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式类型并翻译
文言文翻译常见固定句式
一、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 主语+谓语+也例如:《论语·为政》中“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译为:孔子说:“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三次。
”2. 主语+谓语+者例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晋文公者,晋之贤君也。
”译为:晋文公,是晋国的贤明君主。
3. 主语+谓语,无标志词例如:《战国策·齐策一》中“孟尝君好客。
”译为:孟尝君喜欢结交朋友。
二、被动句文言文中的被动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 被动词+主语例如:《史记·项羽本纪》中“羽乃东渡乌江。
”译为:项羽于是向东渡过乌江。
2. 被动词+于+宾语例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公与之宴。
”译为:君主与他一起宴请。
3. 被动词+为+宾语例如:《史记·陈涉世家》中“陈涉为天下笑。
”译为:陈涉被天下人耻笑。
三、省略句文言文中的省略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 省略主语例如:《孟子·梁惠王上》中“王何必曰利?”译为:大王何必说利呢?2. 省略宾语例如:《庄子·逍遥游》中“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译为:所以九万里高空的空气,就接近于地面了。
3. 省略谓语例如:《诗经·小雅·鹿鸣》中“鼓瑟吹笙。
”译为:弹奏瑟、吹奏笙。
四、倒装句文言文中的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 状语后置例如:《史记·项羽本纪》中“于是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译为:于是项伯就在夜里赶到刘邦的军营。
2. 宾语前置例如:《诗经·小雅·鹿鸣》中“鹿鸣于野外。
”译为:鹿在野外鸣叫。
3. 定语后置例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晋侯使韩献子告于秦。
”译为:晋献公派韩献子向秦国报告。
总之,掌握文言文翻译中的固定句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分析句子结构,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以达到准确、流畅的表达。
文言文常考句式翻译
一、判断句1. 原文: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之后,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2. 原文:师说:“彼童子之才,吾无以教之。
”翻译:老师说:“那个小孩的才华,我无法教诲。
”二、被动句1. 原文: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翻译:我学习的是道理,难道我能知道他的年龄是在我之前还是之后吗?2. 原文: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翻译:楚国人一把火,可惜化为焦土。
三、倒装句1. 原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翻译:因为他无礼于晋国,而且还背叛了楚国。
2. 原文: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翻译:生死也是大事,难道不痛苦吗?四、省略句1. 原文:吾欲之南海,何如?翻译:我想去南海,怎么样?2. 原文: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之后,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五、宾语前置句1. 原文:吾欲之南海,何如?翻译:我想去南海,怎么样?2. 原文: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则总是忧愁。
”六、定语后置句1. 原文:吾友孟尝君,其人风流倜傥,才子也。
翻译:我的朋友孟尝君,他这个人风流倜傥,是个才子。
2. 原文: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翻译:他学习道理比我早。
七、状语后置句1. 原文:吾欲之南海,何如?翻译:我想去南海,怎么样?2. 原文: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之后,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以上文言文常考句式及其翻译,仅为冰山一角。
学习文言文,还需深入研究,才能领悟其博大精深。
文言文固定句式及翻译
文言文,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精炼、意蕴深远,常用固定句式表达特定含义。
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文言文固定句式及其现代汉语翻译,以供参考。
一、判断句1. 例句:此乃吾之宝也。
翻译:这是我的宝贝。
2. 例句:刘备,天下枭雄也。
翻译:刘备是天下的一代枭雄。
二、疑问句1. 例句:尔知之乎?翻译:你知道吗?2. 例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翻译:如何解除忧愁?唯有杜康酒。
三、感叹句1. 例句:悲哉!人生如梦。
翻译:悲哀啊!人生如梦。
2. 例句:壮哉!我中国少年。
翻译:伟大啊!我们中国的年轻人。
四、条件句1. 例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翻译:行善得道的人,会得到很多帮助;行恶失道的人,会得到很少帮助。
2. 例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翻译:不积累小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远。
五、因果句1. 例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翻译:天地运行不息,君子应自强不息。
2. 例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翻译:国家的兴衰,每个普通人都负有责任。
六、并列句1. 例句: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
翻译:有仁德的人见到它就会思考,有智慧的人见到它就会行动。
2. 例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翻译:不得志时就修养自己的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人都得到好处。
七、省略句1. 例句:吾欲与汝同往。
翻译:我想和你一起去。
2. 例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翻译:你难道没看见黄河之水从天上流下来,奔流到海就再也回不去了吗?以上仅为文言文中常见的一些固定句式及翻译,希望能对大家学习文言文有所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加练习,逐渐掌握这些固定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
详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翻译
一、判断句判断句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句式,用以表达判断、肯定或否定的意思。
翻译时,一般将判断词“者”、“也”、“乃”、“即”等译为“是”、“就是”等。
例句:孔子曰:“君子不器。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是器物。
”二、省略句省略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指在句子中省略掉某些成分,使句子更加简洁。
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补全省略的成分。
例句: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
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坐着。
三、倒装句倒装句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句式,指将句子中的成分颠倒过来。
翻译时,要将句子成分还原到正常语序。
1. 宾语前置例句:夫战,勇气也。
翻译:战斗,靠的是勇气。
2. 定语后置例句: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翻译:宫中的妇女和左右的人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
3. 状语后置例句:吾从而师之。
翻译:我跟从他,拜他为师。
四、被动句被动句是文言文中一种表达被动的句式。
翻译时,一般用“被”、“受”等词语表示被动。
例句:孟子见梁惠王。
翻译:孟子见到梁惠王。
五、疑问句疑问句是文言文中表达疑问的句式。
翻译时,一般用“吗”、“呢”等疑问语气词。
例句:子曰:“何如?”翻译:孔子说:“怎么样?”六、固定句式固定句式是文言文中一些具有特定意义的句式。
翻译时,要注意保留固定句式的特点。
例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总之,在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时,我们需要根据上下文和句子结构,准确把握原文的意思,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使译文更加准确、流畅。
文言文常用句式翻译
一、判断句1. 古人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翻译:古人说:“人民最重要,国家其次,君主最轻。
”2. 王师北定中原,天下大定。
翻译:王师北伐,中原平定,天下安定。
二、疑问句1.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也是很愉快吗?”2. 子曰:“仁者,爱人。
”翻译:孔子说:“有仁德的人,是爱护人的。
”三、否定句1. 楚王虽雄,不能吞吴越。
翻译:楚王虽然强大,也不能吞并吴越。
2. 女子无才便是德。
翻译:女子没有才能就是有德行。
四、疑问代词1. 楚人三闾大夫屈平,忠而见疑,信而见疑。
翻译: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忠诚却被怀疑,诚实却被怀疑。
2.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翻译:了解我的人说我心里忧愁,不了解我的人问我追求什么。
五、陈述句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翻译:自古以来,人谁能不死,留下红心照亮历史。
2.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翻译:大江东流去,波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六、倒装句1. 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翻译:不是我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也不拿走。
2. 天地之大,无奇不有。
翻译:天地如此之大,没有什么奇怪的事情没有。
七、省略句1.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翻译:君子之间的交往淡如水,小人之间的交往甜如蜜。
2.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翻译:人生得意之时要尽情欢乐,不要让金杯空对着月亮。
总之,文言文常用句式丰富多样,翻译时需注意句式结构和词义。
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句式,有助于提高文言文阅读和写作水平。
文言文阅读中的句式分析与翻译
文言文阅读中的句式分析与翻译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句子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
通过对文言文句式的分析和翻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古代汉语的形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句式,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和翻译。
一、主谓结构在文言文中,主谓结构是最基本的句式之一。
它通常由主语和谓语构成,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下面是一个例子:吾爱彼科技公司。
在这个句子中,“吾”是主语,表示“我”,“爱”是谓语,表示“喜爱”,“彼科技公司”是宾语,表示“那个科技公司”。
这个句子的翻译是“我喜爱那个科技公司”。
二、主谓宾结构主谓宾结构在文言文中也非常常见。
除了有主谓结构的成分外,还加上了宾语成分。
下面是一个例子:汝见吾友。
在这个句子中,“汝”是主语,表示“你”,“见”是谓语,表示“见到”,“吾友”是宾语,表示“我的朋友”。
这个句子的翻译是“你去见我的朋友”。
三、倒装结构在文言文中,倒装结构也十分常见,它能够增强句子的语气或调整语序。
下面是一个例子: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在这个句子中,谓语“者”位于主语“师”之后,构成了倒装结构。
这个句子的翻译是“老师,是用来传播知识、接受学问、解答疑惑的”。
四、并列句式并列句式是由两个或多个平行的句子组成,通过并列连接词来将它们连接起来。
下面是一个例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在这个句子中,“黄河之水天上来”和“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并列的两个句子,通过连接词“不见”来连接。
这个句子的翻译是“你难道没有看到,黄河的水从天上流下来,奔流到海却不再回流”。
五、从句结构从句结构在文言文中也经常出现,它可以进一步展开句子的内容或表达更加复杂的观点。
下面是一个例子:昔之良马,骄不可治。
在这个句子中,“骄不可治”是一个从句,用来进一步说明“昔之良马”的性格特点。
这个句子的翻译是“过去的优秀马,因为骄傲而无法驾驭”。
通过对文言文句式的分析和翻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涵和逻辑结构。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积累和理解各类句式,并通过大量练习来提高我们的翻译能力。
中学语文常见的文言文句式有哪些?
中学语文常见的文言文句式有哪些?文言文的学习是我们学好语文的关键环节,而学好文言文,就要掌握好文言文的特殊句式,这也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我们中学阶段最常见的几种句式。
一、主谓倒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译文:“你太不聪明了”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二、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格式:主+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宾【余、吾、尔、自、之、是】+动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②时人莫之许(《隆中对》)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③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还有如: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
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1)宾语在动词前面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动?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③王见之曰:“牛何之?”(《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④何伤乎?(《齐桓晋文之事》)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⑥吾谁敢怨?(《捕蛇者说》)译文:“我敢埋怨谁呢?”⑦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格式: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介+动?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格式:宾+介+动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②余是以记之(《游褒禅山记》)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③一言以蔽之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翻译(整理版)
高考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翻译(整理版)所谓“固定句式”,就是某些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理解时不能分开、而需要按照某种固定模式来解释的词语。
1、“有……者”此式用于所要介绍、陈述的对象,是一种特殊的定语后置形式。
译为“有个……的人”。
例如《口技》:“京城有善口技者。
”2、“以……为……” 此式用“以”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来表示动词“为”所凭借的和依据的对象等。
可译为“用……做……”或“把……当作……”。
例如《六国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有时也可紧缩成“以为”。
例如《黔之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3、“有(无)所”此式中“所”与后边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词组,作动词“有(无)”的宾语。
可译为“有(没有)……的(人、事、物)”。
如《鸿门宴》:“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木兰诗》:“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4、“有(无)以” 此式是动词“有”和介词“以”连用于谓语动词前,对某种事情赖以实现的条件、办法等加以肯定(或否定)。
译为“有(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例如《中山狼传》:“吾终当有以活汝。
”《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是以”此式用于因果句中表示结果或推断。
译为“所以(因此)……”。
如《石钟山记》:“余是以记之。
”6、“何所”此式系“所……,(是)何”的主谓倒装式。
译为“所……的(人、东西、事物),是(谁)什么”。
如《木兰诗》:“问女何所思?”7、“所以”此式由于介词“以”,含有“用”、“因”等不同的意义,据此,可译为:①“用来……的工具(方法、方式)”;“凭他(它)来……的”。
例如:《公输》:“吾知所以距子矣。
”《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导致……的原因”;“……的缘故”。
例如《察今》:“此其所以败也。
”8、“然则”此式表示承上的连接关系。
译为“既然这样,那么……”或“那么”。
例如《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9、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孰与……;……何如……;……孰若……;……何若……这些习惯说法都是表示比较,用来表示人或事物互相比较的结果。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文言文常见句式及翻译(共九大类79个)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见句式及翻译一、表疑问1.奈何:怎么办、怎么、为什么2.何如:怎么、怎么样、怎么办3.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4.何所:……的(人、事、物)是什么5.奈(若,如)……何:对……怎么办6.孰与……,与……孰:跟……比较,哪一个……7.何故:什么原因,为什么二、表示反问8.何……哉(也):怎么能……呢9.何……为:为什么要……呢10.何……之有?:有什么……呢、“怎么能……呢?11.如之何……:怎么能……呢12.岂(其)……哉(乎,耶,邪)?:哪里……呢?难道……吗?13.安……哉(乎):哪里……呢、怎么……呢14.不亦……乎:不是……吗15.……非……欤:……不是……吗16.宁……耶:哪里……呢17.顾……哉:难道……吗18.独……耶(乎):难道……吗三、表示感叹19.何其: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20.直……耳:只不过……罢了21.惟……耳:只是……罢了22.一何:何等、多么、为什么……23.亦……哉:也……啊24.……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四、表示揣度25.无乃……乎?:恐怕……吧、只怕……吧26.得无......耶,得无……乎:在一般情况下,译为:能不……吗、能没有……吗、大概……吧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译为:该不会(是)27.其……欤?(兼表反问):不是……吗28.……庶几……欤:……或许……吧五、表示选择29.与其……孰若……:与其……不如……30.……欤(耶),……欤(耶):是……还是……呢31.其……其……也?:是……还是……呢六、表设问32.何者、何则:为什么呢七、表陈述语气33.无以、无从: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34.有以:有用来……的办法,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35.有所:有……的(人、物、事)有什么……;有……的原因36.无所:没有……的(人、物、事)、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37.比及:等到……的时候八、连词42.诚……则……:如果……那么(就)……43.否则:如果不……就……、不然的话……就……44.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45.向使:假如,如果46.自非:如果不是,除非是47.然而: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48.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九、复音虚词49.得以:能够50.俄而:不久,一会儿51.而况:何况,况且52.何乃: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53.既而:随后,不久54.既……且……:又……又……55.可得:可以,可能56.可以:可以用来,足以用来;可以,能够57.乃尔:竟然如此,这样58.且夫:再说,而且59.是故:所以,因此60.是以:所以,因此,因而61.所谓:所说的,所认为62.未尝:从来没有,不曾63.谓……曰……:对……说,告诉……说;把……叫做……64.谓之: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65.无何:没有多久,不久,一会儿66.毋宁,无宁: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67.无庸:不用,无须68.无由:不可能,无法,无从69.相与: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70.一切:一律,一概;权宜,暂且71.所以:……的原因;用来……的方法(东西、地方、的人,的事),靠它来……的72.以故:所以73.以……故:因为……的缘故74.以……为……:认为……是……,把……当作……75.以至于:一直到;结果76.因而:据此而,借此而,因此,所以77.于是:对……,然后就,于是78.……之谓:叫做,就是,才算;这就叫做;就是,说的就是79.至于: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终究,到……结局,到……时候。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及翻译讲解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及翻译(一)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结构(习惯句式)(二) 1.语言方面:简洁、准确。
2.内容方面:尽量结合语境,整体把握。
3.翻译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4.古文翻译的原则:信、达、雅信: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雅,即文言语句的翻译要富有文采,要译出原作的意蕴美质。
一、如何达到'信'的要求:要达到古文翻译'信'的要求,首先要忠实原文,不凭主观好恶随意增减意思,其次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色彩变化)译: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⑵璧有瑕,请指示王(单、双音节词的变化)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⑴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名做状)译: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象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⑵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为动)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3、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⑴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⑵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借代)译: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大的国家呢?4、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⑴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⑵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译: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
5、注意并提句的翻译,要分开表述⑴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二、如何做到“达”的要求古文翻译除了要忠实原文,准确翻译外,还在语言表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我们做到意明白易懂,不含糊不费解;语句通顺流利,衔接紧密,过流自然。
文言文固定句式例句翻译
一、固定句式:夫(盖、盖亦、盖其)……也。
例句:夫战,勇气也。
翻译:关于战斗,那是因为勇气。
解析:此句式用于表达原因或理由,夫、盖、盖亦、盖其均为“因为”之意,也用于引起下文。
二、固定句式:……者,……也。
例句: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翻译:与正直的人为友,与诚信的人为友,与知识丰富的人为友,都是有益的。
解析:此句式用于下定义,……者,……也表示“……是这样的”。
三、固定句式:……者,……之(者)也。
例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翻译:这就是岳阳楼壮丽的景象。
解析:此句式用于强调,……者,……之(者)也表示“……是这样的”。
四、固定句式:……也,……也。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翻译: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解析:此句式用于并列关系,……也,……也表示“……,……”。
五、固定句式:……,……,……,……。
例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翻译:人终究是要死的,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解析:此句式用于列举,……,……,……,……表示“……,……,……,……”。
六、固定句式:……,……,……,……,……。
例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翻译:天道刚健,君子应当自强不息;地势柔顺,君子应当厚德载物。
解析:此句式用于强调,……,……,……,……,……表示“……,……,……,……,……”。
七、固定句式:……,……,……,……,……,……。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吗?解析:此句式用于强调,……,……,……,……,……,……表示“……,……,……,……,……,……”。
综上所述,文言文固定句式丰富多彩,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古代汉语的壮丽画卷。
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句式,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常见高中文言文翻译
一、常见文言文句式及翻译1. 省略句例:余闻之也。
(《史记·留侯世家》)翻译:我听说的。
2. 判断句例:刘备,天下枭雄也。
(《三国演义》)翻译:刘备是天下枭雄。
3. 宾语前置句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登上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
4. 定语后置句例:吾友孟尝君,以好客闻于诸侯。
(《史记·孟尝君列传》)翻译:我的朋友孟尝君,以好客闻名于诸侯。
5. 状语后置句例:子路率师以伐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翻译:子路率领军队去攻打他们。
6. 被动句例:吾不能学子之游。
(《庄子·逍遥游》)翻译:我不能像子那样游玩。
7. 倒装句例:子贡曰:“君子之学也,宁于道而不于利。
”(《论语·里仁》)翻译:子贡说:“君子学习,宁愿追求道德而不追求利益。
”二、文言文翻译技巧1. 理解原文大意在翻译文言文时,首先要理解原文的大意,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2. 确定关键词语在翻译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关键词语的意义,如实翻译。
3. 注意句式结构根据文言文的句式结构,调整现代汉语的语序,使翻译通顺。
4. 适当添加词汇在翻译过程中,适当添加一些现代汉语的词汇,使句子更加完整。
5. 保持风格一致在翻译文言文时,要保持原文的风格,避免出现过于口语化的表达。
以下是一些常见文言文句式的翻译示例:1. 省略句例:吾闻之也。
(《史记·留侯世家》)翻译:我听说这件事。
2. 判断句例:刘备,天下枭雄也。
(《三国演义》)翻译:刘备是天下的一代枭雄。
3. 宾语前置句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登上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
4. 定语后置句例:吾友孟尝君,以好客闻于诸侯。
(《史记·孟尝君列传》)翻译:我的朋友孟尝君,因好客而闻名于诸侯。
5. 状语后置句例:子路率师以伐之。
文言文句式
文言文句式文言文的句式,跟白话文的句式,有的相同,有的很不相同。
即使是相同的句式,文言文句式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词序(倒装句)、成份省略(省略句)和固定结构(习惯句式)。
除了“疑问句、否定句”之外,其他叫特殊句式(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一、判断句(10种类型)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者,……也)2.此帝王之资也。
(……也)3.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者,……)4.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者也)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7.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为)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则)9.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
(即)10.巨是凡人。
(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练习一、判断句(1)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明月几时有》)(3)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之战》)(4)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
(《信陵君窃符救赵》)(5)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沈括《活板》)(6)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廉颇蔺相如列传》)(7)蔺相如者,赵人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8)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赤壁之战》)(9)\"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原列传》)(10)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师说》)(11)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1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1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14)我,子瑜友也。
文言文固定句式例句及翻译
文言文固定句式例句及翻译(一)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如……何若……何奈……何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中间可以插入名词、代词和短语,可以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
”例如:①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②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能使别人端正呢?”在这种习惯说法中,如果插入“之”,就构成“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可译为“为什么”或“怎么办”。
例如: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荀林父侍奉国君,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报效君主;辞官隐退时,就反省自己,以弥补过失。
实为国家的栋梁之臣,怎能为一时失职而杀他!“何如”,相当于“怎样”“哪个”。
“陛下以降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长者也。
”(《史记·张释之列传》)——“陛下以降侯周勃是个怎样的人?”皇上说:“忠厚长者。
”又如:因问明帝:“长安何如日远?”(《世说新语·夙愿》)——因此问明帝:“长安与太阳哪个远?”“乎哉”,如侧重“乎”,则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如侧重“哉”,则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比如我这样的人,可以保护百姓吗?董生勉乎哉!(韩愈《送董邵南序》)——董生自勉啊!“何……为”,表疑问语气,译为“为什么……呢”。
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史记·孙吴列传》)——有人说:“你儿子,只是个小兵,但将军亲自为他吮吸疽脓,你为什么哭呢?”(二)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孰与…… ……何如…… ……孰若…… ……何若……这些习惯说法都是表示比较,用来表示人或事物互相比较的结果。
都可译为“跟……比较,哪个更……”。
例如: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认为廉颇将军和秦王比谁更厉害?②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③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美?(三)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1、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或“难道不……吗?”例如: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今吾之优越,犹人只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现在的越国是心腹大患,但大王不先讨伐越国而去讨伐齐国,不就是错了嘛!2、何(以)……为?何……焉为?可译为“要……干什么呢?”或“哪里用得着……呢?”例如:①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我有车但是如果别人都不敢来借,那我还要车干什么呢?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3、何……之有可译为:“有……呢?”例如:①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第07讲【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句式与翻译(解析版)-六年级 部编版
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句式文言文字词一、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
例:“雨雪霏霏”“天雨墙坏”。
雨:下雨。
例“驴不胜怒,蹄之”。
蹄:用蹄踢。
2.形容词用作动词。
例:“天下苦秦久矣”。
苦:苦于,被压迫。
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认为……美。
3.名词作状语。
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当面。
二、通假字1.不亦说乎。
“说”通“悦”,意思是:高兴。
《论语·学而》2路转溪桥忽见。
“见”通“现”,意思是:显现,出现。
《西江月》3.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通“饲”,意思是:喂养。
《马说》三、一词多义(一)举1.抬: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2.发起,兴起: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陈涉世家》)3.全:举世无双。
生活就是这样,平淡而真实,虽然有时候觉得无聊,但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不惧未来,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4.提出:举一反三。
生活就是这样,平淡而真实,虽然有时候觉得无聊,但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不惧未来,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5.任用:管夷吾举于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活就是这样,平淡而真实,虽然有时候觉得无聊,但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不惧未来,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二)道生活就是这样,平淡而真实,虽然有时候觉得无聊,但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不惧未来,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涉世家》)生活就是这样,平淡而真实,虽然有时候觉得无聊,但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不惧未来,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生活就是这样,平淡而真实,虽然有时候觉得无聊,但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不惧未来,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生活就是这样,平淡而真实,虽然有时候觉得无聊,但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不惧未来,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4.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生活就是这样,平淡而真实,虽然有时候觉得无聊,但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不惧未来,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文言文固定句式分类归纳及文言文句式翻译,失误例说
文言固定句式分类归纳一、表示疑问1、何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是“所……者为何”的倒装和压缩。
可译为“所……的(人、事、物)是什么”。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译文:问姑娘所想的是什么,问姑娘思念的是什么。
②卖炭得来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译文:卖炭得来的钱所谋求的是什么?2、奈何……?若何……?如何……?可译为:“……怎么办?”例: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译文:拿了我的璧玉,不给我城,怎么办?还可译为:“为什么……?”例: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左传o襄公二十六年》)译文:(对楚国作战)不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考虑,为什么要听从这种主张呢例: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何如同义结构还有“何若”、“奚如”、“胡如”、“奚若”等。
(1)代词性固定结构。
常用于询问动作行为的方式或事物的性状。
可译为“怎么样”。
例: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译文:樊哙说:“今天的情况怎么样?”(2)表示比较的固定结构。
可译为“比……怎么样”。
例:王以为何如其父?译文:大王认为(赵括)比他的父亲怎么样?4、如……何?奈……何?可译为:“拿……怎么样呢?”“对……怎么样”、“把……怎么样”例: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译文:对太行、王屋怎么办?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译文:三老不回来,把他们怎么办?5. "何(奚)以……为"、"何(奚、曷)……为"其中“何”是疑问代词,可用“安”、“奚”、“曷”等词来代替;“以”是动词,“用”的意思;“为”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前者可译为“为什么(要)……呢”、“怎么……呢”,后者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要……干什么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译文:如今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为什么要告辞呢?例: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译文:项羽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干什么呢?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译文:哪里用得着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例: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译文:颛臾是我们鲁国的臣国,为什么要攻打它呢?6、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谁)……”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谁更美?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怎样样呢?二、表示反问1、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例:宋何罪之有?译文:宋国有什么罪呢?2、如之何……?可译为:“怎么能……呢?”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译文: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怎么能不想念呢?3、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不也是……吗?”例: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知识,不也是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4 "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例: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译文: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5、岂(其)……哉(乎、耶)?可译为:“难道……吗?”例: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译文:(人生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所困扰,难道只是伶人才如此吗?例: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官传序》译文: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6、安……哉(乎)?可译为:“怎么……呢?“哪里……呢?”例: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译文:但是刘豫州刚败之后,又怎么能抵抗得住曹操的攻势呢?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译文: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7、……非……欤?可译为:“……不是……吗?”例: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译文:您不是三闾大夫吗?8、宁……耶?可译为:“哪里……呢?”例:宁知此为归骨所耶?译文:哪里会想到这里是掩埋你骸骨的地方呢?9、顾……哉?可译为:“难道……吗?”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0、独……哉(耶)?可译为:“难道……吗?”例:独不怜公子之姊耶?译文:难道公子你就不可怜您的姐姐吗?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译文:相如我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就怕廉将军吗?11. “其……乎(也、耶)”,表揣测、希望、反问等语气。
文言文重点翻译句式总结
一、主谓结构文言文中最常见的句式为“主谓结构”,即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翻译时,通常将主谓结构直译为现代汉语中的主谓结构。
例: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去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二、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通常由谓语直接对主语进行判断,无需使用“是”、“为”等字。
例:此乃吾剑也。
译:这就是我的剑。
三、被动句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多使用“为”、“于”、“被”等字表示被动关系。
例: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译:军队战败,土地被削,失去了六个郡。
四、省略句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常省略主语、谓语或宾语,需根据上下文进行补充。
例:吾友子路,勇者也。
译:我的朋友子路,是一个勇敢的人。
五、倒装句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1. 宾语前置例:余闻之也。
译:我听说的。
2. 定语后置例:我国之大,莫能与比。
译:我们国家这么大,没有谁能比得上。
3. 状语后置例:子路率师而行。
译:子路带领军队出发。
六、固定结构文言文中,一些固定结构在翻译时需注意其含义。
1. “是以……也”表示原因。
例:是以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译:因此,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不扎实。
2. “是以……也”表示结果。
例:是以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因此,知道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
3. “以……为……”表示认为。
例:以我为乐。
译:认为我快乐。
总结:文言文翻译需注意句式结构、词义、语境等因素,以上仅为部分重点句式总结。
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以达到准确、流畅的翻译效果。
高考文言文翻译句式词语
一、句式翻译1. 判断句判断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句式,主要标志为“……者,……也”。
例如:“子路,勇者也。
”(子路,是个勇敢的人。
)翻译时,将“者”和“也”字删去,使句子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2. 疑问句疑问句在文言文中分为四种: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和反复问。
翻译时,要根据具体语境,将疑问句翻译成现代汉语的相应疑问句。
例如:(1)是非问:“孔子师谁?”(孔子拜谁为师?)(2)特指问:“何者为之?”(是什么做的?)(3)选择问:“尔安乎?室人安乎?”(你安好吗?家人安好吗?)(4)反复问:“何人?何事?何时?”(谁?什么事?什么时候?)3. 省略句文言文中的省略句主要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等。
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补充省略的部分。
例如:(1)省略主语:“吾欲之南海。
”(我想去南海。
)(2)省略谓语:“孔子居卫。
”(孔子住在卫国。
)(3)省略宾语:“王师北定中原。
”(王师北定中原。
)二、词语翻译1. 实词翻译(1)古今异义:如“奔走相告”、“朝不保夕”等。
(2)一词多义:如“兵者,国之大事”、“疾风知劲草”等。
(3)词类活用:如“兵者,国之大事也”、“兵者,国之大事也”等。
2. 虚词翻译(1)副词:如“乃”、“即”、“固”、“乃”等。
(2)介词:如“于”、“以”、“因”、“因”等。
(3)连词:如“而”、“以”、“于是”、“于是”等。
三、总结高考文言文翻译句式和词语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键。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积累文言文知识,掌握句式和词语的翻译方法,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同时,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善于结合上下文,准确理解句意,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句式类型并翻译;【1】死生,昼夜事也。
【判断句】译文:死生是早晚间的是情。
【2】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判断句】译文:而处境艰难险恶层叠交错地出现,不断地发生,不是人也间的能忍受的。
【3】为巡船所物色。
【被动句】译文:被元兵巡逻船盘查。
【4】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被动句】译文:几乎被巡查的军官凌侮逼迫而死。
【5】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状语后置句】译文:天天跟元人的骑兵在淮河一带你追我躲。
【6】将请罪君。
【状语后置句】译文:准备向君王请罪。
【7】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判断句】译文:不能说不是这五人的功劳呀。
【8】五人者,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判断句,被动句】译文:这五个人,就是在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
【9】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判断句】译文:这实在是百年难得际遇啊。
【10】激昂达义。
【被动句】译文:为达义所激动。
【11】谁为哀者、【宾语前置,或省略句】译文:在为谁悲痛?【12】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状语后置】译文:本郡有声的士大夫们向当地行政长官请求。
【13】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状语后置】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竖立碑石。
【14】显荣于身后。
【状语后置】译文:在他死后享受到荣耀。
【15】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定语后置】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做官的人。
【16】扼腕墓道。
【省略句;状语后置】译文:在墓道上握腕惋惜。
【17】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译文:这是我的国错。
【1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判断句】译文:凭借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军却损害他人是不仁的。
【19】夫晋,何厌之有、【宾前】译文:晋国那里有满足的时候呢;【20】以其无礼与晋。
【状后】译文:因为它曾对晋国无利。
【21】且贰于楚也。
【状语后置句】译文:从属于晋的同时也从属于楚。
【22】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状后】译文: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23】若亡郑而有益君。
【状后】译文: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
【24】若舍郑而以为东道住。
【省略句】译文:尚若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进使节的客人。
【25】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省略句】译文: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在氾南。
【26】斯亦伐根以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判断句】译文: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
【27】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状语后置句】译文:虽然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
【28】鸣琴垂拱。
【省略句】译文:弹着琴或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
【29】而况于明哲乎。
【固定句式】译文:更何况明智的呢。
【30】则思三驱以为度。
【固定句式】译文:就要想到从三面驱赶,留一面作法度。
【3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判断句】译文:廉颇是赵国杰出的将领。
【32】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判断句】译文:是赵国宦官头目的缪贤的门客。
【33】和氏壁,天下所工传宝也。
【判断句】译文:和氏壁是天下公认的宝玉。
【3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定语后置】译文: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的原因,不过是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35】求人可使报秦者。
【定语后置】译文:想找能够出使回复秦国人。
【36】请秦盆缻赵王。
【状语】出使译文:秦允许我给秦王献上盆缶。
【37】君幸于赵王。
【状语被动】译文:您被赵王宠幸。
【38】使不辱于诸侯。
【状语后置】译文: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受欺辱。
【39】故燕王欲结君。
【状语后置】译文:所以燕王想同您估交。
【39】拜送书于庭。
【状语后置】译文:在朝廷上行过叩拜礼送出国书。
【40】君何以知燕王。
【宾语前置】译文:您根据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呢?【41】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省略句】译文:把何氏壁传给妃嫔和左右群臣观查。
【42】今君乃亡赵走燕。
【省略句】译文:现在您竟然从赵国逃离投奔到燕国。
【4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省略句】译文: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克答应来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
【44】而君幸于赵王。
【被动句】译文:况且您又被赵王宠幸。
【45】臣城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被动句】译文:我确实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46】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固定句式】译文:诸位认为廉颇将军与秦王哪个厉害。
【47】此天子气也。
【判断句】译文:这是天子的云气啊。
【48】楚左伊项伯着,项羽季父也。
【判断句】译文:楚国的左伊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49】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判断句】译文:将来夺去项王天下的人必定是沛公。
【50】若属皆且为虏。
【被动句】译文: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51】不然,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译文:如果不是这样,我将怎么会这样呢。
【52】客何以知此、【宾语前置】译文:你是干什么的。
【53】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译文:大王急来时带了什么礼物。
【54】贪于财货。
【状语后置】译文:对钱财很贪心。
【55】具告以事。
【状语后置】译文:把事情全部告诉张良。
【56】长于臣。
译文:比我大。
【57】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也谓也。
【判断句,宾语前置】译文:听到的道理很多,便以为没有人比的上自己,说得就是我也。
【58】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状语后置】译文:这出入人家果园偷桃李更不义。
【59】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
【省略句】译文:现在天下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我们却不知道遣责。
【60】上为政责得则罚之。
【省略句】译文:上面执政的人捉到他后就罚他。
【6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译文:我将长久得被懂得大道理的人耻笑。
【62】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固定句式】译文:我要是不到您这里来就危险了。
【63】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
译文:况且它在鲁国境内,他的国君是鲁国的臣属。
【64】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状后】译文:季康子将要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
【65】龟玉毁于椟中。
【状语后置】译文:龟甲玉器在木匣中毁坏。
【66】谋动干戈于邦内。
【状语后置】译文:谋划在鲁国境内发动战争。
【67】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状语后置】译文:从前先王把他作为主管祭祀蒙山的人。
【68】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状语后置】译文:那就不要希望您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69】树之以桑。
【状语后置】译文:把桑树种在宅四周。
【70】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省略句】译文:五十岁的人就可以凭这些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
【7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止。
【固定句】译文:有的士兵跑一百不才停下来,有的跑五十步就停下来。
【72】直不百步耳。
【固定句】译文:那些人只不过没跑100米罢了。
【73】是何异于刺人杀之。
【固定句】译文:这种做法与杀死了人有什么不同呢。
【7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状语后置】译文:蜀道难行,象比登天还难。
【75】但见悲鸟号古木。
【省略句】译文:只见悲伤的鸟在古木上哀号。
【76】感斯人言。
【被动】译文:我被这个人一席话触动。
【77】血色罗裙翻酒污。
【被动】译文:鲜红色的罗群被泼上了酒。
【78】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状语后置】译文:曾经跟穆曹两位著名琵琶乐师学琴。
【79】转徒于江湖间。
【状语后置】译文:在江湖上辗转奔波。
【80】童子何知。
【宾语前置】译文:我这小孩知道什么。
【81】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译文:整治马车在高高的路上前行,到驱崇山峻岭去寻访美好的风景。
【82】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状语后置】译文:回望长安如在日下,遥看吴会,远在云中。
【83】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瑕日。
【状语后置】译文:向半空中极目远望,在闲瑕的日子里尽情娱游。
【84】舍籫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状语后置】译文:我宁愿舍弃一生的富贵功名,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母。
【85】都督阎公之雅望。
【定后】译文:有美好声望的度督阎公。
【86】字文新州之懿范。
【定后】译文:有美好风范的新州刺史宇文氏。
【87】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省略句】译文:正赶上十日休假的日子,又有众多才华出众的友人聚集。
【88】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省略句】译文:渔船上的人在夜晚唱起歌,歌声响起鄱阳湖畔。
【89】此秋声也。
【判断句】译文:这就是秋声啊。
【90】是谓天地之义气。
【判断句】译文:这就是所谓天地间的正义之气。
【91】夫秋,刑官也。
【判断句】译文:这个‘秋’,是对表执掌刑狱官府的职能的。
【9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者一气余烈。
【判断句,固定句式】译文:那是花草树木摧败零落的本领,不过是秋气所有的一点点余威罢了。
【93】商,伤也。
【判断句】译文:‘商’,就是伤啊。
【94】胡为何来哉?【宾语前置】译文:为什么它要来呢。
【95】有动于中。
【状语后置】译文:内心有所触动。
【96】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定语后置】译文:听到从西南方传来一阵声音。
【97】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固定句式】译文:为什么用不是金石的材料,却偏偏要和花草树木争什么柳绿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