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李鸿章
对李鸿章的评价
李鸿章评价1.序言 (1)2.李鸿章简介 (1)3.生活的时代背景 (2)4.为华工争取权利 (3)5.李鸿章与太平军 (4)6.伴随李鸿章的30多个条约 (5)7.洋务时期贡献 (7)8.简评 (9)9.历史人物对其评价 (10)10.个人对李鸿章的评价 (10)1.序言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
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精英。
国之大器,百年不遇.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往往把李鸿章脸谱化为卖国贼,这个观点和历史是不符合的。
2.李鸿章简介李鸿章(1823.2.15-1901.11.7),字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世人多称“李中堂”。
道光18年与曾国藩同年考取同榜进士。
1872年,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事务大臣。
自此,李鸿章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任上秉政达25年,参与了清政府有关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清廷倚作畿疆门户、恃若长城的股肱重臣。
随着李鸿章地位、权利的上升,责任愈巨,视野愈阔,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将洋务运动的重点转向“求富”。
他一手创建出的淮军,陆续被清廷派防各地,成为充当国防军角色的常备军;而以他为领袖的淮系集团,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一个洋务派集团,并在其带领下,开始了中国早期的洋务——自强——近代化运动。
3.生活的时代背景三千年之大变局,海禁大开,强林环绕的时代。
是中华文明受到西方文明挑战,中国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从封建专制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型的时代,中国第一支海军、第一批留学生、第一个煤矿、第一个驻外使馆、第一条铁路、第一份电报,这些第一个无不刻着李鸿章的名字。
自1840年英国人用舰炮打开中国的国门以后,中国人沿海岸修筑的所有整齐对称的炮台和花费巨银买来的位居世界第六的舰队,没有一次阻挡住“蛮夷”的入侵:“自道光中叶以来,外患渐深,至于今日,危迫极已。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述——李鸿章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述——李鸿章摘要:李鸿章是晚清重臣,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是朝廷,洋务派眼中的英雄,他也是清流派,革命派眼中的“奸臣”。
纵观李鸿章一生,他是一位优秀的外交人才,是近代化脚步的推进者,但也是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者,是错误边防政策的制定者。
我们应该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态度和原则,来重新审视这一历史人物,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关键词:李鸿章;近代史;功过;一、李鸿章生平李鸿章,安徽合肥人。
世人多尊称他为李中堂,亦称李合肥。
谥文忠。
他是晚清重臣,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他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
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称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同时他也被称为“东方俾斯麦”。
他是“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光绪皇帝将李鸿章树立成“忠臣”的榜样,要求人臣模仿。
他代表清朝签订了《马关条约》等条约。
同时他本人也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二、李鸿章的功李鸿章一生都在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他主张洋务运动,采取了编练新军等措施。
企图通过器物制度的变革来振兴大清,但是这仍然无法改中国落后的面貌。
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也曾据理力争,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国家的损失。
他作为一个外交家,也曾只身前去同列强谈判,最终实现不割地而平息事件。
奈何国力羸弱,清朝腐败不堪,他虽有报国之心,但却无报国之力。
(一)兴办国防,促进军事近代化1.主张海防,建立海军及舰队李鸿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海防放到战略地位的大臣,李鸿章见证了外国列强的坚船利炮。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他深刻体会到建设海军的重要性。
十七、十八世纪,西方进入了海洋时代,新航路的开辟,造船技术的提升,让他们不再只满足于进行简单的货物交易。
晚清仍然处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
李鸿章是地方实力派大臣,他比中央的大臣更清楚国内当时的形式,而且更知道海防建设的重要之处。
因此他提出了重海防的思想。
在他的主持下,清朝建设了由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舰队组成的海军。
李鸿章中国近代家与民族英雄
李鸿章中国近代家与民族英雄李鸿章:中国近代家与民族英雄李鸿章(1823年-1901年),中国晚清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被誉为中国近代家与民族英雄。
他对中国的现代化和国家利益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因其为中国抵御外侮和推动改革的努力而备受赞誉。
本文将以李鸿章为中心,探讨他在近代中国的作用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政治家的杰出才能李鸿章早年以其卓越的才能为人所知。
他在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中立下了军功,以辅佐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军队而崭露头角。
此后,李鸿章积极参与政务,先后在各级政府担任重要职位。
他以清智明断、处事机智而著称,他的卓越才能使他成为清政府的重要谋士和执行者。
李鸿章在政治上具备出色的策划和实施能力。
他主持起草了《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虽然这些条约引起了一些争议,但也为中国带来了一定的康复力度。
此外,他在推动内政改革、推进现代化进程以及在军事方面的才能也是毋庸置疑的。
李鸿章的政治天赋使他成为晚清政坛配角的焦点。
二、外交家的卓越表现作为中国晚清时期最重要的外交家之一,李鸿章致力于推动西方列强与中国的外交关系,为维护中国的独立和国家利益做出了巨大努力。
他的外交手段极其灵活,有效地应对了国际形势的变化。
李鸿章与日、英、法等国家的外交交往使得中国在被列强欺凌时能够顶住压力,并保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他的外交智慧和交涉能力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他的不懈努力为中国崛起铺平了道路。
三、军事家的胆识与勇气李鸿章在军事领域的表现同样令人称赞。
他曾先后指挥过多次战役,展现出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威武不屈的精神。
他在抵御外侮和维护国家主权方面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指挥能力。
尤其是在庚子之乱中,李鸿章带领北洋舰队有效参与了抵御敌人的战斗。
他的军事胆识和勇气被广泛称赞,并且为许多后来的军事家所借鉴和推崇。
四、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李鸿章作为近代中国的重要人物,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团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眼中的李鸿章
我眼中的李鸿章李鸿章,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
在欧美列强眼中,他是近代中国最伟大的外交家和改革者,是满清的裨斯麦,东方的拿破仑。
对满清政府来说,李鸿章是他们的救世主,而在大部分传统的中国人心目中,他又是一个沾满血腥的刽子手和卖国贼!在我眼中,我尽管“敬李鸿章之人,惜李鸿章之才,悲李鸿章只遇”(梁启超语),但对他的失误和他自身的缺点却又不得不提。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
”(王树增语)时代决定了他要扮演一个受万人唾弃的卖国贼的角色,而他也乐意在国家出现存亡危机之时,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思想境界出面收拾残局,但他的一腔热血却拉不回走向崩溃的清王朝。
李鸿章他想做的,该做的多得可观,但他能做的,做好的却少得可怜。
先来说说洋务运动。
李鸿章在他所办的军事企业中,用的基本上都是些外国雇员,他所希望的是通过这些外籍雇员,能把西方先进的科技成果带给中国。
其中有这样一个事例,在他的外籍雇员中,有个叫傅阑雅的翻译官,李鸿章要求他教授蒸汽机的原理,可傅阑雅对蒸汽机一无所知。
李鸿章很不解,作为一个西方人,怎么可能不知道蒸汽机的原理呢?在他的外籍雇员中还有一个叫马格里的英国军医,他跟随淮军征战多年,李鸿章对他很是信任。
1865年,李鸿章在南京成立金陵机器制造总局,一下子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他认为做大炮,要有个洋人做顾问,于是便把马格里请来了。
他们从英国弄了些图纸,找了些工匠,开始有模有样地研究起大炮了。
可马格里毕竟是学医的,并不懂制造的技术,在宁局造的六十磅大炮,1875年1月5日在大沽口炮台试放时发生爆炸。
对于这次的失败,李鸿章感到很沮丧,其实他最初的想法是好的,利用外国雇员这一桥梁,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他竟让一个学医的研究大炮,这却是可笑的。
科学技术需要的是专业的技术人才,而不是随便一个西方人就可以进行科学研究的。
甲午战争时期,清政府派出第一批留学德国的海军,可这些留学生在德国并不安分,经常惹事,出去赌博。
我心中的伟人作文500字 我心中的李鸿章高中作文
我心中的伟人作文500字我心中的李鸿章高中作文作为清末重臣,中兴元老,中国工业革命当之无愧的先驱——李鸿章。
甲午战争后,穷兵黩武的明治维新成了文明的代表,而你推动的以民生为本的洋务运动反而被国人贬为“维护腐朽制度的尝试”,不知道那时你的心情如何。
封建王朝日趋末落,中国早已脱离世界发展的轨道,独自做着离心运动。
多少灵魂在无奈中麻木,而你号召先进的知识分子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
面对动荡不堪的政局,你完全可以逃之夭夭,亦或以死明志,得一精忠爱国的芳名,但你没有,是说你太天真还是太蠢,偏偏要在兵荒马乱的时局中“逞强”。
也许你知道,死亡对于一个落后的民族而言无济于事,拨开民族的阴霾才是重要之事。
于是你操练海军,创建北洋舰队,用微弱的力量与外敌抗争,开启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
上天并不怜悯你,甲午战争成了你的滑铁卢,让你声音狼藉。
不久后,朝廷需要你了,任你为“议和全权大使”,赴日商定协议。
难道你不知道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会让你成为百姓的“公敌”吗?你的付出最终换来的是满天唾沫,声声刺耳的“卖国贼”、“亡国奴”将你骂得无处遁形。
其实当时的晚清如同一间“破屋”,而你就是那裱糊匠,东补西贴,既不能将破屋推倒重建,也不能将其修好,最后那残局还是需要你来收拾。
问问历史,过客匆匆,多少人懂你?梁启超评价你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之遇……一言蔽之,则以李鸿章为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也!”美国总统格兰特称你为当时世界上四大伟人之首。
我不了解你的过去,不敢随意评价你,但我知道议和主意起于慈禧,割地赔款也经朝廷同意……最后你却要承担如此深重的责任。
真的,太多的无奈让你成为众矢之的,太多的伤痕让你体无完肤,拨开历史的迷雾,依旧可见你铮铮的爱国忠魂。
是功是过?是对是错?或褒或贬?或悲或喜?这一切早已化作缕缕青烟,可历史的那片星空却因你变得纠结、美丽。
感谢您的阅读!。
李鸿章为现代化做出贡献的民族英雄
李鸿章为现代化做出贡献的民族英雄李鸿章(1823年-1901年)是晚清时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
他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民族英雄。
本文将从李鸿章的背景、政治才能、外交才华以及对现代化的贡献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展现他作为民族英雄的伟大价值。
一、背景介绍李鸿章出生于湖北荆州一个贫穷的书香世家。
他自幼聪慧好学,勤奋刻苦,积极进取。
正是在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优秀的文化传统熏陶下,培养了他坚持不懈追求现代化的信念。
二、政治才能李鸿章拥有卓越的政治才能,他在政治舞台上展现出了出色的领导能力和深厚的学识。
他历任多个重要官职,为国家的政治决策和社会变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李鸿章善于运用灵活的策略和智慧的谋划,成功化解了中国内外各种政治危机,维护了国家的稳定与统一。
三、外交才华作为一位杰出的外交家,李鸿章以其卓越的外交谋略和智慧描绘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他积极参与处理内外政治事务,并与西方列强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不仅在朝廷外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成功与各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四、对现代化的贡献李鸿章深信现代化是实现国家繁荣和发展的关键。
为了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他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和制度体系。
他发起并参与了多项现代化改革,如海军建设、洋务运动以及铁路修建等,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五、对国家统一的坚守在国家面临危机和分裂的时刻,李鸿章始终坚守着国家统一的信念。
他积极参与抵抗外敌入侵的战争,为保卫国家主权和尊严做出了巨大牺牲。
他的坚定立场和卓越领导能力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国家人民的安危。
六、对后世的影响李鸿章的思想和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开创的现代化思想为中国的近现代史铺下了基石,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他的政治才能和外交智慧也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对于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李鸿章评价
李鸿章—我的评价解读双面李鸿章:卖国贼?还是洋务领袖?在老师讲授李鸿章之前,我视李鸿章为懦弱卖国之人,因其所签的诸多不平等条约。
然而听完老师的课后,我的态度大有改观,李鸿章对晚清实所谓鞠躬尽瘁,若换作他人未必达此效果。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
李鸿章个人的历史,同时也是晚清40 年的历史。
梁启超对他的评价是“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解读李鸿章应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的社会位置、李鸿章未达之前及其时中国的形式、兵家之李鸿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外交家之李鸿章、投闲时代之李鸿章、李鸿章之未路。
洋务时期贡献李鸿章不仅在“洋务”方面表现出了他卓越的才能,也在经济方面做出了他突出的贡献,借着大清国的财力,更是凭借自己卓新的思想与观念。
李鸿章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上海洋枪三局。
不仅如此,由李鸿章的主持参与,洋务派还兴建了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
李鸿章为大清国国计民生近代化所奠基的所有事业,令他身后的国人一直在受益。
他是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到关重要影响的洋务运动的中坚。
签订不平等条约根据我所收集的资料,李鸿章一生签订了30 多个条约,由李鸿章作为清政府代表与列强签定的不平等条主要有:1876 年9 月中英《烟台条约》;1885 年 4 月中日《天津条约》;1895 月4 月中日《马关条约》,1896 年6 月《中俄密约》;1901 年9 月八国联军《辛丑条约。
由此看,李鸿章似乎真的是十恶不赦,犯下了滔天大罪。
可是,我们仔细想想,是不是李鸿章不签这些条约,这些条约就不存在了,不会被签定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国门,不在乎是谁来代表中国签定条约的,当然了,对他们而言,中国代表越懦弱越好。
《李鸿章传》读书心得体会范文3篇
《李鸿章传》读书心得体会范文3篇《李鸿章传》读后感读了梁启超先生写的《李鸿章传》,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我了解了李鸿章的一生, 读后有什么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读书心得体会3篇欢迎借鉴参考。
我读了《李鸿章传》颇有感触,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
他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读者在了解李鸿章生平的同时,也使人对当时国民性和国人的劣根性有了初步了解。
作者一开始并未直接给李鸿章盖棺定论,而是要读者树立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
"我个人觉得这个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并不能单纯的说他是好或者坏,而是应该站在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处的位置去看待这个人。
以前在我对李有粗略认识的时候觉得他实在是卖国贼一个,然而看了此书之后觉得李的内心是爱国的,其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没几个人可以超越。
虽然也知道李也有过错,但是李确实是可称为一代豪杰人物。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作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
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
"后来又写李兴办洋务,实乃为了救国图存而已。
他所办的洋务,主要在军事和商务两方面。
然最主要的还是军事,他创立北洋水师舰队,成为中国水军的主力。
作者也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代表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就是李"兵事上之声誉终,而外交上之困难起。
"从此李的外交生涯开始,然而这也是他人生的失败之处。
后人多因此事而骂李之卖国,"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
中国近现代人物介绍之李鸿章
中国近代人物介绍之李鸿章生平简介: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字子黻、渐甫,号少荃、仪叟。
道光二十七年,二十四岁的李鸿章考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
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
三年后翰林院散馆,获留馆任编修。
封一等肃毅侯,谥文忠,安徽合肥人。
中国清朝末期重臣,同时是将领兼外交官,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李鸿章军功显赫,累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在1870年继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后又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筹办洋务,成为同治、光绪两朝的地方重臣。
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兵权,统领一方,有人甚至称其“坐镇北洋,遥执朝政”。
各抒己见:纵观中国的近代史,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褒贬不一,有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十足的卖国贼,但是我觉得,我们不应该以当代人的价值观去简单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李鸿章确实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也有一己私利,但是也不能一叶障目而忽略他对当时清政府做的贡献。
一方面,李鸿章忠于自己的朝廷,而且倡导了洋务运动,着实为清朝做了很多好事,尤其是军事现代化以及船舶机械加工制造业上;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他所签的一些不平等条约其实也是被逼无奈,他的背后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大清朝,试问,一个国家不强大,如何能在外面立足。
所以包括他签订的《马关条约》等,其本质上是清朝的国力衰微,李鸿章所扮演的只是一个外交官的角色。
《清史稿·李鸿章传》评价说:“中兴名臣,与兵事相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
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
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
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从当时来看,李鸿章可以说是大清国唯一一个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被誉为“东方俾斯麦”。
(出自《伊藤博文自传》)李鸿章另外比较突出的贡献就是上面说的创办江南制造局和金陵制造局。
历史人物点评之李鸿章
评价李鸿章提到近代历史人物,有一个人物不得不说,他就是李鸿章。
他在历史上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他的功过也难以一概而论。
我们看李鸿章,其实也是在看清朝这个老大帝国的衰落与悲凉晚景。
对于这么一个对中国历史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我们应该全面的了解他,辩证的评价他。
他对中国当时社会是顶梁柱,对于社会是千人唾骂卖国贼,但是一句话: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
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
他在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期间,几乎处于左右朝局的地位。
我国资产阶级历史学的创始人梁启超早在七十年前就指出:“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
……读中国近世史者势不得不口李鸿章”。
长期以来,人们只论及他对内如何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对外如何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对他的其他活动或者避而不谈,或语焉不详。
因此,一提到李鸿章,人们自然要说他是刽子手和卖国贼。
显然,这样评价历史人物是有失全面的。
毋庸置疑,对李鸿章镇压农民起义和经手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劣迹,加以抨击和批判是理所应当的。
必须指出,就镇压农民起义而言,这是他的阶级地位所决定的。
许多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在敌视人民这一点上,一切封建统治者是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
被后人誉为民族英雄的岳飞和史可法,在阶级矛盾激化时,都曾主张并执行了镇压农民的政策。
近代史上的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虽是个抗击外国侵略的英雄,但为了绞杀太平天国革命,他竟不顾病体之难,做了第一任“剿匪总司令”。
地主阶级士大夫是这样,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何尝不是如此。
马建忠百般仇视太平军,目之为,“残忍嗜杀”的“流寇”。
李鸿章传苑书义读后感
李鸿章传苑书义读后感先说说李鸿章这人吧。
以前我就知道他是个晚清的大官儿,可看了这本书才发现,他就像个被时代架在火上烤的倒霉蛋儿,当然啦,他也不是完全无辜的。
从书里能看出来,李鸿章是有抱负的。
他想搞洋务运动,想让大清朝也能有点现代的样子。
这就好比一个老旧的房子,他想给它翻新一下,加几个新电器啥的。
可是呢,这房子的根基已经烂透了,房东(那些守旧的势力)还不乐意他瞎折腾。
他想建工厂、造轮船、搞新式军队,想法是挺好,可实施起来那叫一个难啊。
就像你想在一个满是石头的地里种庄稼,费了半天劲儿,种出来的也没多少。
而且他的洋务运动,虽然整出了点动静,但在甲午战争那一下子,就被打得原形毕露了。
那些看似强大的舰队啊、工厂啊,在真正强大的外敌面前,就像纸糊的一样。
这也让我明白,光表面上学习西方的技术,而不改变整个国家的体制和思想,那就是在沙滩上盖高楼,早晚得塌。
再说他在外交上的事儿。
这可真是让我又好气又好笑。
他被朝廷当成一个“背锅侠”,老是去和那些列强谈判。
每次谈判就像一个弱小的孩子去跟一群恶霸讲道理,结果可想而知。
他签订的那些条约,把中国的主权都快卖光了。
不过呢,也不能全怪他。
他背后的朝廷是又软弱又愚蠢,就想着怎么把事儿糊弄过去,根本没什么长远的打算。
李鸿章在那些外国人面前,得点头哈腰的,还得努力争取少赔点钱、少割点地。
虽然他也没办法改变大局,但看着还是让人觉得憋屈。
就好像你知道这事儿不对,但你还得硬着头皮去做,他当时的心情估计就像吃了苦瓜还不能吐出来。
不过呢,李鸿章这个人也有他自私的一面。
他在官场混了那么久,肯定也想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有时候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也得和那些官场的烂人同流合污。
这就好比在一个污水池里,你想保持干净是很难的,多多少少都会沾上点脏东西。
读完这本书,我对晚清的那段历史又有了新的认识。
李鸿章就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的成功和失败都和那个摇摇欲坠的大清朝紧密相连。
他想努力改变现状,但又被历史的车轮无情地碾压。
对李鸿章的评价
对李鸿章的评价对李鸿章的评价有这么⼀⾸评价李鸿章的诗:⼀⽣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中堂。
少时有志匡华夏,⽼来失策亲虎狼。
马关喋⾎卖国契,糊裱难堵漏风墙。
⾟丑叠恨终呕命,⾄死屈⾝背骂名。
对于晚清军政重⾂李鸿章李中堂,不同⼈对他有着不同的评价。
有⼈认为由于时任内阁总理⼤⾂的他跟外国列强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称他为卖国贼。
也有⼈由于在近代兴办洋务运动⽽说他是近代⼀名了不起的功⾂。
不过以上两种观点未免有断章取义之嫌,还是让我们回顾李中堂的⼀⽣,整理⼀下他的功与过。
功绩:【1】镇压太平天国运动【2】兴办洋务,建⽴北洋⽔师【3】维护国家利益【4】对维新派及⾰命者的宽容态度过失【1】在太平军的战⽃中曾经杀降【2】指挥失误致使北洋⽔师全军覆没我认为评价李鸿章,必须弄清以下两个前提:⼀是李鸿章本⼈所处的时代背景。
⼗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正处在⼀个前所未有的⼤转型时期。
⽽这样⼀个过程,⼜是在中国被动落后挨打的局⾯下,由西⽅资本主义列强,⽤鸦⽚和洋枪⼤炮军舰,逼迫中国实⾏所谓“门户开放”的。
正是在这样⼀个⼤变局当中,社会上各个阶层、各种⾝份的中国⼈,提出形形⾊⾊的说法和⽅案,试图寻找出⼀条强国富民的理想道路。
这时候,经历过两次鸦⽚战争和国内太平天国运动,⼀个新兴的统治阶级改⾰派——洋务派,从清王朝统治集团的⾼层产⽣出来。
他们接过传统儒家经世致⽤的旗帜,提倡和标榜“中学为体,西学为⽤”,⼒图挽封建末世的狂澜于既倒。
所以,这样的⼀个改⾰派,也可以称之为封建统治的“补天派”,因为他们虽然引进西⽅的科学技术,但只是停留在器物⾰新的层⾯上,⽆法触动封建社会体制的根本痼疾。
⼆是李鸿章究竟⼲了⼀些什么事。
从1862年当上江苏巡抚起,李鸿章在晚清社会政治舞台上活动了整整四⼗年,其时间之长、涉及的领域之⼴、所做的事情之多,是任何同时代的政治家所⽆法⽐拟的。
他先后担任过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湖⼴总督,从1870年起,在长达25年的时间⾥⼀直担任直⾪总督兼北洋⼤⾂、⽂华殿⼤学⼠,是清朝政府⾼层参与决策、执⾏决策的重要⼈物。
李鸿章的生平简介
李鸿章的生平简介李鸿章是晚清时期清政府的重臣之一,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世人尊称其为李中堂或李合肥。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李鸿章的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鸿章的生平简介李鸿章,晚清政府三朝重臣,以内阁大学士(中堂)闻名,世称李中堂。
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殷实的家庭,自幼通读经史,在成年后通过参加科举走上仕途。
相较于其他学子,李鸿章获得的人际关系远比官职更为重要,例如他的恩师曾国藩。
咸丰年间,李鸿章通过镇压太平军进入了军中,随后因清政府江南兵力的薄弱而受命组建淮军,以曾国藩的湘军为骨干,淮军通过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势力,军事力量不断扩大,在湘军解散后,淮军仍旧是江南最精锐的部队。
这支地处江南的武装力量成为李鸿章拥有清政府话语权的根本。
同治年间,李鸿章与左宗棠等人试图在封建帝制下进行资本主义改革,发起了近代中国资本力量的启蒙,建立清政府国有企业,改变晚清朝廷关于近代科学、军事和经济的态度。
洋务运动期间,以李鸿章为主的清政府外交部门一度在列强国家面前获得主权。
光绪年间,李鸿章开始组建清政府的海军力量,北洋水师的成立代表洋务运动的巅峰,然而终因政治制度的腐朽,后勤补给极为落后的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灭,同时也标志着李鸿章奋斗半生的改革以失败告终。
晚年,李鸿章担任两广总督期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李被晚清逃亡政府逼迫,前往北京。
重病缠身的李鸿章在签订辛丑条约后身心俱丧,病逝于北京,谥号文忠。
李鸿章是好人吗毫不夸张的讲,很多人不知道咸丰帝,但是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李鸿章。
不管是不是因为他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他都被世人记住了。
李鸿章,清政府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人们喜欢叫他李中堂,关于他的争议从清政府以来就没有断过,对于他是好人还是坏人的争议也没有断过。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说李鸿章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更称他为“再造玄黄之人”。
说李鸿章是好人的,认为他虽然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但是这不是他的错,相反正是因为他据理力争,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使得大清以最小代价来维护自身的和平与稳定,大清的衰弱和没落都不是他一个人可以避免的,明明知道代表大清签订不平等条约会遗臭万年,但是还是只身前往,他用自己的勇气与智慧在签订不平等条约时为人民争取最大的条件,开办洋务运动力图使国家富强,这些都体现了他的爱国之心与为保护这个国家所做的努力。
李鸿章人物评价三篇(精选范文)
李鸿章人物评价三篇(精选范文)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肥东人,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晚清权臣李鸿章,他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李鸿章(1823.2.15-1901.11.7),本名铜章,安徽合肥人。
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
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进士。
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
咸丰三年(1853)受命回籍办团练,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
1863年和1864年他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
60年代起,李鸿章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仿造外国船、炮,开始从事“自强”的洋务事业。
1865年分别在上海和江宁(今江苏南京)创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金陵机器制造局。
同年署理两江总督,1866年,继曾国藩署钦差大臣,专办镇压捻军事务1898,李鸿章赴欧洲。
在俄国接受沙皇贿赂(此情节疑是日本伪造消息,存疑),与俄国签订了《中俄密约》。
《中俄密约》是沙俄以不正当手段诱迫清政府签订的彻头彻尾的强盗条约。
它的签订,使俄国不费一枪一弹,实际上把中国东北变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
这对于俄国将侵略矛头进一步伸向华北及长江流域,进一步对清政府施加影响,争夺远东霸权,具有重要意义。
李鸿章在1901年签订了卖国的《辛丑条约》。
我所了解的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我所了解的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李鸿章极力主张兴办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他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几个重要的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他坚决反对左宗棠收复新疆,差使中国失去了西北的大面积领土。
他是一名有功有过,在近代史上被纵说纷纭、褒贬不一的清廷官员。
今日我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分析他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晚清重臣李鸿章,他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兴办洋务运动,签订了多个不平等条约,最后哀荣。
从李鸿章开始做官,几十年来,中国的大事,都与李鸿章有关系。
”对这样一个复杂人物的评价,在他死后几百多年也未停止争论。
有人说他有卖国求荣之罪的,也有人说他有爱国进取之心,是非功过留待后人评论不过是过世云烟罢,我也只是仅仅根据其人其事对近代史的影响谈些个人看法,毕竟在近代史上他的名字将永垂不朽,将赞扬和批评放置一边,根据历史先后顺序,我拣选了一些重要事件,且发表我的简介。
一、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被后人唾骂成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其实这不是对李鸿章的误解,也是对太平天国的错误认识。
事实上,太平天国自从定都南京之后,就失去了原先的代表农民阶级的本质,内讧四起,骄傲自满,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开始侵蚀到革命队伍内部。
其次,当时的李鸿章并非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角,作为书生出谋划策,他仅仅是个配角罢了。
由此可见,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不过只是顺应历史发展,作为农民政权本身具有局限性的太平天国始终都会失败,而李鸿章便成为了恰好终其末路的人而已。
二、反对收复新疆此时,俄国占据着伊犁,英国也虎视眈眈,意图瓜分西北。
160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在大清地图上形如虚设,新疆从大清的“实际版图”上已经消失。
他却向慈禧奏言:“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
乾隆年间平定新疆,倾全国之力,徒然收数千里旷地,增加千百万开支,实在得不偿失。
依臣看,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为好。
”他用“海防”重于“塞防”的理由反对收复新疆之举,并听之任之,只求不伤元气,这是他对祖国河山的冷漠。
对李鸿章的评价
对李鸿章的评价
李鸿章是清朝末期的重要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他也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以下是对他的评价:
1.功绩:李鸿章在清朝的现代化和西化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推动
了许多重要的改革和建设,包括建立现代海军、兴办近代工业、训练新式军队等等。
他还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外交活动,为清朝签订了一些重要的条约。
这些条约在当时虽然引起了争议,但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与西方的关系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局限性:然而,李鸿章也有其局限性。
他在处理一些外交事件时表现
出了一定的妥协性和不稳定性,这导致了外界对他的质疑和批评。
此外,他在推动现代化改革时也受到了保守派的阻挠和反对,这使得他的改革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
3.影响:尽管如此,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仍然具有重要地位。
他的思
想和行动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一些思想和行动也为后来的改革和革命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综上所述,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贡献和影响不容忽视。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他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认识历史和推进现代化进程。
李鸿章是个怎样的人
李鸿章是个怎样的人李鸿章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李鸿章是个怎样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鸿章是个怎样的人李鸿章是一个很重视生活品质和精神兴趣的人,喜欢尝试西方先进科技和外来事物。
因为他是清政府对外交流的第一人,且又手握大权,很多外来科技在进入中国之后一般都是他先使用,进行评判一番后推广给友人亲朋。
李鸿章对于中国古典文学造诣深厚,同时也是一名书画古董的收藏家,对金石器物颇有研究。
他在近代中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修养值得学习,接触西式文化的同时也加强自身传统文学的学习,并未如同后来的国人一样迷失学习方向。
李经述(李鸿章幼子)曾说李鸿章遇人不淑,意指李鸿章对于袁世凯极为看重,认同袁世凯编练新军。
李鸿章看透了袁世凯的为人,却并未看透袁世凯的野心。
袁世凯在民国后对李鸿章后人极为优容,却也依然叛清自立。
李鸿章晚年对维新派和革命党极为优容,曾经庇护维新人士外逃,也曾经接见过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然而对富国强兵付出了半生的老人并不能接受革命党人的空谈。
李鸿章注重强国在于实际行动,不以理想主义而改变信仰。
在签订《马关条约》后,李鸿章的政治低潮是自己洋务改革理想的破灭所致,随后李鸿章在晚年期间以自我放逐的方式抵触朝廷的任命,不断远离清政府的政治斗争,转而向两广地带繁荣地方,通过沿海地区试图继续洋务运动未尽之事。
因他不在朝中,清政府频频失误,最终丧权辱国,《辛丑条约》这项罪名却又加诸在他身上。
李鸿章杀降的事件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晚清时期,这场运动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规模之大几乎要颠覆清政府的统治,可后来这场运动覆灭于清政府和列强军队的剿杀。
参与这次剿杀的中方统领是李鸿章,李鸿章带领淮军和常胜军对太平天国军进行剿杀,叛乱平复后李鸿章在苏州杀降的事曝光,清朝上下一片哗然对李鸿章进行批判。
苏州杀降发生在1863年,民间传言杀降事件是李鸿章一手指导,当年李鸿章带领军队在苏州围剿太平天国军,由于太平天国军无力抵抗李鸿章军队的进攻,所以当时的太平天国军头领郜永宽向李鸿章传达愿意投降,为了表达投降意志的坚定,郜永宽杀了谭绍光并将谭绍光的首级献给李鸿章。
浅谈对李鸿章的评价
浅谈对李鸿章的评价1000字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他的一生历经起伏,涉及到很多重大事件和历史问题。
因此,对于他的评价也会涉及很多方面。
首先,李鸿章是一位有爱国心的政治家。
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受过熏陶的他深知家国天下的重要,对于维护国家的利益努力尽忠职守。
他反对封建势力的压迫,支持改革开放,积极推动自强运动,不断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为国家的根本利益奋斗终身。
其次,李鸿章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
他在外交领域陆续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受度支矿务局指派,与英国达成《马关条约》,这一条约解决了中英两国在贸易和领土等问题上的纠纷,为两国未来的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他还成功地让德国,法国等国家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为清代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李鸿章还是一位值得敬佩的军事家。
在他担任大元帅时,与众将士一起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击退了太平天主洪秀全以及他的军队,在践行了故国忠诚的同时还保卫了自己的家乡。
而在甲午战争中,李鸿章发挥了重要作用,领导中国的外交谈判,成功让列强停火,保护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
不过,人无完人。
李鸿章虽然在近代的中国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还是有一些负面的评价。
有一些人认为,李鸿章是一个忠于清朝封建政权的反动派。
他与列强达成的一些协议,有的对中国是不利的。
此外,他一些行为被视为过度跟随外国势力,蔑视民众的期望,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
综上所述,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在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对于中国改革开放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也是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评价。
无论如何,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发人深思。
我对李鸿章的看法
经济领域,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他办了三个一一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天津机器局,并干预福州船政局的管理和人才培养;后来又创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漠河金矿、津沪电报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民用工业,并率先在中国倡建铁路。
在经济领域,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实际主持者和推进者.是早期中国近代企业的倡导者。
他积极引进大机器生产,推广机器生产,大力发展工商业,经过李鸿章等与顽固派的力争,中国才得以兴办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他追求交通运输的近代化,提出了建造南北四条铁路干线的计划,并成立天津铁路公司,着手建筑了唐山到天津的中国第一条铁路,积极倡导用西法开采煤铁。
开平矿务局就是在他的主持倡导下兴办的,他认为,“从此中国兵商轮船及机器制局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
一旦有事,庶不致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
富强之基,此为嚆失。
”重视近代纺织业。
“他积极筹建上海机器织布局,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外商在中国水域的垄断局面。
中国早期有经济效益的交通运输、采煤炼铁、轻纺织业等近代企业几乎都是在李鸿章主持或倡导下创办的。
李鸿章创办近代企业,同时也引进了竞争观念,具有“为收回中国利权起见”的目的。
在军事领域,李鸿章对近代军事的第一大建树是:把海防提到战略位置,建立了中国第一支海军!在李鸿章的努力下,最终北洋海军于1888年建立起来,共有军舰25艘。
而且这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海军一诞生,就是亚洲海军第一,世界海军第七。
第二大建树:以更新武器装备为起点,以训练改革为重点,推行军事近代化进程。
引进先进的武器装备,改革落后的兵制。
第三大建树:引进与自制结合,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李鸿章先后创办了金陵制造局、江南制造局等各种近代军事工业。
这些军事工业生产出来的轮船、枪炮、弹药,不仅为淮军不断近代化提供了物质条件,而且为清朝编练了近代海军和新式陆军提供了装备。
第四大建树:创办近代军事学校。
一是选送可塑之人出国学习。
二是建立新式军校。
李鸿章作文标题
李鸿章作文标题《李鸿章》篇一李鸿章,这个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如一颗复杂而又璀璨的星。
在我的印象里,他就像一个在时代的暴风雨中艰难掌舵的老船夫。
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李鸿章这个人物,是在历史课上。
当时老师讲到晚清那段黑暗又屈辱的历史,李鸿章的名字不断地被提及。
我就想啊,这人是谁啊?怎么老是跟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挂上钩呢?那时的我,单纯地觉得他可能就是个“卖国贼”。
你想啊,《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这些条约一签,那可都是把国家的大片土地、大量钱财拱手让人啊,这在我当时的小脑袋里,简直就是不可饶恕的罪过。
可是,随着我慢慢长大,读了更多关于他的书,了解了更多那个时代的背景后,我就有点犹豫了。
也许,李鸿章并不是我一开始认为的那样简单的“坏人”。
晚清就像一艘千疮百孔的破船,随时都可能沉没。
而李鸿章呢,他就像是那个被硬推到船头去堵漏的人。
西方列强就像一群饿狼,张牙舞爪地围着这艘破船。
他能有什么办法呢?他也想让国家强大起来,也许他也有自己的梦想,想把这艘破船修修补补,驶向光明的未来。
我想象着他签订条约时的场景,那一定是无比的屈辱。
他可能就像一个被人揪住辫子,不得不低下头的可怜人。
他的手在颤抖,心里在滴血,可是他又不能不签。
毕竟,当时的清政府已经腐朽到了骨子里,就像一棵内部已经被蛀空的大树,风一吹就倒。
他李鸿章再有本事,又能怎样呢?有时候我就在想,要是我处在他的位置,我能做得比他好吗?我可能连站在那些列强面前的勇气都没有。
他在外交舞台上,周旋于各国之间,就像一个孤独的舞者,周围都是虎视眈眈的敌人。
他试图用他的智慧和手段,为这个摇摇欲坠的国家争取哪怕一点点的利益。
虽然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但他的努力,也许不应该被完全忽视。
他创办洋务运动,想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拯救中国。
这就像一个久病的人,想要学习别人强身健体的方法来让自己好起来。
他建立工厂,发展海军,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为了这个国家在努力的证明。
虽然最后甲午战争失败了,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但他的初衷是好的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历史人物李鸿章的研究报告1.序言(研究目的)2.李鸿章简介(问题:李鸿章是何许人?)3.生活的时代背景(问题:他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里?)4.为华工争取权利(与他相关的事?)5. 李鸿章与太平军(与他相关的事?)6.伴随李鸿章的30多个条约(与他相关的事?)7.洋务时期贡献(与他相关的事?)8 .历史人物对其评价(前人评价)9.个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我的评价与结论)1.序言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
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精英。
国之大器,百年不遇。
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往往把李鸿章脸谱化为卖国贼,这个观点和历史是不符合的。
正因为如此,我此次对他的研究目的就是展现一个历史之中真实的李鸿章。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以客观态度去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并以科学的方法去分析研究2.李鸿章简介李鸿章(1823.2.15-1901.11.7),字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世人多称‚李中堂‛。
道光18年与曾国藩同年考取同榜进士。
1872年,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事务大臣。
自此,李鸿章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任上秉政达25年,参与了清政府有关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清廷倚作畿疆门户、恃若长城的股肱重臣。
随着李鸿章地位、权利的上升,责任愈巨,视野愈阔,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将洋务运动的重点转向‚求富‛。
他一手创建出的淮军,陆续被清廷派防各地,成为充当国防军角色的常备军;而以他为领袖的淮系集团,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一个洋务派集团,并在其带领下,开始了中国早期的洋务自强——近代化运动。
3.生活的时代背景三千年之大变局,海禁大开,强林环绕的时代。
是中华文明受到西方文明挑战,中国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从封建专制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型的时代,中国第一支海军、第一批留学生、第一个煤矿、第一个驻外使馆、第一条铁路、第一份电报,这些第一个无不刻着李鸿章的名字。
自1840年英国人用舰炮打开中国的国门以后,中国人沿海岸修筑的所有整齐对称的炮台和花费巨银买来的位居世界第六的舰队,没有一次阻挡住‚蛮夷‛的入侵:‚自道光中叶以来,外患渐深,至于今日,危迫极已。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入都,毁圆明园,文宗出走,崩于热河……自此以后,法并安南,日攘朝鲜,属地渐失。
各海口亦为列强所据,德占胶州,俄占旅顺大连,英占威海九龙,法占广湾……‛而就在李鸿章死时,因为允许外国在中国驻军和几近天文数字的赔款而成为‚将来无数困难问题发生之源‛的《辛丑条约》刚刚签订,外国联军仍在整个朝廷逃亡在外的情况下占领着大清国的都城北京。
4.为华工争取权利李鸿章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为在美华人移民争取权利的机会,在访美结束后,他有意避开了美国西部,而选择了加拿大作为他回国的路线,引起了美国记者的注意,就此事对他采访。
李鸿章借机请求美国媒体帮助中国移民:‚……我只期望美国的新闻界能助中国移民一臂之力。
我知道报纸在这个国家有很大的影响力,希望整个报界都能帮助中国移民,呼吁废除排华法案,或至少对《格力法》进行较大的修改。
……中国移民在加州等地未能获得美国宪法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请求我帮助使他们的美国移民身份得到完全承认,并享受作为美国移民所应享有的权利。
而你们的《格力法》不但不给他们与其他国家移民同等的权利,还拒绝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因此我不喜欢经过以这种方式对待我同胞的地方……排华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你们不是很为你们作为美国人而自豪吗?你们的国家代表着世界上最高的现代文明,你们也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的吗?这不是自由!……我相信美国报界能助华人移民一臂之力,以取消排华法案。
‛李鸿章为了废除强加在中国人头上的鸦片贸易还做了许多努力,为此在1894年8月27日会见了世界禁烟联盟执行秘书英国人约瑟弗. G.亚历山大,当时的《伦敦每日新闻》曾有报道:‚……他以最强劲的语言声称,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地强烈反对鸦片贸易。
这种贸易是列强通过战争强加给中国的,中国政府根据条约不得以允许印度鸦片进入大陆。
……李总督最后明确宣称:你们也许明白,如果你们停止毒害我的人民,我们就会立即禁止他们获得鸦片。
我(约瑟夫)告诉他,英国议会已经通过投票,将指定一个专门委员会来华调查鸦片是否真的像有人指控的那样有害时,他气愤地回答:‘荒谬绝伦!’似乎十分的愤怒和蔑视,缓和了一下语气又说:‘任何人都知道,鸦片是有害的。
’当我起身告辞时,他仍很善意地用热情的语言赞扬了英国公民为使中国摆脱鸦片所表现出来的仁慈。
‛这位秘书结束访谈时还发表了一通感慨:……中国的政治家们反映出了这个国家的国民热爱和平的精神,如果任何制止战争的手段可以找到,他们不可能为了报复而认可战争的持续。
(以上资料出自同时代的《纽约时报》)——后鸦片贸易为英国国会议案所禁止。
即使是在生前大部分时间极力否定‚帝国主义‛曾经在中国存在的美国哈佛汉学家费正清老先生在晚年也总算是良心发现,说了些公道话:‚列强未能‘分裂中国’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善于巧妙地利用一个国家来牵制另一个国家。
‛而且这种巧妙地利用一个国家来牵制另一个国家来避免八国联军肢解中国的人物就是李鸿章。
5.李鸿章与太平军他镇压太平军,维护了封建统治,在他的人生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污点,可是我们再仔细想一想作为清政府的官员他能怎么办,(自古‚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再说当时他的太平军真的能代表中国先进的领导吗?答案是显然的,也是肯定的不能,不然他也不会失败,李鸿章应该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责他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把战争寄托在了外国人身上,从而失去了战争的最佳时机,但是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其个人。
因为工业化的日本和农业化的中国作战,一个落后腐败的封建专制和一个近代文明的强国,胜负在战争前已经决定了。
我感觉太平军想好没有胜利,他不能代表中国新进的阶级从他定都天京以后做的就可以看到,你们知道辛丑条约中虽然有大量赔款为什么没有割地吗?据我所查到的资料记载因为当时清政府的理由就是义和团叛乱相要挟最后屠杀义和团,当时清政府也不能消失他也必须存在以为一旦没有国家将陷入无政府的状态对当时的中国来说这个更加灾难(为什么在西安事变中蒋介石没有死,在华容道诸葛亮派云长去)当一种新的文明没有到来一种制度诞生时或者不足以取代旧文明旧制度时这个旧文明旧制度还必须存在。
6.伴随李鸿章的30多个条约李鸿章一生签订了30多个条约根据我所收集的资料,由李鸿章作为清政府代表与列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有:1871年8月《中日修好条约》;1876年9月中英《烟台条约》;1884年5月中法《会议简明条款》;1885年4月中日《天津条约》,同年6月《中法新约》;1895年4月中日《马关条约》,同年11月中日《辽南条约》;1896年3月,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同年6月《中俄密约》;1898年6月中英《展拓香港界址条约》;1901年9月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等。
与耆英、桂良、奕欣(此三人也是公认的卖国贼)相比,李鸿章是代表清政府签定不平等条约最多的大臣。
其中《马关条约》赔款二亿两,《辛丑赔款》本为四亿五千万两,平均每名中国人赔款一两,‚卅九年还清,年率四厘,母子利息‛,共约十亿两库平银。
另加民间赔款二千多万两,以关税、盐税作保。
中国从此失去关税主权,国内工业倍受摧残。
由此看,李鸿章似乎真的是十恶不赦,犯下了滔天大罪。
可是,我们仔细想想,是不是李鸿章不签这些条约,这些条约就不存在了,不会被签定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国门,他们只要求与中国签定条约,而不在乎是谁来代表中国签定条约的,当然了,对他们而言,中国代表越懦弱越好。
有人引用石勒对王衍的评价——‚你到了那个位子,就要为这个政权的兴衰荣辱负责‛——来发表对李鸿章的批判。
可是,我觉得一个政权的兴衰荣辱并不能由一个人来负责。
说白了,清政府姓‚爱新觉罗‛又不姓‚李‛,要负责也得由爱新觉罗氏负责啊!一个政权的兴衰荣辱代表着一段历史的兴衰荣辱。
历史,谁能来负责?换一个角度,不平等条约的签定是由谁来决定的?是最高统治者。
‚官大一级压死人‛,这句话在现在都很吃香啊!在那个时代,最高统治者比李鸿章官大几级?能‚压死‛他多少次?李鸿章毕竟只是由八股文出来的儒生,不是超尘脱俗的圣人,反抗上级的命令,借他一百个胆估计他都不敢。
说到底,李鸿章只是一枚棋子,权利再大,也要受制于人,这是幸还是不幸?不平等条约的签定让李鸿章背负了洗不去的污名,他也是受害者啊!,我们想一想这些跳跃大多数是在什么情况下签订的,而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也就是所谓的侵略者他们需求的是什么,是由谁向他们签订条约?答案同样是否定的,他们需求的是利益,假如没有李鸿章了这些条约就不存在了吗?答案同样是否定,难道这些条约都可以定身到他一个人身上吗?我觉得这样是不公平的,他的错不在于他。
是历史的责任,不是某一个人可以承担的,也是他们承担不起的。
的确作为封建的代表李鸿章在有的条约签订时为自己的利益谋划,于国家于人民他都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罪过,所以在这点上他就是自私的同时也是失败你的。
历史就是一种探索,作为后来人我们没有资格把他定性为‚卖国贼‛。
历史不是某个人所能左右的,对于他的功绩我们铭记在心,对于他的失败我们引以为戒。
才算公正。
史界奉行‚盖棺定论‛,举目试观历史,某人身亡业消、某事时过境迁数十年数百年而仍未有定论者,比比皆是。
都说中国人厚古薄今成性,殊不知口口相传、人云亦云的怪僻更有甚于前者。
历史有远近之分,功业有前仆后继之续,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是也,处在今天的中国,怎能不饮水思源?回眸历史,灯下漫笔,不求合肥含笑九泉,半夜托梦于我说‚孺子知我‛,但求无愧于案上经史腹中点墨:知而不言,视而不见,我所不为。
7.洋务时期贡献在中日战争以前,李鸿章呕心沥血,专办洋务,今列之于下: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于上海同治二年正月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同治四年八月设机器局于天津同治九年十月筹通商日本并派员往驻同治九年闰十二月拟在大沽设洋式炮台同治十年四月挑选学生赴美国肄业同治十一年正月请开煤铁矿同治十一年五月设轮船招商局同治十一年十一月筹办铁甲兵船光绪元年十一月请遣使日本光绪元年十一月请设洋学局于各省,分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学诸门,择通晓时务大员主之,并于考试功令稍加变通,另开洋务进取一格光绪元年十二月派武弁往德国学水陆军械技艺光绪二年三月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学习光绪二年十一月始购铁甲船光绪六年二月设水师学堂于天津光绪六年七月设南北洋电报光绪六年八月请开铁路光绪六年十二月设开平矿务商局光绪七年四月创设公司船赴英贸易光绪七年六月招商接办各省电报光绪七年十一月筑旅顺船坞光绪八年二月设商办织布局于上海光绪八年四月设武备堂于天津光绪十一年五月开办漠河金矿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北洋海军成军光绪十四年设医学堂于天津光绪二十年五月8.历史人物对其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曾有大功于国家之举的功臣,一位那个时代的先驱,一位不齿于人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