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5离骚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配套习题:5 离骚 Word版含解析
5 离骚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羁(jī)朝谇.(suì)揽茝.(chǎi)A.革几·B.谣诼.(zhuó) 侘傺.(chì) 鸷.鸟(zhì)C.攘诟.(ɡòu) 相.道(xiànɡ) 芰.荷(zī)D.缤.纷(bīn) 岌.岌(jí) 修姱.(kuā)思路解析:C项,“芰”应读“jì”。
答案:C2.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偭规矩而改错B.何方圜之能周兮C.唯昭质其犹未亏D.进不入以离尤兮思路解析:A项,“错”通“措”;B项,“圜”通“圆”;D项,“离”通“罹”。
答案:C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悔相道之不察.兮察:观察,了解。
B.步.余马于兰皋兮步:缓行。
C.苟.余情其信芳苟:只要。
D.岂余心之可惩.惩:受创而改变。
思路解析:A项,“察”的意思是“清楚”。
答案:A4.下列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角度看,没有活用的一项是()羁兮,謇朝谇而夕替A.余虽好修姱以革几·B.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D.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思路解析:A、B两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C项,“高”“长”,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高、加长。
D项无活用。
答案:D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①偭规矩而改错..其繁饰兮..以游目兮④佩缤纷..②吾独穷困..乎此时也③忽反顾⑤自前世而固然..以死直兮..⑥宁溘死以流亡..兮⑦伏清白A.①②⑤⑥B.③④⑤⑦C.①④⑤⑦D.②③⑤⑦思路解析:①古义:改变措施。
今义:改正错误。
②古义:走投无路。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⑤古义:“固”,本来;“然”,这样。
今义:连词,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或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⑥古义:随流水而消逝。
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习题:5 离 骚 含答案
5离骚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悔相道之不察.兮察:观察,了解。
B.进不入以离尤.兮尤:怨恨,指责。
C.唯昭.质其犹未亏昭:光明,纯洁。
D.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明显。
解析A项,“察”,看清楚。
答案A2.导学号9511400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有关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朕”,古代第一人称代词,自汉武帝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B.“进”,即“进身”,到朝中做官;“退”,即“隐退”,拒绝或辞去官职。
C.“衣”与“裳”,古代有明显区分,上身穿的为衣,遮蔽下体的裙为“裳”。
”即“四方”,指辽阔大地。
“荒”,边远的地方。
解析A项,自秦始皇起,“朕”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答案A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诗人后悔自己从政的人生选择,想一切从头开始。
B.“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用对偶句反复强调自己高尚纯洁、光明磊落的品格。
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用夸张的服饰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高洁品格。
,余独好修以为常”,诗人将自己与一般百姓形成对比,表现自己的坚贞。
解析A项,“想一切从头开始”不当,应为产生了退隐的思想。
B项,“对偶”错,由于有“兮”字,前后两句字数不相等。
D项,“将自己与一般百姓形成对比”有误,没有对比。
答案C4.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高中语文 专题05 离骚(第0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5 离骚(课时1)1.作者作品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
名,字,今湖北秭归人。
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
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
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
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
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心。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九歌》《招魂》等等。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
全诗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六十四字,是中国古代最为宏伟的抒情诗篇。
其写作年代,或以为在怀王晚年,屈原第一次遭放逐以后;或以为在顷襄王时期,屈原第二次被放逐以后。
《离骚》的题旨,司马迁解释为“离忧”,意思尚不够明白;班固进而释“离”为“罹”,以“离骚”为“遭忧作辞”;王逸则说:“离,别也;骚,愁也。
”把“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
二说均可通。
尽管对《离骚》的写作年代和题旨有不同说法,一时难下定论,但仍可这样明确地概括:这是屈原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以后,面临个人的厄运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
2.文体知识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它的直接血缘关系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
(1)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
(2)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
”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
楚辞的作者主要是,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
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等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2单元第5课《离骚》同步练习(1)(解析版)+
一、基础巩固(17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①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②谣诼.谓余以善淫(放荡)③延.伫乎吾将反(延长)④回朕.车以复路兮(皇帝的谦称)⑤进.不入以离尤兮(到朝廷参政)⑥忍尤而攘.诟(排斥)⑦宁溘.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⑧苟.余情其信芳(苟且)A.①③④⑤⑦ B.①③⑤⑦⑧C.②③④⑥⑧ D.①③④⑥⑦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B.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C.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D.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解析】选C A项,规矩:法规;B项,流亡:随水流而消逝;D项,以为:把……作为。
3.下列对加点词活用的情况的分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鸷鸟之不群.兮②屈.心而抑志兮③步.余马于兰皋兮④固前圣之所厚.⑤高.余冠之岌岌兮⑥回.朕车以复路兮⑦謇朝.谇而夕替⑧哀.民生之多艰A.①⑦/②③⑥/④⑤⑧B.①/②③⑥/④⑤/⑦⑧C.①⑦/②③⑥/④⑤⑧D.①/②③⑥/④/⑤/⑦/⑧【解析】选D 依次为名词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与《诗经》用写实精神来广泛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相比较,《离骚》抒写理想,抒发爱国热情,富有浪漫气息,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的浪漫主义优秀传统。
B.《离骚》的表现手法主要是借助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
C.文学史上常用“风”“骚”并称,“风”是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骚”是指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
D.《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叙事诗,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解析】选D “政治叙事诗”错,应为“政治抒情诗”。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离骚》中表现诗人忠贞不移,纵粉身碎骨也不改志向的句子是:。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05课 离骚(第0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05课离骚(第01课时)1.作者作品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
名,字,今湖北秭归人。
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
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
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
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
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心。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九歌》《招魂》等等。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
全诗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六十四字,是中国古代最为宏伟的抒情诗篇。
其写作年代,或以为在怀王晚年,屈原第一次遭放逐以后;或以为在顷襄王时期,屈原第二次被放逐以后。
《离骚》的题旨,司马迁解释为“离忧”,意思尚不够明白;班固进而释“离”为“罹”,以“离骚”为“遭忧作辞”;王逸则说:“离,别也;骚,愁也。
”把“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
二说均可通。
尽管对《离骚》的写作年代和题旨有不同说法,一时难下定论,但仍可这样明确地概括:这是屈原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以后,面临个人的厄运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
2.文体知识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它的直接血缘关系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
(1)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
(2)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
”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
楚辞的作者主要是,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
【2020】最新高中语文第05课离骚(第0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离骚》的题旨,司马迁解释为“离忧”,意思尚不够明白;班固进而释“离”为“罹”,以“离骚”为“遭忧作辞”;王逸则说:“离,别也;骚,愁也。”把“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二说均可通。
3.特殊句式
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句,“不吾知”即“不知吾”。)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句,“冠之岌岌”即“岌岌之冠”,“佩之陆离”即“陆离之佩”,“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羁”“替”,此处均为被动词:被约束,遭贬黜。)
1.下列加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谣诼zhuó朝谇suì揽茝chǎi偭规矩miǎn
B.溘死kè鸷鸟zhì方枘ruì悔相道xiānɡ
C.攘诟rǎnɡ兰皋ɡāo可惩chěnɡ制芰荷jì
D.侘傺chà浩荡hào蕙纕xiānɡ好修姱hǎo
2.与“吾独穷困乎此时”中的“穷”含义相同的楼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D.复前行,欲穷其林
(2)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饮一口汨罗江
熊召政
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的诗史中,已经流了,两千多年。诗人如我辈,视之为愤世嫉俗之波的,不乏其人;取它一瓢饮者,更是大有人在。当然,饮的不是玉液琼浆,而是在漫长的春秋中浊了又清,清了又浊的苦涩。这苦涩,比秋茶更酽。
朋友继续说:“你们诗人都是疯子,不过,也像圣徒。恒河的水污染那么严重,圣徒们也是长途跋涉,非得跑到那里去喝一口。”
高中语文 大题精做05 离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离骚【2015年高考四川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画8处)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著离骚八篇言己离别愁思申杼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冀君觉悟卒不省察遂赴汨罗死焉。
(选自《隋书·经籍志四》)【答案】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著《离骚》八篇,言己离别愁思,申杼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冀君觉悟,卒不省察,遂赴汨罗死焉。
【名师点睛】此题文字虽来自课外,但好在对其中所讲人物屈原并不陌生,而且,学过的课文《报任安书》中也有类似语句,比如各句“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一语,可为“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著《离骚》八篇”断句。
至于剩下部分,可先找出其中动词,再根据其主语,特别是宾语或补语的情况断句。
【2016年高考江苏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2)不宜妄自菲薄,_______________,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出师表》)(3)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_____________。
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4)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5)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6)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7)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8)心事浩茫连广宇,_____________。
(鲁迅《无题》)【答案】(1)夕揽洲之宿莽(2)引喻失义(3)黄发垂髫(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沧海月明珠有泪(6)早生华发(7)不义而富且贵(8)于无声处听惊雷【解析】要答好名句默写题,平时就要注意积累。
只有弄懂意思才有利于记住句子和记准字形,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写错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要加倍注意。
本题的重点字如:揽、洲、宿莽、垂髫、栈、钩连、沧、义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习题:5 离 骚 含答案
5离骚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悔相道之不察.兮察:观察,了解。
B.进不入以离尤.兮尤:怨恨,指责。
C.唯昭.质其犹未亏昭:光明,纯洁。
D.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明显。
解析A项,“察”,看清楚。
答案A2.导学号9511400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有关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朕”,古代第一人称代词,自汉武帝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B.“进”,即“进身”,到朝中做官;“退”,即“隐退”,拒绝或辞去官职。
C.“衣”与“裳”,古代有明显区分,上身穿的为衣,遮蔽下体的裙为“裳”。
”即“四方”,指辽阔大地。
“荒”,边远的地方。
解析A项,自秦始皇起,“朕”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答案A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诗人后悔自己从政的人生选择,想一切从头开始。
B.“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用对偶句反复强调自己高尚纯洁、光明磊落的品格。
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用夸张的服饰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高洁品格。
,余独好修以为常”,诗人将自己与一般百姓形成对比,表现自己的坚贞。
解析A项,“想一切从头开始”不当,应为产生了退隐的思想。
B项,“对偶”错,由于有“兮”字,前后两句字数不相等。
D项,“将自己与一般百姓形成对比”有误,没有对比。
答案C4.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2单元第5课《离骚》同步练习(1)(解析版)
5.《离骚》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7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①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②谣诼谓余以善淫(放荡)③延伫乎吾将反(延长)④回朕车以复路兮(皇帝的谦称)⑤进不入以离尤兮(到朝廷参政)⑥忍尤而攘.诟(排斥)⑦宁溘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⑧苟余情其信芳(苟且)A. ①③④⑤⑦ B .①③⑤⑦⑧C.②③④⑥⑧ D .①③④⑥⑦【解析】选C②琢:造泳诽谤!③延:久力④联:第一人称代词「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卄忍受;⑧苟:只要。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B.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C.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D.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解析】选C A项,规矩:法规;B项,流亡:随水流而消逝;D项,以为:把……作为。
3. 下列对加点词活用的情况的分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鸷鸟之不群.兮②屈心而抑志兮③步余马于兰皋兮④固前圣之所厚⑤高余冠之岌岌兮⑥回朕车以复路兮⑦謇朝谇而夕替⑧哀民生之多艰A. ①⑦/②③⑥/④⑤⑧B. ①/②③⑥/④⑤/⑦⑧C. ①⑦/②③⑥/④⑤⑧D. ①/②③⑥/④/⑤/⑦/⑧【解析】选D依次为名词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作状语/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与《诗经》用写实精神来广泛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相比较,《离骚》抒写理想,抒发爱国热情,富有浪漫气息,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的浪漫主义优秀传统。
B. 《离骚》的表现手法主要是借助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
C. 文学史上常用“风”“骚”并称,“风”是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骚” 是指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
D. 《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叙事诗,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解析】选D “政治叙事诗”错,应为“政治抒情诗”。
高中语文小题狂刷05离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离骚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修姱(kuā)谇(zhì)谣诼(zhuó)揽茝(chǎi)B.溘死(kâ)侘傺(chà chì)鸷鸟(zhì)方枘(ruì)C.芰荷(zhī)偭规矩(miǎn)羁(jī)攘诟(rǎng)D.方圜(huán)杂糅(róu)岌岌(jí)兰皋(gāo)【答案】B【解析】A项,“谇”应读suì;C项,“芰”应读jì;D项,“圜”应读yuán。
2.下列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忍尤而攘诟攘:排除B.进不入以离尤兮尤:责骂C.苟余情其信芳信:相信D.岂余心之可惩惩:惩治【答案】B【解析】A项,攘:忍受。
C项,信:确实。
D项,惩:受创而改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固.时俗之工巧兮(本来)B.何方圜之能周.兮(合)忍尤而攘诟..(忍受耻辱)C.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及.行迷之未远(及时)D.苟.余情其信芳(只要)岂余心之可惩.(受创而改变)【答案】C4.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长太息以掩涕兮②又申以揽茞B.①怨灵修之浩荡兮②鸷鸟之不群兮C.①屈心而抑志兮②忍尤而攘诟D.①虽九死其犹未悔②虽体解吾犹未变兮【答案】A【解析】A项,①连词,表并列;②介词,因为。
B项,“之”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项,“而”都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
D项,“虽”都是连词,“即使”。
5.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的加点的字与“长余佩之陆离”中的“长”相同的一句是A.哀.民生之多艰 B.悔.相道之不察兮C.步.余马于兰皋兮 D.长.太息以掩涕兮【答案】C6.下列各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些也都是我心中所崇尚的美德啊,即使死多次也不后悔。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离骚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5 离骚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悔相道之不察.兮察:观察,了解。
B.进不入以离尤.兮尤:怨恨,指责。
C.唯昭.质其犹未亏昭:光明,纯洁。
D.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明显。
解析A项,“察”,看清楚。
答案A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有关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朕”,古代第一人称代词,自汉武帝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B.“进”,即“进身”,到朝中做官;“退”,即“隐退”,拒绝或辞去官职。
C.“衣”与“裳”,古代有明显区分,上身穿的为衣,遮蔽下体的裙为“裳”。
D.“四荒”即“四方”,指辽阔大地。
“荒”,边远的地方。
解析A项,自秦始皇起,“朕”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答案A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诗人后悔自己从政的人生选择,想一切从头开始。
B.“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用对偶句反复强调自己高尚纯洁、光明磊落的品格。
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用夸张的服饰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高洁品格。
D.“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诗人将自己与一般百姓形成对比,表现自己的坚贞。
解析A项,“想一切从头开始”不当,应为产生了退隐的思想。
B项,“对偶”错,由于有“兮”字,前后两句字数不相等。
D项,“将自己与一般百姓形成对比”有误,没有对比。
答案C4.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离骚“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是他对乱世的无奈,但他仍活在信义之中。
他诚信做人虽换来贬迁河间,但仍不忘报国。
他是多么想回到怀王身边,出谋划策,为民请命。
只不过,小人的谗言像一道屏风,挡住了视线,蒙蔽了眼睛。
怀王只看到了“忠心耿耿”的小人,远离了屈子。
最终,渴望报国的屈子抱石沉于汨罗。
现在的河畔,诚信之风仍在怒吼。
河边吹起的一片缟素,就是屈子的信义在飘浮。
对国家的忠贞,虽九死犹未悔,以香草、芰荷为裳。
只可惜,在小人奸诈、君王昏庸的压迫下,“美政”的理想化作汨罗江上的一道忠魂,飘在每年阴历的五月初五。
然而“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不断求索的诗人,不断追寻的诗人,时时掩面痛哭的诗人,对人间邪恶不断诅咒的诗人,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常常行吟江畔长歌当哭以泪作诗的诗人,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穿越时间的长空走进了我们的心灵。
于是,屈原,就成为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成为一座不论隔着多么远的时代依然能让我们看到的熠熠生辉的精神丰碑。
[运用角度] “执着”“忠贞”“爱国”“民族精神”“生与死”“忧国忧民”等。
戴着花冠的诗人当我们用现世的眼光审视屈原时,一定会觉得他很傻很傻。
可命运如果可以重来的话,他一定会重新投入汨罗江的。
我想,执着和理想便是他的生命主题吧。
当一个人过于强烈地期望一件不可能的事时,生命就演变成了一种悲剧。
可是执着却能在生命中开出艳丽的花朵,理想在黑暗中碰撞出浪漫的火花。
一个被楚国和世人都抛弃了的人依然可以写出“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此坚定的诗句,可以唱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如此动人的歌词,可以吼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如此慷慨的誓言。
一个不被爱的人依然爱着别人,希冀着祖国,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
美政、楚王、理想是一种散发着香味的罂粟,引屈原走向他的悲哀,所以他的诗中充斥着令人心酸的孤独。
一步,一步,从三闾大夫的政治家,走向了腰悬长剑的诗人。
也许,诗和政治相遇时,本身便是一种错误,皎洁怎能和黑暗相融合呢?然而当诗人和政治家成为一个人时,那又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当他内心的情感涨满得无法用言语诉说时,他选择来到汨罗江畔。
江水。
清风。
香草。
江水涤不尽世上的污秽,清风吹不散朝廷的腐朽,香草的诗句唤不醒昏庸的楚王。
既然理想已死,肉体停留在世上又有什么用呢?在诗人和政治家身份的纠缠中,最终他选择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浪漫:在满是香草的岸边,将肉体抛入水中,灵魂融入风里,留下顶花冠守候如血的夕阳!在世界的眼中屈原疯了,可是在屈原的眼中世界疯了!于是他毫不吝惜丢下肉体,让灵魂追逐精神的家园。
当然,如果也能作诗,屈原应当把告别作出来,给他所爱的和不爱他的人一个交代,可是灵魂终究缄默了,独留下深深的叹惋。
诗人的浪漫注定了他的悲哀,他拆下肋骨当作火把点燃,照亮了黑暗的路。
我想如果人生是块金黄的麦田,那么屈原就是个疼痛的收割者,他用他的节操收割了他自己的生命。
两千多年前,这个浪漫的诗人用诗词开始了一条拯救自己、拯救世界的不归路。
汨罗江在落日的余晖中翻腾着,生命在时光的车轮中轮回着,今天,回望历史仍然可以看见他作生命之舞:头戴花冠,挥洒毛笔,蘸着自己伤口流下的鲜血,在清风拂来的馨香空气中,抒写浪漫和执着。
【佳作赏析】屈原,本身就是一首长诗,是一个文化的界碑。
因此,对屈原的歌颂,人们多着眼于屈原诗人的气质和执着的理想,这篇文章也不例外。
但本文却能采用如诗如画的语言,生动地诠释为着理想而生,也为着理想而死的屈原的心路历程,这是本文的高妙之处。
【写作借鉴】1.学拟题传说屈原“头戴花冠,身披香草,披发行吟,飘行在湘江之上”,香花香草是屈原高洁品质的象征,本文拟题时特别突出屈原的高洁品质,所以用“戴着花冠”作“诗人”的修饰语,赞颂的感情基调在题目上显现。
2.学比喻把“美政”“楚王”“理想”比作“散发着香味的罂粟”,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屈原追求“美政”“楚王”“理想”的执着,越执着,越突出悲剧的程度之深。
3.学佳句“江水涤不尽世上的污秽,清风吹不散朝廷的腐朽,香草的诗句唤不醒昏庸的楚王”这三个分句表达形象生动,主要体现在作者能化抽象的“世上的污秽”“朝廷的腐朽”“昏庸的楚王”为具体,写成可以用“江水涤”“清风吹”“诗句唤”的物象。
“涤不尽”“吹不散”“唤不醒”写出屈原的悲剧。
4.学联想这篇文章联想丰富,意蕴深刻。
写屈原的牺牲精神,联想到“他拆下肋骨当作火把点燃”,但悲剧结果又不能不让人感到悲哀;写屈原的操守,由人生联想到金黄的麦田,进而联想到屈原“用他的节操收割了他自己的生命”,赞美了屈原的操守。
【考点点击】古代诗歌阅读中的表达技巧——对偶《离骚》表现出的诗人“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让我们敬佩不已,而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感同样让我们心生感叹,这得益于诗歌使用了大量的对偶句。
熟知对偶,是鉴赏诗歌必备的能力之一。
【技法点拨】【典题共享】(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注】①东都: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从赏析句子的角度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
画线句是对北宋都城汴梁荒凉破败之景的描绘:皇帝的陵园和宫殿都已遭到破坏,其中的陈列物石马已残破不堪,铜驼也见状悲泣。
诗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在写景中抒发亡国之痛。
答案: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
一、语言运用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B.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C.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D.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解析:A项,错—措。
B项,邑—悒。
C项,离—罹。
答案:D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又申.之以揽茝申:申诉B.忍尤.而攘诟尤:责骂C.悔相.道之不察兮相:观察、选择D.制.芰荷以为衣兮制:裁剪解析:申:加上。
答案:A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句是( )A.謇朝谇而夕.替B.长太息以掩涕.兮C.屈.心而抑志兮D.长.余佩之陆离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
B项,名词作动词。
C项,动词的使动用法。
D项,形容词作动词。
答案:A4.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孰异道而.相安偭规矩而.改错B.哀民生之.多艰高余冠之.岌岌兮C.竞周容以.为度集芙蓉以.为裳D.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解析:A项,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B项,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C项,介词,把。
D项,连词,虽然;连词,即使。
答案:C5.下列对课文第二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揭示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澜变化。
B.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表明自己品行高洁,不同流合污。
C.语言上运用了许多联绵词,如“芙蓉”“陆离”等,富有声韵美和表现力。
D.诗人主要采用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叙说自己被流放的经历。
解析:“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错,应为象征、比喻等浪漫主义手法。
答案:D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2)《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要修养自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3)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4)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这是我心所崇尚的美德啊,纵然多次死去,也不后悔。
(2)雄鹰和凡鸟不能同群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3)佩戴上缤纷多彩的服饰啊,菲菲芳香更加显著。
二、阅读提升(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8.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