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第一章:诗歌与人物形象1.1 诗歌的定义与特点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以节奏、韵律和意象为主要表现手段。

诗歌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和强烈的表现力。

1.2 人物形象的概念与作用人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人物特征和性格。

人物形象通过诗歌中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描写表现出来。

人物形象有助于表达诗人的情感和主题。

第二章:人物形象的描绘方法2.1 外貌描写描述人物的外观特征,如容貌、身材、衣着等。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描绘的形象性。

2.2 语言描写通过人物的言语表达其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运用对话、独白等手法,展现人物内心的世界。

2.3 动作描写通过人物的行为举止表现其性格和情感。

运用动态的动词和形容词,生动描绘人物的动作。

2.4 心理描写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如思想、感情、欲望等。

运用内心独白、梦境等手法,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三章:诗歌中的人物关系3.1 人物之间的互动分析诗歌中人物之间的对话、互动和冲突。

通过人物之间的互动,揭示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变化。

3.2 人物与环境的联系分析人物与诗歌中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

人物与环境的互动,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3.3 人物与主题的联系分析人物与诗歌主题的关系。

通过人物的形象和行为,突出诗歌的主题思想。

第四章:诗歌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4.1 细致阅读与感知仔细阅读诗歌,感知人物形象的整体印象。

注意诗歌中的细节描述,捕捉人物形象的特征。

4.2 分析与解读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性格。

解读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作用。

4.3 欣赏与评价欣赏人物形象的描绘技巧和艺术效果。

对人物形象进行评价,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实践5.1 选取一首具有典型人物形象的诗歌。

《登鹳雀楼》(王之涣)5.2 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描述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特征。

分析人物与环境的联系和人物与主题的联系。

5.3 实践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受。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高考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分析方法,提高学生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高考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分析方法,学会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如何运用相关鉴赏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为例,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环节一: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分析方法(15分钟)1. 介绍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分析方法,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

3. 教学环节二:案例分析(20分钟)1. 提供几个具有不同特点的诗歌人物形象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诗歌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和心得。

4. 教学环节三:小组讨论(20分钟)1.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诗歌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和心得。

5. 教学环节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诗歌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和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人物形象。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分析的准确性和深入程度。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方法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案例。

2. 诗歌案例:提供具有不同特点的诗歌人物形象案例,供学生分析讨论。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完美版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课设计【2010 高考考纲解读】2010 年《考试纲领》要求: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看法态度。

能力层级为 E 级,即鉴赏评论。

【高考考点1】:鉴赏作品的形象。

【考点讲解】包含人物形象、光景形象、事物形象,要擅长掌握形象的特色,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011 高考考点展望】2011 年高考,诗歌鉴赏还是重点,考察形式不会有大的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比较阅读鉴赏题可能有所增添,像2009 年湖南卷那样,把两首在某一点有相通之处的诗词放在一同比较异同;选材范围会有所扩大,不单有大师级诗人的作品,也会有不著名诗人的作品,不单有唐诗宋词,还会有清诗甚至是近代诗等非主流的作品。

整体上看,2011 年高考仍以 " 稳 " 为主。

【教课目的】:1掌握古诗词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2提高学生解答古诗词歌鉴赏形象类题型能力。

【教课重点】:掌握古诗词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教课难点】:如何鉴赏人物(光景、事物)形象及解答相应题型的方法与技巧【课前预习阅读】: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建出来的生动详细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形象(意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怀主人公)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情形)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一、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抒怀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这种诗歌常常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另一类是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种诗歌常常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单高傲者的形象。

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拥有一致性的一面。

二、诗歌中的物象诗歌中的物象既能够是事物形象,又能够是光景形象。

前者指那些托物言志诗中描述的事物形象,比如于谦《石灰吟》中所咏叹的石灰。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1掌握古诗词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2提高学生解答古诗词歌鉴赏形象类题型能力。

:掌握古诗词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如何鉴赏人物(景物、事物)形象及解答相应题型的方法与技巧第三课时通过上两节课的分析举例,我们可以总结如下:一、答题技巧1、答题步骤及答题套路(1)答题步骤。

分三步:①点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形象特征。

②析例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特点。

③明作用:形象的典型性或代表意义,对表现主题和作者感情的作用。

-----------答题步骤 ---------(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概说)。

(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

(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性等)。

2、答题套路这首诗塑造了一个()的形象。

这个以从()句中看出,这句通过()的描写将人物形象展现出来。

这个形象是()的代表,身上集中体现了()的社会现实,传达出诗人()的情感。

二、误区提示1、鉴赏诗歌形象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一是对景物理解不准确。

要准确理解景物,解题时要注意把握准景物的特点,而景物的特点往往与其修饰词或动词有关,理解时应将诗中的`景物联系起来并结合人物的感情来分析。

二是对人物理解不准确,只是谈诗歌写了什么,而没有发掘蕴涵的东西。

要准确理解人物,解题时不仅要注意把握人物外在的东西,更要通过外在的东西去关注其内在的东西,如内心的感受、情感等。

三是分析形象程式化,未能具体分析。

2、备考胜经复习备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形象鉴赏的相关知识、术语,熟悉掌握鉴赏形象的基本方法。

(2)、.平时多读点评和评析式的诗歌欣赏,读时要有意识地感受、分析意象、意境或人物形象。

(3)、.了解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著名诗歌作家的基本情况(包括生平、志趣、代表作等);了解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诗歌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征,这样即使考题出了我们不熟悉的作家的诗歌,我们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第一章:诗歌与人物形象1.1 诗歌的定义与特点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以节奏、韵律和形象性为特点。

诗歌通过凝练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1.2 人物形象的概念与作用人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人物角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形象特征。

人物形象通过诗歌中的描写和对话展现出来,起到突出主题和表达情感的作用。

第二章:诗歌中的人物描写2.1 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具体的描绘,包括容貌、服饰、体态等。

通过外貌描写可以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

2.2 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指通过人物的对话和独白来展示其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通过语言描写可以揭示人物内心的思想和感受。

第三章:诗歌中的人物心理3.1 内心独白内心独白是指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来展示其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

通过内心独白可以深入了解人物的思想和动机。

3.2 情感表现情感表现是指通过诗歌中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来展示人物的情感状态。

通过情感表现可以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第四章:诗歌中的人物关系4.1 人物关系的基本类型人物关系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等基本类型。

人物关系可以通过诗歌中的互动和描写来展现出来。

4.2 人物关系的作用人物关系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主题和表达情感的作用。

人物关系的复杂性和变化可以增加诗歌的层次感和深度。

第五章:诗歌中的人物与环境5.1 人物与自然环境人物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通过自然环境的描绘可以营造出诗歌的氛围和情感基调。

5.2 人物与社会环境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冲突和互动可以揭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命运。

通过社会环境的描写可以反映出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氛围。

【参考答案】第一章:诗歌与人物形象诗歌是一种以节奏、韵律和形象性为特点的文学形式,通过凝练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人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人物角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形象特征,通过诗歌中的描写和对话展现出来,起到突出主题和表达情感的作用。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第一课时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第一课时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第一课时)

1把握古诗词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术。
2提高学生解答古诗词歌鉴赏形象类题型能力。

把古诗词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术。

如何鉴赏人物(景物、事物)形象及解答相应题型的方式与技术
第一课时
考点解读:
XX年《考试大纲》要求: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术;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 概念解析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制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情感的艺术形象。所谓“形象”确实是诗歌中所展现出来的生活图景,一样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和客观事物的形象.
在命题时,要紧考察对 “形象”的情感认知和理性试探。
(1)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
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确实是主人公自己,这种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固然,也有许多不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垂头思故乡。”在这首诗中,咱们能够看到一个漂泊在外,夜晚望月思家的诗人自我形象。
另一类是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种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非作者本人)。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中的渔翁确实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二、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样不如小说中的形象饱满、完整,它能够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转变,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述,以精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情感。

完整版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教案

完整版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教案

完整版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第四单元《诗歌与戏剧》中的《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具体内容包括:通过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城子·密州出猎》两首诗歌,分析诗人如何通过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追求。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2. 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艺术手法鉴赏人物形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两幅画作,一幅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插画,另一幅为《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插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幅画作中的人物形象给你什么感觉?他们之间有何联系?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两首诗歌,尝试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诗人的情感。

3. 课堂讲解(1)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人物形象及情感。

a. 诗人形象:困顿、坚韧、乐观。

b. 情感表达:对生活的无奈、对理想的执着。

(2)分析《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人物形象及情感。

a. 诗人形象:英勇、豪迈、自信。

b. 情感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关爱。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进一步深化对诗歌人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

5. 随堂练习设计两道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2. 内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形象——困顿、坚韧、乐观;情感——无奈、执着。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人形象——英勇、豪迈、自信;情感——忠诚、关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登高》一诗中的人物形象及情感。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专题教案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专题教案

古诗鉴赏一:形象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就是把握诗歌中所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

艺术形象不仅指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还包括诗歌中的意象。

高考中鉴赏诗歌的形象类题目多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的特征,揭示作者所刻画的某一形象的意义。

其中对景物形象的鉴赏,常常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所描述的画面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的题目则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所营造的意境。

专题(一)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即诗人自我形象,常见于写景、抒情类诗歌;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常见于写人的诗歌,如闺怨诗、边塞诗中的人物形象。

前者例如《登高》中杜甫的形象,后者例如《观猎》中的将军的形象。

古诗中常见艺术形象类别举例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得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是指诗人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塑造出的具体可感、栩栩如生的人物。

2.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诗人的情感和寓意。

3. 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诗人的情感和寓意。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诗歌中细致观察、分析人物形象,并将其与诗人的情感联系起来。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诗歌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 采用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诗歌案例,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预习。

2. 准备与诗歌相关的人物形象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3. 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诗歌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学生熟知的诗歌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 新课:讲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的概念,分析方法等。

3. 案例分析:以具体的诗歌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诗人的情感和寓意。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其他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享自己的见解。

6.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取一首诗歌,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写下自己的感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作业评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包括分析的准确性、思维的深度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教学拓展1. 邀请诗人或文学评论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诗歌创作和鉴赏的方法。

2. 组织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通过朗诵感受诗歌的魅力,进一步理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3. 开展诗歌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3.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主旨。

二、教学内容1. 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概念与特点2. 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3. 典型人物形象案例分析4. 诗歌人物形象在表达主题和情感中的作用5. 提高学生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析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诗歌人物形象,并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主旨。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诗歌人物形象,使学生掌握分析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分析诗歌人物形象,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

3. 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总结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分析指定诗歌的人物形象,并进行讨论。

5.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活跃程度,评估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分析能力:通过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讨论,评估其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理解深度: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其对诗歌人物形象在表达主题和情感中作用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文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理解。

2. 组织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在感受诗歌韵律的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3. 开展诗歌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创作中运用丰富的人物形象,提升创作能力。

八、教学资源1. 经典诗歌选集:用于分析和讨论的人物形象丰富的诗歌。

2. 教学PPT:展示诗歌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和案例。

(完整word版)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

(完整word版)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鉴赏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内涵和分类。

2、体察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3、掌握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归纳和方法的解读教学难点:解题的思路与准确的表述。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归纳法教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教材内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明确诗歌的人物形象——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诗人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让同学们初步感知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内涵和分类二、鉴赏分析古诗中的人物形象通过学生分析诗歌,教师补充说明,让学生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三种做题方法,即一、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二、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三、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同时明确答题三步骤:(1)步骤一: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人物形象特点(身份、性格),即一句话“盖帽”(2)步骤二:结合诗句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如有表现手法,也可概括)(3)步骤三:概括出形象的社会意义或蕴含的作者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通过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三种做题方法以及答题三步骤,进而突出人物形象的归纳和方法的解读这一教学重点。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试分析人物形象闺意献张水部(唐)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注释:①张水部,张籍。

朱庆馀曾得到张籍的赏识,而张籍又乐于推荐提拔后辈。

因而朱庆馀在临应考前作这首诗献给他,借以征求意见。

②舅姑,公婆诗歌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请简要分析。

高冠谷口招郑鄂(岑参)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注】然:通“燃”。

完整版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优质教案

完整版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优质教案

完整版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这一主题,内容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章《诗歌的鉴赏》。

具体包括:理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类,掌握如何分析、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学会评价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分类及其特点。

2. 学会分析、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提高审美能力。

3. 能够评价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提升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评价其艺术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人物形象分类,学会分析、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描绘不同人物形象的诗歌作品,引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人物形象分类,结合教材中的诗歌实例进行分析。

a. 知识讲解:介绍人物形象的分类(如英雄、美人、隐士等)及其特点。

b.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

c.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另一首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课堂互动。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描绘人物形象的诗歌,并进行课堂展示。

六、板书设计1. 人物形象分类:英雄、美人、隐士等。

2. 分析、鉴赏方法:观察、联想、对比等。

3. 艺术价值评价:形象鲜明、生动、具有感染力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教材中的一首诗歌,描绘其中的人物形象,并评价其艺术价值。

2. 答案示例:以教材中的《登鹳雀楼》为例,分析其中的诗人形象,评价其艺术价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描绘人物形象的诗歌,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在创作诗歌过程中的表现,指导他们提升写作技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示例的详细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基本分析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 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概念与特点2. 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方法3. 典型人物形象案例解析三、教学重点:1. 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2. 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方法3. 典型人物形象案例解析四、教学难点:1. 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细腻描绘2. 深入理解诗人通过人物形象表达的思想感情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具有鲜明人物形象的诗歌导入,激发学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兴趣。

2. 新课内容:介绍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概念与特点,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并分享成果。

4. 练习巩固: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并进行交流分享。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选取一首诗歌,深入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感受。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交流,评价学生在诗歌人物形象分析方面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实践法:让学生自主选取诗歌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的诗歌案例,制作课件,准备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详细讲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分析选定的诗歌,讨论其中的人物形象。

4. 分享与讨论:各小组分享分析结果,全班进行讨论,深化理解。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以便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鉴赏古典诗歌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高三复习课)共3篇

《鉴赏古典诗歌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高三复习课)共3篇

《鉴赏古典诗歌人物形象》教学设计(高三复习课)共3篇《鉴赏古典诗歌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高三复习课)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内涵2.掌握古典诗歌中表达人物形象的语言技巧技能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深入理解诗歌意境2.能够准确判断古典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与意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欣赏和理解力2.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二、教学内容《鉴赏古典诗歌人物形象》教学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导入环节:欣赏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给好友岑参离别时所作。

诗中通过草原景观的描绘,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与思绪。

此节课的导入环节将通过欣赏该诗歌,引导学生进入古典诗歌的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二、讲解环节:介绍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内涵此环节将着重介绍古典诗歌中表达人物形象的常用手法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古典诗歌案例的解读,让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写法及其用意有透彻的理解。

三、实践环节:学生自选一首古典诗歌进行解析学生将自主选择一首古典诗歌,深入剖析其中的人物形象,探究其蕴含的意义,从而实践前两个环节的学习内容。

四、总结环节:集中讨论各组学生的分析成果此环节将旨在让学生互相交流各自分析的成果,通过集中讨论的方式,梳理和总结以前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在讨论中取长补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典诗歌中表达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

三、教学方法此次教学将采用“讲解+实践+讨论”的教学方式。

在导入环节,让学生通过听诗歌欣赏带入课堂;在讲解环节,通过讲解和案例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古典诗歌中表达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手法;在实践环节,学生将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古典诗歌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在总结讨论环节,学生将交流各自分析的成果,从而提供一个合作学习和互助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是对课程内容的回顾和梳理。

完整版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教案

完整版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教案
例题讲解应:
1.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人物形象诗歌,逐步引导学生分析。
2.采用提问、引导、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
3.结合诗歌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随堂练习应:
1.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四、作业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黑板。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古代人物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幅画中的人物给你什么感觉?画家是如何表现这个人物形象的?”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2.知识讲解(15分钟)
(1)介绍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四、情景导入
1.利用多媒体、实物等教具,创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入要自然、贴切,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教案反思:
1.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有趣,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保证了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4.课堂提问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帮助学生解决了疑问?
2.在强调重点和难点时,适当提高音量,放慢语速,确保学生听懂。
二、时间分配
1.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的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讲解和讨论。
2.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时间要充分,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吸收。
三、课堂提问
1.提问要有针对性,引导学生思考课程重点和难点。
2.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一、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二、教材版本:人教版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能够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重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五、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人物形象表现手法进行诗歌鉴赏。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诗歌,思考其中的人物形象。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诗歌,注意其中的人物形象。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4. 教师讲解: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讲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5. 练习巩固:让学生分析课后练习的诗歌,运用所学的人物形象表现手法。

七、课后作业:1. 阅读课后推荐的诗歌,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创作一首具有鲜明人物形象的诗歌。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诗歌创作:评价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看其是否能够运用人物形象表现手法。

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十、教学内容:1.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概述2. 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3. 诗歌鉴赏实例分析4. 课后练习5. 诗歌创作实践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使学生了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3. 实践创作: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创作诗歌,运用所学的人物形象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引入经典诗歌案例,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 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如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

(完整版)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教案

(完整版)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教案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诗歌的人物形象类型。

2、学会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解答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步骤。

教学重难点: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考点分析(教师结合高考考点进行分析)1、导语:古代诗歌鉴赏题是高考的必考题型。

《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的总体要求是:(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在平时的考试中,我们也做这种题型。

那么,你们平时喜欢做诗歌鉴赏题吗?为什么呢?一是读不懂诗歌。

诗人是借助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来创作诗歌的,诗歌的语言精炼、含蓄、跳跃性大,较难理解;二是没有掌握做诗歌鉴赏题的方法技巧。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如何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板书)2、明确什么是诗歌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板书)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

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板书)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

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

《江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二.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呢?(一)分析描写手法例题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中刻画了牧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诗歌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刻画出牧童天真顽皮、无忧无虑的性格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2010高考考纲解读】2010年《考试大纲》要求: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E级,即鉴赏评价。

【高考考点1】:鉴赏作品的形象。

【考点解说】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要善于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011高考考点预测】2011年高考,诗歌鉴赏仍是重点,考查形式不会有大的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比较阅读鉴赏题可能有所增加,像2009年湖南卷那样,把两首在某一点有相通之处的诗词放在一起比较异同;选材范围会有所扩大,不仅有大师级诗人的作品,也会有不知名诗人的作品,不仅有唐诗宋词,还会有清诗甚至是近代诗等非主流的作品。

总体上看,2011年高考仍以"稳"为主。

【教学目标】:1掌握古诗词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2提高学生解答古诗词歌鉴赏形象类题型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古诗词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鉴赏人物(景物、事物)形象及解答相应题型的方法与技巧【课前预习阅读】: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形象(意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一、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另一类是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

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二、诗歌中的物象诗歌中的物象既可以是事物形象,又可以是景物形象。

前者指那些托物言志诗中描绘的事物形象,例如于谦《石灰吟》中所咏叹的石灰。

这一物象也折射了抒情主人公自己,其与诗中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具有同一性,不过是用曲笔,让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隐藏在物象的背后。

后者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贺知章《咏柳》中的"柳")和人文景象(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方宅""草屋""远人村""墟里烟")。

鉴赏诗中这些形象的特点,品味这些形象所蕴含的意义与思想情感就是设题点、赋分点。

三、鉴赏诗歌形象,一是把握人物形象,二是品味诗中物象,三是明确解题思路1.人物形象的鉴赏(1)聚焦描绘人物言行情态的重要词语。

如鉴赏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这首诗,应抓住第三句重点品析,其中"惊"字贴切传神地刻画了一个重病在身仍惦念友人的知音形象。

(2)体味最能传达诗人心理活动的关键性词语。

如鉴赏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要揣摩第三句之"问":它含蓄而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应试前向主考官打听情况时的忐忑不安的心理。

(3)弄清形象塑造与物景描摹的内在关系。

如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的"众鸟""孤云""敬亭山",看似寻常物景,实为刻画诗人自我形象不可或缺的特殊意象,对表现诗人独坐敬亭山时流露出的孤寂情绪起到了映衬作用。

2.自然物象的鉴赏(1)掌握物象中心语的特殊含义。

如刘禹锡《乌衣巷》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句,其中"燕"作为动物意象,具有特定含义。

只有掌握了其具体含义--暗寓时事变迁、昔盛今衰、人事代谢,才能正确把握诗旨。

(2)揣摩物象修饰语的情感色彩。

如李白《送友人》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句,其中"浮云""落日"是理解诗歌主旨的重要意象,而一"浮"一"落"又是意象中浸染着强烈的情感倾向的关键修饰语,其彰显的情感意蕴与比兴意义不可忽略。

3.解题思路步骤(1)立足关键词句概括形象(人物形象或意境或物象)特征(表述时一般要结合使用的表达技巧)。

(2)诗中形象的特点。

(3)形象寄寓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考查方向:(1)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2)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3)对诗歌意境的体味(色彩、构成、情味等)。

【题目类型】:(1)"××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

(2)"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意思","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景物有什么特点"等。

(3)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变体: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解题格式】:(1)人物形象:身份+性格;(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即解释诗句)+深层含义;(3)体会意境:客观形象图景+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答题要领】:可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形象含义、描摹诗歌图景;概括形象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

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

【答题步骤】:形象类:(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意境类:(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2)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4)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把握典型意象的基本特征和寓意】常见典型意象有这样一些分类:树木类。

黄叶:凋零。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往事如烟,兴亡之感。

红叶:传情之物,思念。

松柏:坚强,傲岸。

梧桐:凄凉,凄苦,悲情。

花草类。

花落:凋零,人生失意,生活挫折。

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伤春,离恨,身份地位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指国家昔盛今衰。

兰:清高,自傲,高洁。

菊:高洁品格,隐逸。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人生逆境。

红豆:爱情,友情。

动物类。

猿猴:哀伤凄厉。

鸿鹄:志向,理想,追求。

鹰:刚劲自由,人生志向高阔,豪情壮志。

瘦马:漂泊。

沙鸥:飘零,伤感。

乌鸦(寒鸦):伤感,倦归,凄清。

孤雁:孤独,思乡念亲。

鸿雁:书信,思乡怀人。

风霜雨雪水云类。

海浪汹涌:人生逆境,江湖诡谲。

寒烟:境况惨淡,人生迷惘,理想不得实现。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人生道路坎坷,人生挫折。

露:人生短促,时光易逝。

云:游子漂泊。

水:环境幽寂。

器物建筑类。

捣衣砧:妇女思夫。

西楼:闺怨,凄凉,悲情。

桑梓:故乡,思乡。

吴钩:宝剑,利剑,失意情怀,渴望建功立业,战场。

地点类。

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的感慨,破败萧条。

乡村:田园风光,生活气息,厌俗,思归,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纯朴,美好安逸,宁静,闲适。

仙境:飘逸美好,洁净,忘尘厌俗。

凭栏:哀伤,思念故国、故乡、亲人,抑郁愤懑,不满现实。

桃源:乐土,理想,追求,厌俗,归隐。

其他类。

六朝旧事:往日繁华,昔盛今衰的感慨,讽喻现实。

击楫:报效国家,收复失地,志向抱负。

碧血:忠心。

采薇:隐居生活,坚守节操。

哀鸿:哀伤苦痛,流离失所。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人物形象鉴赏。

教学目标:1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升解题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阅读相关知识:常见形象(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10、常用术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