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白色鸟》的悲剧艺术

合集下载

何立伟《白色鸟》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何立伟《白色鸟》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何立伟《白色鸟》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何立伟《白色鸟》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作者简介 1954年出生。

白色鸟何立伟读后感

白色鸟何立伟读后感

白色鸟何立伟读后感
摘要:
一、引言
二、白色鸟的内容概述
三、何立伟的写作风格分析
四、作品的主题思想
五、个人读后感及启示
六、结尾
正文:
作为一名职业写手,我有幸阅读了何立伟的作品《白色鸟》,感受到了其中独特的文学魅力。

这篇文章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深思。

在这里,我将结合自己的读后感,对全文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首先,作品的内容概述。

文章以白色鸟为线索,通过讲述鸟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细腻的描绘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自然画卷之中。

其次,何立伟的写作风格独具匠心。

他善于抓住细节,以小见大。

在《白色鸟》中,他对鸟的形态、习性等方面的描绘入木三分,使读者对白色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同时,他的文字优美流畅,给人以愉悦的阅读体验。

作品的主题思想深刻。

通过白色鸟的故事,作者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在当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这一主题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我们深思。

谈到个人读后感及启示,我认为《白色鸟》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类应该认识到自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非自然界的主宰。

我们要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让子孙后代享受到美好的家园。

总之,何立伟的《白色鸟》是一部充满诗意的佳作,既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又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白色鸟

白色鸟

导入新课
童年,是一颗深埋于地底的种子, 等待阳光,等待灌溉。童年,是一张 洁白的画纸,等待涂鸦,等待写下。 童年,是一束插在瓶中的百合,等待 绽放,等待传香。童年就是一首唱不 完的歌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重 温一段美好的回忆:《白色鸟》,走 进一个别样的童年。
辨字:
迤逦( yǐ lǐ ) 葳蕤( wēi ruí ) 歇憩( qÌ ) 眼瞳( tóng ) 歪歪趔趔( liè )
扯霸王草、采马齿苋、射弹弓、考试、游 泳,捉水蛇,看水鸟 3、哪个活动最好玩,写得最详细? 为什么?
看水鸟
4、这些事件和场景表现少年怎样的生活?
宁静、美好、自由、欢快的生活
雪白雪白的两只水鸟,在绿生生的水 草边,轻轻梳理那晃眼耀目的羽毛, 美丽、安详,而且自由自在。
那鸟恩恩爱爱,在浅水里照着自己影 子。而且交喙,而且相互的摩擦着长 长的颈子。便同这天同这水,同这汪 汪一片静静的绿,浑然的简直如一画 图了。
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通过事件和场景来表现人物生 活的方式。 (2)体会小说当中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对表 达主题的作用。 (3)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白色鸟”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穿插写“外婆”的作用
何立伟,湖南长沙人。1983 年开始发表小说,以短篇小 说为主。他的短篇小说主要 有《石匠留下的歌》、《小 城无故事》、《小站》《萧 萧落叶》、《搬家》、 《 滋味》 、《白色鸟》、《 花非花》等等。其中,《白 色鸟》一篇曾经荣获1984年 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 的部分作品曾结集为《小城 无故事》, 1986年由作家 出版社列入著名的“文学新 星丛书”第1辑出版。
1、你是怎样理解白色鸟的象征意义的?
“白色鸟”象征了两个少年的美好、自由自在的 童年,但是现实是残酷无情的,它们“惊飞了那 两只水鸟”,也打破了两个纯洁少年的童年梦幻, 等待他们的是现实,是成年人的社会,他们在一 年年地长大,一年年地远离童年。 2、跳读课文,找出写外婆的句子。你怎样理 解“外婆”这一形象。 “外婆”是一个从未正面出场的人物形象,她仿佛是 “草蛇灰线”却又和当时的时代风云息息相关。她是个 善良的知识分子,却惨遭“政治风暴”的袭击,她是少 年心中的圣母,她从容不迫,笑对命运,是千千万万个 知识分子的缩影,也因此鞭笞了那个时代的荒唐。

读《白色鸟》有感 【八年级作文】

读《白色鸟》有感 【八年级作文】

我最近读了一本励志的书,名叫《白色鸟》。

里面讲了一位初中生在同学的冷眼,和老师的不理解中成长,克服万难的故事。

刘光辉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初中生,老师们都很喜欢他,也因此,他当上了省三好学生。

但是,当他得知消息的第二天,来到学校,发现同学们渐渐地与他疏远了,班长都在讽刺他。

但他从同学们对他的意见中找到缺点,例如从不参加班级活动,体育成绩不及格等。

他很失落,于是,他便下定决心,要好好的将各方面的素质提高并发展起来。

为了让自己名正言顺地,心安理得地拿到“省三好学生”的称号,刘光辉不惜放弃下午自修课的时间,来到体育老师的办公室,借来了一对哑铃,在操场上练习起来。

可最终,他还是被老师发现了。

老师把他教育了一顿,刘光辉心里很委屈,可他还是继续坚持了下去。

当他的成绩有所波动时,他被退出加强班时,心里很不是滋味。

可后来,他无意中听到了父母的对话,才明白,原来是父亲在利用自己的教育局局长的身份帮助校长的儿子,才让校长把省三好学生的名额留给了刘光辉。

不久之后,刘光辉的母亲告诉他,因为他的父亲被涉嫌贪污公款,而被关进了监狱。

他们母子没办法只好来到了城郊的老房子居住,但刘光辉并没有放弃,在面对老师的误解,同学的嘲讽和死党的背叛之后,他渐渐变得成熟了,业界叫了两个最要好的朋友,他的死党陈北光也渐渐地与他化解了误会,再一次与他成为了好友。

这本书里的刘光辉是一个善于发现自己错误和缺点的孩子,他积极改正错误,在自己同桌的帮助下,成为了真正的三好学生。

经过这场风波之后,他一路走来,不屈不挠,坚持了下去,让我很感动。

再想想我们,我们的生活如此幸福,并不像刘光辉那样几经波折,现在的好学生都只是在“德智体美劳”中的“智”中努力,其他的很少去真正的做到它,对它根本就很少在乎。

三好学生的名誉对于我们好学生来说,总是理所应当的,因为我们总是认为只要成绩好就可以了,三好学生的前提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是有几个人是真正做到的。

我们应该学习刘光辉,善于发现自身的缺点并改正它,这样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三好学生!。

白色鸟

白色鸟

表面看来,这远离斗争漩涡的两个顽童的玩耍,不 能成为揭示主题的有力突破口,但恰恰相反,作者匠心所 在正是在这对于自然美、人性美的尽情渲染中,不经意地 交代一笔“却突然一天,外婆就打起包袱到乡下来了,竟 不晓得为什么”,给轻松愉快的基调笼上了一丝阴影。而 外婆不同寻常的允许外孙不睡午觉,且“不断黑不要回 来”,更是作者漫不经心地设置的一个悬念。 小说以“哐哐”的锣声惊飞了白色鸟戛然而止,给人 留下悠长的思考。这揭示主题的神来之笔,真可谓“不着 一字,尽得风流”,多少言外之意“尽在不言中”。
三、艺术手法
A 、 象征手法
小说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无论是赤条 条的两个少年,还是白色鸟,还是小说创造的 整个画面、情调,都极富象征意味。 如果大自然、河滩、白色鸟、孩子是真善 美的化身的话,那么“如烧红的一柄烙铁”的 太阳、“哐哐的锣声”便是毁:小说描写 了天真的两个少年,吸引他们的是两只天使般的 白色鸟,童心的天真无邪与白色鸟的纯洁无瑕内 在含义是深刻一致的。 “白色鸟”似乎是童稚世界、和平世界的象 征。 惊扰了黑少年“皮球似的弹起来”,同时也 惊飞了白色鸟的批判会的锣声,似乎就是充满 “文革”“阶级斗争”火药味的严酷现实世界的 象征。
学习《白色鸟》应该抓住它的三个重点:
一、构思新颖 视角独特
《白色鸟》是一篇描写“文革” 题材的小说, 但与同类题材的小说不同的是:它打破“伤痕文 学”惯用的正面描写的模式,选择一个新的角度 控诉十年动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没有疯狂的口 号,残酷的斗争;没有醒风血雨、眼泪呻吟、生 离死别,有的只是浓郁的诗情中一对少年在仲夏 河滩上尽情的嬉戏玩耍、尽情享受那大自然恩赐 的快乐。
不以描写人物性格为目的,而着重表现两少年的情 绪、心境,形成了具有一定象征色彩的、耐人寻味的意 蕴。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白色鸟》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白色鸟》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白色鸟》教学目标:品味优美生动的语言,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理解白色鸟的象征意义,领悟小说主旨。

教学重点:品味优美生动的语言,欣赏诗化小说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白色鸟的象征意义,小说的艺术构思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对话课前准备:提前布置预习:自学生字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夏天到来,令人回忆。

”五一节刚过,夏天如期而至。

在这个美丽的夏日,我们一同欣赏一个夏天的故事——《白色鸟》。

简介小说的影响:1984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一发表便引起强烈反响,为许多人所喜爱。

何立伟早期写诗,所以他的小说也很有诗味。

有人说何立伟是“用诗歌写小说”,有人说他是“用小说写诗”,《白色鸟》便有了“诗化小说”之称。

展示预习:1、读准字音迤逦熠熠匆遽葳蕤田塍踅疖子觑面面相觑2、解释词语:迤逦葳蕤匆遽3、《白色鸟》主要写什么内容?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4、小说三要素是什么?这篇小说突出的是哪一要素?课文导学一——快乐之旅让我们随两位少年去美丽的河滩游玩一番,体验它们的快乐之旅。

自主合作探究:快速阅读文章前半部分内容(白色鸟出现之前),任选其一研讨,5分钟后展示成果。

1、找出你喜欢的环境描写,品读赏析其妙处,体会其作用。

赏析方法提示:整句赏析,关键词点评,朗诵,潜台词阅读,情感共鸣,改写诗歌等2、小说写了两少年的哪些活动?你最喜欢哪个片断?为什么?学生展示自学成果,可以读出意味,可以品出味(略);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展示情况,及时点拨、补充,引导学生沉进语言里,披文入情,再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阅读理解。

教师展示自己的赏读——视学生展示的情况而取舍1、通感的妙用:如第二段、三段2、动词的妙用:“舔”、“种”、“吻”等3、朗诵我改写的“诗歌”——七月的河滩苍凉空旷嘶嘶蝉鸣寂寞了午后的晴空长长的河滩晃动着两个黑点深深浅浅的足印盈满阳光盈满野花的芳香盈满清脆如葡萄的笑声咯咯咯咯,咯咯咯咯笑声洒落河里河水也笑了溅起层层涟漪闪闪烁烁近了,近了两个少年一个白皙一个黝黑第二课时听教师X读“刚刚还要讲几句话……无声无息,无边无际。

把意象融入小说将哲理化为表述——当代小说《白色鸟》鉴赏

把意象融入小说将哲理化为表述——当代小说《白色鸟》鉴赏

唐人绝句。我以为。短篇小说很值 得借鉴唐人绝旬那瞬间的刺激而博 取广阔意境且余响不绝的表现方式。 我一直就想尝试着写一种‘绝句’ 式的短篇小说。不特在有限的篇幅 里追索无限。更有着我的意念。”在 “这方寸之间”,<白色鸟>却创造 出了一个诗意葱茏的世界。 在小说构筑的天、地、人这些 自然界中,作品充溢、流淌着作者 一种深挚而充沛的感情。他虔诚而 又宁静地描绘着夏日中午河边的寥 廓、优美、静谴。他喜悦而又调皮 地勾勒出一白一黑职个少年饶有兴 趣的玩乐。他以一种震惊甚至恐惧 的心理描写了河边疯狂的锣鼓声。 整个作品情深意密、张弛有致,撩 拨、感动着读者的心灵。这些创作 的触动点,据作者所说,他当时就 是深受中国唐诗宋词韵律的影响。 再加上,当天中午受到一首美丽而 忧伤的日本民歌的魅发.在顷刻之 间。就完成了小说的创作与叙述。 意象是诗歌中富有意义的一种 主观形象。 <白色鸟>在意象的营
体的时代和事件,沟通了历史发展 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变成了一个 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任 何时候我们都要珍视美、捍卫美。 批判丑、抵抗丑。这是惨痛的历史 告诉我们的。 当代许多评论家都指出,何立 伟走的是沈从文、汪曾祺的小说路 子。这条“诗意小说”路子其实很 难走。它需要作家有较深厚的古典 文化、艺术、文学修养,有淡泊、 超然的思想境界和审美追求,有纯 熟的结构、抒情、白描、留空白等 艺术表现能力.还要有简练、精湛 的描述语言,等等。正因为这条路 子的艰难和曲折,所以成功者寥 寥。因此分析、研究何立伟的《白 色鸟>等小说,对于我们学习和继 承中国的传统小说.就有着特别的
眼”和“诗眼”。
何立伟爱诗、写诗。还爱画 画。特爱画漫画。他的漫画在作家 圈子里颇受欢迎。他说:
“绝句类
如中国国画中的文人画,重简约、 空灵、含蓄、淡雅,还特讲究留空 白。”他把这种中国画的审美追求 也运用到了<白色鸟>的创作之 中。先说布局。<白色鸟>的布局 用的是散点透视。晴朗而寂寥的天 空下。热辣的太阳、不息的蝉鸣、 美丽的河滩,是一个大背景;两个 少年的挖野菜、扯霸王草、赛凫 水、观水鸟,是画中流动的前景; 而远处村子里的锣鼓声和批判会。 又构成了一道不和谐的阴影。这 景、人、声几大块,相对独立,错 落有致。组成一幅完整而有序的图 画。再说色彩。作品的着色很讲

《白色鸟》教学设

《白色鸟》教学设

《白色鸟》教学设1.理解小说题目的含义,探讨小说主题及人文底蕴。

2.初步了解小说风俗画般的美,抒情诗般的意境以及对少年世界的独特感悟。

3.揣摩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心灵世界。

(解说:何立伟的《白色鸟》轻灵、飘逸、深情、隽永,充满了浪漫的色彩。

小说一反中国传统小说重情节重人物的写法,重在渲染传达一种感觉、氛围,是诗化的散文化的小说。

十年浩劫是残酷不堪回首的一幕,它已成为过去,成为淡如云烟的记忆,成为少年永远的困惑与伤痕,成为发黄的照片,不成调的歌,和那飞翔着白色鸟的夏天一起远去。

)一、导入新课1.由中西小说的不同特点导入新课。

2.简介萧红的散文化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解说:教师设问点拨,让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去把握文章,积极思考,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二、整体阅读感知1.小说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什么地点?涉及哪两个主要人物?明确:夏季,沙滩,一黑一白两少年。

2.本文侧重描写的是小说三要素中的哪一要素?明确:环境。

3.小说的高潮在哪里?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锣响了,白色鸟飞了,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解说:整体阅读就是让学生鸟瞰全文,理清思路,但也决不是粗枝大叶地阅读,要抓住精髓,为精读做准备。

)三、精读导引,理解探讨1.小说的开篇为什么引用外国民歌《夏天的回忆》?明确:第一,引出那一个夏天(七月)的故事。

第二,渲染一种感觉、氛围。

第三,既然是回忆,必然有一种复杂的情感在其中,有淡淡的喜悦,也有淡淡的悲哀。

2.找出文中关于白色鸟的描写,体会篇名为什么叫白色鸟?明确:……雪白雪白的两只水鸟,在绿生生的水草边,轻轻梳理那晃眼耀目的羽毛。

美丽、安详,而且自由自在……白色鸟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是自由和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的象征。

因此用它作题目含蓄隽永,引发人无尽的遐思。

3.小说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概述一下,你是如何理解这一悲剧的?明确:一个夏天,两个少年挖菜、嬉戏、游泳,一阵锣响惊飞了白色的水鸟,这是个悲剧,一个无事的悲剧。

白色鸟

白色鸟

何立伟的《白色鸟》轻灵、飘 逸、深情、隽永,充满了浪漫的色 彩。小说一反中国传统小说重情节 重人物的写法,重在渲染传达一种 感觉、氛围,是诗化的散文化的小 说。
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指通过 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意 义。本文的“白色鸟”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是 自由和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的象征。一个夏天, 两个少年挖菜、嬉戏、游泳,一阵锣响惊飞了 白色的水鸟,象征“文革”的枪声响了,打破 了这一切的美好。
作业 1.必做题: 文章题为白色鸟你是怎样理解的? 2.选做题: 课后阅读语言风格相近的作品 பைடு நூலகம்边城》 沈从文 《呼兰河传》 萧红
1.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白色鸟”是美好的,那是少年无瑕的梦,那是充满生机与活 力的一切美之所在,然而这一切都被毁灭了,也因此产生了震 撼人心的悲剧效应。你认为两个少年以后的命运会怎样? 2.本文是一篇散文化 的小说,学习之后你 能为画面中的两个牵 手而行的老人写一段 故事吗?建议:注意 环境描写,尽量使自 己的语言贴近本文的 风格:轻灵、飘逸、 深情、隽永,充满了 浪漫的色彩。
白 色 鸟
何 立 伟
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的基本内容及要素。 2.揣摩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心灵世界, 并能尝试运用这种语言技巧。 3.感受生活的优美和童年的无忧无虑。 了解小说在轻松的氛围中反映出的深 刻的社会主题。
何立伟,湖南长沙人。 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中 文系。做过教员,现在 长沙市文联工作。1983 年开始发表小说,以短 篇小说为主。作品有 《石匠下的歌》《小城 无故事》等。《白色鸟》 曾获1984年度全国优秀 短篇小说奖。他的部分 作品曾结集为《小城无 故事》等。
泱泱大国( yāng )

白色鸟读后感

白色鸟读后感

白色鸟读后感《白色鸟》是一部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小说,作者是美国作家约翰•伯尔。

小说以美国南方的一个小镇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种族歧视和宽容的故事。

小说以白色鸟为主线,讲述了一只白色的罕见的鸟的故事,通过这只鸟的命运,揭示了美国南方的种族歧视和狭隘的社会观念。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艾莉斯的女孩,她在小镇上长大,对于种族歧视和社会不公感到不满。

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她目睹了很多不公正的事情,也经历了自己的磨砺和成长。

她的父亲是一位律师,他在小镇上代表黑人争取正义,因此也遭到了很多人的排斥和威胁。

艾莉斯的母亲则是一个善良而宽容的人,她在小镇上积极地参与慈善活动,努力改变社会的偏见和狭隘的观念。

在小镇上,有一位黑人男孩汤米,他是一个聪明而善良的孩子,但却因为种族歧视而备受压抑。

艾莉斯和汤米成为了朋友,她努力帮助汤米改变命运,让他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和生活。

然而,他们的努力却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和排斥,甚至面临了生命的危险。

小说通过白色鸟的故事,揭示了美国南方的种族歧视和狭隘的社会观念。

作者通过描写艾莉斯和她的家人、朋友们的生活,展现了一幅真实而感人的画面。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命运和情感让人感同身受。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禁为主人公的遭遇而感到心痛和悲愤。

通过《白色鸟》这部小说,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种族歧视和狭隘观念所带来的痛苦和不公。

小说通过艾莉斯和她的家人、朋友们的努力和奉献,向我们展现了一种宽容和正义的力量。

小说的结尾,作者通过白色鸟的命运,表达了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憧憬。

这部小说让人深思,让人感动,也让人对于社会的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在读完《白色鸟》之后,我深深地为小说中的人物所感动。

他们的善良和正义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他们的努力和奉献让人感到敬佩和钦佩。

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对于社会的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通过《白色鸟》这部小说,我对于种族歧视和狭隘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新精选】鲁教初中语文八下《17白色鸟》word教案 (1).doc

【最新精选】鲁教初中语文八下《17白色鸟》word教案 (1).doc

《白色鸟》教学设计教学设想:1.理解小说题目的含义,探讨小说主题及人文底蕴。

2.初步了解小说风俗画般的美,抒情诗般的意境以及对少年世界的独特感悟。

3.揣摩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心灵世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自读导言] (解说:何立伟的《白色鸟》轻灵、飘逸、深情、隽永,充满了浪漫的色彩。

小说一反中国传统小说重情节重人物的写法,重在渲染传达一种感觉、氛围,是诗化的散文化的小说。

“十年浩劫”是残酷不堪回首的一幕,它已成为过去,成为淡如云烟的记忆,成为少年永远的困惑与伤痕,成为发黄的照片,不成调的歌,和那飞翔着白色鸟的夏天一起远去。

)[自读程序]一、导入新课1.由中西小说的不同特点导人新课。

2.简介萧红的散文化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解说:教师设问点拨,让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去把握文章,积极思考,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二、整体阅读感知1.小说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什么地点?涉及哪两个主要人物?明确:夏季,沙滩,一黑一白两少年。

2.本文侧重描写的是小说三要素中的哪一要素?明确:环境。

3.小说的高潮在哪里?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锣响了,白色鸟飞了,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解说:整体阅读就是让学生鸟瞰全文,理清思路,但也决不是阻枝大叶地阅读,要抓住精髓,为精读做准备。

)三、精读导引,理解探讨1.小说的开篇为什么引用外国民歌《夏天的回忆》明确:第一,引出那一个夏天(七月)向故事。

第二,渲染一种感觉、氛围。

第三,既然是回忆,必然有一种复杂的情感在其中,有淡淡的喜悦,也有淡淡的悲哀。

2.找出文中关于白色鸟的描写,体会篇名为什么叫“白色鸟”?明确:“……雪白雪白的两只水鸟,在绿生生的水草边,轻轻梳理那晃眼耀目的羽毛。

美丽、安详,而且自由自在……”“白色鸟”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是自由和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的象征。

因此用它作题目含蓄隽永,引发人无尽的遐思。

3.小说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概述一下,你是如何理解这一悲剧的?明确:一个夏天,两个少年挖菜、嬉戏、游泳,一阵锣响惊飞了白色的水鸟,这是个悲剧,一个“无事的悲剧”。

白色鸟,美的隐喻——《白色鸟》赏析

白色鸟,美的隐喻——《白色鸟》赏析

白色鸟,美的隐喻——《白色鸟》赏析<b>《白色鸟》赏析</b>《白色鸟》是中国文学家王朔所著的一部代表作。

这篇作品内涵丰富,有一定的隐喻意义。

一般而言,《白色鸟》主要以白色鸟的故事为主线,运用比喻的手法,隐喻表现了中国人精神、历史变化的历程以及历史观念与当前现实的矛盾之源。

首先,《白色鸟》探讨了中国古代人类智慧与心灵活动的力量,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的理念。

如当白色鸟遇到困难时,它们永不放弃,勇敢解决和取得胜利,将不容易受强权影响,追求真正独立自由的思想概念传达了出来。

另外,当白色鸟和小鸟掉入深潭时,它依然非常坚韧地保持它的耐心,不断的增强自己的自信,这也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底蕴和思想认知。

其次,《白色鸟》也反映了日食者与蒙古人之间的历史变迁。

白色鸟在一个又一个挑战中成功取得胜利,最终聚集在一起,并且教出了其他鸟类,展示出种族的团结和向往和谐的精神。

从此,即使有重重困难的抗争,也能使混乱的社会重现朝气蓬勃的生机,登封新的大陆,构建新的政治秩序,再现欣欣向荣的文明历史,龙蟒相依,大兴一统的新的国家风貌。

最后,《白色鸟》把中国人物德性的理想,作为社会发展和历史转向的基础,深刻描述了时代变迁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弊病和时代逆境,也反映出中国历史观念在当代现实里的矛盾冲突。

《白色鸟》让读者体会到,在不断变化的文化背景下,只有保持高度自信,捍卫自我,拥护真实价值,自身才能得到本真发挥。

《白色鸟》读后,人们不仅觉得优美的文字,而且能感受到蕴藉的历史沉淀和渊源的精神泉涌,从中获得生活的智慧和安慰,真正体验到历史的精神导航和价值导向。

15.何立伟《白色鸟》赏析

15.何立伟《白色鸟》赏析

关于何立伟的《白色鸟》何立伟《白色鸟》是一篇仅三千多字的小说,读上去也不见什么惊心动魄之事,但当年一发表就赢得了众家好评,而且被评为该年度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细读之下,发现这篇小说在当时来说确实非常新鲜,带来一股清新的风,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这篇小说没有具体而完整的故事,情节淡化到了极点。

似乎通篇只写两个孩子的片言只语、玩什么游戏,而且就连玩游戏也没玩完整,时断时续。

其次,这篇小说的语言很奇特,似乎很平淡,又似乎有股抓人的魅力。

《白色鸟》的这两点影响还挺深远,在它问世后不久,真就出现了不少情节淡化、造句奇特的小说,一时似乎蔚然成风。

其实,《白色鸟》并非淡化到了“餐风饮露”、“羽化成仙”的地步,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窥到许多“世俗”的东西。

小说中的两个少年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人们受苦受难的时代,谁都不愿提及的时代,这一信息是从外婆打起包袱到乡下,和打发两个少年去玩,“莫出事,没断黑不要回来”等片言只语,以及“斗争会”的锣声几处传达出来的。

因为几处加起来也不过几十个字,而且处在两个少年的幸福玩乐之中,不易被觉察,或者说人们宁愿将它们忽视掉。

在《白色鸟》之前,很多作家都写过“文革”,写过“文革”给人们——包括孩子——带来的心灵上的痛苦,那些作品往往以写实的手法,描绘生活的苦难,从而进一步揭示人物内心所受到的伤害。

但《白色鸟》没有落入这个俗套。

“白皙的少年”和“黝黑的少年”几乎游离于那个时代之外,对现实的残酷一点也不知晓,他们的世界就是那个河滩,是“晴朗”而“寂寞”的,充满了“野花的芳香”;像河滩上的卵石一样洁净;像白色鸟一样“美丽、安详,而且自由自在。

”孩子的世界和大人们(外婆她们的)世界之间的反差如此强烈地体现出来,我们从中看到的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悲哀、看到了人类的悲哀。

这样处理“文革”,更加突出了它的悲剧性。

而这篇小说也正是通过这“世俗”的片言只语,走向哲理的深层。

有厚度,有份量。

白色鸟

白色鸟

白色鸟[自读导言]1.理解小说题目的含义,探讨小说主题及人文底蕴。

2.初步了解小说风俗画般的美,抒情诗般的意境以及对少年世界的独特感悟。

3.揣摩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心灵世界。

(解说:何立伟的《白色鸟》轻灵、飘逸、深情、隽永,充满了浪漫的色彩。

小说一反中国传统小说重情节重人物的写法,重在渲染传达一种感觉、氛围,是诗化的散文化的小说。

“十年浩劫”是残酷不堪回首的一幕,它已成为过去,成为淡如云烟的记忆,成为少年永远的困惑与伤痕,成为发黄的照片,不成调的歌,和那飞翔着白色鸟的夏天一起远去。

)[自读程序]一、导入新课1.由中西小说的不同特点导人新课。

2.简介萧红的散文化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解说:教师设问点拨,让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去把握文章,积极思考,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二、整体阅读感知1.小说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什么地点?涉及哪两个主要人物?明确:夏季,沙滩,一黑一白两少年。

2.本文侧重描写的是小说三要素中的哪一要素?明确:环境。

3.小说的高潮在哪里?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锣响了,白色鸟飞了,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解说:整体阅读就是让学生鸟瞰全文,理清思路,但也决不是阻枝大叶地阅读,要抓住精髓,为精读做准备。

)三、精读导引,理解探讨1.小说的开篇为什么引用外国民歌《夏天的回忆》7.明确:第一,引出那一个夏天(七月)向故事。

第二,渲染一种感觉、氛围。

第三,既然是回忆,必然有一种复杂的情感在其中,有淡淡的喜悦,也有淡淡的悲哀。

2.找出文中关于白色鸟的描写,体会篇名为什么叫“白色鸟”?明确:“……雪白雪白的两只水鸟,在绿生生的水草边,轻轻梳理那晃眼耀目的羽毛。

美丽、安详,而且自由自在……”“白色鸟”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是自由和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的象征。

因此用它作题目含蓄隽永,引发人无尽的遐思。

3.小说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概述一下,你是如何理解这一悲剧的?明确:一个夏天,两个少年挖菜、嬉戏、游泳,一阵锣响惊飞了白色的水鸟,这是个悲剧,一个“无事的悲剧”。

白鸟之死赏析

白鸟之死赏析

原文白鸟之死-席慕容你若是那含泪的射手我就是那一只决心不再躲闪的白鸟只等那羽箭破空而来射入我早已碎裂的胸怀你若是这世间唯一唯一能伤我的射手我就是你所有的青春岁月所有不能忘的欢乐和悲愁就好像是最后的一朵云彩隐没在那无垠澄蓝的天空那么就让我死在你的手下吧就好像是终于能死在你的怀中。

赏析《白鸟之死》是台湾著名画家、散文家、诗人席慕容的诗歌,席慕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

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我会不由的想,诗人一定是懂爱的人。

这首《白鸟之死》是我前些日子寻另一首诗时偶然看到的,初次读着时就感觉特别震撼,为白鸟与猎人之间凄美的爱情,你若是那含泪的射手我就是那一只决心不再躲闪的白鸟。

你若是这世间唯一唯一能伤我的射手我就是你所有的青春岁月所有不能忘的欢乐和悲愁。

诗中含泪的,不再躲闪的,唯一的,所有的,不能忘的,几个形容词让人似乎看到了铭心的爱,刻骨的伤,寥寥数语,道尽了白鸟与猎人之间的绝世恋情,读来让人心碎!鸟与射手原本是一对不该相遇的天敌,为什么他们之间就产生了爱情呢?白鸟与猎人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他是琉璃国一个远近闻名的猎人,箭术神奇,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琉璃国的王子,他喜好游猎,常畅游在山水间。

在一片幽谷密林中,他靠在一株树下,慵懒地擦拭着玄铁弓驽,微微侧耳,他知那不是风声,是飞鸟掠过林间的的轻微异响,他抬起手臂,狭长的眼眸微眯,箭矢精准的对准了前方一棵树的高枝,微微一怔,只见一只美丽的白鸟,停在一株绿枝上,通体都是纯美的白色,连长长的咀都白得发亮,然,射杀猎物是猎手的天职,就在羽箭飞出的一刹那,白鸟已惊飞。

这是他游猎生涯中的第一次失手!它是一只美丽的白鸟,就在它停在枝桠上小憩之际,它看到了他冷俊的面孔,一袭黑色玄衣裹着伟岸的身躯,冷酷的表情,心中一阵惊恨,一阵疼痛,那一天一场浩劫血洗了它的族人,族长用它们族的圣物灵珠将唯一幸存的她幻化成鸟,她永远忘不了族长慈爱而又忧伤的眼神,就在它成为鸟的那一天起,它才听说了他箭术的神奇,就在成为鸟的那一天起,她把那情愫深深埋起,然而她并不知道,那场浩劫非他本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析《白色鸟》的悲剧艺术
摘要:何立伟在其代表作《白色鸟》里将现实与自然分离为两个世界,却又巧妙地将这两者统一于同一意象白色鸟;作者运用留白笔法凸现了这两个世界背后的悲剧色彩,却又运用语言诗意美来解构这种悲剧意味。

正是在这两者的二律背反中,《白色鸟》的悲剧艺术尤为感人。

关键词:《白色鸟》凸现解构悲剧艺术
何立伟的小说《白色鸟》在精致如诗的语言下构建了一个如《边城》般的世外桃源,却又在最后给我们留下如《受戒》般的幻灭感。

在这一正一反的变动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作家笔下流露出的独属于中国人的苦茶主义的悲剧美。

一、以留白笔法凸现两个世界的悲剧色彩
《白色鸟》里的悲剧色彩很淡,淡的几乎会让人忽略,但在最关键的地方又会突然跳出来,提醒你这一因素的存在。

小说里,作者构建了两个世界:河边的大自然世界与文革年代的现实世界。

这两个世界被放在对立面上,属于两个不兼容的空间。

在小说开头,两个世界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河边小世界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可是在小说的结尾处,之前所有的诗情画意通通被那声锣声打碎,白色鸟代表的那个世界也在瞬间被打破,两个世界以痛苦为仪式被瞬间打通。

“忽然传来了锣声,哐哐哐哐,从河那边。

‘做什么敲锣?’
‘呵呀,’黝黑的少年,立即皮球似的弹起来,满肚皮都是泥巴。

‘开斗争会!今天下午开斗争会!’
啪啦啪啦,这锣声这喊声,惊飞了那两只水鸟。

从那绿汪汪里,雪白地滑起来,悠悠然悠悠然远逝了。


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作者有意地将现实世界隐匿起来,对它进行朦胧化处理。

读者都知道被推到幕后的现实世界中正展开着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也许才是文章的主题,但它被搁置了。

作者把这样一个空白留在小说中,形成了小说内在的某种巨大张力,让读者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联想、再创造,这就把小说的内容陡然扩展到了无限。

读者可以逃开作者设定的框架,随意勾勒故事背后的故事。

这样一来,小说的容量也被无限的放大。

同样地,小说的悲剧意味也被悄无声息的提升。

小说容量的放大意味着,我们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可以多元化,即不仅仅可以指以白色鸟为代表的美好世界与以锣声为代表的那
个世界,也可以是任何不兼容的世界的代表,譬如生与死,理想与现实,得到与失去等等。

作者的留白笔法看似忽略了现实世界发生的一切,只留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实质上却在不动声色的描述之中,以自然世界的最美凸现了现实世界的最悲。

深深的哀痛已然隐身于淡然的语句之中,作者没说的远比说的多。

二、以语言的美来解构现实本身的悲剧意味
这篇小说的文字给人以极大的享受,之所以《白色鸟》的文字会给人这种感觉,是因为刘立伟刻意地追求了“小说诗化”,即“不
拘文章成法, 即不重情节, 亦不重人物塑造, 只重那么一股意绪,一股淡淡的土墨意境”。

[1]他在《创作谈》中说:“我喜欢古典诗词,尤爱许多唐人绝句。

我以为短篇小说很值得借鉴它那瞬间的刺激而博取广阔意境且余响不绝的表现方式。

”[2]
小说的这种“诗化”使得《白色鸟》里的文字突破了诗歌与小说的界限,在被认为淡化的故事情节中展开两个主人公的行为,放大了男孩们的孩子气,构成一种独特的结构与节奏。

淡化故事性的悲剧的描写,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化笔法,情与景相互交融的唐人绝句构想,使节奏趋于舒缓,而对悲剧性因素的表露,又以沉郁顿挫的节奏表现出来。

这种结构与节奏又绝对不是西化了的,她孕育自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诗与词,工笔与水墨,极有风度又不失矜持。

何立伟自己对于语言艺术的把握也极为看重,“一个作者或者读者,若完全属于审美型的,于他的第一的要义,我想应该就是语言。

一部作品失了语言的魅力,则正如同一朵花失了清香,它的审美的价值就真正是值得怀疑了。

”[3]
其实,这种笔法不是凭空出现的,我们可以从五四时期去追溯这一传统的源头。

从周作人,到沈从文,丰子恺,再到现代的汪曾祺、阿城等人,他们的风格都有共通之处,即都富有东方韵味在里边。

他们往往强调文章的艺术性表达,笔调淡中蕴浓,冲淡平和而素雅丰腴,不给人以枯瘦之感。

这些文章也都富有趣味,使人的想法通达,透露出一种看彻一切后思想的宽容和理性的通达。

《白色鸟》在叙述悲剧的同时却给人以美感,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作
者用一种“美的语言与情调”淡化故事本身的悲剧感,却在人回味之时,给人以更为深重的社会悲剧感。

小说未必不想揭示伤痛警惕当下,作者只是选取了一个特殊的视角。

设想一下如果作者的思路不是这样的,将作品的主线设为善良的外婆在面对批斗的到来时为了保护孩子而支开孩子,自己独自面对残酷的现实——那么,这篇文章会和其他的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大同小异。

和杨绛的《干校六记》一样,小说并不以撕心裂肺的腔调控诉时代的灾难,有时候笔调冷静远比声泪俱下的控诉更触动人心。

杨绛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

”小说在风度上的淡然令人为之神往,在美学格调上也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观——承担苦难,悲而不伤。

这就犹如品茗,文章越读,越来劲,带给你的味道越佳。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4]p203《白色鸟》更像一首诗,白色鸟的世界被打破,但《白色鸟》带给我们的关于美的感动却会一直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