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理性精神(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6、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7、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1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 以成仁 19、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1、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庙
孔林
孔庙、孔府和孔 林在山东曲阜市,是规 模最大的纪念和祭祀孔 子及其子孙的建筑群
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 宇宙万物的本源。他说:“道之真以修身,其 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庄子·让 王篇》)意思是,大道的真髓、精华用以修身,它 的余绪用以治理国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又 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 谨守而勿失,是谓友其真。”(《庄子·秋水 篇》)意思是,不要为了人工而毁灭天然,不 要为了世故去毁灭性命,不要为了贪得去身殉名利, 谨守天道而不离失,这就是返朴归真。 总之,他继承了老子《道德经》 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的精髓,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 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
孔子见老子,当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会见之一。 两颗星辰从来不会有见面的时候,一旦相见便会是碰撞 后的毁灭。可是两位伟大的思想家的相见,虽然也会有 碰撞,却如两道江河的汇聚,给后世留下连专制制度也 无法泯灭的可以让精神自由生长的思想的湖泊。 孔子是在适齐的前一年,即公元前518年(鲁昭公 二十四年)去周天子的首都雒邑拜见老子的(雒邑故址 在现今河南省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是年孔子三十三 岁。孔子是带着朝圣的心情西去雒邑的。那里不仅是他 仰慕的周公曾经住过的地方,也是商周以来的礼仪、文 物、典籍等汇集之地,当然,那里更住着他所景仰已久 的老子。其时,老子正担任着周守藏室史官,也就是周 朝的文物、博物、图书馆馆长。对于这位通晓上下古今 之变的大思想家,还是青年的孔子就曾表示过:“吾闻 老聃(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楚国 人)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 他是把老子当做老师来看待的。学生,怎能不去看望、 求教于老师呢?
道家的理性精神
• 道家与儒家的对立。 • 道家与儒家的互补
– 孔子思想与庄周思想的渊源关系。 – 儒道的互补
• 道家比儒家更尊重艺术审美的规律。
庄
子
(约前369~前286)
•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 蒙人,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 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 世称“老庄”。 • 庄子思想基本上属于主观唯 心主义;主张“无为而治”。 • 他曾作过蒙城漆园吏,他不 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
孔子简介
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 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 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 先河。
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 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 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 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 “大同”理想。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为了 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 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 象父,子要象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 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
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夫子是 后人对他的爱称。是位大名鼎鼎的 学问家,也是是伟大的思想家,上 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曾评选出人类历史上的“世界 十大文化名人”,孔子位居榜首。
1988年1月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共同签署了 《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宣言》
孔子名言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 彬,然后君子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 三隅反,则不复也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 而慎于言
从鲁国国都到达周天子所在地雒邑有千里之遥, 涉千里之远去拜见老子,对于少有经济来源的孔子 来说,几乎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事情。但是孔子想去 朝圣雒邑、拜见老子的愿望是那样的强烈,以至于 他的学生(此时的孔子已经开始授徒设教)南宫敬 叔实在不忍心看着他的老师日思夜想,便面求鲁昭 公,建议他资助孔子的朝圣之旅。鲁昭公接受了南 宫敬叔的建议,送给孔子一辆马车、两匹马和一个 跟随的童仆,并让南宫敬叔陪同前往。 在山东省嘉祥县武氏祠汉画像石中,最著名的 一块就是孔子见老子。两人都戴着高高的帽子,穿 着肥大的长袍。孔子双手捧着一只大雁,即是见面 礼也是拜师礼,而拄着曲足拐杖的老子的身后,有 一辆载文物书籍的车,车后还有三个人,都捧着简 册典籍。
为此,他对世俗社会的礼、法、权、势进行了尖锐的
批判,提出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 窃国者为诸侯”的精辟见解。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他 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 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庄子这些思想和主张,对后世影响 深远,是人类思想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庄子对后世的影响, 不仅表现在他独特的哲学思想上,而且表现在文学上。他的政 治主张、哲学思想不是干巴巴的说教,相反,都是通过一个 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仪态万 方的语言文字,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 出来,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 如果说,屈原的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鼻祖,那么, 庄子的文章,无疑是中国浪漫主义散文的先河。
先秦理性精神
儒道互补
所谓“先秦”,一般均指春秋战国而言。它 以氏族公社基本结构解体为基础,是中国古代 社会最大的变革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也是 最为活跃的开拓、创造时期,百家蜂起,诸子 争鸣。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总思潮、总倾向,便 是理性主义。正是它承前启后,一方面摆脱原 始巫术宗教的种种观念传统,另方面开始奠定 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就思想、文艺领 域说,这主要表现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 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则作了它的对立补充。 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的一条基本线 索。
孔子简介
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 用。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 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 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 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 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 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 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 颜回病卒。孔子悲痛至极,哀叹道:“天丧予!天丧 予!”这一年,有人在鲁国西部捕获了一只叫麟的怪 兽,不久死去。他认为象征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现又死 去,是天下大乱的不祥之兆,便停止了《春秋》一书 的编撰。72岁时,突然得知仲由在卫死于国难,哀 痛不已。次年(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7 日,赍志而殁。
儒家理性精神
• 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 • 用理性主义精神对古代原始文化的重新解 释。
– 对“礼”的理性解释 – 对“乐”的理性解释
• 理性的内核:情感感受及其美学与文化影 响。
东 汉 画 像 石 拓 片 设 教
——
想艺化汉 来术中文 由所国化 仍以人所 应一所以 追不以不 溯同不同 到于同于 先其于其 秦它外它 孔艺国民 学术人族 其中的 思华文 , , , .
关于《庄子》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 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 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 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 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 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 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 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 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 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 学,哲学的文学”。
孔子名言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 至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名言
孔子简介
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51 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 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 52岁时 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
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 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 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 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前4 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 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 来。
界种 孔 上难心子 成以பைடு நூலகம்在 为否结塑 中认构造 国的上中 文客的国 化观历民 的事史族 代实地性 名。位格 词孔,和 。学已文 在是化 世一 —
—
孔子简介
孔子,今山东曲阜东南 人。先世系宋国贵族。五 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 定居鲁国陬邑。父叔梁纥 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 诸侯。 孔子3岁丧父,随母 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 其教。孔子少时家境贫寒, 15岁立志于学。及长, 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 和管理牛羊的“乘田”。
关 于 庄 子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 前256年),是一个大动乱、大变革的时期,是 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大转折时期,是各 种政治主张、哲学观点、学术思想异常活跃的时 期,形成了儒、道、法、墨、名、兵等诸子百家 争鸣的局面。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国蒙 (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是继老子之后,战 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做过宋国蒙地 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相传,庄 子自幼聪明好学,与惠施为同学、挚友,曾南游 楚越,探访古风,一率性认真,崇尚自然,非毁 礼法,傲视王侯。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他 拒绝了,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 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惠施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 ☞子固非鱼,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庄子曰:“请循其本, 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 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 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译:天下从君王直至贤人多得很,生前都 荣耀一时,死后也就默默无闻了。孔子是个平 民,传世十几代,学者尊崇他。上起天子王侯, 中原凡是讲习六经的都要以孔夫子为准则,孔 子可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司马迁对孔子的赞词,表达了他对孔子的极度 仰慕、崇敬和赞美之情。
我们都知道姜子牙在渭水河边钓鱼的故事,他后来被文王请出了 山;几百年后,又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是在濮水边,这个人是庄子
庄子对爵禄的态度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 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 巾笥而藏之 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 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 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 秋水》
孔庙
孔林
孔庙、孔府和孔 林在山东曲阜市,是规 模最大的纪念和祭祀孔 子及其子孙的建筑群
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 宇宙万物的本源。他说:“道之真以修身,其 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庄子·让 王篇》)意思是,大道的真髓、精华用以修身,它 的余绪用以治理国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又 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 谨守而勿失,是谓友其真。”(《庄子·秋水 篇》)意思是,不要为了人工而毁灭天然,不 要为了世故去毁灭性命,不要为了贪得去身殉名利, 谨守天道而不离失,这就是返朴归真。 总之,他继承了老子《道德经》 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的精髓,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 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
孔子见老子,当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会见之一。 两颗星辰从来不会有见面的时候,一旦相见便会是碰撞 后的毁灭。可是两位伟大的思想家的相见,虽然也会有 碰撞,却如两道江河的汇聚,给后世留下连专制制度也 无法泯灭的可以让精神自由生长的思想的湖泊。 孔子是在适齐的前一年,即公元前518年(鲁昭公 二十四年)去周天子的首都雒邑拜见老子的(雒邑故址 在现今河南省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是年孔子三十三 岁。孔子是带着朝圣的心情西去雒邑的。那里不仅是他 仰慕的周公曾经住过的地方,也是商周以来的礼仪、文 物、典籍等汇集之地,当然,那里更住着他所景仰已久 的老子。其时,老子正担任着周守藏室史官,也就是周 朝的文物、博物、图书馆馆长。对于这位通晓上下古今 之变的大思想家,还是青年的孔子就曾表示过:“吾闻 老聃(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楚国 人)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 他是把老子当做老师来看待的。学生,怎能不去看望、 求教于老师呢?
道家的理性精神
• 道家与儒家的对立。 • 道家与儒家的互补
– 孔子思想与庄周思想的渊源关系。 – 儒道的互补
• 道家比儒家更尊重艺术审美的规律。
庄
子
(约前369~前286)
•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 蒙人,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 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 世称“老庄”。 • 庄子思想基本上属于主观唯 心主义;主张“无为而治”。 • 他曾作过蒙城漆园吏,他不 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
孔子简介
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 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 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 先河。
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 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 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 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 “大同”理想。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为了 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 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 象父,子要象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 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
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夫子是 后人对他的爱称。是位大名鼎鼎的 学问家,也是是伟大的思想家,上 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曾评选出人类历史上的“世界 十大文化名人”,孔子位居榜首。
1988年1月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共同签署了 《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宣言》
孔子名言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 彬,然后君子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 三隅反,则不复也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 而慎于言
从鲁国国都到达周天子所在地雒邑有千里之遥, 涉千里之远去拜见老子,对于少有经济来源的孔子 来说,几乎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事情。但是孔子想去 朝圣雒邑、拜见老子的愿望是那样的强烈,以至于 他的学生(此时的孔子已经开始授徒设教)南宫敬 叔实在不忍心看着他的老师日思夜想,便面求鲁昭 公,建议他资助孔子的朝圣之旅。鲁昭公接受了南 宫敬叔的建议,送给孔子一辆马车、两匹马和一个 跟随的童仆,并让南宫敬叔陪同前往。 在山东省嘉祥县武氏祠汉画像石中,最著名的 一块就是孔子见老子。两人都戴着高高的帽子,穿 着肥大的长袍。孔子双手捧着一只大雁,即是见面 礼也是拜师礼,而拄着曲足拐杖的老子的身后,有 一辆载文物书籍的车,车后还有三个人,都捧着简 册典籍。
为此,他对世俗社会的礼、法、权、势进行了尖锐的
批判,提出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 窃国者为诸侯”的精辟见解。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他 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 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庄子这些思想和主张,对后世影响 深远,是人类思想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庄子对后世的影响, 不仅表现在他独特的哲学思想上,而且表现在文学上。他的政 治主张、哲学思想不是干巴巴的说教,相反,都是通过一个 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仪态万 方的语言文字,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 出来,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 如果说,屈原的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鼻祖,那么, 庄子的文章,无疑是中国浪漫主义散文的先河。
先秦理性精神
儒道互补
所谓“先秦”,一般均指春秋战国而言。它 以氏族公社基本结构解体为基础,是中国古代 社会最大的变革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也是 最为活跃的开拓、创造时期,百家蜂起,诸子 争鸣。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总思潮、总倾向,便 是理性主义。正是它承前启后,一方面摆脱原 始巫术宗教的种种观念传统,另方面开始奠定 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就思想、文艺领 域说,这主要表现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 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则作了它的对立补充。 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的一条基本线 索。
孔子简介
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 用。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 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 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 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 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 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 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 颜回病卒。孔子悲痛至极,哀叹道:“天丧予!天丧 予!”这一年,有人在鲁国西部捕获了一只叫麟的怪 兽,不久死去。他认为象征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现又死 去,是天下大乱的不祥之兆,便停止了《春秋》一书 的编撰。72岁时,突然得知仲由在卫死于国难,哀 痛不已。次年(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7 日,赍志而殁。
儒家理性精神
• 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 • 用理性主义精神对古代原始文化的重新解 释。
– 对“礼”的理性解释 – 对“乐”的理性解释
• 理性的内核:情感感受及其美学与文化影 响。
东 汉 画 像 石 拓 片 设 教
——
想艺化汉 来术中文 由所国化 仍以人所 应一所以 追不以不 溯同不同 到于同于 先其于其 秦它外它 孔艺国民 学术人族 其中的 思华文 , , , .
关于《庄子》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 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 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 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 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 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 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 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 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 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 学,哲学的文学”。
孔子名言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 至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名言
孔子简介
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51 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 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 52岁时 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
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 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 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 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前4 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 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 来。
界种 孔 上难心子 成以பைடு நூலகம்在 为否结塑 中认构造 国的上中 文客的国 化观历民 的事史族 代实地性 名。位格 词孔,和 。学已文 在是化 世一 —
—
孔子简介
孔子,今山东曲阜东南 人。先世系宋国贵族。五 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 定居鲁国陬邑。父叔梁纥 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 诸侯。 孔子3岁丧父,随母 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 其教。孔子少时家境贫寒, 15岁立志于学。及长, 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 和管理牛羊的“乘田”。
关 于 庄 子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 前256年),是一个大动乱、大变革的时期,是 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大转折时期,是各 种政治主张、哲学观点、学术思想异常活跃的时 期,形成了儒、道、法、墨、名、兵等诸子百家 争鸣的局面。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国蒙 (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是继老子之后,战 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做过宋国蒙地 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相传,庄 子自幼聪明好学,与惠施为同学、挚友,曾南游 楚越,探访古风,一率性认真,崇尚自然,非毁 礼法,傲视王侯。楚威王曾以厚礼聘其为相,他 拒绝了,从此终身不仕,退隐江湖,以编草鞋为 生,寓言传道,著书十余万言。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惠施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 ☞子固非鱼,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庄子曰:“请循其本, 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 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 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译:天下从君王直至贤人多得很,生前都 荣耀一时,死后也就默默无闻了。孔子是个平 民,传世十几代,学者尊崇他。上起天子王侯, 中原凡是讲习六经的都要以孔夫子为准则,孔 子可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司马迁对孔子的赞词,表达了他对孔子的极度 仰慕、崇敬和赞美之情。
我们都知道姜子牙在渭水河边钓鱼的故事,他后来被文王请出了 山;几百年后,又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是在濮水边,这个人是庄子
庄子对爵禄的态度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 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 巾笥而藏之 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 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 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 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