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剪辑的基本原则

合集下载

第三章(1)视听语言全文编辑修改

第三章(1)视听语言全文编辑修改
视听语言
第三章 蒙太奇与长镜头
第一节 剪辑与蒙太奇
一 关于“剪辑”的含义
电影最初的剪辑,是因为技术方面的原因:胶片的 规格不可能是影片正好需要的长度。剪辑在英语国家 中统称为Film editing影片剪辑,德语中称为schnitt剪 辑,法国称为Montage蒙太奇,虽然都表现一个共同 的含义,即把两个胶片接起来,但英、德两国的含义 与法国的含义仍然存在一定区别。前者把剪辑看成是 技术性问题,英语中的editing的原形为edit,本意是 动词编辑、编纂,而德语schnitt的原意,也是动词切 割剪截裁。后者对于剪辑的理解则侧重于整体影片的 功能结构方面,因为montage出自于建筑学的术语: 结构。
爱森斯坦
爱森斯坦(1898~1948) 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 术理论家、教育家。 代表作品:《战舰波将 金号》《十月》
爱森斯坦对蒙太奇的认识
蒙太奇的作用不是简单的连接,而更重要的 作用在于蒙太奇的“冲突”和“对立”。蒙太 奇要达到“震撼”的作用才算是实现了自己的 作用,将强烈对比的镜头组接在一起,强迫观 众接受某个观念,而这个观念要大于和不同于 这些镜头之间的简单组合。
A、淡出淡入——一个画面逐渐暗下去, 下—个画面逐渐亮起来。一般用作大的段落间 隔用。
B、叠化——上下两个画面有几秒钟时间 的重合,一般用来表现空间的转换和明显的时 间过渡。
C、翻页——第—个画面象翻书一样翻过去, 第二个画面随之显露出来。
D、划像——前一画面从一个方向退出面面, 第二个画面随之出现,开始另一段落。
普多夫金(1893——1953年) 前苏联著名导演,演员,理论家 主要作品:《母亲》《圣彼得堡的末日》
《成吉思汗的后代》等
普多夫金对蒙太奇的认识

视听语言笔记

视听语言笔记

视听语言⭕️①什么是视听语言:以视听为载体来传达和接受信息,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语言。

视听元素:影像,声音,剪辑特征:(全媒体全渠道的融合性,重共享重反馈的交互性,纪实与虚拟的两极化发展,艺术创作的虚拟性)②视听语言基本属性两个基本属性(特征):一,逼真性(精确还原现实世界,重现幻听渴望。

生产技术特性决定,使人产生快感,造就质感质感即信息,使人产生快感,造就感染力)二,幻觉性(运动幻觉与立体幻觉)光波与声波接受的特殊机制:视觉暂留原理。

似动现象。

心理补偿机制。

视觉暂留(视觉后像):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视像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

电影胶片每秒24格的速度匀速转动,每秒24帧。

双眼视差:两眼瞳孔相距大约65毫米,当用两只眼睛同时看一个物体的时候,左眼看物体的左边多一些,右眼看物体的右边多一些,两眼视网膜上形成两个略有差异的一事项。

心理补偿机制:人有一种将他看到,听到感知的形象复合成他已知的完整形象的倾向。

电影创作流程:前期筹备阶段(选择剧本,组建创作班子,分镜头剧本。

)实拍阶段,后期制作阶段。

视听作品:导演,摄影师,录音师,剪辑师。

影像的基本单位:镜头实际拍摄:一次开机到关机之间所摄取的一段画面剪辑之后:两个剪切点之间的一段画面形成影像的基本元素:机位、画框、构图、景别、角度、焦距摄影机运动、照明、色彩、场面调度上述各元素并非孤立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综合形成影像的叙事,表意,抒情等。

分析影像的基本方法:文本分析(分镜头分析,截图截取片段分析,机位图分析)背景资料阅读(导演的个人背景作品,创作的背景,文本的时代背景)画框:又叫景框,封闭的四边框相当于镜头的取景框。

③画类空间,画外空间构成画外空间的主要方法:1,拍摄对象出、入画。

2,人物指向画外的视线或者动作3,画外的人物或者物体投射在画内的影子4,利用镜子等有反射功能的物体或平面5,画外人物有局部出现在画内6,画面停留足够长的时间,引人联想画外空间7,摄影机的运动8,打破画面内的一些空间隔断9,画外音④构图一,概念在一定的画幅格式中,为表现某一特定的内容和视觉美感效果,将镜头前被表现的对象以及被摄取的各种造型元素(线条光线影调色调)有机的组织分布在画面中,形成一定的画面形式。

六、电视声画剪辑规则

六、电视声画剪辑规则




1)相同主体相同动作的剪接(动接动) 一是不同景别不同角度的镜头转换由于有了过 程中动作的掩护,而使得它在屏幕上不显突出, 顺利完成转换。 二是用不同景别描述一个动作,景别的变化使 得动作的力度动感加强了,产生更大的感染力。 如:电影中的武打动作,一般较大景别表现一 般动作,用特写镜头表现关键动作。




用“相似动作”作为对某种事件的暗示,产生 象征或隐喻作用;(如落花喻意伤感,流水喻 意离别等) 用来表示一个重要动作的推动并作为一个段落 叙事的开始;(如汽笛、警笛) 用来代替描述上不宜表现或无需表现的场景; (如手术过程中只拍摄手术刀传递特写) 分散观众注意力,校正方向跳轴。






3)插入中性运动镜头,减弱相反运动的冲突 感。 4)借助人物的视线使相反运动产生逻辑关系。 5)插入特写镜头,暂时分散观众注意力,减 弱相反运动的冲突感。 6)全景再次交待视点。 观摩《青春》片中周晋与方宇湖边对话。



2、视线方向的匹配 视线方向属于静态的屏幕方向,即主体没有动 作或运动,但由于屏幕边框的存在,主体的视 线也有方向感。 人物的视线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反映 了人与物的关系,物与人的对应常常通过人物 视线的结果来表现。 观摩《我景别中的动作部分多留一些画面,约占 2/3,因为动作幅度较小,需要较长时间感受; 较小景别的动作部分少留一些画面,约1/3。 例:《错过》片中“拣本子”镜头。



2)固定镜头中相同主体不同运动状态的剪接: 镜头一:她从远处走来。(主体动镜头静) 镜头二:她站定了。 (主体静镜头也静) 静接静:选择主体由动变静的那一瞬间切换。 观摩《电视节目制作》片段。

第六讲电影的影调、听觉语言及剪辑_影视批评

第六讲电影的影调、听觉语言及剪辑_影视批评
[注释]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法国影片,导演阿伦·雷乃,编剧是著名小说家罗伯格里耶。剧 情:在一座拥有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的城市里,戏剧演出正在进行,男人x与女人a相遇。男人告诉女 人:一年前他们曾在这里相见,她曾许诺一年后在此重逢,并将与他一起出走。a起初不信,但是男 人不停出现在她面前,并不断描述他们曾经在一起的种种细节。于是,a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她开 始相信,或许真的在去年发生过------

[注释]
类似的讨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在欧美也曾发生。遗憾的是这些在论战中被批评过的定义今天依然在使用。
二、电影的听觉语言
2.电影的声音
在电影发展的百年中,视觉语言不断地被丰富、发展;听觉语 言始终处在一个没有变化、没有充分长成的状态。因而,电影的 “视觉艺术之腿”非常粗壮,而“听觉艺术之腿”却后天不足。
三、蒙太奇——电影的剪辑
2.电影剪辑的原则
首先介绍轴线的概念,假设摄影机的镜头是中心透 视的,每个镜头当中都存在一条穿过镜头的直线,即轴 线。在轴线上做一个切线,垂直于轴线,获得另一条轴 线。
三、蒙太奇——电影的剪辑
2.电影剪辑的原则
2.1

轴线原则
涵义:在同一个场景当中,相邻的镜头必须在同 一个轴线的180度内发生,否则,空间方位混乱, 即跳轴。

避免跳轴的两个方法:a. 骑轴 b.插入一个空镜头
轴线原则是电影剪辑的基本原则,保持了电影统 一的空间感,否则就会造成空间混乱。但是一些 大师总能打破规定,创造新的可能。法国电影大 师戈达尔彻底颠覆了电影,在他的电影中大量使 用跳切。

[注释] 戈达尔: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 之一。原籍瑞士。1930年12月3日生于巴黎。 原是《电影手册》和《艺术》杂志的电影评论 员,1960年完成第一部故事片《精疲力尽》, 成为新浪潮的代表作。此后,他又执导了《一 个女人就是女人》、《随心所欲》、《卡宾枪 手》、《蔑视》、《疯狂的比埃洛》、《男性 -女性》和《中国姑娘》等。这一时期的影片, 从内容和形式都具有反传统的特点,引起西方 影坛的激烈争论。1968年后,他受极左思潮的 影响,组织了战斗电影小组,拍摄了更加抽象 和形式主义的《东风》、《真理》、《直到胜 利》等影片 。80年代后又开始拍摄故事片 , 1983 年导演的《芳名卡门》在威尼斯国际电 影节上获金狮奖。

视听语言——剪辑总结

视听语言——剪辑总结

视听语言——剪辑剪辑的概念:影片拍摄完成后,依照剧情发展和结构的要求,将各个镜头的画面和声带,经过选择、整理和修剪,然后按照蒙太奇原理和最富于银幕效果的顺序组接起来,成为一部结构完整、内容连贯、含义明确并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影片。

一、镜头组接剪辑技巧变格剪辑剪辑技法之一。

剪辑者为达到剧情的特殊需要,在组接画面素材的过程中对动作和时间空间所作的超乎常规的变格处理,造成对戏剧动作的强调、夸张和时间空间的放大或缩小。

是渲染情绪和气氛的重要手段。

它可以直接影响影片的节奏。

变格方法有:1.摄影机以常规速度拍摄,但是导演和剪辑师为了突出渲染某一场戏的特殊气氛和戏剧效果,而用剪辑手段拉长或缩短某一事件或某一悬念的发生、发展直至结局的时间过程和空间距离,用以加强观众对所发生的事件的印象。

苏联影片《战舰波将金号》中“敖德萨阶梯”一场就是成功运用这一手段的典范;2.为了突出某一人物的情绪和动作的强度而在剪辑过程中剪掉某些动作过程。

如影片《蓝色的花》里伊汝相妞妞砍柴的戏,原素材人物对话间的停顿过长,剪辑根据画面伊汝抓柴、整柴、提柴、放柴几个步骤,只取伊汝抓柴放柴的动作,剪掉了动作的过程部分,使人物动作流畅,并表现出这场戏应有的情绪和节奏。

分剪剪辑技法之一。

将一个镜头剪成几段,分别在几个地方使用。

有时是因为所需要的画面素材不够,但已无法补拍,不得不把一个镜头分作几次使用;有时是有意重复使用某一镜头,以表现。

某一人物的情思和追忆;有时是为了强调某一画面所特有的象征性含义以发人深思;有时是为了造成首尾呼应,从而在艺术结构上给人以严谨而完整的感觉。

如果分别在几处使用的同样画面的镜头是按剧作结构和导演构思事先拍摄好的,则不属于分剪技法之列。

挖剪剪辑技法之一。

解决某个镜头内,在拍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遗憾和不足而采取类似医学上外科手术切除的办法,来抠掉诸如某一多余的表演过程、某一过长的停顿,以及由于摄影机运动过程中某一推拉摇移动作与演员表演配合不准等必须剔除的画面段落的技术措施。

视听语言第十课--剪辑的基本原则2_非连贯剪辑

视听语言第十课--剪辑的基本原则2_非连贯剪辑
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贯剪辑
—违反时空连续原则
表现断裂的时间 和开放的空间
打破时间的连续性

常规的剪辑方式中,时间表现是连续的,是按照“编年史”的 方式进行。 非常规剪辑方式中,时间的表现可以被延长、缩短,或者打乱。 时间的延长强调镜头本身超越叙事层面的巨大感染力 时间的缩短让观众明显感觉到画面跳跃,使观众从故事情节中 脱离出来,用镜头直接表现情感和观念。

图形匹配 色彩匹配 剪辑的节奏

打破空间的完整性

空间的打破带来的是观众对空间关注的激活,空间自
身的含义得以彰显

对轴线原则的违反,强调空间与事件之间的关系,空 间不是事件的附属,具有独立含义。

视线顺接原则的缺失,提醒观众对空间的想象和关注, 使观众感受到画外空间的存在。
创造连续时空的假象

创造连续时空的假象,可以使得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连接显得
更加流畅。

使用连贯性剪辑的手法,连接在叙事上并不连贯的时空场景, 最基本的作用是使得时空断裂的转场剪辑看上去更加流畅,
使叙事段落具有整体感。

“谬误”的动作之间的连接可以再连个不连续的时空中创造 流畅的感觉。

视线顺接中的“谬误”,可以建立同一空间的假象
剪辑的形式感因素

镜头—作为一段有一定长度的画面,其形式感因素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画面因素,包括图形和色彩 二是时间因素,即不同时间长度镜头组接在一起所形成的节奏感。

《视听语言与视频剪辑》教学标准(含课程思政)

《视听语言与视频剪辑》教学标准(含课程思政)

《视听语言与视频剪辑》教学标准一、课程性质该课程是建筑表现与动画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包括两个内容——视听语言与视频剪辑与动画概论,通过全面、系统地讲授视听语言与视频剪辑在影视动画中的运用规律和表现技法,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视听语言与视频剪辑的基本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自觉运用到建筑动画制作中去。

课程将工匠精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等融入教学过程中,结合自由平等、文明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引导学生从动画的性质与定义、艺术功能、起源与发展、工艺流程、学习方法与途径等方面探讨动画的基本规律,系统地了解动画艺术的概貌,为专业设计服务。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影视画面造型语言中影像的构图、景别、景深与焦距、角度、视点、照明、色彩等的特点和表现方法;2. 掌握镜头运动的主要形式(固定、运动、场面调度),镜头运动的创作方法,剪辑和蒙太奇,轴线与机位的作用和使用技巧;3. 理解影像中的音画关系,掌握影视声音中语言、音响、音乐三个主要部分的特点和在影视中的具体运用;4. 树立正确的视听语言与视频剪辑概念,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

(二)能力目标1. 通过学习和实践,能够有目的对影视作品进行“视”与“听”,掌握视听语言与视频剪辑在影视动画中的主要特点与常用表现手法;2. 能够运用镜头、构图、景别、角度、运动、轴线、场面调度、剪辑、声音等不同方面对影视作品进行深入分析;3. 能够将学习到的视听语言与视频剪辑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创作中;4.培养学生具备影视动画的剪辑能力和制作合成能力,并且熟悉使用音频视频处理软件进行视频处理与制作,能够在掌握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完成视频作品的剪辑合成。

(三)素质目标1.树立纪律意识、规范意识、创新意识,养成尊重宽容、团结协作和平等互助的合作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2.培养审美意识与工匠精神、培养责任意识与创新精神;3.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艺术修养;4.具有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5.具备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6.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7.养成在规定时间内自主完成实训任务的自觉性。

视听语言试题库

视听语言试题库

视听语言试题库构图的基本原则包括平衡、对称、比例、节奏、重点和层次等。

平衡指画面各部分的分布均衡,对称指画面左右或上下对称,比例指画面各部分的大小比例适宜,节奏指画面元素的排列有规律,重点指画面中的主体突出,层次指画面中的前景、中景和后景分明。

2、剪辑的基本原则包括节奏、连续性、对比、平衡、重点和转场等。

节奏指剪辑的速度和节奏感,连续性指画面之间的连贯性,对比指画面之间的对比形式,平衡指剪辑各部分的分配均衡,重点指剪辑中的主题突出,转场指画面之间的过渡方式。

3、镜头运动可以改变画面的视角和视觉效果,包括移动、旋转、抖动、推进和拉远等。

移动可以改变画面的位置,旋转可以改变画面的角度,抖动可以表现紧张情绪,推进和拉远可以改变画面的距离和焦距。

4、拍摄角度包括高角度、低角度、俯视角度、仰视角度和中视角度等。

高角度可以表现人物的弱小和卑微感,低角度可以表现人物的威严和力量感,俯视角度可以表现人物的局限和被动,仰视角度可以表现人物的英雄和神圣感,XXX角度可以表现人物的平凡和真实感。

不同的拍摄角度可以营造不同的氛围和情感效果。

三、论述题1、声画同步对非连贯性剪辑的影响在于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感和鲜明度。

非连贯性剪辑常常会打破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但是声音却可以保持连续性,通过声音的延续和衔接,可以使得画面之间的断裂感减弱,同时也可以强化画面中的情感和主题。

2、电影的时空结构包括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和抽象结构。

线性结构是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的故事,如《肖申克的救赎》;非线性结构是按照非时间顺序展开的故事,如《盗梦空间》;抽象结构则是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来表达主题,如《大鱼》。

不同的时空结构可以营造不同的叙事效果和观影体验。

声画同步是指影像中的声音与图像的动作、画面切换等相互协调,形成一种完整的视听体验。

在非连贯性剪辑中,声画同步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非连贯性剪辑常常采用跳跃式的画面切换,这种剪辑方式容易让观众感到迷惑和不适应。

视听语言样题与答案(二)

视听语言样题与答案(二)

视听语言期末试卷B答案样题:一、名词解释三点布光法纵深调度旁白音响后期录音声画分立二、简答题简要回答构图的基本原则。

谈谈剪辑的基本原则。

镜头运动的作用。

简要概括景别的作用。

三、论述题试论述声画同步对非连贯性剪辑的影响。

电影的时空结构包括哪几大类?参考答案:名词解释:三点布光法:经典的好莱坞电影制作,每个镜头内至少有三个光源——主光、补光及逆光,这样的布光系统就是“三点布光”。

主光,首先把光源放在被摄主体的前面,与主体形成一定的角度。

补光,在主光源造成的阴影一侧位置布置补光,部分地清除主光投射下的阴影。

逆光,把光源放在被摄主体的后面,使主体看起来轮廓清晰、富有立体感。

纵深调度:在多层次的空间中,充分运用演员调度的多种形式,使演员的运动在透视关系上具有或近、或远的动态感。

旁白:是指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的人物语言。

旁白的发出者比较自由,可以是影片中的某一个人物,也可以是跟剧情完全没有关系或影片完全没有出现过的局外人。

音响:音响是指电影中除了人声、音乐之外,在电影时空关系中所出现的自然界和人造环境中所有声音的统称。

后期录音:摄影机拍摄影像的时候录音机同步运行,录下影像内容所发出的声音。

由于它具有真实地再现影像内容所发出声音的能力,能增强影片的真实感。

所以纪实风格的影片多采用此方法。

声画分立:又称声画分离,是指画面中的声音和形象不匹配、不同步、不相吻合、互相剥离,即声音和发声体不在同一画面内,声音通常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

声画分立意味着声音和形象具备相对的独立性,它们通过分离形式,在新的基础上求得和谐统一。

简答题1、简要回答构图的重要原则。

①平衡原则。

根据人眼观察真实世界的的正常视觉经验,我们在构图时,需要尽量遵循平衡原则。

画框内的构图,基本需要保持地平线的水平,各元素的重心基本能够位于画框中央或接近中央,各元素对比要让人感觉协调,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标准,需要依照情况而定。

②变化原则。

相对而言,人眼对不平衡的、富于变化与动态的构图更为敏感,如在一片相生改变,也会吸引人的注意,所以,有时候,我们利用变化原则,可以表达特定的内涵。

视听语言_剪辑

视听语言_剪辑

5、照明(光)
按光的性质可分为 : 直射光:直射光具有发光强度高,有明显的方向性,照射 物体时,明暗面对比强烈,界限分明,投影实而鲜明, 而且光质较为强硬,所以,直射光又叫硬光 。 • 散射光:光质柔和,没有明显的方向性,照射物体时, 受光面与背光面之间过渡层次较多,没有鲜明的明暗交 界线,光照平柔,也没有鲜明清晰的投影。因此,散射 光在影视中被称为软光
特写 :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
作用: 1、特写可以表现人物瞬间 的表情、情绪,展现人物的 生活背景和经历。
2、特写起到放大形象、强 化内容、突出细节等作用, 会给观众带来一种预期和探 索用意的意味。
3、角度
角度
垂直变化
水平变化
平角
仰角
俯角
正面
侧面
背面
注意:电影中的平角是指成年人视力水平线的平角。有些影片为了达到特 殊的艺术效果,便采取压低平角,即变成儿童的视力水平线的平角,甚 至是动物的视力水平线的平角。
什么是视听语言?
• 视听语言,顾名思义是指由“视觉”与“听觉”两方面综合而成 的一套“语言系统”,是对影片中画面、声音艺术表现形式的总 称。 • “视听语言”如同文学一样,也拥有自己的单词,造句措辞,语 性变化,省略,规律和文法,运用它可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经过前人的摸索与实验,当今的视听语言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艺 术表现手段。
按光的方向可分为:
• 顺光:灯光高度与摄影机高度相接近、相处在同一个水平面 上,光线的投射方向和摄影机的拍摄方向相一致,为顺光, 也叫正面光。 • 前侧光:光源的投射方向和摄影机的拍摄方向成45度左右角 称为前侧光或侧顺光、斜侧光。
• 侧光:光源投射方向与摄影机的拍摄方向成90度左右角的光 线为侧光。 • 侧逆光:又称后侧光、反侧光,光源的投射方向和摄影机的 拍摄方向成135度角左右的光线为侧逆光或者后侧光。

剪辑基本原则

剪辑基本原则

剪辑基本原则镜头的组接规律(1)镜头的组接必须符合观众的思想方式和影视表现规律镜头的组接要符合生活的逻辑、思维的逻辑。

不符合逻辑观众就看不懂。

做影视节目要表达的主题与中心思想一定要明确,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确定根据观众的心理要求,即思维逻辑选用哪些镜头,怎么样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2)景别的变化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一般来说,拍摄一个场面的时候,“景”的发展不宜过分剧烈,否则就不容易连接起来。

相反,“景”的变化不大,同时拍摄角度变换亦不大,拍出的镜头也不容易组接。

由于以上的原因我们在拍摄的时候“景”的发展变化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

循序渐进地变换不同视觉距离的镜头,可以造成顺畅的连接,形成了各种蒙太奇句型。

·前进式句型:这种叙述句型是指景物由远景、全景向近景、特写过渡。

用来表现由低沉到高昂向上的情绪和剧情的发展。

·后退式句型:这种叙述句型是由近到远,表示有高昂到低沉、压抑的情绪,在影片中表现由细节到扩展到全部。

·环行句型:是把前进式和后退式的句子结合在一起使用。

由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再由特写——近景——中景——远景,或者我们也可反过来运用。

表现情绪由低沉到高昂,再由高昂转向低沉。

这类的句型一般在影视故事片中较为常用。

在镜头组接的时候,如果遇到同一机位,同景别又是同一主体的画面是不能组接的。

因为这样拍摄出来的镜头景物变化小,一副副画面看起来雷同,接在一起好像同一镜头不停地重复。

在另一方面这种机位、景物变化不大的两个镜头接在一起,只要画面中的景物稍有一变化,就会在人的视觉中产生跳动或者好像一个长镜头断了好多次,有“拉洋片”、“走马灯”的感觉,破坏了画面的连续性。

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除了把这些镜头从头开始重拍以外(这对于镜头量少的节目片可以解决问题),对于其他同机位、同景物的时间持续长的影视片来说,采用重拍的方法就显得浪费时间和财力了。

最好的办法是采用过渡镜头。

电视声画剪辑规则-

电视声画剪辑规则-

一、位置的匹配
指上下两个镜头中同一主体所处画面的位置, 在逻辑关系上要有一种空间上的统一性,在视 觉心理上要有一种流畅和呼应,使得两个画面 连接在一起时产生自然和谐的关系。
具体要求:
1、主体保持两个画面中大致相同的位置。 2、画面中主体和前景、背景的关系保持相同
的位置。
3、画面的景别应有较大的变化。
3、中景
用来表现人从膝盖以上或腰以下的一种景别, 可使观众看清人物半身的形体动作和情绪交流。
能把所有动作都以较大的形状呈现给观众,让 观众有种满足感。
双人镜头一般多用中景。如相声表演。
4、近景
用来表现人的胸部以上的画面,常用来表现物 体的面部特征或人物表情的景别。可以逼近对 象作仔细观察,产生一种交流感。
1、叙述清晰 平铺直叙:远景渲染、全景定位、中景叙事、
近景交流、特写强调。
制造悬念(倒叙):特写开始、逐渐拉开,展 示原因、关系和真相。
观看《历史不会忘记》两集开头片段。
2、视觉流畅
两个连接画面的景别要有所变化,但又不宜变 化太大。
3、情绪气氛
为了某种特定的情绪气氛,可以使用非常规的 景别变化安排(如两极化的镜头),形成积累 或对比的效果,以引起观众心理的震动。
采访镜头或谈话者一般采用近景景别。
5、特写
表现人的肩部以上的画面,能将人的细微表情 和特定瞬间心理活动的表情传达出来,具有一 种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
有时也用来表现某一物体的细部特征,产生一 种暗示和强调作用,也可以用来制造悬念或创 造视觉震惊效果。
特写的分类: 1)“切入特写”: 指前面镜头中较大场景中的一部分,用来强调
镜头一:他坐着。 镜头二:他站起来走出去了。
动接动:选择主体由静转动(由坐到站的动作) 的那个瞬间切换。

剪辑基本原则

剪辑基本原则

剪辑根本原则镜头的组接规律〔1〕镜头的组接必须符合观众的思想方法和影视表现规律镜头的组接要符合生活的逻辑、思维的逻辑。

不符合逻辑观众就看不懂。

做影视节目要表达的主题与中心思想肯定要明确,在这个根底上我们才能确定依据观众的心理要求,即思维逻辑选用哪些镜头,怎么样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2〕景别的变化要采纳“循序渐进〞的方法一般来说,拍摄一个场面的时候,“景〞的开展不宜过分剧烈,否则就不简单连接起来。

相反,“景〞的变化不大,同时拍摄角度变换亦不大,拍出的镜头也不简单组接。

由于以上的原因我们在拍摄的时候“景〞的开展变化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

循序渐进地变换不同视觉距离的镜头,可以造成顺畅的连接,形成了各种蒙太奇句型。

·前进式句型:这种表达句型是指景物由远景、全景向近景、特写过渡。

用来表现由消沉到高昂向上的情绪和剧情的开展。

·后退式句型:这种表达句型是由近到远,表示有高昂到消沉、压抑的情绪,在影片中表现由细节到扩展到全部。

·环行句型:是把前进式和后退式的句子结合在一起使用。

由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再由特写——近景——中景——远景,或者我们也可反过来运用。

表现情绪由消沉到高昂,再由高昂转向消沉。

这类的句型一般在影视故事片中较为常用。

在镜头组接的时候,如果遇到同一机位,同景别又是同一主体的画面是不能组接的。

因为这样拍摄出来的镜头景物变化小,一副副画面看起来雷同,接在一起好似同一镜头不停地重复。

在另一方面这种机位、景物变化不大的两个镜头接在一起,只要画面中的景物稍有一变化,就会在人的视觉中产生跳动或者好似一个长镜头断了好屡次,有“拉洋片〞、“走马灯〞的感觉,破坏了画面的连续性。

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除了把这些镜头从头开始重拍以外〔这对于镜头量少的节目片可以解决问题〕,对于其他同机位、同景物的时间延续长的影视片来说,采纳重拍的方法就显得浪费时间和财力了。

最好的方法是采纳过渡镜头。

剪辑基本原则

剪辑基本原则

剪辑基来源则(镜头的组接规律(1)镜头的组接一定切合观众的思想方式和影视表现规律镜头的组接要切合生活的逻辑、思想的逻辑。

不切合逻辑观众就看不懂。

做影视节目要表达的主题与中心思想必定要明确,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确立依据观众的心理要求,即思想逻辑采纳哪些镜头,怎么样将它们组合在一同。

(2)景其余变化要采纳“顺序渐进”的方法一般来说,拍摄一个场面的时候,“景”的发展不宜过分激烈,不然就不简单连结起来。

相反,“景”的变化不大,同时拍摄角度变换亦不大,拍出的镜头也不简单组接。

因为以上的原由我们在拍摄的时候“景”的发展变化需要采纳顺序渐进的方法。

顺序渐进地变换不一样视觉距离的镜头,能够造成顺畅的连结,形成了各样蒙太奇句型。

·行进式句型:这(种表达句型是指光景由远景、全景向近景、特写过渡。

用来表现由低落到高昂向上的情绪和剧情的发展。

·退后式句型:这种表达句型是由近到远,表示有高昂到低落、压迫的情绪,在电影中表现由细节到扩展到所有。

·环行句型:是把前(进式和退后式的句子联合在一同使用。

由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再由特写——近景——中景——远景,或许我们也可反过来运用。

表现情绪由低落到高昂,再由高昂转向低落。

这种的句型一般在影视故事片中较为常用。

在镜头组接的时候,假如碰到同一机位,同景别又是同一主体的画面是不可以组接的。

因为这样拍摄出来的镜头光景变化小,一副副画面看起来相同,接在一同仿佛同一镜头不断地重复。

在另一方面这种机位、光景变化不大的两个镜头接在一同,只需画面中的光景稍有一变化,就会在人的视觉中产生跳动或许仿佛一个长镜头断了很多次,有“拉洋片”、“走马灯”的感觉,损坏了画面的连续性。

假如我们遇(到这样的状况,除了把这些镜头重新开始重拍之外(这关于镜头量少的节目片能够解决问题),关于其余同机位、同光景的时间连续长的影视片来说,采纳重拍的方法就显得浪费时间和财力了。

最好的方法是采纳过渡镜头。

剪辑基本原则

剪辑基本原则

剪辑基本原则镜头的组接规律(1)镜头的组接必须符合观众的思想方式和影视表现规律镜头的组接要符合生活的逻辑、思维的逻辑。

不符合逻辑观众就看不懂。

做影视节目要表达的主题与中心思想一定要明确,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确定根据观众的心理要求,即思维逻辑选用哪些镜头,怎么样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2)景别的变化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一般来说,拍摄一个场面的时候,“景"的发展不宜过分剧烈,否则就不容易连接起来。

相反,“景"的变化不大,同时拍摄角度变换亦不大,拍出的镜头也不容易组接。

由于以上的原因我们在拍摄的时候“景”的发展变化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

循序渐进地变换不同视觉距离的镜头,可以造成顺畅的连接,形成了各种蒙太奇句型.·前进式句型:这种叙述句型是指景物由远景、全景向近景、特写过渡。

用来表现由低沉到高昂向上的情绪和剧情的发展.·后退式句型:这种叙述句型是由近到远,表示有高昂到低沉、压抑的情绪,在影片中表现由细节到扩展到全部。

·环行句型:是把前进式和后退式的句子结合在一起使用.由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再由特写-—近景——中景—-远景,或者我们也可反过来运用.表现情绪由低沉到高昂,再由高昂转向低沉。

这类的句型一般在影视故事片中较为常用。

在镜头组接的时候,如果遇到同一机位,同景别又是同一主体的画面是不能组接的。

因为这样拍摄出来的镜头景物变化小,一副副画面看起来雷同,接在一起好像同一镜头不停地重复。

在另一方面这种机位、景物变化不大的两个镜头接在一起,只要画面中的景物稍有一变化,就会在人的视觉中产生跳动或者好像一个长镜头断了好多次,有“拉洋片"、“走马灯”的感觉,破坏了画面的连续性。

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除了把这些镜头从头开始重拍以外(这对于镜头量少的节目片可以解决问题),对于其他同机位、同景物的时间持续长的影视片来说,采用重拍的方法就显得浪费时间和财力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贯性剪辑—保持时间上的连贯性
❖ 时间存在于动作之中 ❖ 动作流畅,就感觉时间是连续的;反之,
则时间的连续性被打断。 ❖ 省略时间,则必须进行弥补
保持动作流畅连贯的方法一
❖ 一、机械地保持动作的连续性
❖ 动作的幅度与动作的速度关系 ❖ 拍摄角度不同,空间中断,时间表现连贯
❖ 如何选取剪辑点:
❖ 一是任何一次剪辑必须有叙事或戏剧上的目的,一个连续的 镜头不足以表达时则必须剪辑切换。
❖ 剪辑是关乎时空表现的,剪辑赋予了电影时空上的自由 ❖ 剪辑是为戏剧性服务的,镜头切换是出于戏剧表现的需要 ❖ 当剪辑具备了叙事(创造时空)和表情(渲染戏剧性)的双重作用时,
电影真正进入艺术殿堂 ❖ 任何一次剪辑都应符合表情的目的,否则,任何规则都是徒劳的。
❖ 连惯性剪辑—表现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同一封闭性 ❖ 非连贯剪辑—表现断裂的时间和开放的空间
接B空镜头, A’中人物入画、动作;或者A镜头人物出画,B短暂空镜, A’人物直接出现进行动作。 ❖ 3.运用特殊的光学效果(淡入、淡出、叠化、划) ❖ 前一镜头景象慢慢消失,使观众有心理准备,造成观众心理的延宕。
❖ 这种方法人为痕迹较重,有时会伤害到情绪上的连续性,流畅性较弱。
❖ 现代电影中特殊光效多用于转场。
❖ 二是选取剪辑点在一个连续动作的间歇点比较容易造成流畅 的幻觉
保持动作流畅连贯的方法二
❖ 二、运用观众心理补偿实现时间的省略
❖ 动作的一部分未通过镜头表现出来,但观众在想象 中默认其存在,在看下一动作时不会感到突兀或者 跳跃
❖ 观看电影是心理的过程,观众是感觉到时间是连续 的,但时间并非确实连续。
❖ 省略时间的方法:
❖ 1.直接运用动作的省略— ❖ 当主体进行剧烈的、重复性运动时,近景别拍摄,跳接不易察觉;主体
动作目的很明显,观众有强烈的心理预期,跳接不易察觉。
❖ 出于影片节奏或情绪渲染的考虑,并非节省时间,戏剧性原则高于机械 原则。
❖ 2.将镜头从主体身上暂时移开。A--B-- A’ ❖ B镜头是A 镜头动作所造成的反应;A镜头暗示所要出现的空间,中间
一定的方向感。
❖ 轴线原则—一个连续时空段落的动作是依照一条可以辨识的先进行的,
这条线就被称为动作轴线,通过这条轴线划定的一个半圆区域成为180 度区域。摄影机位置可以在此区域内移动,但不能跨越此区域到轴线的 另一侧
轴线的三种情况
❖ 1.拍摄对象是一个运动的人或物— 运动方向即为轴线
❖ 2.拍摄对象是两个人— 两个人之间的连线即为轴线
内反拍机位:画面中只出现一个人物,
但观众可以明显感觉到他与轴线另一端的 画外人物交流。常与顶角镜头结合使用, 成为表现对话最佳做法的 “三镜头(正反 打)”方法
轴线与机位
正反打镜头:机位都位于轴线上。视线与轴 线相重合但分别向外,画面上只出现轴线一 端的一个人物,功能与内反拍相同。但这种 机位是模仿另一人物的主观视点,是主观视 点镜头。
连贯性剪辑—保持空间上的连贯性
❖ 空间的完整性包括:
❖ 第一保持空间的同一性 ❖ 第二保持空间的封闭性 ❖ 这是连贯性剪
❖ 轴线原则可以帮观众获得方向感
❖ 为使观众获得完整的空间概念,需要保持清晰地方向感。 ❖ 摄影机代替观众观看,机位和被摄对象位置变化应该受到限制 ❖ 轴线原则规定了规定了摄影机和被摄对象可以动的位置和范围,以保持
❖ 3.拍摄对象是一个静止的人或物— 轴线可以随意确定,一旦确定,不能跨越
轴线与机位
顶角机位:交代环境和人物关系的角
度,常用于对话的开始和结束。
平行机位:画面上只出现关系
轴线中的一个人物。用于并列表 现不同对象,带有客观同等评价 的含义
轴线与机位
外反拍镜头:同时交代的两个人物互
为前后景,具有明显透视效果,也有轻重 之分。通常称为“过肩镜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