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书院揭示
说课15分钟《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
说课15分钟《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第一篇:说课15分钟《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白鹿洞书院揭示》及其意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能和各位一起来交流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白鹿洞书院揭示》及其意义。
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育史(修订版)》第七章第三节。
1、本节课分两部分内容,分别是:《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内容和《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意义.2、本节课贯穿了中国教育史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掌握中国古代书院的发展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
3、本节课是在学习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第一个纲领性学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我国宋代书院的特点的关键。
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对《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内容及其意义加以识记。
能力目标:1、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关于宋代书院问题的能力。
2、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学习中国教育史的热情。
在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并且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了。
重点:《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内容。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呢?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教法:1、范例、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法:1、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
2、反馈补救法:在练习中,要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不同需求”。
最后,我说一下本节课的学习过程。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是投影仪,黑板等。
我将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
用约七分钟的时间进行导入部分,主要是复习和引入新课。
用约二十分钟的时间进行正体部分。
1 白鹿洞书院揭示
第一课白鹿洞书院揭示导读:一、大学理念1.中国古代传统的大学理念尽管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在19世纪末受西方的影响才产生的,但是中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孕育了丰富的教育思想,我国古代虽无现代大学之形,却在很早就有了进行高等教育的机构。
中国古代进行高等教育的机构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那时称之为“太学”。
我国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有太学、国子监和书院。
儒家经典《大学》在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道出了大学的理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这里的“道”指的是一种理念,“大学之道”就是指大学的理念。
“明明德”是指教育要使人懂得做人和治理国家的基本道理。
“新民”就是指通过教与学,使人做到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更新民众,改良社会风气。
“止于至善”就是要达到一个极圆满的至善境界,它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礼记、学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夫然后是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中国古代大学从汉代以后主要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古代官学,其教育机构主要是:太学、翰林院和国子监;二是古代书院。
前者始于汗朝,发展于隋唐朝,完善于宋朝,以“学而优则仕”为目标。
在古代官学的发展中,董仲舒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使儒家思想获得了正统地位。
他建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士”,“习儒典”,通过兴办教育,兴办太学,学习儒学,提倡教化,人们才能懂得礼仪,国家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董仲舒认为:“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才也。
古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
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厚也。
臣原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士。
数拷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也。
”[1]由此可见,董仲舒将太学定位在为当朝者培养统治人才这样一个高等教育机构。
太学后来逐步演变为翰林院和国子监。
无论是叫太学还是翰林院、国子监,它们都是朝廷的高等教育机构,其主要功能都是在为当朝者培养统治人才。
白鹿洞书院揭示
千年学府,千载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我们国家在宋代有著名的四大书院,那就是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应天书院。
号称天下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就在江西省九江市。
我刚刚讲到说白鹿洞书院是天下书院之首,这个评价是清代的一个大学者叫王昶,他是专门研究书院文化的。
他还有一本专著,叫做《天下书院总志》。
在这本书的序里,他对天下的书院依次作了个排名,他说白鹿洞书院是天下书院之首。
那么凭什么给这个评价?有很多人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我考虑来考虑去,我觉得王昶之所以对白鹿洞书院给出这样的评价,最关键的原因不在于白鹿洞书院办学历史很长,这是一个方面,这是一个次要的方面。
最重要的方面是因为在这里诞生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部最完整、最正规的大学校规,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这就是我后面专门要给各位讲的《白鹿洞书院揭示》。
就是因为这个东西是在这里诞生的。
它影响之大,影响之久远,等一下我会做一个介绍。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张《白鹿洞书院》的照片。
这是白鹿洞书院的入口,我在这里想说一下,这个入口距白鹿洞书院的正门还差蛮远的。
这就是为什么叫它叫“洞”,等一下我会给你讲。
这入口是在公路旁边。
从这个入口处进去就开始往下了。
这个往下你们要做好思想准备,在座的各位如果你们要去的话,建议您坐车下去。
你要是走下去,走到那个正门的地方你就累的不得了了。
大约要走半个多小时。
这样的地方古人亏了他们找啊。
从这个地方开始一直往下。
这就正门了。
这里现在是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白鹿洞书院名称的由来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为什么叫“白鹿洞”。
各位都知道宋代的四大书院其他的三大书院都是以地名来命名的。
那么这个地方在古代它是处于江州,具体的讲它是属南康府管,也就是现在的星子县,那个时候叫南康府。
宋代它的级别比较高,叫南康军。
所以朱熹是南康军的知军。
在那里一共呆了三年。
这个地方要是按地名应该叫江州书院或者南康书院,怎么搞个白鹿洞书院呢?所以我首先给大家讲一下它这个名字的由来。
(完整版)白鹿洞书院揭示
白鹿洞书院揭示[1]朱熹朱熹(1130—1200),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著名的思想家。
朱熹学说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文学上强调文道统一,重道德修养,以致用为主,反对浮华。
其诗文创作均有一定成就。
有《朱文公文集》。
早在唐代九江就出现了书院的最初形态,李渤就曾在此读书。
南唐昇元年间,到庐山隐居、避难的读书人开始在白鹿洞“建学置田”,正式称为“庐山国学”,这是庐山第一所学校。
北宋在统一大部分国土后,庐山国学乃改称为白鹿洞书院。
北宋末年,因金兵南下,庐山的建筑包括白鹿洞书院被战火毁坏。
南宋淳熙六年(1179),朱熹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九江星子县),重建庐山白鹿洞书院,聚徒讲学,这是他一生中振兴理学、开创和健全书院制度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淳熙六年至八年(1179—1181)朱熹任职于南康军期间,为兴复白鹿洞书院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重建院宇、筹措院田、聚书、立师、聚徒、订学规(即《白鹿洞书院揭示》)、立课程等。
朱熹兴复白鹿洞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对后来书院的发展、学校的建设有着重大影响。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2],长幼有序[3],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
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4]五教,即此是也。
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博学之,审问[5]之,慎思[6]之,明辨[7]之,笃行[8]之。
右为学之序。
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9]也。
若夫[10]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11],迁善改过[12]。
右修身之要。
正[13]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有不得[14],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熹窃[15]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16]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今人之为学者,则既反是矣。
谈以《白鹿洞书院揭示》为代表的书院精神在当下“国学热”中的发展方向
谈以《白鹿洞书院揭示》为代表的书院精神在当下“国学热”中的发展方向《白鹿洞书院揭示》是岳麓书院的核心传统文化之一,它凝聚了中国传统书院精神的丰富内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书院精神在当下的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层面深入探讨《白鹿洞书院揭示》为代表的书院精神在当下“国学热”中的发展方向。
一、弘扬传统文化价值观《白鹿洞书院揭示》所体现的书院精神,是一种深厚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其中蕴含着崇尚道德修养、尚重学风、重视大义凌云的理念。
在当下“国学热”的浪潮中,我们应该通过传承和弘扬书院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引导人们秉持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崇尚学海的风气。
二、培养立德立言的人才书院精神追求的是“诗书礼乐”之道,培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弘扬的正是崇尚学习、敢于质疑的学风,强调的是德行修养和言行一致。
在当下“国学热”中,我们应该通过强化教育培养立德立言的人才,引导人们培养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以书院精神为引领,树立为人处世的正确道德观。
三、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书院精神在当下的“国学热”中,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实现其活力和生命力的延续。
应该通过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手段,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弘扬,让书院精神在当代得以深入人心。
也要注重对当代文化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让书院精神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四、促进国学教育的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所折射出的书院精神,对国学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当下“国学热”的背景下,应该充分发挥书院精神对国学教育的引领作用,推进国学教育的深入发展,促进国学研究和传播的蓬勃发展。
通过国学教育,培养更多具有国学素养和传统文化修养的人才,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五、弘扬儒家文化的思想精髓书院精神的核心是儒家文化的思想精髓,它强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在当下“国学热”的大潮中,我们应该通过弘扬儒家文化的思想精髓,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和治理之道,引领人们走向更加和谐宜人的社会。
《白鹿洞书院揭示》讲解
《⽩⿅洞书院揭⽰》讲解《⽩⿅洞书院揭⽰》也叫《⽩⿅洞书院学规》,是朱熹为了培养⼈才⽽制定的教育⽅针和学⽣守则。
⼀开始朱熹就提出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即让学⽣明确“义理”、“明⼈伦”。
五教之⽬:“⽗⼦有亲,君⾂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教育的⽬的就是要处理好这五种关系:⽗⼦之间应该有亲情,君⾂之间应该有道义,夫妇有内外之别、长幼有尊卑之序,朋友间要有诚信。
就批判了当时以科举为⽬的的学校教育。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这样,那怎么样去开展教育呢?也就是说它的教育教学过程以什么样的次序开展呢?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之”。
⾸先要⼴博的学习,遇到不懂的要详细的请教,同时也应勤勉的思考,明确的辨别,忠实的⾏事。
对于教育对象道德的培养,有哪些基本要求?在“修⾝”⽅⾯,修⾝之要:“⾔忠信,⾏笃敬。
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也就是说语⾔要忠诚⽼实、⾏为要敦厚严肃,要压抑⾃⼰的欲望和怒⽓,改变⾃⼰的错误从⽽使⾃⼰向善。
在“处事”⽅⾯,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做任何事请都应该是为了匡扶正义,⽽不是为了个⼈利益,应该是为了明辨真理,⽽不是为了⼀⼰私利。
在“接物”⽅⾯,接物之要:“⼰所不欲,勿施于⼈。
⾏有不得,反求诸⼰”。
⾃⼰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凡是⾏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
最终要达到⼀个什么⽬的呢?“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然后推以及⼈,⾮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已也”。
教育的最终⽬的,不是要⼈们学到杂乱的知识,写得出华丽的⽂章,借以沽名钓誉、谋取个⼈利益,⽽是为了让⼈们按儒家经典,读书穷理,推⼰及⼈,成为对社会有⽤的⼈。
虽然以上这些思想早在儒家典籍中出现,但是朱熹把这些思想汇集起来,并⽤学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就使得书院教育逐步⾛上法制化的轨道,其贡献不可低估。
白鹿洞书院揭示读后感
白鹿洞书院揭示读后感读完这篇揭示,我第一感觉就是老祖宗们可真讲究,对读书人的要求那是全方位的。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短短几句,就把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都给捋得明明白白。
就像现在,虽然没有君臣这一说了,但在工作里上下级之间也得有道义,要互相尊重、尽责嘛。
家庭里父母和子女相亲相爱,夫妻之间相互理解包容,兄弟姐妹长幼有序不争不抢,朋友之间讲诚信不坑不骗,这要是都做到了,那整个社会得多么和谐呀。
再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几句,感觉就像是一个学霸养成手册。
博学就是得广泛学习,啥知识都得去沾沾边儿,不能只守着自己那一小片天地。
审问就是要不懂就问,不能不懂装懂,这一点我可太有感触了。
有时候自己瞎琢磨半天,其实问一下别人一下子就明白了。
慎思和明辨就更厉害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得仔细思考,分辨出对错好坏。
不能人家说啥就是啥,现在网络上信息那么多,谣言也不少,如果没有这慎思和明辨的能力,那就很容易被带偏了。
最后笃行,就是得把学到的、想明白的东西付诸实践,不能光纸上谈兵。
就像你学了游泳的知识,可不去水里扑腾两下,永远也学不会游泳呀。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这又在教我们做人的态度了。
说话要忠诚老实,做事要严肃认真,这是最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
而且要克制自己的愤怒,控制自己的欲望。
我觉得这一点可太难了,谁还没个小脾气呢?看到喜欢的东西谁不想立马拥有呢?但是老祖宗告诉我们这样不行,要学会控制,要把自己的坏毛病改掉,往好的方向发展。
我还特别佩服这篇揭示里所体现出来的那种系统性的教育理念。
它不是只强调学习知识或者只强调品德修养,而是把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了。
就像一个人,光有知识没有品德,那就像一个装满了知识的坏蛋,指不定做出什么坏事呢;而光有品德没有知识,那也很难在社会上有所作为。
所以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白鹿洞书院揭示
《白鹿洞书院揭示》白鹿洞书院揭示原文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
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
学者学此而已。
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博学之。
审问之。
谨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
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
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言忠信。
行笃敬。
惩忿窒欲。
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义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今人之为学者,则既反是矣。
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
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近世于学有规,其待学者为已浅矣。
而其为法,又未必古人之意也。
故今不复以施于此堂,而特取凡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大端,条列如右,而揭之楣间。
诸君其相与讲明遵守,而责之于身焉,则夫思虑云为之际,其所以戒谨而恐惧者,必有严于彼者矣。
其有不然,而或出于此言之所弃,则彼所谓规者,必将取之,固不得而略也。
诸君其亦念之哉。
编辑本段《白鹿洞书院揭示》详解如下一、五教之目:“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
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
解:五教之目出自《中庸章句·第二十章》【原文】“天下之达道五,日: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朱熹注曰:“孟子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
“五教”就是进行五个方面的伦理关系的教育。
“五伦”即五常: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在《礼记·昏义》和《孟子·滕文公上》中皆有论述。
白鹿洞书院揭示赏析
白鹿洞书院揭示赏析白鹿洞书院揭示啊,这可真是个超有趣的东西呢。
你知道吗,这白鹿洞书院揭示就像是一把特别的钥匙,能打开古代教育理念的大门。
它就那么静静地存在着,却蕴含着好多好多古人的智慧。
这揭示里讲的东西,很多都特别实在。
比如说它对学子们在学习态度上的要求,那可真是一点都不含糊。
就好像一个严师站在你面前,眼睛一瞪,告诉你学习就得认真,不能马虎。
它提到的那些道德规范之类的,感觉就像是在给学子们画一个圈,这个圈里是正道,是充满阳光的地方。
而且啊,你要是仔细去看每一条,就会发现它就像家里长辈的唠叨一样。
虽然唠叨,但都是出于爱,出于希望你好的那种心情。
它对人行为举止的规范,不是那种生硬的命令,而是像朋友之间的劝告。
比如说在和人相处的时候要怎么样,就像是在说,“哎呀,你要是这么做呀,大家都会喜欢你的,可别做那些让人讨厌的事儿哦。
”从白鹿洞书院揭示里,还能感觉到那时候书院里的氛围呢。
那些莘莘学子们,每天对着这个揭示,就像对着一面镜子,时刻检查自己有没有做好。
它不仅仅是写在墙上或者纸上的文字,更像是书院的灵魂一样的存在。
我有时候就在想啊,要是我能穿越到那个时候的书院,和那些学子们一起在这个揭示的影响下学习生活,那该多有趣。
他们肯定会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可能会因为这个揭示里的某一条争吵起来,然后又互相理解,最后一起进步呢。
这白鹿洞书院揭示就像一条无形的线,把书院里的人、事、物都串联起来,让那个小小的书院充满了大大的能量。
再看这个揭示的影响,那可真是波及了好远好远呢。
就像一颗投入湖中的石子,泛起的涟漪越来越大。
它影响了好多好多后来的教育理念,就好像一个火种,点燃了后来教育的火焰。
它就这么默默地在历史的长河里存在着,虽然岁月流转,但它的价值一点都没有褪色,还是那么耀眼,那么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试论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启示
试论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启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学规是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而白鹿洞书院作为中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其教育理念和学规也为当今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本文试论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学规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启示。
白鹿洞书院秉承“明德教学”的理念,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品德培养。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我们也应该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只有把道德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白鹿洞书院的学规是全面的,不仅包括了学术规范,还包括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这为我们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借鉴,要制定全面的学规,不仅注重学术规范,还要注重学生的自律和行为规范。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提高他们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白鹿洞书院注重师生关系的建立,倡导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
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也应该重视师生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只有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白鹿洞书院的学规还注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提倡了“德才兼备”的教育理念。
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成为具有扎实学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白鹿洞书院的学规是严格的,但也是公平的。
这为我们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启示,要在严格管理的注重公平公正,给予学生成长的空间和机会。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白鹿洞书院的学规对于当今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白鹿洞书院揭示
鹿
键 词
洞
书朱 院熹
揭
示
壹
白鹿洞书院简介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 山五老峰南麓,与湖南长 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 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 嵩阳书院,合称为"中国四 大书院"。
相传书院的创始人可以追溯到南唐的李渤。 李渤养有一只白鹿,终日相随,故人称白鹿先 生。后来李渤就任江州(今九江)刺史,旧地重 游,于此修建亭台楼阁,疏引山泉,种植花木, 成为一处游览胜地。由于这里山峰回合,形如,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 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 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 《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 的标准。
伍
白鹿洞书院揭示
白关
鹿
键 词
洞
书朱 院熹
揭
示
一、五教之目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五教之目出自《中庸章句·第二十章》 【原文】"天下之达道五,曰:君臣也,父子也, 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 道也。"
长幼有序 1.长辈要自律自重,堪称晚辈的榜样 2.晚辈要谦恭好学,听从长辈的教诲
二、为学之序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为学之序,出自《中庸章句第二十章》 【原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 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 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 措也。
六、总结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 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 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朱熹讲学或教人为学的目的,不是要人们学到 杂乱的知识,写得出华丽的文章,借以沽名钓誉, 谋取利禄,而是为了要人们按儒家经典,读书穷 理,修己治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白鹿洞书院揭示
同学们大家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的整体框架,我们明白了书院是中国古代私学的最高表现形式,南宋的书院发展到极盛,其中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系统的学院学规。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将深入的学习《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南宋淳熙六年,即1179年,朱熹知南康军,呈报朝廷修复白鹿洞书院,自任洞主掌教,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
其中对教育目的、训练纲目、学习程序及修己治人之道,都一一作了明确的阐述和详细的规定,揭示了教育的宗旨,展示了人们为学的方向,提出了修身、处事、接物的基本要求,作为实际生活和思想教育的准绳,这样就把世界观和政治要求、教育方向以及进行学习修养的途径都结合了起来。
内容有以下五方面:1;“五教之目”,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规范了书院教育的基本宗旨,就要贯彻“明人伦”的纲常礼教。
2;”为学秩序”,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指明了书院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
3;“修身之要”,即“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书院学生指明了道德修养的基本要点。
4;“处事之要”,即“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书院学生指明了行为处事的基本原则。
5;“接物之要”,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书院学生指明了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
《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是中国书院发展史上一个纲领性学规。
集中体现了书院教育的精神,反映了宋代大多数书院的教育宗旨和办学目标,也为此后历代书院的发展提供了范本,成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经典文献。
把这些儒家思想汇集起来,用学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较为完整的书院教育理论体系,使书院教育逐步走向制度化的发展轨道。
试论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启示
试论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启示1. 引言1.1 白鹿洞书院的背景介绍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私学,位于今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西南白鹿洞村。
始建于明初,历经明、清、民国时期的兴衰,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鹿洞书院曾是一所规模庞大、名声显赫的私学,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求学。
在白鹿洞书院,学生不仅学习经典文化,更重要的是学习礼仪、修身养性。
其教育理念强调德、才兼备,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学术能力,对于塑造学生的品格和人格影响深远。
白鹿洞书院作为中国古代私学的代表之一,其教学模式和管理规范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典范意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遵守严格的学规,这些学规不仅规范了学生们的行为,更加强了学校的管理有效性。
通过遵守学规,学生们不仅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更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白鹿洞书院的背景和经验对今天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2 学规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学规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是因为学规是高校管理的法规和规章,是制定学校管理制度和规范学校师生行为的重要依据。
学规规定了学校内师生应遵守的基本准则和规定,规范了师生的行为,维护了学校的正常秩序和稳定发展。
学校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学规,可以有效管理学校师生的行为,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学规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规可以规范高校师生的行为,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学规可以约束和纠正高校师生的不良行为,减少不文明现象的发生,提高学术氛围和管理效率。
学规可以帮助高校规范教学秩序,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学校应高度重视学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师生行为,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健全的学规体系,才能建设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有效推动学校管理工作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2. 正文2.1 白鹿洞书院对学规的论述白鹿洞书院对学规的论述主要体现在其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制度中。
《白鹿洞书院揭示》的读后感
《白鹿洞书院揭示》的读后感《《白鹿洞书院揭示》读后感篇一》《白鹿洞书院揭示》,初读它时,感觉就像是一位古板的老学究在那里滔滔不绝地讲着大道理。
但仔细研读之后,才发现这里面可大有乾坤呢。
这书院揭示里提到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不就是在给我们画一个人际关系的大饼吗?也许有人会说,这都是老掉牙的东西了,现在谁还讲究这个呀。
就拿“君臣有义”来说,现在哪有什么君臣呀,这不是封建糟粕吗?可是,我觉得吧,如果把“君臣”换个现代的说法,比如上下级关系呢?那这“义”字可就太重要了。
我就想起我之前在一个小组作业里,组长就像是那个“君”,我们组员就是“臣”。
组长分配任务的时候,有个组员觉得不合理,当场就跟组长杠上了,结果作业完成得一塌糊涂。
这要是大家都明白点这种“义”,互相理解配合一下,也不至于这样啊。
再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可真是步步紧逼,一环扣一环啊。
就像玩游戏闯关似的,首先得博学,啥都得知道点。
我就想起我自己,平时就喜欢在网上看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今天看个宇宙探秘,明天看个历史奇闻,这也许就算是博学的第一步吧。
然后呢,审问之。
我经常在看了一些东西后,心里就会产生疑问。
比如说看到有人说某种植物能包治百病,我就会想,这可能吗?真的有这么神奇的东西?这就是审问。
慎思之呢,就是得好好思考这个问题。
我就会去查资料,看看科学研究是怎么说的,而不是盲目相信。
明辨之就是要分清是非对错啦。
最后笃行之,这可难倒我了。
我经常想好了要做什么,比如每天早起背单词,可是坚持不了几天就放弃了。
这白鹿洞书院揭示可真是把我的小毛病都给指出来了。
这《白鹿洞书院揭示》虽然是古代的东西,但是就像一把古老的钥匙,也许能打开我们现代生活中很多人际关系和自我提升的大门呢。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白鹿洞书院揭示》读后感篇二》《白鹿洞书院揭示》,说真的,读它的时候我那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
一开始看到那些规规矩矩的条文,我心里就想,这不是在给人上紧箍咒吗?什么“五教之目”,感觉像是要把人框在一个刻板的框架里。
宋子节《“白鹿洞书院揭示”一篇南宋校规的恒久魅力》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山林蔚秀,清溪湛湛,登上钟灵毓秀的庐山五老峰东南麓,可见枝叶掩映的白鹿洞书院,经几百年岁月打磨,依然氤氲着书卷墨香。
白鹿洞最早因唐代李渤在此隐居读书,豢养白鹿而得名。
1179 年,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在江西为官时曾造访书院,见残垣断壁,杂草丛生,深感惋惜,向朝廷呈报修复书院。
朱熹的设想未能得到朝廷的支持,但他依然坚持己见,自任洞主,制定教规,聘师聚徒,划拨田产,苦心经营。
鹅湖书院“朱陆之辩”后,朱熹还曾邀请心学大家陆九渊到白鹿洞书院升堂讲学,并请人将陆九渊关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论述镌刻入石。
不仅如此,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亦为后世诸多书院效仿,影响深远。
李宁宁教授评价道:“《揭示》是对儒家精神和教育思想的高度凝练,确立了宋以后书院教育的总体要求和精神格局。
”如今,在书院的朱子祠中依然可见清乾隆年间《白鹿洞书院教条》(即《白鹿洞书院揭示》)碑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为五教之目。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此为为学之序。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此为修身之要。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此为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此为接物之要。
”言简意赅的书院学规,凝聚了书院教育的指导方针,明确了儒家教育以“明人伦”为根本目的的价值旨归。
“《揭示》是白鹿洞书院的灵魂,是后世学校教育的参考榜样。
在五条要求中有四条涉及教人如何为人处世,只有一条谈及做学问,这在当时‘科举既成终南捷径’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宝贵的。
”白鹿洞书院研究员闵正国表示。
《揭示》不仅在中国书院发展中意义重大,对朝鲜、韩国、日本等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整个东亚儒文化圈中,白鹿洞书院传承与彰显的儒家教育思想不仅是一国之财富,更是可供其它国家共同分享的富矿。
至今在日本与韩国的乡校,仍有悬挂和集体吟诵《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活动。
日本兴让馆山长,每天早上召集生徒一同齐诵《揭示》,申明义理,已成为兴让馆的传统。
《白鹿洞书院揭示》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
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
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 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五、接物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右接物之要。 解:接物之要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 【原文】“仲弓问仁。子日:‘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所主张的处世原则。孔子的弟子子贡曾经请教说,有没有这样一个原则,它是我们终身都应该遵守执行的。孔子说,有的,这就是宽恕。宽恕的意思是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与这个原则相伴随,孔子主张: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也要帮助别人达到;不愿意别人以某种方式对待自己,自己就首先不要用这种方式对待别人。孔子曾经对他的学生说过,他的所有主张中贯穿着一个基本原则。学生们都不理解这个原则是什么,只有曾参理解,曾参说,就是忠诚和宽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宽恕原则的表现之一。 孔子认为,这个原则,是实行仁义的重要途径。如果每个人都从这里入手,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具有仁义道德的人。这个原则发展到近代,就是要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的意思。一个人要办什么事,首先要想一想,假如自己处在这样的地位,将会怎么做?这样思考问题,就可能使问题得到比较正确的处理。 因而,这个儒学提倡的原则在今天仍有它的生命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 【原文】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译文】孟子说:“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那就应反问自己的仁 爱是否不够;管理别人却不能够管理好,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管理 才智是否有问题;礼貌待人却得不到别人相应的礼貌,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礼貌是否到家——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诗 经》说:‘长久地与天命相配合,自己寻求更多的幸福。”’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意思是: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
试论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启示
试论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启示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私立学校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白鹿洞书院的兴起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历史信息,并且对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多启示。
本文试论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启示。
一、白鹿洞书院的历史意义白鹿洞书院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建于东汉永平年间,相传由东汉光武帝刘秀所建。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其历史悠久,声誉卓著。
白鹿洞书院的兴起和发展,不仅为中国古代教育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白鹿洞书院的存在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白鹿洞书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从白鹿洞书院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与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相关的启示:1. 重视学生教育和管理白鹿洞书院的建立初衷是为了培养人才,弘扬儒学精神。
在白鹿洞书院内,学生不仅仅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为人处世之道,培养品德和修养。
这种教育理念,对于当今高校教育管理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高校教育管理者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品德修养和人格塑造,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行和人格。
只有这样,高校教育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2.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白鹿洞书院在教育管理方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了全面的管理。
这些管理制度不仅包括学习制度、考核制度,还包括课外活动、师生关系等方方面面。
这为当今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高校教育管理者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3.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白鹿洞书院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选拔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这为当今高校教育管理者提供了很重要的启示。
高校教育管理者应该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白鹿洞书院揭示读后感
白鹿洞书院揭示读后感首先呢,这书院揭示一上来就给人一种很严肃的感觉,就像一个老学究在你耳边大声说:“小子,听好了,咱做人做事得有个准则!”它里面提到的“五教之目”,什么“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就像是给人际关系画了一幅超级详细的地图。
我就想啊,这古人考虑得可真周全,从家庭里的父子、夫妇、长幼关系,到社会上的君臣、朋友关系,全给你规定好了该怎么相处。
不过细想一下,这其实也挺实用的。
就拿朋友有信来说吧,现在社会上要是人人都能做到对朋友讲信用,那得多和谐啊,哪还会有那么多因为不讲信用而闹掰的朋友呢?然后“为学之序”又像是一个学习的秘籍。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就像是一个学习的阶梯,一步一步地引导你走向知识的高峰。
博学嘛,就像是往自己的小脑袋瓜里拼命装东西,啥知识都先往里塞。
就像我平时刷各种小视频,看各种杂书,这也算是一种博学吧。
不过光塞可不行,还得审问,这就好比是吃到嘴里的东西得嚼一嚼,问问自己这玩意儿到底对不对,有没有道理。
慎思呢,那就是要细细琢磨了,不能囫囵吞枣。
我就经常犯这毛病,看了就过了,没好好思考。
明辨就更厉害了,得从一堆信息里分辨出好坏真假,现在网上信息那么杂,这一点可太重要了。
最后笃行,就是把学到的东西真正用到生活里去。
这整个学习的顺序走下来,感觉要是真能做到,那不得成为一个超级学霸啊。
再说说“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这就是在教咱们怎么修炼自己的品德了。
言忠信,就是说话得靠谱,不能满嘴跑火车。
我就见过那种说话没个准的人,时间长了,大家都不太愿意跟他打交道。
行笃敬呢,做事要认真、恭敬,这是一种态度问题。
惩忿窒欲,这个有点难哦,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愤怒和欲望。
有时候我也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发火,这就是没做到惩忿啊。
迁善改过就像是给自己的品德打补丁,发现自己哪里不好了,就赶紧改正,往好的方向发展。
最后“处事之要”和“接物之要”,也是满满的生活智慧。
白鹿洞书院揭示_图文
最后一段翻译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 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 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 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 人之为学者,则既反是矣。
7.关于白鹿洞书院,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鹿洞书院在今江西九江市境内,位于庐山 五老峰南麓。
B.朱熹曾在此处读书,养一白鹿自娱,人称白 鹿先生,后白鹿洞书院由此得名。
C.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 院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
D.白鹿洞书院的前身是“庐山国学”。
8.《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正其义不谋其
• 处事之要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 计其功 。”
求学的君子做任何事情,都是 为了匡复正义,而不是为了谋 取个人的利益;都是为了明辩 真理,而不是为了计较一己的 功名。
• 接物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 。”
前两句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仲 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 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 斯语矣!’”
清平山堂话本《死生交范张鸡黍》
• 为学之序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明辨之,笃行之 。” 出自《中庸二十章》
1.它说出了学习的规律过 程。
2.它表明学习应当要“知 行合一”,学习的最终出路 是为了实践。
• 修身之要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 改过 。”
前两句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 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 敬,虽州里行乎哉?’ ” 后两句在《周易》里有论述,但原文 出自周敦颐《通书》:“君子乾乾, 不惜於诚,然必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而后至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鹿洞书院揭示原文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
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
学者学此而已。
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博学之。
审问之。
谨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
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
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言忠信。
行笃敬。
惩忿窒欲。
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义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今人之为学者,则既反是矣。
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
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近世于学有规,其待学者为已浅矣。
而其为法,又未必古人之意也。
故今不复以施于此堂,而特取凡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大端,条列如右,而揭之楣间。
诸君其相与讲明遵守,而责之于身焉,则夫思虑云为之际,其所以戒谨而恐惧者,必有严于彼者矣。
其有不然,而或出于此言之所弃,则彼所谓规者,必将取之,固不得而略也。
诸君其亦念之哉。
《白鹿洞书院揭示》详解如下一、五教之目:“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
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
解:五教之目出自《中庸章句·第二十章》【原文】“天下之达道五,日: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朱熹注曰:“孟子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
“五教”就是进行五个方面的伦理关系的教育。
“五伦”即五常: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在《礼记·昏义》和《孟子·滕文公上》中皆有论述。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的意思是:父子之间应该有亲情,君臣之间应该有道义,夫妇有内外之别,长幼尊卑次序,朋友有诚信。
也就是说为父要慈、为子要孝、为君要仁、为臣要忠、为夫要义、为妻要从、为长要惠、为幼要顺、为友要相互讲诚信。
二、为学之序学者学此而已。
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
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
解:为学之序,出自《中庸章句第二十章》:【原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的意思是: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请教,勤勉地思考,明确地辨别,忠实地行事。
三、修身之要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言忠信。
行笃敬。
惩忿窒欲。
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解: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原文】子张问行。
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MO)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期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言忠信,行笃敬”的意思是:言语忠诚老实,行为敦厚严肃。
“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出自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原文】“君子乾乾,不息於诚,然必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而后至。
乾之用其善是,损益之大莫是过,圣人之旨深哉!”《乾损益动第三十一》。
指压抑自己的欲望和怒气,改正自己的错误而向善。
“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意思是:压抑自己的欲望和怒气,改正自己的错误而向善。
四、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中提出:“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汉书-董仲舒传》则云:“夫仁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朱熹所制白鹿洞学规即引后一条,但“不计其功”与“不急其功”实际上颇有相差。
“正其义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意思是: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匡扶正义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都是为了明辨真理而不是为了一己的功名。
五、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解:接物之要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
【原文】“仲弓问仁。
子日:‘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这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所主张的处世原则。
孔子的弟子子贡曾经请教说,有没有这样一个原则,它是我们终身都应该遵守执行的。
孔子说,有的,这就是宽恕。
宽恕的意思是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与这个原则相伴随,孔子主张: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也要帮助别人达到;不愿意别人以某种方式对待自己,自己就首先不要用这种方式对待别人。
孔子曾经对他的学生说过,他的所有主张中贯穿着一个基本原则。
学生们都不理解这个原则是什么,只有曾参理解,曾参说,就是忠诚和宽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宽恕原则的表现之一。
孔子认为,这个原则,是实行仁义的重要途径。
如果每个人都从这里入手,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具有仁义道德的人。
这个原则发展到近代,就是要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的意思。
一个人要办什么事,首先要想一想,假如自己处在这样的地位,将会怎么做?这样思考问题,就可能使问题得到比较正确的处理。
因而,这个儒学提倡的原则在今天仍有它的生命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
“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
《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原文】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译文】孟子说:“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那就应反问自己的仁爱是否不够;管理别人却不能够管理好,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管理才智是否有问题;礼貌待人却得不到别人相应的礼貌,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礼貌是否到家——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
《诗经》说:‘长久地与天命相配合,自己寻求更多的幸福。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意思是: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
《白鹿洞书院揭示》背景及其解释《白鹿洞书院揭示》,即《白鹿洞书院学规》。
白鹿洞书院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境内,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唐李渤读书其中,养一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
因此地四山环合,俯视似洞,由此得名。
南唐升元年间,白鹿洞正式辟为学馆,亦称“庐山国学”,后扩为书院,与湖南的岳麓书院、河南的嵩阳书院和应天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
本学规是朱熹为了培养人才而制定的教育方针和学生守则。
它集儒家经典语句而成,便于记诵。
首先,它提出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明确“义理”,并把它见之于身心修养,以达到自觉遵守的最终目的。
其次,它要求学生按学、问、思、辨的“为学之序”去“穷理”、“笃行”。
再次,它指明了修身、处事、接物之要,作为实际生活与思想教育的准绳。
《白鹿洞书院揭示》意义朱熹在学规文本之后,做了这样的解释,他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
今人之为学者,则既反是矣。
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
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近世于学有规,其待学者为已浅矣;而其为法,又未必古人之意也。
故今不复以施于此堂,而特取凡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大端,条例如左,而揭之相间,诸君相与讲明遵守,而责之于身焉。
则夫思虑云为之际,其所以戒谨恐惧者,必有严于彼者矣。
其有不然,而或出于此言之所弃,则彼所谓规者必将取之,固不得而略也。
诸君其亦念之哉!”(《朱文公文集·白鹿洞书院揭示》)从这段解释我们可以看出,朱熹讲学或教人为学的目的,不是要人们学到杂乱的知识,写得出华丽的文章,借以沽名钓誉,谋取利禄,而是为了要人们按儒家经典,读书穷理,修己治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他规定了封建社会“大学”教育内容的核心,是讲明道德的所以然,这既是教育内容,也是教育目的,把世界观、政治要求、教育目的与学习修养的途径融而为一。
这种教育理论,以及由它引申出来的一些实际教学措施,对巩固封建秩序能起很大的作用。
它出现之后,很快就成为南宋书院统一的学规,也是元明清各朝书院学规的范本,并影响到各级各类官学,成为封建社会后期办学的准则。
明代大教育家王阳明亦对这个学规给予了高度评价:“夫为学之方,白鹿之规尽矣”(《阳明全书·紫阳书院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