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新城开发建设研究
高铁新城发展现状及未来可能发展方向
高铁新城发展现状及未来可能发展方向高铁新城是指以高铁站为核心,围绕高铁站建设的综合性城市。
高铁新城的发展现状如下:1. 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高铁新城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建设了众多高铁新城,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新城、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新城等。
2. 基础设施完善:高铁新城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通讯等设施的完善,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3. 产业结构优化:高铁新城以高铁站为交通枢纽,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企业。
在发展过程中,高铁新城逐渐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未来高铁新城可能的发展方向如下:1. 提升城市功能:高铁新城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功能,加强产业集聚,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可以引入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总部经济等高附加值的产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
2. 提升城市品质:高铁新城可以注重城市的环境和生活品质,加强城市绿化、景观建设等,提供更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可以建设更多的公园、文化设施、体育设施等,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围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3. 推动城市协同发展:高铁新城可以通过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推动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
可以加强交通联通,打造更便捷的交通网络,促进人员流动和资源共享。
4. 推动可持续发展:高铁新城可以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可以引入新能源、节能环保技术等,打造绿色、低碳的城市形象。
总之,高铁新城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注重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推动城市协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浅谈仙居县高铁新城片区开发
浅谈仙居县高铁新城片区开发摘要:本文以台州市仙居县高铁新城市民中心区块城市有机更新项目为例,按照“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以“联合开发、封闭运作”的开发理念,采用“投资人+EPC”模式推进,浅谈项目片区开发模式。
关键词:EPC、社会资本、项目移交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过大规模长时间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衍生出了各种市场经营开发方式,如何寻找出更合理更适应我国和市场情况的经营开发方式,是一个开发人员迫在眉睫的工作。
本文结合“仙居县高铁新城”片区开发运作模式,从专业经营开发的角度介绍了全新的经营开发模式,为市场经营提供更多更合理的合作模式。
二、项目简介仙居县隶属浙江省台州市,地处浙江东南、台州市西部,是中国“国家公园”试点县。
本项目位于仙居县城西,合作范围东至环城西路,南至南五路,西至西一路,北至城北西路,另外在区域外城北西路以北以及建设西路南侧包含两处安置房用地,总面积约231.38公顷。
本项目距仙居县人民政府0.5km、仙居南站4km。
项目处于仙居未来文化商业核心区域,区域内及周边路网基本完善,商业及公共配套设施齐全。
本项目实施内容包括:征地拆迁投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绿地、河道等)、城市配套设施(城市展馆、艺术展馆、学校等)以及安置房建设的投融资、建设和项目管理。
其中新建及改造11条市政道路;新建三桥溪绿廊、城市展览馆、艺术展览馆、学校、社区服务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城市配套设施;安置房、未来社区及公建配套工程。
本项目静态总投资约72.53亿元。
其中,工程费用约52.34亿元,工程建设其他费2.82亿元,预备费5.37亿元。
三、合作模式(一)运作方式本项目按照“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以“联合开发、封闭运作”的开发理念,采用“投资人+EPC”模式推进,实行市场化运营,项目在合作范围内自求平衡,社会资本在项目运作过程中自担风险。
即由项目实施主体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社会投资人,新城发展与中标社会投资人成立项目公司,负责本项目设计、投融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合作期满后项目公司将约定的项目设施完好无偿移交给项目实施主体或县政府指定的其他机构。
高铁新区调研报告
高铁新区调研报告高铁新区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高铁新区是指以高铁站为核心,周边特定范围内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或地区。
随着我国高铁网的逐步完善和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铁新区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深入了解高铁新区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目的1. 了解高铁新区的发展规划和建设进展情况。
2. 探索高铁新区建设对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影响。
3. 分析高铁新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三、调研方法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和统计信息。
同时,我们还对高铁新区的管理层、企事业单位和居民进行了访谈,以了解他们对高铁新区发展的观点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1. 高铁新区的发展规划和建设进展情况:大多数高铁新区都有相应的规划和建设方案,但由于各地的经济实力和基础条件不同,建设进展存在一定的差异。
2. 高铁新区的影响:高铁新区的建设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入驻。
同时,高铁新区也改善了交通条件,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
3. 高铁新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一些高铁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导致居民生活水平低下;部分高铁新区缺乏核心竞争力和特色产业,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
4. 对策建议:加强高铁新区的规划和管理,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培育和引进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促进高铁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高铁新区作为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高铁新区的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加强规划和管理,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只有这样,高铁新区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高铁新城的城市规划与策划方法初探p
高铁新城的城市规划与策划方法初探写在前面高铁新城是国内新兴的城市发展模式,它是指以高铁为主导,利用高铁节点优势,以目的地离高铁站距离为制定标准的城市群和城市发展模式。
这种城市模式将高速铁路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了城市发展与交通建设的双赢,成为了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本文将初步探讨高铁新城的城市规划与策划方法。
高铁新城建设的特点高铁新城建设的特点在于:以高铁站点为中心,以4-10公里为半径,快速积极地规划建设新城,形成城市群。
在高铁新城的基础上,通过与周边城市群的互补和协同发展,达到构建高效绿色的城市群的目的。
高铁新城建设的优势明显,它将高铁站点与城市群结合起来,推动经济、文化、交通等多个领域的快速发展。
高铁新城城市规划的策略高铁新城的城市规划策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人为本,注重人文环境在高铁新城建设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文环境建设,注重城市品质提升和改善。
城市规划应该充分反映新城的建筑形态、生活方式、历史文化等特点,同时也要注重城市形象表达,努力在城市外部和内部实现美感与实用兼顾,形成富有设计感的城市空间。
突出发展动能,建设科创新城高铁新城建设也应具有“发展动能”的特点,主要是要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创新性产业和就业机会。
通过发展科技和创新,建设科创新城,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在高铁新城的城市规划中,也要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如医院、学校、商场等,以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
实现绿色低碳,突出生态环保高铁新城的建设也要注重实现绿色低碳,突出生态环保,如在城市规划中增加绿地,鼓励环保低碳的建筑,积极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高铁新城建设中也要注重交通建设,打造一个高效低碳的交通体系,以方便市民出行。
高铁新城城市规划案例分析高铁新城的建设已经得到了全国各省市的广泛重视和支持,下面本文将介绍几个高铁新城建设案例,以期初步探讨高铁新城的规划和策划方法。
武汉高铁新城武汉高铁新城位于江夏区,紧邻新加坡国际生态城,它的主体规划范围包括高铁站区、高铁商贸区、科技住宅区和生态宜居区。
高铁新城规划思路研究及其对包头东站区域规划的影响
高铁新城规划思路研究及其对包头东站区域规划的影响摘要:从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发展产生影响的角度,结合高铁新城发展的具体特点以及实际环境条件落实针对性分析,并且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质量为目的,综合区域定位、产业规划、人口调整、居民安置以及生态文化这几个角度进行高铁新城规划思路的创新,并且建立在包头城市的实际发展趋势角度,进行未来发展建议分析。
意在通过文章论述,能够进一步推进高铁新城规划的质量,促使高铁网络成为提升区域发展质量的基础性工程。
关键词:高铁新城规划;包头东站;城市发展前言我国当前大部分的高铁沿途车站位于城郊位置,高铁站点周边区域的开发力度不强,具有极大的开发潜能以及良好的资源。
建立在客流量的依托基础上,结合城市不同分区的职能,落实好高铁片区的经济开发以及空间利用,不仅可以打造良好的高铁新城体系,也可以进一步实现经济圈融合,达成优势互补的目的。
因此建立在包头东站片区规划的基础上,融合周边区域的合理规划体系进行分析,是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也是为我国当前高铁站点区域开发提供参考价值的重要研究课题。
1、高铁新城规划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来看高铁车站的设立能够有效带动周边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有效实现人员分化,以高铁车站作为中心打造新的商业圈,这是构建新城片区发展的主要策略。
综合高铁站点的实际运行特点来讲,首先客流量较大,交通体系较为完善,与城市中心有着极好的通达性。
其次,随着客流需求的提升,日常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服务类的企业较多,能够有效实现区域商圈的带动性发展,同时也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可以促进区域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再次,高铁站点本身位于城市周边位置,具有较大的可开发空间和可利用资源,这些都具有较大的升值潜能,是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体系全面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一城市的多个高铁站点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可以真正实现由节点带动整体区域的片状发展,打造连绵的发展经济带。
高铁新城研究资料
高铁新城研究资料高铁产生的效益:1.时空效应所带来的要素流聚集;2.站点效应所带来的经济流集聚;3.洼地效应所带来的开发利益驱动;法国TGV大西洋线的旺多姆(Vendome)车站周边地区,在高速铁路通车的三年时间里,地价上涨了35%,房地产交易量上涨了22%。
我国台湾高铁开通以后,沿线的桃园、新竹、台中、嘉义、台南等五大站区的土地价格平均上涨约90%o其中桃园、新竹站区土地涨幅最大,分别达300%和500%o通过对法国TGV沿线小城市进行分析表明,那些停靠频率低,无法或没有发展多种服务业的城市通常难以从高速铁路的线路和站点设置中获得城市发展的正面推动。
中国的高铁新城发展起步较晚,多数新城均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尚无模式规律可循,因此必须充分借鉴国际上高铁新城的发展经验,总结高铁新城成功的策略关键。
如天津西高铁新城定位为“集铁路、公共交通综合枢纽与城市商务于一体的城市副中心”;沧州西部新城定位于“行政、文化、会馆、教育、体育中心”;无锡锡东新城则定位为“城市东部副中心、高端产业集聚区”……各个高铁新城可谓功能齐备有余,但发展特色不足。
而在高铁新城蜂拥而出的今天,仅靠标配并不足以支撑新城的发展成功,诱人的功能繁荣表象背后,定位“同质化”趋向已暗藏风险如日本的新干线在修建以前,日本政府就将沿途城市纳入到一个宏观规划中,从而能使沿线各城市协同发展。
而我国台湾的高铁新城更是由政府主导,在大区域协作体系中,根据各个新城的区位、资源特性制定了不同的主题,如桃园是“国际商务城”、台中是“娱乐购物城”、嘉义是“休闲游憩城”、台南是“学研生态城”、新竹则充分发挥科技优势,落实“台湾知识经济旗舰园区”构想,打造“生医科技城”,不同主题特色的高铁新城有效实现错位竞争,共同构建完整的区域网络体系。
高铁新城开发必须采用紧凑、高效的ROD模式所谓ROD(rail-orienteddevelopment),即以高铁枢纽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城市交通枢纽带动土地利用开发的模式。
实例分析高铁新区开发建设
实例分析高铁新区开发建设一、区域发展背景1、国家层面邢台将承担环渤海经济圈东部沿海产业的梯度转移,同时又能搭乘中部崛起的快车;处于京津冀城镇群外围地区,是京津产业转移的最直接地区;邢台所在的冀中南地区作为重点开发区域,将得到国家土地、产业等政策倾斜,这对邢台承接全球产业转移与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广阔平台;邢台面临着千载难逢的产业移入黄金期。
2、河北省层面2010年河北省发布《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实施意见》,构建“两群一带”(环首都城市群、冀中南城市群和沿海城市带)城市化空间发展新格局。
充分发挥省会石家庄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邯郸冀南新区,提升邯郸在晋冀鲁豫四省接壤区域的经济中心地位,壮大邢台、衡水规模和实力,加快冀中南城市群发展。
3、邢台市域层面为抢抓发展的新机遇,突出中心城市的首位带动作用,实施以点带面战略,解决邢台市“小马拉大车”和“市县同城”,中心城区空间发展受限的局面,邢台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构筑支撑和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一城五星”增长极的发展战略,拉大城市框架,全面实现一体化发展、同城化管理,建成区域性较大中心城市。
高铁新区处于“一城五星”的中心枢纽地带,是具有极强的发展吸引和汇聚能力的城市拓展区域。
二、现状分析1、规划范围高铁新区地处邢台市中心城区的东北部,规划范围为祝村镇行政管辖范围,占地面积36.55平方公里。
新区紧邻京广高速铁路、京珠高速公路,西与邢东煤矿塌陷区毗邻,东分别与任县、南和县接壤,南与邢台市开发区(火炬办事处)搭界,西北与邢台县晏家屯镇相接;与中心城区联系紧密,处于邢台市“一城五星”枢纽位置。
2 、现状概况新区规划范围内有25个行政村,截止2012年底,现状总人口25971人,6143户。
经济结构以工业为主,农业为辅,形成以(60家)板材加工为主的建材生产加工基地,在全镇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2年全镇社会总产值9.8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0.94亿元,工业总产值7.14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1.78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7525元。
高铁新区开发 调研报告
高铁新区开发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高铁建设成为了我国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高铁网络不断完善的同时,有关高铁周边的新区开发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高铁新区开发旨在利用高铁交通优势,建设现代化、智能化的新兴城市,提升区域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铁新区开发情况,本文对该话题进行了调研,并撰写该调研报告。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面向高铁新区开发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了调查,以了解他们对该领域的认知和了解。
同时,进行了多个高铁新区的实地考察,以深入了解实际情况。
三、调研结果:1. 高铁新区的定位与发展方向调查结果显示,高铁新区的定位主要是面向创新创业和现代化制造业发展。
新区通常具备优质的产业基础和无形资产,吸引大量科技创新企业和高端制造业落户。
同时,新区也将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智慧城市,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2. 高铁新区的优势调查发现,高铁新区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交通便利:高铁连接了新区与周边城市和地区,提高了新区的通达性和联通性,方便人员和物资的流动。
- 人才吸引力:新区的创新创业环境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落户,为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
- 投资环境优良:高铁新区的建设通常与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相结合,提供了优惠的投资环境和良好的发展空间。
3. 高铁新区的挑战调查结果还提示了高铁新区面临的一些挑战:- 产业布局:一些新区的产业布局较为单一,过于依赖某一领域或某一企业,缺乏多元化的发展,需要在产业布局上进行调整和优化。
- 社会配套:新区发展迅速,但社会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医疗、教育、居住等方面的供给不足,导致居民生活压力加大。
- 环境保护:随着新区建设的推进,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结合实地考察和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强化产业规划与布局:高铁新区应注重多元化的产业布局,鼓励发展绿色、智能、高端制造业,提升产业附加值。
高铁新城相关研究
52%
系列1, 商
13, 13%
务金融, 29.7, 30%
嘉兴南站核心商务区
系列1, 酒
店, 5, 5%东京、新宿等站前核心商区
客流量:2-3万/日
客流量:百万以上/日
总建筑量125万方
总建筑量210万方
二、相关量的研究
2.3圈层内的功能配比
30% 第二圈层——
商务功能
28.6%商务办公
系列1, 混 合功能, 23.8, 24%
28%
系列1, 交 通枢纽, 12.7, 13%
系列1, 居住, 20.6, 21%
系列 1, 会 展娱 乐, 3.2, 3%
虹桥核心商务区
总建筑量630万方
系列1, 商 务金融, 11.1, 11%
26%居住功能
商务办公 商务金融 会展娱乐
居住
交通枢纽 混合功能
0.2% 2.9%
4.0%
23.2%
特征2——建设以开敞空间为主导的休闲景观空 间,而不是传统火车站地区的交通集散广场形 式。
常州高铁商务核心区
苏州高铁商务核心区
第一圈层:商务核心区
特征3——体现商务与商业、娱乐、会展等功能 综合发展的趋势。
以“活力水街”主导的步行商业街,同时构筑30m 宽的“活力 水街”环,串连各商务商业街区。
围绕“人工湖”公园布置,环绕湖周边布置 会展中心、宾馆酒店、艺术中心、水上巴士 码头等
第一圈层:商务核心区
特征4——体现以小街坊为主导的商务街区。
上海虹桥枢纽街坊尺度
嘉兴南站街坊尺度
高铁商务区 第二圈层:
——半径5km 范围内的地区、就业集聚地区
特征1——开发强度高、就业人口集中
高铁新城开发建设为重点,提升城市开放能级和水平的思路举措研究相关的文稿
高铁新城开发建设为重点,提升城市开放能级和水平的思路举措研究相关的文稿标题:高铁新城开发建设的思路和举措研究摘要:高铁新城开发是提升城市开放能级和水平的重要举措。
本文就高铁新城开发的思路和举措进行研究,包括完善城市规划、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文化旅游体验、优化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内容。
引言: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扩建,高铁新城成为了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高铁新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高城市的开放能级和水平。
本文针对高铁新城开发的思路和举措进行研究,旨在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
一、完善城市规划高铁新城开发应该以城市规划为基础。
首先,需要制定综合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
其次,要充分考虑高铁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合理规划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确保城市发展与高铁交通的有机衔接。
同时,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的高铁新城。
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铁新城开发应该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引领。
可以引入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新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重点发展符合新城定位的产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提升文化旅游体验高铁新城开发应该注重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
可以通过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举办文化艺术活动等方式,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
同时,可以开发和建设景区、主题公园等旅游设施,提升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在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时,还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为新城注入活力。
四、优化城市基础设施高铁新城开发应该优化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的便利性和服务水平。
可以加大投资力度,完善交通、水利、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注重智能化建设,提供便捷的服务平台和信息化系统,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结论:高铁新城开发是提升城市开放能级和水平的重要举措。
为了推动高铁新城开发,应该完善城市规划、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文化旅游体验、优化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投入和努力。
高铁新城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铁新城可行性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高铁网络的不断拓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铁新城概念逐渐兴起。
高铁新城是指利用高铁站作为城市中心,以高铁为主导的综合交通网络为支撑,以快速便捷的交通体系、优质的生活环境和高效的产业集聚为特点的新型城市形态。
随着高铁新城的出现,人们对于城市发展的理念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高铁对城市发展的引领作用。
2. 研究目的本报告旨在对高铁新城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探讨高铁新城作为一种新型城市形态的优势和挑战,为相关部门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3. 研究内容(1)高铁新城的定义和特点高铁新城是指以高铁为核心资源,以高铁站为交通枢纽,以高效、智能、绿色为基础,以产业集聚、生活便利、生态友好为目标打造的城市。
其特点包括:快速便捷的交通,高效的公共服务,优质的生活环境,多元化的产业发展。
(2)高铁新城的优势高铁新城由于其依托高铁资源、发挥高铁带动作用,具有诸多优势,包括:拥有便捷高效的交通体系,吸引力强的产业和商业集聚,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优质的生态环境和宜居环境。
(3)高铁新城的挑战虽然高铁新城具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规划和建设周期较长,涉及多方利益冲突,高铁对城市带来的发展压力和挑战,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挑战。
(4)高铁新城的可行性分析在对高铁新城的优势和挑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报告对高铁新城的可行性进行了综合分析。
从政策环境、资源条件、市场需求、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4. 研究方法本报告采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调研访谈等方法,收集分析了国内外关于高铁新城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深入调研了多个高铁新城的建设情况,了解了业内专家和相关企业对高铁新城的看法和建议。
5. 研究结果(1)高铁新城的优势明显,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高铁新城作为一种新型城市形态,将对城市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高铁新城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规划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注重产业集聚和生态环境建设,打造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性的新型城市。
高铁新城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高铁新城城市建设调研报告《高铁新城城市建设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高铁新城作为新时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新潮流。
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不仅带来了交通便利,还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高铁新城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促进高铁新城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状分析1. 高铁新城蓬勃发展:近年来,高铁新城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通过高铁的铺设,不仅大大减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还吸引了大量的商业和产业资源,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城市规划存在不足:然而,目前高铁新城的规划存在一定不足。
有的高铁新城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容易出现城市功能重叠、资源浪费等问题。
另外,部分高铁新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高铁的发展,给居民生活带来一定困扰。
三、问题分析1. 规划方面存在问题:部分高铁新城的规划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没有充分考虑城市的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
这导致一些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功能重叠、资源浪费等问题。
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些高铁新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配套设施不完善。
交通状况不理想,居民出行困难,给城市的发展带来阻碍。
3. 生态环境保护不到位:在高铁新城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考虑缺乏,导致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同时,城市的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四、建议措施1. 提升规划能力:加强高铁新城规划能力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充分考虑城市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性。
引入先进规划理念,确保高铁新城的可持续发展。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升高铁新城的交通、水、电、气等设施建设水平。
优化交通网络,完善城市配套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3. 加强生态保护:在高铁新城建设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推动生态建设。
加大绿化和植被覆盖力度,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4. 强化社会参与:在高铁新城建设过程中,加强社会参与,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理念。
关于浙江嘉善高铁新城规划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
关于浙江嘉善高铁新城规划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浙江嘉善高铁新城规划建设情况考察报告一、引言嘉善县是浙江省嘉兴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长三角区域,是长江三角洲腹地的沿海县城。
随着中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嘉善高铁新城规划建设也逐渐展开。
本次考察旨在了解这一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进展和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对其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估。
二、规划设计1. 规划目标嘉善高铁新城的规划目标是通过建设高铁新城,推动当地产业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提升城市形象。
该规划以高铁站为核心,以商业、产业、文化创意以及旅游等为支撑,形成一个综合性、现代化、生态友好的新城区。
2. 规划布局嘉善高铁新城规划总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按照"一中心、六区"的布局规划,核心区为高铁站周边一公里范围,包括商业区、文化创意区和高端住宅区;六个区域分别是科技创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新能源产业区、文化旅游区、生态保护区和生活服务区。
3. 设施建设高铁新城规划中,除了高铁站和相关站前广场、过街天桥、售票处等基础设施外,还包括了商业综合体、写字楼、公寓、别墅、学校、医院、体育馆、公园等配套设施。
同时,规划中还注重生态保护和绿化覆盖,规划了湖泊、绿化带和景观走廊等。
三、建设进展1. 建设规模根据规划要求,嘉善高铁新城规划总投资约为500亿元,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的招标和开工建设。
一期工程主要包括高铁站、商业区和文化创意区的建设。
2. 建设进程据了解,嘉善高铁新城项目自2018年启动以来,经过两年的规划论证和准备工作,于2020年正式开始实施建设。
目前,高铁站的地基基本完成,主体结构正在进行中。
商业区和文化创意区的土地开发和前期工作也已经启动。
3. 投资情况嘉善高铁新城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主要由政府资金支持,同时吸引了来自内外的社会资本参与。
目前,已有多家知名企业和投资机构表达了对该项目的投资意向,总投资金额超过规划目标。
四、影响评估1. 经济影响嘉善高铁新城的建设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吸引了外部投资和人才流入。
20.基于京沪高铁沿线高铁新城建设的调研和思考
基于京沪高铁沿线高铁新城建设的调研和思考史旭敏摘要:本文基于对京沪高铁沿线有规划高铁新城或新区的11个城市的实地调研和政府访谈,从规划面积、定位、站点选址、建设资金来源、与总体规划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京沪高铁的建设对沿线城市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地方政府将高铁站点作为城市经营的手段,希望以高铁新城或新区为契机促成城市转型,同时也发现高铁新城或新区的规划建设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城市层级或者城市自身实力有关。
通过调研分析,本文认为高铁的溢出效应虽然需要一定时间,但中小城市高铁新城或新区建设存在一定隐忧,增强城市本身实力以及合理的站点选址才是高铁新城或新区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京沪高铁高铁新城鬼城站点选址城市层级1研究背景1.1中国进入高铁时代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的国家,自1999年兴建的秦沈客运专线开始,目前时速达到200km以上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超过8000km。
到2020年,我国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
届时将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1]。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进入了高铁时代,高铁所带来流动要素的流通将改变中国现有的城市发展格局。
高铁时代的到来具有深远的区域意义,包括城市体系的重组、产业的分工和升级、经济发展引擎作用、文化交融以及区域合作治理探索等[2-3],同时依附于高铁而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势必会推动地方政府新一轮的城市经营行为,每个城市都希望利用高铁融入区域发展,吸纳技术、人才、资金等来推动城市的转型发展,研究表明站点地区要发挥促进城市发展的作用,需要符合城市空间发展趋势[4]。
1.2高铁“鬼城”隐忧京沪高铁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中的“一纵”,2011年通车,目前运营速度达到300km/时,沿线共设24个车站,全线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
高铁新城案例及竞争研究
案例分析
周边竞争研究
高铁新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模块:3
主题定位
总体概念定位
驱动力构成
功能构成
引爆项目
高铁新城具体定位是什么?如何引爆新城开发?
模块:4
空间布局规划
项目开发量初步评估
开发策略及时序
商贸产业纵向升级
核心功 能区
辅助功 能区
辐射功 能区
商贸产业纵向升级
核 商贸交易中心 心 功 商贸展示中心 能 商务会议中心 区
165万平方米 3500位大型停车场 40万平家居建材集散地
奥特莱斯
游乐场
物流 酒店 餐饮
商住 娱乐 购物
办公 休闲 公园
营东新城
营东新城起步区规划16平方公里,是营口打造沈阳、大连之间新都市的门 户,是未来营口主城区的形象代表,是老边区城市化的跨越平台
新城定位
• 建设标准最高、设施最完善的现 代化主城区
瓦房店新城
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属于中城市群 竞争分析:周边高铁新城以产业升级为主导的新城较少, 竞争较小 城市功能:瓦房店暂未规划以产业为主导的集聚区域 产业分析:瓦房店受大连市产业发展影响,产业急需升级 和拓展 站台条件:二等站,年客流量500万人次;距离市区20公里, 处于郊区
开发模式:产业升级(纵向)
缺乏,人气不旺 • 本片区为城市门户区,不适宜作为居住片区发展
产业分析
海城的产业和资源的三大优势:菱镁资源和加工;服装商贸和制造; 农业高科技区 • 菱镁产业链各环节已形成较成熟的发展模式,不适宜 • 农业产业对高铁依赖性较低,无法充分发挥高铁优势,不适宜 • 服装商贸产业在东北有较强影响力,但产业链发展不完善,有较
• 环境最优美、最适宜人居的生态 主城区
高铁新城相关研究
第七页,共21页。
第二圈层:高铁商务区
——半径5km 范围内的地区、就业集聚地区
特征2——商务比例下降、功能更加综合
第八页,共21页。
商务拓展区 第三圈层:
——空间界限模糊、居住和商务商业功能为主的新城
特征1——根据城市能级确定新城规模
86平方公里
30平方公里
27平方公里
虹桥高铁新城
苏州高铁新城
似。
第十一页,共21页。
高铁建设规划图
二、相关量的研究
2.1整体功能配比
40平方公里
3600万平方米
商务 金融 居住 其他
系列1, 其他, 1587.4, 44%
系列1, 商务, 670.5, 19%
系列1, 金融, 100.7, 3%
系列1, 居住, 1230, 34%
嘉兴南站高铁新城功能配比 站点等级:中间站
以下公式计算商贸商业总量:
M0=P*C*D/A
P,为规划期末城市人口数,包括户籍人口、流动人口; C,为规划期末年人均消费支出;
D,占全市商业商贸建筑总量的比例; A,商铺保本经营销售额
按照《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2030年,中心城区总人口为185万。
据《2011年统计年鉴》,年人均消费支出约为13500,按年增长7%计算,2030年年人均消费支出约为48000,基地占全市销售总额
2.3圈层内的功能配比
30% 第二圈层——
居住功能
系列1, 混合 功能, 23.8,
24%
45%居住功能
商务办公 居住
商务金融 交通枢纽
会展娱乐
混合功能
系列1, 商 务办公, 28.6, 28%
系列1, 交 通枢纽, 12.7, 13%
全国高铁新城发展现状
全国高铁新城发展现状随着高铁网络的日益完善,高铁新城作为依托高铁站点而兴起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
高铁新城不仅承载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更成为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窗口。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全国高铁新城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剖析。
一、建设规模与分布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建设了众多高铁新城,其中不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项目。
这些高铁新城大多分布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东部地区,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
同时,中西部地区的一些重要城市也纷纷布局高铁新城,以期借助高铁的便捷性,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建设规模上看,各地高铁新城的大小不一,既有占地数千亩的大型项目,也有仅有几百亩的小型站点。
但无论规模大小,高铁新城都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和整体性,力求实现与周边区域的有机融合。
二、基础设施建设高铁新城作为新兴的城市发展区域,其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要。
在道路交通方面,高铁新城通常配备有完善的道路网络和公共交通系统,确保乘客能够快速便捷地到达高铁站点。
同时,为了满足人们的停车需求,高铁新城还建设了大量的停车场和停车楼。
在市政设施方面,高铁新城注重绿化、环保和节能理念的应用。
许多项目都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照明等环保设施,以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高铁新城还配备有完善的商业设施、文化设施和医疗设施等。
三、产业发展与布局高铁新城的产业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在产业布局上,各地高铁新城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有选择地发展适合本区域的产业。
例如,一些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高铁新城依托港口优势发展临港产业;而位于内陆地区的高铁新城则借助交通枢纽地位发展商贸物流等产业。
在产业类型上,高铁新城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高端产业。
这些产业不仅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还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持。
同时,为了满足人们的就业需求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高铁新城还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社区服务业等民生型产业。
站城一体化开发下的高铁新城开发策略
站城一体化开发下的高铁新城开发策略摘要:高铁新城建设成为城市化进程中势不可挡的一部分,过往的开发模式不再满足新阶段站点开发的需求。
为应对可持续发展和紧缩城市理念,TOD导向下的站城一体化开发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
本文从站点设计和开发机制两方面提出策略,探讨该模式下的高铁新城开发思路。
关键词:站城一体化;TOD;高铁新城1.背景1.1高铁新城的开发及问题高速铁路作为大运量的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已成为联系我国主要城镇的公共载体,也是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高铁缩短了区域内城市之间的距离,改变了区域城市网络的空间关系,将经济发展较弱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快速联系起来,促进区域的整合发展。
高铁带来了人口的流入流出,在站点周边规划建设的高铁新城,也成为我国城镇化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城规划也纳入了当地政府对高铁带来的经济增长的诉求,促进高密度和混合使用的开发,形成城市的新发展节点,提升城市核心功能,成为现代化交通综合枢纽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高铁站点不断建设升级的同时,逐渐显现很多问题:宏观上存在以郊外站点为中心的无序城市化扩张现象;微观上,由于站点、站前广场、站点周边城区等不同领域之间存在的边界,以下问题逐渐暴露:1)大部分空间设计趋于雷同,缺乏地域特征或作为城市名片的空间特质;2)过多重视交通功能,站前缺少人性化尺度的公共空间;3)偏重交通功能及商业潜力,公共公益设施较少。
1.2发展理论与一体化紧凑城市是针对城市无序蔓延而提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指从不同角度出发将城市尽可能紧凑化集约化。
其最有效的实施方法之一就是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即TOD理论。
TOD理论所倡导的中高密度开发、混合使用的土地性质配置、步行友好的空间设计也是国内外高铁站点开发的重要设计原则。
在该理论背景的建构下,充分发挥交通设施的优势,并持续、强力地推进以站点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新节点的建设,将站点建设和周边城区一体规划,成为新一代的城市可持续建设的发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铁新城开发建设研究
一、国内部分新城开发建设案例
1.济南西区
采用市领导小组领导下的“指挥部+项目法人”的组织实施模式,即“市长+市场”的模式,成立西客站片区建设指挥部,由济南市市长挂帅,整合市区两级政府的土地、规划、市政、财政等相关部门的行政资源,对西客站片区的开发建设任务进行决策,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参与、滚动发展、自求平衡的原则开展新城建设。
选择有经验、有实力的开发策划咨询机构做为指挥部的“参谋”,参与新城区建设的全过程咨询管理。
以山东省高校基建咨询服务中心为咨询服务总平台,全面负责统筹谋划各规划项目的提报、工作计划及进度,督促管理各项目规划过程,组织各类技术审查及技术协调会议,形成最终成果。
并在此基础上,委托其他专业机构搭建专业分平台,构成了完善的服务平台体系,为西客站片区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采取政府与市场合作的运营模式,利用市场机制,调动社会资源,政府与市场的优势互补,实现效益最大化。
制定了一揽子优惠、开发补偿和公众参与等政策,使区域开发项目更加合理、透明和具有前瞻性,并吸引了开发商的投资热情。
2.长沙东部新区长沙东部新区建设采用了市领导小组领导下的“指挥部+项目法人”的组织实施模式,即“政府+市场”的模式。
成立了建委副
主任为指挥长的建设指挥部,作为该项目的存在主体,主要负责资金的筹措、道路的建设施工以及目前四个项目的协调等工作。
长沙新区开发建设融资形式采取市财政资金支持与银行贷款相结合的模
式。
市政府拨付专门财政资金用于城东新区项目启动,同时,通过银行获取信贷资金。
目前,新区建设资金主要以政府拨款为主,在此基础上,靠市场运作保证项目资金额度。
开发运营模式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先将项目启动区域周边的土地利用控制起来,通过土地市场运作来获得后续项目的开发资金。
3.河南郑州新区
成立了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郑汴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郑州新区开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及郑州新区工委、管委会等机构,统一组织协调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始终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求平衡、良性循环、滚动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采取“特区+公司”开发经营模式。
实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环境引商、项目带动”的运营模式。
坚持“盘活资产、自我积累、自我开发、滚动发展”的资金筹措路子,通过借贷融资,完善基础设施,美化城区环境,增强对开发商的吸引力,实现滚动发展。
4.深圳罗湖新城
成立领导班子,协调不同的投资及实施实体单位。
聘请知名咨询公司对新城建设进行国际咨询,并制定相关研究机构做咨询的整合,形成系统的
开发策略。
融资模式上,一方面加大公共财政扶持力度,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新型投融资模式,以优惠政策吸引市场资金投入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经营。
二、德州市高铁新城开发建设的特点
1.两区齐抓共管德州高铁位于德州市经济开发区与陵县的交界地带,承载着“德陵一体化”的重要任务,建设时要协调两区利益,统筹两区发展,兼顾两区思路。
2.缺乏技术保障目前德州市缺乏能够为高铁新城的开发建设提供土地开发、规划策划、产业规划、功能定位、策略制定等方面的专业技术队伍,高铁新城的技术保障不力,严重制约高铁新城的未来发展。
3.资金短缺
德州近几年用于城市开发建设的资金较多,且高铁新城的开发建设所需资金数目巨大,因此,资金不足的情况不可避免。
4.远离中心城区
高铁新城距德州行政中心约10km,距老城区约15km,且联系中心城区的道路交通设施较少,影响与中心城区的互动联系。
5.产业功能缺失目前德州市的商务、金融、信息、咨询等产业发展较为落后,与高铁相关联的产业缺失,影响高铁新城的产业带动能力。
三、主要工作思路及策略
1.搭建组织指挥体系
针对德州高铁新城需要统筹兼顾两区发展的特点,借鉴济南西区“指挥部+项目法人”的组织实施模式,即“市长+市场”的模式,市领导挂帅,两区相关部门领导组建领导小组,作为重大决策机构;成立德州高铁新区工程建设指挥部,统筹新区的组织建设,分别下设土地、工程、金融、综合、规划设计部门,负责监督各方那个面工作的实施情况;并成立公司,
明确法人主体,搭建运行平台,主要负责资金运作、土地经营、开发建设等工作(完善指挥体系、搭建运行平台)。
2.整合技术服务资源
针对德州高铁新城的开发建设中缺少技术保障的现状,通过邀请专业队伍,搭建技术平台,为高铁新区指挥部提供技术服务保障。
邀请实力雄厚、咨询服务水平优质的专业咨询队伍作为高铁新区开发建设咨询管理的服务总平台,全面负责统筹谋划各建设项目的提报、工作计划及进度,督促管理各项目建设过程,组织各类技术审查及技术协调会议,形成最终成果。
此外,以总平台为中心,搭建基础设施咨询平台、建设管理平台、水利技术平台、土地开发咨询平台、规划管理平台等分平台。
吸纳城市经营新思维,推行“三规合一”的城市建设理念,注重动态的规划过程,全面开放设计市场,在尊重原有规划的同时,对重点项目进行深入的策划规划设计,实时地对原规划予以调整、完善。
(搭建技术平台、提供决策依据、做好运行参谋)
3.探索投资融资模式
德州市近年来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活动,市财政资金匮乏。
针对此种情况,在政府保证一定投资力度的同时,发挥政策优势,积极探索先进的融资手段。
采取BT、PPP等公私合作的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营利性基础设施建设当中,缓解政府的投资压力,使政府的有限资金投入到非营利性项目建设中。
这样既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又能合理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可为高铁新区的开发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
(探索投资模式、完善开发机制)
4.完善开发运营模式政企合作模式能够解决政府土地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提高土地开发效率、有利于提升土地价值,并且能够将利用开发企业来分担市场风险,采用政企合作开发运营的模式进行高铁新区的开发建设。
在保证企业获得一定的利润率前提下展开与之合作,也保证政府的收益,达到双赢(政企合作、风险共担、以地生财、实现双赢)。
针对德州市高铁产业功能方面的不足,高铁新区的开发建设宜采取“高铁驱动、产业带动”的开发模式,即先通过政府对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基础设施的前期投资,筑巢引凤,吸引高铁相关产业的进驻,待到周边产业较为成熟时,与高铁产业相配套的其他产业也得以带动,从而推动整个新城的发展(跨入高铁时代、唱响高铁经济、借助高铁带动、实现城市繁荣)。
5.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由于高铁新城的区位优势不明显,且存在资金缺乏、产业缺失等不足,可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使区域开发项目更加合理、透明和前瞻性,并激发开发商的投资热情。
可依据时期、项目的不同机动灵活的制定具体优惠政策,如津贴、减免税、其他权利、政府拨款等建设期补偿政策;减免税、长期租赁权、长期经营权等运营期补偿模式;市民规划听证会、专家咨询会、企业合作会等公众参与政策。
四、预期发展目标
1. 高铁新区形成“高铁驱动、产业带动、两区联动、政企互动、政策机动、建设滚动”的开发建设机制。
2.高铁新区建设成为“德陵一体化”的核心地区,“大德州”的新门户,德州市的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