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 17.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合集下载

高三一轮复习老高考人教版生物第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件PPT

高三一轮复习老高考人教版生物第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件PPT
1234
4.(2020·湘赣皖十五校高三联考)为了测定食性相似的甲、乙、 丙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某同学进行了三组实验(每种动物 初始数量相等,培养液的体积为 30 mL 且饲养条件相同),过程如下:
组 1:甲、乙分别在两个容器中饲养,甲数量变化如图 曲线 A
组 2:甲、乙在同一容器中饲养,数量变化分别如图曲 线 B、F
1234
D [据图只能分析出甲种群数量先多于乙种群数量,然后反之, 因此无法判断两种群的增长模式,A 错误;若该地区为草原,甲为 羊,乙不可能为牛,因为二者的竞争关系不会导致某物种消失,B 错误;甲、乙种群为竞争关系,最初甲占优势,随后乙占优势,且 甲种群逐步被排挤掉,因此竞争由弱到强再到弱,C 错误,D 正确。]
(×)
提示: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6.某岛屿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
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 )
高 三 一 轮 复 习老高 考人教 版生物 第群落 的结构 和演替 课件PP T【PPT 实用课 件】
高 三 一 轮 复 习老高 考人教 版生物 第群落 的结构 和演替 课件PP T【PPT 实用课 件】
1234
种间关系及特点 3.如图表示某地甲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关系。据图分析,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1234
A.甲、乙两种群均呈“S”型增长,增长速率均受其本身密度 制约
B.若该地区为草原,甲为羊,则乙可能是牛 C.甲、乙两种群为捕食关系,其中乙为捕食者 D.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弱到强再到弱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考纲要求
核心素养 1.群落属于生命系统,具有物种组成、种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能训练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新人教版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能训练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新人教版

2013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时提能训练: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人教版)(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B.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D.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2.(2011·海南高考)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 ℃~4 ℃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

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

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D.-2 ℃~2 ℃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3.(易错题)在某自然保护区中,A物种与B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物种与B物种的相互关系是捕食关系,B为捕食者,A为被捕食者B.A物种种群数量受B物种种群数量影响,但B物种种群数量不受A物种种群数量的影响C.A物种种群数量变化受出生率和死亡率因素的影响,还受迁入和迁出等因素的影响D.A物种和B物种各自种群内均会出现种内斗争4.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

(纵横坐标分别表示M、N两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C.d<b时,M与N竞争激烈D.M、N将呈现“J”型增长5.(2011·全国卷)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6.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D.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7.(2012·宣城模拟)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C.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8.(2012·安徽名校联考)一场大火将某地的森林彻底烧毁,在以后漫长的时间中,在原林地上形成了杂草地、灌木丛、最后形成了以白桦为主的阔叶林。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2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2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新人教版必修3
(×) 提示:群落演替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后就不会随时 间的延长而继续加剧。
课件ppt
4.(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改编)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 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
提示: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较为复杂。
课件ppt
5.(2013·福建高考)在退化林地上形成的自然恢复林属于 初生演替。(×)
课件ppt
【解析】 根据坐标图中横、纵坐标轴的含义可知,图
示不能说明甲、乙、丙之间是否存在捕食关系,A 项错。据
图可知,甲与乙、乙与丙具有相同的食物来源,故甲与乙、
乙与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甲与丙没有相同的食物来源,但
可能会在生存空间或其他生活资源方面存在竞争,B 项错。
取食范围越广,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就越强,数量就越稳定,
课件ppt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青蛙以稻飞虱为食,二者属 于捕食关系,A 正确;水稻和青蛙不是竞争关系,B 错误; 植物病毒 V 与水稻是寄生关系,C、D 错误。
【答案】 A
课件ppt
2.如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生物对同种食物不同大 小个体的捕食比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课件ppt
A.据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乙以甲为食、丙以乙为食 B.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甲与丙之间不 存在竞争关系 C.某地区仅有该种类食物存在时,乙种群最可能保持 数量的基本稳定 D.图示捕食状况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故不再发生 变化
少,后增加者后 蛙与
减少”的不同步 昆虫
性变化
2.几种曲线的辨析 (1)三种易混的种间关系曲线辨析: ① 互利共生 曲线——同步性变化(同生共死)。 ② 捕食曲线——不同步变化的此消彼长 (不会导致某种 生物灭绝)。 ③ 竞争曲线——看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下 降甚至降为 0;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 物,则必为竞争,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的重叠范 围。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轮复习PPT课件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轮复习PPT课件

密 组 比 率 率 组 种结

度 成例 、、成 构

死迁

亡出
率率
第3页/共38页
2.群落的物种组成
-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的数目的多少
a.热带→两极:物种丰富度减小。 b.海拔高度增加:物种丰富度减小。 c.随水深增加:物种丰富度减小。
常用统计方法:
个体大,种 群数量有限
记名计算法
第9页/共38页
种间关系
关系类型 物种 AB
互利共生 ++ 寄生 +-
关系一般特征
彼此有利 相互依存 一方有利 一方受害
实例 地衣、根瘤
蛔虫和人
竞争 --
彼此抑制
水稻和稗草
捕食
+-
种群A得利 种群B有害
羊与草 狼与羊
(“+”表示有利,“-”表示有害)
第10页/共38页
种内关系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第11页/共38页
第21页/共38页
➢界定“南北半球植物分布”、“高山植被分布” 与“群落垂直结构”
高山植被的垂直分布与群落垂直分层现象的区 别:高山植被的垂直分布是由于随海拔高度升 高,温度下降明显,从而导致不同海拔高度植 被分布不同,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高原 草甸→苔原。这种状况与地球南(北)半球随纬 度升高植被分布的原理相同,属于植物的地带 型分布,不是群落垂直结构中的分层现象—— 事实上,无论是高山还是南北半球,在每一个 自然区域地段,均具自然群落,而每一个群落 都有各自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如下表所示:
人类活动
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沙丘和冰川 泥上发生的演替
弃耕农田和火 灾后的草原上发 生的演替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二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二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第二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考点一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集合”不是简单机械聚集,而是通过生物之间相互影响,互相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在长期自然选择与进化中形成稳定的,彼此相适应的有机体】种群是群落的基本单位,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2)特征:物种组成、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优势种、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等。

2.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不同的群落物种的组成不同(2)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的数目越多,群落的结构也越复杂】(3)丰富度变化情况:从赤道到两极丰富度下降、随海拔高度的增加丰富度减少、随水深度的增加丰富度减少(4)丰富度大小比较:平原<山地草地<林地远离大陆的岛屿<大陆附近的岛屿群落间的过渡地带>非过渡地带拓展: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田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常比相邻群落中多,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5)影响群落物种丰富度的生态因素有多种,如光、温度、水、无机盐等,在某些条件下通常有一种因素起主导作用(6)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不同。

优势种:指对群落影响最大的种群3.群落的种间关系(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的身体或器官)为食的现象。

注意:同种生物的成体以幼体为食,不是捕食关系,而是种内斗争。

捕食不只是动物之间,动物以草为食,亦是捕食关系。

特点:被捕食者与捕食者之间不同步变化“此消彼长”,相互制约双方的数量,被捕食者不会被(捕食者)淘汰,即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

捕食关系曲线:数量上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被捕食者】,后增加者后减少【捕食者】”的不同步性变化(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如图①)。

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①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②从变化趋势看,先达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第3-4节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必修3)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第3-4节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必修3)

[判断正误] 1.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只有一种类型。 () 2.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或垂直结构更有利于生物充分利用 资源。( ) 3.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 答案:1.× 2.√ 3.√
考点一 群落的主要特征 1.群落的物种组成:
(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的物 种组成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群落的性质,衡量指标是物种 丰富度。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 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 D.集灌木空间结构的改变即改变了群落的水平结 构,A 正确;这种改变只是灌木种群在空间上的分布变化,不 属于群落的演替过程,B 错误;大灌木在空间上的均匀分布是 个体所需的空间较大,相互之间种内竞争的结果,C 正确;幼 小和小灌木的集群分布,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有关,D 正确。
[答案]A
【考点练透】 1.将两种仓库害虫拟谷盗和锯谷盗共同饲养于面粉中,二
者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
A.拟谷盗种群增长速率的最大值出现在第 50 天以后 B.拟谷盗种群呈“S”型增长,其增长受种内斗争因素制约 C.拟谷盗种群和锯谷盗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D.拟谷盗种群和锯谷盗种群为捕食关系,因此拟谷盗必须 依赖于锯谷盗种群
辨析生存斗争、竞争与种内斗争 种内斗争为种内关系,竞争为种间关系,种间斗争包括竞 争,而生存斗争既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又包括生物与 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图示如下:A 代表生存斗争、B 代表种 内斗争,C 代表种间斗争、D 代表竞争。
[解析]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抑制该病毒的传播,原因 是青蛙捕食稻飞虱,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A 正确;水稻 和青蛙并不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不是竞争关系,B 错误;病 毒 V 与水稻之间是寄生关系,C、D 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章 第2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章 第2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利用率。
三、群落的演替 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初生演替 : 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 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 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 :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 2.类型 替次生演替 :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 但原有 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 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 : 火灾过后的草原
即时训练1两种植物共同生长在一个盆中,当
两种植物被分开种植时,一种死掉,另一种生长要好得多,它们之间的 关系是( A.竞争 C.寄生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一种植物的存在对另一种植物的生存带来了影响, 当一种死掉,另一种生活反而变好,而且植物之间不可能是捕食关系, 因此,这两种植物为寄生关系。 )。 B.互利共生 D.捕食
即时训练2鸟类是一种对环境较敏感的动物。
在下列选项中,鸟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多的是(
A.人类活动较频繁的绿地 B.品种较少、有一定面积的植被
)。
C.有成片品种单一的人工林
D.大面积层次分明的植被 答案:D 解析:由于捕食和营巢等因素,一个生态系统中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主要 取决于植物分层结构的复杂程度。所以在大面积层次分明的植被环 境中,鸟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多。
答案:C
解析:次生演替时虽然原有的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
留,因此演替所需时间短。在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而不 是次生演替;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也存在竞争现象,但不明显;次生
演替比初生演替容易形成森林。
考点一
群落的种间关系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关系 数量坐标图 名称 互利 共生
而寄主会生活得
更好
续表 关系 名称 竞争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衣, 大豆与 根瘤菌
关系 名称
数量关 系图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对宿主有害,对
寄生生物有利,
蛔虫与 人,噬
寄生
如果分开,则寄 生生物难以独立 生存,而宿主会
菌体与
被侵染 的细菌
生活得更好
关系 名称
数量关系图
能量关 系图
特点
举例
两种生物生存能 牛与
力不同,如图a
竞争
羊,
所示;两种生物 农作 生存能力相同, 物与 则如图b所示 杂草
[关键一点] (1)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当群 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的状态时,就以相对稳定
的群落为发展的顶点。
(2)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物种的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 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 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森林中仍会有灌木、草本、 苔藓等。
[通一类]
[解析]
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
(1) 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 (2) 尽可能多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 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 (3) 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
(4) 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
(5) 注意安全,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
[做一题] [例4] 下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 800 m的海 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
做好记录(如果无法知道小动物的名称,可记为“待鉴定
××”,并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5)统计和分析: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分析所收集到的
数据。
(6)得出结论: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
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 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
2.注意事项
答案: C
4.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 )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⑤→①的动态变化,但不属 于群落演替 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
的结果
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请你再提出一个要 探究的问题。
(5)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
物种丰富度调查,为此他设计了如图 所示的取样器,取样后,分别统计小 取样瓶中的小动物种和数量。根据 你的理解,该同学调查的目的不可能 是调查该池塘 A.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 ( )
B.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
稳定。
[答案]
(1)③ ② ① ④
(2)竞争使一种生物因缺乏食物、空间而死亡 (3)寄生关系不像竞争那样,不可能使宿主全部死亡 (4)②④ (5)先上升后下降,然后趋于相对稳定
[链一串] 群落种间关系的比较 关系 数量关系 名称 图 能量关系图 特点 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 互利 共生 增加,同时减小,呈 现出“同生共死”的 同步性变化 举例
关系
名称
数量关系图 能量关系图
特点 数量上呈现出
举例
“先增加者先 狼与兔, 捕食 减少,后增加 青蛙与昆
者后减少”的
不同步性变化

[关键一点]
(1) 捕食关系的实质在于“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它强
调的是种间关系,同物种不同个体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如 大鲈鱼吃小鲈鱼),不属捕食关系(应属种内斗争)。 (2) 相关概念的“关键点”: 种群——自然区域,“同种生物”
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能力点 是知识理解能力。群落的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 活动(如旅游)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火山喷发后 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故B项错误。 [答案] B
[链一串] 1.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及意义 (1) 原因:生物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都与环境中生态因 素有关,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 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2) 意义: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
是 初生演替 。其历程为: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火灾过后的草原与火山岩上的演替分别属何类演替? 两类演替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 前者属 次生演替 ,后者属 初生演替 。两类演替的
最主要区别在于 初始植被条件不同 。
(3)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的物种定居后,原来的物种是 否还能存在?
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
A.在-200~3 800 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 了很大的差异,温度是影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
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
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 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例1] 下图中的①~④为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图(纵轴为个
体数,横轴为时间)。A是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是大、 小草履虫;C是兔与狐;D是细菌和噬菌体的种间关系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判断四组生物关系对应曲线:
A.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造成②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与②相比,结果不同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可能存在的食物链
D.常见的小动物类群
[解析]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主要是调查生物的物种 数,不是某种生物的数量。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 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 调查,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丰富度的
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答案] (1)C (3)酒精 试管 (2)目测估计法 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
解析: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蚜虫也会得到蚂蚁保护,
二者属于共生;菜粉蝶幼虫与蜜蜂采食的是油菜的不同 部位,不构成竞争关系;细菌与噬菌体是寄生;培养瓶 中的两种绿藻构成竞争关系。 答案: D
2.如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
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
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 错误的是 ( )
A.不同季节,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 B.不同地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 C.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D.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动物种类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________,前 者
一般适用于________的群落。
(3)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入____________溶液中保存, 也 可以放入____________中。 (4)除了进行上述问题的探究外,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进
群落——自然区域,“所有生物”
生态系统——自然区域,所有生物+无机环境
上述关键点归纳如下:
[通一类]
1.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 种数量减少 ( )
可以存在,但优势物种可能发生变化 。
考点一
群落及其种间关系 本考点的题目多数借助概念内涵外延分析及坐
考情 解读
标曲线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有时也结合其他生态 知识以非选择题的形式综合考查;考查内容涉及种
间关系的判断、生物间的相互影响等;预计2013年
高考会结合实例材料考查知识运用能力。
[做一题]
答案: D
考点二
群落的结构及演替
在近几年高考的命题中群落结构及演替的内容
所占比例有所提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群落 考情 空间配置状况。群落演替的类型、意义等基础知识, 解读 有时也结合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农业等知识以非 选择题的形式综合考查;预计2013年高考以解决污
染问题命制非选择题的可能性较大。
[做一题] [例2] (2011· 安徽高考)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
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 . 确的是 (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 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
一、群落的结构
1.群落的概念和特征
(1)群落概念: 同一 时间内聚集在 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 群的集合。 (2)群落的特征: 物种组成 、物种的丰富度、种间关系、 空间结构 、群落的演替等。
2.试写出下列物种的种间关系 ①猞猁与雪兔: 捕食。②稗草和水稻: 竞争 。 ③蛔虫与人: 寄生 。④豆科植物与根瘤 菌: 互利共生 。
3.群落的空间结构
垂直结构
现象 分层 现象 植物分层: 决定 因素 动 物分层:栖息空间 食物条件 和
水平结构
镶嵌 分布 地形变化、土壤湿度 、盐 碱度差异、光照强度 不同、 生物 自身生长 特点不同
阳光
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二、群落的演替 (1)光裸的岩地上演替成森林,属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
其演替的大致历程如何?
解析: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群落演替的概念。A项应是 次生演替;B项⑤→①的动态变化也属于群落的演替,
只是人为活动改变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项⑤云杉林
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同时也有水平结构。 答案: C
[做一题]
[例3] 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的花园和菜地土
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假定你是其中的一 员,请回答: (1)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有关说法错 误的是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