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喻山水(修正版)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高中语文诸子喻山水原文译文词解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高中语文诸子喻山水原文译文词解知识点,推荐文档

诸子喻山水子曰:“譬如为山(1),未成一篑(2),止,吾止也(3);譬如平地(4),虽覆一篑(5),进(6),吾往(7)也。

《论语·子罕》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8)。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9)。

故大人(10)寄形于天地(11)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12)而国家富。

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13),上下交朴,以道为舍(14)。

故长利积(15),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16),治之至(17)也。

《韩非子·大体》海不辞(18)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19)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20)。

《管子·形势解》子曰:“知(21)者乐(22)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23),仁者寿(24)。

”《论语·雍也》子在川上(25)曰:“逝者(26)如斯(27)夫,不舍(28)昼夜。

”《论语·子罕》徐子(29)曰:“仲尼亟(30)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31),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32),放(33)乎四海。

有本者如是(34),是之取尔(35)。

苟为无本,七、八月(36)之间雨集,沟浍(37)皆盈,其涸(38)也,可立而待(39)也。

故声闻(40)过情(41),君子耻之。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孔子登东山(42)而小(43)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44),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45)。

观水有术(46),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47),容光(48)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49)不达。

”《孟子·尽心上》上善若水(69)。

水善利(50)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51),故几(52)于道。

居善地(53),心善渊(54),与善仁(55),言善信(56),正善治(57),事善能(58),动善时(59)。

诸子喻山水(1)

诸子喻山水(1)

孔子与《论语》: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 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 的创始人。。首创私人讲学之风。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 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朱熹把它和 《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 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诸子喻山水
初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特殊字的读音和意义: 虽覆一篑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乐,仁者寿
通假字:
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必:通毕,尽,完全
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
知者乐水 词类活用:
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厌:通“餍”,满足
孙子与《孙子兵法》 孙子,名武,字长卿,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人, 因齐国发生内乱投奔吴国,被吴王任命为将。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兵书,相传 为孙武所著。现存《孙子兵法》有十三篇,所包含 的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和辩证法观点,对当今世界的 军事、情报、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仍然具有现实 的指导意义。
管仲与《管子》
管仲(约公元前730年—公元前645年), 名夷吾,字仲,谥号敬。春秋初期齐国政 治家、军事谋略家。因助齐桓公成为“五 霸”之一,而被尊称为仲父。

事情的成败在于人的作为。做事中 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努力进取,终将 获得成功。关键不在力量大小,而在于 意志是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 圣。
圣明的君主不嫌弃百姓,所以能够聚集众多的臣民; 读书人不厌倦学习,所以能够达到圣人的境界。
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 聪明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活跃,仁 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一去不复返的光阴就像这河水啊,日日夜夜不停地流 去!

诸子喻山水的原文_译文_启示

诸子喻山水的原文_译文_启示

诸子喻山水的原文_译文_启示《诸子喻山水》是一篇从先秦诸子著作中选取的有关章节组合而成的课文,以山水为中心,设喻说理,展示了诸子对大自然的思考和感悟,蕴含了许多中国哲学思想中的人生真谛。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目录诸子喻山水的原文先秦:先秦诸子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

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韩非子·大体》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论语·雍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论语·子罕》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八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第66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78章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诸子喻山水》全文翻译

《诸子喻山水》全文翻译

诸子喻山水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孔子说:比如用土堆座山,只差一筐土便能堆成,这时却停下来了,是我自己要停止的。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又比如在平地上堆一座山,即使才倒下一筐土,继续堆土,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论语·子罕》)罕》)(譬(pì)如:比如。

为(wéi)山:用土堆山。

未成一篑(kuì):只差一筐土便能成功。

篑,盛土的竹筐。

吾止也:判断句。

是我自己停止的。

平地:平整地面。

“平地”后面有省略的成分。

虽:连词,表假设。

覆:倾出;倒出。

进:前进;向前。

这里指继续倒土堆山。

吾往也:判断句。

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往,去,到。

这里指去做继续堆土的事。

子罕:是《论语》的篇名,取自于“(《论语》子罕篇第九)”的第一章“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意思是“孔子很少谈到利、命和仁”。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上面如果没有辽阔的天空,那么下面就不能覆盖整个世界,心胸如果没有大地那样宽广,则物不毕载。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那么万物就不能被全部包容。

泰山对土石不存在什么好恶之心,所以能够包容一切而成就自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己的高大;江海对溪流不加选择,哪怕是很小的帮助也高兴,所以能够成就它的浩瀚。

(遍覆:全部覆盖。

遍,全部。

毕载:全部承受。

毕,统统;全部。

载,承受。

太山:即泰山。

立:存在。

好恶(hàowù):喜好与嫌恶。

小助:小的帮助。

富:盛,多。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所以君主让自己形体中的气魄寄托在天地间,那么万物就具备了,尽心在高山和大海间,那国家富。

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么国家就富足了。

君主没有因忿怒而对臣民的残害,臣民没有因积怨而产生对君主的祸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

君主和臣民都反朴归真,把道作为归宿。

(大人:指在高位者,如王公贵族。

寄形:寄托形体。

万物:统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历心:尽心。

诸子喻山水 主旨

诸子喻山水 主旨

诸子喻山水主旨1、以“为山”为喻,从反、正两个方面,说明事情的成败在于人的作为。

做事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努力进取,终将获得成功。

关键不在力量大小,而在意志是否坚定,是否持之以恒。

2、以“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为喻,揭示了:君王要有宏大的气魄,宽广的心胸,才能使民富国强,才能建立功业且德泽后世,才能达到国家大治。

3、以“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为喻,说明治国、治学上也应有兼容并包的宏大气度,这样明主才能聚集更多的百姓,世人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

4、以水、山分别喻智者和仁者,聪明人反应敏捷、思维活跃,性格活泼好动如流水,天性容易亲近水,因而以水为乐。

而仁厚的人性情好静,像山一样稳重不迁,天性自然亲近山,并以恬静自安而得以长寿。

5、勉励人们珍惜时间,效法滔滔流水不舍昼夜、不断前进、不断进取的精神。

6、强调务本求实,反对一个人的名誉声望与实际不相符,要求人们像水一样,有永不枯竭的生命活力,不断进取,循序渐进,自强不息。

7、孟子以“登山”、“观海”喻“游于圣人之门”,表达为人、治学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然后以“观水有术”,推进一层,说明治学基础要扎实,要循序渐进,逐步通达。

8、歌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默默奉献的精神;引出“上善”之人的七种美德:甘处众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待人和善仁慈,言谈恪守信用,从政善于治理,办事发挥特长,行动把握时机。

9、从江海善于处下,成为百川之王的角度,阐述“谦下不争”的主张。

10、与水性“柔弱”与“威猛”并存的角度,解释了水性的两重性,表达了老聃为政“贵柔”的主张。

11、水“避高而趋下”喻用兵“避实而击虚”,水“水因地而制流”喻用兵“兵因敌而制胜”,“水无常形”喻“故兵无常势”,强调用兵“变”的原则,即顺应敌人的变化而变化,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诸子喻山水》

《诸子喻山水》

10、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 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 莫不知,莫能行。 人贵柔。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 争,故无尤。
★ 老子眼中水是最高的
道德典范,是“道”的化身。 水利万物而不争,平和 从容开阔大度。 不争就是无为,因此能够没有过失。
★ 无为无不为,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孙子——兵家《孙子》
11、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 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 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 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顺应敌人的变化而变化,实行 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 取胜者,谓之神。 ★ 能够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而
对自身进行调整,才能在
5、盈科而后进。
满 坎 一定的阶段
6、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过错 通 达
7、夫唯不争,故无尤。
8、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根据 没有人 替 代
9、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看看谁的能力强:
1. 于 仲尼亟称于水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2. 而 盈科而后进 可立而待也
一词多义
何取于水也 天下莫柔弱于水
希腊神话的安泰每接近一次大地, 便从大地中吸取一回力量, 让我们每深入一次山水, 便获得一份精神与灵智。
仁者乐山
1、‚为山‛成败在于‚吾往‛、‚吾止‛ 2、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 3、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7、登泰山而小天下,
2、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3、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有本者如是。 7、不盈科不行 8、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9、以其善下之 10、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 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11、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 地而制流

《诸子喻山水》原文、注释、译文

《诸子喻山水》原文、注释、译文

《诸子喻山水》原文、注释、译文【原文】《诸子喻山水》子曰:“譬如①为山②,未成一篑③,止,吾止④也。

譬如平地⑤,虽覆⑥一篑,进⑦,吾往⑧也。

”(《论语·子罕》)上不天则下不遍覆⑨,心不地则物不必⑩载。

太山(11)不立好恶(12),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13)。

故大人(14)寄形于天地(15)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16)而国家富。

上无忿怒之毒(17),下无伏(18)怨之患。

上下交(19)朴(20),以道为舍(21)。

故长利(22)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23)于后,治(24)之至(25)也。

(《韩非子·大体》)海不辞(26)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27)不厌(28)人,故能成其众(29);士不厌(30)学,故能成其圣(31)。

(《管子·形势解》) 子曰:“知(32)者乐(33)水,仁者乐山;知者动(34),仁者静(35);知者乐(36),仁(37)者寿(38)。

”(《论语·雍也》)子在川上(39)曰:“逝者(40)如斯(41)夫,不舍(42)昼夜。

” (《论语·子罕》) 徐子(43)曰:“仲尼亟(44)称(45)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46)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47),不舍昼夜,盈(48)科(49)而后进,放(50)乎(51)四海。

有本(52)者如是(53),是之取(54)尔(55)。

苟(56)为无本,七、八月(57)之间雨集,沟浍(58)皆盈(59);其涸(60)也,可立而待(61)也。

故声闻(62)过(63)情(64),君子耻(65)之。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孔子登东山(66)(66)而小(67)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68),游(69)于圣人(70)之门者难为言(71)。

观水有术(72),必(73)观其澜(74)。

日月有明(75),容光(76)必照焉(77)。

14 诸子喻山水

14 诸子喻山水
四、迁移拓展: 1、水的特性以及与水相关联的事物还有很多, 请你用水来说明一些人生哲理。 例: 一池浅水,临照了夕阳,便成了金海。 一丛小草,凭借着韧性,装点了世界。
分析:“浅水”变成了“金海”,“夕阳”起 到了重要作用;“小草”为什么能“装点世界”,依 靠的是自身的韧性。两者之间的共性是都有从“渺小” 到“博大”的变化;其不同点是前者依托的是外在的 因素,后者则是凭借自身的实力。一个人从“平凡” 到“伟大”也离不开外在的环境与自身的努力。
比 喻
循序而渐进 厚积而薄发
诸 子 说 水
三、作业: 熟悉课文注释、翻译;
背诵这四则。
诸 子 说 水
一、背诵检测: 二、课文分析:
老子简介:姓李名耳,一说老子即老聃。道教 创始人,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与孔子同 时代,出生略早于孔子,著有《道德经》(又名《老 子》)。其中“道”的观念,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 老子死后,他的思想被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庄子 (著有《南华经》又名《庄子》)进一步发展,老子 和庄子的思想成为后来道教哲学的主要思想,对中国 历史影响十分深远。
诸 子 说 水
四、迁移拓展: 2、自然是一部能启人心智的奥妙无穷的大书。只要
你用心去读,就一定会从中获得丰富的人生感悟和无 穷的乐趣。 日月星辰、山水草木、风雨雷电、鸟售 虫鱼、世间万物有其特有的物态,令人深思、教益。
练笔:请运用设喻说理的表现方式选取一 种事物谈感悟。 提示:须抓住物象特征合理展开联想、想 象,揭示出具有积极思想意义的感悟。
诸子喻山水
2007.9.12
诸子喻山水
一、导入:
水的自然物性和现象具有怎样的 象征意义?
①水滴石穿的坚韧毅志; ②甘居下游的谦下精神; ③纯洁透明的高洁品质; ④随流赋形的适应能力; ……

诸子喻山水翻译不删

诸子喻山水翻译不删

子曰:“譬如为山,孔子说:“比如(用土)堆山,未成一篑,(篑:音kuì,土筐)只差一筐土就堆成,止,吾止也;判断句,标志“…….,……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平地,譬如平整土地,虽覆一篑,即使才倒下一筐,进,吾往也。

判断句,标志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评析】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

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

【原文2】上不天上面(如果)不是有辽阔的天,则下不遍覆,那么就不能向下覆盖整个世界;心不地心胸(如果)没有大地(那样宽广),则物不必载。

通假字,“必”通“毕”,完全那么就不能完全负载万物。

太山不立好恶,泰山(对土石)没有好恶之心(都能容纳),故能成其高;所以能够形成它的高大;江海不择小助,江海对细流不加选择(都能包容),故能成其富。

所以能够形成它的浩瀚。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天地,名词作状语,像天地一样)(形,形体)所以君主的气魄像天地那样宏大,而万物备,因而万物齐备;历心于山海(山海,名词作状语,像山海一样)心胸像山海那样宽广,而国家富。

因而国家富足。

上无忿怒之毒,君主没有因愤怒而残害臣民,下无伏怨之患,(伏,潜伏)臣民没有因积怨而产生对君主的祸患;上下交朴,(交,同;朴,纯朴)君主和臣民都返朴归真,以道为舍。

把道作为归宿。

故长利积,所以长远的利益积聚了,大功立,巨大的功业建立了,名成于前,(介词结构后置,“名成〈于前〉”即“名【于前】成”)名望在生前树立,德垂于后,(介词结构后置,“德垂〈于后〉”即“德【于后】垂”)恩德在后世流传,治之至也。

(治,天下安定;至,最)判断句,标志“…….,……也”这是国家大治的最高境界。

【原文3】海不辞水,大海不拒绝(各种各样的)水,故能成其大;所以能够成就它的博大;山不辞土石,大山不拒绝(形形色色的)土石,故能成其高;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峻;明主不厌人,(“厌”,通假字,通“餍”,满足)贤明的君主不满足百姓(人口数量多),故能成其众;(形容词作名词,众,众多的臣民)所以能够聚集他的众多的臣民;士不厌学,(“厌”,通假字,通“餍”,满足)读书人不满足学习,故能成其圣。

诸子喻山水第一课时

诸子喻山水第一课时

老子与《老子》:
•老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姓李,名耳, 字伯阳,楚国苦县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即《道德经》五千言讲宇宙的形 成原出于“道”,道是一种无形无性,不 能看到、摸到的东西,“德”是得到“道” 的意思。书中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人称《老子》是哲理诗,常用对比和排比, 句式灵活多变,畅达自如,深得人心。
• 课本P65【思考与练习】二,做在书上, 明天早读课检查。(明天早读课默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孙子与《孙子》:
•孙子,名武,字长卿,是春秋末期齐国人, 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被誉为“兵学鼻祖”。
•《孙子》又称《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 古老的兵书,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 家、政治家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被译成 日、英、法、德、俄等几十种文字,在世 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 誉。其思想深邃,内容博大,逻辑缜密。
韩非与《韩非子》:
•韩非,战国末期韩国的贵族,是先秦法 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曾与李斯一起受业于 荀子,他主张改革政治,富国强兵。
•《韩非子》是韩非思想的代表作,他不 相信人有美好感情,也不相信人可以经教 育感化而为善,只相信赏罚分明,以利驱 使人、以害禁制人。他善于运用大量的譬 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证事理,增强了文章的 生动性和说服力。
诸子喻山水
孔子与《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 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 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大力宣传 “仁”的学说,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 书,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南宋的朱熹把 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 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诸子喻山水(高二下 语文)

诸子喻山水(高二下 语文)

诸子喻山水(高二下语文)诸子喻山水(高二下语文)虞山水一.通假字:1.如果头脑不在地面上,则不需要携带物体。

“必须”和“完成”是一样的,而且已经精疲力竭了。

2.知者喜欢水。

“知识”和“智慧”是一样的,智慧也是一样的。

3.来源黑帮“黑帮”与“滚球”相同。

4.只是“呃”和“耳朵”。

5.良好治理“良好治理”与“治理”相同。

二.古今异义:1.不落伍。

古代意义:贫穷,现在意义:未来。

2.虽然一个人落后了,但古代的意思是:甚至,现在的意思是:虽然。

3.泰山不确定好恶。

古义:不,今义:第四。

河流和海洋不选择小援助。

古意:别无选择,今意:别无选择,小协助。

5.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古义:君主、气魄,今义:年长的人、寄托形体。

6.穿越山海,这个国家有着丰富的古代意义:心灵,现代意义:经验和心灵。

7.没有隐藏的怨恨。

古义:臣民,今义:下。

8.从上到下交接。

古老的含义:回归简单,回归真理。

现代意义:沟通和简单。

9.以道为弃。

古义:归宿,今义:弃绝。

10.大海离不开水。

古代的意思是拒绝,现在的意思是说再见。

11.清明的主不厌倦人。

古义:憎恶,今义:恨。

12.什么来自水?古代的意思是:得到,现在的意思是:承认。

13.英科落后。

古代的意思是:看,向前流,现在的意思是:科学,后来的进步。

14.放乎四海古义:到达,今义:开放。

15.苟为无本古义:假如,今义:苟且。

16.我听说过爱的古老含义:名誉、情感;金一:视觉和听觉,实用。

17.在圣人之门游泳的人很难说古代的意思是学习,现在的意思是玩耍。

18.光一定要亮。

古代含义:小间隙,现代含义:调节和照明。

19.我们不能没有盈科。

古老的正义:我们不向前流动。

现代正义:我们没有能力。

120.无章无古意:登台,现意:写一篇文章。

21.水能使万物受益,而无需战斗。

古义:引导,今义:犀利。

22.因此,它几乎与道相似。

古代含义:接近,现代含义:几乎。

23.与山人交朋友,古代义:交朋友,现代义:和谐。

诸子喻山水

诸子喻山水

【原文】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 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 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 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 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君王要有宏大的气魄,宽广的 心胸,才能使民富国强,才能 建立功业且德泽后世,才能达 到国家大治。
像水那样具有不争的美德,所以能做到没 有过失。
【原文】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 故能为百谷王。
从江海善于处下,“海纳百川,有 容乃大”,这两点使江海成为百川 之王,这两点也是老子养生为人之 道的奥妙所在。
【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 莫之能胜,以其无以 易之。弱之胜强, 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归 纳 梳 理
• 根据课文内容列出一张表
选文 作者
山/水的特点
第1则 《论语》 积土成山
第2则 第3则
第4则
韩非子 “太山不立好恶” 管 仲 “海不辞水”
“山不辞土石”
《论语》 水好动、山稳重
第5则 《论语》 永无止息地流淌
第6则 孟 子 “不盈科不行”
第7则 孟 子
“不盈科不行”
第8则 老 子 善利万物而不争
山水风光中蕴藏着许多哲学命题,孕育着 无限的诗情画意。人们通过读山水,可以领悟 到世事的兴衰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故历代 文人墨客无不倘徉于名山大川以寻求灵感。山 水对人类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我们从中寻找什 么或验证什么,而在于它对我们的提供,希腊 神话的安泰每接近一次大地,便从大地中吸取 一回力量,我们也应该是每深入一次山水,便 获得一份精神与灵智。若没有时间亲临大自然 体味人生,那就让我们在描摹山水的文字中体 味一番吧。

《诸子喻山水》阅读指南

《诸子喻山水》阅读指南

《诸子喻山水》阅读指南山水情思诸子喻山水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

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韩非子·大体》)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式解》)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八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第六十六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七十八章)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虚实篇》)阅读指南本文节录了《论语》、《孟子》、《韩非子》、《管子》、《老子》、《孙子》等书中有关“山”、“水”的议论,它们都以“山”、“水”为比喻,表达了由此而悟出的人生哲理和生命感悟。

《诸子喻山水》原文及翻译译文

《诸子喻山水》原文及翻译译文

《诸子喻山水》原文及翻译译文《《诸子喻山水》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诸子喻山水》原文及翻译译文《诸子喻山水》原文及翻译【原文】9.19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注释】(1)篑:音kuì,土筐。

【译文】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评析】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

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

【原文】9.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原文】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

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评析】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

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韩非子大体》上面如果不是有辽阔的天,就不能覆盖整个世界;心胸如果没有大地那样宽广,就不能负载万物。

泰山对土石没有好恶之心所以能够形成它的高大;江海对细流不加选择,所以能够形成它的富有。

所以君子要像天地那样遍覆毕载而使万物齐备,要像山海那样不立好恶、不择小助而使国家富强。

君主没有忿怒引起的毒害,臣民没有因积怨造成的祸患,君主和臣下都归真返朴,把道作为归宿。

所以长远的利益积聚了,巨大的功业建立了,名望树立于生前,恩德流传于后世,从而达到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

《诸子喻山水》共32页文档

《诸子喻山水》共32页文档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知道。——苏联
《诸子喻山水》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诸子喻山水练习

诸子喻山水练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子曰:“ ,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 , 进,吾往也。 2、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 能成其高; ,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 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 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3、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 厌人, ; ,故能成其圣。 4、子曰:“ ,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5、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故观于海者难 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 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 成章不达。”〈孟子· 尽心上〉 6、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居善地,心 善渊,与善仁,言善信,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故能为百谷王。

诸子喻山水

诸子喻山水

“地势大;山不辞土石, 故能成其高”为喻,说明治国治学应兼容并包。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 》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司马迁《史记》
四则 以山水喻仁者智者,山的厚重,宽博,安静,从容, 确实具有仁厚的特点。水的灵动不拘,变化恣肆,不择地 而流,确实像智慧的化身。仁者强调道德的完善,智者偏 于智慧的通达。其实在最高的层面上,仁者与智者他们自 然会在“山顶”会合 。
文化常识 之
诸子百家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汉书·艺文志》
• 儒家;文士《论语》简洁 《孟子》雄健 《荀子》淳厚 • 墨家;武士《墨子》朴实 “显学”(儒家 墨家) • 道家;隐者《老子》清远 《庄子》恣肆 • 法家;法术之士 《韩非子》峻峭 • 名家;辩者 • 阴阳家;方士 • 杂家;《吕氏春秋》(《吕览》)兼收并蓄 • 纵横家;农家;小说家; • 兵家;《孙子兵法》(《孙武兵法》)精邃富赡
就可 以让民众不争夺功名。
十一则 以水形喻兵形,强调用兵“变”的原则,兵无常势, 因敌制胜。
山和水的联想——追求一种道德上乘, 追求一种生命境界
修 身
表象
本质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I think ,therefore I am . 我思故我在。
I am ,therefore I think . 我在故我思。
五则 以” “河水”为喻,孔子从流水之中领悟出时间如 永不止息,时间如水还具有单向性的特点。给人以很 大的警醒:时光易逝,往事难再;勉励人们珍惜时间, 不断进取。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李白
六则 以水喻人品学识,强调务本求实,名副其实。无源 之水,无本之木,都是不可能长久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