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1-5练习题

合集下载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次周清作业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次周清作业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五次周清作业班级姓名一、选择题(20分)1.孙中山(1866-1925)在回忆录中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清王朝。

”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A.他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广东沿海起义B.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C.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D.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戊戌变法运动2.陈天华一生救亡图存、忧国忧民、宣传革命,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宣传家。

他所著的部著作促进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A.《猛回头》B.《驳康有为论革命书》C.《革命军》D.《时务报》3.“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

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是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他()①创办《中外纪闻》②成立兴中会③成立中国同盟会④发起“公车上书”⑤提出“三民主义”A.②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⑤4.“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此联反映的是()A.广西起义B.武昌起义C.浙皖起义D.黄花岗起义5.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失败之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

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D.革命党人实力壮大6.某校有几位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

其中观点错误的是()A.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D.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7.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A.中华民国的成立B.清帝下诏退位C.武昌起义的胜利D.《临时约法》的颁布8.“辛亥革命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1.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最为骄傲的是:A. 文化B. 农业C. 军事D. 贸易2. 以下哪个国家是欧洲的一个岛国?A. 葡萄牙B. 荷兰C. 瑞典D. 英国3.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地点是在:A. 北京B. 西安C. 上海D. 广州4. 古代中国的七大发明中,下列哪一项属于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5. 以下哪位神话人物是造纸术的发明者?A. 嫦娥B. 夸父C. 神农D. 蔡伦第二部分:简答题1. 简述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请分别列出。

3. 丝绸之路是怎样形成的?它对中国和世界有什么影响?4. 什么是封建社会?请举例说明。

5. 简述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第三部分:应用题1.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你认为为什么捕鱼岛是中国的领土?请写出你的观点。

2. 假设你是一名古代商人,请简要描述你从中国到罗马帝国的贸易路线。

3. 选择你最喜欢的古代发明,并解释为什么你对它感兴趣。

4. 描述一个你认为最有意义的历史事件,并说明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5. 以一个身为历史学家的视角,谈谈你对历史研究的看法,以及你为什么对历史感兴趣。

第四部分:论述题(根据课堂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题进行论述)1. 为什么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2. 简述西方古代文明的发展与影响。

3. 中国和印度古代文明有哪些相同之处?4. 从你的角度出发,你觉得历史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5. 请论述你对历史研究的认识和体会。

第五部分:创作题1. 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文章,谈谈你对历史研究的感悟和体会。

2. 以当代观点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文章,分析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 以阅读《木兰诗》为基础,创作一首四律古体诗,表达你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

4. 请你根据自己的了解,写一篇短文简单描述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影响。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题
一、选择题
1. 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字是哪种?
A. 象形文字
B. 图画文字
C. 楔形文字
D. 字母文字
2. 下列哪位是汉朝的开国皇帝?
A. 刘备
B. 秦始皇
C. 曹操
D. 汉高祖
3. 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哪个流域?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珠江流域
D. 京杭大运河
4. 我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是指?
A. 皇帝统治制度
B. 耕读传家制度
C. 节度使制度
D. 父亲长子继承制度
5.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的考古发现?
A. 双层船
B. 甲骨文
C. 瓷器
D. 秦始皇兵马俑
二、填空题
1. 丝绸之路的东起点是_____________,西止点是_____________。

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
_____________。

3.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诸侯争霸称为_____________。

4. 人们对商朝的了解主要依靠发现的_____________。

5. 中国的“阴阳五行说”是古代哪个学派的重要学说?
三、简答题
1. 简要介绍中国古代朝代的演变历程。

2. 什么是“封建制度”?它在中国古代社会有什么特点?
3. 什么是“丝绸之路”?请简要介绍它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4. 请列举并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5. 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说”对后人有什么影响?
注意:以上试题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题目和答案请根据具体教材和教学大纲来确定。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15世纪末,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西欧国家,开始向东方进行海盗式的侵略活动和殖民扩张,充当急先锋的两个国家是( )A、葡萄牙、西班牙B、西班牙、法国C、意大利、荷兰D、葡萄牙、英国2、艺术大师达•芬奇的代表作是()①《最后的晚餐》②《创世纪》③《大卫》④《蒙娜丽莎》A、②③B、①②C、①④D、②④3、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

”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 )A、西欧城市的兴起B、新航路的开辟C、文艺复兴D、基督教的创立4、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两个大陆”分别指的是()A、美洲和非洲B、欧洲和美洲C、欧洲和亚洲D、亚洲和非洲5、文艺复兴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世人有着许多评述,下列有关文艺复兴运动的表述,不能代表人们普遍观点的是()A、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化运动B、范围波及整个欧洲C、以人文主义思潮为核心D、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6、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A、传播了人文主义B、发现了美洲大陆C、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D、为资本主义时代到来奠定基础7、历史上著名的“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是()A、英国B、法国C、葡萄牙D、西班牙8、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活动所具有的客观进步作用体现在( )A.奴役了亚非拉地区的人民B.冲击、瓦解了各种旧制度、旧思想C.加剧了亚非拉的贫穷落后D.使东方从属于西方9、“三角贸易”的主要罪恶是()A、倾销商品B、贩卖黑奴、掠夺金银和生产原料C、资本输出D、推行奴隶制度10、甘肃电视台准备开拍一部反映“三角贸易”的专题片,其中有一场景是欧洲殖民者从殖民地美洲返航。

请你帮导演准备道具,他们的船只满载的应该是()A、美洲土著居民B、黄金白银和经济作物C、廉价的工业品D、黑人11、下列作品中,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成就的是()①《神曲》②《蒙娜丽莎》③《最后的晚餐》④《罗密欧与朱丽叶》⑤《哈姆雷特》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D、①③④⑤12、拓展了人类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始于()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13、下列示意图中,正确反映“三角贸易”航程的是()14、历史老师强调:“亚非拉的无限财宝,无限的良田沃壤,迅速的养肥了欧洲,刺激了生产,引起了工业革命。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后练习题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后练习题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

下列青铜器中哪件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先秦时代的青铜器是哪三种金属的合金()A.铜、铁、锡B.金、银、铜C.铜、锡、铅D. 铁、锡、铅3.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很多地方出现了铜器。

距今4 000多年的甘肃出土了铜镜( )A.半坡遗址B.河姆渡遗址C.二里头遗址D.齐家文化遗址4.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我国古代也有许多有关鼎的成语。

请问成语“问鼎中原”中的“鼎”有什么象征意义()A.权力与地位B.吉祥美好C.显赫富贵D.人口众多5.鼎在我国古代主要的主要作用是用于()A.祭祀器B.食器C.盛水器皿D.装饰品6.《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种鼎之齐。

”这反映了( )A.治病的一种配方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C.盛药的一种器具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7. 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这说明我国商周时期()A.奴隶制的高度发展B.农耕文明出现原始C.奴隶的命运十分悲惨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8.是农历丁酉年(鸡年),从字形推测下列甲骨文哪个是“鸡”字( )9.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让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这个故事最早记载于()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C.丝帛或麻布上D.麻纸或宣纸上10.我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大篆11.下列有关甲骨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B.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C.一经发现的甲骨文至今已有16万片以上,其中商代有字的甲骨10余万片D.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单一,主要用于战争、卜卦12.甲骨文的主要造字方法是( )A.会意B.象形C.形声D.假借13. 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中所体现的文字叫什么?它盛行于什么时期?(2)这种文字一般刻写在什么材料上?有何特点?(3)图中文字与现代文字有什么联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历史事件中,发生时间最早的是:A. 三国时期B. 春秋战国时期C. 秦朝统一中国D. 西周时期2. 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于哪个朝代?A. 夏B. 商C. 汉D. 唐3. 以下不属于中国古代历史记录方式的是:A. 古代铜器B. 甲骨文C. 金银器D. 竹简4. 经历了秦汉两代创制和发展,运算工具独特,至今仍能使人们直观地看到我国古代算学科学的成就的是:A. 马踏飞燕B. 熊猫C. 骆驼D. 龟兔赛跑5. 以下不属于我国四大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造船术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商朝的首都是__殷墟__。

2. 第一部由医药学家花草名称编成的草书是__《神农本草经》__。

3. 春秋战国时期以前的古代文字形体属于__象形文字__。

4. 中国古代史分为__上古史__、__中古史__和__近代史__三个阶段。

5. 秦朝的第一个皇帝是__秦始皇__。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 解释“封建制度”。

2. 解释“丝绸之路”。

3. 解释“楚河汉界”。

4. 解释“科举制度”。

5. 解释“诸子百家”。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

2. 说明中国古代的货币发展历程。

3. 为什么秦朝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全国所统一的封建王朝?4. 中华文明是如何与其他古代文明交流和互鉴的?。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1-5课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1-5课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1-5课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居民D.元谋人2.“元谋人”作为世界级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专属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省第一张历史名片。

根据考古发现,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A.300万年B.170万年C.70万年D.20万年3.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A.30万—20万年B.70万—20万年C.170万—100万年D.130万—70万年4.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半坡人遗址5.阅读下列材料:自从有了人,就开始了人类历史。

世界各国都有关于人类产生的神话传说。

但人类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人类是由一种近似于人的古猿——类人猿进化而来。

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一部分古猿不得不成群地从树上下到林间草地上生活,逐渐地它们开始了直立行走,这促进了脑的发育。

经过长期的劳动和进化,古猿终于由使用天然工具过渡到制造工具,最终完成了由猿到人的进化。

下列结论均是正确的。

请你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如果该结论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题前括号中画“√”;如果是上述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中画“×”。

[](1)关于人是如何产生的,在中国流传较广的神话传说是女娲造人。

[](2)劳动在由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3)直立行走促进了古猿脑的发育,是由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关键的一步。

1.参观云南元谋人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的文物包括()①两颗门齿化石②有明显加工痕迹的打制石器③炭屑和烧骨④磨制的石珠和石坠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下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这种原始人曾经居住于现在的()A.云南境内B.北京境内C.陕西境内D.浙江境内3.某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上册历史七年级第一单元测试以及答案参考

上册历史七年级第一单元测试以及答案参考

上册历史七年级第一单元测试以及答案参考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书同文,车同轨B. 修建长城C. 设立郡县制D. 统一度量衡答案:B3. 以下哪位是汉武帝时期的大将,他率领军队击败了匈奴,解除了汉朝北方的威胁?A. 蒙恬B. 卫青C. 霍去病D. 韩信答案:C4.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重要贸易通道,它的开辟与以下哪位皇帝有关?A. 秦始皇B. 汉武帝C. 隋炀帝D. 唐太宗答案:B二、简答题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及其意义。

答案:秦始皇通过连续的战争,逐一击败了六国,最终在公元前221年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诞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时期的对外政策及其影响。

答案:汉武帝采取了积极的对外政策,大力发展和推广丝绸之路,加强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这一政策促进了汉朝的繁荣,也使得汉朝的文化影响力扩展到了更远的地方。

三、论述题请论述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巩固统一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其异同。

答案: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巩固统一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秦始皇的措施主要包括: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书同文、车同轨、设立郡县制等。

汉武帝则继续推行郡县制,并增设州牧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此外,汉武帝还大力发展和推广丝绸之路,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两位皇帝巩固统一的措施异同如下:相同点:1. 都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2. 都统一了度量衡和货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3. 都采取了积极的对外政策,推广丝绸之路,加强与外部地区的联系。

不同点:1. 秦始皇主要通过军事手段统一六国,而汉武帝则更多地运用经济和文化手段巩固统一。

2.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对内部实行了较为严格的中央集权制度,而汉武帝则在秦始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并注重发挥地方官员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1---5课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写在题号前面)
1.目前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人类是
A. 元谋人
B.北京人
C. 半坡人D山顶洞人
2.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是
A. 元谋人
B.北京人
C. 半坡人D山顶洞人
3.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我国远古人类是
A. 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元谋人
4.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作为龙的
传人的中华民族把谁奉为我们的人文始祖:
A.盘古黄帝
B.黄帝炎帝
C.尧大禹
D.舜炎帝
5.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主体是
①炎帝部落②蚩尤部落③黄帝部落④尧部落
A.①② B.①③ C. ①③④
6.武王伐纣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周武王率兵打败商朝军队是在
A.阪泉B.涿鹿C.牧野D.巨鹿
7.商朝的建立者是
A.盘庚 B.汤 C.商纣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A.半坡居民B.元谋人C.河姆渡居民D.北京人
9.相传,造出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是
A.炎帝、黄帝B.尧C.舜D.禹
10.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原始居民④半坡原始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一位新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试判断他姓
A.秦
B.夏
C.宋
D.唐
12.小轩决定假期中和家人一起去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去A.炎帝、黄帝陵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13.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我国下列先民中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的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14.大约7000年前的我国原始人类建造的房屋令人惊叹,看右
图房屋结构,结合地理环境因素,说出它是哪一远古居民的
房子: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15.“禅让”是我国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这种办法实行顺序是
A.舜→禹→尧B.禹→尧→舜C.尧→禹→舜D.尧→舜→禹
16.周文王、周武王任用的贤才中最著名的是
A.伊尹B.吕尚C.管仲D.鲍叔牙
17.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18.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
B.禹传子家天下
C.舜传位给禹
D.启打败有扈氏
19.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

这种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20.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内,整个社会呈现“天下为公”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
A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 B.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C.人们之间相互谦让
D.没有战争,和睦相处
21.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霸诸侯,一匡天下,成为
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秦王嬴政
22.如果你去西安旅游,除了浏览西安古城墙、秦始皇陵兵马俑外,还能参观
A.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23.中国人开始使用铁农具是在
A.春秋 B.战国 C.西周 D.夏朝
24.商朝时的国家“档案”用什么文字书写?
A.甲骨文
B.金文
C.隶书
D.楷书
25.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下列图片所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出现的是
2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
B.商
C.西周
D.春秋
27.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尧舜禹时期B.夏朝
C.商朝D.秦朝
28.“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二.图说历史:看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
图四图五
1.图一是人的头部复原像,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2.图二和图三反映的是原始居民的生活,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他们能制造色彩艳丽的。

3.图四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
图五是世界青铜器精品造型奇特的,
三.填空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的国家。

2.河姆渡原始居民是我国流域的早期居民;半坡原始居民是流域的早期居民。

3.商朝制造的是现存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

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

5.约公元前年,禹建立夏朝。

6.约公元前1600年,灭夏朝建立商朝
四,问答题
1.阅读材料;“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谁?
(2).除了材料中所说的贡献外,他还有什么贡献?
2.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有哪些?周王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