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 咏雪》阅读题及答案
《咏雪》《世说新语》练习及答案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句总括了谢太傅一家咏雪的背景,精练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等因素。
2.解释加粗的词。
(1)寒雪日内集________________(2)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______(3)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____(4)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3.“儿女”一词古今意义不同,今义指儿子和女儿,古义指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6、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7、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咏雪练习及答案1.寒雪日;内集;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2.(1)家庭聚会(2)谈论诗文(3)不久,一会儿(4)差不多可以相比3.“儿女”一词古今意义不同,今义指儿子和女儿,古义指__________古义:指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白雪就像柳絮随风而起。
5.《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营造了一种其乐融融,非常温馨,又非常民主的那种世家特有的文化氛围。
6、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答:(1)“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2)“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专题02 咏雪(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02 咏雪(一)(2023·山东潍坊·统考模拟预测)选择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谢玄①年少时,好著紫罗香囊,垂覆手②。
太傅_______之,而不欲伤其意。
乃谲与赌,得即烧之。
(选自《世说新语·假谲》)【注释】①谢玄,谢安侄子。
②覆手:手巾之类的物件1.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加点字适合放在乙文横线处()A.策.之不以其道B.讲论..文义C.安陵君其许.寡人D.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甲文“公大笑乐”一句,没有直接言明对两个比喻的评价,表达含蓄,意蕴丰富。
C.“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这个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D.乙文连用“赌”“得”“烧”等动词刻画谢太傅欺骗孩子的虚伪狡诈形象。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未若柳絮因风起(2)乃谲与赌,得即烧之。
4.谢安的夫人曾问谢安:“怎么从来没有见您教导过儿侄们?”,对于谢夫人的质疑,请结合甲乙文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D 2.D 3.(1)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2)(谢太傅)于是假装和他打赌,赢得(或得到)后就烧掉它们。
4.示例:①我不认同谢公夫人的质疑。
②甲文谢太傅和儿侄们一起“讲论文义”,在看似不经意的一问中激发小辈即景赋诗的雅兴,并以“大笑乐”的方式委婉肯定小辈们的表现,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
③乙文谢太傅看到谢玄沉迷紫罗香囊、覆手等装扮,巧妙地以打赌的方式引导他舍弃这些器物而不伤害他的情绪。
④从甲乙两文中可见,谢太傅非常有教育智慧,他将自己的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平常的点滴小事中教育孩子,以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咏雪》阅读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咏雪》阅读题及答案1.本文选自南朝宋组织编著的一书.2.解释文中的字词.寒雪日内集..()讲论文义()即.公大兄无奕女()俄而..()何.()所似.()..()雪骤.()欣然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3.翻译: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④公大笑乐. ⑤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4.分析古今词义①与儿女..都在外地..讲论文义老人的儿女②撒盐空中差可拟.本次活动拟.定六月份举行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的家庭气氛.6.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7.按原文中的句子填写①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②咏雪的直接原因:③两个比喻句分别是:;④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⑤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⑥暗示谢太傅赞赏谢道韫才气的句子:8.谢太傅跟儿女们谈论诗文时,为什么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9.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10.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咏雪》习题答案:1.刘义庆.《世说新语》2.(家庭聚会)(讲解诗文)(就是)(不久,一会儿)(急速.大)(高兴的样子)(什么)(像)(大致.差不多)(相比)(不如,比不上)(凭借)3.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力飘在天空.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4.儿女:①子侄辈的人.家中年轻的一代人;②孩子.儿子和女儿.拟:①相比②计划.筹划5.寒雪日,内,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欢快.轻松.融洽6.暗示作者赞赏道韫的才气.7.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5)6)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8.主讲人出题考听众时,天气发生了变化: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就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9.对兄女的答案满意.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补充点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10.“柳絮”一喻好,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而“因风起”写出雪花漫天飞舞之态,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生动传神,而且“柳絮”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 ——《世说新语》之《咏雪》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世说新语》之《咏雪》【文言文阅读考点】考点知识:1.实词与虚词(选择) 2.文学文化常识(选择 ) 3内容理解(选择)4.断句(课外)5.特殊句式6.句子翻译(简答)考查内容:考查课内文言文及课外文言文的对比阅读,考点复习方法:文言文以课内课文为主,拓展与课文有关的文段。
复习时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1)理解:①理解常见实词、虚词在句中的含义。
②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准确断句和翻译句子。
(2)分析与综合: 概括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赏析评价: 赏析作品的形象、语言和写作手法。
(4)文学文学常识(5)特殊句式的判断一、《咏雪》【课文对译】谢太傅 / 寒雪日/ 内集,与儿女/ 讲论文义。
俄而 /雪骤,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子侄辈的人讲解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急了, 公 / 欣然曰:“白雪纷纷/ 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 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差可拟。
”兄女/ 曰:“未若/ 柳絮因风起。
”公/空中相比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高兴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得大笑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一、文学常识】:1.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是中国最早的小说。
(《陈太丘与友期》《咏雪》分别出自《方正》篇和《言语》篇)【二、字词积累】:古今异义:儿女:与儿女..讲论文义 ( 古义:子侄辈今义:指儿子和女儿)因:末若柳絮因.风起( 古义:趁,乘今义:因为)虚词:俄而.雪骤( 与“俄”连用,表时间,,一会儿,不久)其他重要的词:1.寒雪日内集..( 内集:家庭聚会)2.俄而..雪骤. ( 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3.白雪纷纷何所似. ( 似: 像, 何:什么 )4.未若..柳絮因风起 ( 不如,不及 )5.撒盐空中差可拟...( 大体可以相比。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 第一套 复习试题(含答案) (6)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复习试题(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75.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⑴陈太丘与友期.行⑵太丘舍去.⑶下车引.之⑷元方入门不顾.7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⑵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77.“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答案】75.⑴约定⑵离开⑶拉,牵拉⑷回头看76.⑴陈元方这年七岁,在家门外嬉戏。
⑵和人家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77.“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解析】75.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
期:约定。
②句意为:丢下我独自离开了。
去:离开。
③句意为:下车来拉他。
引,拉。
④句意为:头也不回的进门去了。
顾,回头看。
76.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词有:时年:当年。
期,约定;去,离开。
77.本题考查文意的理解与信息筛选、概括。
可用原文句子作答。
根据文意可知,“友人惭”的原因是元方指出了自己的错识,原句是:“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点睛】参考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世说新语二则》注释、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8课】班级:姓名:《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一)、《咏雪》1、【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3、【文义】文章的义理。
4、【俄而】不久,一会儿。
5、【骤】急。
6、【何所似】像什么。
7、【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8、【未若】不如,不及。
9、【因风】乘风。
【因】,趁、乘。
10、【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
【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二)、《陈太丘与友期》1、【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2、【日中】正午时分。
3、【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4、【乃】才。
5、【尊君在不】令尊在不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同“否”。
6、【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
7、【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8、【引】拉,牵拉。
9、【顾】回头看。
二、重点句子翻译: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文。
2、白雪纷纷何所似?翻译: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3、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4、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
6、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翻译: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7、待君久不至,已去。
翻译: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8、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翻译: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9、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01《咏雪》(原卷版)2022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真题汇编
01《咏雪》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课内阅读(2019·山东·七年级期末)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选项是()A.白雪纷纷何所似.繁花似.锦B.公欣然.曰悠然.自得C.与儿女..D.俄而雪骤.暴风骤.雨..讲论文义中华儿女2.把大雪纷飞的情景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判断依据?3.“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二、对比阅读(2021·山东乳山·七年级期中)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2)俄而雪骤.(_____)(3)与人期.行(_____)(4)元方入门不顾.(_____)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②吾日.三省吾身B.①元方时.年七岁②学而时.习之C.①人不知而.不愠②思而.不学则殆D.①为.人谋而不忠乎②可以为.师矣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精编练习(含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巩固练习01 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柳絮.(xù)差可拟.(nǐ)尊君在不.(fǒu)雪骤.(zhòu) 太傅.(fù) 韫.(yùn)无奕.女(yì)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君与家君/期日中(3)左将军王凝之/妻也(4)待君久/不至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2)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不及)(3)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4)去后乃.至(才)(5)元方时.年七岁(当时)(6)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4.仿照示例,根据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各写一个含有此加点词的成语。
例:元方入门不顾.义无反顾(1)友人便怒.怒不可遏(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至死不渝言而有信5.翻译下列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6.学了《陈太丘与友期》后,有一位同学根据课文内容出了上联,请你结合《咏雪》的有关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陈元方驳客义正词严(一)阅读《咏雪》,完成题目。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聚集(2)俄而雪骤.急(3)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4)未若柳絮因.风起趁,乘8.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道韫)是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9.“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等要素。
10.“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题目。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三套复习试题(含答案)(9)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三套复习试题(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林道人诣谢公林道人诣谢公①。
东阳②时始总角③,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
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④令还,而太傅留之。
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因流涕抱儿以归。
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⑤恨不使朝士⑥见!”(选自《世说新语》)(注)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道,世称林道人、林公;谢公;谢安,东晋名相,世称谢太傅、谢公。
②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
其父谢据早逝,下文“家难”指此事。
③总角:古时儿童头结成小髻,指代小孩。
④信:传信的人。
⑤恨:遗憾。
⑥朝士:朝廷官员。
87.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 与林公讲.论.B.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流涕抱儿以归C.左将军王凝之.妻/ 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D.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吾日.三省吾身88.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咏雪》中的“兄子胡儿”即《林道人诣谢公》中的“东阳”。
B.《咏雪》文末的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是对谢道韫的赞赏。
C.《林道人诣谢公》文末谢公所说的话,是对王夫人的赞颂。
D.从选文可见,《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人物言谈轶事,篇幅短小,语言简约传神。
89.用“ / ”给乙文中的画线句断句,断两处。
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9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
91.鲁迅先生称《世说新语》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请结合甲乙两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87.A88.C89.家嫂辞情慷慨/ 致可传述/ 恨不使朝士见!90.东阳的母亲王夫人在隔壁听他们辩论,两次让人叫东阳回去,但谢安却留住不放。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文言文复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文言文复习题(附答案解析)一、词语积累[内集]家庭聚会。
内,指家人。
集,聚集。
[儿女]指子侄辈,这里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义,道理,意义,文章表达的意思。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似]相似,像。
[差(chà)]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由于。
二、文学常识1. 《世说新语》:六朝志(记)人小说代表作。
全书8卷,分德行、言语、方正、政事、文学、雅量等36门。
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jiān)疏》中的“言语”一门。
三、内容点击《咏雪》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少女谢道韫表现了以柳絮咏雪的才能。
四、阅读探究1.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气氛?轻松、温馨的家庭气氛。
2. 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文中“儿女”即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今天的“儿女”专指子女。
3. 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暗示作者赞赏她的才气。
4. 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第一种意见:“撒盐空中”好。
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与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与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
第二种意见:“柳絮因风起”一句好。
好的诗句应有深刻的意蕴,“柳絮”句将物象与意蕴统一起来,形成了诗句的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而“撒盐空中”仅有物象而无意蕴。
五、迁移拓展你还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写飞雪的古诗佳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世说新语·咏雪》精编习题(含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咏雪》精编练习01 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柳絮.(xù)差可拟.(nǐ)雪骤.(zhòu)太傅.(fù) 韫.(yùn) 无奕.女(yì)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左将军王凝之/妻也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与儿女讲论文义..文义:文章的义理(3)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4)撒盐空中差可拟.拟:相比(5)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趁、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2)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3)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说柳絮乘风漫天飞舞。
(4)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道韫)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5.仿写句子,要求与上文句子的话题、句式、修辞手法相同。
人在生命的旅途中,不能没有朋友的祝福。
你的祝福如春天里的一缕微风,为我送来芬芳;如茫茫雾海中的一盏明灯,为我指明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将带着你的祝福去搏击人生的风浪,拥抱美好的明天。
[示例]如沙漠里的一片绿洲,为我带来希望。
如夏天里的一阵细雨,为我送来凉爽。
02 课内精读6.“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等要素。
7.“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8.把大雪纷飞的情景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你有不同看法吗?从课文中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更倾向于“柳絮因风起”的说法。
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 咏雪》阅读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咏雪》阅读题及答案1、本文选自南朝宋组织编著的一书,名为《世说新语》。
2、解释文中的字词:寒雪日内集(XXX家人在一起讲诗文的聚会);公大兄(XXX的哥哥XXX);XXX(XXX的女儿,即XXX)。
俄而,雪骤,欣然之情,何所似?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3、翻译:①这篇文章描述了XXX在一个寒冷下雪的日子里,与家人聚在一起讲解诗文。
②撒盐空中差不多。
③和柳絮因风起飘动的情景差不多。
④XXX高兴得大笑起来。
⑤XXX是XXX的女儿,也是左将军XXX的妻子。
4、分析古今词义:①XXX与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②拟定计划,筹划;③比作、类似;④XXX描述雪的情景;⑤子侄辈的人、家中年轻的一代人;⑥计划、筹划。
5、“XXX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结了XXX家人聚会讲诗文的背景,简洁明了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
6、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XXX,左将军XXX之妻也。
”这句话是为了补充说明XXX的身份。
7、按原文中的句子填写:①交代XXX背景的句子:XXX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咏雪的直接原因:俄而雪骤。
③两个比喻句分别是: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④XXX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⑤补充点明XXX身份的句子:即公大兄无XXX,左将军XXX之妻也。
⑥暗示XXX赞赏XXX才气的句子:无。
8、XXX出了“XXX纷纷何所似”的XXX题目,可能是为了引导家人们一起讨论雪的美景,增进家人间的感情。
9、我认为XXX可能更满意XXX的答案,因为她用“未若柳絮因风起”这样的比喻来形容雪,表现出了她的才华和文学造诣。
10、我认为“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更好,因为它更贴切地表达了雪的美景,让人感受到雪花飘动的柔美和轻盈。
8、当主讲人正在出题考听众时,突然天气发生了变化。
虽然早先也下了一些雪,但是此刻却变成了纷纷扬扬的大雪。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咏雪》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咏雪》含答案咏雪(世说新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0.解释下面加点字:(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俄而..雪骤( )(3)撒盐空中差可拟.(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儿女讲论文义。
(2)白雪纷纷何所似?12.文中的两个比喻句是(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作者营造了一个怎样的家庭环境?文中那些词语足以说明这样的环境?【答案】10.家庭聚会不久比,比作11.(1)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
(2)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12.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13.它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
与儿女讲论文义、公欣然曰、公大笑乐。
【解析】1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
内集:家庭聚会。
(2)句意:不久,雪下得大了。
俄而:不久。
(3)句意: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拟:比,比作。
1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
注意下列重点词语的意思:(1)儿女:子侄辈们;讲论文义:讲解文章的义理。
(2)何所似:像什么。
何:什么;似,像。
12.本题考查信息梳理与概括提炼。
“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紫因风起”是回答“白雪纷纷何所似?”这一问题的,一个把纷纷白雪比作和在空中撒盐差不多。
另一个则把纷纷白雪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故文中的两个比喻句是“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紫因风起”。
13.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咏雪》阅读题及答案
《詠雪》課後練習題1、本文選自南朝宋組織編著の一書。
2、解釋文中の字詞。
寒雪日內集..()講論文義()即.公大兄無奕女()俄而..()何.()..()雪驟.()欣然所似.()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3、翻譯:①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
②撒鹽空中差可擬。
③未若柳絮因風起。
④公大笑樂。
⑤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4、分析古今詞義①與兒女..都在外地..講論文義老人の兒女②撒鹽空中差可擬.本次活動擬.定六月份舉行5、“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這一句總述了謝太傅家人詠雪の背景,極精煉地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素。
文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為我們營造了一種の家庭氣氛。
6、文章最後寫道:“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你以為作者寫上這一句の用意何在?7、按原文中の句子填寫①交代詠雪背景の句子:②詠雪の直接原因:③兩個比喻句分別是:;④謝道韞對雪の描述是:⑤補充點明謝道韞身份の句子:⑥暗示謝太傅贊賞謝道韞才氣の句子:8、謝太傅跟兒女們談論詩文時,為什麼出了一個“白雪紛紛何所似”の詠雪題目?9、你認為謝太傅究竟滿意誰の答案?為什麼?10、用“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白雪紛紛”,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麼?《詠雪》習題答案:1、劉義慶、《世說新語》2、(家庭聚會)(講解詩文)(就是)(不久,一會兒)(急速、大)(高興の樣子)(什麼)(像)(大致、差不多)(相比)(不如,比不上)(憑借)3、一個寒冷の下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の人講解詩文。
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
不如比作柳絮憑借風力飄在天空。
太傅高興得大笑起來。
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の女兒、左將軍王凝之の妻子。
4、兒女:①子侄輩の人、家中年輕の一代人;②孩子、兒子和女兒。
擬:①相比②計劃、籌劃5、寒雪日,內,謝太傅與兒女,講論文義,歡快、輕松、融洽6、暗示作者贊賞道韞の才氣。
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 咏雪》阅读题及答案
《咏雪》课后训练题之阳早格格创做1、本文选自北往宋构制编著的一书籍.2、阐明文中的字词汇.热雪日内集()道论文义()即公大兄无奕女()俄而()雪骤()欣然()何()所似()好()可拟()已若()柳絮果()风起3、翻译:①开太傅热雪日内集,取后代道论文义.②洒盐空中好可拟.③已若柳絮果风起.④公大笑乐. ⑤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4、分解古今词汇义①取后代道论文义老人的后代皆正在中天②洒盐空中好可拟本次活动拟定六月份举止5、“开太傅热雪日内集,取后代道论文义”那一句总述了开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粗炼天接代了时间“”、天面“、人物“”、事变“”等果素.文中“热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汇语为咱们创制了一种的家庭气氛.6、文章末尾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您以为做家写上那一句的蓄意何正在?7、按本文中的句子挖写①接代咏雪背景的句子:②咏雪的间接本果:③二个比圆句分别是:;④开道韫对于雪的形貌是:⑤补充面明开道韫身份的句子:⑥表示开太傅赞扬开道韫才搞的句子:8、开太傅跟后代们道论诗文时,为什么出了一个“黑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9、您认为开太傅到底谦意谁的问案?为什么?10、用“洒盐空中”战“柳絮果风起”去比较“黑雪纷纷”,您认为哪个更佳?为什么?《咏雪》习题问案:1、刘义庆、《世道新语》2、(家庭散会)(道解诗文)(便是)(没有暂,一会女)(缓慢、大)(下兴的格式)(什么)(像)(大概、好已几)(相比)(没有如,比没有上)(依据)3、一个热热的下雪天,开太傅把家人散会正在所有,跟子侄辈的人道解诗文.跟把盐洒正在空中好已几.没有如比做柳絮依据风力飘正在天空.太傅下兴得大笑起去.道韫是太傅大哥开无奕的女女、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4、后代:①子侄辈的人、家中年少的一代人;②孩子、女子战女女.拟:①相比②计划、操持5、热雪日,内,开太傅取后代,道论文义,高兴、沉快、融洽6、表示做家赞扬道韫的才搞.7、1)接代咏雪背景的句子:开太傅热雪日内集,取后代道论文义.2)咏雪的间接本果:俄女雪骤.3)二个比圆句:洒盐空中好可拟,已若柳絮果风起.4)开道韫对于雪的形貌是:已若柳絮果风起.5)6)补充面明开道韫身份的句子(表示开太傅对于开道韫才搞的赞扬):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8、主道人出题考听寡时,天气爆收了变更:早先也有雪,但是没有大,而现在形成了纷纷扬扬的大雪.那使主道人感触很下兴,便出了一个“黑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9、对于兄女的问案谦意.果为文章末尾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补充面明黑开道韫的身份,表示了开太傅对于道韫才搞的赞扬. 10、“柳絮”一喻佳,果为柳絮团状,取雪花相似,而“果风起”写出雪花漫天飞翔之态,給人以设念战好感,比圆死动传神,而且“柳絮”还给人以秋天将要到去的温温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咏雪》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1.本文选自《_________》,是________ (人名)组织编写的。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俄而雪骤(________)(2)公欣然曰(________)(3)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4)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13.本文言简意赅,文中并没有直接评价两个孩子咏雪诗句的优劣,但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更欣赏谢道韫?请用原文回答。
14.本文写出了谢道韫怎样的特点?运用了什么写法?15.请你结合原文具体词句说说谢太傅家的家庭氛围如何?【答案】11.世说新语刘义庆12.(1)急(2)高兴的样子(3)相比(4)趁、乘13.(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公大笑乐”14.聪明机智,才华出众。
语言描写,对比,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
15.由“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公欣然曰”“公大笑乐”,可见谢太傅家的家庭氛围轻松、和谐、愉悦。
【解析】11.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
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
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
此题考查的是与《世说新语》有关的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编写的。
12.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拟”:相比。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而“欣然”在现代汉语中也有“高兴的样子”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3.考查对文言文要点信息的提取。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五套复习试题(含答案) (16)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第五套复习试题(含答案)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212.请解释下列各项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⑴撒盐空中差.可拟:⑵未若柳絮因.风起:⑶陈太丘与友期.行:⑷相委.而去:2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 ( )A.太丘舍去.待君久不至,已去.B.下车引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D.君与.家君期日中与.儿女讲论文义214.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 )A.[甲]文中“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讲论文义指的是谢太傅虚心向孩子们请教文章的含义。
B.[甲]文着重写雪优美的姿态,表达作者对雪的赞美之情。
C.[乙]文中“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点明了不守信用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
D.[乙]文中“尊君”是谦词,是对自己父亲的一种称呼。
215.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⑵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16.《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自己的行为与他的言语之间是否有矛盾之处?【答案】212.⑴大致、差不多⑵凭借⑶约定⑷委,丢下、舍弃。
213.B214.C215.⑴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和侄儿侄女们谈论诗文。
⑵你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当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意对即可)216.可以说不矛盾。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同步练习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同步练习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第8课《二则—咏雪》课时练习作业1. 文学常识填空《咏雪》是朝文学家___ 收录在《___》(填作品名)中的一段文言散文,始出于东晋与其子侄辈们的一段即兴对话。
2. 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咏雪》中描写雪的两个比喻句是“___"和“”3. 古诗文默写填空。
《咏雪》中谢道韫运用修辞手法表现雪花飞舞的句子是:__ 。
4. 重点词语释义(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集:________(2)俄而雪骤(3)公欣然曰欣然:________(4)白雪纷纷何所似(5)撒盐空中差可拟(6)未若柳絮因风起(7)即公大兄无奕女即:___________5. 请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次数是两次。
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 (1) 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谢太傅寒/雪日内集C.谢太傅寒雪日/内集D.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交代了时间:______ ,地点:______ ,人物:______ 事件:______ 等要素。
文中有一句话说明了家庭氛围,这句是:______ 。
(用原文回答)7.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3)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8. 文本理解(1) 《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2) 从文中看,公为何大笑?(3)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9. 《咏雪》中哪一句交代了咏雪的背景?文末为什么要交代兄女的身份。
_________第8课《二则—咏雪》课时练习作业答案1. 南刘义庆世说新语谢安2.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3. 未若柳絮因风起4. (1)家庭聚会(2)不久,一会儿急,紧(3)高兴的(样子)(4)什么像(5)大致、差不多相比(6)比不上凭借(7)是5. 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最新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咏雪》对比阅读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咏雪》对比阅读】(一)【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王子猷雪夜访戴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因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①因:于是,就。
②(宿):一宿,一晚。
③造门:登门。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白雪纷纷何所似()(2)俄而雪骤()(3)夜大雪,眠觉()(4)人问其故()2.下列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B.时戴在剡/ 学而时习之C.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起彷徨D.公欣然曰/ 四望皎然3.用“/ ”给文章划线句断句(限断两处)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2)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5.根据文章意思回答下列各题。
(1)甲文谢道韫的故事主要表现作者对“ _______ ”之情。
(2)乙文中对名士王子猷言行的描述,主要表现主人公“ _______ ”的为人风格。
答案】1.(1)什么(2)不久,一会儿(3)睡醒(4)原因,缘故2.D (A .助词,的/ 代词,他。
B.当时/ 按时。
C.趁/ 于是。
D.⋯⋯的样子。
)3.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 造门不前而返4.(1)兄长的儿子胡儿(谢朗)说到:“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白雪纷纷扬扬的样子”(2)我本是趁着一时的兴致去的,兴致没有了就回来了,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5.(1). 对才华的赞赏(2). 卓尔不群、率性洒脱等【乙文翻译】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一次夜里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窗户,命令仆人斟上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咏雪》阅读题及答案
1、本文选自南朝宋组织编著的一书。
2、解释文中的字词。
寒雪日内集
..()讲论文义()即.公大兄无奕女()
俄而
..()何.()所似.()..()雪骤.()欣然
差.()可拟.()未若
..()柳絮因.()风起
3、翻译: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④公大笑乐。
⑤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分析古今词义
①与儿女
..都在外地
..讲论文义老人的儿女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本次活动拟.定六月份举行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的家庭气氛。
6、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
7、按原文中的句子填写
①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
②咏雪的直接原因:
③两个比喻句分别是:;
④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
⑤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
⑥暗示谢太傅赞赏谢道韫才气的句子:
8、谢太傅跟儿女们谈论诗文时,为什么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
9、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
10、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咏雪》习题答案:
1、刘义庆、《世说新语》
2、(家庭聚会)(讲解诗文)(就是)(不久,一会儿)(急速、大)(高兴的样子)
(什么)(像)(大致、差不多)(相比)(不如,比不上)(凭借)
3、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力飘在天空。
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儿女:①子侄辈的人、家中年轻的一代人;②孩子、儿子和女儿。
拟:①相比②计划、筹划
5、寒雪日,内,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欢快、轻松、融洽
6、暗示作者赞赏道韫的才气。
7、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5)6)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主讲人出题考听众时,天气发生了变化: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大雪。
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就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
9、对兄女的答案满意。
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补充点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10、“柳絮”一喻好,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而“因风起”写出雪花漫天飞舞之态,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生动传神,而且“柳絮”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