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探究型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研(探)究型课程改进课堂教学的措施
一、课堂教学基本环节①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一般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举一反三的过程,与之相对应的“问题、思考、操作、拓展”即可作为探究型课程课堂教学四环节。
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问题、思考、操作、拓展”四个教学环节,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重点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问题是什么?怎么引出问题?
2.思考什么?怎么思考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3.操作什么?怎样操作才能指向问题的解决?
4.进一步拓展的广度和深度在哪里?
表课堂一般教学规律分析与建议
二、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实施过程②
1、运用观察法进行问题探究的教学设计
所谓“观察”就是借助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对周围环境有意识的感知。观察方法一般分为:特征观察法、顺序观察法、比较观察法、分解观察法、追踪观察法、验证观察法等。观察类探究活动的基本实施过程包括兴趣引入、实践观察、总结方法、再次实践、信息处理、交流展示、总结评价七个阶段。教师要根据每一阶段的学习需要进行教学设计。
表观察类探究活动的基本实施过程
2、运用实验法进行问题探究的教学设计
小学探究型课程中多为验证、设计、研究创新类的实验活动,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某个问题自主的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结果,从中发现科学概念或原理,获得知识。其特点是"实验过程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培养过程技能为主要目的"、"以个别或小组为基础组织形式"和"教师引导而不是控制实验过程"。
表实验类探究活动的基本实施过程
3、运用调查法进行问题探究的教学设计
小学阶段,基于学校、家庭、社区的访问和问卷调查是比较适合开展的。对比二者的
能力要求,小学低年级的学习目标侧重于访问,中高年级侧重于问卷调查或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表调查类探究活动的基本实施过程
4、运用信息收集法进行问题探究的教学设计
信息收集类探究活动是围绕问题解决,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交流信息能力的探究活动。其一般包括前期的信息收集,后期的信息处理两个主要阶段。在小学年段,信息的收集、处理,是应该重点组织学生经历、体验的探究过程之一。
表调查类探究活动的基本实施过程
三、中学课堂教学的一般实施过程③④
中学探究课程的教学是指导学生进行规范问题探究的过程,每一个问题的探究都基本包含五个步骤。
1、“选题定题”阶段
(1)创设情景,生成主题
教师要注意创设一定的情景,以便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其进入学习角色,生成和确定探究主题。
(2)主题分解,产生课题
一个主题往往包含很多内容,还要进行分解,使其成为指向明确的探究课题。分解可以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性质进行,也可以按主题中包含的不同内容进行。
(3)开展论证,确定课题
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不一定是可以探究的课题,还需要以“兴趣性、价值性、可行性”等为标准引导学生去分析、理解,将之转化、细化最终形成“课题”。
2、“制定方案”阶段
探究方案一般包括课题名称、探究目的、探究内容、探究方法、探究步骤、时间安排、人员分工、预期成果等内容。
(1)提供范例,深入解析
教师可以提供典型的范例,并详细解剖和分析每一个栏目的填写要点,以降低学生制定方案的难度。
(2)提供空表,合作设计
教师再提供学生空白的方案表,让学生根据课题内容进行模仿设计。教师要鼓励学生围绕探究目的、内容,在组长的带领下充分讨论,在集思广益中设计探究方案。
(3)合理分工,各尽所长
一般由学生自行建组,教师视具体情况适当协调,在方案制定阶段,教师要指导各小组根据组员的能力和特长进行合理分工,促其做到“行为上分工合作、思想上交流碰撞、成效上合作共享”。
(4)交流评议,不断完善
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安排学生交流方案中的各个栏目,指导小组之间开展评议,使探究活动的时间安排、人员分工合作、过程与步骤等得到一一细化。
3、“实施探究”阶段
(1)指导探究方法,体验探究过程
教师要结合实例对学生开展怎样利用工具书(如索引、文摘、百科全书等)、怎样使用媒体网络搜集资料、怎样进行调查、访谈、实验的指导,使学生将探究方法与探究活动结合起来,在主动运用探究方法中体验探究过程,在经历探究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探究方法。
(2)亲身参与实践,引领学生探究
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参与探究,一方面了解探究的真实过程,积累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发挥自己在经历、经验和知识等方面的优势,先于学生、高于学生地做课题探究的引领者。
(3)指导交流互动,共谋解决方法
教师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活动,让学生呈现问题、分析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获得解决问题的捷径。
(4)指导及时记录,收集过程资料
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过程性资料及时积累,建议学生设计探究档案袋,将相关资料收集在一起,也培养学生经常梳理、归类的好习惯。
4、“总结成果”阶段
(1)指导学生整理资料
以问卷调查法为例,整理一般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评定,对每个调查对象的调查问卷进行归类评定;二是登记和统计,先把评定结果编制成逐人登记表,再统计各项的平均数、百分比等;三是编制统计图表,把几个样本的统计结果汇总到一张统计表上。
(2)指导学生分析总结资料
有定量和定性两种,定量分析一般采用统计表和统计图来表示,使数据结果得到直观的表述;定性分析一般采用因果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以揭示探究内容间的内在关系和规律。
(3)指导学生撰写探究报告
以调查报告为例,包含题目、调查目的、调查过程、结论与建议、附录五个部分。
5、“成果交流”阶段
(1)依据活动特点,指导多样化展示
课题探究的展示形式有:实验展示、观察日记、调查报告、结题报告;项目设计的展示形式有:作品或模型、小发明与小制作、设计图等。
(2)依据学生特点,指导个性化展示
课题成果的展示还要依据学生特点,采用个性化的展示方式,以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注意使不同个性的学生在展示中互补。
(3)积极肯定,指导激励性评价
教师要积极肯定,使交流过程成为激励性、欣赏式评价的过程。还可以指导学生从探究态度、参与程度、合作能力、纪律意识、交往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采用等第、寄语、奖分制等形式,记录在《学生成长记录册》中。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