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日本遣唐使出使的目的
试析日本遣唐使出使的目的
试析日本遣唐使出使的目的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后汉光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遣使来朝开始,日本一直通过派遣使者的形式与中国保持着联系,随着唐朝时期日本遣唐使的大量派出,中日交流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高潮。
关于遣唐使出使的目的这一问题,学术界已经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大都是仅从国家的角度出发进行探究。
本文试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国家和个人双重角度出发来分析遣唐使出使的具体目的所在。
标签:遣唐使;出使目的;中日交流遣唐使作为历史上中日两国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其中遣唐使出使目的的研究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近来国内学界关于遣唐使出使目的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大多集中于从遣唐使出使的国家目的出发,并将遣唐使出使的情况按时间顺序划分为不同阶段来分期进行研究,本文旨在吸收前人研究的成果之上打破这一分期研究模式,从外交、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入手来展开对出使的国家目的方面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试对遣唐使出使的个人目的加以探析,以期对遣唐使出使目的的研究予以辅充。
一、遣唐使概况所谓遣唐使是指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者。
遣唐使的成员构成比较复杂,除大使、副使、判官和录事外,还包括入唐学生、学问僧、请益生、请益僧、医师、乐师、画师及水手等。
除派遣人员的多元化以外,出使的人数也相对较多,“最多时直接参与的人员达四五百人,相当于一个省(中央机构名称)的规模。
”[1]日本自“公元630年八月(舒明天皇二年)派大仁药师惠日遣唐”开始,①至公元894年(宇多天皇宽平六年)遣唐使制度废止,其间共历时260年,派遣出使19次,其中成功到达唐朝本土13次。
“孝德白雉四年(公元653年),日本遣唐使在入唐途中经过萨摩国萨麻郡附近时遇难;另外,齐明五年(公元659年)日本遣唐船队中的第一舶漂流至南岛时被岛上人所杀,仅东汉阿利麻等五人乘岛人船到唐括州。
”[2]64可见由于途中受到自然因素及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加之日本航海技术的局限,遣唐使出使的危险性较大。
日本遣唐使兴废因由浅析
日本遣唐使兴废因由浅析作者:姜威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31期摘要:中日两千余年文明交流史中形成的最大规模交流高峰当属遣唐使的派遣,自公元630年首次派遣时起,至894年菅原道真上书建议停止派遣时止的264年间,日本共计任命遣唐使19次,其中3次因故未能成行;1次仅达百济未至大唐;2次“送唐客大使”;1次“迎入唐大使”;其余12次派遣几乎都以输入制度文物为主、以促进国际贸易为辅。
这成行16次的遣唐使对唐日两国交往贡献极大,在两国交流的青史之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试对日本派遣与废止遣唐使的因由浅作分析,以求加深对中日交流历史的理解程度。
关键词:遣唐使;派遣原因;废止原因;中日关系;引; 言在首次派遣遣唐使之前,日本已向中国隋朝先后派出过四次遣隋使,通过派遣遣隋使,使日本开始直接接触并汲取到中国的先进文明;623年,遣隋留学生惠日、惠光、福因等回国奏称:“大唐国者,法式备定之珍国也,常须达。
”奏请日本朝廷同法制完备的大唐国建立邦交,保持经常的友好往来,建议朝廷继续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以为日本改革之本。
鉴于此,日本朝廷终于采纳其意见,与唐修好,在公元630年派出第一批遣唐使。
一、遣唐使的派遣原因(一)第一阶段,延续遣隋使时期的历史传统遣隋使船队规模不大,在曾派往中国隋朝的留学生建议下与唐交通,大致可以视为对遣隋使的延长,另外此阶段的遣唐使还带有重要的外交宣示使命,重点在于彰显日本天皇地位的正统性。
日本国内的律令注释书《令集解》中明文载有“邻国者大唐,藩国者新罗也。
”前句宣示日本与大唐拥有对等的国际地位,后句含有新罗是日本属国的意味。
日本虽也自命为拥有若干附庸的小型帝国,但对于与大唐在当时作为东亚宗主的地位也不敢小觑,在第一次派遣遣唐使时任命原留学隋朝的药师惠日为副使,在第四次派遣时,任命自隋而唐留学三十三年之久的高向玄理为押使(凌驾于大使、副使之上),这样的安排,明显带有向唐朝表明对人才遴选的高度重视以及与唐亲善交好的深切诚意。
日本派到中国的遣唐使
日本派向中国的遣唐使
目的:学习唐朝的文化,促进两国的交流。
1.最著名的一个遣唐使是阿倍中麻吕,及晁横,和李白等人的私交都是不错的。
2.公元630年,舒明天皇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从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其中任命后因故中止者三次,实际成行的十六次。
3.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晁衡(阿倍仲麻侣)
天宝十二载(753),阿倍仲麻侣随遣唐使藤原清河使舶东归,途中遇暴风,漂流至安南。
十四载,辗转再返长安。
时误传其遇难,李白曾有《哭晁卿诗》以悼之。
遣唐使及其始末探究.
遣唐使及其始末探究摘要: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向中国派出遣唐使,630年第一次第一次派遣唐使,公元894年废止遣唐使制度。
其中,关于遣唐使的目的、次数以及遣唐使终止的原因,众说纷纭。
本文则从遣唐使的概况及始末就行探究。
作为中国古代史隋唐史的读书汇报,选取“遣唐使”这个角度来写,对我而言,其实是非常陌生的,之前可以说基本上并未了解过日本史,下定决心从该话题出发进行探究,很大程度上是听老师讲的“大学生要学会去读一些原先并不会积极投入阅读的专业著作,专业水平才能慢慢提高”,因此从陌生的日本史入手,选择这一方面的书籍,一方面是受同学读日本学者著作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去年刚读的《菊与刀》,出于解读日本思维的自然心理,从遣唐使角度去印证书中讲的二战中的日本民族心理,也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唐朝历史。
总的来说,这一片文章,并不能算是一篇实质意义上的研究性论文,于我而言,则是突破文学初次触碰纯专业的一次尝试。
关于遣唐使,在文章中,我想介绍的是其概况,重点是学术界对于“遣唐使”的三个讨论,一是日本重启国交、派遣唐使的原因,二是日本派遣唐使的原因,三是遣唐使废止的原因。
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是中日两国交往最频繁,也是日本派遣遣唐使的时期,在这延续两百多年的遣唐使中,不同时期,按规模、交通路线的变化,基本上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期是舒明天皇时期(公元629——641年)到齐明女皇时期(公元655——661年),约30年的时间其特点是:规模小(最多两只船),人数少(不超过250人),组织不严密各色人等配备不整齐,一般沿着朝鲜半岛、辽东半岛航行,然后横渡渤海湾口,到山东半岛登陆,在经陆路前往长安。
第二期是天智天皇时期(662——671年)的两次遣唐使,这两次规模和航线与第一期差不多,但其政治意义十分突出,不同于一般遣唐使活动。
因663年,唐、日在朝鲜进行了白江口之战,日本失败,撤回军队,并深恐唐军乘胜进攻本土。
七年级历史下5课遣唐使来华
Ⅱ.遣唐使和日本交往用的什么交往方,除中秋节外, 一般按阳历算。每年的公历5月5日是日 本的儿童节,又称“男孩节”、“鲤 日”。端午节也是在阳历5月5日。因此, 儿童节实际上是端午节和男儿节合并而 成。这一天除了中、小学校举行一些儿 童庆祝活动外,一般家庭仍按以往端午 节、男儿节的习俗来过。人们仍习惯吃 角黍(粽子)和柏叶饼, 饮菖蒲酒。除 饮菖蒲酒外,有的地方还有“菖蒲浴” (用浸泡过菖蒲的水洗澡)的习惯。在 农村还有在棚顶和门上插菖蒲、艾草, 以占卜吉凶的民俗。 儿童节,千家万户 则在房顶或院内旗杆上,升起彩幡和鲤 鱼旗。这是从17世纪起将端午作为男孩 节之后日本独特的风俗。现在,没有男 孩只有女孩的家庭,也有升鲤鱼旗的。 此外,有的家庭还给男孩买武士模样的 小偶人,希望孩子长大后,像武士一样 强壮和勇敢。
日本在古代是蛮荒之地,人们都赤身 裸体,或随便找个东西一穿,根本不舒服, 也不雅观。 西晋时期,五胡乱华,中国正 统转移到长江一代。华夏文明也只在那里 得到保留。历史上把三国时期的吴、东晋、 以及后来的宋齐梁陈 加在一起,称为六朝。 在六朝时期,很多日本人来中国学习。于 是,有些日本人开始把华夏文明介绍给日 本。华夏文明的两个核心就是衣冠和制度 (华就是美丽的衣冠,夏就是完善的制 度)。于是,把衣冠和制度都传到了日本。 由于六朝处于南方,南方在三国时期是吴 国的所在地。因此,当时有人把六朝所在 地称为“吴”,因此把华夏衣冠叫做“吴 服”。 传上华夏衣冠后,日本自我感觉良 好,所以吴服广泛流传,成为日本的传统 服饰
揭秘日本历史派送遣唐使的理由
揭秘日本历史派送遣唐使的理由编辑点评:日本一直给人以走在时代尖端、科技卓越、文明程度高的印象。
但你是否知道,日本史上有一段派送遣唐使的时期,究竟是大唐文化的哪里吸引了他们,他们又从中学到了什么呢……科学の発展や学問的な進歩により、日々新たな出来事が発見されている歴史。
今の30歳と10歳でさえ学校で習った日本史は異なります。
常に新たな情報をアップデート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日本史ですが、今回は遣唐使と日本文化の関係について調べてみました。
調べてみると分かったのですが、遣唐使時代の日本文化はかなり遅れていたらしいのです。
随着科学的发展与学术的进步,新的历史也不断被发掘。
就连现在30岁的成人和10岁的儿童在学校学到的日本史都不同。
日本史必须不断更新信息,本次我们调查了遣唐使与日本文化之间的关系。
经过调查得知,遣唐使时代的日本文化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
■遣唐使時代の日本について关于遣唐使时代的日本遣唐使とは?遣唐使是?630年から始まり、「白紙(894)に戻そう遣唐使」の通り894年に終わった遣唐使。
日本から唐(中国)に使節団を送るというものですが、遣唐使を送る目的として大きかったのが情報収集です。
特に海外情勢の把握や先進的な技術、仏教の経典等の収集が目的とされていました。
从公元630年开始,按“白紙(はくし,与894发音相同)に戻そう(即894返回日本)遣唐使”一说,遣唐使的派遣在公元894年结束。
遣唐使是从日本派往唐朝(中国)的使节团,首要目的是收集信息。
尤其是把握海外局势、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收集佛教经典等。
唐は凄かった!!盛世繁华的唐朝!!当時の唐は文明や制度がとても発展していた国でした。
例えば、中央集権的な統治体制である「律令制」やそのための「科挙」、税制としての「租庸調制」を維持していました。
また、後の宋や元の時代になっての商工業や文化の発展の下地を築いていました。
当时的唐朝是一个文明与制度都高度发达的国家。
简论日本遣唐使
作者: 孙宏
作者机构: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出版物刊名: 黑龙江社会科学
页码: 51-54页
主题词: 遣唐使;经济文化交流;留学生;日本文化;中日关系史;友好往来;中国和日本;天皇;大化革新;日本社会
摘要: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两国之间有着两千多年友好往来的历史。
到了唐代,双方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逐惭达到了高潮,日本陆续不断地派出遣唐使来中国,吸收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果。
一、遣唐使出现的历史背景 中国和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从遥远的古代起,东亚大陆和日本之间就有往来。
在《汉书·地理志》中“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的记载,说明至少在西汉时中国已和日本有交往了。
七年级历史下5课遣唐使来华【原创】
日本端午节和 中国的哪个节 日有相似之处 呢?大家一起 告诉我
Ⅰ.日本文字
啊!我知道 了,还 有……
Ⅱ.日本建筑
唉?遣唐使 还使唐朝对 日本产生什 么影响了呢 唔……你还 知道更多的 么?知道就 快快来告诉 我吧
Ⅲ.日本茶道
Ⅰ. 唐朝吸引世界各国文化使者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对中国的向往 B.唐朝对外交通便利 C.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D.唐朝经济的繁荣
日本在古代是蛮荒之地,人们都赤身 裸体,或随便找个东西一穿,根本不舒服, 也不雅观。 西晋时期,五胡乱华,中国正 统转移到长江一代。华夏文明也只在那里 得到保留。历史上把三国时期的吴、东晋、 以及后来的宋齐梁陈 加在一起,称为六朝。 在六朝时期,很多日本人来中国学习。于 是,有些日本人开始把华夏文明介绍给日 本。华夏文明的两个核心就是衣冠和制度 (华就是美丽的衣冠,夏就是完善的制 度)。于是,把衣冠和制度都传到了日本。 由于六朝处于南方,南方在三国时期是吴 国的所在地。因此,当时有人把六朝所在 地称为“吴”,因此把华夏衣冠叫做“吴 服”。 传上华夏衣冠后,日本自我感觉良 好,所以吴服广泛流传,成为日本的传统 服饰
)
Ⅱ.遣唐使和日本交往用的什么交往方式( A.民间交往 B.政府交往
)
每年的公历5月5日是日本的儿童节,又称“男 孩节”、“鲤日”。端午节也是在阳历5月5日。因 此,儿童节实际上是端午节和男儿节合并而成。这 一天除了中、小学校举行一些儿童庆祝活动外,一 般家庭仍按以往端午节、男儿节的习俗来过。人们 仍习惯吃角黍shǔ,就是粽子和柏叶饼, 饮菖蒲 chāng pú酒。除饮菖蒲酒外,有的地方还有“菖蒲 浴”(用浸泡过菖蒲的水洗澡)的习惯。在农村还 有在棚顶和门上插菖蒲、艾草,以占卜吉凶的民俗。 儿童节,千家万户则在房顶或院内旗杆上,升起彩 幡和鲤鱼旗。这是从17世纪起将端午作为男孩节之 后日本独特的风俗。现在,没有男孩只有女孩的家 庭,也有升鲤鱼旗的。此外,有的家庭还给男孩买 武士模样的小偶人,希望孩子长大后,像武士一样 强壮和勇敢。日本的端午节是在其平安时代以后由 中国传入的。日文是以中文为基础的,但大部分字 都变了样,并且字意、词意、发音也不相同了。端 午节本来应该是阴历五月初五,而到日本后就变成 阳历5月5日了。到现在,日本的端午节与中国的端 午节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意义上却已经 完全不同了。 在中国,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 一天,人们为纪念屈原而吃粽子和举行赛龙舟活动, 同时,在这一天有插艾蒿避邪的风俗。而在日本, 端午节主要是为了避邪而吃粽子和柏叶饼。并且要 插菖蒲避邪。客观地说,日本过端午节的时间正是
日本遣唐使的影响
一、遣唐使概况中日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中日两国交流追溯于西汉时期。
日本航海技术的欠发达以及海上环境的极端性,为遣唐使的路程增加了风险,“有去无回”、沉船现象时有发生,但唐朝仍是中日交流的顶峰时期。
促使日本政府不断地派遣遣唐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东亚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而存在,吸引着东亚各国。
唐朝的疆域辽阔,政治经济高度发达,文化科技繁荣,各民族融洽相处,且热情欢迎各国来唐友好交流;二是日本尚处于奴隶制社会,国内民族矛盾尖锐,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较为落后,日本需要学习唐朝的先进文明,以此来改造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实现日本本国的发展。
日本向唐朝派遣遣唐使,不辞艰险,远渡重洋,开启了中日交流的新篇章。
关于遣唐使的次数,有很多学者提出不同意见,目前为大家普遍认同的是十三次:贞观四年(630年)、永徽四年(653年)、永徽五年(654年)、显庆四年(659年)、麟德二年(665年)、总章二年(669年)、大足元年(701年)、开元四年(716年)、开元二十年(732年)、天宝九年(750年)、大历十年(775年)、贞元十七年(801年)、太和八年(834年)。
遣唐使制度始于7世纪,结束于9世纪,经过了漫长的238年,状况盛大。
遣唐使主要由文臣与好学之士构成,他们作为天皇的文化使者,肩负着学习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科技并传播回国的使命。
遣唐使在唐的主要活动分为两类:一是觐见皇帝。
因为中国自秦朝以来实行的君主专制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以及古代中国国力的强盛,到达中国的遣唐使只有一人可以进京朝见皇帝,其他的人在当地等待。
例如,834年,遣唐使到达中国后,进京的只有大使一人,而其余的类似长岑判官等杂职35人均留在扬州。
留在扬州的遣唐使团成员,或学习中国文化,或准备回国物资,或购买物品带回日本,以最大限度地汲取唐朝文明。
进京的遣唐大使代表日本与皇帝沟通,进行外交活动。
比如,在与皇帝进行交流时,会涉及到派遣到中国的日本学生和僧人的事宜。
日本“遣隋使”来华目的及年次探讨
2002年第1期No.1.2002杭州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HangzhouTeachersCollege2002年1月Jan.2002收稿日期:2001-09-28作者简介:王心喜1960-男浙江省杭州市人杭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中日文化交流史和浙江地方史研究至今发表论文30多篇。
3本文得到杭州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林正秋教授的悉心指导以及历史系吕红环老师的帮助谨致谢意。
日本“遣隋使”来华目的及年次探讨王心喜杭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12摘要:根据中日历史文献分析输入佛教和学习隋文化是遣隋使来华的主要目的。
日本遣隋使先后于600、607、608、610、614年分5次来华。
遣隋使在中日关系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不仅是日本直接向中国全面汲取优秀文化的嚆矢更是以后规模巨大的遣唐使的前奏。
关键词:日本遣隋使目的年代次数中图分类号:K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146200201-0077-05一缘起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频繁。
大量的考古材料表明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及其后续者为代表的江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若干因素在日本远古时代有所反映因此有学者指出古代中日之间的海陆交通从河姆渡文化和绳文文化时代就已经开始。
1然而在历史文献的记载中中日双方的海上交通开始于汉魏时期。
《汉书??地理志》说:“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
”最早记载了中日交往的情况。
《后汉书??东夷列传??倭传》上记有“建武中元二年57倭奴国奉贡朝贺于都城洛阳”。
这是首次到达京师洛阳的倭国使臣。
2其后《三国志??魏志??倭人传》上载日本女王卑弥呼在魏明帝景初二年238遣使来华朝贺。
魏明帝对此表示嘉许册封日本女王为“亲魏倭王”并派使臣回访。
特别是《宋书??倭国传》上载自413年到502年日本先后13次遣使朝贡。
这些使者来华只是一般性的修好并不具有政治的或文化交流的意义。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遣唐使的历史贡献
遣唐使的历史贡献下面总结一下遣唐使的历史贡献,如果用一句话来说的话,就是引进了中国文化,具体来讲:第一,引进唐朝典章律令,推动日本社会制度的革新改进。
他们是政府派出来的,对于中国唐朝的典章律令,中国的官制,中国的宪法,成文法都要搬回日本去,帮助日本建立国家机制。
第二,吸取盛唐文化,提高日本文化艺术水平。
在这样文化落差很大的两个国家之间,学习更多的表现为在方方面面,例如对唐朝的文字典籍,文学艺术,佛教等的学习和吸纳,这可以说是文明的全面开花。
这些东西带到日本以后非常切实有效的提升了日本大和民族的文化艺术水平,比如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等,当然有一些是和佛教的传入有关系,像绘画,雕塑,音乐,甚至舞蹈,这些东西实际上是跟佛教联系在一起的。
当时日本最痴迷的就是要学习汉文,汉诗。
白居易是在日本最受欢迎的一位诗人,为什么白居易的诗会在日本最受欢迎呢?我们知道有唐一代产生了众多的像李白,杜甫,王维这样一些著名的诗人,而白居易的诗在日本最受欢迎,这也是中日比较文学上面经常有人拿来做文章的事情。
简单的说,一方面是白居易活的年龄较长,诗产量多,在漫长的历史中,对日本人来说有一个不断接触、接受、追随的过程。
另一方面,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妇孺皆知,白居易自己写完诗就念给邻居的老婆婆听,看她能不能来欣赏,所以他是一个很贴近底层人民的诗人,不像李白情绪一来了就非常的豪放,写出来的诗并非所有的人都能看的懂,也不像杜甫那样特别忧国忧民,和中国当时的政治情景贴的那么近。
白居易晚年是一个信佛,比较讲究生命,讲究转瞬即使,讲究春花秋月,然后感悟生命,而这些审美特征比较符合日本这么一个所谓樱花国度,也是一个从四季的变化感悟人生的变迁等等。
所以在语言,审美情趣上日本人非常喜欢白居易。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围棋,相扑等也都传入了日本,你们不要以为相扑是日本的国粹之一,围棋好像日本更厉害一些,其实这些都是唐朝时期由中国传入日本的,还有饮茶的习惯,中国的茶也是遣唐使带回日本的。
中日文化交流-不朽的遣唐使
不朽的“遣唐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是东亚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尤其是在隋唐时期,中国的文化技术等深深影响着东亚各国。
日本在唐代,不断地派出遣唐使,以此为桥梁,来吸收、消化先进的唐文明,推动着古代日本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也由此,遣唐使成为古代中日关系中的重要角色。
逍唐使的贡献首先是引进唐朝典章律令,推动日本社会制度的革新。
遣唐便在长安如饥似渴地考察学习,博览群书,回国后参与枢要,仿行唐制,如“大宝法令”即以唐代律令为规范制定的。
还仿效唐朝教育制度,开设各类学校教授汉学,培番人才。
818年,嵯峨天皇根据遣唐使菅啻原清公的建议,下诏改走礼仪,并命“男女衣服皆依唐制”(《大日本史》卷123)连历法、节令、习俗也尽量仿效中国。
其次是汲取盛唐文化,提高日本文化艺术水平。
遣唐使每次携回大量汉籍佛经,朝野上下竞相赞写唐诗汉文,白居易等唐代著名诗人的诗集在日本广泛流传。
留唐学生僧人还借用汉字偏旁或草体创造出日本的假名文字。
遣唐使还输入唐朝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经过消化改造,融为日本民族文化。
甚至围棋等技艺和相扑、马球等体育活动也是从唐朝传入的。
遣唐使团中常有日本画师、乐师以至围棋高手赴唐访师学艺、观摩比赛。
遣唐使增进了唐日间的友谊和了解。
留学生晁衡和当时的大诗人李白、王维、储光仪等很多人建立起深厚的友情。
他们常常以诗歌唱和,留下许多动人的佳作。
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晁衡在中国已度过了40年。
他抑制不住长期深藏在内心的思乡之情,多次提出回国的要求,最终,唐玄宗答应他作护送第十一次日本遣唐使回国的使节返回日本。
得知晁衡归国的消息,长安的诗友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告别宴会。
王维即席写下《送秘书监还日本国》的诗篇。
五十岁的晁衡解下心爱的宝剑,赠给中国诗友,也挥毫赋诗:“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天中留明主,海外忆慈亲……西望怀思日,东归感义辰;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遣唐使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浅论7-9世纪中日“遣唐使”交流
浅论7-9世纪中日“遣唐使”交流摘要:七——九世纪,中日古代关系史上出现了“遣唐使”,遣唐使作为古代中日两国友好往来的使者,完成了其特殊的历史使命,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东渐,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其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型,进入了新的文明时代。
关键词:唐朝;日本;“遣唐使”;文化交流日本继遣隋使后,派出遣唐使,并继续与唐朝友好往来,而且其派遣遣唐使的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足以说明了中日之间大规模的文化交流已经开始。
日本以遣唐使为桥梁,来吸收、消化先进的唐文明,推动着古代日本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也由此,遣唐使在古代中日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七——九世纪遣唐使概况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到624年完成统一后成为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
唐朝是我国封建文化极为昌盛的时代,为进一步吸取借鉴唐朝先进的封建文化,日本派遣唐使到唐长安,积极修好,友好往来。
(一)遣唐使派遣的次数关于日本遣唐使的派遣次数,国内史学界意见不一。
而日本史学界对遣唐使的次数问题,意见基本趋于一致,即在唐代,从公元630年到公元894年的264年間,日本曾派出十九次遣唐使。
笔者认为有唐一代,日本派遣到中国的遣唐使共有16次,其中包括三次“送唐客使”,一次“迎入唐使”。
另外,日本还曾两次任命遣唐使,一次任命“送唐客使”。
但这三次仅限于任命而由于某种原因没有派遣。
如果把没有成行的这三次和前面成行的16次相加,则是19次,也就是大多数人的观点。
(二)遣唐使的来华路线在唐代,日本派遣至唐的使节,主要有北路、南路和南岛路。
北路:从三津浦出发,沿濑户内海西进大津浦、壹岐、对马、朝鲜半岛南岸,沿朝鲜半岛的西海岸北上,从山东半岛的登州登陆,或者从辽东半岛的西端登陆。
之后陆路经莱州、青州、兖州、汴州、洛阳,最后到长安。
南路:从博多出发在平户或五岛列岛暂泊,等待顺风而行,然后横渡东海,在长江口或杭州湾附近登陆,经明州或杭州、苏州、扬州、楚州、汴州、洛阳,最后到达长安。
唐朝时日本为什么要大量派遣唐使?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唐朝时日本为什么要大量派遣唐使?导语:遣隋使可以说是后来遣唐使的先驱,唐灭隋后,日本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使团。
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遣隋使可以说是后来遣唐使的先驱,唐灭隋后,日本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使团。
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
虽然此前日本也曾小规模派过遣唐使,但如此大规模不惜血本的派遣,恐怕要从中日白村江之战说起。
据史料记载:公元4世纪,朝鲜半岛形成高句丽、百济、新罗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
百济因受到高句丽和新罗的威胁,想借日本之力进行对抗。
而日本则企图利用这种形势,在朝鲜半岛建立自己的统治势力。
663年8月17日,唐将刘仁愿、孙仁师与新罗王率陆军团团围住周留城。
唐将刘仁轨、杜爽与百济降将扶余隆则带领战船170艘列阵白村江口。
8月27日,日本援军万余人,分乘战船千艘,与唐朝水军不期而遇。
翌日,白村江战役开战,唐朝、新罗联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兵力、船舰皆数倍于己的倭国、百济联军打得大败。
白村江之战基本上决定了当时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
百济灭亡后,667年,唐朝和新罗联军乘机进攻,翌年攻陷平壤,存在705年之久的高句丽灭亡。
此次战役是中日两国作为国家实体进行的第一次交战,导致日军战船全部被焚毁,数万日军被杀或溺死,日军被迫退守本土。
日本中大兄皇子深恐唐朝与新罗军队进攻日本本土,于是从664年起,花费巨资,先后构建了四道防线。
其中,日本在九州的太宰府建“水城”。
它实际上是一座用于防御的土坝,坝长1.2公里,底部宽80米,高十几米,外侧是一条5米深的水沟。
为了保险,667年,日本将都城从飞鸟迁至近江大津宫。
不过,唐朝和新罗的军队并没有乘胜进军日本本土。
生活常识分享。
浅论日本废止遣唐使原因
浅论日本废止“遣唐使”原因韩海涛摘要: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以来中日就有着丰富的交流。
在《汉书·地理志》中“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的记载,说明中日两国至少在西汉时期就有了交往。
中日交流在中国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唐朝时期,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化昌盛。
对外开放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成为东亚地区最为强大的国家。
在这一时期,由于日本对大唐文化的向往,从而促使遣唐使活动达到了空前高潮。
然而,在公元894年,菅原道真的一纸文书却将这空前庞大的遣唐使活动送入了终点。
看似简单的原因其实另藏玄机。
政治原因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文化经济等方面也有着不同层次的影响,而这些原因归结起来,成为本文论述遣唐使被废止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遣唐使;日本:废止原因中国和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衣带水的近邻。
中日两国在慢慢地历史长河之中进行了多次的交流,在《新唐书·东夷列传》中“日本,古倭奴也。
去京师万四千里,直新罗东南,在海中,岛而居,东西五月行,南北三月行。
国无城郛,联木为栅落,以草茨屋。
左右小岛五十余,皆自名国,而臣附之。
置本率一人,检察诸部。
”而其中最为后人称道的当属中日遣唐使活动。
日本曾向唐朝一共派遣过十八次遣唐使。
可谓是规模庞大。
这也成为了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标志。
日本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学习唐朝先进文化。
从而使日本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今天我们也能看到日本在很多方面都沿袭了唐朝时期的生活方式。
然而,就是这么一场为后人称道的大规模活动,却在公元894年由于菅原道真的一纸文书,宇多天皇突然下诏废止遣唐使活动。
于是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活动就这样消失在世人的眼界中。
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才能让这样一场影响深远的活动戛然而止呢?政治原因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但在纵观遣唐使活动的全程,文化、经济甚至观念的变化都对遣唐使活动的废止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本文希望可以从这些方面全面系统的阐述其原因。
遣唐使的使命
DOI:10.16496/ k i.rbyj.1998.03.009日 本 研 究一九九八年第三期遣唐使的使命天津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教授 王金林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副会长 众所周知,唐代时期,中日两国之间有过广泛而深入的文化交流。
当时日本朝廷派遣的遣唐使,被誉为构架两国友好关系和推进文化交流的渡桥。
长期以来,中日学者对遣唐使有过许多研究,不乏真知灼见。
本文拟对遣唐使的使命再作探视,并以此文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鉴订二十周年。
日本派遣遣唐使,是与当时日本国内形势和朝鲜半岛形势密切相关的。
从派遣遣唐使的时代背景和目的考虑,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630~659年的四次遣唐使为第一阶段;665~669年的二次遣唐使为第二阶段;702~752年的四次遣唐使为第三阶段;777~838年的三次遣唐使为第四阶段。
第一阶段的四次遣唐使,即630年犬上三田耒吕、653年吉士长丹、高田根麻吕、654年高向玄理、659年坂合部石布率领的四次使团。
这期间遣使的背景,一是日本正适大化改新前后,急需吸收隋唐的先进文物制度;二是围绕朝鲜半岛问题,国际关系极度紧张的时候。
日本派遣遣唐使,显然具有双重目的,一方面期望通过遣唐使,直接从唐朝吸取建立中央集权体制的种种经验,以便推进大化年间开始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另一方面则是企望通过遣唐使成员在长安的活动,了解和探察军事情报,或通过遣唐使,与唐协调在朝鲜半岛政策。
对于这一期间遣唐使的第一项目的,即直接吸收唐文物制度,人们一般都是首肯的。
第二次遣唐使团中,就有众多的年轻学子,包括学生和学问僧,这些学子中有不少是朝廷大臣之子。
再则第三次遣唐使团押使高向玄理和副使药使惠日都是留学隋唐回国的学者,高向玄理在大化改革中,在学习隋唐政治制度方面作出过重大贡献。
关于此期间遣唐使的第二项目的,由于资料的缺少,学界虽有人涉及,但大多语皆不详。
笔者认为,此期间的遣唐使,特别是第二、三、四次遣唐使的使命中,第二项目的占有极重要位置,其根据有二:第一,654年唐高宗曾致信给日本天皇,其中要求“王宜遣兵救之(新罗)”。
遣唐使与古代中日文化交流
兰台世界2012·5月下旬中日友谊,源远流长。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
作为中日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唐代高度发展的封建经济文化曾对周边各国产生积极影响。
唐朝首都长安成为亚洲和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之一。
这一时期,以遣唐使为标志,揭开了中日友好交往与经济文化交流的新时代。
一、遣唐使产生的历史背景与作用唐朝在当时的亚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当时,中国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开放处于鼎盛时期。
首都长安作为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对当时的各国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日本遣唐使也由此产生。
为借鉴中国先进的文化和制度,日本主动多次派出使节赴唐交流和学习,开创了遣唐使发展的新时代。
通过派遣遣唐使和一系列改革,日本强力推行自己的新政,使得整个日本社会向封建社会迅即过渡,并逐步进入了大化革新的时代。
作为中日交往中特有的外交政策,结合日本国内的实际情况,遣唐使制度是一项特殊政治制度。
在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较为落后而且海难事故频发的情形下,由于担着日本天皇朝廷指派的使命,日本遣唐使们不畏惧千险万难,远渡波涛汹涌的海洋来到陌生的中国,学习唐朝先进发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制度,并带回到日本加以发扬和光大。
这一制度改变了日本落后的局面。
因为:其一,遣唐使制度为日本培养出大批政治、经济和文化优秀人才;其二,为借鉴唐朝政治制度和国家管理秩序,日本引入唐朝的中央集权等政治制度;其三,为提升日本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促进日本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积极借鉴唐朝的工艺技术和人民的生活方式;其四,为了极大丰富日本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学习唐朝的宗教文化艺术。
以上这些都对日本民族的文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遣唐使制度确立的目的与活动在古代,日本是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为了改变落后的现状并使自己强大起来,必须学习借鉴唐朝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因此日本政府痛下决心向唐朝派遣自己的遣唐使。
为了促进日本国家的文明开化和更好地控制日本国的社会秩序,作为日本政治的基础和精神武器,佛教兼集促进日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重目的。
日本遣唐使制度是怎么回事
日本遣唐使制度是怎么回事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你知道日本的遣唐使制度是怎么回事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日本遣唐使制度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遣唐使制度指的是日本在公元630年到公元895年向唐朝派遣使团学习唐朝先进文化的制度。
接下来我们具体来看看日本的遣唐使制度。
公元630年,当时是唐朝贞观四年,日本舒明天皇向唐朝派遣了第一批遣唐使,使团成员包括正使﹑副使﹑判官﹑录事等,还有大批的师﹑水手以及翻译,画师、乐师、各行工匠等等。
自此之后遣唐使成了日本的一项重要制度,在之后的两百六十多年中一直被沿用。
遣唐使来到唐朝首都长安,主要学习唐朝的文化,以及各种先进的技术,还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
当时的唐帝国朝廷面对这些外来的学习者也是非常欢迎的,由皇帝亲自接见,宴饮赏赐之后就可以在长安学习了。
日本遣唐使制度的目的就在于学习唐帝国的先进文化和制度,然后回国之后自己运用,以此来带动日本国内的改革。
在遣唐使制度实行的两百多年里,日本获益良多,学习了唐朝的先进文化和制度,完成了自己国内的变革。
到了公元895年的时候,由于唐朝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加之日本基本完成了改革,所以遣唐使臣上奏天皇废止了遣唐使制度。
遣唐使制度对于日本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推进了日本国内经济文化的大发展,也促进了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
在这期间,遣唐使的人数也是不断增加的,由最初的两百多人,发展到后来的五百多人,当然他们学习的东西也是不断完善的。
唐朝政府对待遣唐使的态度也是非常友好的,来的时候欢迎,走的视时候欢送,遣唐使每次都是满载而归。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遣唐使制度不是向唐朝朝贡称臣的制度,这和附属国的朝贡是不一样的。
以上就是遣唐使制度的一些简单概况了。
遣唐使制度成为了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日本社会因为遣唐使学习回去的文化和制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然遣唐使对于中国也是有很大好处的,那就是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使得丝绸之路延伸到了日本。
一切从模仿唐朝开始——探究遣唐使对日本科技文化的深远影响
一切从模仿唐朝开始——探究遣唐使对日本科技文化的深远影响文/木子君侃史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漫长而灿烂的文化与历史,其丰厚的底蕴也影响了周边的许多国家。
朝鲜、日本、越南、老挝、印度等国,都曾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了许多中国文化,从而推动了本国社会与经济等方面的发展。
以日本为例,唐朝时期著名的遣唐使模式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给日本带去了灿烂而宝贵的中国文化,从而对日本的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对于日本当时的科技,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与推动作用。
日本遣唐使的航路一、遣唐使推动精耕细作的农业发展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有着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而在古代唐朝,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已经总体达到了扩展期,耕作技术进一步成熟,唐朝后期在江东地区甚至出现了曲辕犁。
因此,农业发展相对落后的日本,势必需要向唐朝取经,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知识。
由于两国地理位置临近,气候相似,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业技术知识的学习与传播都较为便利。
而遣唐使的派遣,正是促成了两国农业方面的交流,为日本学习唐朝农业技术知识提供了机会与途径。
遣唐使对日本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各方各面的。
唐朝时期交往密切的中日两国首先,遣唐使往返两国之间,从唐朝带回了农作物茶种与柑子并进行种植,将这两种作物从唐朝引入了日本。
随着年代变迁,茶和柑橘在日本逐渐变得普遍。
其次,在农业制度方面,遣唐使的作为亦有可探寻之处。
比如日本天平宝字三年(759年),政府施行规定:在驿路两旁种植果树,方便行人乘凉或摘果充饥。
这条制度被认为是学问僧普照的发明。
《旧唐书.玄宗本纪》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有如此记述:“春正月,两京路及城中苑内种果树”。
这是我国唐朝关于在道旁种树的记录,时间为740年,此时普照正在唐朝留学。
而日本颁布在道路两旁种植果树的政策,是在普照回国六年之后,因此,很大可能是普照将唐朝之事传至日本,从而效仿实行。
曲辕犁模型另外,在农具方面,唐朝制水车的技术,也被当时日本模仿学习,这是由于遣唐使的多次交流,使得唐朝农业技术知识传到了日本,日本获得了新的技术信息,从而进行模仿。
★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知识点1.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唐朝与日本的关系)1.遣唐使(1)目的:学习中国的先进的制度和文化。
(2)概况:日本派遗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遗唐使”。
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3)特点: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人员素质高(4)影响: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鉴真东渡(1)地位: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
(2)概况:鉴真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
他经过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唐玄宗)抵达日本。
(3)影响: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知识点2唐与新罗的关系1.概括: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
2.表现(1)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引入中国的科技成就。
朝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并广泛流行于民间。
知识点3玄柴西行1.时期:贞观初年。
2.概况:高僧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些;他遍访天些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3.作用: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4.《大唐西域记》:根据玄装的口述成书,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大唐西域记》与《西游记》不同。
《西游记》是文学作品;《大唐西域一记》是历史典籍。
唐王朝中外文化交流活跃广泛的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巨大吸引力。
②唐朝对外交通发达,为各国友好交往提供了条件。
③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为各国友好交往提供了机会。
④杰出人物的贡献。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有哪些?①从地域来看,交往地域广泛②从领域来看,交往领域全面③从组织形式上看,既有官方交往,也有民间交往④从方式上看,双向交流,兼收并蓄你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中得到哪些启示?1、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日本遣唐使出使的目的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后汉光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遣使来朝开始,日本一直通过派遣使者的形式与中国保持着联系,随着唐朝时期日本遣唐使的大量派出,中日交流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高潮。
关于遣唐使出使的目的这一问题,学术界已经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大都是仅从国家的角度出发进行探究。
本文试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国家和个人双重角度出发来分析遣唐使出使的具体目的所在。
标签:遣唐使;出使目的;中日交流遣唐使作为历史上中日两国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其中遣唐使出使目的的研究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近来国内学界关于遣唐使出使目的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大多集中于从遣唐使出使的国家目的出发,并将遣唐使出使的情况按时间顺序划分为不同阶段来分期进行研究,本文旨在吸收前人研究的成果之上打破这一分期研究模式,从外交、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入手来展开对出使的国家目的方面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试对遣唐使出使的个人目的加以探析,以期对遣唐使出使目的的研究予以辅充。
一、遣唐使概况所谓遣唐使是指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者。
遣唐使的成员构成比较复杂,除大使、副使、判官和录事外,还包括入唐学生、学问僧、请益生、请益僧、医师、乐师、画师及水手等。
除派遣人员的多元化以外,出使的人数也相对较多,“最多时直接参与的人员达四五百人,相当于一个省(中央机构名称)的规模。
”[1]日本自“公元630年八月(舒明天皇二年)派大仁药师惠日遣唐”开始,①至公元894年(宇多天皇宽平六年)遣唐使制度废止,其间共历时260年,派遣出使19次,其中成功到达唐朝本土13次。
“孝德白雉四年(公元653年),日本遣唐使在入唐途中经过萨摩国萨麻郡附近时遇难;另外,齐明五年(公元659年)日本遣唐船队中的第一舶漂流至南岛时被岛上人所杀,仅东汉阿利麻等五人乘岛人船到唐括州。
”[2]64可见由于途中受到自然因素及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加之日本航海技术的局限,遣唐使出使的危险性较大。
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仍有大批遣唐使出使唐朝。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出于听从国家的命令,为满足国家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为实现其个人的一些目的。
下文笔者将分别从国家和个人的角度出发,试对遣唐使出使的目的进行探究。
二、遣唐使出使的国家目的从国家的利益出发,可从时间上将遣唐使的出使情况划分为四个阶段来进行分析。
第一阶段,舒明天皇(公元629-641年)至齐明天皇时代(公元655-661年);第二阶段,天智天皇时代(公元662-671年);第三阶段,文武天皇(公元697-707年)至孝谦天皇时代(公元749-758年);第四阶段,光仁天皇(公元770-780年)到仁明天皇时代(公元834-850年)。
不同阶段遣唐使出使的目的有所不同,究其差异,大体可从外交、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日本遣唐使出使的国家目的进行分析。
首先,遣唐使出使的外交目的。
这一目的在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体现的较为明显。
随着隋朝的灭亡,唐朝代之兴起,遣隋使回国后曾描述唐朝曰:“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②面对此景日本急于向唐朝学习,遂在遣隋使的基础上增派遣唐使来唐,以期与唐朝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这是遣唐使出使的最初目的。
公元663年,倭国援助百济水军与唐罗联军在白村江一带展开决战,百倭联军战败,唐倭关系出现危机,“齐明五年(公元659年),日本派出遣唐使,但因唐援新罗灭百济,遂将日本使节羁留长安达十个月。
”[2]90-91但之后日本分别于天智四年(公元665年)、六年、八年、文武大宝元年(公元701年)派出遣唐使。
可见,日本此举目的主要在于与唐朝重修旧好,欲恢复之前与唐朝的友好外交关系。
其次,出于政治之目的。
部分学者将第一阶段遣唐使出使的目的归结于“期望通过遣唐使,直接从唐朝吸取建立中央集权体制的经验,进而推进大化年间开始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
”[3]但笔者认为从第一阶段遣使的时间和大化改新的时间来看此观点存在不妥之处,遣唐使派出的时间分别是公元630年和公元653年,而大化改新的时间为公元645年,从这点来看二者之间时间跨度过大,对大化改新的作用并不大。
大化改新的核心人物是于推古十六年(公元607年)派出的遣隋使高向玄理、南渊清安等人,其于舒明十二年(公元640年)学成回国,并带回了唐朝先进的政治制度,为大化改新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说对大化改新有真正作用的是遣隋使而非遣唐使,但后来遣唐使带回的唐朝政治制度也促进了日本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此外,为实现与唐朝之间经济交流之目的。
遣唐使出使的又一目的即与唐朝进行贸易往来,主要可分为官方贸易和私人贸易。
遣唐使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充当经济交往的媒介。
遣唐使来唐带来一定数量的礼物,唐朝则照例回敬礼物,这种国家间的相互馈赠,可以看作是官方贸易的表现形式。
除日本进呈的物品外,由于来唐朝路途遥远,日本朝廷亦资助遣唐使一些经费作为其日常生活开支,唐朝方面也会按其品级对其进行赏赐,以上构成了遣唐使在唐进行私人贸易的来源。
此外,遣唐使回国时还会带回一些唐朝的物品献给日本皇室贵族,其中不免流入民间,遂成为贸易的对象。
以上贸易行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日间的贸易往来。
最后,为实现与唐朝进行文化交流之目的。
文武天皇(公元697-707年)至孝谦天皇(公元749-758年)时期是中日两国间文化交流的鼎盛时期,此时正值唐朝开元盛世,日本急于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藤原清河、吉备真备、玄等遣唐使为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较大作用,其中吉备真备(公元693-775年)于公元717年出使唐朝,带回《唐礼》《太衍历经》等书籍,《唐礼》后来成为日本平安朝宫廷礼仪的范本。
遣唐使积极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并将儒学、汉文化、佛学等文化传入日本。
由于当时的唐朝是国际化大都市,包容性较强,通过遣唐使与唐朝的交流,日本间接的接触并学习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外交、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目的都是站在国家的角度分析进而得出的。
但遣唐使作为各个独立的个体,其中不免掺杂一些遣唐使个人的目的,下文笔者将从遣唐使出使的个人角度出发,试着对遣唐使来唐的个人目的进行探析。
三、遣唐使出使的个人目的关于遣唐使出使的个人目的,根据遣唐使身份的不同,因而存在差异,主要可分为两方面进行考察:一方面是欲通过出使唐朝以达到快速提升自身社会地位的目的;另一方面欲通过在唐朝的经历以实现其在宗教造诣上追求。
关于实现快速提升其自身生活品质与社会地位这一目的,在遣唐使人员中的使臣和留学生身上体现较为明显。
前文已提及当时出使唐朝存在较高危险性,正因为其有一定的危险性,“遣唐使回国后日本将对其论功升叙,赏赐物品,有时豁免徭役。
”[2]90-91在《续日本纪》中有“又遣唐使水手已上一房徭役咸免”①的记载,可见遣唐使在日本会享受一些免除徭役等特权。
除免除徭役外,遣唐使学成回国后大多都会受到日本朝廷的重用,委以重任。
吉备真备(公元693-775年)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人物,其先后于公元717年和公元752年两次入唐学习,并于“公元754年,第二次入唐归国后在日本任太宰大贰,后官至从二位右大臣。
”[4]此外,“到达唐土后,在宫内设宴,颁赐赏品有差,间或授予唐朝官职。
也有受唐朝的重用或因仰慕唐朝风华而自愿留于唐朝者,其中阿倍仲麻吕(公元698-770年)先后于公元717年和公元755年两次入唐,其出使唐朝时期,在唐最高担任过正三品的官职,并最终于公元770年殁于长安。
另据《旧唐书》中记载,“开元初,又遣使来朝,其偏使朝臣仲满,慕中国之风,因留不去,改姓名为朝衡,仕历左补阙、仪王友。
”②综上所述日本遣唐使皆通过其出使唐朝的经历实现了其自身的发展,生活品质遂随之提升。
由此看来,当时在日本出使唐朝不免是一个快速提升社会地位和生活品质的途径。
另一方面即欲通过出使唐朝达到满足其自身需要和追求的目的。
这一点则在遣唐使人员中的学问僧身上体现的较为明显。
遣唐学问僧一般是从有才华的僧侣中进行挑选而来,他们来唐之前大多已经有了一些对佛教的认知,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疑问,他们来唐的目的之一便是来唐进行学习和解疑,加深其对已有知识的理解。
如日本天台宗僧圆仁(公元794—864年),于“开成五年五月十七日,将延历寺未决三十条当上志远和尚,请决毅。
”③除解疑之外这些学问僧还注重在唐朝收集日本未有之经书,并将其带回日本,为日本佛教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此外,学问僧大多在唐潜心学习并钻研佛法,回国后便在日本创建了诸多佛教宗派,为日本佛教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空海(公元774—835年)于公元804年出使唐朝,在长安青龙寺潜心钻研跟从惠果钻研密教,并于公元806年归国,在日本开创了山岳佛教。
与空海一同入唐的最澄(公元766-822年),其在中国天台山国清寺从师,带回230部经典,后在日本创建了天台宗即法华宗。
综上所述,遣唐学问僧的主要目的是来唐对佛教进行学习并解疑,实现其在佛学方面的追求,进而在佛学上达到更高的造诣。
四、结论遣唐使的派遣是中日两国历史交往中特有的一项外交政策。
遣唐使出使的目的体现了当时时代背景和国际背景共同作用下日本国内的需求,其中包括宏观的国家目的,同时也掺杂着狭隘的个人目的,但不论是从国家角度还是从个人角度出发,遣唐使的一些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日两国文化之间的交流,对当时中日关系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1]胡锡年.唐代的日本留学生[J].陕西师大学报,1981(1).[2][日]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0.[3]王金林.遣唐使的使命[J].日本研究,1998(3).[4]陈璐一.日本遣唐使研究论述[D].郑州:郑州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