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说课稿)二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学制)

合集下载

七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导学案)二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学制)

七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导学案)二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学制)

七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导学案)一、教学内容《观察物体》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节课,主要内容为教会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外部特征及其属性来识别和分类物体。

二、学习目标1.能够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了解其属性。

2.能够识别和分类简单的物体。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物体的外部特征及其属性,识别和分类物体的方法。

2.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改变观察角度,提高识别和分类物体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最近去过哪些地方?去过的地方都有哪些有趣的物品?看到这些有趣的物品,你们有没有观察过它们的外部特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如何通过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来识别和分类物体。

2. 学习1.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及其属性–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纹理等外部特征来了解它们的属性。

–例如:苹果是圆形,颜色是红色,有光滑的皮肤,内部有白色果肉和黑色的果核。

2.识别和分类物体的方法–同类物体:拥有相同外部特征和属性的物体•例如:同为水果的苹果和香蕉–异类物体:外部特征和属性不同的物体•例如:汽车和书包–逐步分类法•从一个大类中逐步筛选出同类物体3. 练习1.宝藏活动:老师会在教室内或校园内隐藏6个物体,同学们需要通过观察和分类来寻找宝藏。

2.比赛活动: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观察并分类教师给出的同类和异类物体,以小组分数最高的为胜。

4. 总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及其属性,如何识别和分类物体。

2.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我们要通过不断的观察和练习,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识别能力。

五、板书设计观察物体的方法物体分类方法形状同类物体大小异类物体颜色逐步分类法纹理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活动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了他们的兴趣,同时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所学内容。

但在课堂中,存在一些学生观察不够细致、分类错误等问题,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训练和引导,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word教案(2)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word教案(2)

观察物体[教学内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进行辨认。

[教学目标]1. 能够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2. 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

[教学重点、难点]1. 能够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2. 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玩具汽车同一物体不同方向的照片[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第三小学一年级的三位同学争吵起来了,我们去看看他们为什么争吵好吗?二、新授课(一)理解汽车图。

1.(投影图片)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呢?(在看照片)是啊,原来他们在争论数学问题呢,不是在吵架,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因为什么数学问题争论,然后帮他们解决呢?(想)2. 读题。

原来有一个同学拿来了两张汽车的照片,一个同学说这是同一辆汽车,另一个同学说这是两辆不同的汽车拍出来的,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这两幅照片,你们说说这是同一辆汽车拍出来的,还是两辆汽车拍出来的?3. 学生观察,讨论后发表意见。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是同一辆汽车)4. 解决为什么是同一辆汽车。

学生讨论后回答,你说我讲。

用玩具汽车,让学生从不同侧面观察,理解图中的照片是同一辆汽车从不同的侧面拍的。

(二)理解小兔子图。

学生在理解汽车图的基础上不难理解小兔子的照片。

1. 看图片,说说这是不是一只兔子。

2. 同位讨论两幅图片分别是从兔子的哪个位置拍的。

(第一幅是从兔子的侧面拍的,第二幅是从兔子的后面拍的。

)三、练习1. 自主练习1。

(1)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好吗?有一天,小鸟和小花猫这两个好朋友到郊外去玩,它们边走边玩,走啊走,玩啊玩,突然发现它们迷路了,只看见小路前面有两座房子,于是他们各自把自己看到的房子的样子画了下来,想回家以后问问别人这是什么地方,可是,他们画的不一样,朋友们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聪明的同学,你知道为什么他们画的不一样吗?(2)(投影自主练习1的图)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小鸟和小花猫画的不一样。

(因为小鸟在天上飞,小花猫在地上走,它们看到的不一样。

七 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学制)

七 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学制)

七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准确的物品形状,包括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2.能够进行物品的分类,认识数学中的类和分类。

3.能够通过观察物体的特征,找出物体共同点,分析并归纳。

4.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属性,表述清晰。

二、教学重点1.物品的形状、性质以及分类的方法。

2.观察物品的特征,找出物品中的共同点。

3.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品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1.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品的性质。

2.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的逻辑思维。

四、教学准备1.课件:数字板书。

2.教学用品:名片、小球、图形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图片、物品等途径,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感受到物品的不同形状。

引出本节主题“观察物体”。

2. 自学环节(20分钟)1.学生独立观察名片、小球、图形模型等物品,分辨它们的形状和特征。

2.学生根据物品形状将其进行分类,然后将物品分别摆放在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图形上。

3. 合作探究环节(15分钟)1.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物体形状和分类方法的认识。

2.学生通过合作,将自己所摆放的物品展示给其他同学,一起分辨物品的形状和特征,找出物品中的共同点。

4. 讲评环节(15分钟)1.教师在数字板书上绘制出物品的形状和分类,辅助学生进行讲解。

2.辅导学生掌握物品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的逻辑思维。

5. 练习环节(2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物品,特别是那些看起来有点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物品,让学生自己进行分类,加深对物品形状和特征的认识。

6. 拓展延伸环节(5分钟)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其他的、更具挑战性的练习题目,以延伸学生对物品形状和分类方法的认识。

六、教学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帮助学生归纳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对于学生在本节课中表现优异的同学进行表扬,给与鼓励和奖励。

七、家庭作业1.阅读课本P10、P11,并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

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二年级上册数学

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二年级上册数学

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二年级上册数学我的眼睛亮—观察物体(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相关章节,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观察物体”这一章节。

我们将通过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仔细观察物体,发现物体的特征;2. 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3. 能够通过观察,发现物体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4.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物体,发现物体的特征,并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描述。

难点在于培养学生观察物体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及空间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1. 教材中的相关图片;2. 一些实际的物体,如球、盒子、书本等;3. 彩色粉笔,用于板书设计。

五、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观察和描述,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特征,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拿出一盒球,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球的特点,如颜色、大小等。

2. 观察和描述:我会出示一些实际的物体,如盒子、书本等,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用恰当的词语描述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3. 观察物体之间的相同和不同:我会让学生两两分组,互相观察对方拿到的物体,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关于观察物体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利用彩色粉笔进行板书设计,将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用图示和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观察自己身边的物体,用恰当的词语描述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2. 找一找,自己身边的物体之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3.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

七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导学案】二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学制

七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导学案】二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学制

七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导学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
版(五四学制)
知识目标
1.认识常见陶瓷器物的形状。

2.学习观察物体,发现物体的特点。

3.发现不同物体的相同特点。

学习重点
1.通过观察陶瓷器物,学习物体的形状特点。

2.了解如何观察物体,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

学习难点
1.通过形状来判断不同物体的相同特点。

2.发现并总结不同旋转物体的形状特点。

学习方法
1.观察物体。

2.比较物体。

3.总结物体的形状特点。

学习过程
1. 导入新知
老师出示一些陶瓷器物,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特点,并问学生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 学习新知
学生通过观察物体,了解不同物体的形状特点。

学生可以通过触摸、旋转、测量等方式观察物体。

3. 拓展练习
1.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出5种不同的物品,通过观察它们的形状特点,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让学生设计一个陶瓷器物,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陶瓷器物,发现它们的特点,用于设计自己的陶瓷器物。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通过观察物体来发现物体形状的特点,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

同时,学生也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形状特点,发现了不同物体的相同点。

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将这一能力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七 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学制)

七  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学制)

七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和简单物体运动过程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2. 描述观察到的物体的特征。

3. 认识简单的三视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描述观察到的物体的特征。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

2. 学具:学生自备的观察物体。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观察到的物体的特征。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观察物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物体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观察物体》2. 板书内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描述观察到的物体的特征、认识简单的三视图。

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物体,从不同方向进行观察,并描述观察到的物体的特征。

2. 绘制简单的三视图。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3. 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以上是根据您提供的标题制定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祝您教学顺利!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七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七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七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观察物体》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章,本章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2.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难点: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学具:笔记本,彩笔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如何认识和描述一个物体的?引入本课的主题《观察物体》。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展示实物模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2.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2. 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2. 让学生思考: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观察和描述物体?板书设计:板书《观察物体》板书内容:1. 物体的形状和结构2. 描述物体的语言3. 空间想象力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彩笔在笔记本上绘制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并标注出不同角度的观察点。

2. 请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所画的物体,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听听家长对自己的描述是否准确。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结构,并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提高了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分组合作,积极参与,通过绘制和描述物体,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物体,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并尝试用彩笔绘制出来,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谁的眼睛亮— —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

谁的眼睛亮— —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

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物体,使学生能够正确识别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物体: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识别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2. 观察物体的方法:通过观察、讨论、交流,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3. 空间想象力:通过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识别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2. 学具:学生自备观察物体(如玩具、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实物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观察物体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让学生识别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3. 活动一:观察物体。

让学生分组观察物体,讨论并交流观察到的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4. 活动二:观察物体的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5. 活动三:空间想象力训练。

通过观察物体,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6. 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记录观察到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六、板书设计1. 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2. 教学内容:(1)观察物体:正面、侧面、上面(2)观察物体的方法(3)空间想象力训练七、作业设计1. 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记录观察到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2. 结合观察到的物体,画出一幅图画,展示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七 谁的眼睛最亮--观察物体 青岛版(五四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七 谁的眼睛最亮--观察物体 青岛版(五四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七谁的眼睛最亮–观察物体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内容1.观察物体,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小组合作,讨论并比较各组的观察结果。

3.在比较中进一步锻炼观察能力,培养分类思维。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更准确地描述出来。

2.让学生能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通过观察物体,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类。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老师出示两个相似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比如:两个苹果)2.学生将观察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口头表达出来,老师记录在板书上。

3.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观察两个或多个物体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大小、颜色、形状、重量、材质等。

4.老师出示另外两组不同的物体,让学生进行观察并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比如:手表和水杯)5.比较不同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感受到物体之间的差异。

2.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分配一些物品。

2.让学生在组内观察物品,并讨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记录在小组讨论记录表中或在纸上。

3.时间到后,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现场呈现和讲解,其他组及时提问补充。

4.老师对不同组的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对分类方式进行探讨。

5.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拓展实践1.让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比赛,每组同学观察一些物品,在规定时间内列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2.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讲解,并由其他同学进行投票,选出最佳观察结果的小组。

3.在比赛中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并让学生通过与其他同学互动,培养团队精神。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物体,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概念,并进一步培养分类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

谁的眼睛亮— —观察物体(说课稿)-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

谁的眼睛亮— —观察物体(说课稿)-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

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进一步发现物体的特点,增强观察力和想象力。

2.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参与,增加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进一步发现物体的特点,以及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点。

2.教学难点: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观察与判断。

三、教学准备1.手中拿一些物体,如:铅笔、橘子、树叶、石头等等。

2.PPT, 用来展示物体图片。

3.老师准备好以下问题:•这个物体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你能用你的话简单描述一下这个物体的特点吗?四、教学过程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老师可以展示几张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来猜物体名称,并让同学们讲述一下自己是通过什么特点来猜到这个物体的名称的。

从而帮助学生初步培养观察物体的好习惯。

2. 进行物品观察接下来,老师可以让学生把手中的物体拿出来,允许学生一定时间观察这个物体,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物体的特点。

对于学生对这个物体的表述,老师可以进行引导。

3. 猜物体接下来,老师可以将这个物体放在眼前,然后让学生来猜这个物体是什么,并让学生说出猜测的依据。

4. 游戏环节最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游戏,分成若干组,每个组随机拿到一个物体,拍照之后,其他组员需按照规定时间猜测它的名称,并且描述它的特点,看看哪个小组最先猜出来,并且准确描述出了这个物体的特点。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往往就能发现很多好玩的事情。

因此,观察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

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二年级上册数学

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二年级上册数学

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二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正确辨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态度,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2. 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的辨别。

3. 空间想象力与观察力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正确辨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2. 学具:各种形状的物体(如积木、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观察物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5. 总结提升: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强调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学生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2. 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的辨别。

3. 空间想象力与观察力的培养。

七、作业设计1. 观察家里的物品,从不同方向进行观察,并描述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2. 收集不同形状的物品,与同学分享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七 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 (说课稿)-二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学制)

七 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 (说课稿)-二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学制)

七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说课稿)-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辨认常见的几何图形并正确描述他们的属性。

•技能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能够区分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的物体。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美的能力。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观察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物体,并通过比较和分类,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颜色、形状、大小等是物体的属性,需要通过观察和比较来辨认和描述。

3. 教学过程3.1 导入新知识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用手指或笔画出他们的轮廓,并互相交流讨论这些图形的名字和属性。

3.2 新知识的讲解教师出示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物体,例如球、方块、三角形等,然后给学生布置任务:观察这些物体,并带回家里找到与之相似的物体,并在下一节课上跟大家分享。

3.3 练习和巩固在下节课上,教师让学生依次展示自己回家找到的相似物体,并指导他们利用比较的方式述说物体的特征,例如“这个球是红色的,比那个小,比那个圆。

”3.4 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物体的其他属性,例如重量、硬度等,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实验室器材进行相关的实验。

4. 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采用讨论和观察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

•教师要先行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比较和分类,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5. 教学反思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过程相对比较顺利,学生们在上课时表现出了很高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但是在巩固环节中,我发现学生的描述还不是很清晰和准确,所以在下次的教学中,我需要更注重细节的讲解和示范,加强语言和表达的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七谁的眼睛最亮--观察物体青岛版(五四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七谁的眼睛最亮--观察物体青岛版(五四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七谁的眼睛最亮观察物体青岛版(五四制)我教学的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材,本次课的章节是“谁的眼睛最亮观察物体”,属于青岛版五四制。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物体的形状和空间关系,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准备了PPT和实物模型这两种教具,让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和触觉两种方式来感受和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空间关系。

我的板书设计会包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词,比如物体的形状、空间关系等,以便学生可以随时回顾和复习。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体,找出它们的形状和空间关系,并画下来。

这样既可以巩固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也可以让他们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课后,我会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比如让他们自己设计一些观察物体的游戏,既可以巩固他们的知识,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作为核心目标。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设计中融入了观察、操作、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实物模型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实物模型作为教具,让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和触觉两种方式来感受和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空间关系。

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情景引入的实际性:在教学开始时,我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比如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子,让他们注意到桌子的形状和空间关系。

这样的引入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4. 例题的选取与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我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例题来巩固学生的知识。

在讲解例题时,我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随堂练习的多样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我设计了多种类型的随堂练习,包括观察、操作、解答等。

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二年级上册数学

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二年级上册数学

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二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能够辨别出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物体;2.能够用适当的词语描述物体的特征;3.能够通过视觉观察,确定物体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4.提高学生观察和记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物体的形状;2.物体的大小;3.物体的颜色;4.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辨别出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和位置;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适当的词语描述物体的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记忆能力。

四、教学准备1.物体模型;2.形状、大小、颜色卡片;3.记忆练习卡片;4.笔、课本、课堂板书。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观察物体,看看我们的眼睛有没有变得亮晶晶了?2. 导入物体的形状1.先拿出物体模型,学生观察物体的形状,用形状卡片选择出与模型相似的卡片,交给老师核对。

2.接着,老师拿出其他物品,并要求学生说出物品的形状。

学生说出形状后,老师交给学生适当的形状卡片,边说边示范。

3. 导入物体的大小1.学生观察模型,告诉老师物体有多大。

老师再提示学生几个物体,由学生来讲述这些物体的大小;2.分别拿出不同大小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和比较。

4. 导入物体的颜色1.学生观察模型,告诉老师物体的颜色;2.在课桌上铺好颜色卡片,让学生找出与模型相同的颜色卡片,交给老师核对。

5. 导入物体的位置1.老师放置两个或多个物体,让学生比较物体的位置,或者拿出物体让学生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2.用位置练习卡片巩固学生的掌握情况。

6. 总结课堂内容在今天的课堂内容学习中,我们了解了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和位置。

通过视觉观察,我们能够确定物体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

我们的眼睛变得越来越亮了。

六、课后作业1.家里找寻3个具有不同形状的物品,并写下描述;2.家里找寻3个具有不同颜色的物品,并写下描述;3.编写一组与课上位置练习相似的练习题目。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利用大量物体模型、卡片等物品资料,利用视觉和感官方面的教学特点,着重让学生了解物体形状、大小、颜色和位置等基本概念。

谁的眼睛亮—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

谁的眼睛亮—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

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步骤。

•能够分类物体,运用简单的属性加以区分。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身边的物体并进行简单的描述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建立观察物体的兴趣,激发学生想象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观察力及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步骤。

•运用简单的属性区分物体。

三、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身边的物体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包括幼儿园类故事《两只老虎》,球、盆、钟、刷子、书、笔等物体。

•合适的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手册、铅笔、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教师可以像讲故事一样介绍幼儿园类故事《两只老虎》,引导孩子们了解东西的不同,并带领孩子们发现身边的物品。

5.2 展示物品教师可以展示几个物品(例如一个球、一个盆、一个钟、一个刷子、一本书、一支笔等),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物品的外形等属性,并把各个物品分类。

5.3 观察物品教师可以呈现一个学生随机选出的物品,并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这个物品,总结出观察物品的步骤和方法。

5.4 分类总结学生们通过观察物品,按照大小、形状、颜色、用途等简单属性进行分类总结。

5.5 小结教师可以问学生们,通过今天的观察物品学习,你们有什么感受和思考。

六、教学评价6.1 经验教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观察和描述,避免出现老师独占谈话时间,减少摆拍现象。

6.2 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学生可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步骤,能够分类物体,运用简单的属性加以区分,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身边的物体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七、教学延伸7.1 教学拓展:学生可以将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并进行分类和描述。

7.2 教学前景: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是值得推广和使用的教育方式。

谁的眼睛亮— —观察物体(导学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

谁的眼睛亮— —观察物体(导学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

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物体的外形、大小和颜色是观察物体时必须注意的因素。

2.能够观察物体并描述它的特征,如大小、颜色、形状等。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

2.教师准备:画图纸、五颜六色的笔等。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
1. 导入新课
•引出今天的主题:“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

•贴一张海报,并让学生观察图中物体的特征,例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 学习新知
•具体讲解观察物体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例如:观察物体时必须正视其面,注意大小、颜色和形状等因素,可以通过比较观察来描述物体等等。

•然后请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比如自己的课桌、椅子等,并将所观察到的特征用笔画在画图纸上,更好地加深对观察物体的理解。

3. 核心活动
•引导学生在教室和操场上找到不同形状的物体,例如:球、长条形等,再请同学们对其进行仔细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老师提供多个示例,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观察并描述特征。

4. 拓展闲谈
•老师与学生,共同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提问孩子们:“在观察物体时,需要注意哪些因素?”并让他们进行回答。

•引出问题:“市面上有许多颜色相近的物品,很难区分,那该怎么办?”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和分析解决方案。

四、教学反思
本次课主要是通过图画和实物观察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力和描述能力,这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提供充足的示例,并尝试扩展学生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以更好地辅助学生学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七 谁的眼睛最亮--观察物体 青岛版(五四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七 谁的眼睛最亮--观察物体   青岛版(五四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七谁的眼睛最亮--观察物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简单的物体,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2. 学生能够理解并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词。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推理,判断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交流与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对数学活动产生兴趣,积极参与观察和探索。

2. 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到乐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导入1. 教师出示一个简单的物体(如长方体),并询问学生:“你们能告诉我,从不同的方向看这个物体,你们看到了什么?”2. 学生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3.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词来描述。

第二部分:观察与描述1. 学生分组,每组发一个物体(如正方体、圆柱体等)。

2. 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3. 每组学生分享观察结果,全班讨论。

第三部分:推理与判断1. 教师出示一个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图片,但不告诉学生是哪个物体。

2. 学生根据图片推理出物体的形状。

3. 学生展示推理过程和结果,全班讨论。

第四部分: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2. 学生能够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词。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推理,判断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2. 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简单的物体模型(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

2. 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图片。

3. 学生分组所需的小组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个简单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2. 观察与描述:学生分组观察物体,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3. 推理与判断:教师出示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图片,学生推理出物体的形状。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上册七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上册七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
返回
视察物体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返回
返回
视察物体
同一只老虎,为什么大家看 到的不一样呢?
因为大家所站的位置不同。
所在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形 状一般也就不同。
返回
视察物体
课堂练习
1.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在电脑的哪个位置看到的?
正面
侧面
后面
返回
视察物体
2.右边的照片分别是谁拍的?
乐乐
云云
返回
视察物体
3.下面三张照片,哪张是在小狗的后面拍的?哪 张是在小狗的侧面拍的?
我站在布老虎的后面,看到 布老虎的屁股,向上翘的尾 巴,两条后腿和两只耳朵。
我站在布老虎的前面,看到额头上有一个 “王”字,两只眼睛,两只耳朵,鼻子、 嘴巴、眉毛和胡须,还看到两条前腿。
返回
视察物体
返回
视察物体
例 右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小红是从前面看到的。 小丽是从侧面看到的。
小刚是从后面看到的。
正面
侧面
后面
返回
视察物体
4.它们看到的各是什么样?
返回
视察物体
5.他们分别看到的是哪一面?拖放小钟表试试吧!
返回
视察物体
6.请写出右面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 小鸟 )
( 小猫 )
返回
视察物体
7.请写出右面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返回
视察物体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知道了哪些知识?
从不同角度视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 状一般是不同的。
青岛版(五年制) 数学 二年级 上册
7 谁的眼睛亮——视察物体
视察物体
情境导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物体,认知物体的基本属性,例如:形状、大小、颜色、数量等。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的能力,让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感受到探究物体带来的乐趣。

3.能力目标:在本次课程的学习中,帮助学生提高观察物体并进行比较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独立进行观察、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知识点的传授: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物体的基本属性。

2.情感培养:让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感受到探究物体的乐趣,培养其爱好科学的情感。

教学难点:
1.幼儿认知能力的提升:幼儿对于一些物体的认知能力还比较薄弱,需要耐心引导。

2.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需要老师的引导和诱导。

三、教学准备
1.课件、PPT
2.物品:小球、方块、圆盘、长条等。

3.图片:生活中的物品图片,例如:苹果、鸟、花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让孩子们看看自己身边的生活用具(如书、笔、讲台等),引导学生们认识物体的基本属性,例如:形状、大小、颜色等,然后通过刚才在生活用具中认识到的物品,让学生变成小小观察家,开始观察本节课要学习的物品,例如:小球、方块、长条等。

2. 认知物品基本属性
让学生观察、摆弄本节课要学习的物品,老师可以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
•这个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圆形、方形、长条形等)
•这个物体有多大?(大、小、中等)
•这个物体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绿色、蓝色等)
•我们有几个物体?(一个、两个、好几个等)
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掌握物体的基本属性。

3. 比较物体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在让学生掌握物品基本属性后,我们通过比较不同的物体来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例如:比较红球和黄球,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红黄两个球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属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从中探究物体世界的奥妙。

4. 给物品分类
通过比较物体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让学生将物品按照某个属性进行分类,例如:将物品按照颜色分类、按照形状分类。

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分类、归纳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对于物品属性的归纳总结。

5. 结束本节课
在完成课堂活动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再次观察自己身边的物品,看看谁的眼睛亮,感受到探索科学的乐趣。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通过对于物品的基本属性和比较,让学生了解物品的相关知识。

在课程中,老师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多引导学生多互动、参与,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观察物品的能力并培养对科学的热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