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水港简介
内陆港的作用与建设
中国内陆港
成都内陆港
成都内陆港依托成都铁路枢纽和公路网络,加强了与中西部地区的联系,促进 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重庆内陆港
重庆内陆港作为长江上游地区的重要港口,通过建设多式联运体系,实现了与 长江中游和下游地区的快速连接,提高了运输效率。
05
内陆港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
1 2
自动化与智能化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内陆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运营,提高作业效 率和准确性。
内陆港的作用与建设
目录
• 内陆港的定义与特点 • 内陆港的作用 • 内陆港的建设 • 内陆港的成功案例 • 内陆港的未来发展
01
内陆港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 定义:内陆港,也称为“无水港”,是指设在内陆地区的物流 中心,具备港口的基本功能,但没有直接与海洋相连。它通过 铁路、公路等陆路交通与外界连接,实现货物的进出口业务。
特点
陆路交通为主
内陆港以铁路、公路等陆路交 通为主,通过与外界的连接实
现货物的集散和转运。
物流中心功能
内陆港具备物流中心的功能, 提供货物仓储、分拣、包装、 配送等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 。
进出口业务
内陆港能够完成货物的进出口 业务,实现内陆地区与海外的 贸易往来。
节约成本
相较于传统的沿海港口,内陆 港的建设成本较低,同时能够
区块链技术
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内陆港物流信息的透明化和 可追溯性,提高物流效率和安全性。
3
5G通信技术
利用5G通信技术,实现内陆港的高效、实时的 信息传输和处理,提升港口的通讯能力。
政策支持
政府加大投资
政府应加大对内陆港建设的投资力度,提供必要 的资金支持,促进内陆港的发展。
无水港论文:我国无水港发展研究
无水港论文:我国无水港发展研究[摘要]无水港的建设有利于沿海港口扩大腹地和增加货源,对其良性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
本文在介绍我国无水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无水港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无水港发展现状建议一、引言无水港(dry port)是相对于“有水港”而言的,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检、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或货运站,在无水港内设置有海关、检验检疫局等监督机构为客户通关提供服务,使客户不用再到港口办理货物过境手续,货代、船代、船公司、铁路、公路运输和港口等企业也在无水港内设立分支机构,提供收货、还箱、签发以当地为起运港或终点港的多式联运提单等服务。
因此“无水港”具备港口延伸功能、电子口岸功能、海关监管堆场功能、金融保险服务功能和保税功能等多项功能。
早在1973年巴基斯坦建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无水港——拉合尔无水港,到目前亚洲地区已建有近100个无水港。
在1988年西班牙海斯特(hyster)建成了欧洲第一个无水港。
截止2010年,美国建有370个无水港,欧洲建有200多个无水港,欧洲无水港面积从30万平方米到200万平方米不等。
在国外无水港有“内陆验关站”、“内陆集装箱装卸站( icd)” 、“内陆货运站(cfs)”等多种名称,都是指具有无水港性质的货物转运中心。
二、我国无水港发展现状2002 年10月,北京建成了我国最早的无水港——北京朝阳口岸,与天津口岸直通第一年集装箱过货量就比上一年翻了一番,达到7.67 万标准箱。
由于无水港建设对于促进港口地区经济发展和内陆地区对外经贸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无水港已成为我国沿海各大港口拓展内陆腹地的重要战略之一。
目前,我国从北到南已经形成四个无水港群:(1)以大连和营口港为出海口的东北无水港群,主要包括沈阳、长春、哈尔滨、通辽等无水港;(2)以天津港为出海口的华北西北无水港群,主要有北京朝阳、石家庄、郑州、包头、惠农、乌鲁木齐、德州等无水港;(3)以山东半岛沿海的青岛、日照港为出海口的无水港群,主要有青州、临沂、淄博、洛阳等无水港;(4)以东南沿海的宁波、厦门、深圳等港口向内陆辐射的无水港群,主要有金华、义乌、绍兴、衢州、南昌、赣州、上饶、晋江、龙岩、南宁、昆明等无水港。
无水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国际物流管理》小组作业无水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院系: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学院班级:101702指导老师:何惠一、无水港的定义、功能“无水港”也称“内陆港”,是指港口的功能向缺少出海港的城市延伸,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
无水港以公路集装箱运输为载体,以两地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合作为依托,通过在无水港内设置的海关、检疫、商检等监管机构,为客户通关提供有效服务。
同时,货代、船代和船公司也在无水港内设立分支机构,以便收货、还箱、签发以当地为起运港或终点港的多式联运提单。
内陆的客户则可以在当地办理定舱、装箱、报关、放行、退税和保险等业务,实现无水港电子信息平台与口岸平台对接和信息共享,形成一次报关、一次放行的物流运作模式。
二、无水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整体规划和有效的管理机制与机构基于行政区域存在条块分割等问题,在无水港的建设布局上,存在各自为战,盲目建设的问题,从国家交通主管部门到地方政府缺乏无水港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或发展指导纲要,无法为港陆建设无水港提供科学依据。
不但造成了资金浪费,更重要的是港口建设不能按照国家的战略布局协调发展。
无水港建设涉及到地方政府、港口、铁路、海关、检验检疫局、船公司、银行、货代、货主等多方利益,因此协调起来难度较大。
目前无水港建设都是港口当局以及所在市政府与内陆传统或非传统经济腹地的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直接建立联系,进行建设。
不免存在盲目建设、一哄而上的现象,带来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缺乏一个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科学管理的机制和机构,以解决无水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由于无水港与沿海港口存在一定的区别,内陆无水港在很多方面并不适用于《港口法》。
而在内陆无水港快速建设发展的同时,国家并没有出台相关严格的法律法规和统一规范。
一是缺乏统一的无水港多式联运法规及政策,二是现有的集装箱运输和监管的法规存在相互矛盾的问题。
更缺乏对无水港建设和多式联运市场的相关扶持政策。
衢州无水港发展研究
衢州无水港发展研究【摘要】本文在介绍无水港定义的基础上,分析衢州无水港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衢州无水港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衢州;无水港;发展;问题;建议一、引言无水港( dry port )是相对于“有水港”而言的,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检、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或货运站,在无水港内设置有海关、检验检疫局等监督机构为客户通关提供服务,使客户不用再到港口办理货物过境手续,货代、船代、船公司、铁路、公路运输和港口等企业也在无水港内设立分支机构,提供收货、还箱、签发以当地为起运港或终点港的多式联运提单等服务。
“无水港”具备港口延伸功能、电子口岸功能、海关监管堆场功能、金融保险服务功能和保税功能等多项功能。
二、衢州无水港发展面临的问题衢州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金华衢州盆地西端,南接福建南平,西连江西上饶、景德镇,北邻安徽黄山,东与省内金华、丽水、杭州三市相交,是闽浙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浙西生态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化学工业基地。
衢州区位条件优越,投资环境良好,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跳板和必经之地。
衢州特有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贸易运输需要通过无水港的建设来得以加强,但是很多因素制约着衢州无水港的发展。
(一)物流服务能力不足物流服务能力体现在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
一方面,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干预,既需要有政策的引导,也需要行政和法制的强制干预。
政府应该是物流基础平台的建设者、物流产业发展的推动者和物流市场环境的营造者。
另一方面,企业作为物流系统中物流服务的需求者或供应者,既要不断地开发满足用户需求的实物产品或服务性产品,也要通过高效的物流运作提高效率或降低成本,以占领市场、赢得竞争。
目前,衢州物流基础设施不仅才初具规模,衢州的物流企业还存在很多管理问题,如经营粗放、内在质量差、运作效率低等等,还远远不能满足物流高效运作的需求,还需要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在供应链上的通力合作。
内陆无水港建设与发展模式探索
内陆无水港建设与发展模式探索概述内陆无水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设的一种无水运输的交通枢纽。
其建设目的是为了加快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的互通,推动内陆地区经济的发展。
内陆无水港的建设和发展也成为了内陆地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分析内陆无水港的建设和发展模式,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建设模式内陆无水港的建设模式包含两种:完全独资建设和股权合作建设。
完全独资建设完全独资建设是指由单个企业或政府出资全部自建无水港口。
这种建设模式的优点是容易控制无水港口的规模、操作程序、设备配置和人员管理。
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内陆地区需求较小、交通线路不复杂的区域。
股权合作建设股权合作建设是指企业或政府与其他各类投资公司成立联合公司,各方共同出资建立无水港口并合理进行分配。
这种建设模式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和管理优化来降低成本。
而且,可以让不同单位对其运营进行监管并对整个无水港口运营的复杂性进行分担。
发展模式内陆无水港的发展模式包含两种:关键节点建设模式和长线模式。
关键节点建设模式关键节点建设模式是指在重要的内陆物流中心和工业聚集区建设内陆无水港口。
这种模式适用于那些重要的交通中心、工业聚集区以及交通线路复杂的区域。
在这种模式下,无水港口的改善和建设将使这些区域更具有生产力、适应性和响应灵敏度。
长线模式长线模式是指将无水港口作为一种长期持续的投资,在非关键的位置建设的大型内陆无水港口。
这种模式适用于那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发展速度不够快的内陆地区。
在这种模式下,可以通过内陆无水港口提高其经济活力,并在未来保证增长因素。
发展趋势内陆无水港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多元化服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内陆无水港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例如,提供居民娱乐、健身和旅游设施等服务,以扩展港口的功能和服务领域。
融合发展内陆无水港需要加强与周围地区的创新合作,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现代化物流区域。
这种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内陆无水港本身的发展,还可以为使用内陆无水港的企业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
无水港
武汉新港的无水港建设选址研究摘要:武汉新港与无水港结合?“无水港”——一种建在内陆地区但具有和沿海港口基本相似功能的现代物流中心是解决港口腹地争取货源的重要现代港口供应链模式.1) 是远离港口的内陆集装箱设施,它为进出无水港的集装箱和货物提供集装箱装卸、短期储存和海关检查等服务。
无水港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集装箱化给内陆货物运输带来的利益,并且促进内陆运输货物的集装箱化。
港口和无水港之间的运输是在海关的监督下,航运公司通常签发自己的提单,对无水港到国外港口或国外目的地的费用和运输条件承担责任。
2) 我国无水港的叫法较多,比较常见的有无水港、国际陆港等。
“无水港"是集装箱运输网络中内陆集装箱运输的枢纽,是集装箱货物的集散地以及集卡之间、集卡与火车之间的衔接点:它为进出本“港”的集装箱和货物提供集散、集装箱装卸、短期堆存和海关检查以及其它相关业务;它把港口(除船舶装卸)功能推进到内陆完成,减轻了集装箱货物对港口的压力,加速了集装箱货物的流通。
3) 关于无水港的另外一个定义为:所谓无水港,就是为船公司和当地客户服务的内陆海运集装箱中转站,除了没有港口码头装船、卸船的操作外,它的功能与港口基本一样。
4)“无水港”是指根据区域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依靠相应的沿海集装箱港口(主要是干线港),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基地。
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完善了出入境口岸业务的公路(或铁路)集装箱中转站。
5)货主可以在无水港对货物进行报关,不必再到港口对货物进行报关,这样货主就避免了中转环节和节省了宝贵时间。
集装箱货物在无水港通关后,可以迅速的运送到集装箱港口:进入港口后,集装箱货物在港滞留时间也将会缩短。
总之,无水港的建立,使得集装箱货物的流通速度加快。
货主能够享受到由于货物快速流通所节省的时间成本。
总之,它除了没有港口船舶装卸的功能以外,具备港口的所有功能,这也是人们把这种内陆集装箱设施称为无水港的基本原因。
无水港的名词解释
无水港的名词解释无水港是指没有天然深水港湾的地区,不能容纳大型船只停靠和进行货物装卸作业的港口。
在地理学中,无水港的概念是相对于深水港而言的,深水港是指可以满足大型船只停泊并进行货物装卸运输的自然或人工港湾。
无水港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包括地形地貌、自然条件以及经济因素等。
地形地貌对港口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比如一些地区地势低洼,河口离海较远,湖泊或河流没有足够的水深,都会限制港口的建设。
此外,一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如海浪大、潮汐变化大等也会阻碍港口建设。
经济因素也是无水港形成的原因之一。
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无力投资修建港口设施。
同时,由于缺乏大型航运企业的投入,也降低了无水港建设的可能性。
这种情况下,地区的贸易和物流将会受到限制,无法充分发展。
无水港在交通和物流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由于无法吸引大型船只停靠,运输成本会增加,物流效率变低。
这不仅会影响地区的贸易和商业活动,还会阻碍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
同时,无法满足大型货船的需求,货运能力受到限制,无法有效扩大物流规模。
然而,尽管无水港面临挑战,也存在着一些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案。
首先,无水港可以通过改善港口设施和提高航运服务水平来吸引更多的航运企业投资。
增加泊位数量和提高装卸效率可以提升港口的运力和效益。
其次,无水港可以发展其他形式的运输方式,如铁路、公路等,构建起多元化的物流网络。
这样不仅可以弥补无法容纳大型船只的不足,还可以提高地区物流运作的灵活性和效率。
除此之外,无水港还可以通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来缓解港口建设的困难。
加大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提供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吸引更多投资者和企业的参与。
同时,发展相关产业,例如物流和加工制造业,综合运用地方资源和优势,提升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吸引力。
总的来说,无水港是指没有天然深水港湾的地区,无法容纳大型船只停靠和进行货物装卸作业的港口。
无水港的形成是由于地形地貌、自然条件以及经济因素等多种原因所致。
无水港(内陆场站)
功能介绍:
首先, 在广泛运输网络中,内陆物流 中心是作为货物捆绑点。大的装载中 心通常产生足够临界物质安装许多直 接的多式联运穿梭移动到腹地的一定 数量的目的地。哪里有货运量不足以 装满列车或驳船的,捆绑概念提供答 案而这就是内河枢纽进入景象。
第二,大多数内陆场站已经成为货物 整合和拆箱中心。托运人使用内陆场 站为了使进口货物与生产线同步。内 陆场站关于出口货物也获得了重要的 位置,正如许多内陆场站是很好的位 置对于空仓库功能。一个作为空仓库 的内陆场站的功能也可以缓解是最困 难浪费的集装箱运输问题。内陆场站 是优化物流最佳方式。
最后,大量的内陆港口已经成为更广大的物 流区域, 因为他们不单单承担了很多有效的 传统的港口功能和服务,同时也吸引了许多相 关的物流服务。这些包括例如低端和高端带 来附加价值的物流服务、分销中心、船务代 理、货运公司、运输代理、集装箱修理设施 和包装公司。低土地成本和土地可用性对一 些物流服务是具有可用性的,否则有可能无力 购买靠近主要港口的成本高的位置。
“无水港”是各港口之间竞争的结果。 目前,港口群内不同程度地存在同质 竞争、相互压价等现象,“无水港” 使港口在内陆地区拥有一个物流平台, 无疑是港口缓解货源困局的有效途径 之一。
宁波的无水港介绍
1.萧山
萧山“无水港”将过去分散的港口、远洋船队、 物流公司等各自的优势来了个“大集合”。如果生 产企业有货物进(出)口需要,只要将信息发给 “无水港”,“无水港”便会派运输车队将远洋公 司先期放在“无水港”的集装箱拉到企业去装货。 而从宁波港拉货至“无水港”的车队回去时,就把 放在“无水港”的货物拉到宁波港,从而消除了运 输车队的空载。为了更好的实施服务,萧山将原来 以走上海港专线为主、宁波港为辅的物流服务战略, 调整为全部走宁波港专线物流服务,将上海港到杭 州地区的中心车队的原运输线路,调整为服务于 ‘无水港’的短驳及萧山到宁波港专线运输。”
无水港
身边的无水港
上海港面临的挑战 如何反应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离不开无水港的 建设。随着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来自 本地的进出口货源在上海港吞吐量中所占比重 日益下降,来自周边地区和内陆腹地的港口货 源所占比重逐渐上升,因此,无水港建设对于 进一步扩大上海港的腹地范围、提升上海港的 国际竞争力和增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辐射能 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实现上海国 际航运中心与中国中西部地区的联动发展 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身边的无水港
上海港面临的挑战 如何反应
三、发挥多式联运优势,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 上海港集疏运体系的不平衡严重制约上海港的发展和影响上海市的交通环境。2009年公 路在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为55.4%,远远高于世界其他主要港口,集疏运体 系结构明显失衡。上海港这种以公路为主的集装箱集疏运体系是我国绝大多数港口集装箱集疏 运体系的典型代表。 上海可以无水港建设为契机,优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体系。近期内可以以多式联运 的方式重新组织物流;远期可以考虑铁路直接进入洋山港区,提高铁路运输在上海港集疏运体 系中的地位,提高无水港与上海洋山港之间的运输效率,充分发挥无水港和洋山港的联动功能。 四、拓展无水港的服务功能,开展保税运输业务。 内陆无水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业的延伸节点,在实现航运服务基本功能的同时, 还要从满足客户需求角度出发,积极大力开发其物流延伸功能、产品组装等增值服务功能。随 着时机发展的不断成熟,进一步研究上海洋山保税港区相关政策与内陆无水港的无缝衔接,通 过GPS卫星定位系统在内陆地区保税区与洋山保税港区之间开辟“绿色通道”,实现两者之 间的保税运输。在目前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上海市相关政府部门可与内陆地方政府合作, 将上海洋山保税港区的功能和政策延伸到无水港,赋予无水港保税物流园区、保税仓库等资质, 实现出口货物的入港退税、进口货物的入港保税、货物的国际中转等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 政策优势,促进无水港更好更快地发展,进而实现上海洋山保税港区与内陆无水港的互动发展。
无水港可行性研究报告
无水港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无水港是指因地质、地形或气候等因素,使得海港无法直接连接到海岸线,需要通过建造运输系统才能将货物的装卸服务与陆地相连。
本文针对无水港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分析,以评估其在现代货物运输系统中的潜在价值。
二、无水港的概念和发展背景无水港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一些非常规的地理条件和地形构造使得海港无法直接与海岸线相连。
这种情况迫使人们开发新的方式,如通过建造长距离桥梁或隧道来将货物的装卸服务与陆地连接。
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和货物运输需求的增加,无水港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特别是在一些拥有丰富资源但地理条件不利的地区,无水港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三、无水港的运作原理及优势无水港的运作原理主要包括建造桥梁、隧道或其他连接设施,通过这些设施实现货物的装卸服务。
无水港的优势包括:1. 提高货物运输效率:通过无水港,货物可以直接从装卸站运往陆地,避免了海港和陆地之间的频繁往返。
2. 减少能源消耗:无水港可以减少货物运输过程中的油耗和碳排放,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3.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无水港的建设和运营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并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四、无水港的可行性分析1. 地理条件分析:无水港所处地区的地形、气候等因素对其建设和运作具有重要影响。
必须全面评估地理条件的利弊,确保无水港的可行性。
2. 技术需求分析:无水港的建设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包括桥梁、隧道等连接设施的设计和建造。
同时,运输系统的运营也需要高效的技术支持。
3. 经济收益分析:对无水港的建设和运营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包括投资回报周期、盈利模式等方面的分析,以确保项目的可行性。
4. 社会影响评估:无水港的建设和运营对当地社会、环境等方面可能产生影响,必须进行全面评估,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不利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无水港在现代物流系统中具有较大潜力,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和货物运输提供新的可能性。
无水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国际物流管理》小组作业无水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院系: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学院班级:101702指导老师:何惠小组成员:刘浩20104170207 张建洪20104170208 王朋举20104170209杨宾20104170210 孙欢林20104170211 王海龙20104170212一、无水港的定义、功能“无水港”也称“内陆港”,是指港口的功能向缺少出海港的城市延伸,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
无水港以公路集装箱运输为载体,以两地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合作为依托,通过在无水港内设置的海关、检疫、商检等监管机构,为客户通关提供有效服务。
同时,货代、船代和船公司也在无水港内设立分支机构,以便收货、还箱、签发以当地为起运港或终点港的多式联运提单。
内陆的客户则可以在当地办理定舱、装箱、报关、放行、退税和保险等业务,实现无水港电子信息平台与口岸平台对接和信息共享,形成一次报关、一次放行的物流运作模式。
二、无水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整体规划和有效的管理机制与机构基于行政区域存在条块分割等问题,在无水港的建设布局上,存在各自为战,盲目建设的问题,从国家交通主管部门到地方政府缺乏无水港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或发展指导纲要,无法为港陆建设无水港提供科学依据。
不但造成了资金浪费,更重要的是港口建设不能按照国家的战略布局协调发展。
无水港建设涉及到地方政府、港口、铁路、海关、检验检疫局、船公司、银行、货代、货主等多方利益,因此协调起来难度较大。
目前无水港建设都是港口当局以及所在市政府与内陆传统或非传统经济腹地的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直接建立联系,进行建设。
不免存在盲目建设、一哄而上的现象,带来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缺乏一个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科学管理的机制和机构,以解决无水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由于无水港与沿海港口存在一定的区别,内陆无水港在很多方面并不适用于《港口法》。
内陆港
一、什么是内陆港?答:内陆港又叫“无水港”或者“国际陆港”,所谓无水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
在无水港内设置有海关、动植物检疫、商检、卫检等监督机构为客户通关提供服务。
同时,货代、船代和船公司也在无水港内设立分支机构,以便收货、还箱,签发以当地为起运港或终点港的多式联运提单。
内陆的进出口商则可以在当地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将货物交给货代或船公司。
无水港是内陆城市兴建的大型综合物流园区,一般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依托,进行对外贸易。
内陆无水港的形式主要包含公路港、铁路港和航空港二、内陆港建设意义?答:1无水港对沿海港口发展的联动作用第一,无水港是国际供应链竞争的重要节点。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竞争层次不断提升,由原来各国间沿海港口之间的竞争正在向港口所参与的国际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转化,沿海港口已经不是作为运输链(Transportation Chain)中独立的一个点或中心,而是作为供应链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环节而存在。
从物流系统论角度看,整个国际供应链的运行效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沿海港口环节的效率,还依赖于与港口连接的每一个环节的运行情况,即港口效率的最大化。
不仅是局部最优,在统筹兼顾、相互协调与协作的基础上,整个国际供应链的运行效率最大化才是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有利于沿海港口扩大腹地和增加货源。
直接面向具有广阔经济腹地的港口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而发展模式单一地或过多地依赖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喂给港,其发展将受到很大的威胁。
无水港的建设有利于沿海港口扩大腹地和增加货源,对其良性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
此外,现代的无水港本身还是一个区域物流中心(RLC),是沿海港口所参与的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环节,无水港与沿海港口紧密联系,起着为沿海港疏散、汇集货物的作用。
无水港功能的强弱和运转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条供应链是否流通顺畅,进而影响着沿海港口功能的发挥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
陆地港
陆地港又称为“无水港”,是指在没有港口的地区设立货物集散中心,同时设置海关、检验检疫等通关部门的监管场所,在当地完,成通关手续,可以极大节省,内陆企业外贸物流的成本、时间,吸引周边地区和中西部省份的进出口货物从福建省中转。
武夷山陆地港项目位于武夷山市火车站货物场北侧,规划用地210亩,计划总1.29亿元。项目以铁路为依托,以公路、航空为辅,是一个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综合性物流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公共物流平台。
为助推武夷山陆地港项目早日建成,服务当地外经贸发展,福州海关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探索适合“陆地港”进出口通关业务的监管模式和业务操作规程。武夷山陆地港把港口功能向内陆城市全面延伸,把内陆纳入沿海港口功能服务范围,提供免费揽货的“门对门”服务,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以及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互联互通,成为高效率、低成本的综合物流平台,将进一步改善闽北外经贸发展环境。(
晋江陆地港 作为全省规划建设的4个陆地港之一 晋江内坑陆地港预计年底试运营 □早报记者 张文璟 江晓媛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及省、市实施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的专题调研。昨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听取了市政府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有关情况汇报。记者在会上了解到部分重要项目的进展情况及今后安排。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 力推一批物流项目建设 泉州正加快推进晋江内坑陆地港、阔兴仓储物流配送中心、闽南综合物流园区等一批项目建设。其中,内坑陆地港是全省规划建设的4个陆地港之一,规划用地面积49.5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首期将建设出口监管仓、保税仓、海关检验检疫大楼等,目前正进行土地平整工作,预计年底就可实现试运营。 【关键词】服务业 海西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中心10月开业 据悉,总投资25亿元的“海峡西岸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中心”一期工程,将于10月份开业,该中心拥有4000个交易席位,设台湾馆、纺织馆、服装馆、鞋帽馆、建材馆等五大展馆,可以较好地为台港澳企业提供对接大陆及全球的贸易、物流平台。 【关键词】高速公路 环城高速南石段下月开工 会上透露,今年全市高速公路建设原计划投资62.5亿元,“大干150天,实施五大战役”后增至73亿元,1—8月已完成投资52亿元。 年底前,计划还有5个项目开工,项目估算投资约269亿元,全长约223公里,包括环城三期(跨海大桥)、莆永高速泉州段、沈海高速复线仙游至南安金淘泉州段、南安至石井段、泉三高速公路南安至安溪连接线。其中,泉州湾跨海大桥钢栈桥已于日前动工,环城高速南安至石井段预计10月可开工。 【关键词】铁路 拟新建铁路392公里 据统计,目前,泉州铁路已通车里程达330公里,“十二五”期间拟新建铁路里程约392公里,主要是推进“一横三纵”干线路网及8条港口铁路支线或专用线的规划建设。 其中,“一横”即长(汀)泉(州)铁路,铁路全长约361公里,泉州境内约为115公里。年底前有望完成项目立项,争取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三纵”即福厦铁路(泉州段)、宁漳客专(泉州段)、宁漳货专(泉州段)。 【关键词】文化产业 着手规划泉州动漫城 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文化会展等文化产业,市级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文化产业龙头企业、重点文化产业基地、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将推动南音、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等优秀传统文化市场化运作,着手规划泉州动漫城,引导企业挖掘本地优秀的人文资源,开发多种形式的衍生产品。 【关键词】泉台旅游 推出五条特色线路 规划建设郑成功文化旅游区、海峡闽南民间音乐舞蹈展示中心,加快推进南少林旅游片区、锦绣庄民间艺术园等旅游片区建设,打响“海丝”和“海峡”特色旅游品牌等,推出文化史迹游、惠女风情游、成功故里游、茶乡品茗游、瓷都陶艺游等5条特色旅游线路。 【关键词】对台招商 支持台商投资服务业 今后,将考虑积极引进台湾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引进台资服务外包和专业服务机构,引进台湾数字内容产业、软件设计业企业,支持台资企业在泉设立研发中心、营运中心、采购中心等,支持台商以独资或控股方式,投资泉州现代服务业等。 【关键词】宜居城市 综合体建设顺利进行 今年中心市区城市建设项目共62个,计划投资57.5亿元,至今年8月底已完成投资34.37亿元。其中,东海片区综合大道、景观东西路等8条市政道路竣工通车,城东片区目前正抓紧最后6条市政道路前期工作,北峰丰州站前、南北大道完成年度投资计划64%,浦西万达、江南新区、海西体育中心全业态商业中心等多个宜居城市综合体建设顺利进行之中。
宁波-舟山港无水港介绍
无水港优点
• 引货入箱不仅具有增加箱量、减少污染、 运输便捷、安全性高的优点,同时可以大 大降低货物运输的港口费用。包含公路港 、 铁路港、航空港 。一般是内陆城市,兴建的 大型综合物流区,一般以公路、铁路、航 空为依托,进行对外贸易。
宁波无水港现状
• 目前宁波拥有萧山、金华、义乌、余姚、 慈溪、绍兴、衢州、上饶、鹰潭等“无水 港”
无水港介绍
• 无水港(Dry Port),顾名思义是指“无水的港 口”,实际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 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 在无水港内设置有海关、检验检疫等监督机构 为客户通关提供服务。同时,货代、船代和船 公司也在无水港内设立分支机构,以便收货、 还箱、签发以当地为起运港或终点港的多式联 运提单。内陆的进出口商则可以在当地完成订 舱、报关、报检等手续,将货物交给货代或船 公司。
• 8、上饶
• 上饶市“无水港”项目是宁波港首个在外省兴建的“无水 港”项目,作为宁波、上饶两市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上 饶国际物流中心(无水港)是上饶市实施“掉头向东,通 江达海,实现大发展”的发展战略和创优开放型经济环境 的“一号工程”,也是宁波港实施“强港工程”、建设国 际一流深水枢纽港和我国重要的现代港口物流中心、服务 上饶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上饶国际物流中心 (无水港)以充分发挥成本较低和服务优质的优势为切入 点,依托便捷的公路、铁路运输,实现仓储、分拨、配送、 拆(拼)箱、订舱、报关、报检、保税等功能,努力打造 中西部地区枢纽型的国际内陆港口。同时,在两地政府、 海关、国检的支持下,邀请相关船公司、船代、货代等企 业参与,把宁波港口口岸功能内移,依托“属地申报,口 岸验放”的便捷通关模式,简化通关手续,为客户节省物 流成本。
无水港
无水港优点
引货入箱不仅具有增加箱量、减少污染、运输便捷、安全性高的优点,同时可以大大降低货物运输的港口费用。包含公路港 、铁路港、航空港 。一般是内陆城市,兴建的大型综合物流区,一般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依托,进行对外贸易。
无水港是如何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的呢?我们来研究一下无水港的工作模式。无水港不临江海、没有船舶,货物是在无水港内“一站式”完成订舱、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一切通关手续,相当于把海港搬到了内陆,然后通过海铁联运的方式将货物运送到沿海港口,集装箱就可以直接装船出海。因为省掉了一系列复杂环节,大量的时间和运输成本就节省了出来。 有人略算地算过一笔账:与企业传统的自主完成运输、报关、检验、吊装、港杂和港口操作费等相比,每标箱至少可降低300元左右,按进出口贸易1万标箱计算,可节约费用300万元。 那么,为什么会选择“海铁联运”这种运输方式呢?我们大家都知道,陆路运输易受交通、天气等因素影响,经常会延误正常的出口时间。如果选择海铁联运,不仅货物运输出海的时间大大缩短了,且因海铁联运的集装箱规格是统一的,这样又节省了一批集装箱的费用。可以说,在众多的“无水港”建设中,海铁联运是重要的和较经济的途径。 在铁路的积极助推下,内陆无水港已成为当地“黄金码头”。沿海港口开通至内陆的集装箱“五定”(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班列,对货主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据了解,利用集装箱班列进行运输比利用公路运输集装箱的成本要节省50%左右。现在,青岛和郑州间的集装箱班列甚至已由单层改为双层,运输量大大增加。
2. 规划联动
无水港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港口当局、铁路部门、船公司、海关等部门的通力合作。政府部门结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政策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战略,协调沿海港口建设内陆无水港的战略布局,精心规划制定联动运作流程、规范体系及支持系统,实现物流链上各环节之间的良性互动、协作发展,避免一个内陆港与多个沿海港口对接而造成的沿海港口后续发展不足的问题。港口当局在货场规划的过程中,尽量与各个对接的无水港建立快捷的物流通道,提高无水港货物的通关速度。在铁路站与港口之间建设“门到门”的基础配套设施,形成快速、可靠的海铁联运通道。铁路部门编排货车运行计划时尽量考虑与沿海港口船期的对接。船公司在需要时也可以考虑改动自己的船期表以实现货物流的充分对接。国际贸易可以借助无水港实现货物运输的“门到门”服务,降低物流成本,实时掌握货物运输状态,并且可以快速获得提单,提高结汇速度,提高贸易资金周转率。
内陆港
一、什么是内陆港?答:内陆港又叫“无水港”或者“国际陆港”,所谓无水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
在无水港内设置有海关、动植物检疫、商检、卫检等监督机构为客户通关提供服务。
同时,货代、船代和船公司也在无水港内设立分支机构,以便收货、还箱,签发以当地为起运港或终点港的多式联运提单。
内陆的进出口商则可以在当地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将货物交给货代或船公司。
无水港是内陆城市兴建的大型综合物流园区,一般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依托,进行对外贸易。
内陆无水港的形式主要包含公路港、铁路港和航空港二、内陆港建设意义?答:1无水港对沿海港口发展的联动作用第一,无水港是国际供应链竞争的重要节点。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竞争层次不断提升,由原来各国间沿海港口之间的竞争正在向港口所参与的国际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转化,沿海港口已经不是作为运输链(Transportation Chain)中独立的一个点或中心,而是作为供应链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环节而存在。
从物流系统论角度看,整个国际供应链的运行效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沿海港口环节的效率,还依赖于与港口连接的每一个环节的运行情况,即港口效率的最大化。
不仅是局部最优,在统筹兼顾、相互协调与协作的基础上,整个国际供应链的运行效率最大化才是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有利于沿海港口扩大腹地和增加货源。
直接面向具有广阔经济腹地的港口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而发展模式单一地或过多地依赖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喂给港,其发展将受到很大的威胁。
无水港的建设有利于沿海港口扩大腹地和增加货源,对其良性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
此外,现代的无水港本身还是一个区域物流中心(RLC),是沿海港口所参与的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环节,无水港与沿海港口紧密联系,起着为沿海港疏散、汇集货物的作用。
无水港功能的强弱和运转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条供应链是否流通顺畅,进而影响着沿海港口功能的发挥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
金华“无水港”简介
金华“无水港”——浙江金华甬金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简介金华“无水港”基本情况浙江金华甬金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是由宁波港务局、金华金三角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金华市中宇货联运有限公司三家单位共同投资组建的“内陆港口型”国际集装箱场站,简称金华“无水港”,具有现代化的综合物流集散功能。
特有股东,决定了公司的服务优势,凭借宁波港务局与口岸进出口业务相关部门的良好关系和较强的协调能力,可最大限度地控制或降低在进出口业务,特别是进口业务中的额外费用的产生,从而为进出口企业降低产品成本。
金华“无水港”位于杭金衢高速公路、金丽温高速公路、甬金高速公路、03省道围成的三角形地带,铁路浙赣复线穿境而过,东接义乌,距义乌和金华各20多公里,处于“金华半小时交通经济圈”的黄金腹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
金华“无水港”首期工程投资1000多万元,占地60亩,是2003年度金华市重点建设项目。
2002年12月29日,2000平方米的通关大楼、3200平方米的海关监管仓库、20000平方米的硬质堆场已全部竣工,竭诚欢迎各进出口外贸企业的加盟。
堆场内分别设有海关、检验检疫等监管机构,配套保税仓库、集装箱堆场、货物装卸及船务、船代、货代、车队、银行、保险等服务设施。
目前堆场内已配套检查卡口、地中衡、装卸掏箱和机械设备,拥有电视监控报警、计算机网络等系统, 同时也开通了金华至宁波港之间的集装箱运输专线。
金华“无水港”的建成,将填补浙江中西部及闽浙赣皖四省九地市无“直通关”的空白,可以降低货主的运输成本,简化各种通关手续,可以在“无水港”内实现完整的“一关三检”服务,提高通关效率。
金华“无水港”的开业,吻合了现代物流业这一世界性朝阳产业的兴起,一个结构日趋完善、功能配套齐全的现代化国际物流中心正昂然崛起在浙中大地。
她的建成运行,必将带动整个“金三角”地区仓储业、加工贸易业的联动发展,对金华市以及浙江中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西部内陆无水港建设与运营模式探讨
西部内陆无水港建设与运营模式探讨引言中国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之一,受制于地理条件和交通网络问题,西部地区的物流运输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西部内陆地区建设无水港,可以有效改善物流运输瓶颈,推动西部经济发展。
本文将探讨西部内陆无水港的建设与运营模式。
一、无水港的概念和意义无水港是指位于内陆地区,没有水路的港口,也称内陆港口。
与传统的海港相比,无水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资源优势: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如矿产资源、农产品等。
通过无水港建设,可以将这些资源顺利运输到各地,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2.降低物流成本:在传统海运模式下,内陆地区需要通过陆路运输将货物送往海港,然后再进行海运。
而通过无水港的建设,可以省去陆路运输的环节,减少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3.推动经济发展:无水港的建设可以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区域产业集聚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无水港还能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和增加税收。
二、无水港建设的关键要素要成功建设和运营无水港,需要考虑以下关键要素:1.区位选择:无水港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地理条件、交通网络和市场需求等因素。
合适的区位选择将直接影响无水港的运营效果和吸引力。
2.基础设施建设:无水港需要建设完善的道路和铁路网络,以便与内陆地区实现高效的连接。
此外,还需要建设仓储设施、装卸设备等基础设施,以支持货物的运输和储存。
3.产业支持:通过引进相关产业和企业,可以为无水港提供货源和需求,形成良好的供应链。
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支持无水港相关产业的发展。
4.信息系统建设:无水港的运营离不开信息化支持。
建设先进的信息系统,能提升港口运营效率,实现货物跟踪和信息共享。
三、无水港运营模式无水港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物流集散:无水港作为物流集散中心,接收大量货物,再通过铁路、公路等方式进行中转和分配。
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货物集中的地区,可大幅减少物流成本和运输时间。
无水港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无水港建设的背景和意义摘要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增长,集装箱运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国际多式联运范围的扩展,集装箱运输由海路向陆路不断延伸。
无水港作为内陆集装箱节点,在内陆运输领域的作用不断凸显。
中部地区地处内陆,国际贸易经济一直发展缓慢,中部资源不能得到开发与利用。
在中部构建内陆无水港以发展中部对外贸易经济,充分利用中部资源是本文的研究课题。
本文介绍了国内无水港的建设背景,以无水港的相关理论知识作为依托,对我国中部内陆构建无水港的意义进行研究。
在中部构建内陆无水港,促进中部崛起,促进运输体系的整体优化,同时也让中部的丰富资源得到开发和有效利用,这是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的。
通过本文研究,旨在表明无水港给中部经济所带来的益处,完成中部内陆无水港建设对于整个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无水港、国际多式联运、集装箱一、无水港的定义无水港也叫内陆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
在无水港内设置海关、动植物检疫、商检、卫检等监管机构,为客户通关提供服务,同时,货代、船代和船公司也在无水港内设立分支机构,以便收货、还箱、签发以当地为起运港或终点港的多式联运提单。
内陆的进出口商则可以在当地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将货物交给货代或船公司。
无水港除了没有港口码头装船、卸船的操作外,其功能与港口基本相同。
建设一个集通关、联检为一体的无水港口岸,对加快西部内地区域市场化进程,凝聚产业要素,实现区域开放,降低物流成本,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实力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无水港建设的背景分析(一)宏观背景分析1.内陆地区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的攀升。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外贸量的逐年攀升使得现代港口正朝着供应链的一个环节发展,如何在内陆地区找到下一个高效运转的环节以保证整个供应链的畅通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而且随着港口数量的增多,港口间的竞争势必愈演愈烈,如何争取到更广阔的经济腹地和货源将是港口经营者议事日程中很重要的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水港(Dry Port)无水港概述无水港,顾名思义是指“无水的港口”,实际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
在无水港内设置有海关、动植物检疫、商检、卫检等监督机构为客户通关提供服务。
同时,货代、船代和船公司也在无水港内设立分支机构,以便收货、还箱、签发以当地为起运港或终点港的多式联运提单。
内陆的进出口商则可以在当地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将货物交给货代或船公司。
引货入箱不仅具有增加箱量、减少污染、运输便捷、安全性高的优点,同时可以大大降低货物运输的港口费用。
包含公路港、铁路港、航空港。
一般是内陆城市,兴建的大型综合物流区,一般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依托,进行对外贸易。
无水港的工作模式无水港是如何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的呢?我们来研究一下无水港的工作模式。
无水港不临江海、没有船舶,货物是在无水港内“一站式”完成订舱、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一切通关手续,相当于把海港搬到了内陆,然后通过海铁联运的方式将货物运送到沿海港口,集装箱就可以直接装船出海。
因为省掉了一系列复杂环节,大量的时间和运输成本就节省了出来。
有人略算地算过一笔账:与企业传统的自主完成运输、报关、检验、吊装、港杂和港口操作费等相比,每标箱至少可降低300元左右,按进出口贸易1万标箱计算,可节约费用300万元。
那么,为什么会选择“海铁联运”这种运输方式呢?我们大家都知道,陆路运输易受交通、天气等因素影响,经常会延误正常的出口时间。
如果选择海铁联运,不仅货物运输出海的时间大大缩短了,且因海铁联运的集装箱规格是统一的,这样又节省了一批集装箱的费用。
可以说,在众多的“无水港”建设中,海铁联运是重要的和较经济的途径。
在铁路的积极助推下,内陆无水港已成为当地“黄金码头”。
沿海港口开通至内陆的集装箱“五定”(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班列,对货主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据了解,利用集装箱班列进行运输比利用公路运输集装箱的成本要节省50%左右。
现在,青岛和郑州间的集装箱班列甚至已由单层改为双层,运输量大大增加。
我国无水港发展现状1.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国各地港口的发展十分迅速,港口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争取广阔的经济腹地和货源已经成为港口经营者高度关注的战略性问题,同时内陆地区的扩大对外开放也迫切需要低成本、高效率的通关港口,在这两种需求的拉动和铁路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国从北到南已经形成了若干个无水港群,其中包括以大连港为龙头的东北无水港群,由天津港牵头的北方12个省(市、区)无水港群,以及江浙沿海港口向华南与西南内陆辐射的无水港群等,形成了目前我国无水港建设和发展的三种模式:1)沿海港口为争取货源主动与内陆地区合建无水港。
天津港采用的就是这一模式。
天津港通过建立北方地区大通关建设协作机制,开始了港口的全国性战略布局,在北方地区各物流中心城市和过境运输边境口岸建设内陆无水港。
通过在内陆14个省会城市或主要的集装箱货源生成地建立无水港,完善港口与内陆的运输通道,实现内陆地区与国际航运的贯通。
此外,营口港和宁波港建立的金华、义乌、绍兴、余姚及衢州5个无水港也采用的是这种模式,目前运转也比较良好。
2)内陆地区为发展本地经济建立无水港。
以西安建立的无水港为代表。
西安国际港务区项目由“一个中心、三大组区”组成,“一个中心”即保税物流中心,“三大组区”为国际物流区、国内综合物流区、物流产业集群区。
该项目在2010年全面建成后会使陕西及西部地区进出口贸易与国际货运航线直接对接,实现航空、铁路、公路与水运的有效连接,发挥西安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中心城市的作用,西安也将成为国际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南昌与厦门港、深圳港及宁波港也通过海铁联运开通了无水港。
3)沿海港口和内陆地区基于各自发展的需要建立无水港。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建立的无水港。
无水港的建立将使大连的货源辐射腹地扩大至整个东北三省,三大省会城市也加快了与世界接轨,充分发挥了经济带中心城市的作用。
2.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的无水港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建设投入较大,地域限制明显,在与港口协作、联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缺乏整体规划。
由于我国长期存在基于行政区域划分而形成的条块分割等问题,无水港建设布局往往不能从全局考虑、统一规划。
2)硬件设施条件不足。
我国内陆无水港场站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但大多数场站规模较小,功能单一,尚未形成具有枢纽性质的无水港。
3)信息化程度不高,物流信息系统整合缓慢,供应链效应不明显。
现代港口是国际商贸活动链上的重要环节和现代物流的基础平台。
沿海港口、道路运输、一关三检、金融保险、物流企业等物流机构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与内陆无水港的整合进展缓慢,内陆口岸功能不完备,海关与内陆无水港的合作仍需加强。
4)管理机制尚不完善,缺乏协调一致的无水港管理机制。
无水港的建设和营运需要政府、海关等行政职能部门、港口当局、船公司和货主协调合作,但是由于港口之间存在激烈竞争,以及地方及企业追求局部短期利益等因素限制了无水港的合作共建。
无水港联动发展模式1.功能联动随着现代供应链的发展,现代港口成为供应链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从整个物流系统的角度来考虑,港口所参与的供应链运作效率不仅取决于港口环节的效率,还取决于相关所有环节的运作效率。
这就要求沿海港口从供应链的角度优化自己的物流系统,内陆地区货物的集散效率是重要的一环。
“无水港”在物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预先集中货物,其实质是港口功能在内陆的延伸。
由于内陆无水港与沿海港口之间一般采用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形式,沿海港口将港口的装箱、拆箱、保管、中转甚至海关及“三检”的功能向无水港延伸。
无水港积极构建区域物流网络从而发展成为区域物流中心,形成了安全快捷的集疏运系统,为组织腹地内的干支线、长短途运输或水陆联运的衔接配合创造有利条件,缩短了内陆城市与国际市场的距离,吸引周边的进出口货物在无水港集聚。
铁路运量大、运输准时的特点可保障沿海港口与无水港之间的联系,同时内陆“无水港”项目的实施将直接为铁路部门增加运输收入。
对货主而言,与“无水港”为邻,不仅可以享受到更近距离的服务,而且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和物流成本,可以集中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物流企业利用无水港优化自己的物流链,提供跨地区、跨国的服务,在全球范围内为客户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服务。
无水港与有关各实体之间的联动将使无水港真正成为联系港口和内陆经济腹地的纽带和桥梁。
同时,功能联动可促进无水港运营和管理体制的改善。
2. 规划联动无水港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港口当局、铁路部门、船公司、海关等部门的通力合作。
政府部门结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政策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战略,协调沿海港口建设内陆无水港的战略布局,精心规划制定联动运作流程、规范体系及支持系统,实现物流链上各环节之间的良性互动、协作发展,避免一个内陆港与多个沿海港口对接而造成的沿海港口后续发展不足的问题。
港口当局在货场规划的过程中,尽量与各个对接的无水港建立快捷的物流通道,提高无水港货物的通关速度。
在铁路站与港口之间建设“门到门”的基础配套设施,形成快速、可靠的海铁联运通道。
铁路部门编排货车运行计划时尽量考虑与沿海港口船期的对接。
船公司在需要时也可以考虑改动自己的船期表以实现货物流的充分对接。
国际贸易可以借助无水港实现货物运输的“门到门”服务,降低物流成本,实时掌握货物运输状态,并且可以快速获得提单,提高结汇速度,提高贸易资金周转率。
3.信息联动无水港要实现自己的快速发展就要使业务最大限度与沿海港口对接。
信息的联动能为无水港和区域通关提供信息化支持。
依托国家电信公网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公共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信息系统,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国际贸易和物流运输的集成。
系统集中储存有关进出口企业信息流、货物流、资金流等电子数据,为海关、外管、商务、工商、税务、交通、国检等口岸行政执法部门提供电子数据交换、核查服务,同时也向企业提供网上报关、报检、结付汇核销、出口退税、网上支付等实时在线服务。
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平台对数据统一管理,实现政府主管部门、港口、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外汇、银行、企业、代理公司之间的电子联网、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地整合海关内、外部信息资源。
无水港、铁路与沿海港口之间可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利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形成具有网上订仓、网上交易、网上查询、运输方案咨询、个性化服务、仓储管理、电子支付、代理商管理等功能一体化的海铁联运电子商务平台。
用户、货主、船东、代理、金融、保险等部门可实现贸易运输伙伴的信息自动交换和处理,为各方提供完善、周到的服务,把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有效地组合在一起,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
实现与内陆二级城市对接,最大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装卸、搬运、仓储环节。
达到货畅其流,减轻港口集疏运压力,提升港口的运营效率,并且借助共享信息平台的科学数据分析功能指导科学决策。
运用CPS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准确控制运输的整个过程,实现对整个物流链的控制,形成高度整合的“大物流”。
从而以港口为中心来建立现代综合物流体系,拉动内陆经济发展,促进无水港的发展,打造技术密集型的“智能港”。
4.运营联动为了实现便捷、高效、经济地开展进出口业务,无水港与沿海港口应加强两地海关、国检和铁路合作,内陆货物在企业所属地就地办理全部的报关、纳税手续,口岸地海关在接到电子报关单后可直接办理货物放行手续,实行24小时通关制度。
运用“五定班列”运作模式做到与船期表同步,这样无水港发出的货物无须再在港口等待,实现“港口后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的进出口货物集疏运方式,高效快捷,可有效缩短货运周期、减少物流费用。
政府决策机构可以借助综合物流信息系统来实现运输资源的科学调配,掌握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促进多行业的良性信息化互动,并且系统提供的大量数据信息可以作为政府决策和制定科学发展规划的参考依据,来增强预见性,实现和谐发展。
港口借助共享的信息平台实现内陆货源的承揽,降低港口集疏运的压力,提升港口的运营效率,并借助科学数据分析功能指导港口科学决策。
航运企业可以借助共享信息掌握货源分布,实现运力的科学调配,拓展服务网络。
货物在完成报检查验后,不必再受起运最小吨数限制,只要将不同企业的货物统一拼箱,就可以运至目的港口装船起运。
海关和三检机构可以借助信息平台加强与内陆城市相关部门的业务对接合作,实现企业与海关、检验检疫、港口、货代、船代等的联网和资料共享,完善“电子报关”系统,积极推进“区域通关、直通放行”等通关政策,实现审单作业、物流监控、职能管理三大系统有机结合,减少审批程序和办事环节,提高通关效率,使货运物流、单证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顺畅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