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办学体制改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几点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我市深化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历史回顾和经验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和办学体制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倾情倾力推进教育便民惠民,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与此同时城区中小学通过优化布局、合理设校、强化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全力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办学规模日趋合理,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并且趋于均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入人心,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我们先后印发发了《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切实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努力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三个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为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和基础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做了制度性设计和保障。特别是2003年颁布实施的《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全面规划和规范了办学体制改革的发展思路和框架,解放了思想,破除了禁区,进行了前无古人的大胆尝试和创举,这种大胆探索的精神,极大地促进了民办教育的发展和中小学办学体制的改革,因运而生的一批民办学校已经成为目前民办教育的骨干力量。

自去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颁布以来,我们以贯彻落实《纲要》和承担国务院教育体制改革试验为抓手,深入学习和领会《纲要》的精神实质,破解教育体制改革难题,加快以校长职级制为突破口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力促教育公平,加大投入,采取措施,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在体现个性化和特色化的基础上,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注重社会效益,统筹规划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强化公共服务,促进学校开门办学和重视社会需求和个性化服务;坚持“安全为先”,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稳定;我市教育事业呈现出一派健康持续发展的勃勃生机。目前,我市有中各种类型的民办中小学已达到39所,在校生80435人,占全日制中小学在校生总数的7.8%。像昌乐二中、潍坊文华国际学校、奎文实验初中、潍坊外国语学校、中新双语小学、高新双语小学以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但是,与全市基础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的大好形势相比,随着我市城乡一体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寄居人口逐年增加,如何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吸纳社会资金举办多元办学主体的中小学,满足人们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在全市率先实现基础教育高水平的均衡发展,带动全市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必须尽快解决的又一战略性的重大任务。

二、当前我市深化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矛盾易发多发的社会转型时期,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更加关注和改善民本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抓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和关键时期,乘势而上,大有作为。

(一)《教育规划纲要》为我国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作出了前瞻性的全面规划

关于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扶持薄弱学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各地可从实际出发,开展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试验,探索多种形式,提高办学水平。

改进非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公平竞争,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

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鼓励出资、捐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完善独立学院管理和运行机制。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

(二)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力的不断增强为增加教育投入,改革中小学办学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撑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社会生产总值(GDP)在2010年已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近年来,我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五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4.45万亿元,年均增长22.4%。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城市低收入家庭和涉农专业的学生实行免费。加快实施国家助学制度,财政投入从2006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6亿元,覆盖面从高等学校扩大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共资助学生2130万名,还为1200多万名义务教育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同全国一样,潍坊市坚持科学发展、扎实工作,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46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91亿元,年均增长14.2%,人均突破5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由70.7亿元增加到202.4亿元,年均增长23.4%。201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1.1亿元,年均增长18.5%。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307.7亿元、2570.8亿元,是2005年末的2.6倍和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6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72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9357元和3855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果。政府公共资源更多转向民本民生,2010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50%。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6.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9.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7%。实施教育惠民工程,推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建立了贫困学生资助救助体系和校园安全长效机制。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素质教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水平居全省前列。高等教育不断拓展提升,高校发展到15所、在校生达到14.9万人。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650亿元,人均跃上10000美元台阶,地方财政收入突破4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年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企业达到40家。经济外向度提高到3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10亿美元。现代教育制度基本确立,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