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楷书字帖
王羲之《乐毅论》临习指导
一、《乐毅论》简介《乐毅论》(上图为拓本局部)系王羲之小楷法帖,创作于永和四年(348年)。
《乐毅论》为三国时期夏侯玄所撰,是一篇论述战国时期燕国名将乐毅征战主事的文章。
王羲之抄写这篇书迹,是付给其子王献之的。
原迹久已不存,有《越州石氏帖》、《玉烟堂帖》、《快雪堂帖》等众多刻本传世。
《乐毅论》是王羲之楷书中颇负盛誉的名帖,历代名家对此赞不绝口。
隋智永在《题右军{乐毅论)后》说:“《乐毅论》者,正书第一。
梁世模出,天下珍之。
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
”唐褚遂良《拓本<乐毅论)记》指出:“(《乐毅论》)笔势精妙,备尽楷则。
”北宋黄庭坚有诗咏《乐毅论》为:“小字莫作痴冻蝇,《乐毅论》胜《遗教经》。
”清人钱泳《书学》对《乐毅论》更是大为推崇:“昔人谓右军《乐毅论》为千古楷法之祖,其言确有理据。
盖《黄庭》、《曹娥》、《像赞》非不妙,然各立面目,惟《乐毅》冲融大雅,方圆适中,实开后世馆阁试策之端,斯为上乘。
”《乐毅论》外标冲蔼之容,内含清刚之气;遒劲之中不失婉媚,端庄之中不失姿态;精淳粹美,清雄雅正,意境高远,静气迎人,所谓“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空灵淡荡,高怀绝俗,真大雅不群之作也。
《乐毅论》是学习小楷的上乘法帖,从其学起,定能获益匪浅。
二、学习《乐毅论》应注意的几点《乐毅论》(下图为拓本局部)是小楷名帖,它与写其他大楷碑帖不一样,因此在临写该帖(也包括临写其他小楷字帖)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写小楷虽仅靠锋尖运行,但仍保持“逆起、行笔、回收”的运笔过程,也按轻、重、疾、涩的方法运笔。
在结构上,小楷讲究舒展,抱成一团则眉目不清。
第二,初学小楷,用笔宜缓,缓则允许我们有时间注意到笔法的完善。
王羲之《笔势论》中说:“初业书要类乎本,缓笔以定其形势,忙则失其规矩。
”小楷字形虽微,但用笔最要精到。
端坐作书时,思想要集中,一念不可它移,精神要贯注,一毫不可苟且,使锋藏画中,力透纸背。
特别是发笔、收笔、转换、过渡、中间走笔处,尤不可忽略。
高中语文部分背诵篇目硬笔楷书字帖10页可A4纸打印
过秦论贾谊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五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饯颈委命五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五而牧马亐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饰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五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五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亖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五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亓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五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五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亐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亗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五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兰亭集序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亗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饰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饯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亗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六国论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亗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亗欲诸侯之所亗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井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宋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饰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云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五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五之奇亓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五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五之亗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五矣游褒禅山记王宋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饰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五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宋国平父宋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五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亗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互之人不耻相师亐亗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互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琵琶行原文全文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宋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亓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宋感斯人饰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饰命曰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五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亗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亗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五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饰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饰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五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常教善亓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亗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庐苦竹绕安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饰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五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亖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五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庹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宋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哟呦庹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五归心念奴娇赤壁怀古亗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五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宊了得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安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楷书四大家简介及作品风格
楷书四大家简介及作品风格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人物介绍1、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峻,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唐朝欧阳询:其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2、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草圣”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唐朝颜真卿颜体: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代表作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祭侄文稿麻姑仙坛记;3、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后世以「颜筋柳骨」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唐朝柳公权柳体: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4、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元朝赵孟頫: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今湖南长沙,唐朝著名书法家,曾任太子率更令,所以人们称他为“欧阳率更”;在隋代欧阳询的书法享有较高的声誉,到了唐代欧阳询,年近古稀的欧阳询还在“宏文馆”教授书法;欧阳询早年学习王羲之的书体,传说他曾以重金购得王羲之教子习字用的指归图,日夜揣摹、刻苦钻研;还有一次他跟虞世南外出,途中见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一块碑石,竟席地而坐,在碑旁细心观察描摹学习了3天,可见欧阳询对书法爱好之深;后来他又广泛地学习北朝的碑版石刻,同时吸取了当地一些书家的长处,再融入隶书笔意,形成“刚健险劲,法度森严”的“欧体”也称“率更体”;风格特点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可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欧阳询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欧阳询楷书碑版多为中楷,主要有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九成宫醴泉铭等;用笔特点欧阳询书法用笔方整,略带隶意,笔力刚劲,一丝不苟;清包世臣曾说:“欧字指法沉实,力贯毫端,八方充满,更无假于外力;”就是说欧字强调指力,写出的笔画结实有力,骨气内含,既不过分瘦劲,又不过分丰满;每一笔画都是增一分太长,减一分太短,轻重得体,长短适宜,恰到好处;欧字的用笔还讲究笔画中段的力度,一些横画看上去中段饱满,得“中实”之趣;一些字的主笔都向外延伸,更显中宫紧密,尤其是右半边的竖画,常向上作夸张延伸,显示其超人的胆魄;这些都是欧字用笔的独特之处;代表作品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的代表作之一;铭文由魏征撰,记载了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涌泉的事;欧阳询奉敕书;此碑书法,高华庄重,法度森严,笔画似方似圆,结构布置精严,上承下覆,左揖右让,局部险劲而整体端庄,无一处紊乱,无一笔松塌;明陈继儒曾谓:“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公屈膝,非他刻所可方驾也;”原碑24行,1108字,由于年久风化,加之椎拓过多,断损严重,后人又加以开凿修补,以至笔画锋芒全失;传世最佳拓本是明代李琪旧藏宋拓本,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颜真卿709-785,琅邪临沂山东临沂人;字清臣;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颜真卿,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遭劲舒和,神彩飞动;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了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幅,称为“颜体”;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宋朱长文续书断中列其书法为神品;”并评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颜真卿是进士出身,他是在任平原太守时始闻名于世;安禄山起兵范阳时,河北各郡皆降服,唯有颜真卿固守平原城,为义军盟主,为唐朝尽力;最后他奉德宗之命,前往叛将李希烈处劝降,不幸遇害;而他一生忠烈悲壮的事迹,更是提高其于书法界的地位;颜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终均用正锋,因此所谓颜法的定型化笔法其艺术价值较少,但此笔法却能充分发挥男性的沉着,刚毅;中唐以后,由于藩镇割据,兵连祸结,旧有的制度已经呈现瓦解之势;颜真卿起而建立楷书新典范,正是重建新秩序的一种心经呈理反映;但是,规矩森严的楷书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毕竟是有距离的,因此唐末以后,书法艺术的发展便集中表现在行草书方面,古典的典范终于让位给个人主义的抒情作风了;风格特点颜真卿的书法,号称颜体,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他所留下的碑帖很多,后世的书法家认为从他的一些碑帖中可以找到“圆笔”的痕迹,和其他书法家的“方笔”不同;颜真卿被使用圆笔的书法家奉为开创者;他和使用方笔的王羲之,都对后世产生既深且远的影响;人物评价颜真卿是书史上居承先启后地位的伟大人物,他的正书,向以博厚雄强着称,“锋绝剑摧,惊飞逸势”,以颜世家庙碑为代表;至于摩崖大家,气势磅礴,以大唐中兴颂最着;至最高境界,表现冲和淡远之韵致者,则推李玄靖碑;行草道劲秀挺,古意盎然,以祭侄稿为第一;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唯一能和大书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后辉映的,就是颜真卿了;他的书法,以楷书为多而兼有行草;用楷书所写之碑,端正劲美,气势雄厚;他生于楷书流行之际,与王羲之之典型相对,导开书法新风气;现存作品颜真卿现存的书法作品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祭侄文稿……等;他和唐代另一位以楷书成名的书法家柳公权,被人合称为“颜柳”;他的书迹作品众多,据说流传下来的有130多种;为后人重视的楷书有楷书多宝塔、东方画赞碑、麻姑仙坛记、郭家庙碑,颜勤礼碑等,这些碑刻楷书,有个性,有特点,有正面不拘,庄而不险的气势,但笔画横细竖粗及捺脚空腹过大之处,在学习时应求其神韵,不应单纯追求形似;他的行书祭侄季明文稿是怀着悲愤的心情创作出来的佳作,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行书还有争座位帖、裴将军帖等;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楷书,岑勋撰文,徐浩题额;字体匀称,丰腴;725年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四月立;碑存陕西西安碑林;柳公权778-865,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他初学王羲柳公权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公为之动容,如其笔谏也;宋朱长文墨池编中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家;”他初学王羲之笔法,以后遍阅近代书法,于是极力变右军法,学习颜真卿,又溶会自己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横细竖粗的态势,而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他29岁进士及第,在地方担任一个低级官吏,后来偶然被唐穆宗看见他的笔迹,一时机为书法圣品,就被朝廷召到长安,那时,柳公权已四十多岁;他的为人既有骨气又一丝不茍,同样地,他的字也显露了他这部分的特质;也因为如此,提高了他在长安的声望与地位,一般王公贵族都不惜巨金争相请他;柳公权享年八十岁,一共臣事七位皇帝,最后以太子少师死于任上;主要特点晚唐书法经历盛中唐之后,盛极而衰,柳公权虽号一时中兴,但与颜书相比,仍略有高下之分;唐代书法隆盛一时,至此已见式微;柳公权的楷书参有欧阳询的笔法,往往将部分笔画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笔画细劲,棱角峻厉,虽用笔出自颜真卿,而与颜真卿的浑厚宽博不同,特别显得英气逼人;代表作品他的传世书迹很多,影响较为突出的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金刚经等;1、神策军碑:楷书,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是柳公权的代表作之一,较后世熟知的玄秘塔书体风格更有特色,结体布局平稳匀整,左紧右舒,也是较好的临写范本;2、柳书金刚经:楷书,唐长庆刚年公元824年,四月刻;原石毁于宋代;有甘肃敦煌石室唐拓孤本传世,一字未损,今在法国巴黎博物院;评论家认为楷书金刚经,具备了钟繇、王羲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东之各体之长,有很高艺术价值;3、玄秘塔碑:楷书;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上二月立,原碑现存陕西西安碑林;此碑在传世的书迹中,最为著名;是历来影响最大的楷书范本之一;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是元代最显赫的赵孟頫画家,也是在当时、并在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的画家;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后来奉元世祖征召,历仕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擅长篆、隶、楷、行、草各体、冠绝古今;著有松雪斋集;他是赵宋一个没落贵族,后来与元朝合作;赵孟頫等二十余人是至1287年元二十四年第一批被征召,其后,屡次征召江南士大夫,也有通过赵孟頫而求得利禄职位的;赵孟頫受到元代皇帝的宠爱,“荣际五朝,名满四海”,官至翰林学士,艺术上成为元代文人画的领袖人物;风格特点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诸家之大成;诚如文嘉所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所以,赵氏能在书法上获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分不开的;尤为可贵的是宋元时代的书法家多数只擅长行、草体,而赵孟頫却能精究各体;他的文章冠绝时流,又旁通佛老之学;后世学赵孟頫书法的极多,赵孟頫的字在朝鲜、日本非常风行;代表作品赵氏楷书中也有上乘之作,如三门记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圆润,最适合当字帖;赵氏传世作品以行楷居多,大多用笔精到,结字严谨,如赤壁赋堪称经典之作;人物评价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本传讲,“孟俯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历史地位楷书四大家对东亚书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把我们书法艺术推向了一个历史高潮,为后世书法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颜真卿圆笔书法的开创者:颜真卿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唯一能和大书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后辉映的,就是颜真卿了;他的书法,以楷书为多而兼有行草;用楷书所写之碑,端正劲美,气势雄厚;他生于楷书流行之际,与王羲之之典型相对,导开书法新风气;他的正书,向以博厚雄强着称,“锋绝剑摧,惊飞逸势”,以颜世家庙碑为代表;至于摩崖大家,气势磅礴,以大唐中兴颂最着;至最高境界,表现冲和淡远之韵致者,则推李玄靖碑;行草道劲秀挺,古意盎然,以祭侄稿为第一;颜真卿被使用圆笔的书法家奉为开创者;他和使用方笔的王羲之,都对后世产生既深且远的影响;柳公权世学书者的楷模:柳公权曾经利用为皇帝讲解书法的机会,向皇帝阐述做人的道理;在他看来,写字的方法和做人的原则是统一的,只要为人正直,则笔下的书法也有清正刚廉的气息;他们认为,书法不但使人身心愉悦,还有助于培养高尚的品德;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公为之改容,如其笔谏也;宋朱长文墨池编中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家;”他初学王羲之笔法,以后遍阅近代书法,于是极力变右军法,学习颜真卿,又溶汇自己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横细竖粗的态势,而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赵孟頫元代最卓越的书法家之一:赵孟頫出身高贵,一生经历宋元之变;他的书法婉丽流美,与其他三位楷书名家的刚健风格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赵孟頫是一个修养非常全面的艺术家,他在绘画上的造诣,也常常被艺术史家称道;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他在我国书法史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
王羲之所有字帖
王羲之所有字帖王羲之字帖⼀帖尽览(收藏)个⼈图书馆⼆〇⼆⼀年五⽉王羲之所有字帖,⼀帖尽览(收藏)名家天地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说起王羲之,⼏乎是家喻户晓,说不定还能说出⼏个有关他的故事。
这也算是中国独特的书法⽂化现象。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
原籍琅琊⼈(今属⼭东临沂),居会稽⼭阴(浙江绍兴)。
官⾄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称“王右军”。
他出⾝于两晋的名门望族。
王羲之⼗⼆岁时经⽗亲传授笔法论,“语以⼤纲,即有所悟”。
他⼩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卫夫⼈学习书法。
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于钟繇。
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的⾼度。
与两汉、西晋相⽐,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笔细腻,结构多变。
王羲之最⼤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
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书遒劲⾃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引⼊⼀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且能表现书法美。
后来的书家⼏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有“书圣”美誉。
他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曾留下形形⾊⾊的传说,有的甚⾄成为绘画的题材。
他的⾏草书⼜被世⼈尊为“草之圣”。
没有原迹存世,法书刻本甚多,有《⼗七帖》、⼩楷乐毅论、黄庭经等,摹本墨迹廓填本有孔侍中帖、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快雪时晴帖、频有哀帖、丧乱帖、远宦帖、姨母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寒切帖、⾏穰帖以及唐僧怀仁集书书《圣教序》等。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孙。
其⼦⽞之,善草书;凝之,⼯草⾪;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书;焕之,善⾏草书;献之,则称“⼩圣”。
黄伯思《东观徐论》云:“王⽒凝、操、徽、涣之四⼦书,与⼦敬书俱传,皆得家范,⽽体各不同。
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
王羲之的小楷的特点
王羲之的小楷的特点王羲之的楷书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他的字体在我国有较大的艺术参考价值。
那么,关于王羲之的楷书的特点,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王羲之的楷书特点,希望能帮到你。
王羲之的楷书特点楷书体或称正书体、真书体,是在隶书体嬗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书体。
在汉简中,已见雏形。
在隶书盛行的东汉,楷书只在民间流行。
到了东汉末、三国、西晋,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加工和提炼,形成了不同于隶书的体势,才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一种趋时的书体。
王羲之的楷书“俱变古形”,对今体楷书的定型做出了积极贡献。
东晋时期,王羲之异军突起,其书写的小楷书,已受时人珍视。
代表作有《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太师箴》、《洛神赋》、《劝进表》等。
唐初,唐太宗在收罗王书时,将《乐毅》、《黄庭》、《画赞》、《兰亭》等帖收入内府。
王羲之的楷书,直接由卫夫人和叔父王廙传授,属于三国时魏国钟繇系统。
他在楷书方面的“俱变古形”,应该是相对于钟繇的楷书风貌而言的。
钟繇的楷书真迹,当时王羲之能见到的很多,确有记载的有《尚书宣示表》。
那是他的从伯父王导从琅邪带到建邺(今南京)后,又送给他的。
后来,王羲之又将这本真迹借给了小他三十岁的王修。
王修死时,其母将《宣示表》陪葬。
所以,传世的《宣示表》,实际上是王羲之的临本。
而这个临写的《宣示表》,与传世的钟繇的《荐季直表》,都是按官样书式所写的奏表,可以代表钟繇的楷书风采。
钟繇的楷书还具有浓厚的隶书笔意,特别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隶书中那种着意翻挑、飞扬的笔势,在他的楷书里十分明显。
但是,这种翻挑与飞扬的笔势,在王羲之的楷书里不见了,代之以回锋收笔、规整匀称的楷势。
作为初具规模的楷书,钟繇楷书的笔画形态,有的长而逾制,有的临时从宜,一字之内,笔画之间的结构关系尚不明确,因此,规范不全,结合松散,竖短横长,状似扁隶,有横张之势。
这类态势,在王羲之楷书中已大为改观。
王书将纵向笔画向下伸引,使其挺直,用笔内擫,其他点画对称呼应,所以有纵展之势。
兰亭序书法字帖永和九年讲解
兰亭序书法字帖永和九年讲解兰亭序书法字帖,是中国传统书法中的一大瑰宝,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而其中的永和九年讲解更是让人对这幅字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思考。
下面,我们将对兰亭序书法字帖永和九年讲解进行详细的解析。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幅字帖的背景。
兰亭序书法字帖永和九年是由东晋时期的文学家王羲之所书写,而“永和九年”的意思是指王羲之在东晋永和九年(353年)太元黄初二年春,于兰亭设宴的事情。
在这幅字帖中,我们可以看到王羲之的字体极具韵味,线条流畅有力,结构严谨。
字体兼具豪放和秀丽之美,将行书与楷书的特点完美融合。
整个字帖洋溢着一种自然而然的书法风格,给人一种亲切之感。
字帖中的每一个字都凝聚了王羲之的心血。
他十分注重笔画的用力和结构的安排,力求使每一字都能显示出其优雅和独特之处。
同时,他运用了变形、连写等技法,使得字帖充满了生动的动感和变化。
除了字帖的形式美之外,其中的内容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
永和九年讲解作为兰亭序的核心部分,被王羲之亲自写在字帖上,增添了文人情怀和历史厚重感。
讲解的内容描绘了王羲之坐观自己所写的字时的心情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热爱、追求和感悟。
兰亭序书法字帖永和九年讲解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艺术领域,更在于对于中国文化与传统的传承与弘扬。
这幅字帖展现了王羲之对自然和人文的独到观察和理解,融合了儒家文化与道家思想,彰显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此外,兰亭序书法字帖永和九年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也是不可忽视的。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际上,这幅字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并成为了许多书法爱好者以及艺术爱好者学习与模仿的对象。
它的经典地位和独特价值也让它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总的来说,兰亭序书法字帖永和九年讲解是一幅具有丰富内涵和独特艺术价值的字帖。
它既呈现了王羲之独特的书法风格,又表达了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不论是在书法艺术领域还是文化领域,它都显得尤为璀璨夺目,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颗瑰宝。
楷书又称
• 夫(fú)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 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 形骸之外)。虽趣(qū)舍万殊),静躁 (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zàn)得于己, 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 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 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
• 每览昔人兴 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 临文嗟悼(jiē dào),不能喻之于怀。固 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 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f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 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 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柳 公 权柳 公 权源自颜真卿草书行书
王羲之 兰亭序
• 永和⑴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 会于会(kuài)稽(jī)阴之兰亭,修禊 (xì )事也。群贤毕至,少长(zhǎng)咸 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 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 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 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 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shèng),所 以游目骋(chěng)怀,足以极)视听之 娱,信可乐也。
楷书又称什么楷书字帖楷书四大家楷书字体楷书书法欣赏中国楷书网田英章楷书楷书钢笔字帖楷书入门硬笔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 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 字体。其字形较为正方,不像隶 书写成扁形。楷书仍是现代汉字 手写体的参考标准,也发展出另 一种手写体——钢笔字。 楷体书法最为著名的四大家是: 唐 欧阳询(欧体) 唐 颜真卿(颜体) 唐 柳公权(柳体) 元 赵孟頫(赵体)
王羲之的字有何特点
王羲之的字有何特点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
王羲之的书法精致、美仑美奂,是极富有美的观赏的。
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开创了妍美流畅的行、草书法先河。
特别是行书《兰亭序》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点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内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
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
《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姿态殊异,圆转自如。
王羲之是东晋伟大书法家,他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开晋后妍美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后世莫不宗法。
他行书字帖《兰亭序》是他的的代表作,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习书者。
王羲之亦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唐太宗李世民倡导王羲之的书风。
他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搜集、临摹、欣赏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摹制多本,赐给群臣。
在中国书法史上,帝王以九五万乘之尊而力倡一人之书者,仅此而已。
宋代姜夔酷爱《兰亭序》,日日研习,常将所悟所得跋其上。
有一跋云:“廿余年习《兰亭》皆无入处,今夕灯下观之,颇有所悟。
”历时二十多年才稍知入门,可见释读之难:一千六百多年来无数书法家都孜孜不倦地释读过,何尝不想深入羲之的堂奥,但最终只能得其一体而已。
因此,《兰亭序》可以说是由杰出的书法智慧所营造成的迷宫。
元明以来, 一些书家解读王羲之书法, 走向神秘化一端。
本来是一看就明白的王书笔法,经过反复的引申发挥, 变得繁复而玄妙, 让人如坠云雾,这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王羲之自幼爱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廙启蒙。
七岁善书,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笔论》。
王旷善行、隶书;王廙擅长书画,王僧虔《论书》曾评:“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廙为最,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
王羲之的字的评价
王羲之的字的评价王羲之的书法如行云流水,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
那么,关于王羲之的字体,人们是如何评价的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评价王羲之的书法,希望能帮到你。
王羲之的书法评价"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 这是东汉书法家蔡邕的一段关于书法的描绘.我们的汉字最初产生时是对于事物形象的模拟,后来发展为抽象的符号.抽象的东西总会给人规格化的感觉但偏偏衍生出了一门叫做书法的“艺术”,一种抒发感情的方式.这期的<三联>在“有关品质”的栏目里写到了王羲之.看过之后突然就对书法产生了一点点新的感悟, 也算是灵光乍现吧.于是想起小时侯看的一本故事书<书圣王羲之>, 一时兴起翻出来又瞄了两眼,发现了一些年幼无知的我曾经忽略的东西.自打会写字之后,好象尝试着或者被迫得有过很多次练字的经历.小学那会儿,爸爸妈妈给买了庞中华的字帖,每年暑假我的计划里都有练字这一项,但鉴于意志太不坚定,爸妈的管束又不严厉, 总是开篇宏大然后立马偃旗息鼓不了了之.虽然以后每次看到人家写出一手漂亮的字就心生羡慕,并且下定决心如何如何,但也就混个典型的长立志型.上高中以后突然觉得自己的字很“小气”,当时宿舍里一个同学吹嘘她写的是瘦金体(不知道是不是这几个字),我看了觉得挺”开阔”的,感觉很随性,还模仿了一阵子.不过至今印象最深的还是高中物理老师的字,很矫健的感觉,又很圆润.每次上课记笔记的时候,闲暇还会留意他板书的笔法.写得出神入化.那时候每次做物理练习卷子,左上角都会有手写的标明”物理”的字样,一看就是出自老师之手,看得多了以至于现在写的最流利的就是”物”字. 上大学之后更加发现很多很多写字或很漂亮或很帅气的人,可常常一问,人家都说根本没练过字,纯属天然形成,大概是资质甚好吧!其实我所谓的练字也只是停留在把字写漂亮的层面上,真正的书法大概是要上升到精神层面的吧.<三联>找寻了历史上对王羲之字的评价,例如:”遒媚劲健,绝代更无”,”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 .关于王羲之的典故最著名的就是“入木三分”.在那本小时侯看的书里,粗浅地探寻着王羲之成长的过程.觉得一直推动他的就是一个“意”字.他最早的老师卫夫人就曾教导他要“意在笔先”,而大书法家蔡邕的一番话曾给了他很大启发“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王羲之还研究过老子和庄子的学问.<庄子>里有一段”笙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笙;蹄者,所以在兔子,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他应用到书法中的理解为字是言, 字中显示出一种韵律便是意,书法达到很高的境界时,便忘了笔下的字,而在追求一种跳动着的意韵.老子谈到过风,老子说,天和地,犹如一只风箱.这只风箱的中间是空虚的.正因为它空虚,风才能从中进进出出,来来去去.天地间的空虚愈大流动的风也才愈大愈猛.王羲之应用到书法结合蔡邕的“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认为,怀抱放开,胸中一片空虚,性情才会充溢心中,才能有意韵从笔端奔涌而出.所谓“ 意”,也就是书法不只停留在”形”上,更能从中看到一种风骨,一种精神.这自然会和书写者的个性有关 .<三联>里写到”我们最喜欢的其实还是王羲之的行书.楷书能充分展示他内蕴的优雅,是正襟危坐的书写.一笔一划的字字精致但与行书比.总觉得行书是他洒脱不屑世事的最好寄寓更能体现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在我的体会中,王羲之是一位因生活优裕而脱风尘气的清韵雅士,虽有‘骨鲠’名称,雄浑豪放之气总显不足,所以草书就嫌狂浪不够.”觉得谈到书法谈到书法家怎么一下子出来很多事情和他们有千死万缕的联系,很是微妙,而每一个分枝都能让人产生很多书法以外的认知,让你即便不是在书法上很有造诣的人也能从和他相关的事情中找到共鸣.好象它的”得意忘言”, 它的”空虚也是一种力量”,它的“先散怀抱,任情恣性”它的”大巧若拙”很能让我们想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心境.罗哩巴嗦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尽量把自己的意图说的明白一点,但感觉还是挺混乱,只能用一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做托词了.王羲之的自我评价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尤当雁行。
字体扁平小楷书法字帖
字体扁平小楷书法字帖
字体扁平小楷书法字帖推荐:
黄庭经:原本为黄素绢本,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
传王羲之所书
小楷《黄庭经》系《外景经》,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郎之意态。
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所写,结体修长,中宫收紧,四边开张,左敛右纵,化险为夷。
其布白匀整,字距、行距疏朗,为九宫最准者,全碑血脉畅通,气韵萧然。
有天下第一楷书之称。
洛神赋十三行:王献之的作品,将楷书艺术推向一个新高峰,被后世尊称
为“天下小楷第一”。
从温润细腻、峻拔流美的气格来看,《洛神赋》颇得其父心法要诀,但又灵性颖出,创变有成,更讲求作品的遒丽、峻逸、疏朗之美。
灵飞经:钟绍京的《灵飞经》,笔势圆劲,字体精妙。
文征明小楷草堂十志:字迹清秀、婀娜多姿,是其传世之作中的一件精品。
南华真经:王宠小楷欣赏《南华真经内七篇》,正德十一年(1516)雅宜
山人书。
此外,钟繇的《宣示表》也是小楷的经典之作,章法纵紧横疏,气势开阔,每行字的大小、轻重、正欹、宽窄,错落有致,极尽自然之趣。
以上推荐仅供参考,建议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小楷书法字帖进行练习。
王羲之硬笔楷书字帖
王羲之硬笔楷书字帖王羲之所有字帖,一网打尽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说起王羲之,几乎是家喻户晓,说不定还能说出几个有关他的故事。
这也算是中国独特的书法文化现象。
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
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
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
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
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
其子玄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
中国书史上虽推崇王羲之为“书圣”,但并不把他看作一尊凝固的圣像,而只是看作中华文化中书艺创造的“尽善尽美”的象征。
事物永远是发展的、前进的,王羲之在他那一时代到达“尽善尽美”的顶峰,这一“圣像”必将召唤后来者在各自的时代去登攀新的书艺顶峰。
《兰亭序》《二谢帖》译文:二谢面未比面,迟诼良不静。
羲之女爱再拜。
想邰儿悉佳。
前患者善。
所送议当试寻省。
左边剧。
《丧乱帖》译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
羲之顿首顿首。
《干呕帖》《干呕帖》,又名《如常帖》、《昨还帖》。
纵 14.1 厘米,横 26.4 厘米,共 4 行 36 个字,五代至北宋时期的临摹本。
国家一级文物。
是王羲之病中写给友人的短信。
该帖笔意神采超逸,书风沉着劲健,曾刻录于《淳化阁帖》之中,是流传有序的艺术珍品。
《大观帖》大观帖,中国北宋官刻丛帖。
刻帖工作由龙大渊主持,蔡京奉旨书写帖内的款识标题。
因刻于徽宗大观三年(1109)正月,世人遂称之为《大观帖》。
刻成之后置于太清楼下,又称《太清楼帖》,也有称《大观太清楼帖》者。
石刻成后拓本用以赐给,因此流传较少。
《十七帖》《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
碑文临摹字帖
碑文临摹字帖
碑文临摹字帖是模仿古代碑刻上的字体进行书写练习的材料,可以帮助提高书法技巧和艺术感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碑文临摹字帖:
1.《兰亭序》:这是王羲之的名篇,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2.《颜勤礼碑》:这是北魏时期颜勤礼所立的铭文,以其楷书书法风
格闻名。
3.《顾恺之书法碑帖》: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他的碑帖
收集了许多他的作品。
4.《钟馗妙道真经》:这是唐代钟绍京刻写的真经,以其独特的方块
字体著称。
5.《张旭草书碑帖》:张旭是唐代著名的草书书法家,他的碑帖展示
了他独特的草书风格。
6.《王献之碑》:这是唐代王献之所立的铭文,以其行草字体而闻名。
在选择碑文临摹字帖时,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需要进行选择。
此外,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应尊重历史碑刻,不要随意在古迹上临摹,而是使用合法的复制品或相关资料进行练习。
字帖推荐(楷书篇)
字帖推荐(楷书篇)自从《系统练字》一文发布后,在推荐字帖这方面,不断有知友反映推荐的字帖(今帖)偏老、买不到、不详细、有无电子版等问题。
(文尾有福利)之前推荐的字帖:楷:田英章的《硬笔楷书标准教程》、《硬笔楷书技法》、《漂亮字的快写技巧》、《间架结构28法:硬笔楷行卷》《硬笔楷书现代汉语3500常用字》,卢中南的《5000常用字楷书字帖》、《千古绝句钢笔书法临摹字帖》,吴玉生的《钢笔楷书通用汉字7000》。
该文将重新在楷书推荐字帖,推荐之前需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a.千万不要选择纯网红手写类字帖,除非该字帖满足你本身需求。
b.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年纪大练字就有阻碍,相反,年纪越大理解起来越容易。
c.千万不要买一堆字帖而不练,想练字就马上行动。
d.千万不要选好字帖并开始练习后,然后各种换字帖。
e.千万不要觉得练字只能从楷书或隶书开始,其实从哪种字体开始都行。
f.千万不要轻易练习行草或草书类字帖,除非有一定基础。
在字帖选择方面,本韵早在之前文章中表示字帖的选择尽量根据性格、书写习惯、喜好等。
不管是当代还是古代,优秀的字帖层出不穷。
楷书可以选田英章、田雪松、卢中南、顾仲安、荆霄鹏、米骏、张秀等人书写的字帖;如果你想更深入的练习,那么就得在当代的基础上习古,选临历代书法经典,如楷书可选钟繇、赵孟頫、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褚遂良等人的楷书以及明清名家的小楷。
同时,在此基础上选择与自己性情相投、喜欢的字帖。
好吧,说了那么多,估计有人还是不会选,直接推较新、易练的:某东自营经常是半折或100-50,可以先放购物车等活动。
在首页领券中心领券或领Plus券后购买,价格基本为下面标价的一半,注意:买字帖要么自营要么旗舰店!楷书:1.田英章楷书入门系列(华夏万卷)2.米骏楷书入门系列(书写天下)3.荆霄鹏楷书入门系列(墨点)如果嫌系列太多,也可以这样来,比如:组合1:田英章楷书技法+7000常用组合2:米骏楷书入门系列第三本+7天学会楷书(注意:7天一般不可能学会,练字是个长期的过程!)组合3:荆霄鹏楷书视频教程+7000字注意,从练字到日常书写一定要做好过渡练习,在练后需要刻意应用。
王羲之硬笔楷书字帖
王羲之硬笔楷书字帖王羲之所有字帖,一网打尽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说起王羲之,几乎是家喻户晓,说不定还能说出几个有关他的故事。
这也算是中国独特的书法文化现象。
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
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
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
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
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
其子玄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
中国书史上虽推崇王羲之为“书圣”,但并不把他看作一尊凝固的圣像,而只是看作中华文化中书艺创造的“尽善尽美”的象征。
事物永远是发展的、前进的,王羲之在他那一时代到达“尽善尽美”的顶峰,这一“圣像”必将召唤后来者在各自的时代去登攀新的书艺顶峰。
《兰亭序》《二谢帖》译文:二谢面未比面,迟诼良不静。
羲之女爱再拜。
想邰儿悉佳。
前患者善。
所送议当试寻省。
左边剧。
《丧乱帖》译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
羲之顿首顿首。
《干呕帖》《干呕帖》,又名《如常帖》、《昨还帖》。
纵 14.1 厘米,横 26.4 厘米,共 4 行 36 个字,五代至北宋时期的临摹本。
国家一级文物。
是王羲之病中写给友人的短信。
该帖笔意神采超逸,书风沉着劲健,曾刻录于《淳化阁帖》之中,是流传有序的艺术珍品。
《大观帖》大观帖,中国北宋官刻丛帖。
刻帖工作由龙大渊主持,蔡京奉旨书写帖内的款识标题。
因刻于徽宗大观三年(1109)正月,世人遂称之为《大观帖》。
刻成之后置于太清楼下,又称《太清楼帖》,也有称《大观太清楼帖》者。
石刻成后拓本用以赐给,因此流传较少。
《十七帖》《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
书法楷书字帖及特点 书法教学课件
玄秘塔碑
(841年,六十四岁)
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 和、邵建初镌刻。共二十八行,行 五十四字,石存西安碑林。清王澍 《虚舟题跋》云,“诚是极矜炼之 作。”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云: “此碑柳书中最露筋骨者。”其骨 力矫健,筋骨特露,刚健遒媚;结 字瘦长,且大小颇有错落,巧富变 化,顾盼神飞,行间气脉流贯。全 碑无一懈笔,可谓精绝。
柳公权从小接受《柳氏家训》 关于“德行”的教导,因此终 身以德行为根株,“博贯经 术”。他于人生、书艺都具儒 家风范,柳公权的“笔谏”, 成为后世士大夫的一种“典 范”:
柳公权书法穆宗怠于朝政,柳 公权以书喻政,由此及彼,巧 妙地进谏。从此“心正笔正” 说一直流传至后世。柳公权在 “侍书中禁”时敢于直言或婉 言进谏的行这,于此可见一斑。
颜 真 卿 书 法
多宝 塔碑
3、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 碑》,天宝十一年(752)四月廿日建,岑勋撰文,颜 真卿书丹,徐浩题额,史华刻字,现藏西安碑林。 碑文写的是西京龙兴寺和尚楚今静夜诵读
《法华经》时,仿佛时时有多宝佛塔呈现眼前, 他决心把幻觉中的多宝佛塔变为现实,天宝元年 选中千福寺兴工,四年始成。在千福寺中每年为 皇帝和苍生书写《法华经》、《菩萨戒经》,这 在佛教史上,有特殊的意义。
颜 真 卿 书 法
主要 作品
1、东方朔画像赞:《东方朔画像赞》 的楷书作品有两件,其一传为王羲之小楷, 另一为颜真卿的大楷。此碑额篆“汉太中 大夫东方先生画赞并序”,唐天宝十三年 十二月立于德州,时年颜真卿四十六岁。 苏东坡曾学此碑,并题云:“颜鲁公平生 写碑,唯此碑为清雄。字间不失清远,其 后见王右军本,乃知字字临此书,虽大小 相悬,而气韵良是。”明人有云:“书法 峭拔奋张,固是鲁公得意笔也。”
楷书字帖大全
历代对王羲之书法的评价
历代对王羲之书法的评价历代对王羲之书法的评价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
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
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
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
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
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
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
他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曾留下形形色色的传说,有的甚至成为绘画的题材。
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
没有原迹存世,法书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乐毅论、黄庭经等,摹本墨迹廓填本有孔侍中帖、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快雪时晴帖、频有哀帖、丧乱帖、远宦帖、姨母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寒切帖、行穰帖以及唐僧怀仁集书书《圣教序》等。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
其子玄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
黄伯思《东观徐论》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
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
”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
武则天尝求王羲之书,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进呈,编为《万岁通天帖》。
南朝齐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门之后,有法书录入。
[王羲之勤奋的事例]王羲之楷书字帖
[王羲之勤奋的事例]王羲之楷书字帖王羲之专注勤奋的励志故事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的著名政治家以及书法家,而这些名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人们在平时生活中需要多加学习名人勤奋刻苦的精神。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学习名人的长处,更容易进步,下面就为大家推荐有关王羲之专注勤奋的励志故事,希望可以帮助到朋友们。
有关王羲之专注勤奋的励志故事:王羲之吃墨的故事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
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
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叫做“墨池”。
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了,还是坚持每天练字。
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
丫环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
丫环没有办法,只好去告诉他的夫人。
夫人和丫环来到书房的时候,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
她们忍不住笑出了声。
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眼睛还看着字的时候,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
夫人心疼地对王羲之说:“你要保重身体呀!你的字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呢”王羲之抬起头,回答说:“我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
我要有自己的写法,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王羲之终于写出了一种妍美流利的新字体。
大家都称赞他写的字像彩云那样轻松自如,像飞龙那样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认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有关王羲之专注勤奋的励志故事:王羲之练书法的故事王羲之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
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叔父王导为司徒,伯父王敦为扬州刺史,叔祖父王澄为荆州刺史。
他父亲这一辈人都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所以他有很好的学习条件。
王羲之小时候少言寡语,谁也看不出他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但他热爱学习,喜欢钻研,遇事机智有心计。
他7岁开始临池学书,到10岁时,字写得已很有水平,他的叔叔伯伯都十分喜欢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羲之的楷书字帖
王羲之的楷书字帖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楷书字帖1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楷书字帖2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楷书字帖3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楷书字帖4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楷书字帖5
王羲之的书法特点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
王羲之的书法精致、美仑美奂,是极富有美的观赏的。
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开创了妍美流畅的行、草书法先河。
特别是行书《兰亭序》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点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内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
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
《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姿态殊异,圆转自如。
王羲之是东晋伟大书法家,他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开晋后妍美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后世莫不宗法。
他行书字帖《兰亭序》是他的的代表作,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习书者。
王羲之亦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唐太宗李世民倡导王羲之的书风。
他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搜集、临摹、欣赏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摹制多本,赐给群臣。
在中国书法史上,帝王以九五万乘之尊而力倡一人之书者,仅此而已。
宋代姜夔酷爱《兰亭序》,日日研习,常将所悟所得跋其上。
有一跋云:“廿余年习《兰亭》皆无入处,今夕灯下观之,颇有所悟。
”历时二十多年才稍知入门,可见释读之难:一千六百多年来无数书法家都孜孜不倦地释读过,何尝不想深入羲之的堂奥,但最终只能得其一体而已。
因此,《兰亭序》可以说是由杰出的书法智慧所营造成的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