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

姓名:杨明学号:11102028002014 站点:盐城师范1、为什么说“教师即研究者”?

在创新教育改革中,要求教师应成为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

一:对“教师即研究者”理念的理解

(一)“教师即研究者”的内涵

史密斯(Cochran Smith)将教师做研究定义为:“教师对学校和课堂工作进行的一种系统的、有目的的探究,是教师与研究者、教学与研究的统一。”教师所做的研究直接与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相关,是为了实践、通过实践和在实践中的研究。研究对象是与学校和教育教学实践相关的人、事、物和观念等,研究结果能解决教师所面对的一些实际的教育教学问题。教师做研究表现为教师反思自己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教学观念并改变教育教学行为,探讨自己或他人的成功的教育经验等。教育研究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一定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步骤去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育实践的活动。其研究的目的是发现并解决教育情境中的问题,改进教育实践。

(二)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优势

教师进行研究有很多优势,这些优势主要有:第一,教师工作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之中,最了解教学的困难、问题与需求,能及时清晰地知觉到问题的存在。从课堂教学实践中能得到第一手材料,总结出自己的理论经验,再应用于实践,这样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二,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交往构成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因此教师能准确地从学生的学习中了解到自己教学的成效,了解到师生互动需要改进的方面,尤其是能从教育教学现场中、从沉重的文件(如考卷、作业、作文、周记)中获得第一手资料,这为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第三,实践性是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品性,教师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主体,针对具体的、真实的问题据采取的变革尝试,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进而产生自己的知识,建构适合情境的教学理论。这些优势是专家学者所不具备的,教师应当增强信念,很好地发挥优势。

(三)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素养

教师真正成为研究者,应具备以下素养:第一,有对于教育教学改进的热情,有教育研究的意识。这种意识是发自内心的对教育教学改进的一种需要的心向,是潜在的捕捉问题、

解决问题的欲望。第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第三,自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不断突破定型思维方式,使熟悉的变得际、陌生,使习惯的变得新奇,使原来被忽略的变得清晰,一切习以为常的事被重新审视。第四,掌握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五,独立的教育研究精神。教育研究是一种创造性劳动,靠外力推动还不够,还要有执著、求真、创新的精神。

(四)“教师即研究者”理念产生的必然性

1.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因来看,社会的发展对教师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原来的某些教育内容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许多新的教育内容又在不断地涌现,这就要求教师自觉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进行自身知识结构的新陈代谢,要求现代教师具有不断更新自己教育技术的意识,不断追求新知,并有意识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和浓厚的科研意识。因此,“教师即研究者”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三级课程的实施意味着原来属于国家的课程开发权力将有部分下放给教师,特别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主体是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使教师不再仅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作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入课堂教学实践,并成为一个对自己实践不断反思的“反思实践者”。

2.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因分析,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过去的经验和理论很难解释我们目前教育领域中发生的一切,指导我们的教育活动。教师必须从“教书匠”的角色中挣脱出来,成为“科研型”的教师。如果教师不把教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刻的反思,其本身会失去思想和发展的活力。教师一旦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情境,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问题,则对已有的理论会更愿意思考;对于新的问题也会更敏感,更有创见。教师以研究者的精神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教育教学质量也随之提高。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呼唤传统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必须尽快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成长的指路人,学习知识的促进者,智慧的启迪者,情感的建构者,心灵的塑造者,健康向上的激励者。作为当代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必须以丰富的创造性和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为培养新型的合格的人才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五)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意义

1.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是培养人的工作,其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使得教师必须基于他对教学实践的判断和深思做出决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审慎的、理智的安排。通过研究不仅能增进教师对有效教学的认识,扩展教师对新思想新方法的运用,引发他们对教育教学信念的追求,而且更能增进教师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关注和了解,更有效地促进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2.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使课程、教学与教师真正的融为一体

现代课程与教学观认为,课程不是一项事先规范教师执行的规定或计划,也不是一套教材或教材包含的纲要和内容,而是一种特定形式的教学实际说明;教学也不是转化课程内容以达成学生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课程中的教育观念只有通过教师的注释才能转化为实际,教师只有通过基于研究的教学,才能真正实施课程。从我国实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教师必须将新课程所蕴涵的教育理念与知识本质付诸实际行动,才能使课程变为实际。

3.教师的教育研究也是教育科学繁荣的需要

教师的教育研究是教育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教师不仅是教育实践的主体,也应当是教育研究的主体。同时,教师的教育研究必然要求教师关注新动向,了解新趋势,掌握新思想,探索新的方法,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内化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而这些理论又通过教师的实践探索,落实到特定的教育教学情境中,裨益于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于教育科学的发展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增强教师职业的乐趣和价值感、尊严感。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教学是在这样的“假定”中展开的,即教师的教育一劳永逸,学生永远需要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发展性也就被限定在学生的发展和变化上,而忽视了教师的发展。实际上,在教育教学过程,教师应当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也就没有学生更好的发展。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使教师真正成为有思想、有能力、有智性、有悟性的教育实践主体。通过教育教学研究,教师才能不断找到专业发展的新的基石。教师发展有两种形式,即“拉磨式”循环和“螺旋式”上升。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劳动能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