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裴平汇率的决定讲义和变动
国际金融学_裴平_汇率的决定和变动PPT105页

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7、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18、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1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0、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裴平《国际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 汇率政策)【圣才出品】

第4章汇率政策4.1 复习笔记汇率政策是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它对实现宏观经济外部均衡、促进宏观经济内外部均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汇率政策及其传导机制1.汇率政策的基本内涵汇率政策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汇率变动施加影响的制度性安排与具体措施。
汇率政策主要涉及汇率制度选择、汇率水平管理、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以及汇率政策与其它经济政策配合等内容。
(1)制定汇率政策的重要意义①克服外汇市场的内在缺陷。
由于交易壁垒、信息不对称、市场垄断或过度竞争等问题存在,外汇市场交易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市场调节机制也存在时滞和低效率的缺陷。
政府理性地制定和实施汇率政策,保持汇率的相对合理与稳定,防止国际收支出现恶性或根本性失衡。
②维护社会经济的安全与稳定。
政府可制定和实施汇率政策,对影响社会经济安全与稳定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纠偏”,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
③社会经济稳定的需要;④维护国家经济利益;⑤捍卫和提升国家的经济利益。
通过制定和实施汇率政策,可以在扩大对外经济开放的同时,防止外来经济力量,特别是国际游资对本国市场的冲击,发挥“金融防火墙”的作用;也可以调整进出口比价,增强本国商品和劳务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还可以抵消外国不公平贸易政策的消极影响,或是作为报复手段,对抗外国的不公平贸易。
(2)汇率政策的特征汇率政策具有国家性、强制性和宏观性的特征。
(3)汇率政策的目标汇率政策的总体目标是调节国际收支状况,促进宏观经济内外部均衡,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①货币政策的自主权。
各国中央银行不再因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为保持汇率稳定而被动干预货币市场,使货币政策能够自主调节内部和外部平衡,实现政府预期的经济目标。
②维护本币的价值稳定。
通过外汇管制,限制商品进口和资本输入,可将国际通货膨胀拒之门外,使国内物价水平得以保持稳定。
③调节国际收支状况。
④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顺差国政府往往利用外汇管制限制长、短期资本流入,减轻本国货币蒙受的压力,以保持其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国际市场份额。
国际金融课件第九章汇率决定理论

对资产市场理论评价
资产市场理论的优点
01
能够解释汇率短期波动的原因,考虑了投资者预期和
风险偏好等因素对汇率的影响。
资产市场理论的缺点
02 忽略了贸易等实体经济因素对汇率的影响,对长期汇
率趋势的解释力不足。
资产市场理论与其他汇率决定理论的比较
03
与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等相比,资产市场
理论更强调资本流动和投资者行为对汇率的影响。
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评价
优点
购买力平价理论提供了一个直观而易于理解的汇率决定机制,能够解释长期内汇率的基本趋势。此外,该理论 还强调了物价水平对汇率的影响,有助于我们理解通货膨胀对汇率的影响。
缺点
购买力平价理论在解释短期汇率波动方面存在局限性,因为它忽略了其他重要因素(如利率、政治风险等)对 汇率的影响。此外,该理论的实证检验结果并不一致,有时支持有时反对该理论。因此,在使用购买力平价理 论时需要注意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03
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基本原理
利率差异引发套利活动
当两国间存在利率差异时,投资者为追求更 高收益,会将资金从低利率国家转移到高利 率国家,进行套利活动。
汇率预期影响套利活动
投资者在套利活动中需考虑汇率变动风险。 若预期高利率国家货币将升值,则套利活动 更具吸引力;反之,若预期贬值,则可能抑 制套利活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汇率决定宏观背景:全球经济失衡与再平衡
1 2
全球经济失衡与汇率调整
分析全球经济失衡对汇率的影响,以及失衡调整 过程中汇率的角色。
资本流动与汇率决定
探讨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决定的影响,以及资本 管制政策在其中的作用。
3
《国际金融学》讲义(第八章汇率制度)

2.货币局制度 2.货币局制度
指货币当局明确规定本国货币与某一外国可兑换货 币保持固定的交换比率, 币保持固定的交换比率,并且对本国货币的发行作特殊 限制以保证履行这一法定义务的汇率制度。 限制以保证履行这一法定义务的汇率制度。 货币局制度要求货币当局发行货币时, 货币局制度要求货币当局发行货币时,必须有等值 的外汇储备作保障,并严格规定汇率, 的外汇储备作保障,并严格规定汇率,没有改变平价的 余地,也对货币政策形成了制度性制约。 余地,也对货币政策形成了制度性制约。 货币当局被 称为货币局。 称为货币局。 特点: 特点 : 货币发行的多少取决于可用作准备的外币 数量的多少,货币局无货币发行的主动权。 数量的多少,货币局无货币发行的主动权。主要采取地 区是香港 香港。 区是香港。
1、单一性。 单一性。
浮动汇率制只需调整汇率这唯一变量,具有单一性,短期调整成本低。 浮动汇率制只需调整汇率这唯一变量,具有单一性,短期调整成本低。 固定汇率制调整的变量更多,不具有单一性,但长期的调整成本低。 固定汇率制调整的变量更多,不具有单一性,但长期的调整成本低。
4.钉住平行汇率带 4.钉住平行汇率带
指汇率被保持在官方承诺的原汇率带内, 指汇率被保持在官方承诺的原汇率带内 , 其波幅 超过中心汇率上下各1% 超过中心汇率上下各 %,如欧洲货币体系下欧洲汇率 机制( 机制(ERM)。这种汇率安排,具有浮动汇率的灵活 ) 这种汇率安排, 又有固定汇率的稳定性。同时, 性 , 又有固定汇率的稳定性 。 同时 , 在公布的浮动范 围内,有助于形成合理的市场预期。 围内 , 有助于形成合理的市场预期 。 但存在的问题是 如何确定波动的范围。如果波动范围过大, 如何确定波动的范围 。 如果波动范围过大 , 则异化为 浮动汇率;而范围过小,则又异化为固定汇率。 浮动汇率;而范围过小,则又异化为固定汇率。
【精品课件】汇率的决定和变动

教学重点
➢ 汇率的价值基础、外汇市场的供求、 汇率波动的规则;
➢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及其对汇率变动 的影响过程;
➢ 主要的汇率决定理论及汇率理论的新 进展 。
教学难点
➢ 不同货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价值基础及波动规则; ➢ 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和汇率变动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 各种汇率理论对于汇率决定与变动的解释 。
但在典型的金币本位制下,由于黄金可以不受限制地 输入输出,不论外汇供求的力量多么强大,实际汇率的涨 落都是有限度的,即被限制在黄金的输出点和输入点之间。
黄金输出点和输入点统称黄金输送点,是指金币 本位制下,汇率涨落引起黄金输出和输入国境的界限。 它由铸币平价和运送黄金费用(包装费、运费、保险 费、运送期的利息等)两部分构成。铸币平价是比较 稳定的,运送费用是影响黄金输送点的主要因素。以 直接标价法表示,黄金输出点等于铸币平价加运送黄 金费用,黄金输入点等于铸币平价减运送黄金费用。
第三章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分三部分来讲授: ➢ 第一节主要讲授金本位制度和纸币流通制度下的
汇率的价值基础、市场供求和波动规则; ➢ 第二节主要了解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以及
汇率变动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 第三节主要学习影响较大的汇率理论和汇率研究
中的新成果。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汇 率 的 决
1单位A国货币=A国货币含金量/B国货币含金量=若干单位B国货 币
举例:
1925~1931年英国规定1英镑金币的重量为123.2744格 令(grains),成色为22k(carats),即1英镑含113.0016 格令纯金(123.2744×22/24);美国规定1美元金币的重 量为25.8格令,成色为0.9000,则1美元含23.22格令纯金 (25.8×0.9000)。根据含金量之比,英镑与美元的铸币 平价是:113.0016/23.22=4.8665,即1英镑的含金量是1美 元含金量的4.8665倍,或1英镑可兑换4.8665美元。按照等 价交换的原则,铸币平价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第二节汇率的决定与变动一、汇率决定的基础汇率是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比价,其实质是各种货币价值的体现。
也就是说,货币具有的或代表的价值决定汇率水平的基础,汇率在这一基础上受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动,形成现实的汇率水平。
而另一方面,货币制度又是汇率存在的基本客观环境,决定了汇率决定的机制。
或者说,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各国货币所具有的或者所代表的价值是不同的,即汇率具有不同的决定因素,并且影响汇率水平变动的因素也不相同。
纵观历史,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历史阶段:金本位和和纸币本位制度。
(一)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与变动1.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金本位是指以黄金为货币制度的基础,黄金直接参与流通的货币制度。
它是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货币制度。
从广义的角度,金本位制具体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式,其中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度,后两种是削弱了的、变形的金本位制度。
在典型的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均以黄金铸成,金铸币有一定重量和成色,有法定的含金量;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具有无限清偿;辅币和银行券可以按其票面价值自由兑换为金币。
金本位发展到后期,由于黄金产量跟不上经济发展对货币日益增长的需求,黄金参与流通、支付的程度下降,其流通、支付手段职能逐步被以其为基础的纸币所替代,国际货币制度从金币本位演变成为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
金块本位制依然是一种金本位制,以黄金为基础的纸币代表黄金流通并与黄金保持固定的比价,在需要的时候黄金仍直接参与清算和支付。
金汇兑本位是一种广义上的金本位制,因为纸币作为法定的偿付货币,充当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并且由政府规定其所代表的黄金量和维持与黄金的比价。
在典型的金本位下,金币本身在市面上流通,铸造的金币与可兑现的银行券以1:1的严格比例保持互换,这时两种货币之间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Mint Parity)就成为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汇率的决定与变动(可编辑)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汇率的决定与变动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任课教师:王敬伟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三章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目录第一节汇率的决定第二节汇率的变动第三节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第一节汇率的决定长期汇率的决定金本位制下的铸币平价纸币本位制下的黄金平价或货币平价浮动汇率制下的购买力平价金本位制下的铸币平价基本思想两种金币的含金量是决定它们汇率的物质基础标准:铸币平价 Mint Parity :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如:1英镑金币的含金量是1美元金币含金量的4.8665倍,所以铸币平价为4.8665。
若只考虑货币价值而舍弃其他因素,则铸币平价就等于英镑与美元间的汇率。
(续上)汇率波动在金铸币本位制下,铸币平价是汇率决定的基础,实际汇率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幅度不超过黄金输送点。
黄金输送点铸币平价±运费(续上)例(续上)当美元对英磅的汇率大于4.8965 4.8665+0.03 时,美国进口商不愿在外汇市场上用美元去购买英磅支付,而宁愿用美元购买黄金运去英国支付。
因此,4.8965就是美国的黄金输出点gold export point 。
同样,当美元对英磅的汇率小于4.8365 4.8665-0.03 时,美国出口商不愿在外汇市场上用英磅换回美元,而宁愿用英磅购买黄金运回美国。
因此,4.8365就是美国的黄金输入点 gold import point 纸币本位制下的黄金平价或货币平价特征: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纸币的含金量,即纸币所代表的黄金平价;纸币不能兑换黄金;如果纸币超量发行,纸币的金平价就同它实际所代表的黄金量完全背离。
汇率不能由纸币的金平价来决定,而应以纸币实际代表的黄金量为依据。
浮动汇率制下的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理论(purchasing-power parity, PPP)是西方汇率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该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G.卡塞尔在1922年的一篇论文(《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理论》)中正式提出的,简称PPP或3P理论。
《国际金融》第三章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一般性的结论:一国货币贬值有利于该国从事涉外经济活 动,从而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二、汇率贬值对一国国内经济的影响
1.货币汇率贬值会给一国通货膨胀带来压力,引起物价上 涨。
(1)从进口的角度来看,汇率贬值会导致进口商品本币价 格的提高,若进口的是原材料、中间产品,则会导致国 内用这些原材料、中间产品进行生产的商品成本提高, 进而使这些商品的价格上升,引发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若进口的是消费品等制成品,一方面本身会带来消费 市场物价上涨,另一方面会对国内相同的产品带来示范 效应,提高销售价格。
◆ 浮动汇率制度下,外汇供求直接决定市场汇率水平; ◆ 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通过影响外汇供求将汇率维
持在某一水平上。
汇率
Fd E
FS
外汇供求
二、外汇的升贬值及其比率
外汇的升值与贬值
外汇的升贬值率
e1 – e0 E=
e0
……….. (1)
e1 – e0
E=
……….. (2)
e1
(1)式和(2)式中,E表示直接标价法情况下汇率变
第三章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 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t 特点:1.在金本位制下,或每单位的货币价值 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
2.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 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Gold Parity)来决定。
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在历史上 ,曾有过三种形式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 是最典型的形式,就狭义来说,金本位制即指 该种货币制度。
*它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汇率的长期趋势,但在不少情 况下,它对汇率的短期波动有很大影响。
裴平《国际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3-4 通货膨胀对汇率变动的影响 图 3-4 表明了通货膨胀对汇率变动的影响。当某国通货膨胀率相对于别国增加时,就
会通过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两个途径增加外汇需求( DD DD ),减少外汇供给 ( SS SS ),从而导致外汇汇率上升(E*→E)。
1 / 4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在黄金输出点与输入点之间上下波动。当汇率高于黄金输出点或低于黄金输入点时,就会引 起黄金的跨国流动,从而自动地把汇率稳定在黄金输送点所规定的幅度之内(见图 3-1)。
图 3-1 金本位制下汇率波动的规则 黄金的输出与输入使外汇市场上的供求趋于平衡,并使汇率在一定幅度内波动,这就是 金币本位制下汇率波动的自动调节机制,称为黄金—物价—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其原理是: 当一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发生逆差,外汇汇率涨至黄金输出点,造成黄金外流时,该国的货币 供给减少,通货紧缩,物价下跌,进而提高其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于是出口增加,进 口减少,促使国际收支达到均衡。反之,当一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发生顺差,外汇汇率跌至黄 金输入点,造成黄金内流时,该国的货币供给增加,通货扩张,物价上涨,进而降低其商品 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于是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促使国际收支达到均衡。换言之:国际收 支的失衡引起黄金的外流与内流,而黄金的流动会引起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导致出口与进 口规模的相对增减,结果使两国间的国际收支自动达到均衡状态。 2.纸币流通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1)汇率的价值基础 在纸币流通制度下,货币的购买力成为价值的化身,汇率的决定依然是以价值为基础的, 它的本质还是两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之比。
圣才电子书
www.1Biblioteka
东财国际金融学第三章汇率的决定和变动

一、汇率的决定(一)金币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外汇取决于两种货币的含金量对比,即铸币平价,这是基础汇率或者法定汇率或名义汇率。
实际的汇率波动受供求因素的影响,在铸币平价上下波动,在黄金输送点之间波动。
(黄金输送点分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
黄金输出点是铸币平价加上黄金运输费等费用,为汇率最高点;黄金输入点是铸币平价减去黄金运输费,为汇率最低点。
)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下,汇率也是由纸币所代表的的含金量决定的,成为法定平价。
但是黄金的自由输出输入受到限制,黄金输送点不再存在。
实际汇率因供求关系围绕法定平价上下波动。
(二)信用货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汇率取决于两国货币各自代表的价值量,价值量具体表现为货币的购买力。
所以,决定汇率的基础是两国货币购买力。
二、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1. 表面因素:外汇供求关系的变化。
(与此同时,汇率也会影响外汇供求的变化)2. 主要经济因素:基础因素:指的是一国经济实力或者综合国力。
当一国经济形势较好,经济实力强,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强,则货币汇率坚挺;反之,一国经济形势差、经济实力弱,其货币汇率疲软。
具体:(1)国际收支一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收入增加,国际储备增加,外国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加,本国货币相对升值;相反,一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对外债务增加,国际储备减少,则本国对外汇需求增加,本国货币相对贬值。
注: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肯定导致本国货币的贬值,短期的逆差不一定。
(2)相对通货膨胀水平两国货币兑换比例受各自货币的购买力所决定。
当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发生通货膨胀时,国内物价水平相对另一国上升,货币购买力相对下降;且出口商品减少进口商品增加,本国货币贬值。
这体现出货币对内贬值会传导到货币对外贬值。
(3)资本流动资本的大量流入,会增加对本币的需求,导致流入国外汇增加,本币升值外币贬值;相反,一国资本大量流出,会出现外汇短缺、对本币需求下降,本币贬值外币升值。
3. 政策因素:(1)利率政策通过调节利率水平可以使汇率向着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变动。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精讲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精讲:汇率的决定与变动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备考开始啦,网校经济师频道特别整理了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教材的重点考点,希望提前掌握,以备迎接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二、汇率的决定与变动(一)汇率的决定基础(1)金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基础各国以金币作为本位货币,单位金币都有含金量,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和输入。
这种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从本质上是各国单位货币所具有的价值量;从现象上看是各国单位货币的含金量。
汇率的标准是铸币平价,即一国货币的含金量与另一国货币的含金量之比。
市场汇率受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而围绕铸币平价波动,波动的范围被限制在由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构成的黄金输送点内。
例如:1929年,?1含金量为113.0016格令黄金,$1含金量为23.22格令黄金,则?1=113.0016/23.22=$4.8665为铸币平价。
汇率的波动如图所示:(2)纸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以国家规定的法定含金量来表示。
这种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从本质上来说是各国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从现象上看是各国单位货币的法定含金量或购买力。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的决定:法定平价,即一国货币的法定含金量与另一国货币法定含金量之比。
(二)汇率变动的形式(1)法定升值与法定贬值:官方汇率的变动。
(2)升值与贬值:市场汇率的变动。
(三)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物价的相对变动、国际收支差额的变化、市场预期的变化、政府干预汇率。
(1)物价的相对变动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反映货币购买力的物价水平变动是决定汇率长期变动的根本原因。
如果一国的物价水平相对上涨,即该国相对通胀,则该国货币对于其他国家的货币贬值。
反之亦反。
(2)国际收支差额的变化汇率的变动直接由外汇市场的外汇供求变动决定,而外汇供求由国际收支决定。
如果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支出大于国际收入),则外汇供不应求,外汇汇率上升;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入大于国际支出),外汇供过于求,外汇汇率下跌。
国际金融教案大纲(南京大学裴平)第三章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第三章汇率的决定与变动如前所述,汇率是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之间的交换比率。
如果把货币视为一种特殊商品,汇率又可被看作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那么,这种交换比率或货币的价格是如何决定,又是如何变动的呢?本章将从理论上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论述。
第一节汇率的决定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商品交换比率或商品价格的形成都应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遵循等价交换和市场供求的法则。
货币作为一种商品,尽管有其特殊性,同样不能例外。
因此,在国际货币兑换的过程中,两国货币的交换比率必须以价值平价或价值对等的关系为基础,并且能够充分反映外汇市场上的供求状况。
换言之,汇率的本质是两国货币以各自所具有的价值量或所代表的价值量为基础而形成的交换比率,它的实际水平还受到外汇市场供求的影响。
一、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金本位制度泛指以黄金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gold special standard)盛行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属于完全的金本位制度。
后两种金本位制出现于由金铸币流通向纸币流通过渡和第二次大战后对黄金与货币兑换实行限制的时期,而且存在的时间较短,属于不完全的金本位制度。
通常,金本位制度主要是指金币本位制。
(一)汇率的价值基础在金币本位制下,各国都以法律形式规定每一金铸币单位所包含的黄金重量与成色,即法定含金量(gold content)。
两国货币的价值量之比就直接而简单地表现为他们的含金量之比,称为铸币平价(mint parity)或法定平价(par of exchange),黄金是价值的化身。
铸币平价是决定两国货币之间汇率的价值基础,它可表示为:例如:1925~1931年英国规定1英镑金币的重量为123.2744格令(grains),成色为22k(carats),即1英镑含113.0016格令纯金(123.2744×22/24);美国规定1美元金币的重量为25.8格令,成色为0.9000,则1美元含23.22格令纯金(25.8×0.9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大学商学院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汇 率 的 决
定
纸
金
币
本
流
位 制 度 下 的 汇 率 决 定
通 制 度 下 的 汇 率 决
定
汇
汇
率
率
的
的
主
变
要
动
理
论
影 响 汇 率 变 动 的 因
素
汇 率 变 动 对 经 济 运 行 的 影
响
国 际 借 贷
论
购 买 力 平 价 理
论
汇 兑 心 理
论
货 币资 主产 义组 的合 汇平 率衡 理论 论
南京大学商学院
黄金输出点和输入点统称黄金输送点,是指金币 本位制下,汇率涨落引起黄金输出和输入国境的界限。 它由铸币平价和运送黄金费用(包装费、运费、保险 费、运送期的利息等)两部分构成。铸币平价是比较 稳定的,运送费用是影响黄金输送点的主要因素。以 直接标价法表示,黄金输出点等于铸币平价加运送黄 金费用,黄金输入点等于铸币平价减运送黄金费用。
国际金融学裴平汇率的决定和变动
精品jing
易水寒江雪敬奉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分三部分来讲授: ➢ 第一节主要讲授金本位制度和纸币流通制度下的汇率的价
值基础、市场供求和波动规则; ➢ 第二节主要了解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以及汇率变动
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 第三节主要学习影响较大的汇率理论和汇率研究中的新成
汇 率 理 论 的 进 一 步 发
展
南京大学商学院
教学重点
➢ 汇率的价值基础、外汇市场的供求、汇率波动的规 则;
➢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及其对汇率变动的影响过程; ➢ 主要的汇率决定理论及汇率理论的新进展 。
南京大学商学院
教学难点
➢ 不同货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价值基础及波动规则; ➢ 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和汇率变动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 各种汇率理论对于汇率决定与变动的解释 。
南京大学商学院
(二)外汇市场的供求 铸币平价与外汇市场上的实际汇率是不相同的。铸币 平价是法定的,一般不会轻易变动,而实际汇率受外汇市 场供求影响,经常地上下波动。当外汇供不应求时,实际 汇率就会超过铸币平价;当外汇供过于求时,实际汇率就 会低于铸币平价。正象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不断变化一样, 实际汇率也围绕铸币平价不断涨落。但在典型的金币本位 制下,由于黄金可以不受限制地输入输出,不论外汇供求 的力量多么强大,实际汇率的涨落都是有限度的,即被限 制在黄金的输出点和输入点之间。
在金币本位制下,汇率波动的规则是:汇率围绕铸币 平价,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在黄金输出点与输入 点之间上下波动。当汇率高于黄金输出点或低于黄金输 入点时,就会引起黄金的跨国流动,从而自动地把汇率 稳定在黄金输送点所规定的幅度之内 。
南京大学商学院
南京大学商学院
黄金的输出与输入使外汇市场上的供求趋于平衡,
南京大学商学院
举例: 在美国和英国之间运送价值为1英镑黄金的运费为0.03美元,
英镑与美元的铸币平价为4.8665美元,那么对美国厂商来说,黄 金输送点是:
黄金输出点=4.8665+0.03=4.8965(美元) 黄金输入点=4.8665-0.03=4.8365(美元)
南京大学商学院
(三)波动规则
南京大学商学院
第一节 汇率的决定
一、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二、纸币流通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南京大学商学院
一、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金本位制度泛指以黄金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制度, 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一)价值基础 在金币本位制下,各国都以法律形式规定每一金铸币
单位所包含的黄金重量与成色,即法定含金量(gold content)。两国货币的价值量之比就直接而简单地表现 为他们的含金量之比,称为铸币平价(mint parity)或法 定平价(par of exchange),黄金是价值的化身。铸币平 价是决定两国货币之间汇率的价值基础,它可表示为:
并使汇率在一定幅度内波动,这就是金币本位制下汇率 波动的自动调节机制。这个自动调节机制由英国经济学 家休谟(David Hume,1752)最早提出,又称为黄金— 物价—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其原理是: 当一国的国际收 支持续发生逆差,外汇汇率涨至黄金输出点,造成黄金 外流时,该国的货币供给减少,通货紧缩,物价下跌, 进而提高其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于是出口增加, 进口减少,促使国际收支达到均衡。反之,当一国的国 际收支持续发生顺差,外汇汇率跌至黄金输入点,造成 黄金内流时,该国的货币供给增加,通货扩张,物价上 涨,进而降低其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于是出口减 少,进口增加,促使国际收支达到均衡。换言之: 国际 收支的失衡引起黄金的外流与内流,而黄金的流动会引 起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导致出口与进口规模的相对增 减,结果使两国间的国际收支自动达到均衡状态。
1单位A国货币=A国货币含金量/B国货币含金量=若干单位B国货 币
南京大学商学院
举例: 1925~1931年英国规定1英镑金币的重量为123.2744格
令(grains),成色为22k(carats),即1英镑含113.0016 格令纯金(123.2744×22/24);美国规定1美元金币的重 量为25.8格令,成色为0.9000,则1美元含23.22格令纯金 (25.8×0.9000)。根据含金量之比,英镑与美元的铸币 平价是:113.0016/23.22=4.8665,即1英镑的含金量是1美 元含金量的4.8665倍,或1英镑可兑换4.8665美元。按照等 价交换的原则,铸币平价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南京大学商学院
(一)价值基础
在实行纸币流通制度的早期阶段,各国一般都规定过纸币 的金平价,即纸币名义上或法律上所代表的金量。纸币作为金 的符号,执行金属货币的职能,因而也就代表了一定的价值。 如果纸币实际代表的金量与国家规定的含金量一致,则金平价 无疑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价值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 纸币不能与黄金兑换,其发行又不受黄金准备限制,纸币发行 总量往往超过由流通所需金量按金平价决定的数量,这就使得 纸币实际代表的金量与国家规定的含金量相背离。因此,名义 上或法律上的金平价已不能作为决定两国货币交换比例的价值 基础,取而代之的是纸币所实际代表的金量。
南京大学商学院
二、纸币流通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纸币是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几 乎没有内在价值,而只是充当了由国家发行、强制流通和不可 兑现的货币符号。在纸币流通制度下,现钞不能自由兑换、黄 金不能再进入流通,金本位制度下的黄金输送点和铸币平价也 不复存在,但货币交换的比例,即汇率依然有它的价值基础, 而且受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影响。同时,由于人为的制度安排, 汇率的波动也是有一定规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