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赏析题全攻略之一——修辞手法
记叙文赏析句子的答题方法
记叙文赏析句子的答题方法记叙文赏析句子的答题方法一、切入点(一)从语言表达上看句子考查句子的语言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即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常见的修辞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
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低唱”、“弹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有无限的乐趣。
例句2: 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
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
赏析:作者运用排比句式,以表现大海惊醒后的剧烈动荡,展示了大海的粗犷、豪放的性格,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
例句3.2008南宁市中考阅读题《伟大的悲剧》(节选)中的题目(第15题):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①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的含义。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心中浮现的美好事物”比作“心中的海市蜃楼”,两者相通之处是“再也无法拥有”,“心中的海市蜃楼”生动形象地表明了斯科特此时心中浮现的却再也无法拥有的美好事物。
2.从特殊句式入手赏析。
(1)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矛盾句、点睛句、结尾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
A.矛盾句:看似矛盾,却蕴含了作者的深意。
记叙文阅读专项讲解(一)-------修辞手法讲解
记叙文阅读专项讲解(一)-------修辞手法讲解一、分类讲解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对比、借代、反语。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二、实战演练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大城小树连亭①树本来长在乡野,由于人的关系,进了大城。
虽然有些树由于水土不服而总有些营养不良,但毕竟大城算是有了树。
高考专业精品文档 (243)
11.请赏析文章中划线句。
2.文章中的语句十分美妙,请从文章中任选一句赏析。
3.请品析一下文章第三段的划线句。
赏析题的判断方法:赏析、品析、品味捅马蜂窝爷爷的后院虽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
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驱赶到蜘蛛网上去。
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
这里,最壮观的要属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
”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
”爷爷连连摇手。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
那多有趣!当我被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
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
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
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
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
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声,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 门外。
(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冲撞的战斗机。
七年级语文之赏析题全攻略之一——修辞手法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革命家赤胆忠心,虽死犹生;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我常想: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
借 代
运用借代,用什么代替什么,突出人/事物的特征,使意思表达更加典型/生动。
例7
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
——管桦《小英雄雨来》
运用了借代的手法,用“刺刀”代替“日本鬼子”,突出日本鬼子手上拿着刺刀的特征,更具画面感,使日本鬼子的凶残形象更加生动。
还记得借喻&借代的区别吗?
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侧重于“喻”。的喻体和本体相似的关系,借代的借体和本体是相关的关系。借体与本体之间没有相似点。
②借喻可以换成明喻,借代不能。
(1)讨厌的“尖鼻子”,“豆芽菜”恨恨地想,他干什么盯着人不放。
——老舍《济南的冬天》
判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解释:把“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
效果:生动形象地
事物特征:表现了冬天的济南的清亮、空灵
中心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
在多数情况下,“像”“好像”“仿佛”表示比喻,但并非所有有“像”“好像”的句子都是比喻句哦。
记叙文阅读 修辞的赏析(1)
练一练: 《约会荷花》 ④犹如秋天的一片落叶,静静地飘下,飘到一个地方,风吹一下,就动一动。风 不吹,就静静地禅定着。
【问题】试着赏析文中红字部分的句子
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霍金比作一片落叶,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霍金面对这么多荣誉时的从容,表达了作者对霍金的崇敬之 情。
练一练3:《向日葵》 ⑥冻得犹如一片在树梢瑟缩颤抖的枯叶,我的声音,比雪更冷:“工作做 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你过去守时的好习惯去了哪里?”说着,径自往 前走,不再看她一眼。
【问题】试着赏析文中红字部分的句子
答:用的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比喻成一片树梢瑟缩颤抖的枯叶,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此刻非常的冷。也表现出了正是因为“我”非常 的冷以及女儿的不守约,所以我才非常的生气。
练一练5:《向日葵》 ⑩桌上,放了一大束精神抖擞的向日葵,黄艳艳,活鲜鲜,大蓬大蓬 的热情源源不绝地释放。
【问题】试着赏析文中红字部分的句子
答: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向日葵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的写出向日 葵开的非常的艳丽,表达出“我”对向日葵的喜爱。
练一练6:《最美的天籁》 ④每天,他在黑暗中摸索,一如既往地孤独。唯有落雨时节, 他的心才会静谧下来。小雨啪啪地敲打窗棂,像跟他谈心, 又像挤在窗外私语。
春天是一只快乐的小鸟,让世界充满快乐。
秋姐姐跑到了大树林里,给树林换上了一件 件好看的新衣裳,远远望去,枫树的叶子像一片 彩霞,美丽极了!
1.比喻
明喻
本体 被 比喻的 事物
喻体 比喻词
(作比 (像、 喻的事 若、好 物) 像、好
似)
中考记叙文阅读“句子赏析题”解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阅读“句子赏析题”解题技巧作者:蓝明平杨国鑫来源:《学苑创造·C版》2017年第07期赏析重点句子是中考记叙文阅读很重要的考点之一。
答这类题目非常需要注意切入点和步骤,通常的切入点及相应解题步骤如下。
一、从分析修辞手法切入成功的修辞手法可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传神,精美的文章往往会出色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因此中考记叙文阅读常会选择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进行赏析。
初中阶段常考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如下: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反问——态度鲜明,增强语气,强烈抒情。
反复——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对比——突出描写对象的××特点。
夸张——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对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语气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解题步骤与格式:1.明确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用与该修辞手法相应的效果词(如“生动形象”“突出强调”等词语)指出句子的陈述对象,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3.分析该句子在使用修辞手法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从分析描写方法切入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等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
从描写角度赏析也是中考记叙文阅读“句子赏析题”的重要命题方向。
描写一般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种,有时还会有细节描写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等的描写之中。
解题时要根据描写的种类来选择切入点。
(一)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人物描写的目的是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的性格,突出人物的精神面貌,从而更深刻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五种,它们各自的作用如下:外貌描写——交代了人物的××身份(或地位、处境、经历等),表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或××思想性格等)。
记叙文阅读 修辞的赏析(1)
暗喻
✔
✔
✘
母亲啊!你 是 荷叶, 我是 红莲。
借喻
✘
✔
✘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
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每条岭都是那么的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 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 盛气凌人。(老舍《大兴安岭》)
点击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在此输入文字描述在此输入文字描述 在此输入文字描述在此输入文字描述 在此输入文字描述。
添加标题
在此输入文字描述在此输入文字描述 在此输入文字描述在此输入文字描述 在此输入文字描述。
添加标题
在此输入文字描述在此输入文字描述 在此输入文字描述在此输入文字描述 在此输入文字描述。
点击添加标题
01 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好处?
02 请任选一种修辞手法 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明确本句采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具体指出这种修辞手法表现的内容。 ➢指出这种修辞手法表达的感情(不定)
➢判定 内容
感情
练一练1:三袋米的故事
①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
输入 标签
70%
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 合描述说明
输入 标签
90%
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 合描述说明
输入 标签
在此输入文字描述在此输入文字描述在此输入文字描述在此输入文字描述在此输入文字描述在此输入文字描述在此输入文字描 述在此输入文字描述在此输入文字描述在此输入文字描述在此输入文字描述在此输入文字描述在此输入文字描述在此输入文字
点击添加标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之赏析题全攻略之一——修辞手法
【阅读1级】赏析题全攻略之一——修辞手理解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考查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考查方式:一般考查修辞在语境中的表达效果。
方法点拨结合语境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掌握修辞手法的基本作用结合作用的基本公式写出表现了内容的什么特点例:20年前的雨听起来与现在的有所不同,雨点落在更早以前出产的青瓦上,室内的人便听见一种清脆的铃铛般的敲击声。
毫不矫饰地说,青瓦上的雨声确实像音乐,只是隐身的乐手天生性情乖张、喜怒无常。
突然地它失去了耐心,雨声像鞭炮一样当空炸响,你怀疑如此狂暴的雨是否怀着满腔恶意;然后忽然地它又倦怠了,撒手不干了,于是我们只能听凭郁积在屋檐上的雨水以其惯性滴落在窗前门外,小心翼翼地,怀着一种负疚的感觉。
这时候,沉寂的街道开始苏醒,穿雨衣或者打雨伞的人踩着雨的尾巴,走在回家的路上。
有个什么声音在那里欢呼起来:雨停啦!回家啦!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第1段是如何对“雨”进行描写的,表达效果如何?比喻、拟人的作用【In a word】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xx特点方法点拨分析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例: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相信过去。
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那是我曾有过的生活吗?我真看见过地深处的大风?更黑,更猛,朝着相反的方向,刮动万物的骨骸和根须。
我真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整个村子静静的,只有那只鸟在叫。
我真的沿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背后是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他的那条好腿一下一下地捣着地。
我真的有过一棵自己的大榆树?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桩,它的横杈直端端指着我们家院门,找到它我便找到了回家的路?还有,我真沐浴过那样恒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经照透墙、树木和道路,把银白的月辉渗浸到事物的背面。
在那时候,那些东西不转身便正面背面都领受到月光,我不回头就看见了以往。
上面六个语段连用六个反问句和六个“真的”,其目的是赏析修辞题方法总结结合语境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掌握修辞手法的基本作用结合作用的基本公式写出表现了内容的什么特点分析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方法点拨运用修辞方法造句(仿句)分析出原修辞句的结构根据已知结构填词例:当斗牛士的乐曲响起,那狂热的西班牙舞步,便是催人上阵的鼓点,我们激动,昂扬,仿佛一场决斗就在眼前;当《康定情歌》飘过时,那冉冉的舞影,便是夏日给人小憩的阴凉,我们的心头上一片静谧、惆怅,就像仰卧在康定草原上,看月亮弯弯。
第1讲 记叙文阅读1——修辞手法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讲义(统编版)
第一讲记叙文阅读——修辞手法【知识梳理】一、修辞手法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式或方法。
二、复习(1)比喻①定义:用某些有类似特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
②结构: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③分类:A.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恰似、仿佛……例子:他(本体)动也不动,彷如(喻词)石像(喻体)。
B.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例子:母亲啊!你(本体)是荷叶(喻体),我(本体)是红莲(喻体)。
C.借喻: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级形式,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由喻体就可以直接领会到本体。
例子:世界的东方站着一个雄狮(喻体)。
④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拟人①定义: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②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夸张①定义: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②分类:A.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记叙文知识-常见的修辞手法作用答题技巧.doc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一、八种常用修辞方法及作用: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二、修辞手法答题技巧(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点明所用修辞手法。
(2)、明确答题方向。
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每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
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
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和思考具体如下:1 、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
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2、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
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3、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
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6、设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
记叙文阅读语言品析之修辞手法的作用
(2)它开得那样热烈,完全绽放成了一个巨大的喇叭,花中的七根花蕊也舒 展开来,跟它对称的花包也铆着劲,越来越大,仿佛一个正在被吹进气的气球, 慢慢地膨胀。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语句)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朵百合花朵的形状和开放时蓬勃的生命 力(1分),表达了作者对红朵百合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本段中“我”吟唱的歌词很有艺术性,请品析。
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由“彩虹”联想到草原上常见的“帐篷”;把“遍地 鲜花”想象成是姑娘“头上插满了鲜花”。富有鲜明的民族和草原特点。
答题格式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强烈地表达了(什 么)之情。
2
小试牛刀
不过在一展抱负之前,我得先面对自己的生活问题。下雨导致了停电,小学 里没有现成的床,幸亏我准备了睡袋。厨房里生锈的地锅满是污垢,第二天光刷 锅我仿佛就刷了一个世纪。更令人头疼的是没有自来水,只有一个盛水的桶,桶 里的水仅够洗漱、要是想做饭、洗澡,就得去校外打井水。
3
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 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答题格式
叙述:运用排比,形成语势,铺叙了……,强烈地表达了…… 抒情:运用排比,增强语势,强烈地表达了……情感,使抒情更加真 挚感人。 景物描写:运用排比,增强语势,铺写了……,渲染了……气氛(或: 突出了……的美),表达了…… 议论:运用排比,增强语势,强烈(层层深入)地表达了……,增强 了说理力量,有雄辩的气势。
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 对春天的喜爱du
中考阅读复习——记叙文修辞手法的作用讲解
中考阅读复习——记叙文修辞手法的作用讲解
1.比喻: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用具体的形象化语言来表达抽象
的概念或情感。
比如,用“月亮”来比喻美丽的女孩子,用“夜色”来比
喻黑暗的心情等。
比喻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形象,更加有感染力。
2.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特征和行为,使作品
更富有情感。
比如,把花儿说话、小河“欢快地歌唱”等。
拟人手法可以
使作品更富有生命力与表现力。
3.夸张: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和程度,突出作品中的其中一种意象或
情感。
比如,“他高的能看见飞机”、“我们玩得天昏地暗”,夸张手法
可以起到渲染气氛,吸引读者的效果。
4.对比:通过对比两个相反的事物或情感,突出作品中想要表达的主题。
比如,冰火两重天、鹰击长空,对比手法可以使作品更亮丽、丰满。
7.倒装:将句子的主语和谓语的位置调换,使句子结构独特,给人以
新鲜感和强调的效果。
比如,“只见小溪边,几朵花簇拥着一群蝴蝶飞舞。
”倒装手法可以使作品的语言更富有变化,使句子更加凝练。
以上是记叙文中常见的一些修辞手法以及它们的作用。
这些修辞手法
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描写,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
形象和富于感染力。
在阅读记叙文时,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增加阅读的乐趣。
初中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修辞手法及作用
第八讲初中阶段常考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一、考点解析1.比喻。
答题公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表达了……感情。
2.拟人。
答题公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xx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特点或情态,表达作者……感情。
3.夸张。
答题公式: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xx事物的……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增强表达效果。
4.排比。
答题公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节奏感强,增强了语势,抒发了作者……感情。
5.反复。
答题公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强调了……,表达了……感情。
6.对偶。
答题公式: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景物或抒发了……情感,语言凝练,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7.设问。
答题公式: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的注意和思考,同时自然地引出下文。
8.反问。
答题公式: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原句意思是……,强烈地表达了作者……感情。
9.对比。
答题公式: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将……和……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二、课堂实战(一)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
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
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
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
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
这个人就是你。
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最喜欢的是看黑槐树开花。
黑槐树开不出惊世骇俗的艳绝丽绝之花,它的花很小、很白,一蓬蓬,一穗穗,那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默默地开着自己的花。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记叙文赏析句子题型专题讲解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记叙文赏析句子题型专题讲解一、从修辞的角度入手。
1、修辞手法 + 内容 + 感情:答题模式: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2、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1)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作用:将A比作B,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事物的……特征,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
表达了……的感情。
(2)拟人:将……人格化,赋予……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或事物的……特征,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3)夸张:突出某某事物的……特征,加强了……感情。
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强调突出人或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要表达的感情。
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5)反复:增强语气,加强节奏感,强调突出……的内容、感情。
(6)对偶:对仗工整,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7)设问:设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
(8)反问:加强语气,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增加文章情感的表达。
3、例子:(1)我们知道,优美的文章不是高谈阔论,也不是无病呻吟,它是积极的修辞,是人性的闪光。
朱自清在《春》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妙的春之图画。
有人说,写景状物的过程就是修辞运用的过程,我很赞同这句话。
一篇优美的《春》,就是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方式所连缀而成的。
简要分析朱自清《春》里优美句子的表达效果:①(3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答案:通过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是新的,有旺盛生命力;是美的,活泼生动的;是健壮有力的三个特点,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
(角度 + 内容/特点 + 情感)②“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记叙文阅读技巧——修辞手法答题格式练习
记叙文阅读技巧专题二:修辞手法理解掌握有一条小狗叫小白,它很乖,深得爷爷奶奶的宠爱。
奶奶夸奖它:“小白呀,像我的一件小棉袄一样贴心!”爷爷附和道:“小白这小子还真黏人!”同学们,仔细读一下这两句话,同样式夸奖小狗,但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吗?聪明的你一定分析出来了吧。
第一句用的是比喻,第二句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阅读考查的一个重点,学会区分各种修辞手法并掌握它们的表达效果,是我们必须具有的阅读能力之一。
一、掌握八种基本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在初中阶段需要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夸张、拟人、对偶、排比、借代、反问、设问,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基本表达效果。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生动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2、拟人:人格化,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例1:“笔直的公路上,一队队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仪仗队。
”这句话好在哪里?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灯柱的整齐地立在公路上的特点。
例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这句话好在哪里?”答: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雨后春笋生机勃勃的特点。
2、排比:节奏鲜明,有气势,一气呵成,突出强调;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例:“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这句话好在哪里?答: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漓江的水的静、清、绿的特点。
3、设问:突出强调,引起思考,增强表达效果。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例1:“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这句话好在哪里?答:这句话是设问句,它能引起读者对进入金龙洞的小船的注意,并引起读者的思考。
记叙文修辞手法答题技巧
记叙文修辞手法答题技巧
以下是 7 条关于记叙文修辞手法答题技巧:
1. 哎呀呀,要注意比喻呀!就像“平静的湖面像一面镜子”,这就是把湖面比作镜子嘛。
当看到文中有这种类似的表述,那就是比喻啦,能让描写更生动形象哦!咱就得想想,作者是想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什么呢?
2. 嘿,别忘了拟人哦!比如“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小鸟怎么会唱歌呢,这就是把小鸟当人来写呀,赋予了它人的行为。
看到这种,就要明白这是让事物变得更亲切可爱呢,要好好体会作者的用意哟!
3. 哇塞,还有夸张呀!“他的眼睛瞪得像铜铃那么大”,这眼睛哪有真的像铜铃那么大呀,这就是夸张啦,让表达更有感染力呢。
看到这种夸张的描写,咱得感受一下这种强烈的情感呀!
4. 诶哟,象征也很重要呀!像“那棵老槐树象征着家乡”,槐树怎么就象征家乡啦,这背后可有深意呢!咱得去深挖作者通过象征要传递的情感和意义。
5. 呀,排比也别落下呀!“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这么整齐有气势的,就是排比呀。
要体会这种强调和加强语气的感觉哦!
6. 哈哈,反问也得留个心眼哦!“难道他不是个好人吗?”,这就是反问嘛,答案就在句子里,作者是想强调他就是个好人呀。
看到反问句,要马上反应过来哦!
7. 哎呀,别小看反复呀!“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两次说盼望着,这就是反复呀,增强表达效果呢。
要感受这种强调的意味呀!
总之呢,这些修辞手法在记叙文中都很关键,要仔细去分辨和体会呀,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魅力哟!。
记叙文修辞手法答题技巧有哪些
记叙文修辞手法答题技巧有哪些记叙文修辞手法答题技巧有哪些记叙文修辞手法答题技巧都有哪些呢,有感爱好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我为大家带来记叙文修辞手法答题技巧,欢迎大家参考阅读,期望能够帮忙到大家!记叙文修辞手法答题技巧一、文题解读,主要考查同学对文题的理解及文题对阅读文本所供应的必要帮忙,目的在于告知同学通过阅读文题的途径来选择课外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
综上,透过文题,可知文章的体裁;或是叙事的线索、或揭示文章的主旨。
二、整体感知,主要考查同学在阅读过程中,搜集和归纳文本信息的力量,包括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
三、文意把握,主要考查对搜集的文本信息进行处理、感悟、评价等,从而体会的态度、观点、情感及文本的价值取向。
四、语言品尝,主要考查同学对语言材料的阐释说明、理解感悟、分析推断、归纳整理等力量,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五、作品感受,主要考查同学对形象、情感、价值、语言表达的领悟力量。
详细说就是,感受人物性格特点,感受大事,感受主旨;对文和段的表达技巧,表现方面的理解以及对艺术特色的理解;理解词句的感情颜色,感受作品的情感价值;对各种描写的作用理解等。
六、赏评拓展。
主要考查同学阅读文字作品。
能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思索感情倾向,能联系相关的背景和自身的生活体验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对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能领会其中的含义。
这是中考记叙文阅读考试的几个大的方面,期望我们在组织复习时能够抓住重点,给同学以指导,特殊是答题方法的指导,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考查形式,不再列举。
语段阅读题答题的原则: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留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留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愿思。
3、预备答题时,必需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详细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记叙文阅读——修辞手法(基础全面;讲+练)
记叙文阅读——修辞手法一、什么是“赏析”?“赏”就是品赏体现描写对象特点的重点字词;“析”就是分析其特点。
“赏析”=写作手法(重点字词释义/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对象﹢特点概括二、欣赏句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从用词的角度(二)从关键词的角度(三)从修辞的角度常见答题形式: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情节概括/性格特点/事物特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从描写(表达方式)的角度(五)从表现手法的角度【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常见答题形式】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情节概括/性格特点/事物特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1.比喻:是用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一个或多个事物描绘另一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
通俗的说,比喻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常用比喻形式分三种: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常用的喻词有:像、就像、好像、好比、好似、恰似、如、有如、犹如、仿佛……)、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喻词一般由系词“是、成、成为、变为”等代替)、借喻(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由喻体就可以直接领会到本体。
)。
【答题规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的感情。
举例:《春》中朱自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生动活泼,蕴藉含蓄,给人以美的享受。
例句:(1)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明喻)(2)母亲啊!你(本体)是荷叶(喻体),我(本体)是红莲(喻体)。
(冰心《荷叶·母亲》)(暗喻)(3)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喻体)了,我再也说不出话。
(鲁迅《故乡》)(借喻)2.拟人:是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等)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这样的修辞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题全攻略之一——修辞手法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修辞手法
我们的目标
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基本作用(效果)
准确锁定题目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
?
赏析题必用公式:
判断 + 解释 + 效果 +
人物形象/事物特征 +中心情感
. “解释”一步要按文章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效果”即各种修辞的基本作用,简单表述即可
小指南
比喻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对象+特征,表达了(什么人的)的(哪些)感情。
;
例1
请赏析划线的句子。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老舍《济南的冬天》
判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解释:把“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
效果:生动形象地
事物特征:表现了冬天的济南的清亮、空灵
中心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
;
在多数情况下,“像”“好像”“仿佛”表示比喻,但并非所有有“像”“好像”的句子都是比喻句哦。
①表示推测、揣度的。
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②表示例举。
如: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米易溶洞。
③表示想象。
如: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
④表示同类事物相似。
如:他长得很像他爸爸。
拟人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特点/情态,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
《
例2
请赏析划线的句子。
大兴安岭的春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灿烂。
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
它们洋洋洒洒地飞舞在天地间,犹如畅饮了琼浆,轻盈,娇媚。
——迟子建《龙眼与伞》
判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解释:将雪花人格化
效果:生动形象地
事物特征:表现了大兴安岭春雪飞舞的轻盈之美
中心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春雪的喜爱之情
】
例3
他们让战友落泪,他们让敌人尊敬,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
一看到他们,就会想起岳飞,想起袁崇焕,想起谭嗣同,想起无数中国人的气节,一种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
——潘岳《西风胡杨》
判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解释:把胡杨比作雕塑,并赋予人的行为
效果:生动形象地
事物特征:写出了胡杨死后依然挺立的悲壮姿态,表现了胡杨所代表的中国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
中心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胡杨的赞美之情
小练习
;
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这一段是如何对“雨”进行描写的表达效果如何
20年前的雨听起来与现在有所不同,雨点落在更早以前出产的青瓦上,室内的人便听见一种清脆的铃铛般的敲击声。
毫不掩饰地说,青瓦上的雨声确实像音乐,只是隐身的乐手天生性情乖张喜怒无常,突然地它失去了耐心,雨声像鞭炮一样当空炸响,你怀疑如此狂暴的雨是否怀着满腔恶意,然后忽然地它又倦怠了,撒手不干了,于是我们只能听见郁积在屋檐上的雨声听凭惯性滴落在窗前门外,小心翼翼地,怀着一种负疚的感觉。
这时候,沉寂的街道开始苏醒,穿雨衣或者打雨伞的人踩着雨的尾巴,走在回家的路上。
有个什么声音在那里欢呼起来:雨停了!回家了!
——苏童《雨和瓦》
排比
反复
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气势更强烈,突出/强调了(什么)内容,强烈表达了(什么)感情。
例4
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
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例5
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双臂劳动了;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怎样区分排比&反复
排比句至少是三个句子,反复句是两个以上的句子。
排比句的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有共同的词语。
反复句是两种以上相同的语句重复。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排比)
*
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反复)
夸张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鲜明突出了(什么)的(什么特点/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例6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老舍《骆驼祥子》
对偶
`
运用对偶,把(对象、内容)的意思表达得更完整,增强语言的音乐美、节奏感和感染力。
对偶一般用于诗歌、对联,考点常在基础题中,现代文阅读偶尔可见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革命家赤胆忠心,虽死犹生;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我常想: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
借代
运用借代,用什么代替什么,突出人/事物的特征,使意思表达更加典型/生动。
|
例7
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
——管桦《小英雄雨来》
运用了借代的手法,用“刺刀”代替“日本鬼子”,突出日本鬼子手上拿着刺刀的特征,更具画面感,使日本鬼子的凶残形象更加生动。
还记得借喻&借代的区别吗
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侧重于“喻”。
的喻体和本体相似的关系,借代的借体和本体是相关的关系。
借体与本体之间没有相似点。
②借喻可以换成明喻,借代不能。
(1)讨厌的“尖鼻子”,“豆芽菜”恨恨地想,他干什么盯着人不放。
`
这一句中的“尖鼻子”是指长着尖鼻子的人,部分代整体,二者具有相关性,所以是借代;而“豆芽菜”代替的是体质弱的象豆芽菜一样的人,二者具有相似性,所以是借喻。
(2)翻身的农民愤怒的批斗那只寄生虫。
借喻,“寄生虫”与所代替的对象“地主”之间有相似关系,可以说成“像寄生虫一样的地主”。
翻身的农民愤怒的批斗那颗金牙。
借代,“金牙”与所代替的对象“地主”之间有相关关系,局部代整体,不能说“像金牙一样的地主”。
回顾设问&反问的区别
设问和反问都是有疑而问,但是设问是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则是问而不答,以加强语气。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
(设问)
…
难道你就觉得只是树(反问)
设问
运用设问,引出/强调了(提问的内容),引发读者思考和注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反问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语气更强烈,更有力地强调了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的意思),发人深省,激发读者思考。
例8
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浪费时间难道不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
大练兵
一过二月二,天气就暖和了。
首先是苇塘里有了动静。
①穿破陈年的枯叶、烂泥和冰水,一些锥子般尖锐的苇芽脱颖而出。
红红的芽尖,唤醒了池塘,沉寂了一冬天的苇塘开始有了生气。
待苇芽蹿高,绽开一片两片叶子的时候,整个世界便被春天占领了。
耳边,整天都是鸟儿的叫声和虫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大片大片的麦田,像大地上铺展了的绸缎,在和风里柔柔地抖动。
②一些早熟的花儿,抢夺时间一般,开始酝酿花事,商量结籽儿。
柳丝软软地轻拂我们的脸面,牵动我们的头发,像要告诉一些什么秘密给我们。
——雷抒雁《那一片消失了的苇塘》
选段有许多句子写得很精彩,请你从①、②两处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
善喻者以一言明数事,
不善喻者百言不明一意。
——【三国】刘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