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与《浮士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唉 , 我 到 而 今 ,

第二部: 走出地狱, 通过世界, 再回到天上。
包括三部悲剧: 政治悲剧、 艺术悲剧、 事业悲剧。

主题思想
l 全剧通过浮士德的人生道路,宣传自 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宣传摆脱中世纪的愚 昧状态,克服人类内在的和外在的矛盾, 创造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启蒙思想。
浮士德的形象
1. 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 是一个自强不息执着探索者的形象。为了人 生的真义,为了体察那短暂的至善至美的一 瞬,不惜以鲜血和灵魂作抵押。在探索人生 意义和理想社会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生无 所息、坚韧顽强、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品格。
浮士德的形象
3. 浮士德形象的意义在于向人们指出了 一条精神净化,为追求崇高理想而奋斗不 息的伟大道路。
浮士德是歌德一生思想探索和艺术探索的总 结,也是文艺复兴三百年来资产阶级精神发 展史的艺术总结
浮士德
大学生活 狂飚突进 十年从政 意大利之行 晚年见闻
中世纪
知识悲剧
文艺复兴
爱情悲剧
启蒙时代
魏玛古典主义
《浮士德》简介
歌德《浮士德》是一部 韵文悲剧,全剧分两部。 第一部: 中年学者浮士德厌倦旧 的书本知识,自杀未遂。魔 鬼靡非斯特和他订约,魔鬼 充当浮士德的仆人,尽量满 足他的愿望。但是在浮士德 满足的那一刻,浮士德的灵 魂就永远为魔鬼所有。
浮士德与葛丽卿
订约后,浮士德 返老还童,恢复青春, 与少女葛丽卿恋爱。 葛丽卿因用药过度, 误杀母亲。哥哥与浮 士德决斗而死。葛丽 卿神经错乱溺死婴儿, 被关进死牢。浮士德 悲痛欲绝。


你的一双大眼睛 笼罩了全世界 但是也隐隐透出了 你婴孩的心 宗白华
(二)精力过人、兴趣广泛、富于激情、 多才多艺



出生富裕市民家庭,父亲是市 参议员。16岁上大学学法律。 取得法学博士学位。 8岁写诗,11岁编剧本,精通 拉丁文、意大利文、法文、英 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 诗歌、散文、戏剧、小说、文 论、绘画、音乐都有造诣。 历史、哲学、自然科学(颜色 学、解剖学)都有研究成果。


右图:普罗米修斯像
《葛兹.冯.伯利欣根》
历史悲剧,写于 1773年 借德国历史上的农 民起义领袖表达反 封建反专制思想。

狂飙突进运动最丰硕的成果: 《少年维特的烦恼》


歌德根据本人亲身经历 的爱情体验和友人的事 件而写成的。作品一出 版,“搅动了每个胸怀 着无名的骚乱和渴望的 不满”的青年。 小说通过青年维特与少 女绿蒂爱情悲剧的描写, 深刻地体现了德国“狂 飚突进”运动时期的时 代精神和德国资产阶级 的特点。
2.
浮士德身上具有人身上鲜明的两重性: 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 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和感官美 等现实欲求之中; 另一方面一次又一次超越自我,节欲 精进,向至善至美境界追寻。浮士德身上 “灵”与“肉”、“善”与“恶”的矛盾, 体现了歌德的辩证法思想,也揭示了人类 自身的复杂性和真实性,反映了人类探求 真理的艰巨性。

浮士德开始着手努力去实现一个自他离开父亲以 来一直怀有的希望:属于一个真正的社区,与人 民一起工作并且为人民而工作,以普遍的意志和 福利的名义在行动中运用自己的头脑。
在浮士德迈进的现代性的过程中,与他发生关联 的人也不可避免地接受或被迫接受了现代性。因 为不可否认的是浮士德激发了人们身上以前未被 释放的能量。浮士德的情人可以说是主动地接受 了现代性,虽然她最后在痛苦中结束了生命。但 是她并不希望回到以前封闭的宗法社会中去,因 为她在与浮士德的交往中实现了自己的欲望,获 得了快乐。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要层次” 理论,他把人类需要层次分为5个层次: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爱的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浮士德的需要结构图示
自我成就 美 ( 高 ) 需 要 强 度 ( 低 )
社会活动
情欲 知识
浮士德追求的行为动机
从图中可以看出,浮士德的需要结构建立在满 足理想、实现人的价值的基础上。浮士德的价值就 体现在这种不断肯定又不断否定的层次运动之中。 贯穿各个层次的主导行为动机是浮士德探索人生真 谛、实现理想、有所作为的创造心理。 浮士德的典型意义:浮士德是资本主义上升时 期新兴资产阶级的巨人典型,他所体现的自强不息、 永远探索、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在今天仍是应该肯 定的。这是浮士德的需要结构给我们的启迪和人物 的典型意义之所在。
《浮士德》
浮士德题材来源

来自中世纪德国民间 传说 在歌德之前已有许多 作家写过这个题材的 文学作品。
无名氏:《浮士德生平》 (1587). 马洛:《浮士德博士的悲 剧》(1604). 莱辛:《浮士德》片断 (1784). 克林格尔《浮士德》 (1791). 沙米索:《浮士德》 (1813).
歌德与《浮士德》
歌德
(1749-1832) 启 蒙 时 代 德国和欧洲 最伟大的作 家
K.J.施迪勒尔作于1828年
一、生平与创作


(一)地位和影响
1.民族诗人:歌德启发了德国人民 民族意识的觉醒,反映并批判了德 国社会生活。 2.全世界诗人:歌德使德国文学列 入世界文学宝库,成为欧洲有代表 性的诗人。与荷马、但丁、莎士比 亚齐名。 3.文艺复兴以来欧洲资产阶级思想和 文学发展中具总结性的艺术大师。
《歌德谈话录》)
迷娘之歌(节选)

你可知道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黯绿的密叶中映着橘桔金黄, 骀荡的和风吹自蔚蓝的天上, 还有那长春幽静和月桂轩昂---你可知道吗? 那方啊,就是那方---我心爱的人儿,我要与你同往!
《普罗米修斯》
哲学诗剧,写于1773年 借希腊神话中为人类的 幸福而受难的神的形象, 表达对于暴政和愚昧的 反抗。
《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

体裁: 书信体小说
主人公: 维特 绿蒂 爱情的烦恼 维特的烦恼: 事业的烦恼 社交的烦恼

《少年维特之烦恼》
维特与绿蒂

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 情? 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 春? 这是我们人性中的至 圣至神; 啊,怎么从此中会有 惨痛飞迸?。

可爱的读者哟,你哭 他,你爱他, 请从非毁之前救起他 的名闻; 你看呀,他出穴的 精魂正在向你目语: 请做个堂堂男子哟, 不要步我后尘。
第四阶段:艺术生活——美的需要 浮士德发现了古典美,与古典美的代表海伦结合。 但海伦认为“幸福与美不能长久结合”,离开了 浮士德。浮士德对美的追求破灭。 第五阶段:劳动生活——自我成就需要
浮士德围海造田,改造自然。创造性的劳动生活, 使他感到欢乐和满足。
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
需要是人的属性,也是人的本性。它是人的 活动的基本动力。人的低一级需要满足后,就产 生高一级的需要。




16世纪的一幅浮士德版画

《浮士德》的各种现代版本
《浮士德》分析
《浮士德》是歌德的毕生大作,从25岁开始创作, 82岁完成,花了60年时间。
浮士德形象源于16世纪德国民间传说,传说中的浮 士德是一个游方术士,用魔术吸引观众。他和魔鬼签订 合同,以灵魂换取生前的享乐。最后被魔鬼引入地狱。 英国剧作家马洛将传说改编为剧本《浮士德博士 的悲剧》(1588),描写为一个正面学者。 歌德受马洛影响,把浮士德塑造成一个追求自由, 不断进取的叛逆者。
量,而且还有他所触及的一切东西的能量,最后是他周围的社会的
能量。为了感受和实现更多的愿望,浮士德抛弃了自己的情人。他 已经转变成发展者,看到一条有效反对封建宗法世界的途径:去构 造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来掏空或破坏旧的世界。《浮士德》的作 者歌德将物质世界的现代化视为一种崇高的精神成就。

马歇尔· 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终生追求和五幕悲剧:
知识的追求和知识悲剧; 感官的追求和爱情的悲剧; 权势的追求和从政的悲剧; 美的追求和寻美的悲剧; 事业的追求和事业的悲剧。

第一部:从天上下来,通过世界,下
到地狱。
包括两个悲剧:知识悲剧、爱情悲剧。
作品选段
到 头 来 还 是 可 怜 的 愚 人 ! 都 彻 底 地 发 奋 攻 读 , 可 惜 还 有 神 学 , 已 把 哲 学 、 医 学 和 法 律 ,



3、古典文学的繁荣时期(1794—1805) 也是与席勒合作的十年。他们合作写诗,共同 创办杂志,办魏玛歌剧院。二人的创作实践和 艺术理论都主张以古代希腊罗马文艺为楷模, 贯彻自由和人道精神,艺术上强调古典主义。 两人共写了上千首批评性的《警句》、竞写歌 谣。歌德相继写成了长篇小说《威廉· 迈斯特的学 习时代》、叙事长诗《赫尔曼与窦绿苔》以及《浮 士德》第一部。 4、理想深化与艺术圆融时期(1805—1832) 研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著作和东方文学与 哲学,与思想家艺术家交往,视野开阔,提出 “世界文学”的思想。以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睿 智,探索宇宙人生,追求理想,向哲理化的深 度开掘。作品主旨转向了人与世界、灵与肉、 成与毁以及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的思考,在 稳重中透露出浓郁的探索追求的激情,在明澈 恬淡中表现出聪明的智慧。长篇小说《亲和 力》、自传性作品《诗与真》、《意大利游 记》、诗集《西东合集》、组诗《中德四季晨 昏杂咏》小说《威廉· 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和 《浮士德》第二部。
19世纪初历史发展
政治悲剧
艺术悲剧
事业悲剧

浮士德的故事是一个人迈向现代性的过程。原先,浮士德埋头研究
这个世界,生活在封闭的社会中。他的心灵越进步,就越敏感,越
孤立自己,他与外部生活——其他人、自然、甚至他自己需要的行动 力量——就越缺乏联系。他渴望与一个更加生机勃勃、同时更加性感 更加活跃的世界建立起联系。通过以自己的灵魂做抵押与魔鬼交易, 浮士德获得了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机会。在和魔鬼的游历过程中, 浮士德看到了丰富的真实世界,也恋爱了,有了性的体验。逐渐地, 他认识到应该将受压抑的巨大能量解放出来,不仅仅是他自身的能
歌德手稿
歌德故居
歌德故居外景
歌德故居内.1
歌德故居内. 2
歌德故居内. 3
二、作品欣赏
歌德诗选 《少年维特之烦恼》 《浮士德》

歌德诗选


浪游者的夜歌
一切的峰顶上 一片宁静, 一切树梢上 感不到 一丝微风; 林中鸟群已沉默。 稍等,片刻, 你也将安静。
“我的全部诗 歌都是应景即 兴的诗,来自 现实生活,从 现实生活中获 得坚实的基础。 我一向瞧不起 空中楼阁的诗 “。
“维特热”

德国人摹仿我,法国人读我入迷, 英国啊,你殷勤地接待我这个憔悴的人; 可我又怎能够不欢欣鼓舞哟, 中国人也用颤抖的手, 把维特和绿蒂画上了花瓶?
---- 歌德:《威尼斯警句》
其中最杰出的作品是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 恼》(1774)。这是个感伤、纵情、失意的爱情故 事,它深深感动了欧洲人,使整整一代青年人追 慕维特的衣着及其为绝望的爱情而忍受的痛苦, 而且其中一些人(数量多得令人惊讶)甚至以自杀 作为最后的出路。 ——《欧洲文学背景》
浮士德的经历与需要层次
第一阶段:学者生活——知识需要
浮士德追求的知识是中世纪的学问,他不满足, 要走出书斋。
第二阶段:爱情生活——情欲需要
浮士德与葛丽卿恋爱失败,情欲不能开创个性 解放的道路。
第三阶段:宫廷生活——Leabharlann Baidu会活动需要
浮士德为宫廷服务,统治者只是把他当作开心 取乐的魔术师。他放弃了宫廷生活。
大文豪歌德的旧居
(三)创作道路的发展和主要 成就 1、狂飙突进运动时期(1775年前)


青年歌德
讴歌激情、崇尚自由,反对思想和艺 术上的束缚与桎梏,以澎湃奔突的狂 放激情为性格特征和美学特征。剧作 《葛兹· 冯· 伯利欣根》、书信体小说 《少年维特之烦恼》;抒情长诗《普 罗米修斯》。 2、转向古典美时期(1775至1794) “魏玛十年” 与意大利之游。放弃了 狂飚式的幻想。青年时代排斥客观、 崇尚自我的个人激情,已开始让位于 淳朴的、现实的“古典主义”——人 道主义理想。剧本《哀格蒙特》、 《在陶里斯的伊菲革尼亚》
第二部:
浮士德从沉睡中醒来,获得新生,帮助宫廷度过财 政赤字。
浮士德在魔鬼的帮助下,与古代美女海伦结合,生 了一个儿子欧福良。欧福良因无限制的追求和高飞而早 夭,海伦回到阴间。 浮士德围海造堤,领悟到“人需要每天去争取生活 与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他情不自禁地说: “时间你真美呀,请你停留!”倒地而死。靡非斯特正 要攫取浮士德的灵魂,天使将浮士德的灵魂迎接上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