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正确处理政府_市场和社会的关系_马振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3月河北学刊Mar.,2016第36卷第2期Hebei Academic Journal Vol.36No.2
学人论坛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正确处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
马振清1,2,王勇军1
(1.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力研究中心,北京100875)
[摘要]目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期和深水区,未来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经济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廉洁政府建设、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等都需要进一步推进,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处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精简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积极培育社会自治组织,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政府;市场;社会
[基金项目]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法治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研究》(14JD7100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共产党执
政面临的风险与考验及其应对策略研究》(SKZZY2014001)
[作者简介]马振清(1962—),男,黑龙江省伊春市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文化力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学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王勇军(1971—),男,山东省滨州市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滨州学院社会科学基础教学部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16)02-0194-05[收稿日期]2015-04-05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内涵的理解及其目标的实现等问题,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解读,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阐释。本文认为,只有正确处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与政府、
市场和社会之关系的界定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理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质上就是要使上层建筑适应当前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当代中国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层建筑的主体是执政党中共领导下的各级政府,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使政府的职能、作用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与人民当家作主的要求相适应,也就是正确界定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
(一)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须厘清其内涵及标准。对此,有学者从西方新公共治理理论出发,认为衡量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是否现代化至少有五个标准:一是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民主化;三是法治;四是效率;五是协调[1]。有学者强调,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中国的国家治理理论应从历史的角度,从执政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并主张基于中国的国情、社情与民意,立足于新的历史起点,注意与西方国家社会制度的差异,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构建国家治理体系,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2]。还有学者纯粹从制度的规范化、程序化来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认为“所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使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国家治理者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治理国家,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
491
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3]。以上这些论述,大多是就国家治理的标准或形式而展开的,然未能真正指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实质内容。从一般意义上说,任何一个公民社会认同的合格的政府,其管理目标是追求最低的管理成本、最优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因此,政府体制的设置、权力的分配及运行机制须围绕三个目标进行,即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与管理高效。所以,只有达到这三个目标,我们才能说真正实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从当前来说,要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就必须激发市场经济的活力,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实现中国社会和谐,就要实现全社会的公平公正,这需要依法治国,发扬民主,保障公民合法权利。对于实现政府的廉洁高效,国外的经验表明,政府应从具体事务中尽量抽身,把社会能做好的事情交给社会,把市场能做好的事情交给市场,应动员社会组织参与政府决策,善于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来约束市场的违规。最终实现让政府“掌舵”而非“划桨”,做“裁判员”而非充当“运动员”。
因此,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其主要责任者是政府,其内容是形成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实现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理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要求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是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对未来发展矛盾所提出的,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而正确、协调处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也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之需要的根本总结。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新挑战、新任务。
第一,社会分化,不同利益团体之间的矛盾凸显。例如,劳资矛盾加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在城镇化过程中,地方政府借机侵占农民的耕地,侵害农民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贫富分化加剧,贫富矛盾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第二,公共安全问题凸显。市场化带来了人民日常生活用品的商品化,而产品特别是食品、药品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政府监管不严、不到位。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地方政府在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有法不依,措施不力,效果不明显。
第三,权力寻租,社会诚信缺失。市场经济带来的拜金主义观念,导致政府出现选择性执法,一些官员贪污腐败问题日益严重。拜金主义严重侵蚀着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社会欺诈现象层出不穷,社会诚信出现严重危机。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未理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职责不清,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机制未能建立,以至于三者不能形成良性互动。因此,如何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权限的科学划分和良性互动,就成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与关键。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常态化
现代政府是社会管理的主要责任承担者,以强制力保障法律得以执行,保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但是,政府不能代替市场配置资源,更不能用政府行为代替市场行为。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政府通过国家行为直接提供商品和服务以及改善人民福利的做法注定是要失败的,政府只能依靠市场,为市场提供条件,并通过有效的公共政策支持市场运作,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和繁荣,并改善人民福利。”[4](P1)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也存在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的弊端,极易被某些利益集团所影响,陷入权力寻租而成为某些利益团体谋求私利的工具。而要让政府在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同时又避免这些弊端,就需要政府与社会、市场相互合作,与社会组织相互协作,主动接受社会组织监督,杜绝和制止腐败现象发生。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模式,就是让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经济活动。市场在发展经济方面具有优势,能够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有着市场需求的环节和部门中去。良性竞争能够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促进技术和管理的进步,从而促进生产与需求之间的及时协调。但市场本身存在明显的不足,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容易造成经济失衡和周期波动,导致资源浪费,市场规律的作用也会引起贫富差距扩大和分配两极分化等现象。
对于发展经济,市场具有优势,而在环境保护和公共物品的提供方面,政府应承担起责任。要保证政府作为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平的维护者,同时尽量减少公共开支并提高政府的效率,还需要有第三方力量,这就是社会。社会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在这里是指在政府之外的社会组织———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独立性、民间性等属性。其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现公民自治,减轻政府的工作压力;二是监督和参与政府决策,保障政府决策的科学系和公正性。社会组织能起到凝聚社会力量、监督公共权力行使、调解社会矛盾、维护公共利益的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市场、政府与社会组织各有自己的优势和缺陷,只有合理确定各自的活动范围、职责权限,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治
591
◆学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