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斯特的道德心理学
论教师道德敏感性的培养
行动如何影 响到他人 。这涉及到明 白可能发生的不 同方 面的
行 为以及每一方 面 的行 为会 怎样影 响到有关 的人 ( 包括 自
20 年 1 月 09 1 第 8 第 6期 卷
湖南 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J u n o d c o M in e o n n No mM i e t o r  ̄ f E u Min Sce c fHu a r Un v  ̄i y
Vo . NO 6 18 .
No , 0 v.20 9
二、 教师 的道 德敏 感性 在教 育 中的作用
道德 敏感性可帮助 教师意识到教育活动 中的道德 问题 , 贯彻 教育性原则 。 教育作为一项 善的事业 , 需要每位教师都关 注学 生道德 品质的提高 ,因而每位教师都必须具备一定 的道 德教育能力 。教师 的道德敏感性是其道德教育能力的基本构
教学 活动 中, 教师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冷漠却普遍存在。 目前 ,
道德领悟和解释的能力 ,是对情境 的道德 内容的觉察和对行
这是个 道德问 许多学校重智轻德的评 价体制使 得这 一问题格外突 出。 应 为如 何影 响别 人 的意识 ,即敏锐 地认识 到 “ 在“
其 这 试教育” 的压力 下 , 一些教 师变得铁石心 肠 , 提高学生学业 题 ” 。 本质在于对情境 中道德成分的敏锐觉察与解释。 在
得尤为重要。
一
是紧密相连 的——对 道德问题的识 别是把道德想象嵌 入行 动 之中。 如果道德想象是一种能力 , 那么对道德问题 的识别则是 这种能力 的应用… 。 教育场景 中存在着大量 的道德问题 , 教师 能力的高低 与教师 的教育水平密切相关 。 对于教师来说 , 他也 必须感受 到教育情境 中的道德问题 ,才能有效地对学生实施 件及行为的易于感受 , 并给予它们关 注和积极反应的品性 。 它
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部分。
《说文解字》中有记载:“诚,信也。
信,诚也。
”“诚”的本义是诚实、真诚,引申为真实,强调了诚信的认知成分;“信”的本意是诚实不欺,引申为真实、不虚伪,对应了诚信的行为部分。
因此,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算作是真正的诚信。
当前中小学生普遍具有对“诚信”的认知,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却依然不时发生不诚信行为,体现出“嘴上说一套、手头做一套”的情况,即所谓“言行不一”“知行分离”的现象。
知行统一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我国传统道德精神的精髓。
历代先哲都把“知”“行”能否统一看作是做人的根本态度和道德理想加以重视。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中小学生诚信出现“知行分离”的现象并非个体品行发展的问题,而是受限于青少年成长中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性,且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中小学生诚信品质养中提出知行一致的联接策略,其意义犹如在学生诚信的知行鸿沟中架起一座桥梁,非常关键。
诚信的“知”与“行”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先决条件,以认知为特征的道德评价和情境知觉共同构成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核心因素。
简而言之,道德范畴下的诚信认知是指人们关于诚信行为、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和理解。
诚信认知的过程,既是对诚信知识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的过程,又是相应的诚信观念、情感、意志和信念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 Lewin)认为,行为是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的函数,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由此,诚信行为可视为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行为准则。
个体诚信行为是否发生取决于基础性的诚信认知水平,以及个体在相互交往的情境中所收集到的线索,通过推理分析是否符合自身的动机和需要从而做出的行为反应。
因此,个体具备高水平的诚信认知但并不等于在最终行为决策时一定会做出诚信行为,影响个体诚信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初中生德育工作方向
浅议初中生德育工作的方向摘要: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还存在着一些方式方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还存在方向模糊的问题,而问题的关键在于重品德的内容说教而轻品德的心理结构塑造。
关键词:德育;品德内容;品德心理结构;塑造“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
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我国德育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品德的具体内容是一定的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人的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它是历史的、具体的。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几乎可以说,人们有多少实践活动领域,就有多少品德的内容。
就实际的学校德育而言,几乎是围绕品德的内容展开的。
教育形式也局限于灌输,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道德教育采取的都是比较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这种方式在过去是有很好的效果的。
可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认知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已经不是老师说啥啥就对,大人说好他就好了。
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是指个体心理现象的形式、结构体。
例如,有人认为品德的基本结构为“知、情、意、行”,即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有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在古代,“德”又与“得”相通,《说文解字》里把“德”解释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
所谓“内得于己”,即反省自我,端正心性,使个人内心具有善之品性。
所谓“外得于人”,就是在内心确立正直原则、端正心性修养的基础上,身体力行,使内心的正直原则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可见,“德”是有鲜明的实践理性的特质的。
在现实中,造成我们德育工作实效减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德育在很多时候是只重内容说教而轻品德的心理结构塑造。
那么,怎样塑造学生品德的心理结构呢?首先,寻找出适当的道德行为途径。
就是确定在这一道德情境中应该做什么。
心理测验方法
12.将唐信送进监狱,对他本人是否有好处? 或者是否保护了其他人?
问题重要性排序
全面比较以上12个问题,按照它们在决策中的重要性排 出前4个,并按顺序填入下表
重要性
第一重要 第二重要 第三重要 第四重要
题号
一、品德的概念与特性
• 品德:关于个体在思想、政治、道德、 法制、个性、心理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稳
少阳型:“提谛好自责,有小小官则高
自宜,好为外交,而不内附”。
阴阳和平型:“居处安静,无为惧惧,
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
时变化,尊行谦谦,谭而不治,是谓
至治”。
二、心理测验的定义
• 阿纳斯塔西的定义:心理测验实质上是行为 样组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 肖鸣政的定义:通过一系列手段,将人的某 些心理特征数量化,来衡量人的智力水平和 个性方面差异的一种科学选择方法。
三、品德测评的理论依据
•测评应满足3个充分条件:
1.测评对象客观存在,并可以被人认识
与把握。
2.测评对象的质与量有大小、强弱与多
少上的程度差异、数量差异或存在与否
差异。
3.测评对象这种质与量的差异可以通过
比较进行确定与报告。
四、品德测评法
(一)FRC品德测评法 • 是肖鸣政教授1991年设计并进行过实验研究 的一种方法。 • 它是事实报告电子计算机辅助分析的考核性
(2)常模形式
A. 均数:常模的一种普通形式,某
一受试所测成绩(粗分,
或称原始分)与标准化样
本的平均值相比较时,才
能确定其成绩的高低。
B. 标准分:要确定受试某方面心理特征在 其相对应的正常人群中所处的
相对位置、水平,或者比较受
试某方面心理特征之间的差异,
品德教育案例
参考阅读:关于品德心理结构的不同看法阅读:“二分法”、“二分法”和“四分法”的品德结构在心理学史上,提顿斯(Tetens)在沃尔夫(C. WoIf)的官能心理学的基础上,创始了认识、情感和意志的“三分法”。
康德(I.Kant)是提顿斯的三分法的继承者,他以“知”、“情”、“意”为纲的《纯粹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实践理性批判》等哲学著作,不仅构成了他的“批判哲学”的体系,而且也构成了他的心理学的体系。
从此,“知”、“情”、“意”就被确定为心理结构的主要成分,即所谓心理过程的“三要素”或三种心理过程,而对“知”、“情”、“意”三要素的揭示,也构成了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在这三分法的基础上确定的品德结构,就是把品德看成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统一体。
目前国际流行的心理学文献,也大都采用这种观点。
正如美国品德心理学家雷斯特((T.R.Rest)所指出的:“纵观品德的研究,一般都是将它分为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美国传统的品德心理学持以这样的观点;前苏联的品德心理学基本上持以这样的观点;我国教育心理学界大都也持以这样的观点。
心理学中的“二分法”,即把心理看作是由认识和意向(或认识和行为)两种成分所构成的整体。
实际上,二分法仍是包含三种心理成分,提出二分法的心理学家并不否定情感成分的存在,只不过在情感的归属上与三分法有点差异。
在这种二分法基础上确定的品德结构,往往将品德看成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体。
前苏联的一些教科书,就是这么分析的。
美国有些品德发展心理学家的研究,主要也是围绕着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发展而开展研究的。
所谓“四分法”,只是将“意志”过程分为“意志”和“行为”两种成分,于是心理结构则成为“知”、“情”、“意”、“行”的统一体。
这种四分法,在普通心理学里并不常见,然而在品德心理学中却还是比较流行的。
在这种四分法基础上所确定的品德结构,所包含的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成分。
道德雷夫老师的道德发展六阶段
雷夫老师的道德发展六阶段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此阶段个体关注行为的直接后果与自身的厉害关系。
也即是说,个体出于一种自我保护本能,体现了趋利避害的意向。
这种行为当然是利己的,因为每个人都习惯于把关注点放于自身。
处于这一阶段的成人也不在少数,更遑论儿童!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此阶段个体持“对我有何益处”的立场,将正确的行为定义为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
为了获得外在的利益(奖赏)而保持良好的行为,是这一阶段思维的主要特征。
奖励物变成了行动的刺激物,一旦刺激物不存在,良好的行为将不再出现。
此阶段的缺陷是,个体极容易将目标集中于外在的奖赏,而不能真正将良好行为上升到自觉行动。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此阶段自我进入社会,扮演社会角色。
个体关注其他人赞成或反对的态度,保持与周围社会角色的和谐一致。
在这一阶段,人们已将注意力投射到他人的态度上,因此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属性。
他们做好某事的动机,往往是为了博得某些人的好感。
如果这一思维模式一直持续下去的话,人们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他人,而不是为了自己,这样的人,早晚会迷失自己。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此阶段的人们开始意识到遵守法律和社会习俗的重要性,因为它们对于维持社会有效运转非常重要。
社会规则是一个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身处于这一社会中的人们,如果想安稳地生活下去,一般都得遵守社会起码的规范。
在这一思维阶段,人们深刻领悟到自身的社会属性,知道遵守社会准则的意义。
雷夫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引领学生遵守规则,但不赞同他们盲从规则。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个体应持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因此,法律被看作是一种社会契约,而非铁板一块。
那些不能提升总体社会福利的法律应该修改,应该达到“给最多的人带来最大的利益。
在此阶段,人们具备了仁爱之心,对他人抱有同情心,与人相处时,能采用换位思考,力争让他人获得更大的利益。
要达到这一阶段,实属不易!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在这一阶段,人们依据道德自律来行事,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也不作宣扬。
雷斯特确定问题测验
雷斯特确定问题测验(Rest’s Defining Issues Test)由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J。
雷斯特开发的测验,简称DIT,是继J,皮亚杰和L。
科尔伯格之后当代道德心理领域重大进展和动态的反映。
一、产生背景确定问题测验产生的一个主要背景是,雷斯特对图1所示的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模型的修正。
众所周知,科尔伯格继承了皮亚杰的研究路线,但又有所发展。
他以两难道德情境故事为材料,让被试在开放式的陈述理由中投射其道德推理水平,发现了个体的道德成熟过程存在着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发展图式。
按科尔伯格及其学派的测验与计分系统,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被记为属于某一阶段、或属于某一主阶段同时附有某一副阶段。
在雷斯特看来,科尔伯格的方法,主要是其测验与计分系统,只能对道德发展作一种如图1所示的简单的反映,即其特征是诸阶段逐一出现、发展、消亡。
但是,雷斯特在对已有的研究他深入考察并积累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后发现,儿童的道德发展诚如科尔伯格提示的存在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模式,但图1的模型过于简单,而图2所示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型更符合个体道德发展的真实情况。
即,道德发展在个体早期也或多或少存在着较高阶段的道德判断倾向,发展过程中更为普遍的是几种道德判断类型都会延续相当长的时期。
其中占主导成分的那个类型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个体道德处于某一发展水平,但由于属第三水平即原则水平的阶段5,6是道德发展最高的也是最理想的层次,因此,雷斯特提出把属于阶段5,6的判断类型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即P分数作为个体道德发展水平的指标。
确定问题测验产生的另一个重要背景是,雷斯特在准备其博士论文(1969)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发现。
即当主试向被试呈示表示了科尔伯格发展图式中各阶段的道德陈述,然后让被试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接着按自己的喜欢程度作选择时,发现儿童对低于自己发展阶段的陈述是不喜欢的,对比自己的发展水平高了两个阶段的陈述或是茫然不能理解或是仅按自己的理解去诠释,他们所最喜欢的只是比自己的发展水平高出一个阶段的道德陈述。
人员素质测评方法
人员素质测评方法By崔杰一、前言企业人员素质测评是企业对拟选聘员工或在职员工进行的与其工作有关的素质测量评估。
现代人员素质测评应该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测评,即心理学、管理学、统计学等方面相结合的人才素质测评。
现代人员素质测评可以分为心理测试和智能测试两大类,心理测试又可以分为个性能力测试、职业能力测试、价值观测试、职业兴趣测试和情商测试;智能测试包括智力测试、技能测试、专业知识测试和情景模拟测试。
企业的人员素质测评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认知能力;二是社会成熟程度;三是行为风格因素,这也就是更多的关注了成就、智力、个性、兴趣、价值观等与工作效率相关的心理特征。
对上述心理特质作更进一步的划分以及分析,发掘出新的与工作相关的心理特质,尤其结合该组织的文化、风格与所针对的职位的工作分析进行映射,是现代人员素质测评的重要特征。
二、构建胜任力模型1.确定测评内容测评内容是指素质测评所指向的具体对象和范围,具有相对性,它的确定是以测评目的寓所测评的课题的特点为依据的。
2.确定测评目标测评目标是对测评内容筛选综合后的产物,主要依据测评的目的与工作职位的要求来确定。
3.确定测评指标测评指标是素质测评目标操作化的表现形式。
胜任力模型在对胜任力特征的不同理解和岗位要求的不同衍生出各种不同的胜任特征模型,比如冰山模型、洋葱模型、全脑模型以及通用模型等。
胜任特征模型的应用(1)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胜任某岗位的工作,确定选拔标准,即构建胜任特征模型;(2)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可以识别是否具备这些素质,确定选拔方式和手段,即选择测评工具;(3)具有什么样绩效的人才算具备了相应素质,这是素质检验的问题,即建立绩效反馈机制;(4)如何防止相应素质退化及相应素质的提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开发,即建设培训开发体系。
三、素质测评方法——心理测验、面试、评价中心(一)心理测验心理测验产生于对个别差异鉴别的需要,广泛用于企事业人员的挑选和评价,它实际上是一组行为样本的标准化、客观化的测量,不一定是真实行为,而往往是概括化了的模拟行为。
人员素质测评知识点
第一章素质测评导论1、素质的概念:(P2)素质是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包括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两个方面。
2、素质的特性:(P2)素质的九个特性:原有基础作用性、稳定性、可塑性、内在性、表出性、差异性、综合性、可分解性、层次性与相对性。
3、素质的构成(P4—5)图1—1体质身体素质体力精力学校教育程度文化素质自我学习程度素质社会化程度政治品质品德素质思想品质与创新意识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知识智力智能素质技能才能心理健康素质其他个性素质4、素质测评的概念:(P5)素质测评是指测评主体在较短时间内,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观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体系作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或者直接从所收集的表征信息引发与推断某些素质特性的过程。
5、素质测评的主要类型:(P7)按测评的目的与用途划分,有选拔性素质测评、诊断性素质测评、配置性素质测评、考核性素质测评与开发性素质测评。
(1)选拔性素质测评:选拔性素质测评是一种以选拔优秀人员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特点:第一,整个测评特别强调测评的区分功用;第二,测评标准的刚性最强;第三,测评过程特别强调客观性;第四,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第五,选拔性测评的结果是分数或是等级。
运用:许多待遇优厚、工作舒适的职位,常常有众多的求职者申请。
尽管我们采取了一定的形式筛选了许多不合格的求职者,但最后仍然存在许多可供选择的合格者,此时需要实施的则是选拔性的素质测评。
(2)配置性素质测评:以人事合理配置为目的。
特点:与其它类型的素质测评相比,具有针对性、客观性、严格性、准备性等特点。
运用:在人事配置中经常需要运用配置性素质测评。
(3)开发性素质测评:是一种以开发素质潜能与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特点:与其它测评类型相比,开发性素质测评具有勘探性、配合性、促进性等特点。
运用:要明确不同形态的人力资源,就必须实施开发性的素质测评。
大学生道德决策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对策
2020年8月第35卷第8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WeinanNormalUniversityAug.2020Vol.35㊀No.8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ɔ大学生道德决策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对策陈㊀抗(宿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宿州234000)摘㊀要:采用问卷法对安徽省3所高校69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探讨大学生道德推脱㊁道德敏感性㊁道德基础和道德行为四者之间的内在关系㊂研究发现:(1)不同道德情境下,大学生道德决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情境变化发生相应变化的㊂(2)大学生的道德基础㊁道德敏感性和道德行为水平均高于一般水平,道德推脱水平低于一般水平㊂(3)大学生在道德敏感性㊁道德基础㊁道德行为三个因子上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在道德推脱上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㊂女生的道德基础㊁道德行为水平显著高于男生,男生的道德敏感性水平显著高于女生㊂(4)大学生在道德推脱㊁道德行为和道德基础水平上有显著的年级差异,而在道德敏感性水平上则没有㊂(5)道德敏感性㊁道德推脱并行在大学生道德基础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㊂因此,在以后的道德教育中,要加强对大学生道德基础认知能力㊁道德问题辨别处理能力和法治意识的培养,从而完善其道德信仰结构,强化其道德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和控制其道德敏感性㊂关键词:大学生;道德基础;道德敏感性;道德推脱;道德行为中图分类号:G641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5128(2020)08-0031-08收稿日期:2020-06-11基金项目:宿州学院横向项目: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培训与咨询(2020XHX001)作者简介:陈抗(1981 ),男,安徽宿州人,宿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大学生道德心理研究㊂一㊁问题提出当前道德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越来越趋向于对道德本质的探讨,但道德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始终作为道德研究领域的天问命题存在㊂德西奥里等人认为当前道德科学研究较多地从更广泛的角度去理解人类道德的内在本质,更倾向于对道德进化基础㊁如何做出道德决策以及道德准则的构建与维持等方面进行过程性研究㊂[1-2]这些研究的一个共同趋向认为道德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直觉倾向和环境线索相互结合的产物㊂同时,也把道德思考作为一个重要概念运用在道德形成过程中,认为道德思考在个体道德决策过程中扮演着一个减缓或削弱道德直觉处理作用的角色㊂[2-3]这些研究结果无一不在彰显道德发展是在个体的道德基础(道德信仰)上基于对外在环境线索发生变化时的道德考量而做出的相应的道德选择㊂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道德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社会最高道德水平,可以说是整个社会道德取向的 风向标 ㊂因此,对大学生道德形成过程的本质和规律的研究关系着高校 立德树人 根本使命的实现㊂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而言,在面对道德问题进行选择和决策时,他们是完全恪守自身固有的道德基础来进行决策和行动,还是完全依据变化了的道德情境做出依事实变化思考后而行动,抑或是在恪守道德基础上依事实情境思考后进行相应调整而行动?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为当前道德心理学特别是道德决策心理学的研陈㊀抗:大学生道德决策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对策第35卷究提供新的参考范畴,而且也有利于弄清大学生道德决策的心理发生机制,进而为破解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工作难题拓展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途径㊂二、文献综述道德基础的研究,近年来以美国心理学家乔纳森㊃海特的 道德基础理论 最为突出㊂与以往的研究相比,道德基础理论重视对道德内容自身的探讨,解决了以往研究在现实中对道德心理发生机制的解释范围有限,难以准确描述和预测个体道德行为的不足,其主要观点认为人的道德具有先天的基础,并且在道德决策的形成过程中,直觉主导道德决策的做出,但同时又高度依赖于环境的影响㊂[4]海特认为不管文化背景如何,人们在进行道德决策时其内心都存在着几组道德基础,个体会用它们快速判断一件事情的对错或善恶㊂认为人类至少存在关爱/伤害㊁公平/欺骗㊁忠诚/背叛㊁权威/颠覆㊁圣洁/堕落五组道德基础㊂[5]同时,用这五组道德基础来解释跨文化的各种道德现象也取得了较为广泛的社会认同㊂[6]虽然道德基础理论在解释人类道德演化上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全面性,让人们体会到道德不仅可以调节和促进社会生活,同时也可以抑制个人的自我放纵和自利,但在一些社会事件上又存在明显的解释力不足现象㊂比如在电车难题相关研究中,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90%的个体都会做出功利主义行为,即牺牲1人拯救5人㊂但随着问题情境发生变化,比如增加能够促进被试情绪卷入的因素(心理距离㊁空间距离㊁时间距离)[7-9]㊁增加岔道上的人数[10]㊁受害者可识别性[11]等,被试的选择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不愿改变电车轨道,选择舍1救5的功利主义行为㊂同时一些研究表明如果岔道上的个体是年轻的㊁女性(特别是怀孕的女性)㊁与被试有较近的血缘关系或特殊关系[10,12],被试的反应亦是如此㊂对此现象,情境认知理论认为: 认知总是情境化的,认知过程的产生与认知能力的发挥总是定位于特定的情境当中㊂ [13]由此可知,人类在面对道德问题做出道德决策实施道德行为时,并不是百分之百地遵循原有的道德基础(道德信念)去实施相应的道德行为,而是依据具体道德情境进行道德思考后才做出个体认为是恰当的道德行为㊂雷斯特等人认为道德敏感性作为道德行为产生过程中逻辑上的初始心理成分,对道德决策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承担着对道德情境的领悟和解释,是对情境中道德内容的觉察和对行为如何影响别人的意识㊂[14-16]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假如个体对一个情境中的道德问题不敏感,那么他(她)将不可能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不可能把道德关注置于优先位置,也就无能力或不愿意去执行某个道德行为㊂[16]这就需要个体具有高度的道德敏感性,才有可能实施道德行为,避免非道德行为的发生㊂另外,施瓦茨认为在个体的个人道德标准和他(她)所采取的道德行为之间有一系列调节变量,其中后果意识和责任归属是两个最关键的调节变量㊂[16-17]只有在个体权衡了后果和代价之后,才能激活个人的内在道德准则或道德信仰,才算是真正达成了对道德问题的确认,才能实施或执行某个道德行为㊂由此可见,道德敏感性对道德行为和非道德行为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㊂道德敏感性是个体在后果意识的作用下对当前情境中的道德问题的一种敏锐觉察和解释能力㊂[18]当个体的道德敏感性水平低时,个体会觉察不到他人的情感和道德问题,就会做出不道德行为㊂而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 个体之所以会做出不道德行为是因为道德推脱可使主体内部的道德自律系统暂时失效,个体已形成的道德价值观不再发挥指引作用,使个体摆脱了因做了违背自己道德信仰的不道德行为而产生的罪恶感和自我制裁,使个体容易做出违反其道德标准的行为㊂ [19-20]相关研究表明,具有较高道德推脱水平的个体更可能或更易对他人实施不道德行为,更倾向于对不道德行为有积极的认知态度㊂[21]这是因为道德推脱的推理过程巧妙地将非道德行为与其所产生的罪恶感和自责有效分离开,将结果化小或将责任推卸给他人㊂[22-23]总之,个体是否会做出相应的道德行为可能受道德敏感性和道德推脱两个方面心理过程的影响㊂[18]这两方面的过程可以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也可以是承上启下的两个过程㊂[22]基于以上理论阐述,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验证大学生的道德决策过程是否是一个动态的㊁协调发展㊃23㊃2020年第8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变化的过程㊂通过调查大学生的道德基础㊁道德敏感性与道德推脱对其道德行为产生的内在影响,对大学生的道德决策进行数理性研究,以探讨在大学生道德决策过程中,道德敏感性与道德推脱是否对大学生道德行为产生中介调节效应㊂三㊁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一)数据来源选取安徽省3所高校的大学生为样本,分别在大一㊁大二和大三年级随机发放问卷900份,最后回收问卷812份,问卷回收率为90.2%;剔除无效问卷117份,共获得有效问卷695份,问卷有效率为85.6%㊂其中男生228人,女生467人;大一181人,大二302人,大三212人;平均年龄22岁㊂(二)研究工具道德基础问卷采用Graham等人编制的 道德基础问卷 [24],问卷共32个条目,采用李克特5点评分方式,总分越高代表道德基础水平越高㊂本次测量中问卷整体的α系数为0.91㊂道德敏感性问卷采用Kiris等人编制的 道德敏感性问卷ESSQ [25],问卷共28个条目,采用李克特5点评分方式,总分越高代表道德敏感性水平越高㊂本次测量中问卷整体的α系数为0.79㊂道德推脱量表采用Bandura等人开发的 道德推脱量表 [26],问卷共32个条目,采用李克特5点评分方式,总分越高代表道德推脱水平越高㊂本次测量中问卷整体的α系数为0.89㊂道德行为问卷为自编问卷,共4个条目,采用李克特5点评分方式,问卷总分为4个项目分数的总和,总分越高代表做出道德行为的可能性越高㊂本次测量中问卷整体的α系数为0.83㊂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为:χ2/d=2.85,GFI=0.94,RMSEA=0.051,NFI=0.94,CFI=0.96㊂(三)研究程序和数据处理本次研究程序为:把纸质版问卷通过快递方式发给各高校事先联系好的辅导员,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调查程序由辅导员对所管理的班级学生进行随机分层抽样问卷调查,问卷填写完成后再由辅导员当场收集,快递给研究者㊂本次数据处理和分析使用SPSS20.0和AMOS17.0软件㊂四㊁研究结果(一)大学生道德基础㊁道德推脱㊁道德敏感性和道德行为的一般特点由表1可知,大学生的道德基础平均得分为3.4353,道德敏感性平均得分为3.8239,道德行为平均得分为4.4470,3项得分均高于平均水平;道德推脱平均得分为2.3091,低于平均水平㊂表1㊀大学生道德基础㊁道德推脱㊁道德敏感性和道德行为的一般特点道德基础道德推脱道德敏感性道德行为MʃSD3.4353ʃ0.422242.3091ʃ0.512283.8239ʃ0.457254.4470ʃ0.63298㊀㊀(二)不同性别㊁年级大学生的道德基础㊁道德推脱㊁道德敏感性和道德行为的差异比较由表2㊁表3可知,大学生在道德基础(T=51.143,P=0.000)㊁道德敏感性(T=13.815,P=0.000)和道德行为(T=11.057,P=0.001)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道德推脱(T=1.134,P=0.285)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㊂在道德基础㊁道德行为上,男生显著低于女生;在道德敏感性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㊂在道德基础(F=8.538,P=0.000)㊁道德推脱(F=4.427,P=0.012)和道德行为(F=11.477,P=0.000)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道德敏感性(F=4.766,P=0.009)上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㊂通过对不同年级大学生在道德基础㊁道德推脱和道德行为上的多重比较检验,发现大学生道德基础在大一㊁大二和大三年级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且呈随年级升高而上升趋势;大学生道德推脱除大一和大二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余年级间差异均显著,且呈随年级升高而下降趋势;大学生道德行为在大一㊁大二和大三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呈随年级升高而上升趋势㊂(三)大学生道德基础㊁道德推脱㊁道德敏感性和道德行为的相关分析为检验大学生道德基础㊁道德推脱㊁道德敏感性和道德行为四者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并进一步检验道德敏感性㊁道德推脱在大学生道德基础对其道德行为的影响中是否存在中介效应,首先必须要对㊃33㊃陈㊀抗:大学生道德决策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对策第35卷四者进行相关分析㊂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道德基础与道德敏感性㊁道德行为之间呈显著正相关,道德推脱与道德基础㊁道德敏感性和道德行为之间呈显著负相关,道德敏感性与道德行为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四者之间两两相关显著㊂这一结果预示着道德推脱㊁道德敏感性在大学生道德基础对其道德行为的影响中可能存在中介效应㊂结果见表4㊂表2㊀不同性别大学生道德基础㊁道德推脱㊁道德敏感性和道德行为的差异比较变量男生女生TP道德基础3.3981ʃ0.509333.4725ʃ0.3222651.1430.000道德推脱2.4086ʃ0.539442.2182ʃ0.471971.1340.285道德敏感性3.8487ʃ0.517123.7765ʃ0.3948413.8150.000道德行为4.4112ʃ0.691034.4676ʃ0.5763111.0570.000表3㊀不同年级大学生的道德基础㊁道德推脱㊁道德敏感性和道德行为的差异比较变量大一大二大三FP道德基础3.3513ʃ0.472713.4591ʃ0.394803.5421ʃ0.371708.5380.000道德推脱2.3665ʃ0.612162.3094ʃ0.468132.1887ʃ0.406974.4270.012道德敏感性3.8496ʃ0.493273.7623ʃ0.439213.8963ʃ0.427544.7660.009道德行为4.3127ʃ0.723574.4448ʃ0.606934.6611ʃ0.4284411.4770.000表4㊀大学生的道德基础㊁道德推脱㊁道德敏感性和道德行为的相关分析变量道德基础道德推脱道德敏感性道德基础1道德推脱-0.146∗∗∗1道德敏感性0.323∗∗∗-0.223∗∗∗1道德行为0.412∗∗∗-0.353∗∗∗0.573∗∗∗㊀㊀㊀㊀㊀㊀㊀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㊂㊀㊀(四)大学生道德基础㊁道德推脱㊁道德敏感性和道德行为之间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首先,验证道德推脱和道德敏感性在大学生道德基础对其道德行为的影响过程中是否存在多重中介效应,采用AMOS17.0软件进行验证,最终验证获得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的卡方与自由度比值=12.467>3.000,RMSEA值=0.311>0.080,这一验证结果显示:道德推脱和道德敏感性在大学生道德基础对其道德行为影响过程中不存在多重中介效应㊂其次,验证道德推脱㊁道德敏感性分别在大学生道德基础对其道德行为影响过程中是否存在中介效应㊂中介效应模型采用Baron和Kenny的中介效应分析步骤进行验证㊂[27]结果见表5㊂表5结果显示,在检验道德敏感性是否对大学生道德基础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中介效应过程中,结果发现在模型1中大学生道德基础对其道德敏感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323,P<0.001);在模型2中,大学生道德基础(β=0.412,P<0.001)㊁道德敏感性(β=0.525,P<0.001)分别对其道德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模型3中,由于在大学生道德基础对其道德行为的影响中添加了道德敏感性因素,使得大学生道德基础对其道德行为的影响值β从0.412减至0.236,从解释道德行为总变异的16.1%增至37.3%,且大学生道德基础㊁道德敏感性与道德行为显著相关,由此可以判断出道德敏感性在大学生道德基础对道德行为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㊂在检验道德推脱是否对大学生道德基础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中介效应的过程中,结果发现在模型1中,大学生道德基础对其道德推脱有显著的负向影响(β=-0.146,P<0.001);在模型2中,大学生道德基础(β=0.412,P<0.001)㊁道德推脱(β=-0.353,P<0.001)分别对其道德行为产生显㊃43㊃2020年第8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著的正向和负向影响;在模型3中,由于在大学生道德基础对其道德行为的影响中添加了道德推脱因素,使得大学生道德基础对其道德行为的影响值β从0.412减至0.361,从解释道德行为总变异的16.1%增至24.5%,且大学生道德基础㊁道德推脱与道德行为显著相关,同样可以判断出道德推脱在大学生道德基础对道德行为影响中也存在部分中介效应㊂表5㊀大学生道德基础㊁道德推脱㊁道德敏感性和道德行为中介模型检验变量模型1模型2模型3MSMDMBMBMBMBMBMBMF0.323∗∗∗0.412∗∗∗0.236∗∗∗MF-0.146∗∗∗0.412∗∗∗0.361∗∗∗MS0.525∗∗∗0.497MD-0.353∗∗∗-0.294∗∗∗R20.1200.0200.1610.3270.1590.1200.3730.245AdjR20.1180.0180.1570.3250.1570.1190.3710.243F.change96.06815.331131.675339.764131.67596.721206.968113.089㊀㊀㊀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㊀㊀㊀MF:道德基础,MS:道德敏感性,MD:道德推脱,MB:道德行为㊂五㊁讨论与启示总体看,本研究的结果为:(1)不同道德情境下,大学生道德决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情境变化发生相应变化的㊂(2)大学生在道德基础㊁道德敏感性和道德行为上的得分均高于一般水平,在道德推脱上的得分低于一般水平㊂(3)大学生在道德基础㊁道德敏感性和道德行为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道德推脱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㊂在道德基础㊁道德行为得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道德敏感性得分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㊂(4)大学生在道德基础和道德行为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整体呈随年级升高而上升趋势,在道德推脱水平上,除大一和大二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余年级间差异均显著,整体呈随年级升高而下降趋势,在道德敏感性水平上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㊂(5)道德敏感性㊁道德推脱并行在大学生道德基础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㊂对于以上研究结论,结合已有文献和研究者自身研究经验,尝试从以下方面做出合理的解释㊂第一,对于大学生在道德基础㊁道德敏感性和道德行为上的得分高于一般水平,道德推脱得分低于一般水平㊂这可能因为:(1)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相对高认知人群,其所接受的道德理论较多,对道德认识较为深刻,同时又较少地体验社会中情境的复杂性,还没有受到社会中一些不良习气的浸染,因此大学生在面对道德问题进行决策时,他们更多地停留在理论逻辑层面,依然坚持从公平和正义的角度出发做出道德决策㊂(2)道德基础和道德敏感性二者之间存在交互影响关系,使大学生因道德认知水平较高,形成的道德基础水平也较高,因而培养其具有较高的道德敏感性;同时又因大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敏感性让其对道德基础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进一步促成其道德基础水平的提高,在这种交互作用影响下,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倾向水平更高㊂(3)大学生因拥有较高的道德认知能力,养成了较高水平的道德理性,使其在具体的道德问题情境中,能清醒地认识自身的责任和影响,因而在道德推脱得分上低于一般水平㊂第二,大学生在道德基础㊁道德行为水平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道德敏感性水平上女生显著低于男生,在道德推脱水平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与以往的研究既有相一致的方面,也有不一致的方面㊂这可能因为:(1)女生在学习上比男生更努力和踏实,同时也比男生更富有同情心和同理心,因此在道德基础㊁道德行为上表现出更高的水平;(2)社会性别角色定位导致在对一个道德事件的处理上,社会对男性要求更高㊁更苛刻,随之而来㊃53㊃陈㊀抗:大学生道德决策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对策第35卷的压力也大,必然导致男性在道德敏感性上被迫比女性更敏感,以利于男性在社会生活中能更好地适应和生存;(3)道德推脱作为在道德事件发生时个体在即将或免于做出不道德行为时的一种自我保护或开脱的心理,对于每个个体而言都是或多或少的本能存在,因此导致大学生在道德推脱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㊂第三,大学生在道德基础㊁道德行为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整体呈随年级升高而上升趋势㊂在道德推脱水平上,除大一和大二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余年级间差异均显著,整体呈随年级升高而下降趋势㊂在道德敏感性水平上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㊂这可能因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整体认知水平逐渐增强,对外在事件的认识也更加理性和敏锐,自身在事件中的责任意识也更加明晰,因此导致大学生在道德基础㊁道德行为水平上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上升,道德推脱水平随年级的升高而不断下降现象㊂在道德敏感性水平上,由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都处在高级抽象思维发展阶段,在思维发展的分级上差异不明显,因此造成大学生道德敏感性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㊂第四,从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虽然道德敏感性㊁道德推脱并行在大学生道德基础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但两个中介效应还是存在差异的㊂道德敏感性在大学生道德基础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关系中,由于道德敏感性因素的参与使得大学生道德基础对其道德行为的预测力水平下降显著,从预测力40.0%下降到22.7%,由此可以看出道德敏感性在大学生道德基础对道德行为的影响中存在较强的负性中介效应㊂同时因为大学生道德基础㊁道德敏感性和道德行为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由此可以看出道德敏感性水平太高对个体的整体道德品性的形成不是一件益事㊂这可能跟大学生在道德情境中因其具有高度的道德敏感性而对道德事件本身做出误判或对道德事件后果影响程度估计过高所导致㊂而道德推脱在大学生道德基础对其道德行为的影响关系中,由于道德推脱的参与使得大学生道德基础对其道德行为的预测力水平下降,但变化不大,仅下降了4.4%,由此可以看出道德推脱在大学生道德基础对道德行为的影响中起到较微弱的中介效应㊂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中的一个群体,自身的高认知性㊁高理论性㊁高社会责任感,赋予了大学生在对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更倾向于对事实本身以及对事件和自身行为负责的一种美好的品德,因此使得大学生的道德推脱整体水平低于一般水平,也因此在其道德基础对道德行为影响关系中起到的中介效应作用有限㊂依据以上研究结论,我们在今后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中,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促使大学生道德基础㊁道德敏感性和道德行为能力获得提升,道德推脱下降到一个社会可接受的水平㊂第一,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道德基础知识的认知领悟能力的培养,以完善其道德信仰结构㊂在大学生日常道德教育中,需要教师在课堂中采用符合大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方法把道德知识理论嵌入大学生内在道德认知系统中,加深大学生对道德基本知识规范和原则的认同,进一步内化成自身道德信仰,以丰富和完善大学生内在道德信仰结构,使其成为指导大学生道德行动的内在动机㊂[28]第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道德问题的辨别处理能力,以强化其道德实践操作能力㊂在常规的道德内容教育中,教师不要一味地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基础理论知识的灌输,而要围绕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涉及道德问题的真实事例进行多元道德问题情景设置,让大学生充分展开道德想象,进行相应的角色扮演和实践体验置于问题情境和问题实践中,尝试运用课堂中所学的道德知识规范和原则对涉及的道德命题进行理解㊁推理和判断,以培养大学生对不同情境下道德问题的辨别㊁判断㊁推理和处理能力㊂第三,进一步强化大学生道德想象力和道德敬畏意识的培养,以提升和控制其道德敏感性㊂在日常的大学道德教育课堂中,要强化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想象力和对道德的敬畏意识,这是因为:首先,道德想象力能帮助大学生在抽象的道德规则与具体的生活实践之间形成敏锐的联系,深化大学生道德认知㊁道德行为的适度和对行为可能后果的预示;同时可以促进大学生对道德情境进行多角度的考察,深入他人的情感和设身处地对他人的处境保持㊃63㊃。
道德心理学研究方法
访谈法的分类
直接---间接 非结构性----结构性-----半结构式 个别----集体
对偶故事法
(1)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听到有人叫他去吃饭, 就去开餐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 有一个盆子,盆内有15只茶杯,结果撞倒了盆叫亨利的男孩,一天,他母亲外出,
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归因 道德情感(移情、情境) 道德行为
心理学研究方法体系
理论或思辨研究的方法:弗洛伊德、艾里克森 (现象学)描述性的方法: 观察 个案 访谈 实证性的研究方法: 测量、 评定、 实验
1、道德认知的研究
1.1访谈法: 皮亚杰:对偶故事法 柯尔伯格:两难问题法(MJI) 1.2 纸笔测验: 莱斯特:确定问题测验(DIT) 乔治·林德:道德判断测验(MJT)
医生的困境
一个妇女患了癌症而且没有任何治愈的希望。她非常痛苦
而且虚弱到大剂量的像吗啡那样的止痛药也足以使她致命。当
她稍微有点力气的时候,她请求医生给她足够的可以致命的止 痛药。她说她再也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了,而且无论如何都会 死的。医生遵照了她的意愿。
道德情感的研究(移情、情境)
实验法 斯陶布的社会行为理论 巴利、拉塔内:旁观者效应
国大小媒体同声谴责纽约人的异化与冷 漠。
道德行为的研究
班杜拉等:攻击反应实验 沃尔斯特抗拒诱惑实验
1961年,班杜拉等人进行了攻击反应实验, 被试为72名3-5岁的儿童。每次实验者将 一名儿童带入实验室。实验室内的一角放有 玩具娃娃和一些修理工具,一个成人站在那 里。在一种条件下,儿童看到成人拿起玩具 娃娃,拳打脚踢。同时还喊着:“打你的鼻 子”,“打倒你”。在另一种条件下,儿童 看到成人
道德判断访谈法(MJI)
两难故事:《海因兹偷药》
发展心理学之道德的发展
个体自身的因素
性别:在无他人在场的情况下,男性和女性助人的比率一样,而在有他人的情况下,男性比女性表现出更多的助人行为;
个性特征:利他的个性特征在某些情境中促进了亲社会行为,爱社交的幼儿有更多的利他行为,积极的观念会促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观点采择能力:与亲社会行为成高相关,但在实际研究中结果与理论并不完全一致;
巴—塔尔的利他行为发展理论:
利他行为至少要符合3个条件:行为必须是自愿的、自发的,行为的目的是使他人受益,不期望任何外界的回报
提出亲社会行为的3个认知因素:亲社会行为是有不同的行为动机引发的,观点采择能力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认知基础,延迟满足的认知能力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的。
利他行为发展的6个阶段:顺从及具体的强化物、顺从、自发和具体的回报、规范的行为、普遍的互利互惠、利他行为
道拉的挫折—攻击假设说:
个体的受挫感引发了攻击驱力的觉醒,这种驱力指向引起挫折的原因,从而引起攻击或破坏行为
贝克维兹修正了挫折—攻击假设说,认为由挫折产生的消极情绪能引起最初的攻击倾向性,但是否产生外在的攻击行
被激怒个体的5个阶段的信息加工:线索编码、线索解释、反应搜索、反映评估与抉择、反应执行
艾森伯格设计了亲社会两难情境,从而提出了儿童亲社会推理的阶段模式:
①享乐主义、自我关注的取向(学前儿童及小学低年级儿童)
②他人需求取向(小学生及正要步入青春期的儿童)
③赞许和人际关系取向(小学生及一些高中生)
④自我投射的、移情的取向(高中生及一些小学高年级学生)
⑤内化的法律、规范和价值观取向(少数的高中生、小学生中没有达到这一阶段的)
道德行为,是指采取符合从人类利益和公正角度出发的道德规范和标准的行动,或是个体面临道德问题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自觉地复杂的意志行动过程。
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部分。
《说文解字》中有记载:“诚,信也。
信,诚也。
”“诚”的本义是诚实、真诚,引申为真实,强调了诚信的认知成分;“信”的本意是诚实不欺,引申为真实、不虚伪,对应了诚信的行为部分。
因此,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算作是真正的诚信。
当前中小学生普遍具有对“诚信”的认知,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却依然不时发生不诚信行为,体现出“嘴上说一套、手头做一套” 的情况,即所谓“言行不一”“知行分离”的现象。
知行统一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我国传统道德精神的精髓。
历代先哲都把“知”“行”能否统一看作是做人的根本态度和道德理想加以重视。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中小学生诚信出现“知行分离”的现象并非个体品行发展的问题,而是受限于青少年成长中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性,且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中小学生诚信品质养中提出知行一致的联接策略,其意义犹如在学生诚信的知行鸿沟中架起一座桥梁,非常关键。
诚信的“知”与“行” 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先决条件,以认知为特征的道德评价和情境知觉共同构成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核心因素。
简而言之,道德范畴下的诚信认知是指人们关于诚信行为、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和理解。
诚信认知的过程,既是对诚信知识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的过程,又是相应的诚信观念、情感、意志和信念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 K. Lewin )认为,行为是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的函数,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由此,诚信行为可视为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行为准则。
个体诚信行为是否发生取决于基础性的诚信认知水平,以及个体在相互交往的情境中所收集到的线索,通过推理分析是否符合自身的动机和需要从而做出的行为反应。
因此,个体具备高水平的诚信认知但并不等于在最终行为决策时一定会做出诚信行为,影响个体诚信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雷斯特确定问题测验
雷斯特确定问题测验(Rest’s Defining Issues Test)由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J。
雷斯特开发的测验,简称DIT,是继J,皮亚杰和L。
科尔伯格之后当代道德心理领域重大进展和动态的反映。
一、产生背景确定问题测验产生的一个主要背景是,雷斯特对图1所示的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模型的修正。
众所周知,科尔伯格继承了皮亚杰的研究路线,但又有所发展。
他以两难道德情境故事为材料,让被试在开放式的陈述理由中投射其道德推理水平,发现了个体的道德成熟过程存在着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发展图式。
按科尔伯格及其学派的测验与计分系统,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被记为属于某一阶段、或属于某一主阶段同时附有某一副阶段。
在雷斯特看来,科尔伯格的方法,主要是其测验与计分系统,只能对道德发展作一种如图1所示的简单的反映,即其特征是诸阶段逐一出现、发展、消亡。
但是,雷斯特在对已有的研究他深入考察并积累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后发现,儿童的道德发展诚如科尔伯格提示的存在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模式,但图1的模型过于简单,而图2所示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型更符合个体道德发展的真实情况。
即,道德发展在个体早期也或多或少存在着较高阶段的道德判断倾向,发展过程中更为普遍的是几种道德判断类型都会延续相当长的时期。
其中占主导成分的那个类型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个体道德处于某一发展水平,但由于属第三水平即原则水平的阶段5,6是道德发展最高的也是最理想的层次,因此,雷斯特提出把属于阶段5,6的判断类型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即P分数作为个体道德发展水平的指标。
确定问题测验产生的另一个重要背景是,雷斯特在准备其博士论文(1969)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发现。
即当主试向被试呈示表示了科尔伯格发展图式中各阶段的道德陈述,然后让被试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接着按自己的喜欢程度作选择时,发现儿童对低于自己发展阶段的陈述是不喜欢的,对比自己的发展水平高了两个阶段的陈述或是茫然不能理解或是仅按自己的理解去诠释,他们所最喜欢的只是比自己的发展水平高出一个阶段的道德陈述。
基于工程认知的工程伦理教学实践研究
2021年5月总第361期ISSN1672-1438CN11-4994/T 基于工程认知的工程伦理教学实践研究米伟哲 宋以国 周 莹哈尔滨工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摘 要:结合教学对象特征,依据人的道德伦理认知规律,探讨研究高等工程教育过程中面向低年级学生开设工程伦理课程所面临的教学实践问题。
关键词:工程伦理;工程认知;实践教学作者简介:米伟哲,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宋以国,工学博士,讲师;周莹,工商管理硕士,讲师。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程训练类课程建设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编号:SJGY20190151);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工程认知的工程伦理教学研究与探索”(编号:JG2019B5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8年发布的《关于制订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学位办〔2018〕14号),正式将“工程伦理”纳入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公共必修课,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视,为工程伦理教育发展提供了保障。
美国桥梁工程学家大卫•贝灵顿曾说过:在工程教育中,伦理学不必是一个独立的领域或是对工程学课程的附加。
正如一座由伟大的工程师设计的桥梁,其外部结构无须额外装饰那样,伦理学(特别在其与工程相关的范围内)同样也应该是工程学的一个内在部分。
伦理纬度是工程教育改革的核心[1]。
要实现培养学生工程伦理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工程伦理素养这样的教学目标,工程伦理教育应贯穿于工程教育的整个过程,为低年级学生进行工程伦理教育打好基础。
1 教学对象特征分析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
大学一年级本科生对工程领域、工程师职业、工程知识的真正了解少之又少,相关的工程实践经验及实际的社会经验也非常少。
尽管在大学报考时学生选择了理工科的专业,但很多学生对工程师职业、工程伦理的认知都是非常肤浅和模糊的。
哈尔滨工程大学结合教育部工程专项课题研究,曾开展了关于学生对工程师职业认知的综合问卷调查,在被调查的734名学生当中,非常清楚工程师从业要求的占2.12%,比较清楚的占30.64%,不清楚或从未思考过该问题的学生比例高达67.24%[2];刘莉和李宁对 944 名工科院校的学生进行过“关于高校工程伦理教育对于工科学生培养的必要性认识”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学生认为“重要,迫在眉睫”;7%认为“不重要”;13%认为“无所谓,和我关系不大”[3]。
对道德发展理论的三点理解 -檀传宝
对道德发展理论的三点理解中国教育先锋网 2005-08-13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是教师必须对德育对象的道德发展有一个正确的了解。
如何实现对道德发展理论有正确的理解,需要考虑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道德发展应从整体角度综合理解对道德发展的研究很多。
影响大的流派主要有三个:情感发展方面的精神分析理论、行为发展方面的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方面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所谓整体的道德发展就是我们应当吸收众家之长,将德育对象道德发展的认知、情感、行为等等方面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整体,从不同侧面去解释,不能迷信某一项研究结论。
比如对等认知发展理论,一般的批评有:第一,“公正”是唯一的道德取向吗?这是科尔伯格的博士生、心理学家吉利根(C.Gilligan)提出的疑问。
吉利根通过研究证明,人类的道德取向不仅是公正,而且也包括“关怀”;人在道德发展中不仅有客观性、逻辑性、理智性的成分,而且有主观、情感和直觉的成分。
厚此薄彼是错误的。
第二,许多人认为通过二难故事进行道德判断的学习与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道德冲突差别巨大。
虽然科尔伯格对道德发展及道德教育的贡献是划时代的,但是他始终回答不了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惯偷明明知道偷东西不对,但他仍然行窃?”也正是上述一些批评的存在,科尔伯格在1973年以后进行了弥补小组道德讨论模式缺陷的“公正团体”模式的实验。
事实上个体的道德发展虽然可以分析为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但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并没有完全离开道德认知的情感或行为,也没有离开情感的认知或道德行为。
在对道德发展的心理学研究方面,西方心理学家已经开始了纠偏的工作。
其中重要的代表是美国心理学家雷斯特(J.Rest)。
雷斯特提出的解释道德行为四个环节(解释情境、作出判断、道德抉择、实施行动)与人不同的是,对这些环节的解释不再仅仅是认知的,而是既有认知的,也有情感的、社会学习的分析。
这一点,对于我们在方法论上正确认知道德发展应当有一定的启发。
社会心理学揭秘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社会心理学揭秘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它通过对个体和群体行为的观察和实验研究,揭示了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这些心理机制是人类行为的驱动力,深入理解它们对我们认识社会、理解他人和自我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由社会心理学家弗雷斯特·费斯汀格提出的,它指出当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与其价值观、信念或态度相冲突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这种认知失调引发的心理不适驱使个体进行一系列行为,以减轻认知失调的冲突。
例如,一个人抽烟却知道吸烟对身体有害,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为了减轻这种认知失调,这个人可能会找到各种理由来合理化自己吸烟的行为。
二、隐喻理论隐喻理论由社会心理学家乔治·莱可夫和马克·约翰逊提出,它认为人类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是通过将其与具体的感官经验进行隐喻化来实现的。
我们使用隐喻来表达和理解情感、思想和观点。
例如,我们常常用“时间就是金钱”这个隐喻来强调时间的宝贵和重要性。
三、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由社会心理学家乔治·赫伯特·梅德文研究的,它主要关注个体如何选择、处理和记忆关于自己和他人的信息。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人们在评价自己和他人时会采用不同的认知策略。
例如,当个体需要评价他人的外貌时,会倾向于使用外貌先入为主的认知策略。
四、从众行为从众行为是指个体在面对社会压力时选择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行为。
这种行为是为了避免社会排斥或受到社会赏识。
从众行为在集体行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容易导致群体思维和盲从行为。
例如,某个场合中大家都以同样的方式鼓掌,即使某些人对于被鼓掌的事情并不赞同,也会选择从众行为。
五、群体决策群体决策是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所涉及的心理机制。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体决策更容易受到信息偏见、群体压力和决策风险的影响。
因此,在群体决策时需要考虑如何减轻这些影响,避免出现错误或不公正的决策。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雷斯特的道德行为模型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雷斯特的道德行为模型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情志,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雷斯特的道德行为模型”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雷斯特的道德行为模型美国心理学家雷斯特提出的一种综合性的道德行为的发生模型。
他从分析特定的道德行为产生过程中的构成因素出发,认为个体道德行为的产生必须经历四个基本过程:(1)解释道德情境。
理解面临的具体道德情境,估计可能采取的各种行动对他人产生的影响和后果。
它要求个体具有一定的道德敏感性和道德推理能力。
(2)作出道德判断。
在理解道德情境后,进一步考虑道德行动的方针,确定在这一道德情境中的行动。
这一过程涉及的主要是与道德判断有关的问题。
(3)进行道德抉择。
在道德判断的基础上决定道德行为计划。
在这一过程中,个体据以作出判断的道德动机有时并不有力,而一些非道德的价值观念却影响个体作出相应的道德抉择并付诸行动。
此时,个体的各种道德动机会被激发,道德动机的斗争也相当激烈。
(4)履行道德行为计划。
在道德抉择的基础上,把道德意向转化成道德行动,执行道德行为计划。
此时,个体除需明确行动的具体步骤外,还要设想实行过程中的各种障碍,估计可能遇到的困难,从而坚定意志去克服挫折,抗拒诱惑,完成道德行为。
该模型并不是一种线性的决策模型,它并不认为个体的行动在一定时间内必定从一个成分依次转入另一个成分。
尽管四种成分之间存在着一种逻辑顺序,但每一成分由于正负反馈回路作用而前后互相影响着。
由于这一模型只是从分析具体道德情境中特定道德行为的构成因素入手,因此在解释道德行为产生的根本决定性原因上有一定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斯特的道德心理学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31雷斯特的道德心理模型雷斯特的道德心理模型(Rest’s Model of Monal Psychology)8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J.雷斯特明确提出了道德心理四过程模型。
其基础是自70年代中期以业以他为代表的明尼苏达大学有关学者的大量研究。
它集中反映了当代道德心理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
雷斯特的道德心理模型与他对个体道德及其来源的看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他认为,个体的道德是类型特别的一种个体社会价值观,它与协调社会中个体间的种促合作活动有关,也与解决个体间发生的种种利益冲突有关,而这种协调和解决的主旨是增进人类的福祉。
雷斯特指出,个体的道德根植于社会环境。
因为,群居生活是人类生活的一个特点,人们在相互作用中既需要协调和合作、又需要竭力避免矛盾和冲突,道德在这方面起飞丰与礼仪、习俗、法律等相仿的制约、调节作用。
同时,个体的道德也根植于其自身的发展之中。
因为,亲社会行为方面、群体心理方面、人格发展方面和人类学方面的研究表明,个体发展早期已可发现道德发展的胚芽,个体具有重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倾向,个体普遍具有当个有道德的正直的人的愿望。
但是,反观心理学对个体道德现象的研究,认知发展学家主要从认知方面加以研究,心理分析学家刻意从情感方面进行考察,社会学习论者则着重从行为习得方面加以探讨。
这无疑忽视了个体道德具有既源自个体,又源自社会,且属于一种个体社会价值观的特点。
其实,雷斯特认为,不存在完全排除了情感影响的认知,也不可能有不受任何认知影响的情感,更不会有丝毫不受认知和情感影响的行为,这是个体道德现象的明显特点。
据此,雷斯特认为,对个体道德这一心理现象应该从这样的问题入手探究:个体的道德行动是如何产生的?即面对具体情境的个体形成道德行动会经历哪些心理过程?雷斯特的回答是,合乎逻辑地说,这必然至少经历四个基本心理过程,也就是遵循着他的道德心理四过程模型。
雷斯特对其模型的四个过程及有关研究的论述如下:过程一,解释情境。
面临特定的具体情境,个体必须先竭力加以理解,对自己说明当前发生了什么,然后估计可能采取哪些行动,以及它们对自己和他人有何影响和后果。
需要指出,在社会情境被解释的时候,个体还会有情感的强烈唤起,即人们在理解情境的同时就已可能对事件或人物怀有了肯定的或否定的情感。
这不是指情感可以独立于认知,而是表明了随着最初的认知会一下子产生冲动性的情感。
这种情感的唤起常不依个体主观意志为转移,而且会使个体去突出或抹杀情境具有的某种意义,故它对动机的形成起着一定的作用,从而也就成了研究者注意的一个热点问题。
与过程一有关的心理学研究及其成果主要有:旁观者对突发事件之反应的研究,这方面的结果表明许多个体甚至在解释相对较为简单的情境时也会出现困难;助人行为的研究,这方面结果表明是否理解及如何理解情境中的有关线索与是否实施助人行为或是否有自觉而持续的助人行为有密切联系。
上述两方面的研究表明,不可低估有些个体在解释社会情境时所面临的困难,更不能把不当的解释误认为是个体心理防御机制使然。
个体对情境的道德意义的理解、解释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今天,社会认知研究指出它含有线索检索、信息整合、作出假设、进行推断等等,而它们都与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关。
道德敏感性的研究也与过程一有关。
这方面的研究发现,对其他人的需要、利益的敏感程度,个体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
如有的个体会把别人的每一个举动、每一项活动、每一种表情都视为饱含着道德意义,而有的个体直到目睹鲜血才会意识到面临了道德问题。
个体的道德敏感性一般会随年龄和经验而发展。
当前,这个方面有两位活跃的研究者,他们是M.贝博和J.活尔克,都曾是雷斯特的研究生。
贝博的研究在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进行。
活尔克的研究则在方法上对前乾作了变化,主要是以心理咨询情境为刺激材料,并制成了录像带。
他们都致力于发展这方面的测量记分系统。
过程二,作出判断。
在解释情境的基础上,个体从各种可能的行动中决定其中的哪一个在道德上是正确的,这也就是作出道德判断的过程。
以皮亚杰和科尔伯格为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学家在这方面已有大量研究和成果。
他们向个体直接呈示道德问题的情境,要求对此作出选择判断并陈述其理由,从而了解他们道德推理的依据和道德思维的框架。
由此,他们发现了个体道德判断的图式和发展阶段,而公正观(感)则是图式和发展阶段的核心问题,它帮助个体对社会情境作出何为道德上是对的判断。
雷斯特本人于70年代中期以来所进行的“确定问题测验(DIT)”也与这“过程二”有关。
该测验仍以科尔伯格揭示的道德发展阶段为基础,以两难道德情境为材料。
但该测验具有的简洁、易学、易用的特点,使其在80年代初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确定问题测验”即“DIT”是当代了解个体道德判断在方法技术上的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过程三,道德抉择。
在道德判断的基础上,个体对自己认为在道德上是对的那个行动所赋予的道德价值超过了其他观念的价值,从而可作出把认识和判断付之以行动的抉择。
这是一个涉及道德行动的决策过程,有赖于个体的道德价值观在其价值观体系中处于相对优于其他价值观的地位。
雷斯特认为,这一过程是判断与行动、认识与行为之间的必要环节。
基于道德判断的道德价值观常常不是个体唯一的价值观,非道德的价值观念常颇具诱惑力而使个体不能遵循道德判断去作出相应的道德抉择。
如在达蒙的研究中,先让被试说出把一定数量的糖果分给做了手工的儿童时自认为是公正的分配方案,然后让被试真的去实施,结果是相当部分的被试偏离原来的方案而给自己留下了较多的一份。
这表明了被试原来的认知向另外更重要的动因妥协了。
究竟是什么促使个体把道德价值观置于其他的价值观念之上,是什么能使个体从道德判断的认识继而过渡到作出道德行为的抉择?雷斯特指出,对这一道德抉择的过程至今研究得不够,但从已有的心理学理论观点中还是可以找到答案的。
对此,雷斯特列出了八种理论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它们是:1、个体行为之所以能够是道德的,是因为进化使利他主义成为了人的遗传基因。
如威尔逊等。
2、良心使所有的人循规蹈矩,是害羞、内疚、惧怕促使个体变得道德。
如阿伦弗里德、艾森克等。
3、个体的道德,只是因其反应获得了强化和模仿的机会,也可以说个体中是“学会”了社会行为而已。
如班图拉、戈尔戴蒙德等。
4、需要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这样的社会离不开社会性合作,个体本人则是其中休戚与共的一员,这种认识是个体道德的动力。
如杜威、皮亚杰等。
5、道德动机源自对那些比自我更为伟大的东西,如国家、上帝、神、宗教等的敬畏感或自我服从感。
如德克海姆、埃里克森等。
6、移情是利他主义、个体道德行为的基础。
如霍夫曼等。
7、生活在建立了公正和关怀关系的环境中,其结果会使个体承担起道德义务。
如罗尔斯、科尔伯格等。
8、关心自我完善、关心自我同一性,这是促成道德行为的动因。
如布莱西、达蒙等。
雷斯特建议,道德抉择过程的研究不妨这样入手:针对特定情境,上述诸观点中究竟哪一咱或哪些才起着作用以及起了多大作用。
过程四,实施行为。
在道德抉择的基础上,个体就得进一步把道德意向具体转化为道德行动。
这一把意向外化或物化为行动的过程不仅需要个体具有相应的体能和技能,而且需要个体能明确行动的具体步骤,克服可能出现的阻碍,战胜疲劳和挫折,排除分心和干扰。
雷斯特通过引用已有的若干心理学研究指出了影响这一过程的重要因素。
如克雷布斯研究欺骗行为时,对被试不仅按道德认知水平而且还按“自我力量”、“自我管理”加以分类,结果发现后者同样是欺骗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又如,米切尔在研究有关的认知转换技术对行为的作用后指出,掌握并运用这类技术会使个体在努力追求自己目的的过程中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抵御可能面临的极大的情境压力。
又如,马斯特斯和桑特罗克的研究认为,由某种认知引发的积极的情感状态是与坚持有成效的工作密切联系的,个体对行为性质和成效的期望会决定他是否去从事某种活动、愿付出多大努力克服困难和克服消极体验而坚持下去。
再如,伦敦的访谈调查表明,“社会性肯定”也是影响行为的一个因素。
雷斯特的上述四个过程组成的模型就是这样勾划了个体从面临道德情境到形成道德行动所经过的心理历程。
这四个过程既不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基本特质,也不表示一个理想的有道德的人应具有的四种美德。
雷斯矿物质模型中的每一过程各有其自己的功能。
一个人有能力处理某一过程,却未必有能力胜任另一过程的处理。
如能作出复杂判断、推理的人却有可能不去实施行动过程,付之以行动并能持之以恒的人却可能基于相当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雷斯特的模型指出了产生道德行为的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但这不是说组成模型的四个过程必然是随时间推移的一个线性过程。
如一个人在确定什么在道德上是对的,即作出道德判断时(过程二),可能反过来又会影响这个人对情境有新的或进一步的理解和解释(过程一)。
雷斯特模型的四个过程之间也存在着交互作用和影响。
这方面已有实证研究,较突出的有达利和巴特森的研究,以及施瓦茨的两项研究。
前者发现,当前情境的行为(属过程四)会影响对情境中新因素的敏感性及认知加工(属过程一),一个人对某一过程的专注会使他对其他刺激或过程的反应变得迟钝。
后者发现,个体会作出防御性评价来否认或减轻自己的道德责任感,比如,在过程二和过程三以后,表境的道德意义和个人的道德行动代价变得清楚了,个体会防御性地重新注释情境,或者对受害者的大辩论况作较低的评估(属过程一),以求付出较小代价而又不受良心谴责。
雷斯特模型的四过程,虽与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有联系,但已不是单一的品德心理成分。
如过程一解释情境时总会有相应的情感唤起,过程二作出判断时还受过程一形成的情绪状态和情感体验所影响,实施行为的过程四更离不开认知、情感和意志活动了。
总之,雷斯特的道德心理模型否定了种种道德发展理论用某个单一的变量或心理成分来表示的做法,而能综合地考虑知、情、意、行的各种心理活动。
该模型实证地指出了个体从面对情境到产生行动的合乎逻辑的心理过程,纵向地剖析了这些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交互作用。
这种动态的、更贴近生活实际的研究提供了理解个体何以有“德行”的分析框架,能更真实地反映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全貌。
该模型对道德教育也有启示,道德教育虽可以着眼于道德品质的诸心理成分,但还可以从对环境的感知到身体力行这样一个纵向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
从该模型的研究动态来看,组成模型的四过程的研究深度依次是,过程二即道德判断最为广泛和深入,其次是过程一即解释情境,再次是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
从该模型的研究动态来看,组成模型的四过程的研究深度依次是,过程二即道德判断最为广泛和深入,其次是过程一即解释情境,再次是过程四即实施行为,最后是过程三即道德抉择,故尚有许多工作有待进行,以完善和充实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