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电子教案 电子课件课件-散文-廉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拓展延伸
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但我深信他不但是经师, 而且是人师。——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作为“人师”的顾炎武,在道德理想和文化实践两方面, 都为后代读书人树立了不朽的人格典型。——郭英德 (《明清文学史讲演录》)
肆力于学,……无不穷极根柢,韵语其余事也。然词必己 出,事必精当,风霜之气,松柏之质,两者兼有。就诗品 论,亦不肯作第二流人。——沈德符(《明诗别裁》)
明朝灭亡后,顾炎武誓不损节,不为清朝服务,还参加 抗清复明的“复社”。每年端午节,他总是在门前悬挂一 块红色的蔓菁,在里面塞上一点蒜青,并在后面挂一块白 布,白布上写着“避青”二字,意思是“不直国朝恶而避 之”。因此人们称他为“避青先生”。他曾六次从家里步 行至南京明孝陵哭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往返数千里, 不辞跋涉之苦。又在漂泊各地途中,两次到北京昌平县长 陵哭吊明成祖朱棣,六次到明思陵哭吊明代末帝朱由检。
七、拓展延伸
独超千古,直接老杜。——林昌彝(《射鹰楼诗话》)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所至扼塞,即呼老 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 书而对勘之;或经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 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
八、顾炎武轶事
留恋明朝
廉耻
顾炎武
导入
你知道这是哪一位学者提出来的吗?
一、作者简介
顾炎武(1613-1682),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 山(今江苏省昆山市)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 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 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 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 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 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 儒”。
八、顾炎武轶事
不夜行
康熙十五年(1676年),顾炎武客居北京,有一天他 去看望两个外甥徐干学和徐元文,两个外甥设宴款待他。 可是只喝了三杯酒,顾炎武即起身要回住所。徐干学立 即说:“甥还有薄蔬没上桌,舅舅再喝一点酒,畅饮至 半夜,然后我派人打着灯笼送您回去,怎么样?”顾炎 武立即发火了,说:“世间只有淫奔、纳贿这两类人夜 行,哪有正人君子夜行的?”身为大学士的徐干学屏息 肃容,不敢再说一句话。后来顾炎武的外孙陆舒城说: “人眼俱白外黑中,惟我舅祖两眼俱白中黑外。”
六、内容评述
吾观三代以下 ,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 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 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解析:三代以下世衰道微,但仍不乏行己有耻之士。
六、内容评述
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 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解析:借颜之推批评当时之人说胡语以邀宠之言, 讽刺当时士大夫的寡廉鲜耻。
三、顾炎武的救世思想
他从不同的角度对“私”作出了肯定,并对公与私的 关系作了辩证的论述,把人之有私看作是完全合乎情理 的现象;
他从“明道救世”的经世思想出发,萌发了对君权的 大胆怀疑,提倡“众治”的主张,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独 裁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色彩。
四、《日知录》
《日知录》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 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书名取之 于《论语·子张篇》。子夏曰:“日知其所 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日知录》内容宏富,贯通古今。三十二 卷本《日知录》有条目1009条,其内容大 体划为八类,即经义、史学、官方、吏治、 财赋、典礼、舆地、艺文。
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 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 《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二、顾炎武的学术思想
顾炎武主张学以经世致用,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终 结了晚明空疏的学风,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 予清代学者以极为有益的影响。
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意义和影响 深远。
顾炎武雕像
顾炎武像
一、作者简介
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 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 “开山始祖”。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 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 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 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ຫໍສະໝຸດ Baidu
五、写作背景
明清易代之际,士大夫纷纷改仕清朝,男学鲜卑语、 女扮出塞妆,一时蔚然成风,士风败坏。顾炎武对此痛心 疾首,愤然写下本文,斥责士大夫的鲜廉寡耻,指出士大 夫的无耻是“国耻”,提出“行己有耻”的口号,认为不 廉不耻是国家祸败乱亡的根源。
六、内容评述
管子: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孔子:行己有耻。 孟子: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引管仲之言,说明四维是立国之本。 引孔孟之言,说明四维之中耻最为重要。
六、内容评述
文章正义凛然,语辞铿锵,是非爱憎十分鲜明, 思想力量、道德力量和情感力量熔为一体,一定程 度上讽刺了当时的官僚,对我们今天开展反腐倡廉、 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七、拓展延伸
中山装的来历:孙中山亲自设计中山装,并在民国时期 定为国服。 1.“四方袋”表示“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置笔架,寓 意以文治国。 2.门襟五粒扣代表“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五权分立,比西方多两项。 3.袖口三粒扣代表“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4.后背整片,代表国家统一。 5.衣领紧闭代表严谨治国。
八、顾炎武轶事
鼠咬书无怒色
顾炎武在写《音学五书》时,已经写好的《诗本音》 二稿却又被老鼠咬坏了。他便再次誊写,一点怒色也没 有。有人劝他翻瓦倒壁消灭老鼠,他却说:“老鼠咬我 的书稿,其实是鼓励我呢!不然,把它好好地搁置起来, 我怎么会五易其稿呢?”
八、顾炎武轶事
手不释卷
顾炎武自小至老手不释卷,出门则总是骑着一头跛驴, 用二匹瘦马驮着几箱书。遇到边塞亭障,就叫身边的老 仆到路边的酒店买酒,二人对坐痛饮,咨询当地的风土 人情,考究其地理山川。如果与平生所听到的不相符, 他就打开书本验证,必定要弄清楚才罢休。骑在驴上无 事时,他就默诵诸经注疏。碰上老朋友,他往往记不起 他是谁了。有时掉到崖下,他也毫不怨悔。顾炎武这样 勤学,终于成为学问渊博的大家,没人可与之抗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