && 5*x+3*y+z/3==100) printf("x=%d,y=%d,z=%d\n",x,y,z); } x=0,y=25,z=75 x=3,y=20,z=77 x=4,y=18,z=78 有错误 x=7,y=13,z=80 x=8,y=11,z=81 x=11,y=6,z=83 x=12,y=4,z=84
穷举算法的要点: 列举所有可能的解(不能遗漏,也不能重 复),检验每个可能的解。 Nhomakorabea
问题2:从1~10中找出所有是3倍数的数。 用流程图描述解决此数学问题的算法。
开始
#include<cstdio>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nt i=1; while(i<=10) {if (i%3==0) printf(“%d\n”,i); i=i+1; } }
(3) 穷举: 穷举a,b,c,d四个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进行测试, 满足前述四个条件的取值就是我们所要的结果
for(a=1;a<=4;a++) for(b=1;b<=4;b++) for(c=1;c<=4;c++) for(d=1;d<=4;d++) { ca=((a==1)+(b==4)+(c==3))==1; cb=((b==1)+(a==4)+(c==2)+(d==3))==1; cc=((b==4)+(a==3) )==1; cd=((c==1)+(d==4)+(b==2)+(a==3))==1; if(ca && cb && cc && cd) { printf("TongTing=%d\n",a); printf("Hongzhe=%d\n",b); printf("Poyang=%d\n",c); printf("Taihu=%d\n",d); } }//end for
}
x=4,y=18,z=78 x=8,y=11,z=81 x=12,y=4,z=84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逻辑推理问题
逻辑推理问题
【例6】:(谁做的好事)已知有有四位同学中的一 位做了好事,不留名,表扬信来了之后,校长问这四 位是谁做的好事。 A说:不是我。 B说:是C。 C说:是D。 D说:他胡说。 已知三个人说的是真话,一个人说的是假话。现在 要根据这些信息,找出做了好事的人。
【例5】:(百钱买百鸡问题)大约在公元5世纪,数学家张 邱建在他的《算经》中提出了一个闻名于后世的百钱百鸡问 题: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 百钱买百鸡,翁、母、雏各几何?
1.算法分析与设计 (1) 以三种鸡的个数为枚举对象,分别设为x,y,z。根据题 意,可以列出下面的不定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