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必须掌握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一)教育心理学。

1. 绪论。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明确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3)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步骤并加以应用。

2. 学生心理。

(1)了解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

(2)理解心理发展、最近发展区、流体智力、晶体智力的内涵。

(3)掌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并加以应用。

(4)阐述学生常见的学习风格差异,并分析其对教师的教学的影响。

3. 教师心理。

(1)阐述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与特征。

(2)理解教学效能感、教师控制点、罗森塔尔效应、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3)了解师生的相互作用。

(4)掌握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以及进行教学反思训练的途径。

(5)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并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4. 学习心理。

(1)了解学习的概念及其作用。

(2)理解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3)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特点;掌握需要层次理论和归因理论并加以应用;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

(4)了解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的含义。

(5)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并明确教学实际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6)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结合实际分析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7)了解学习策略、元认知的概念。

5. 教学心理。

(1)了解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

(2)了解布罗菲和伊伏特旬划分的课堂管理的四个阶段。

(3)了解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掌握行为矫正的原则及程序。

(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1. 德育的内涵、目标与内容。

(1)了解和掌握德育(包括广义德育、狭义德育、道德、品德等)的含义以及学校德育的含义;掌握德育的意义或作用。

(2)了解德育目标的含义,懂得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3)掌握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1.学习理论:学习是认知和行为的变化,学习理论研究学习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其中,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认为学习是通过环境的激励和惩罚来形成的;认知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思维过程,侧重于理解和记忆;社会认知理论则关注观察学习和模仿的影响。

2.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在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过程。

经典的理论有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教育者有指导意义,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发展需要,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

4.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关注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态度。

它研究个体与他人的互动、归属感和态度形成等问题。

教育中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帮助理解学生间的关系、合作学习和学校氛围等因素对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5.教育评估:教育评估是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教育政策等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各种测量工具和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和态度,从而提供改进教学和学校管理的依据。

6.教育心理学与教学实践的关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材料,提供恰当的反馈和支持,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7.教育心理学的应用领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在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得到应用。

例如,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调节能力,解决学习障碍和行为问题,改善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心理健康等。

总之,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和问题的学科,它涉及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评估等多个领域。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班主任工作基本知识

班主任工作基本知识

班主任工作基本知识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一员,承担着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家校关系等重要工作。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

本文将介绍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知识和要求,帮助班主任更好地履行职责。

一、理论基础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来指导实践。

作为班主任,应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 学生发展理论:班主任要熟悉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特点,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需求,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

2. 教育心理学理论: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特点和行为变化,能够切实应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3. 教育法律法规:了解学生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知晓相关纪律和惩戒措施的执行规范,确保班级秩序和学生安全。

4. 教育管理理论:具备包括教育目标、教育评价、教育管理等在内的教育管理理论知识,从管理层面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二、工作要求班主任是学生、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其工作要求如下:1. 学生关怀:关心学生的成长发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 班级管理: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维护班级秩序。

组织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良好的班风班纪。

3. 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并积极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

4. 教育教学:积极参与班级教学工作,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关注学生的学业进展,并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三、工作技巧为了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作技巧。

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班主任工作技巧:1. 沟通技巧:班主任需要善于倾听学生和家长的需求,通过积极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

2. 团队建设:班主任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组织班级集体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3. 心理辅导: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运用适当的心理辅导技巧,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和压力。

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汇总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人舒明浩和霍林斯基,他们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上指三个方面: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狭义上指学校教育;义是指思想道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是:永久性、历史性和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书名号123、书名号123、书名号123、书名号123);“五经”(诗、书、礼、变、春秋)。

贯穿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把符合条件的新生送到更高一级的学校。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想象、思维、记忆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和实践

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和实践

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和实践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学生管理、教育引导、班级建设等多方面的工作。

在这一过程中,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对班主任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和实践,旨在加强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学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班主任需要通过观察、沟通和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等途径,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和特长,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

班主任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班主任需要通过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建立平等、亲近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情感上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班主任还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团队意识,使学生能够和同学、老师和家长和睦相处。

三、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班主任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方法,激励学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在学习过程中,班主任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从心理角度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信念和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学认为,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在这个阶段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班主任需要敏锐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包括学习、情感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五、班级管理与团队建设班主任还需要通过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班级管理和团队建设,建立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六、与家长合作心理学认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合作。

班主任如何进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指导

班主任如何进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指导

班主任如何进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指导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角色之一,除了负责学生的学习管理之外,还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作为学生的导师和引路人,班主任应该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巧,积极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指导工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班主任如何进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指导。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基础。

班主任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交流和与学生的沟通等手段来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情绪状态。

同时,班主任还可以结合心理测评工具,如问卷调查和个别面谈等,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班主任应当关注每一个学生,并主动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不仅要在学业上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更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班主任可以通过定期的班会、个别谈心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支持。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和课余时间等机会,开展专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普及知识、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解决等内容。

通过讲解具体案例和分享心理健康经验,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并帮助他们构建积极健康的心态和心理机制。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邀请心理专家到校进行讲座和培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四、提供个别心理辅导除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班主任还应提供个别心理辅导给有需要的学生。

个别心理辅导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问题进行量身定制,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和烦恼。

班主任可以通过聆听、倾诉和引导等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缓解负面情绪,并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建议。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学科,对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至关重要。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心理学是一个重点考察的内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的重点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及作用教育心理学是关注教育与心理之间关系的学科,它研究的是探讨学习者在教育环境中的心理特点、行为规律以及影响这些特点和规律的因素。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在于指导教育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决定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行为给予适当的激励和奖惩,以促进良好的学习行为的养成。

2.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关注人脑认知活动的心理过程,强调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通过启发性教学和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个体的知识和心理发展是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社会交往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动机与兴趣1.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在学习时产生和维持的内在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供成功体验和设立明确目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2.兴趣与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一领域或主题的主动投入与追求。

教师应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1.课堂管理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规律,从而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和课堂管理方法,创设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

2.教育评价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水平,为教育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3.个体辅导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困惑,提供个体化的辅导和支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和实践

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和实践

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和实践一、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1.1 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班主任需要学习基础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问题。

比如有的学生内向,需要更多的关怀和鼓励;有的学生外向,需要更多的引导和规范。

一些学生可能存在学习焦虑、人际关系问题等心理问题,班主任需要及时发现并给予帮助。

二、运用心理学知识辅导学生2.1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问题,班主任需要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还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测试、心理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2.2 心理辅导与情绪管理对于一些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可以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和情绪管理。

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关爱学生的需求、指导学生的情绪表达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内心矛盾,保持情绪稳定,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2.3 人际关系处理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之一。

班主任需要通过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导他们学会互相尊重、理解、信任和包容。

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3.1 尊重个性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长,班主任需要根据心理学知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他们适当的发展空间和支持,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实现个性化的成长。

3.2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班主任可以通过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和意志,掌握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是学习的动力源泉,班主任可以通过心理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

比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开展实践活动、推进学科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小学班主任必备知识点

小学班主任必备知识点

小学班主任必备知识点班主任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仅是班级的管理者,更扮演着学生的引导者和辅导者的角色。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班主任,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

下面将介绍小学班主任必备的知识点和技能。

一、教育心理学知识班主任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学生的行为、思维和情感的特点,以及孩子在不同发展阶段需要的帮助和引导。

了解教育心理学知识,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学生。

二、学科知识班主任需要掌握小学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

只有掌握了学科知识,班主任才能更好地进行学生的学习辅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三、班级管理知识班主任要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包括班级组织管理、学生纪律管理、卫生与安全管理等。

合理的班级管理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四、家庭教育知识班主任要了解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协助家长进行孩子的教育。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班主任需要在学校和家庭之间进行沟通和协调。

五、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班主任要了解教育法律法规,遵守学校和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

了解教育法律法规,可以帮助班主任更好地履行职责,规范自己的行为。

六、教育咨询与沟通技巧班主任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咨询和沟通技巧,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倾听学生的需求和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建议。

班主任还需要与其他教师、家长和学校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以上是小学班主任必备的知识点和技能。

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班主任可以更好地开展工作,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学生,在学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希望每位小学班主任都能不断提升自己,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学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中学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中学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过程、教学环境中的心理现象以及教育活动中涉及的心理问题。

中学教师作为教育者,了解并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科学有效地进行教学工作。

本文将探讨中学教师应该了解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一、学生发展心理特点1. 青春期心理发展青春期是个体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等多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学教师应了解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如自我意识增强、情绪波动大、同伴关系重要等,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2. 学习动机与目标学习动机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中学教师应了解学生学习动机的构成因素,并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任务的挑战性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3. 自尊心理自尊心理是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和自我接受的情感态度。

中学教师应了解自尊心理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并通过鼓励、正面评价和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尊心理水平。

二、教学方法与策略1. 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学教师应熟悉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

例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采用讲授、讨论、实践、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2. 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中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兴趣,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3. 建设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中学教师应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和班级的温暖和支持。

可以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班级活动的组织、学生成绩的肯定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意愿。

三、教师与学生心理沟通1. 积极倾听中学教师应积极倾听学生的心声和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可以通过班会、课后交流等途径,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及时对学生的反馈做出回应。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教育心理学是教师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

对于教师而言,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是提高自身教学素质、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并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第一部分:心理发展理论1.1 蒙台梭利理论蒙台梭利理论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提出的,强调儿童在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中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

本节将介绍蒙台梭利理论的主要观点,如儿童自主性、敏感期、自由发展等,并分析其对教师教学的启示。

1.2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

本节将介绍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包括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并探讨这些阶段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1.3 维果茨基的社会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发展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影响。

本节将介绍维果茨基的理论,包括近发展区、潜在发展区和互助学习等概念,并探讨这些理论对教师教学的指导作用。

第二部分:学习理论2.1 杜威的经验主义学习理论杜威的经验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实现的。

本节将介绍杜威的理论观点,如任务中心学习、以问题为导向学习等,并探讨这些观点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启示。

2.2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联来实现的。

本节将介绍斯金纳的理论观点,如正向强化、负向强化等,并探讨这些观点对教师课堂管理和激励的意义。

2.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探讨了人的需求在学习和发展中的作用。

本节将介绍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以及这些需求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第三部分:情绪与动机3.1 情绪的表达与调节情绪是影响学习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节将介绍情绪的分类,如基本情绪、复合情绪等,以及情绪对学习和教学的影响,并探讨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表达和调节情绪,以提高教学效果。

班主任教育学理论及心理学知识

班主任教育学理论及心理学知识

教育理论备忘录生活教育的理论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

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

后又把生活教育的特点归结为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几方面,是争取大众解放、民族解放的教育。

赏识教育的理论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

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方法赏识教育归纳出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提醒的操作原则和简单易学的三字经操作方法,从而对教育规律把握达到了理论化、系统化、操作性、特色性的高度。

主体教育的理论从教育活动的角度看,主体教育认为,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就是要以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为目的。

教育要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也必须具有主体性。

如果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不具有主体性,而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附庸,教育就不可能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也就不可能成为主体的教育,不可能把受教育者当作主体培养。

所以,主体教育就是使教育以主体性的方式,建构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活动,它是主体性的教育目的和主体性的教育方式的结合。

榜样教育的理论榜样教育法,是借助于影视,文学和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形象,以正面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向学生施加德育影响的一种德育方法。

事实上,榜样教育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情操、模范行为、优秀事迹等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

同伴教育的理论同伴教育指的是人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

青少年尤其如此。

特别在一些敏感问题上,青少年往往能够听取或采纳同伴的意见和建议。

同伴教育就是利用青少年的趋众倾向,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方式。

同伴教育通常首先对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青少年(同伴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然后再由他们向周围的青少年传播知识和技能,甚至向更广泛的范围传播,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教育与学习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教学的心理过程、心理发展规律以及教育实践中的心理问题。

在教育心理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探讨。

1.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研究人类学习的过程、规律和机制。

其中,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等是比较重要的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而认知学习理论注重学习者的主动思维、认知结构和信息加工过程,社会文化理论则强调文化、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2.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由皮亚杰提出的,他认为人类在认知上的发展经历了适应、认知平衡和失衡等阶段。

这一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不断发展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来设计教学活动。

3.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评估教学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它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评价。

在教育心理学中,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测评,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思维方式等心理特征的评估。

4.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和使用的一系列方法和技巧,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5. 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情感因素在学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学习情绪、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以上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深入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将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教育心理学不仅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更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谈心理学知识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谈心理学知识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谈心理学知识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心理学知识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非常重要,下面是一些具体的运用方式:
1. 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班主任可以通过观察和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包括情感需求、认知需求和社交需求等。

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班主任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指导和关怀。

2. 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氛围:班主任可以通过课堂教育、班会、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行为习惯。

同时,班主任也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班主任可以通过个别谈话、心理测试和咨询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

班主任应该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技能,能够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引导。

4.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班主任在解决学生问题时,可以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他们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

5. 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可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班主任可以向家长提供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参考资料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孩子的心理发展。

总的来说,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可以帮助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氛围,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班主任培训内容

班主任培训内容

班主任培训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学校中担任班主任是越来越重要的一个岗位。

因此,对班主任培训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那么,班主任培训的内容都有哪些呢?一、教育心理学班主任的工作本质上就是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心、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班主任需要具备扎实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其教育需要,了解心理问题的检测、评估和干预等一系列的专业知识。

二、班级管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怎样建设一个和谐、团结的班级,如何提升班级的合作精神,如何让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这都需要班主任掌握一定的班级管理知识。

在班主任的岗位上,需要通过班级例会、家校互动、心理健康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班级管理。

三、呵护和引导学生的成长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引导者,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不仅仅是学业指导,还包括生活指导。

要良好地发挥其作用,班主任需要掌握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建立亲师友好关系的技巧和方法,要有善于发现和引导学生的潜能,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的综合成长。

四、信息技术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班主任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育信息化工具的应用,包括班级管理软件的使用、网络教育工具的应用、各类应用工具的使用和编制班级网站等,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五、团队合作班主任不但需要与学校管理层、各科老师进行协调和合作,也需要与家长进行紧密配合,和参与和家长、学生一起的公益活动。

良好的团队合作是班主任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班主任应当具备团队协作的精神,积极承担团队职责,注重协作互助。

六、自我提升做好班主任工作,不但要获取基础的工作技能和知识,还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提升。

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了解时代发展变化,积极参与教研、学术交流和各种教育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竞争力。

总之,班主任作为学校的教育管理骨干,其工作领域广泛,从心理学、班级管理到信息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出发,学习班主任培训内容,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教育心理学是教师日常教学中必备的知识领域之一。

作为教育者,了解和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理论,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还能通过科学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因此,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常见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包括学习理论、认知发展、学习困难和行为问题、教学评价等,以帮助考生全面、系统地准备教育心理学部分的考试内容。

一、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研究学习的本质、过程和影响因素。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常见的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通过刺激和反应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

这种理论强调外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教师应该通过激励和奖惩,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行为。

认知学习理论则关注学习者的思维过程和内在心理结构。

在这种理论下,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社会学习理论则强调学习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

在这种理论下,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适宜的社会环境,促进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

二、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在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上的变化和发展。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常见的认知发展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经历着由感知到符号理解、具体操作到抽象思维的认知阶段。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处的认知阶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适宜的学习支持。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认知发展理论则强调个体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

在这一理论下,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和社会交往机会,促进学生在适宜的帮助下实现认知的转变和发展。

三、学习困难和行为问题学习困难和行为问题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常常面临的挑战。

了解学习困难和行为问题的成因和应对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班主任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家庭教育

班主任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家庭教育

班主任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家庭教育班主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外,班主任还可以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第一任教育者,可以通过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孩子,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传递价值观念、培养品德和性格,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为孩子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帮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二、班主任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第一任教育者,可以在家庭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指导。

班主任可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孩子,引导他们正确地教育孩子,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三、心理学知识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1.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班主任可以通过心理学知识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为和情绪。

孩子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班主任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展阶段,为家长提供相应的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孩子的行为和情绪问题。

2.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班主任可以通过心理学知识帮助家长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可以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环境建设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家庭氛围。

3.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班主任可以通过心理学知识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

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班主任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为家长提供相应的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引导孩子,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教师招聘中,教育学和心理学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教育学主要研究教育的本质、规律和方法,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主体,必须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下面分别介绍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教育学知识点:1.教育的定义和本质: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影响和引导人的发展过程,旨在培养人的能力和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教育的基本原理:包括差异性原则、个别性原则、师生互动原则、积极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

3.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

4.教育的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方法、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协作学习方法等,以及课堂管理和教学评价方法。

5.教育学理论:包括行为主义教育学、认知心理学、社会构建主义教育学等理论。

教师应了解不同的教育学理论,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

6.教育法律法规:包括中小学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

教师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心理学知识点:1.心理发展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等。

教师应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教育。

2.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

教师应了解不同的学习理论,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个体差异和诊断评估:包括智力、性格、情商等个体差异的诊断评估方法。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育教学方法。

4.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包括情绪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健康问题,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5.教育心理学:包括认知发展心理学、动机与情绪心理学、教育评估心理学等。

教师应了解相关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

6.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包括心理疾病、行为问题、学习障碍等。

教师应了解常见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提供相应的教育和支持。

班主任必须掌握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班主任必须掌握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班主任必须掌握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扮演的是三重角色,即组织管理者、心理辅导者与学科知识传授者。

因此班主任不仅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与渊博的学识,还要具有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可以这样说,教育心理学知识丰富并能灵活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班主任,在工作班主任工作中就能少走弯路,小碰壁,进而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与做人。

那么在浩如烟海的教育心理知识中,作为班主任至少应该懂得那些知识呢?根据我做班主任的经验以及对其他班主任工作的观察,认为作为班主任至少应该懂得并能灵活运用如下教育心理学知识:一过度学习效应在我们对罚抄作业深恶痛绝的时候,其实我们也应该在狂热中冷静下来,以这一做法进行深刻的反思。

这一做法是对“过度学习效应”的一种过度使用,造成了物极必反的后果。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与克留格对记忆次数与记忆效果之间的关系都都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践,适当的过度学习与保持效果成正比例关系,并且对后面的学习还有增大正迁移的作用。

因此过度学习对中下等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有较强指导意义。

我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过程中也经常使用“过度学习效应”。

在带普能班班主任的时候,我班的英语与语文学习有一条死规定,那就是在老师查检的时候,应该记住背会的东西没背会,该同学在将没背会的东西在背会之会,再默写两遍。

这种效应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在2003年那年我带一个重点理科班提高王超的例子。

王超数理化的成绩特别优秀,英语成绩也不错,唯独语文成绩极其差,每次考试150分的试卷,他只能考60到时70分左右,考80分的时候几乎没有,为了让他在高考中语文能过百,我对他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最终汇总为三点:第一、从来不积累也不积累应该积累的语文知识;第二很少动笔,懒于动笔;第三、心浮气躁对语文试题从来不能静下心来去思考。

总对他的情况,我与他进行沟通并对他做出了如下要求:第一,在语文课上可以不听课,但必须做到如下两点:现代文当我讲完之后,他必须工整的抄写一遍;文言文在我结束每一篇课文之前,他必须将课文抄写两遍,译文抄写一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必须掌握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扮演的是三重角色,即组织管理者、心理辅导者与学科知识传授者。

因此班主任不仅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与渊博的学识,还要具有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可以这样说,教育心理学知识丰富并能灵活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班主任,在工作班主任工作中就能少走弯路,小碰壁,进而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与做人。

那么在浩如烟海的教育心理知识中,作为班主任至少应该懂得那些知识呢?根据我做班主任的经验以及对其他班主任工作的观察,认为作为班主任至少应该懂得并能灵活运用如下教育心理学知识:一过度学习效应在我们对罚抄作业深恶痛绝的时候,其实我们也应该在狂热中冷静下来,以这一做法进行深刻的反思。

这一做法是对“过度学习效应”的一种过度使用,造成了物极必反的后果。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与克留格对记忆次数与记忆效果之间的关系都都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践,适当的过度学习与保持效果成正比例关系,并且对后面的学习还有增大正迁移的作用。

因此过度学习对中下等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有较强指导意义。

我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过程中也经常使用“过度学习效应”。

在带普能班班主任的时候,我班的英语与语文学习有一条死规定,那就是在老师查检的时候,应该记住背会的东西没背会,该同学在将没背会的东西在背会之会,再默写两遍。

这种效应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在2003年那年我带一个重点理科班提高王超的例子。

王超数理化的成绩特别优秀,英语成绩也不错,唯独语文成绩极其差,每次考试150分的试卷,他只能考60到时70分左右,考80分的时候几乎没有,为了让他在高考中语文能过百,我对他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最终汇总为三点:第一、从来不积累也不积累应该积累的语文知识;第二很少动笔,懒于动笔;第三、心浮气躁对语文试题从来不能静下心来去思考。

总对他的情况,我与他进行沟通并对他做出了如下要求:第一,在语文课上可以不听课,但必须做到如下两点:现代文当我讲完之后,他必须工整的抄写一遍;文言文在我结束每一篇课文之前,他必须将课文抄写两遍,译文抄写一遍。

第二、每次写作文他可以不写,但必须抄两篇内容与之相类似的,但上高三后每次必须写一篇抄一篇。

第三每天翻阅《现代汉语大词典》三到四页。

然后我与他进行君子约定,如有拖沓象,每一次作业增加一倍。

有时候在考试结束后,我让他根据考卷的样式,自己再出一套题,然后再作答,判分。

坚持了一个学期他的语文成绩开始出现了上升超势,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聪明人只有用笨招才能见效。

”在2006年的高考中他高考的语文成绩考了108,是我的所带那届学生高考语文第二十名,顺利考取了哈尔滨理工大学。

熟能生巧,过度学习效就是作班主任必须掌握的心理学知识,有些时候它有起死回生之效。

但在使用“过度学习效应”时一定要注意,首先不能因为一科的过度学习而冲击其它科目的学习时间;其它过度学习不能超过一定的界限,一般学习程度以100%-150%为宜。

二习得性无能效应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育啊,不管你深说还是浅说,对他来说都无济于事。

其实在我们抱怨的同时应该反思一下,在学校不听从老师教导的一般只是那些成绩、品德相对滞后的潜能生。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只所以会出现今天的“百毒不侵”,根源在于昔日老师、家长、同学以及其它客观条件的有意或无意消极刺激。

长期处在这种消极刺激下学生就会失去与外界的依随感,对外界的刺激不再作出积极反应。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作“习得性无能效应”。

这种效应由塞利格曼在狗身上发现的。

他把固定住的狗进行64次电击,每30秒一次,然后将狗放开再进行电击,此时的狗却爬在地上一动不动,甘愿忍受电击,而不作出任何反抗与挣扎。

类似的实验希劳特用人来作,第一阶段他告诉实验者,可以通过键盘来控制噪音,噪音连续30次,每次1分钟,实际上实验者不管怎样操作键盘都不能使噪音停下来。

当这30次噪音结束后,紧接着进行第二次实验,这时只要按下任意一键噪音就能停止,可是经过第一阶段的失败后,很少有人再作出尝试。

可见在习得无能效应出现后,人的积极要求就会下降,不愿意再作出任何尝试,人也由此变得失望、苦恼,自我否定。

从这个角度而言,人们常说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是错误的,连续的挫折和失败使人产生一种消极的想法,那就是认为自己不管怎样做都无法避免失败。

所有的班主任都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有些班尖子生、中等生越来越多,有些班级学困生越来越多。

究其原因“习得性无能效应”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尽可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呢?第一、让学生了解“习得性无能效应”这一教育心理学知识人们常说:“不知者无畏”。

其实有些时候是知者无畏,只有了解、认识某一事物之后,人们才能找出正确应对的办法,才能做到从容面对。

为此在我每接一个新班后,我都会将这一心理学知识告诉我的学生,同时也会将在上一届班主任工作中的有关事例告诉他们,以期我的学生碰到这种情况后能够从容面对,进而反败为胜。

再者每带一届学生在开始上课第一个月,在课前都会让我的学生齐喊一遍:“无能是学会的与失败乃成功之母”。

以此来强化学生对待挫折与困境的意志。

第二、正反并用,其力断金在大张旗鼓强化学生意志的同时,暗中我又本着“成功乃成功之母”的原则,努力为学生的成功营造氛围,在学生的学习努力之间与学习成果之间创设极积的联系,使学生感到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例如我带现在这届加强班学生时,我在班级软环境建设上做了如下工作:1、我将三年奋斗目标口号定为“我们目标很简单,全部都是‘211’”并且隔一段时间就让学生在课前喊一遍。

2、每个学期都要求学生写一份“进步计划书”,交我申核修改后,让每位学生用复印纸抄好后,粘贴在桌子的左上角。

3、不管怎样一个客观的事实总是存在的,在学习的竞争中总会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产生不可控因素。

为此在每次考完试后对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我都要求学生写“失利原因分析书”,同时我也给学生写“失利原因分析书”,最后再让学生将两份分析书对比后,将相同的原因归纳后再写在“进步计划书”上,以期改正。

4、我私下和班级前10学生约定,上课时,需集体回答问题时一定要集体回答,如果老师单独提问时,尽可能让成绩落后的同学来回答,当他们回答对时,一定要给他们鼓掌,以示鼓励。

5、我还与各科任老师商量,找学生回答时,对相对简单的问题一定要找成绩相对弱的学生,并且在学生回答后一定要给以鼓励。

6、设立“创意记录本”,对学生在课上精彩回答与精彩提问进行记录,每半个学期进行一次,记录次数最多的三名分别为“创意星”并成行奖励(此项活动班级前十名同学不参加)。

7、考试时实行附加题制度,每次考试将试题的难度降低一些,全体学生都能考好,为了尖子生每次考试理科都设置附加题,并且判卷时经常会给科任老师提供一个此阶段最努力学名单,要求老师在分数上给予倾斜,以示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只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学生在这方面是急功近利的,努力一段时间成绩没有进步就会放弃,这做法就是为了鼓励他们进一步努力。

第三、克服自卑、培养自信居里夫人说:“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但是,那有什么关系?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信心,我们的天赋是用来做某件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

”为此我要求全体班级成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面带微笑进班级,我给同学们讲沃尔玛的“三米微笑服务”,要求全班同学每天必须保持满面笑容。

因为笑是快乐的源泉,笑能使人产生信心和力量;笑能使人忘记忧愁,摆脱烦恼。

第二、抬头挺胸,步履平稳人的姿态与人的内心体验是相互影响的,一个有信心的人往往是意气风发,昂首挺胸;一个意志消沉的人肯定是无精打采,垂头丧气。

因此平时,我要求我的学生走路一定要抬头挺胸,步履平稳。

第三、必须主动与人交往我经常给我班内性格比较内向的同学布置任务,如一星期内必须向其它各科任老师借一本书,或一星期内必须找理由与班公室其它班级教师进行交流。

第四、在活动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铁人王进喜曾言:“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如果我们的学生能有这种世界观,那么他们就不会出现“习得性无能”这一效应。

我次组织活动,我从来只当审核,从不参与具体操作过程,我在这方面的观点是只要结果,不管过程。

最值得说一个传统活动是清雪,东北地区冬天雪比较多,为了确保学生人生安全,每次下雪后我们都会组织自己学生清除道路。

由于走读生较少,每次工具都不够。

因此每次清雪时我都会说:“谁能找出新清雪工具,谁就不用干活,因为他以进行了智力投资。

”后来不断有人提出新方法,到现在为止我的学生清雪时除了用铁锹、铲子外,还学会了用石头、砖瓦块、锤子斧子等多种方法清雪,所以每次清雪我们都能全员动员,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三马太效应只所以提出“教育平等”这一理想境界,就是因为在实际的教育中有太多的不平等。

所有的老师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每位教师对班级内印想最深刻的同学大概有两类,一类是班内那些极少数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一类是那些经常捣蛋的潜能生。

而最不熟悉的就是那些默默无闻的大多数。

由于老师与这三类同学的不同关系,自然而然导致老师对待他们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对那些优等生关爱有加,各种光环不断叠加;对那些潜能生或简单粗暴或置之不理或无情打击;对那些大多数则不闻不问,不冷不热,任其发展。

长期以往班级就出现三极甚至多极分化,班风学风也会随之下降。

在教育心理学上,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马太效应”。

这种效应使潜能师自暴自弃、自甘堕落逐渐边缘化;优等生自傲自负、孤芳自赏,脱离集体。

《马太福音》第二十章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

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要就是马太效应的真正内涵。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也只有这样班主任才会赢得学生的拥护,同时也将更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

要想避免“马太效应”对班级管理的不利因素,就要既注意主观因素,又要注意客观因素。

第一、班主任老师必须转变观念,学会变换角度看问题。

雕塑家罗丹曾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学会努力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长处,进而做到让学生能够扬长避短。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是一个优点与缺点的矛盾统一体。

所以班主任坚决不能因为个人喜好而进行一锤定音的论断。

“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评定标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应该是新时代班主任应该具有的人才观。

第二、让学生懂得机会是自己丢掉的。

我们常说:“机遇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狭路相逢,勇者胜。

”很多时候机会是自己丢掉的,不是别人不给你。

因此每个学期开学我都会开一个“大家一定要记住我”的班会,班会没有固定的内容,原则只有一个用健康、新颖、别致话语,表情、动作等让大家记住你。

我次开班会的时候我都会请各科任老师参加,目的是通过这些个性的表演,让那些在学业上不能在科任教师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同学,在老师的心目中留下影响,进而在课上能够多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