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苏教版4下)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语文导学案-三顾茅庐_苏教版

四年级下语文导学案-三顾茅庐_苏教版

四年级下语文导学案-三顾茅庐_苏教版8 三顾茅庐(导学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同学们,你看过《三国演义》这本书或者电视剧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小故事《三顾茅庐》。

通过你的预习,你知道“顾”是什么意思?(拜访)三顾茅庐呢?(三次去茅庐拜访)预设:如果学生说不完整的话,引导学生说出谁到哪里去拜访谁?刘备三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请诸葛亮出山,帮助完成统一大业。

二、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

三、展示词语:1、请同学们拿出学案,对子之间互读学案上的字词。

看哪个小组能以最快的速度做到所有的成员都能把词语读正确,一会儿小组比赛读词语。

第 2 页第 3 页五、展示读书。

(落实读正确、读流利,读不正确、不流利的,老师要及时纠错、指导,实在差的,要赛读。

)师:时间到。

每小组的4号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同学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其他同学仔细听,帮对针对出现的错音、停顿不当、读的不流畅的句子等要及时纠正。

1、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2、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3、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六、整体感知。

运用补充题目的方法来概括课文内容,也可引导学生填空:()三顾茅庐,拜访(),邀请他出山,()。

师:好,同学们,通过读书,我们对课文已经有所了解。

那么,生字会写吗?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课后生字,看看它的结构,想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好。

七、写字:(如果生字比较多,交流学案时,发现同学们哪些字容易写错<描红临写>)1、观察生字的字形和结构。

2、教师范写2个生字:“慕、顾”。

分析起笔、顿笔,分析间架结构,分析难写的笔画的起笔、收笔要领,以及疏密要领等。

3、学生仿写。

共同评价学生仿写的字。

评价要领:起笔、顿笔、大小、间架结构等。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三顾茅庐》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三顾茅庐》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三顾茅庐》教案三篇教学要求: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喻体与本体)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理解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点: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

教学难点:学习写“隆中美景”的写法写一处景色。

教具准备:小黑板;字词卡片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知道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吗?你能介绍介绍其中的主要人物吗?看来,诸葛亮不愧是雄才大略,大家都知道!他是刘备的得力军事,那么,他怎么会成为刘备的军事的,他为什么会终于刘备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相关的新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解题顾:拜访;茅庐:草房子过渡:谁去拜访?拜访的又是谁?我们学了课文就明白了!二、初读课文1、自由轻读全文,补充课题,引导完整、准确地说说题意2、再读课文“三顾茅庐”具体是怎样一件事呢?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同时完成几个任务。

(1)出示自读要求,指名读(2)检查自读情况 a、抽读生字词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茅庐诸葛亮茅塞顿开捆来尊重卧龙恭恭敬敬秀丽宜人吩咐讨论群雄纷争分析半晌时辰辅助潺潺策略疏疏朗朗下榻b、理解词义:谁来当小老师说说你已经懂得的词!半晌:半天尊重:尊敬看重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形容忽然领会理解。

c、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以“不添字减字、不回读、不破词破句”为标准,集体评议)3、回到课题,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为的是什么?三顾茅庐的经过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细细地到课文中去看看!三、细读第一自然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要去拜访诸葛亮?2、重点理解“两次”“拜访”“诚心诚意”从几个词上你看出了什么?(刘备求才的急切心情和虔诚态度)3、指导朗读:你能把刘备的急切与虔诚读好吗?四、过渡刘备为了能使诸葛亮出山助他一臂之力,已经去了两次了,当他第三次再去茅庐的时候,见到诸葛亮了吗?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三顾茅庐生字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三顾茅庐生字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三顾茅庐生字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三顾茅庐》生字1【顾】读音:g&ugrave;巧记:预先无备(),又遭厄()运。

字义:①回头看,泛指看②照管,注意组词:①回顾左顾右盼②兼顾造字:形声法造句:上课时,我们不能左顾右盼,要认真听讲。

笔顺:左部第一笔横略短;右部点要有力。

2【茅】读音:m&aacute;o巧记:“矛”上长草(艹)。

字义:茅草,草本植物,又叫白茅,叶条形。

可用来覆盖屋顶或制绳索组词:茅屋茅庐茅草造字:形声法造句:那个茅屋已经很旧了,可能很多年没人住了。

笔顺:上窄下宽。

最后一笔撇要尽量伸展。

字歌:古代兵器有长矛一种茅草叫白茅3【诸】读音:zhū巧记:言(讠)“者”不可少,大家坐一起。

字义:①众,许多②“之于”或“之乎”二字的合音组词:①诸位诸多②付诸实践造字:形声法造句:希望诸位对这个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笔顺:“者”第四笔撇伸展,“日”左竖在竖中线上。

4【葛】读音:gě巧记:喝水无口(曷),草(艹)遮头。

字义:姓,葛氏源于葛天氏,出自远古部落葛天氏族,属于以部落名为氏组词:造字:形声法造句:葛师傅是厂里年龄最大、资历最深的工人。

笔顺:上下部分宜紧凑。

上横稍长;“日”宜扁。

字歌:草头人姓葛口渴把水喝做事竭尽力欠身不歇着5【宜】读音:y&iacute;巧记:宝盖(宀)加“且”字,大小正合适。

字义:①适合,适当②应该,应当(多用于否定式)组词:①适宜相宜景色宜人老少皆宜②事不宜迟造字:会意法造句:九寨沟景色宜人,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笔顺:“宀”的点在竖中线上;下部横画间隔要均匀。

6【堂】读音:t&aacute;ng巧记:一个和尚()为户主,精心耕种这块“土”。

字义:①正房,高大的屋子②专供某种用途的房屋③过去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组词:①堂屋礼堂②课堂食堂饭堂造字:形声法造句:在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发言。

笔顺:“”不宜过大,“冖”稍宽;底横略长。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舞美负责小组展示的音乐和表演排练
电脑操作手进行小组展示的课件制作
通过阅读原著、上网、辩论等方式研究,有研究成果
第六组
《三国演义》结局产生的原因研究
组长分配任务,找出魏国的结局
资料员搜集蜀国、吴国的结局
记录员用word记录小组研究、打印相关资料
摄像员拍摄小组活动场面
舞美负责小组展示的音乐和表演排练
电脑操作手进行小组展示的课件制作
教案设计模板
一、背景信息
设计者:XXX
适用学生:四年级
教材: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二、选材分析
《三国演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小说以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和政治斗争展开叙述,最后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书中战争场面气势磅礴,人物性格鲜明,兵法三十六计让人热血沸腾,因此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演义体小说具有深远在影响。
我会根据学生的喜好,让他们自由选择,把他们合理分组,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任务。多给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成果的时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本班共有学生36人,分为6组,小组各成员分工如下:
小组任务分工一览表
组别
任务
组员分工情况
要求
第一组
《三国演义》创作背景和历史价值研究
组长分配任务、上网搜集《三国》创作背景
1.了解整本书阅读策略,通过分析目录,明确作品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三国故事》,进行重点阅读,感受具体的故事情节;
3.品读精彩章节,观看历史与现实的图片与影片以及电视连续剧,认识主要人物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阅读,分享交流,展示成果;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 三顾茅庐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     三顾茅庐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出自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它以生动的文字展现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天下大乱,群雄纷争。

刘备胸怀大志,一心想要恢复汉室江山,但身边缺乏能为他出谋划策的得力谋士。

经人推荐,他得知了在隆中隐居的诸葛亮是一位具有非凡才华和远见卓识的人物,于是决定亲自前往拜访,恳请诸葛亮出山相助。

刘备第一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时,满怀期待。

他带着关羽和张飞,一路上心情急切。

然而,当他们到达诸葛亮的茅庐时,却被告知诸葛亮外出游玩未归。

刘备虽然感到有些失望,但并没有放弃,留下了一封表达自己诚意的书信。

关羽和张飞对于刘备的举动不太理解,他们觉得诸葛亮不过是一介村夫,不值得刘备如此屈尊前往。

但刘备却坚信诸葛亮有着非凡的才能,能够帮助他成就大业。

不久,刘备又带着关羽和张飞第二次前往隆中。

这次他们冒着严寒,满怀希望地前往。

可惜的是,他们仍然没有见到诸葛亮,只遇到了他的弟弟诸葛均。

诸葛均告诉他们,诸葛亮被朋友邀请走了,归期不定。

张飞这下可急了,他嚷嚷着:“这诸葛亮也太摆架子了,大哥何必如此执着!”刘备却严厉地呵斥了张飞,再次表明了自己求贤若渴的决心。

两次拜访都未能见到诸葛亮,这并没有让刘备灰心丧气。

相反,他更加坚定了要请诸葛亮出山的决心。

过了些时日,刘备不顾关羽和张飞的劝阻,毅然决定第三次前往隆中。

这一次,刘备等人到达茅庐时,诸葛亮正在午睡。

刘备为了不打扰诸葛亮休息,竟然在门外静静等候,直到诸葛亮醒来。

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深深打动,他与刘备促膝长谈,分析天下大势,提出了“隆中对”的战略构想。

刘备听后,犹如醍醐灌顶,对诸葛亮的才华佩服得五体投地。

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真诚所感动,决定出山辅佐他。

从此,刘备如鱼得水,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势力逐渐壮大,最终与曹操、孙权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顾茅庐”这个故事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仅是因为刘备求贤若渴的精神令人敬佩,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一种尊重人才、重视智慧的价值观。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三顾茅庐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东汉末年,那是一个天下大乱、战火纷飞的时代,曹操、董卓、孙权等都拥兵自重,各据一方。

为了能够一统中原,他们个个求贤若渴。

当时有一个水镜先生,他有三个弟子,相传得其一就能得天下。

诸葛亮就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个。

他当时隐居隆中,被人称作卧龙先生。

曹操、董卓、孙权他们都想得到诸葛亮,可是最终却被刘备得到了。

这是为什么呢?
(2)出示第一自然段读。

(突出诚心诚意)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大声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画出刘备言行的语句。

2、再一次默默地用心地读一读你画出的句子,想一想哪些词语让你体会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

三、交流学习所得(感受刘备的求贤若渴)
1、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你知道为什么吗?他们心里会怎么想?
(3)指导学生学习《三国演义》原文:
— 1 —。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三顾茅庐》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三顾茅庐》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三顾茅庐》补充习题答案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中直接写诸葛亮雄才大略的句子有: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

反映刘备和诸葛亮之间关系的一个打比方的句子是: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

2.文中写刘备访求诸葛亮也是从正、侧两方面入手的,正面是直接对刘备进行描写,这样的语句有:(1)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2)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3)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

侧面是借助张飞的言行举止来反衬刘备的特点,这样的句子有: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两个方面都反映了刘备尊重人才、求贤若渴、诚心诚意的品质。

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恭敬——恭恭敬敬:平安——平平安安和睦——和和睦睦平整——平平整整2.照样子,写出片段中刘备对诸葛亮敬重的表现。

例:下马步行轻轻敲门、不要惊醒、吩咐、轻轻地、恭恭敬敬、等了、又等了、快步3.用“_____”画出文中描写隆中“景色秀丽宜人”的句子,再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你喜欢的景物。

(1)文中景色秀丽宜人的句子:冈前几片松林。

景色秀丽宜人。

(2)写一处你喜欢的景物:我们来到小花园,只见碧绿的草坪像一块软绵绵的地毯。

几棵桂花树亭亭玉立,上面开满了白色的小花,犹如碧天里的星座。

几丛翠竹疏疏朗朗,在阳光的照耀下,竹子映在雪白的墙壁上,简直就是一幅水墨画。

啊,这儿的景色真迷人!。

四年级下册语文《三顾茅庐》一等奖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语文《三顾茅庐》一等奖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语文《三顾茅庐》一等奖说课稿1、四年级下册语文《三顾茅庐》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三顾茅庐》是一则历史故事,讲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能简要复述课文。

2、体会抓住人物言行,环境烘托以及通过人物间的彼此衬托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3、初步学习根据范例合作编写课本剧,并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设计理念在传统教学中,对于历史故事我们一贯沿袭着“情节分析+人物特点”的教学模式,教师细腻入微的讲解,学生有本有纲的分析作答,从而提示中心。

这样的学习过程,我们说学生只滞留在浅层的语文知识上,至于学生的语文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合作探究的意识、创新精神等等,关注甚少。

为此,就对于本课我的设计理念是:(一)过程开放,体现探究性。

语文课程是开放的,有活力的课程,它的开放要向全体学生开放,向学生的思维开放,向学生的情感开放,向学生的未来开放。

在开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为此,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精神。

(1)情境的`创设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启发学生运用多维视角,去思考解决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满足他们的探究欲、表现欲。

我在《三顾茅庐》中开门设疑:谁三顾茅庐?为什么?结果怎么样?等等疑问,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寻找到孩子心跳与教材心跳的合拍点,产生移情效应。

(2)角色的转换《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也就是说:阅读课堂是由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形式的,在《三顾茅庐》的教学中,课始情境设计,教师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当学生就“刘备是怎样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的?”教师则是一个能欣赏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能积极参加探究的参与者;当学生呈现探究成果时,教师又是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辨别者,这实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过程。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8 三顾茅庐 苏教版(共53张PPT)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8 三顾茅庐 苏教版(共53张PPT)
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与虔诚
8 三顾茅庐
好长时间 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 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诚心 诚意
古代计时单位,一个 时辰等于两个小时。
半晌
一个时辰 刘备依然在恭恭敬敬地等
8 三顾茅庐
说一说:你觉得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求贤若渴 诚心诚意 心思细腻
8 三顾茅庐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两 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 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 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刘备 诸葛亮
鱼儿 水
体现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以及与刘备之间的亲密友情。
8 三顾茅庐
再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三个比喻句。 说说每句中前后两部分的关系。(课后 第4题)
识字游戏
蝴蝶飞来了


堂 策
讨 顾

8 三顾茅庐
词语解释 (课后第3题)
蜿蜒:(山脉、河流、 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 伸的样子。本课指隆中 的山冈弯弯曲曲。
泰山的道路蜿蜒、 崎岖,令人望而生畏。
8 三顾茅庐
青翠欲滴:欲,将要。 形容绿色多得好像要溢 出来似的。
菜园里辣椒青翠欲 滴,茄子紫得发亮,韭菜 鲜灵灵的,还带着水珠。
关羽(160-220年), 字云长,刘备义弟,三国时 期蜀汉名将,五虎大将排名 之首。民间尊为“关公”, 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 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 “武圣”。
8 三顾茅庐
张 飞 ( 166-221 年 ) ,字翼德,刘备义弟,三 国时期蜀汉名将。五虎大 将排名第二,因其勇武过 人,而与关羽并称为“万 人敌”。
第二课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苏教版三顾茅庐课文

苏教版三顾茅庐课文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

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

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

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8.三顾茅庐(课堂实录)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8.三顾茅庐(课堂实录)

8.《三顾茅庐》课堂实录屏幕上打出关于《三国演义》的简单介绍。

师:孩子们,中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三国,那是一个战火纷飞、风云际会、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正是因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是什么呢?生齐喊:《三国演义》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一起的学习课文就是发生在那个时代的一个故事,节选自《三国演义》。

它就是《三顾茅庐》。

来,看老师写课题。

(老师很认真地板书课题,同时强调书写)师:看好了,“茅”字的横钩要比草字头略微长一点,这样才好看,最后一笔是撇;“庐”字的下面是一个“户”。

凭老师的经验,这两个只是比较容易写错的,下面,请大家在书上,课题的右边各写一个,不仅要写队,还要写好。

(学生写字)师:我看到很多同学的课本上写着“已读课文三遍,”,“认真读过课文,”。

看来,这篇课文大家已经预习过了,现在我检查一下,已经读过课文两遍的请举手。

(所有学生迅速举手)师:很好,我们接着再检查,已经能保证自己能把课文读得又对又通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陆续把手举了起来,等待片刻,还是有八只小手没有举起)师:看来,有些同学还是对自己缺乏自信。

(这句话师跟教海泛舟学的,事先没征得他的同意:))那么,我们就用两分钟时间,让这些同学重新唤起自信,让自信的同学更自信。

大家来自由的读课文,只读那些你认为最难读好的地方,反复读,力气要花在刀口上。

(学生以哩哇啦地读课文)师:时间到,这会有自信了吗?生:有了!师:好,我相信你们,免检通过!不过,我还想让你们读课文,不过这次不是朗读,而是默读,默读好,默读的时候可以思考一些问题。

课题《三顾茅庐》是一个成语,成语是汉语言的一大特色,含义深刻,比较难于理解。

现在,我们就边读边想:“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提示一下:说的时候可以用上一些课文中的词句。

开始!师:差不多了吧,谁来说说?生:三顾茅庐就是三次来到诸葛亮的家。

师:不错,能加上一个谁,就更好了!生:三顾茅庐就是刘备三次来到诸葛亮的茅草屋,想请他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8、三顾茅庐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恭恭敬敬、半晌、茅塞顿开”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能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理解刘备三请诸葛亮求贤若渴的心情,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事物之间的关系。

学习用“来到。

,只见。

”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2.通过感情朗读体会环境描写和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运用的好处。

难点:1.能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理解刘备三请诸葛亮求贤若渴的心情,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事物之间的关系。

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初读感知环节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把我整体的基础上再来释题,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深刻的理解题目的意思。

2.在检查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轮读、汇报、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写字、读书、查阅资料等情况,以学定教。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默读、分角色读、圈画、交流汇报等形式,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关键的词句来感知人物的形象,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在拓展环节,引导学生朗读文中的景色描写,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然后想象并仿写一处景色,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完成预习单教师:1.教学课件2.查看学生预习单,了解学情,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时代叫“三国”,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

正是因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三国演义》。

2019春苏教版四语下8三顾茅庐

2019春苏教版四语下8三顾茅庐

1三顾 茅 庐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2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①这句话有什么作用?]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刘备两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都没见着,交代了第三次前往隆中的背景。

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

他如3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②张飞的话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③这句话表现了刘备怎样的品质?]4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段导读:张飞打算把诸葛亮捆来,受到刘备的斥责,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后,三人第三次前往隆中。

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5[④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chán )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6[⑤文中加点的词语体现出刘备怎样的品质?]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1 ☜2 ①简洁明快,直入主题。

3 ②这句话表现了张飞因为两次拜访诸葛亮没见着而生气、不满,突出了他鲁莽的性格。

4 ③这句话表现了刘备尊重人才和待人真诚的品质。

5④运用了比喻和暗示的修辞手法,将“蜿蜒的山冈”比喻成“待飞的卧龙”,暗示诸葛亮的济世之才,一旦遇到明主,必将龙飞九天,大干一番事业。

6⑤体现了刘备尊重人才的品质。

⑥既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尊敬,又表现了他求贤若渴的心情。

睡着了。

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8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8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5.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和词汇。
2.分析刘备、诸葛亮等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针对学生在文言文学习方面的困难,教师应采用逐句解读、重点词汇解析等方法,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在分析人物性格和文章结构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关键信息,通过问题驱动、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分析能力。
3.掌握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会运用不同的叙述方式。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句子仿写。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以故事导入法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逐层递进,深入解读
-采用分层教学法,逐步解读课文,从字词到句子,再到段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对重点词汇进行解析,如“谦逊”、“诚恳”、“神机妙算”,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体会人物品质。
3.合作探究,培养能力
-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围绕人物性格、文章结构等展开讨论,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4.多元教学,提升效果
-结合角色扮演、课文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课文的魅力,提高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1.人物形象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刘备、诸葛亮等人物形象,从课文中找出相关描述,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8.《三顾茅庐》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8.《三顾茅庐》
29
2、到达前
(1)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 刘备就下马步行。 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用“„„还3、到达后
(2)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 敲门。 (3)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 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 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诸侯

姓葛

景色宜人
táng
堂兄
gōng
恭敬
shǎng
半晌
tǎo
讨论
恭恭敬敬: (1)对长辈贵宾谦恭而有礼貌 (2)对别人很有礼貌、很尊敬
19
蜿蜒起伏:弯弯曲曲延伸的样子。形 容山脉弯弯曲曲,一同向前延伸。
秀丽宜人:宜:合适的。指(景色、 环境等)清秀美丽,合人的心意或需 要,让人心旷神怡。
理解词语的意思。 找出比喻句,你读懂了些什么?
34
诸葛亮人称“卧龙”,课文是怎样 写他的雄才大略的呢?(直接描写)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 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1.“茅塞顿开”是什么意思? 2. 寻找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35
4、出山后
21
青翠欲滴:欲:好像,将,要。翠绿 得要滴下水来;形容树叶颜色十分青 翠,绿色多得好像要溢出来似的。
22
茅塞顿开: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 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闭塞的思路, 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忽然想 通了。
23
群雄纷争:一群英雄纷纷为了自 己的利益而去争夺地盘。
24
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拜访诸葛亮的故事。 现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1
2
3
4
5
第一课时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三顾茅庐 2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三顾茅庐 2

8 三顾茅庐
一、看拼音写词语。

bài fǎng yāo qǐng fǔ zhù wò lóng xiù lì yí rén
()()()()()
gōng jìng cè lüè tǎo lùn fēn fu qún xióng fēn zhēng ()()()()()二、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山冈.(gāng gǎng)同榻.(tā tà)
半晌. (shǎng xiǎng) 茅塞.顿开(sè sāi)
三、将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

三()茅庐()()起伏
青翠()滴秀丽()人
群雄()争茅塞()开
四、读句子,体会句子前后部分的关系,自己也来写一写。

1.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2.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完成小练笔。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好像。

冈前几片松林,潺潺的溪流
,茂密的竹林,景色。

想一想,你曾到过哪些景色宜人的地方,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三顾茅庐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三国演义》、群雄纷争。

2、板书课题。

示范“茅”、“庐”两字写法;学生练习写“茅”、“庐”两字,写在课题旁边。

3、解题。

理解“顾”、“茅庐”意思。

二、初读课文
1、范读。

(或听录音)
提问: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2、自渎课文。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
②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3、检查自渎情况。

①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A.生字卡片;
诸葛亮辅助捆来尊重卧龙疏疏朗朗潺潺
吩咐恭恭敬敬半晌时辰策略茅塞顿开同塌讨论
B.重点字音:
疏潺晌辰诸尊吩塞策
C.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②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

边读边评议。

③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俩次,详写第三次。

④讨论:通过初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板书:
刘备:尊重人才诸葛亮:雄才大略
三:精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还要去拜访诸葛亮?
(2)填空:
刘备()前往隆中()诸葛亮,()地()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3)讨论填空,理解重点词语:两次、拜访、诚心诚意、邀请,体会刘备求才的急切心情和虔诚态度。

(4)指导朗读,体会。

三、作业:
1、描红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的复述课文。

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3、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的复述课文,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
一、复习检查
1、默写生词并评价。

2、选择几个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细读课文
2、学习第2——4自然段,
过渡: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事,留下一段佳话。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2——4自然段。

(1)小组学习。

读课文,思考: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有关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

(2)讨论问题一: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要点:
①第二自然段。

重点指导分角色读张飞、刘备的话,讨论,指导朗读,细细感悟品味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②第三自然段。

精读赏析:“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重点词语的细节描写;讨论,指导朗读,感悟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③第四自然段。

同塌睡觉、同桌吃饭等。

(3)重点句理解。

3、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①理解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象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

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②理解句子:我得到到诸葛先生,就象鱼儿得到水一样啊!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三、总结、写作特点
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指名读有关的语句。

四、指导复述课文。

1、理清课文脉络。

两次拜访没见到
上路前
第三次拜访的经过见面前
见面后刘备、诸葛亮的鱼水情
2、看板书学生自由练说。

3、指名复述。

五、作业:
1、形近字组词;
2、用“来到……只见……”说话;
3、比喻句辨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