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3号作者:苗圩来源:《居业》2016年第06期《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4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第21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6月30日起施行。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业节能管理,健全工业节能管理体系,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工业节能,是指在工业领域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工业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在工业领域各个环节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高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工业领域的用能及节能监督管理活动。

第四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全国工业节能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制定工业能源战略和规划、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节能目标、节能政策和标准,组织协调工业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指导和组织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等。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业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工业企业是工业节能主体,应当严格执行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快节能技术进步,完善节能管理机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接受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节能监督管理。

第六条鼓励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工业节能规划、节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节能技术推广、能源消费统计、节能宣传培训和信息咨询、能效水平对标达标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章节能管理第七条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编制并组织实施工业节能规划或者行动方案。

第八条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有利于工业节能减排的产业政策,综合运用阶梯电价、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等价格政策,以及财税支持、绿色金融等手段,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和节能产业发展。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推动高效节能产品和设备纳入政府采购名录,在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招标中优先采用。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工业节能一直以来都是各国关注的重点和热门话题。

随着全球能源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环境问题的愈发严峻,如何有效管理和利用能源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为此,制定一套切实可行、高效的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势在必行。

本文将围绕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展开讨论。

一、加强管理体制建设要提高工业节能的效果,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工业节能的目标和要求。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力度,对不符合工业节能要求的高耗能企业给予处罚。

其次,应建立健全的工业节能评估体系,通过制定细致的评估指标,对企业进行常态化、动态化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企业员工的环保意识。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技术措施节能技术是解决工业节能难题的关键。

需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技术措施。

首先,应加大对先进节能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鼓励企业应用节能设备和节能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其次,要注重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加强设备能效监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利用。

同时,还要加强对工业废弃物和尾气的治理,利用科学的处理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推进能源管理要实现工业节能,必须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制度。

首先,要做好能源消耗的监测和统计工作,及时了解企业的能源使用情况,找出能源浪费的症结所在。

其次,要制定详细的节能目标和计划,明确责任人和具体措施,确保节能任务的完成。

同时,要加强能源管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能源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全员参与的节能氛围。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工业节能是全球性的课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我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研究和推广科学有效的节能技术和管理经验。

在此基础上,要加强经验交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与其共同探讨解决工业节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总结起来,要实现工业节能,既需要政府的倡导和管理,也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工业节能管理办法规定)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工业节能管理办法规定)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工业节能管理办法规定)1.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企业能源管理办法)1.1 目的和依据1.1.1 目的本工业节能管理办法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工业企业实施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推动可持续发展。

1.1.2 依据本工业节能管理办法依据《国家能源法》、《工业节能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1.2 适用范围本工业节能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工业企业,包括但不限于制造业、矿业等领域。

2. 节能目标和要求2.1 节能目标根据国家节能要求和企业实际情况,每个工业企业应制定相应的节能目标和计划。

2.2 节能措施2.2.1 技术改造工业企业应采取适当的技术改造措施,更新设备、改善工艺,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2.2.2 管理措施工业企业应优化能源管理制度和流程,完善能源监测和统计体系,加强能源管理和能耗评估。

2.2.3 培训措施工业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节能意识和能力。

3. 节能考核和奖惩3.1 考核标准工业企业的节能考核标准应综合考虑能源利用率、生产效率、能源消耗等因素。

3.2 奖励措施工业企业达到或超过节能目标的,可以享受相应的奖励政策,如减免税费、获得节能补贴等。

3.3 惩罚措施工业企业未达到节能目标的,应视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罚,如罚款、停产整顿等。

4. 监督管理4.1 监督机构工业节能监督管理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省级能源局和地方政府也应加强对工业节能的监督管理。

4.2 抽查检查工业企业应接受定期的节能抽查检查,确保节能措施的有效实施。

4.3 监督评估工业企业应定期进行能源消耗评估,向监督机构报告能源利用情况和节能计划的实施情况。

附件:1. 国家能源法2. 工业节能法法律名词及注释:1. 国家能源法:国家能源法是我国能源领域的基本法律,旨在促进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障能源的安全供应,推动可持续发展。

2. 工业节能法:工业节能法是我国工业节能领域的相关法律,旨在规范工业企业的节能行为,促进工业节能工作的开展。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释义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释义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释义第一章总则本章共六条,主要规定了《工业节能管理办法》的目的和依据、工业节能定义、适用范围、工信部门责任,以及工业企业和行业协会的责任。

第一条为了加强工业节能管理,健全工业节能管理体系,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释义】本条是明确本办法制定的目的和依据。

一、加强工业节能管理工业能耗是用能大户,占全社会能耗比重70%左右,大部分工业产品单位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单位能源资源消耗产出水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粗放型的工业发展方式没有根本性转变,能源资源消耗高,产出效率低,污染排放重,自主创新能力弱,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

因此,必须加强工业节能管理,把工业节能减排作为破解能源环境制约的突破口,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举措。

二、健全工业节能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是从体系的全过程出发,遵循系统管理原理,通过实施一套完整的标准、规范,在组织内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形成文件的能源管理体系,注重建立和实施过程的控制,使组织的活动、过程及其要素不断优化,通过例行节能监测、能源审计、能效对标、内部审核、组织能耗计量与测试、组织能量平衡统计、管理评审、自我评价、节能技改、节能考核等措施,不断提高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性,实现能源管理方针和承诺并达到预期的能源消耗或使用目标。

三、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国工业创造了40%的GDP,消耗了约70%的能源;能源效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十个百分点。

持续运用各种手段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实现能源节约是最大的能源来源。

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事关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对于提高资源效率、改善环境质量,建设节约资源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具有重大意义。

五、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作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这为我国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了新要求,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是唯一选择。

2023修正版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2023修正版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工业节能管理办法1. 背景介绍随着工业发展的加速和能源资源的紧缺,工业节能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节能管理办法,并积极推动其实施。

本文将介绍一种通用的工业节能管理办法,以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降低能源消耗。

2. 设定目标在实施节能管理办法之前,企业应首先设定明确的目标。

目标应该包括能源消耗的降低目标、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目标以及环境保护的目标等。

目标的设定应参考企业自身的情况以及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要求。

设定合理的目标是实施节能管理办法的基础。

3. 能源审计和评估在实施节能管理办法之前,企业应进行能源审计和评估。

能源审计是指对企业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分析,以确定节能潜力和制定节能措施。

能源评估是对企业能源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技术设备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能源审计和评估,企业可以了解自身的能源消耗情况,并找出节能的重点和方向。

4. 制定能源管理计划根据能源审计和评估的结果,企业应制定能源管理计划。

能源管理计划应包括节能目标、具体的节能措施、实施时间表以及责任分工等内容。

企业应将能源管理计划制定为可操作性强的方案,确保能够顺利实施。

同时,企业还应根据能源管理计划制定相应的预算,并合理分配资源。

5. 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为了实现节能目标,企业应引入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

通过替换老旧设备、改进生产工艺等方式,企业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企业还可以探索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进一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6.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为了确保节能管理工作的长期持续进行,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能源管理体系。

能源管理体系应包括组织结构、管理制度、考核激励机制等内容。

企业应设立能源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能源管理的组织和落实。

同时,企业还应建立能源数据监测和分析系统,及时掌握能源消耗情况,为后续节能措施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业节能管理,健全工业节能管理体系,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工业节能,是指在工业领域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工业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在工业领域各个环节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高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工业领域的用能及节能监督管理活动。

第四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全国工业节能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制定工业能源战略和规划、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节能目标、节能政策和标准,组织协调工业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指导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等。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业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工业企业是工业节能主体,应当严格执行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快节能技术进步,完善节能管理机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接受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节能监督管理。

第六条鼓励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工业节能规划、节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节能技术推广、能源消费统计、节能宣传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章节能管理第七条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编制并组织实施工业节能规划或者行动方案。

第八条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有利于工业节能减排的产业政策,充分运用阶梯电价、差别电价等价格政策和财税、金融等手段,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和节能产业发展。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推动高效节能产品和设备纳入政府采购名录,在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招标中优先采用。

第九条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工业节能技术、产品的遴选、评价及推广机制,发布先进适用工业节能技术、高效节能设备(产品)推荐目录,以及达不到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淘汰目录。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能源供应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节能成为了当前全球范围内普遍关注的话题。

工业领域是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因此提高工业节能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指导和规范企业的节能行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二、国家层面的1. 制定法规政策:国家能源局制定并实施了《工业企业能源管理条例》,明确了工业企业的节能义务和责任,并规定了各类企业在能源管理方面的具体要求。

2. 建立监测与评估体系:为了监测和评估工业企业的节能状况,国家设立了能源监测与评估机构,开展能源消耗的监测与分析工作,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节能改造方案。

3. 资金支持政策:国家设立了节能专项资金,鼓励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通过提供财政补贴和利息补贴等方式,激励企业积极参与节能行动。

4. 推广先进技术和装备:国家鼓励企业使用先进的能源节约技术和装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通过技术推广、培训和示范工程等手段,促进工业企业的节能潜力的开发和利用。

三、地方层面的1. 确立节能目标和指标:各地政府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工业节能目标和指标,对各类工业企业进行分类管理。

同时,通过奖惩措施,提高企业节能意识和积极性。

2. 建设节能服务平台:地方政府要建设完善的节能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评估和设计等方面的支持,指导企业制定和实施节能措施。

3. 引导和推广节能技术应用:地方政府要指导企业使用节能技术,推广先进的节能设备和管理经验,并组织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提高企业的节能水平。

4. 加强监督和检查:地方政府要设立专门的节能监督和检查机构,加强对工业企业的节能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节能政策的有效实施。

四、企业层面的1. 建立节能管理体系:企业要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节能管理制度,明确节能目标和责任,并建立相应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保证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

2. 进行能耗分析和评估:企业要通过能耗分析和评估,了解和掌握能源消耗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节能措施提供依据。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工业节能管理办法背景工业生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同时也是一个能耗较高的行业。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能源消耗、减低生产成本,工业节能管理办法被制定出来。

节能管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目的,达到工业节能的目标。

目的工业节能管理办法的制定旨在促进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能源的高效利用,从而实现节能、降耗、减排的目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挖掘潜力技术升级采用先进节能设备替代老旧设备,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优化工艺流程,提高产能,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管理优化制定科学的生产计划,减少生产中的待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建立能耗监测系统,及时发现能源浪费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一系列的节能政策,例如:提供节能技术升级补贴;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入节能设备;设立产业基金,支持工业企业实施节能措施。

产业示范一些具有先进节能管理经验的企业能够成为产业示范,为其他企业提供指导和借鉴。

这些企业往往拥有先进的节能设备、科学的管理措施和较低的能源消耗,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成效评估定期对工业节能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能源消耗的降低程度;生产效率的提升情况;生产成本的降低程度;环境污染减少情况等。

总结工业节能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实现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府、工业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应共同努力,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推动工业节能管理工作的开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问:《办法》制定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后,即启动了《办法》的起草工作。在《办法》制定过程中,我们主要开展 了以下工作:一是开展立法调研,收集整理并研究国内外节能法律制度,布了《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办法》将自2016年6月30日起施行。
《办法》共七章、四十二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一是工业节能的概念和管理职责。《办法》依据《节约能源法》关于节能的定义,对“工业节能”进行了界 定。根据《节约能源法》和工业和信息化部“三定”规定,《办法》明确了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工业节 能管理职责,并对工业企业的责任、行业协会的作用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文件
01 办法解读
03 政策全文
目录
02 内容解读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是为了加强工业节能管理,健全工业节能管理体系,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绿 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而制定的法规,2016年4月20日,《工业节能管理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21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6年6月30日起实施。
二是节能管理。《办法》规定了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节能管理措施,包括:编制并组织实施工业节能规 划;运用价格、金融等手段推动绿色化改造;发布高效节能设备推荐目录、达不到强制性能效标准的工艺技术装 备淘汰目录;编制工业能效指南;依据职责开展有关节能审查工作。《办法》还确立了工业节能标准制定、工业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管理、工业能耗预警机制、节能培训宣传等制度。
三是节能监察。节能监察是促进工业企业加强节能管理的重要手段。《办法》明确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全 国的工业节能监察工作,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本地区工业节能监察工作。《办法》规定:各级工 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节能监察队伍建设,组织节能监察机构对工业企业开展节能监察。同时,《办法》 对工业节能监察的方式、程序和结果公开等作出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3号——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3号——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3号——工业节能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6.04.27•【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3号•【施行日期】2016.06.30•【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3号《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4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第21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6月30日起施行。

部长苗圩2016年4月27日工业节能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业节能管理,健全工业节能管理体系,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工业节能,是指在工业领域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工业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在工业领域各个环节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高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工业领域的用能及节能监督管理活动。

第四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全国工业节能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制定工业能源战略和规划、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节能目标、节能政策和标准,组织协调工业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指导和组织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等。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业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工业企业是工业节能主体,应当严格执行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快节能技术进步,完善节能管理机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接受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节能监督管理。

第六条鼓励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工业节能规划、节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节能技术推广、能源消费统计、节能宣传培训和信息咨询、能效水平对标达标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章节能管理第七条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编制并组织实施工业节能规划或者行动方案。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工信部2016第33号令)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工信部2016第33号令)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工信部2016第33号令)2016-08-19 08:10:30 来源: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3号《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4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第21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6月30日起施行。

部长苗圩2016年4月27日工业节能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业节能管理,健全工业节能管理体系,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工业节能,是指在工业领域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工业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在工业领域各个环节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高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工业领域的用能及节能监督管理活动。

第四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全国工业节能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制定工业能源战略和规划、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节能目标、节能政策和标准,组织协调工业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指导和组织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等。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业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工业企业是工业节能主体,应当严格执行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快节能技术进步,完善节能管理机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接受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节能监督管理。

第六条鼓励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工业节能规划、节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节能技术推广、能源消费统计、节能宣传培训和信息咨询、能效水平对标达标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章节能管理第七条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编制并组织实施工业节能规划或者行动方案。

第八条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有利于工业节能减排的产业政策,综合运用阶梯电价、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等价格政策,以及财税支持、绿色金融等手段,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和节能产业发展。

工业企业节能节电管理制度

工业企业节能节电管理制度

工业企业节能节电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工业企业节能节电的管理,推动我国工业企业能源消耗的减少,培育和完善节能节电管理体系,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国有工业企业、民营工业企业及其他类型工业企业。

第三条工业企业节能节电的目标是实现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四条工业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节能节电管理机制,划定责任部门,明确节能节电的工作范围和目标。

第五条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对工业企业节能节电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加强对企业节能节电技术的指导和支持。

第二章责任主体第六条工业企业应当成立节能节电管理委员会或设立专门的节能节电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节能节电的管理措施。

第七条节能节电管理委员会或节能节电管理部门应当制定节能节电的年度计划和目标,并把节能节电工作纳入企业的整体工作计划中。

第八条工业企业应当配齐节能节电管理人员,加大对节能节电工作的宣传推广和培训力度。

第九条工业企业应当建立节能节电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对节能节电的成果进行考核评价,激励企业开展节能节电工作。

第三章节能节电措施第十条工业企业应当制定节能节电技术改造计划,逐步更新和更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第十一条工业企业应当加强对能源消耗的监控和分析,找出能源消耗的瓶颈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第十二条工业企业应当加大对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力度,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损耗。

第十三条工业企业应当利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

第十四条工业企业应当加强对用能行为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员工的节能节电意识,鼓励员工参与节能节电活动。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十五条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对工业企业节能节电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整改。

第十六条工业企业应当定期开展能源消耗的统计分析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节能节电计划和目标。

第十七条工业企业应当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对节能节电工作的检查和评估,接受第三方的能源消耗调查和审计。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自2023年2月1日起施行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自2023年2月1日起施行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自2023年2月1日起施行范本一:一、总则为贯彻落实能源法律法规,促进工业节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二、节能目标1. 工业企业要依法执行能源消耗计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

2. 工业企业应加强设备能效监测,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能源浪费。

3. 工业企业要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和装备,提高工艺流程和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

三、能源审计1. 工业企业应每年进行能源审计,分析能源消耗结构,确定节能改造措施。

2. 能源审计结果应及时报送相关部门,并按要求进行整改和措施落实。

四、能源管理体系1. 工业企业应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体系,明确能源管理职责和要求。

2. 能源管理体系应包括能源计量、能源监测、节能改造和能源报告等内容。

五、能源技术服务1. 政府应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技术支持力度,提供有效节能技术服务。

2. 工业企业可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能源技术咨询和优化设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六、督查和监督1. 政府要加强对工业企业的节能工作督查和监督,确保节能措施的全面落实。

2. 相关部门应定期进行能源统计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七、法律责任和处罚1. 对违反本办法的工业企业,应依法赋予警告、罚款等处罚措施。

2. 对涉及严重违法行为的工业企业,应依法进行查封、停产等处理。

附件:1. 附件一:能源消耗计划模板2. 附件二:能源审计报告样例3. 附件三:节能技术推广目录法律名词及注释:1. 能源消耗计划:指工业企业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和企业自身情况,制定的能源消耗目标和计划。

2. 能源审计:指对工业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全面审核和评估的活动。

3. 能源管理体系:指工业企业为实现节能目标,明确能源管理职责,建立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体系。

4. 能源技术服务:指政府或者专业机构为工业企业提供的节能技术咨询和服务。

5. 能源统计:指对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的活动。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一、前言随着工业生产不断扩大和加快,能源消耗也不断增加。

而在全球范围内,使用能源的效率普遍偏低。

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广阔市场和庞大人口的国家中,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急剧。

为了保障能源的供应和节约能源的使用,工业系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进行能源管理,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将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工业节能管理,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能源,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损耗。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降低碳排放,还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因此,制定有效的工业节能管理办法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工业节能的意义、相关政策和标准、节能技术以及企业如何建立和执行工业节能管理体系。

通过科学的工业节能管理,降低企业对能源的过度使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促进可持续经济发展。

二、工业节能的意义1. 保护环境工业节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减轻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保护自然环境。

2.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采用节能技术,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3. 优化能源结构通过节能技术的不断更新,可以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如煤、石油)的依赖,实现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可持续能源的发展。

4. 推进可持续经济发展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工业节能可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进可持续经济的发展,保存资源,保护环境。

三、政策和标准1. 国家、地方政策中国政府对工业节能的重视与支持,已经反映在国家和地方政策中。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工业节能条例》等,鼓励和支持企业的节能行动。

各地政府也制定了各种有关节能的具体政策,如地方节能补贴、节能贷款、节能减排等。

2. ISO50001标准ISO50001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能源管理系统标准。

该标准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能源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和节约成本。

许多企业已经或正在引入ISO50001标准来优化能源管理。

四、节能技术1. 能效评价技术能效评价技术是评估企业能效的关键工具。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工业节能管理办法一、总则(1)目的:本文档旨在指导和规范工业节能管理活动,促进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可持续发展。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工业企业,包括制造业、采矿业等。

(3)定义:在本文件中,以下术语按照以下含义解释:a. 节能:指采取合理的技术、管理和经济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和损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b. 节能评估:指对工业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价和监测,以制定具体的节能措施和管理计划。

c. 节能措施:指针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采取的技术、管理和经济手段,以降低能源消耗。

d. 节能管理:指在工业企业中建立科学、系统的节能管理体系,通过合理的节能措施和监测手段实现节能目标。

(4)工业节能部门:由政府或产业组织设立的机构或单位,负责指导、推动和协调工业节能工作。

二、节能体制与机构(1)建立节能领导小组,由企业高层领导组成,负责制定节能战略和规划,并监督节能工作的实施。

(2)设立专门部门或岗位负责节能管理工作,明确职责和权力,并提供相应的人员和资金支持。

(3)建立与工业节能相关的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工业节能工作的监管和执法。

三、节能评估与监测(1)进行能源消耗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分析能源消耗状况,识别节能潜力和重点领域。

(2)制定节能计划,包括具体的节能目标、措施和时间表,并监测和评估计划的执行情况。

(3)建立能源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能源消耗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定期进行能源管理评估,检验节能效果。

四、节能技术与设备(1)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包括高效能源设备、节能工艺和管理措施。

(2)制定并实施节能技术改造计划,更新老旧设备,采用节能型产品。

(3)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其节能意识和技能,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的使用。

五、经济政策与激励措施(1)建立节能补贴和奖励机制,对节能成果明显的企业给予财政补助和奖励。

(2)设立节能基金,用于支持节能技术研发、示范工程和推广应用。

工业能耗管理制度

工业能耗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有效控制和管理工业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保护环境,本制度制定之目的是规范和指导企业在能源管理方面的行为,依法合规经营,实行节约用能,减少能源消耗,持续改善能源利用状况。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工业生产的企业。

二、能耗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1. 设立专门的节能环保部门,负责企业能耗管理及节能工作的策划、指导、协调和监督。

2. 确定节能环保部门主要负责人,由企业领导任命,负责制订能耗管理制度和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

3. 设立专门的能源管理团队,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制定企业节能目标和能源管理计划,监测和分析能源消耗情况,推进能源管理工作。

三、能耗管理方针1. 坚持节约用能、优先使用清洁能源的方针。

2. 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加强能源管理,控制能源消耗,持续改善能源利用状况。

4. 积极倡导员工参与,提高节能意识,推动节能文化建设。

四、节能管理措施1. 制定年度能耗目标和计划,组织落实各项节能措施。

2. 加强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损耗。

3. 优化工艺流程,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开展能源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和技能。

五、能源消耗监测1. 设立能源消耗监测系统,对主要能耗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2. 分析和比较历史能耗数据,找出能源消耗高的设备和环节,制定改善方案。

3. 定期组织能耗分析会议,研究能耗情况,提出改善措施。

4. 通过监测数据进行能源消耗的预测和分析,提前做好节能调度和调控。

1. 制定节能宣传计划,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宣传节能理念和方法。

2. 撰写节能宣传材料,发放到企业各处,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

3. 树立节能标杆,进行节能宣传教育活动,激励员工参与节能工作。

七、能源消耗考核1. 设立定期能源消耗考核制度,对各部门和员工进行能耗考核。

2. 根据考核结果对节能工作成绩进行评比奖励或者处罚处理。

工业节能管理制度

工业节能管理制度

工业节能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工业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类工业企业,包括但不限于制造业、化工业、冶金业等。

第三条工业节能管理制度是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当依据本制度建立和完善节能管理体系。

第四条工业节能管理制度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员参与、全面推进、效果监测、不断改进”的原则。

第五条企业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工业节能工作,达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第六条企业应当根据本制度确定工业节能目标,并按照要求制定工业节能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能源利用的合理性。

第七条企业应当建立管理责任制度,明确能源管理工作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工业节能工作的落实。

第八条企业应当建立工业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对工业节能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对节能工作进行定期检查。

第二章节能管理第九条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能源消耗统计和分析制度,明确各项能源消耗情况,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提高空间。

第十条企业应当建立节能清单,明确各项能源消耗的种类和数量,对各项能源消耗进行详细分类和监控,及时发现节能潜力。

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建立节能目标和计划,根据能源消耗情况,确定合理的节能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节能计划。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定期组织能源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推动员工参与节能工作,建立节能宣传教育制度,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建立能源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对能源消耗进行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源浪费问题。

第三章节能技术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十六条企业应当配备专业的能源管理人员,加强对能源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

第十七条企业应当建立能源节约技术标准,推广能源节约技术,提高企业的节能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业节能管理,健全工业节能管理体系,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工业节能,是指在工业领域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工业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在工业领域各个环节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高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工业领域的用能及节能监督管理活动。

第四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全国工业节能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制定工业能源战略和规划、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节能目标、1节能政策和标准,组织协调工业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指导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等。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业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工业企业是工业节能主体,应当严格执行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快节能技术进步,完善节能管理机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接受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节能监督管理。

第六条鼓励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工业节能规划、节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节能技术推广、能源消费统计、节能宣传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章节能管理第七条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编制并组织实施工业节能规划或者行动方案。

第八条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有利于工业节能减排的产业政策,充分运用阶梯电价、差别电价等价格政策和财税、金融等手段,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和节能产业发展。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推动高效节能产品和设备纳入政府采购名录,在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招标中优先采用。

2评产品的遴选、第九条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工业节能技术、(产高效节能设备价及推广机制,发布先进适用工业节能技术、品)推荐目录,以及达不到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淘汰目录。

加快先进工业节能技术、工艺和设备的推广应用,加强工业领域能源需求侧管理,培育工业行业能效评估中心,推进工业企业节能技术进步。

组织实施节能技鼓励关键节能技术攻关和重大节能装备研发,术装备产业化示范,促进节能装备制造业发展。

第十条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法组织制定并适时修订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工业用能设备(产品)能源利用效率等强制性国家标准,以及节能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鼓励地方和工业企业依法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地方工业节能标准和企业节能标准。

引导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根据本行业特点制定团体节能标准。

第十一条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工业能效指南,发布主要耗能行业产品(工序)等工业能效的限额值、准入值和先进值,建立行业能效指标体系并实行动态调整。

鼓励、支持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工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

3第十二条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根据工业能源消费状况和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研究提出本行政区域工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和节能目标,实行目标管理。

第十三条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职责对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开展有关节能审查工作。

对通过审查的项目,应当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节能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分析工业能源消费和工业节能形势,建立工业节能形势研判和工业能耗预警机制。

第十五条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工业节能管理岗位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机制,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和大纲,组织开展专项教育和岗位培训。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开展工业节能宣传活动,积极宣传工业节能政策法规、节能技术和先进经验等。

第十六条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培育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工业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节能自愿协议等节能机制。

科学确立用能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开展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相关工作。

4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支持利用绿色信贷等金融手段促进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产业发展。

节能监察第三章组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全国的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第十七条织制定和实施全国工业节能监察年度工作计划。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组织实施本地区工业节能监察工作。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节能监察队第十八条伍建设,建立健全节能监察体系。

支持完善硬件节能监察机构所需经费依法列入同级财政预算,设施、加强能力建设、开展业务培训。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节能监察机第十九条构,对工业企业执行节能法律法规情况、强制性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其他强制性节能标准贯彻执行情况、落后用能工艺技术设备(产品)淘汰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意见落实情况、第三方节能服务机构执行节能法律法规情况等开展节能监察。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明确年度工业节能监察重点任务,并根据需要组织节能监察机构开展交叉监察、联合监察、异地监察等。

5工业和信息化部可以根据需要委托地方节能监察机构执行有关专项监察任务。

第二十条工业节能监察应当主要采取现场监察方式。

现场监察应当由两名以上节能监察人员进行,可以采取勘察、采样、拍照、录像、查阅有关文件资料和账目,约见和询问有关人员,对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评价等措施。

第二十一条节能监察机构应当建立工业节能监察情况公布制度,定期公开工业节能监察结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章工业企业节能第二十二条工业企业应当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组织领导,明确节能管理岗位职责,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企业节能计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依法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

第二十三条工业企业应当设立可测量、可考核的年度节能指标,完善节能目标考核奖惩制度,明确岗位目标责任,加强激励约束。

第二十四条工业企业对各类能源消耗实行分级分类计量,合理配备和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能源计量器具,提高能源计量基础能力,确保原始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6建立健全能源第二十五条工业企业应当明确能源统计人员,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加强能源数据采集管理,并按照规定报送有关统计数据和资料。

能工业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用能设备(产品)第二十六条效标准及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等强制性标准,禁止购买、使,不得将国家明令淘用和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产品)汰的用能工艺、设备(产品)转让或者租借他人使用。

开鼓励工业企业加强节能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第二十七条展节能技术应用研究,开发节能关键技术,促进节能技术成果。

转化,采用高效的节能工艺、技术、设备(产品),开发应用智能微电网、分布鼓励工业企业创建“绿色工厂”式光伏发电、余热余压利用和绿色照明等技术,发展和使用绿色清洁低碳能源。

第二十八条工业企业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节能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

第五章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第二十九条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管理。

重点用能企业包括:(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一万吨标准煤(分别折合8000万千瓦时用电、6800吨柴油或者760万立方米天然气)以上的工7业企业。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确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五千吨标准煤(分别折合4000万千瓦时用电、3400吨柴油或者380万立方米天然气)以上不满一万吨标准煤的工业企业。

第三十条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对重点用能企业实行分级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强对全国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的指导、监督。

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实施监督管理。

设区的市和县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在上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对重点用能企业实施属地管理,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批重点用能企业以外的中小型工业企业开展节能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重点用能企业应当根据能源消费总量和生产场所集中程度、生产工艺复杂程度,设立能源统计、计量、技术和综合管理岗位,任用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实际工作经验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担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形成有岗、有责、全员参与的能源管理组织体系。

8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岗位设立和能源管理负责人任用情况应当报送有关的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备案。

并鼓励重点用能企业每三年开展一次能源审计,第三十二条根据审计结果制定企业节能规划和节能技术改造方案,跟踪、落实节能改造项目的实施情况。

重点用能企业应当每年向有关的工业和信息化第三十三条主管部门报送上年度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包括能源购入、加工、转换与消费情况,单位产品能耗、主要耗能设备和工艺能耗、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管理、节能措施、节能效益分析、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以及能源消费预测等内容。

由有关重点用能企业不能完成年度节能目标的,第三十四条的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予以通报。

鼓励重点重点用能企业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第三十五条用能企业定期发布包含能源利用、节能管理、员工关怀等内容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重点用能企业应当开展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第三十六条确立能效标杆,制定实施方案,完善节能管理,实施重大节能。

技术改造工程,争创能效“领跑者”利用鼓励重点用能企业建设能源管控中心系统,第三十七条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对企业能源系统的生产、输配和消耗实9施动态监控和管理,改进和优化能源平衡,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第三十八条重点用能企业应当建立能源管理体系,采用先进节能管理方法与技术,完善能源利用全过程管理机制。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三十九条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依据职权,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业企业,依法予以处罚,并向社会公布:(一)用能不符合国家强制性能耗限额和能效标准的。

(二)企业能源统计和能源计量不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的。

(三)对企业能源利用数据弄虚作假的。

(四)生产、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落后用能产品、设备和工艺的。

(五)违反国家节能法律、法规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条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节能监察机构工作人员,在工业节能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泄露企业技术秘密、商业秘密的。

(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非法利益的。

(三)违法收取费用的。

10(四)有其他违法行为的。

第七章附则第四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可以依据本办法和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四十二条本办法自年月日起施行。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