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课型分类
中学物理课型分类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熟悉物理教学中的一些基本课型,才能很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物理教学的特点,我们把物理教学中的课的类型主要划分为三种,即实验课,概念、规律课和习题课。
(一)实验课物理实验教学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随堂实验和课外实验。
1. 演示实验所谓演示实验是指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为配合教学内容而演示给学生看的实验。
因此主要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起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起一定的示范作用。
为了确保演示实验成功,并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课堂演示实验要首先做好准备,力求演示的现象清楚,并配合必要的说明和讲解。
2. 学生实验学生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掌握实验技能,使学生受到物理学研究的实验方法的初步训练的主要措施。
进行学生实验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努力创造条件,开出物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所有实验。
第二、关于实验能力的培养要具体落实,要明确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做到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
第三、实验中要及时给学生以具体指导,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中的问题,纠正实验上的错误。
3. 随堂实验这种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补充形式,可作为实验作业布置给学生,也可作为建议,由有兴趣的学生自愿进行。
(二)概念、规律课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教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一般要经过以下四个环节:1. 引入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创设物理环境,提供感性认识。
高中物理的课类分析
高中物理的课类结构如下:(一)序言课:物理课的序言就是要通过各种方法引出所要讲述的课题,把学生领进学习的“大门”,这是学习物理的第一关。
序言课主要有章序言课和节序言课两种。
序言课的过程结构:创设情景——产生冲突——激发兴趣 序言课的内容结构: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 素材\序言课\《绪论——怎样学好高中物理》2.PPT 素材\序言课\物理美学原理.PPT 素材\序言课\绪言.SWF(二)现象课:物理现象是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的依托,是形成物理情境、分析物理问题的前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现象课的过程结构:展示现象——观察思考——本质分析——得出结论 现象课的内容结构:现象的发现、现象呈现、现象分析、现象的应用(三)概念课:物理概念是人类在探索物理世界的过程中,在大量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本质属性加以抽象、概括形成的。
物理概念的建立是人们认识物理规律的起点,是探索物理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基础,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钥匙。
概念课的过程结构:问题推理模式概念课的内容结构: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建立、概念的理解、概念的应用。
(四)规律课:物理规律是物理科学知识的核心,是联系物理概念的桥梁,是物理知识结构的骨架。
广义的物理规律包含了物理定律(如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转化和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物理定理或原理(如动量定理、动能定理、阿基米德原理)以及物理假说(如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能级假说)等。
一般说来,对物理变化的过程中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必然联系和发展趋势的揭示,就是定性的物理规律;对必然联系中量的相互制约的揭示,就是定量的物理规律。
规律课的过程结构:实验探究模式规律课的内容结构:规律的产生、规律的探究、规律的内容、规律的理解、规律的应用(五)探究课: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索、研究物理规律为出发点,以实验活动为中心,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探究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的一种教学方法。
最新初中物理新课标及教材教法试题
最新初中物理新课标及教材教法试题初中物理教学包括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边教边实验和课处实验四种类型。
物理规律是在一定条件下物理现象或过程的本质联系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反应。
物理研究过程的基本方法包括预、上课、复、练和总结。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类型有新授课、实验课、题课、复课、训练课和综合课。
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应包括班级学生情况分析、总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进度安排、实验教学安排、学生成绩考核安排和其他教学活动的安排。
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物理概念反映了物理事物的本质属性,物理量的定义式反映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分析教材的依据是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
在物理教学中,创设便于发现物理规律的物理环境的方法是实验法和举例法。
物理复课的过程是系统复基本要领、基本规律和基本公式,进行范例分析,学生练,教师指导。
中学物理教学常用的教学手段包括教材、板书、板画、挂图和模型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初中物理教学的特点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加强直观性教学法;参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综合课为主、单一课辅借助具体形象为支柱,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中学生研究物理的兴趣特点是由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发展,物理研究兴趣变得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具有选择性、自觉性和稳定性。
物理课程标准》是物理课程的纲领性文件,规定了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框架,提出了指导性的物理教学原则和学生研究评价建议。
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坚持自主性研究、探究性研究和合作性研究。
《物理课程标准》没有提出演示实验的要求,这是为了加强探究性实验。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三种研究方式是自主性研究、探究性研究和合作性研究。
5题:《物理课程标准》重要内容之一是科学探究,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选项为A.①②③。
7题: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标准》规定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研究要求。
初中物理四种课型
初中物理四种课型一、新授课㈠课型模式:1、新课引入时间:不超过3分钟方式:以复习、讲评、习题训练、实验、故事、图片、视频等2、预习交流导入新课后,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及预习试题,各学习小组围绕教学目标及预习试题进行自学,着重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析其中的重点、难点及需要讨论的问题,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
这段时间,老师穿插巡视各学习小组,观察、答疑、抽查、询问。
3、师生探究全班进行重点、难点交流,教师因势利导、串讲点拨,组织学生信息加工、实验探究、归纳整理.充分运用实验设备,设计各种活动,实施情景教学。
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4、学以致用在学生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出示相应习题(有一定的层次性:多数为基础题,1~2题提高题),学生各自独立解题.做好后,小组间互相讲评纠错,基础题组内解决,提高题集中讨论,最后教师点评。
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5、总结归纳组内交流,总结本节课教学内容(包括知识点、学科思想和有关实验等)、典型试题及解题思路.教师根据情况进行补充、纠正或点评,对表现优秀的师徒予以表扬、激励.最后教师再出示知识体系,作简要的强调。
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㈡模式分析:环节一:课前预习设计课前预习题,根据上一节课的旧知识结合新授课的内容设计合理恰当的预习题。
注重难度适中、题量适中、题型多样.可以是知识复习、可以是实验,可以是习题。
(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环节二:新课导入A.复习提问的形式B.预习题展示C.实验引入D.设置情景(多种形式引入新课,以达到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环节三:新课教学1.学生阅读:通过阅读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以及自学的能力。
2.学生动手:通过分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以及合作协调的能力.3.集中交流:通过交流来激发学生思考、理解的能力.教师适当纠正有偏颇的思考方向,放手学生去讨论。
也可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4.教师点拨:A.概念的关键点B.相关的思想方法C.知识系统化D.物理概念的深刻内涵E.正确的实验方法(通过学生的充分参与、合作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环节四:巩固练习1.读、说、写:训练学生理解基本概念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中学物理
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中学物理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课型范式指的是教学的模式或形式,而实施
策略则指的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常见的课型范式包括:
1. 讲授型课堂:教师通过讲解知识点和原理,引导学生学习。
2. 实验型课堂: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
和探索物理现象或规律。
3. 讨论型课堂: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思
考和参与。
4. 案例分析型课堂:通过给学生提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分析
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5. 综合型课堂:结合多种课型,根据学习目标和内容的需要,
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实施策略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和实例,引起学
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理论结合实践:将物理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3. 引导探究:通过提问、讨论和问题解决,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和发现物理的规律。
4. 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机会和挑战。
5. 技术辅助教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模
拟实验软件等,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综合考虑课型范式和实施策略,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
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组合,实现中学物理教学的有效展开。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模式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模式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有:概念课、规律课、实验课、习题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实践课。
概念课要求教师能够运用合适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明确概念引入的缘由,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学会应用物理概念解释物理问题。
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内容体系的重要部分。
概念的教学可分为两类:概念与例题应用结合型,概念与实验验证探索型。
(1)概念与例题应用结合型这类课包括“速度与平均速度”、“压力与压强”、“功”、“功率”等。
一般教学程序为:①揭示目标:既要能理解概念,又要能运用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②自学指导:应用导学案引导学生细读教材,老师指导看书。
③学生看书,自学思考导学案问题。
④学生讨论并相互纠正问题中出现的概念理解方面的错误。
⑤指导学生自学教材的例题部分,要求几分钟后能模仿做同类型的习题。
⑥学生仿做同类题。
⑦学生互评课堂训练题,互评不到位,再由老师点拨。
不光让全班学生知道解题结果的“对”、“错”,更重要的是让大家都知道“对”的依据和“错”在哪里?特别注意讲评过程中的方法指导以及解题思路和对解题规范的严格训练与要求。
如“压力与压强”,教学的具体步骤可设计如下:①揭示目标。
②学生看书上“压力”部分的内容,练习画压力示意图。
③自学效果检测:学生练习。
④学生讨论,解决疑难。
⑤学生做研究压力产生效果的实验,分析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⑥学生看书上“压强”部分的内容,做与例题类似的题目。
⑦评点。
⑧小结,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
(2)概念与实验验证探索型这类课又分两种:一种是先认识概念,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如“摩擦力”、“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质量”、“杠杆平衡条件”等,其一般的教学步骤为:①揭示目标:知道通过本次实验验证什么规律;明确做好本次实验要掌握哪些实验操作技能;知道实验得出的结论有哪些重要的应用。
②指导学生边看书边做实验,或看完整个步骤后独立完成实验。
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老师可作适当的指点帮助。
初中物理四种课型
初中物理四种课型一、新授课㈠课型模式:1、新课引入时间:不超过3分钟方式:以复习、讲评、习题训练、实验、故事、图片、视频等2、预习交流导入新课后,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及预习试题,各学习小组围绕教学目标及预习试题进行自学,着重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析其中的重点、难点及需要讨论的问题,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
这段时间,老师穿插巡视各学习小组,观察、答疑、抽查、询问。
3、师生探究全班进行重点、难点交流,教师因势利导、串讲点拨,组织学生信息加工、实验探究、归纳整理。
充分运用实验设备,设计各种活动,实施情景教学。
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4、学以致用在学生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出示相应习题(有一定的层次性:多数为基础题,1~2题提高题),学生各自独立解题。
做好后,小组间互相讲评纠错,基础题组内解决,提高题集中讨论,最后教师点评。
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5、总结归纳组内交流,总结本节课教学内容(包括知识点、学科思想和有关实验等)、典型试题及解题思路。
教师根据情况进行补充、纠正或点评,对表现优秀的师徒予以表扬、激励。
最后教师再出示知识体系,作简要的强调。
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㈡模式分析:环节一:课前预习设计课前预习题,根据上一节课的旧知识结合新授课的内容设计合理恰当的预习题。
注重难度适中、题量适中、题型多样。
可以是知识复习、可以是实验,可以是习题。
(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环节二:新课导入A.复习提问的形式B.预习题展示C.实验引入D.设置情景(多种形式引入新课,以达到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环节三:新课教学1.学生阅读:通过阅读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以及自学的能力。
2.学生动手:通过分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以及合作协调的能力。
3.集中交流:通过交流来激发学生思考、理解的能力。
教师适当纠正有偏颇的思考方向,放手学生去讨论。
也可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4.教师点拨:A.概念的关键点B.相关的思想方法C.知识系统化D.物理概念的深刻内涵E.正确的实验方法(通过学生的充分参与、合作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环节四:巩固练习1.读、说、写:训练学生理解基本概念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初中物理基本课型分类及标准
初中物理基本课型分类及标准初中物理基本课型分类主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不同来划分。
以下是常见的初中物理基本课型分类及其标准:知识点讲解型课堂- 教学目标:通过对物理知识点的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
- 教学方法: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
- 教学内容:重点解释物理概念、定义、定律等知识点。
- 学生活动:聆听、记录重点内容、提问。
- 评价标准:学生能够掌握和理解所讲解的物理知识点。
实验探究型课堂- 教学目标:通过实验和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发现物理规律和现象。
-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
- 教学内容: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索物理规律和现象。
- 学生活动: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实验报告、小组讨论。
- 评价标准: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总结实验结果,发现相关的物理规律。
解决问题型课堂- 教学目标: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物理问题解决能力。
- 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和讨论,学生思考和探索。
- 教学内容: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计算和推理等方法解决问题。
- 学生活动:个人或小组思考、讨论、解题。
- 评价标准: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和解题方法解决问题,并给出合理的解答和解释。
应用拓展型课堂- 教学目标:通过物理知识的应用和拓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探索和应用。
-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 学生活动:自主研究、设计实验、应用解决具体问题。
- 评价标准: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给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以上是初中物理基本课型分类及其标准的简要介绍。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选择适合的课型组织教学,以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和能力培养。
初中物理课程课型分类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小结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第一节 温度计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第三章
物态变化小结
第四章
光现象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第四节 光的折射
第二节 光的反射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第四章
光现象小结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一节 透镜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小结
初中物理课程课型分类
教材
章节
概念、规律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运动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
第一章
机械运动小结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于传播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第三节 声的利用
第二章
声现象小结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一节 质量
第二节 密度
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小结
教材
章节
概念、规律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八年级上册
第七章
力
第一节 力
第三节 重力
第二节 弹力
第七章
力小结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节 二力平衡
第三节 摩擦力
第八章
中学物理课型分类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需熟悉物理教学中的一些大体课型,才能专门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依照物理学科的特点和物理教学的特点,咱们把物理教学中的课的类型要紧划分为三种,即实验课,概念、规律课和习题课。
(一)实验课物理实验教学的方式要紧有四种,即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随堂实验和课外实验。
1. 演示实验所谓演示实验是指教师在教学知识的进程中为配合教学内容而演示给学生看的实验。
因此主若是使学生取得感性熟悉,培育观看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发学习爱好,同时也能对培育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起必然的示范作用。
为了确保演示实验成功,并取得良好的实验成效,课堂演示实验要第一做好预备,力求演示的现象清楚,并配合必要的说明和讲解。
2. 学生实验学生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培育学生实验能力,把握实验技术,使学生受到物理学研究的实验方式的初步训练的要紧方法。
进行学生实验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尽力制造条件,开出物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所有实验。
第二、关于实验能力的培育要具体落实,要明确要求,严格训练,慢慢做到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
第三、实验中要及时给学生以具体指导,巡回检查,及时发觉并帮忙学生解决操作中的问题,纠正实验上的错误。
3. 随堂实验这种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补充形式,可作为实验作业布置给学生,也可作为建议,由有爱好的学生志愿进行。
(二)概念、规律课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最大体的内容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教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使学生的熟悉能力在形成概念、把握规律的进程中取得充分进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一样要通过以下四个环节:1. 引入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创设物理环境,提供感性熟悉。
概念和规律的基础是感性熟悉,只有对具体的物理现象及其特性进行归纳,才能形成物理概念;对物理现象运动转变规律及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行研究归纳,就形成了物理规律。
浅谈初中物理“概念规律课”课型模式
浅谈初中物理“概念规律课”课型模式发表时间:2018-05-15T15:09:27.62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3月上作者:吴飞[导读] 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及其应用。
这些内容的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的。
因此,物理课堂教学是进行物理教学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我们从实用性和典型性出发,提出物理课型包含概念规律课、实验探究课、知识应用课、知识归纳课教学、试卷讲评课等课型。
物理概念规律课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与实验,并运用逻辑思维形成物理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物理现象所遵(攀枝花市第二十五中小学校,四川省攀枝花市 617000)一、概念规律课课型界定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及其应用。
这些内容的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的。
因此,物理课堂教学是进行物理教学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我们从实用性和典型性出发,提出物理课型包含概念规律课、实验探究课、知识应用课、知识归纳课教学、试卷讲评课等课型。
物理概念规律课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与实验,并运用逻辑思维形成物理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物理现象所遵从的物理规律的一种课型。
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清晰的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为以后能更好的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奠定理论基础。
二、概念规律课的现状1、教师方面在物理概念规律形成时,仍然采用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概念规律的形成主要由教师灌输,学生参与度较低,达不到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目的。
教师对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的情况了解不够,对学生在概念规律形成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把握不够透彻,导致学生在对概念规律的理解上有一定的偏差。
2、学生方面在物理现象分析方面,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不能很好的参与科学抽象,无法将感性认识正确地上升到理性认识上来。
在思想上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本质了解不够透彻,对物理概念规律的基础知识不够重视。
初中物理课型分类及教学策略探究
龙源期刊网 初中物理课型分类及教学策略探究作者:崔忠元来源:《内蒙古教育·理论版》2019年第12期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初中物理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所谓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设置合理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初中物理课型可分为新授课、复习课、讲授课与习题课等类型。
本文对初中物理的不同课型模式进行了研究,探究了具体课型的教学策略。
为优化初中物理教学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策略;教学课型【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12C-0060-03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得到更新。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过于注重教学形式,导致很多教学模式流于形式。
其原因是教师对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不够科学,影响了教学效果。
对此,教师应对新课改下物理教学进行重新定位,对初中物理不同课型进行梳理分类,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
一、初中物理教学课型的分类新授课模式的导学阶段通常不超过3分钟,主要通过复习、讲评、实验等方式进行。
导入新课后,借助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及预习试题,着重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预习交流阶段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此间教师应穿插各学习小组进行观察、抽查、指导。
师生探究环节教师要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进行信息加工,实验探究,充分运用实验设备,实施情境教学,此环节时间通常在10分钟左右。
在学生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出示相应的习题,让学生独立解题,学生通过相互讲评纠错,提高习题集中讨论效率,此环节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总结归纳阶段,即总结本节课教学内容,典型试题及解题思路,教师要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激励,根据情况进行补充纠错,最后出示课程内容知识体系,对本课内容进行全面的梳理。
此阶段教学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复习课模式包括自学环节、新课引入环节、合作学习环节与巩固练习环节。
物理典型课型
第五章物理教学的典型课型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及其应用。
这些内容的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的,因此,物理课堂教学是进行物理教学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我们从实用性和典型性出发,提出物理概念课教学、物理规律课教学、物理实验课教学、物理习题课教学、物理复习课教学等5种物理教学的典型课型,对于每一种课型主要从教学要求、教学程序及注意问题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和阐述,供大家参考。
第一节物理概念课教学物理概念是构成物理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它是物理学最重要的基础。
纵观物理学内容,它可以分为物理现象、事实、概念和规律。
其中物理概念是物理规律的基础。
如果没有一系列的物理概念作基础,就无法形成物理学的体系。
例如,若没有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等一系列概念,就不可能形成电学内容体系;同样,若没有光源、光线、实像、虚像等一系列概念,也无法形成几何光学。
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关键。
如果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对有关物理规律的理解、掌握,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物理学科的学习质量。
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首要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
一、物理概念及其特点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式,是物理事实的抽象,它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
它有内涵和外延两个重要方面,包括:概念的定义是什么,物理量的定义式怎么样,决定它的条件是什么,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什么本质属性,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单位是什么,是否为矢量。
物理概念的内涵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例如,速度的物理意义可表述为:速度是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的一个物理量。
物理概念的外延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物理概念所指的事物的总体或概念的适用范围,例如,“力”这一概念的外延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物理概念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一个概念的建立,通常是在观察和分析一系列事实或实验的基础上,抽象概括一系列具体现象的共同特征,进而判断在共同特征中,哪些因素和我们研究的问题有关,哪些因素无关,抓住的特征是不是共同的本质特征。
物理典型课型
第五章物理教学的典型课型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及其应用。
这些内容的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的,因此,物理课堂教学是进行物理教学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我们从实用性和典型性出发,提出物理概念课教学、物理规律课教学、物理实验课教学、物理习题课教学、物理复习课教学等5种物理教学的典型课型,对于每一种课型主要从教学要求、教学程序及注意问题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和阐述,供大家参考。
第一节物理概念课教学物理概念是构成物理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它是物理学最重要的基础。
纵观物理学内容,它可以分为物理现象、事实、概念和规律。
其中物理概念是物理规律的基础。
如果没有一系列的物理概念作基础,就无法形成物理学的体系。
例如,若没有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等一系列概念,就不可能形成电学内容体系;同样,若没有光源、光线、实像、虚像等一系列概念,也无法形成几何光学。
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关键。
如果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对有关物理规律的理解、掌握,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物理学科的学习质量。
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首要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
一、物理概念及其特点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式,是物理事实的抽象,它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
它有内涵和外延两个重要方面,包括:概念的定义是什么,物理量的定义式怎么样,决定它的条件是什么,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什么本质属性,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单位是什么,是否为矢量。
物理概念的内涵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例如,速度的物理意义可表述为:速度是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的一个物理量。
物理概念的外延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物理概念所指的事物的总体或概念的适用范围,例如,“力”这一概念的外延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物理概念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一个概念的建立,通常是在观察和分析一系列事实或实验的基础上,抽象概括一系列具体现象的共同特征,进而判断在共同特征中,哪些因素和我们研究的问题有关,哪些因素无关,抓住的特征是不是共同的本质特征。
初中物理课程课型分类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二节 滑轮
第一节 杠杆的平衡 条件 第三节 测滑轮组机 械效
率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小结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小 结
习题课 第一章 机械运动小 结
第二章 声现象小结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第一节 温度计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第三章 物态变化小 结
第四章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 播 光现象 第四节 光的折射 第五章 第一节 透镜 透镜及其应 用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 镜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 远镜 第六章 第一节 质量 质量与密度 第二节 密度 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 生活
第二节 光的反射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 的规 律
第四章 光现象小结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 用小结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 密度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小结
教材
章节
第七章 力
概念、规律课 第一节 力 第三节 重力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 律
第八章
第二节 二力平衡
八
运动和力
年
级
上 册
第一节 压强
初中物理课程课型分类
教材
八 年 级 上 册
章节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二章 声现象
概念、规律课 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 于传播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 和控制 第三节 声的利用
实验课 第 一 节 长度和时间 的测 量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 度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
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种课堂类型探析
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种课堂类型探析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种课堂类型探析摘要:初中物理学科的课堂类型很多,需要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考试要求等综合因素科学合理地加以运用。
观察练习型、实践说写型、创新结合型是较好的类型,可以收到寓教于乐、师生互动、提高成绩的效果。
关键词:物理学科,课堂类型,综合因素初中物理学科是在认识、观察、实验、思维、运用的基础上进行的。
物理课堂教学的类型,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学生实际等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原则。
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中心定位。
具体体现和落实到教学上,就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取观察练习型、实践说写型、创新结合型的课堂类型,收到了寓教于乐、师生互动、提高成绩的效果。
一、观察练习型物理教学的形式之一是观察和说话训练。
看了看懂了,过程才清楚,道理才明白。
看不懂说不清自然不明白,看懂了不一定说得清楚,要说得清楚就需要强化练习。
对于初学物理的.学生来说尤其需要加强观察练习型训练。
1、观察,激发兴趣、明确目的、找准角度。
2、说话,将观察所得进行语言组织并口头表达出来。
教师可先自己单独说,再让学生的同桌相互说或分成小组说,说时可以互相补充,取长补短,别人说过程说道理要认真听。
3、练习前,要求学生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此时教师要适时指导,注重语言的组织归纳。
4、互相评议,采用多种形式反馈教与学的信息以便共同提高。
同桌相互检查错误,提出共同修改意见,有不当的观点可以讨论完成。
观察练习型中观察是起点,说话是基础,练习是关键,讨论为交流,评议才是提高。
二、实践说写型读是吸收,写是表达。
只有读写结合,才能相辅相成。
物理基本理论、重要概念、公式定理定义、实验过程和结论有的需要读写。
有些知识点更要求学生能够说出来。
在实施这类课型时,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自觉性、选择性、创造性。
高中物理不同课型教学之讲评课模式的实践研究
高中物理不同课型教学之讲评课模式的实践研究
李东贤;陈丽玲;邝武钊
【期刊名称】《新课程(教师版)》
【年(卷),期】2017(000)003
【摘要】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有概念课、规律课、实验课、习题课、复习课、讲评课.不同课型的教学都要突出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物理思维方法.教学模式是从教学的整体出发,根据教学的规律归纳提炼出的包括教学形式和方法在内的具有典型性、稳定性、易学性的教学样式.讲评课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组通过对试卷讲评课现状的调查分析和实践,总结出比较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试卷讲评课操作模式.
【总页数】1页(P28)
【作者】李东贤;陈丽玲;邝武钊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中学;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中学;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谈谈高中物理三种课型教学模式
2.不同教学模式对高中物理不同课型的适用性研究
3.微课辅助数字化教学在高中物理不同课型中的应用
4.“议讲问测”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
5.“IEE互动生态教学模式”下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在习题讲评课中的应用--以《电磁感应现象中焦耳热的计算》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熟悉物理教学中的一些基本课型,才能很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物理教学的特点,我们把物理教学中的课的类型主要划分为三种,即实验课,概念、规律课和习题课。
(一)实验课
物理实验教学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随堂实验和课外实验。
1. 演示实验所谓演示实验是指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为配合教学内容而演示给学生看的实验。
因此主要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起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起一定的示范作用。
为了确保演示实验成功,并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课堂演示实验要首先做好准备,力求演示的现象清楚,并配合必要的说明和讲解。
2. 学生实验学生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掌握实验技能,使学生受到物理学研究的实验方法的初步训练的主要措施。
进行学生实验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努力创造条件,开出物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所有实验。
第二、关于实验能力的培养要具体落实,要明确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做到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
第三、实验中要及时给学生以具体指导,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中的问题,纠正实验上的错误。
3. 随堂实验这种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补充形式,可作为实验作业布置给学生,也可作为建议,由有兴趣的学生自愿进行。
(二)概念、规律课
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教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一般要经过以下四个环节:
1. 引入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创设物理环境,提供感性认识。
概念和规律的基础是感性认识,只有对具体的物理现象及其特性进行概括,才能形成物理概念;对物理现象运动变化规律及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行研究归纳,
就形成了物理规律。
因此教师必须在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
常用的方法有:运用实验来展示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利用直观教具、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等。
为形成概念、掌握规律而选用的事例和实验事实,必须是包括主要类型的、本质联系明显的、与日常观念矛盾突出的典型事例。
例如,在进行杠杆教学中,关键在于弄清力臂的概念。
教师在选择事例时,必须包含力的作用点不垂直于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联线这一情况。
2. 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
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一系列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共性、本质属性,才能使学生正确地形成概念、掌握规律。
例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时,其关键是通过对由演示实验和列举大量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现象的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使学生认识物体不受其它物体作用,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这一本质。
但是这一本质却被许多非本质联系所掩盖着,如,当外力停止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便归于停止;恒定外力作用是维持物体匀速运动的原因,等等。
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才能顺利建立牛顿第一定律。
3. 讨论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牢固地掌握它。
因此,在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以后,还必须引导学生对概念和规律进行讨论,以深化认识。
一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是讨论其物理意义,二是讨论其适用范围和条件,三是讨论有关概念和规律间的关系。
在讨论过程中,应当注意针对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便使学生获得比较正确的理解。
4. 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在这一环节中,一方面要用典型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师生共同讨论,深化活化对所学的概念和规律的理解,逐步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组织学生进行运用知识的练习,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在解决问题时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
(三)习题课
习题教学,也是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讲述若干重要概念和规律,或者在重要的教学单元之后,一般要安排以解题指导为中心的习题课,及时而有重点地进行复习和解题训练。
要上好一堂习题课,重要的是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程度,选编好例题和习题,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把复习讲评、示范解题和学生练习等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上我们对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三种课型,即实验,概念、规律和习题进行了初步分析,物理教师必须熟悉这三种课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