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腺瘤质地手术入路临床论文
脑垂体瘤的手术治疗方式与临床预后情况分析
![脑垂体瘤的手术治疗方式与临床预后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460eeae2bd960591c67774.png)
脑垂体瘤的手术治疗方式与临床预后情况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脑垂体瘤的手术治疗方式与临床预后情况。
方法:选择77例垂体瘤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经鼻蝶入路手术,对照组给予经颅入路手术。
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86.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10%(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对照组为23.08%(P<0.05)。
结论:脑垂体瘤患者采用经经鼻蝶入路手术,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脑垂体瘤;经颅入路;经鼻蝶入路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urgical treatment and clinical prognosis of pituitary adenomas. Methods:77 patients with pituitary adenom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38 cases)and control group(39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perated by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and the others operated by transcranial approach.Results: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opera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86.84%,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control group(64.10%,P< 0.05);the bleeding volum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the complication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5.26% and that in control group was(23.08%,P < 0.05). Conclusion:Transsphenoidal surgery for pituitary adenoma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Key words] Pituitary adenoma;trans cranial approach;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垂体瘤是颅内良性肿瘤,其发生与垂体功能缺陷、下丘脑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激素分泌异常及垂体周围组织压迫导致的症侯群[1],该病以青壮年期多见,手术是治疗垂体瘤的常用方法。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临床体会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临床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c15d2ab5acfa1c7ab00cc35.png)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临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方法27例经临床表现及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垂体腺瘤患者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蝶入路予以切除。
结果27例患者中全切20例,近全切7例。
术后3例出现一过性脑脊液鼻漏,尿崩6例,7例内分泌检查正常。
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能提供良好的暴露、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神经内镜;单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垂体腺瘤是一种较常见的颅内肿瘤,占颅内肿瘤的8%~10%[1],其发病率仅次于脑胶质瘤和脑膜瘤。
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经鼻蝶入路手术已成为治疗垂体腺瘤的首选术式。
随着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技术和手术设备的不断更新,垂体腺瘤的手术方式亦不断改进。
神经内镜以它独特的优势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
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的方法,济源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5月~2015年4月实施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27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27例垂体腺瘤患者,其中男12例,女15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37.5±9.8)岁,病程15 d~2年,平均病程(9.8±4.7)个月。
临床表现:头痛10例、视力下降9例、视野缺损5例、闭经6例、性功能减退4例、肢端肥大3例、Cushing综合征2例、多饮多尿7例。
1. 2 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鞍区CT和MRI扫描确诊,CT检查包括鼻腔及鼻窦的轴位、冠状位,以了解鼻腔内结构、蝶窦气化程度、分隔及对称情况。
经影像学检查证实垂体微腺瘤(直径3 cm)5例。
肿瘤局限于鞍内8例,破入蝶窦4例,从鞍内向鞍上生长15例。
1. 3 内分泌学检查血生长激素(GH)增高3例,血泌乳素(PRL)增高10例,血皮质醇(Cor)降低4例,血泌乳素+血生长激素(PRL+GH)升高3例,内分泌功能正常7例。
48例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分析
![48例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5125237c1cfad6185fa78a.png)
48例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分析目的总结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经验及治疗体会。
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48例行经蝶手术的垂体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并结合目前国际文献报道。
结果本组患者肿瘤全切39例,次全切7例,部分切除2例。
所有患者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头痛症状均消失,视力、月经紊乱、向心性肥胖、多尿多饮等症状有所改善。
结论显微镜下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瘤因其创伤小、脑保护好、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垂体瘤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
标签:垂体瘤;经蝶窦入路;显微镜;临床分析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10%~15%[1]620-634。
外科手术是治疗垂体瘤最主要的方法之一,经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方法。
2008年4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48例行经蝶手术的垂体瘤患者,在此进行治疗总结,探讨其临床诊疗特点及预后。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8例,男22例,女26例,年龄22~70岁,平均49岁。
病程为1个月~6年,平均为36个月。
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28例,视力下降22例,其中合并视野缺损13例,女性闭经19例,男性不育性欲减退9例,肢端肥大9例,向心性肥胖6例,合并高血压5例,多尿多饮4例,黏液性水肿1例。
临床复查激素水平异常43例。
内分泌学:PRL瘤28例,CIPA瘤5例,ACTH瘤6例,GH瘤9例。
MRI检查:均提示有鞍区占位,位于鞍内或向鞍上生长,其中6例为垂体微腺瘤<10 mm,大部分患者肿瘤直径为10~20 mm,3例达到甚至超过20 mm。
1.2 手术方法常规术前准备,用抗生素滴鼻,清洁口腔3 d,术前1 d修剪鼻毛,完成常规检查后手术。
常规全麻、气管插管后取仰卧位,头后仰下垂约30°,躯干应抬高大约20°,颈部轻度后伸。
消毒后,右侧鼻腔鼻前庭、中隔注射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收缩黏膜扩大鼻腔,减少出血。
垂体瘤经单鼻蝶入路手术20例分析
![垂体瘤经单鼻蝶入路手术20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0cf15e77232f60ddcca171.png)
垂体瘤经单鼻蝶入路手术20例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了探讨经单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和并发症。
方法收治20例垂体腺瘤患者,其中5例患者为微腺瘤,15例患者为大腺瘤,8例患者为泌乳素腺瘤,6例患者为生长激素腺瘤,5例患者为泌乳素和生长激素混合性腺瘤,1例患者为无功能性腺瘤。
结果所有患者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完全切除18例,次完全切除2例。
手术后有10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尿崩症,经过3 d治疗后患者基本恢复。
手术无死亡病例,无术区出血以及脑膜炎等并发症。
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为6~12 d,平均住院7 d,20例患者手术过程中没有输血患者;随访1~6年,无复发病例。
结论经单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疗效显著,且手术创伤较小,操作简单,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垂体腺瘤;微创手术;疗效;并发症垂体腺瘤是一种来源于垂体前叶细胞的腺瘤。
目前对其发病机理的研究尚不清楚,可能与垂体细胞的功能缺陷或者下丘脑激素分泌紊乱有着重要的联系。
垂体腺瘤的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10%左右,患者一般年龄在25~55岁之间1,2]。
治疗垂体腺瘤常用的方法是手术治疗。
近年来,随着影像生物技术以及内分泌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微创手术被广泛用于垂体腺瘤的治疗,特别是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3,4]。
该技术以普遍得到了临床医生的好评。
我院于2010年开始采用该手术方法治疗垂体腺癌,临床结果显示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共收治垂体腺瘤患者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46±6.9)岁。
发病时间1个月~8年,平均25个月,中位病程30岁。
临床症状:10例患者有前额及双侧额角为主的头痛,8例患者视力下降,3例患者视野严重缺损,2例患者有溢乳现象,1例患者为多饮多尿,1例患者有肢端肥大症,1例患者性欲明显减退,2例出现闭经,1例为不孕不育,2例为高血糖,1例为尿崩症,2例有癫痫症状。
显微切除垂体腺瘤三种手术入路的选择
![显微切除垂体腺瘤三种手术入路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3f1ad5f9f90f76c661371adc.png)
【 关键词】 垂体腺瘤;显微手术 ;手术入路
垂体腺瘤是一种属于内分泌系统的 良性肿瘤 , 起源于垂体的前叶( 腺垂体 )以 2~ 0岁的人群多 , 05 见, 男女均等 , 发病率在 1 0万 ~ / 万 , / 1 71 0 占颅 内肿 瘤 的 1%, 0 仅次于胶质瘤 和脑膜 瘤 , 居颅 内肿瘤 的 第三位【。 l 垂体腺瘤的治疗主要有手术 、 l 放射治疗和 药物治疗三种 , 手术 目的为消除肿瘤、 视神经减压
和恢复垂体功能。我们通过对 4 例垂体腺瘤患者 5
采用的三种不同手术人路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现报 道 如下 。
资 料与方 法
3 术式选择 : . 依据不 同的个体及肿瘤 的生长情 况, 本组 4 例患者中 ,3 5 2 例选择经额下人路 ,0 l 例 选择经翼点人路 ,2 l 例选择经单鼻孔 一 蝶窦入路切 除垂体腺瘤。
维普资讯
・
3 6・
主垦
堡垒志 20 年 1 2 日 0 第 1 07 月 5 第3 卷 期综合版 CiJogd e,na t 20,o 0N. h P taMdJ u y5 07VL ,0C n sr a r2h 3 1
・
临 床 论 著 ・
1.)岁,其 中 < 0 9 ,0 4 岁 2 例 ,6 6 1 3 3 岁 例 3- 5 - 3 4 ~0 岁 1例 , 6 1 > 0岁 2 ; 例 病程 085 年 , . . ~ 2 平均( .± 31
1) ; . 年 复发性垂体腺瘤 4 , 6 例 垂体卒 中 5 。 例
术中额窦开放 9 , 例 下丘脑损伤如高热 、 嗜睡 3 , 例 脑脊液漏 3 例。 选择经翼点人路 l 例患者中, 0 肿瘤
症状 可大部分治愈 ; 取头高位 , 多次腰穿放液后脑
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
![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616644b027d3240c8447efec.png)
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目的探讨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并与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进行比较。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患者采用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A 组),32例患者采用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B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A 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B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力改善、月经恢复、泌乳停止、激素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对于传统显微手术,神经内镜手术在视野、手术创伤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两者均能有效切除肿瘤、缓解症状,因此均应熟练掌握,以根据术者或患者情况灵活选择治疗方式。
标签:垂体腺瘤;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神经内镜手术;临床效果垂体腺瘤是神经外科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流行病学统计显示,垂体腺瘤的发病率为7.4%~8.2%[1]。
垂体腺瘤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开展比较广泛,主要术式有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及神经内镜手术。
研究报道显示,神经内镜手术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2],有学者认为,神经内镜下经蝶切除垂体腺瘤成为神经外科手术发展的方向,并将逐步取代显微手术[3]。
对此本文收集本院垂体腺瘤患者资料,比较显微手术及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72例,均为首次接受治疗,肿瘤均局限于鞍内,入院明确诊断前未进行药物或放射治疗。
72例患者中,40例患者采用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A组),32例患者采用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B组)。
A组患者中,男17例,女23例,平均年龄(31.2±10.5)岁,肿瘤直径(24.5±6.7)mm,病程(11.6±3.2)个月,其中视力下降伴视野障碍22例,泌乳25例(其中月经紊乱或闭经22例)。
单鼻孔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方法研究
![单鼻孔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c17e614a76e58fafab003fc.png)
30 9
包
头
医 学
院
学
报
第2 3卷
3 讨 论
为低阻力型。宫外孕 的血流变化特征为早期诊断提供
与经腹超声检查 比较 , 经阴道超声检查具有 分辨 率高、 更贴近病变组织、 不受肥胖及肠气干扰等优点。 结合血流早期诊断宫外孕 , 出率明显高于经腹 超声 检 检查 。经阴道超声检查确诊率 10 0 , 0 . % 与相关文献 报 道一致 J且 比经腹 部 超声 对 宫外 孕 的诊 断早 一周 , 左右 , J为成功保守治疗创造了条件。药物保守 治疗 后的生殖结局与保守手术相 同- , 患者痛苦小 , 3且 】 费 用低, 保留了患侧输卵管, 增加了以后受孕机会 , 越来 越多地被临床应用。
2 结果
1 1 临床 资料 本组 2 . 2例 , 为 20 年 1月 一 9例 01 20 06年 1 2月本院住 院患者 ,3例 为 20 1 03年 2月 一 20 04年 2 月解放军部院住 院患者。其 中男 1 , 0例 女 1 , 2例 年龄 2 7 2~ 0岁 , 均 4 平 6岁 , 均采 用 单 鼻孔 人 路
14 治疗 方 法 . 术 前 检 测 垂 体 功 能 , 正 常 。手 术 均
步骤 : 口插管全麻后 , 经 仰卧头正 中位 , 消毒、 巾, 铺 麻
本人通过 2 例经单鼻孔人路手术切除垂体瘤的病例 , 2 总结 了该种人 路遇 到 的一些具 体 问题 , 现报告 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本组病例无 死亡。复查 内分泌水平除 2例 P L R 仍高外 , 余均在术后第 1 天即开始下降, 周后恢复正 2 常 。并发 尿崩症 者 1 6例 , 院期 间经 治疗均痊 愈。 住 AT C H腺 瘤术 后 2周 内 电解 质 紊 乱 消失 , 乏力 纳差 缓 解 。视 力 障碍及视 野缺 损者 术后 清醒 即有 改善 。本组 无术后长期垂体功能低下者 , 只有 2例术后 出现短期 垂体功能低下 , 给予 激素治疗后好转 。术后 5~ d出 7
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45例临床分析
![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45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c2cf74d69eae009581bec2e.png)
垂 体腺 瘤 是 鞍 区最 常见 的肿 瘤 . 占颅 内肿 瘤 的 1% ~1% ̄。我 院 自 20 0 5 1 ] 0 4年 5月 至 20 06年 9月采 用 锁孔 入路 显 微手 术 切除 垂体 腺 瘤 4 5例 ,现 总结 报
告 如下 。
1 临 床资 料
池、 颈动 脉池 , 露 肿瘤 及 鞍 区重 要 结构 , 显 以下 操 作 同 前述 眶 上锁 孔人 路 。 15 结 果 经 眶上 锁 孔 手 术 1 . 1例 , 切 9例 , 全 全 次
作者单位 :4 0 1 湖北 省襄樊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4 12
如何 以最 小 的 手 术 创 伤 和 最 低 的 医疗 费 用 来 取 得最佳的手术疗效 ,是临床医生及患者最为关心的 事 . 前越来越多 的患者要求进行微创的神经外科手 目 术治疗。于是 针对传统入路进行改 良, 遵从一定的原 理 , 可 能 地 减 少 各层 面如 : 肉 、 骨 、 尽 肌 颅 脑膜 及脑 组 织 的 创 伤 . 而 形 成 了今 天 的“ 孔 手术 ” “ 骨孔 从 锁 或 微 手术 ” 锁 孔 ” 。“ 的概 念 , 只 反 映在 颅 骨骨 窗 大小 上 , 不 也体现在对手术中所遇到的各种组织的精细操作上 , 如剃头范围, 皮肤切 口位置和长度 , 分离和剥离肌肉、 骨膜 瓣 , 骨瓣 位 置 和大 小 . 膜切 口位 置 和长度 , 硬 经蛛 网膜下腔 、 经皮层 、 经脑室 , 经颅神经和血管问操作 , 脑组 织 牵拉 程序 , 以及最 终 的靶 组 织切 除 。 我们近年通过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 取得 了较 好的临床效果。 笔者体会到锁孔人路手术切除垂体腺 瘤 的 优点 有 :1手 术 切 口小 , 组 织 剥 离 面积 小 , () 软 术 后无 皮 下积 液 。开 颅 出血 明显减 少 , 降低 手术 输 血率 及相 关 风险 。 2 骨窗 更加 接 近颅 底 , 一步减 轻 脑组 () 进 织 的牵 拉损 伤 。 3 术 野小 , 少 了不 必要 的脑 组 织暴 () 减 露, 有利于降低手术感染率和因脑组织干 燥等造成的 损 伤 。4 手术 方 法 简捷 , 短 了手 术时 间 。5 术 后反 () 缩 () 应小 , 后 卧 床 治疗 的 时 间缩 短 , 后 平 均住 院 时 间 术 术 减少 , 一步 减 少住 院费 用 。 ( ) 孔 入路 不剃 发 , 进 6锁 不 剃眉 。 对患者心理影响小。 7 传统人路常因出现皮下 () 积液 ,严 重 者需 要 穿刺 抽 吸并 加 压 包扎 方 可 消除 . 明 显 延 长 了术后 住 院 时间 , 锁孔 人 路无 皮下 积液 。 而 同时 ,我 们也应 该 认 识 到锁 孔 手术 有 骨 窗小 、 操 作空问有限的特点 , 故要求术者必须具有娴熟的显微 神 经 外科技 巧 和 坚实 的显 微解 剖 知识 。 当然锁 孔人 路
垂体腺瘤经鼻蝶入路手术的改进(附128例分析)
![垂体腺瘤经鼻蝶入路手术的改进(附128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8d3328482fb4daa58d4be7.png)
法较蛛网膜下腔插管加压 简单易行 . 对脑组织影 响也小 , 而且
突向鞍 隔上方 的肿瘤经适 当处理多 使下坠切除 , 只要有耐心多 能使肿瘤下移而全块切除 , 但在操 作过 程 中始 终注意防止损伤 垂 体柄 , 以免造成尿崩 等并 发症 较大型垂体瘤鞍隔 多有破坏 , 术 中常可见脑脊渡溢 出, 因此 鞍底重建是很重要的 。 我们采取 方 法是 , 在鞍 隔的破坏处 垫一 小片明胶薄 棉 , 而后 在鞍内填 塞
4 3 用 微型电钻取代骨凿磨开鞍底 文献报道 打开鞍底常 规 .
用 凿 子 凿 , 若 用 力过 猛 凿 子 落 入 鞍 内 过 深 可 伤 及 邻 近 重 要 组 但
织, 再则因凿子过分震动会加重术后反应 , 日常的开颅 电钻 而 因杆粗柄 短难以深入中隔术野的 洞穴 我们应用杆细长 的微 , 型 电钻 ( T R 很轻巧地磨开鞍底而不伤及硬 瞄膜 ,因而对 s o z)
2. c × 1 5e 5m . m
T 接信号高 低分 为两组 ,第一组为 等信号 8倒 ,肿 瘤质地较 韧 }第二组为高信号 3 .肿瘤 质地软 。 2储
2 手术情况
本组采用经 鼻! 入路显微术 , 中见 8侧巨大肿瘤 充满蝶 崤 } 术
窦腔 , 鞍底 已部 分破 坏 , 8例鞍底骨 质菲薄 。 6 1 9 倒在镜下全切 除。 2 3 侧大部分切除 , 其中 8 8倒 ( 包括 T 为高信号 3 倒 ) 2 肿 瘤质软 ,易于 吸除或刮 除 , 5倒伴有瘤 内卒中 ,l 倒有部分囊 4 性变 ,2 例 ( l 包括 T 为等信号 8倒)肿瘤 突向鞍上 区 3 倒 , 2
1 l 床资料 本组 男 5 6倒 ,女 7 倒 ;年 龄 2 - 5 2 2 8岁 。以闭经 、溢乳、 肥胖为主要症状入 院 , 中闭经 4 其 2倒 . 溢乳 2 倒 ,多饮多尿 3 3 , 倒 伴有糖尿病 4 。鞍区 x线片示鞍底变薄稍下 陷或 双鞍 倒 底破 坏 1 倒 ,4 8 悄示蝶窦 内密度增高 。在 1 8侧中 。有 8 2 6悄 显示蝶鞍不 同程度扩 大、后 床突 吸收 等改变 。肿瘤 直径最小 12m, . c 最大达 6 2r。 中 2 倒为高密度 。 倒为等密度 。 e 其 a 6 8 1 侧为混杂密度 。MR检查 :4 4侧 MR选择 T 均 为等信号 ,把
垂体腺瘤患者手术前后护理策略探索论文.docx
![垂体腺瘤患者手术前后护理策略探索论文.docx](https://img.taocdn.com/s3/m/dda6a6d9172ded630b1cb696.png)
垂体腺瘤;围手术期;护理垂体腺瘤是颅内一种较多见的良性肿瘤,但因肿瘤周围有下丘脑、视交叉、第三脑室等重要结构,传统开颅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经鼻蝶窦手术与传统经颅手术相比,头面部无切口,创伤小取瘤方便合并症少,恢复快死亡率低。
由于切除范围比经颅手术彻底,对视觉功能的改善更优于经颅手术,目前已逐渐取代了经颅手术。
神经外科自2002年1月~2006年4月垂体腺瘤采用经鼻蝶窦显微手术65例,明显提高了手术全切率,降低了病死率和严重并发症。
为保证手术成功减少手术并发症,围手术期护理十分重要。
一、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5例中男21例,女44例;年龄25~67岁,平均457岁。
其中泌乳素腺瘤23例,生长激素腺瘤17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1例,无功能性腺瘤6例,混合性腺瘤8例。
临床症状以内分泌功能失调及视觉功能改变为主,其中肢端肥大症21例,闭经泌乳综合征26例,向心性肥胖12例,视力障碍57例,头痛症状49例,尿崩症6例,意识障碍1例。
术前均经和检查确诊。
肿瘤生长方式以鞍内为主,部分向鞍上扩展或突入蝶窦,其中伴出血8例。
术后第2天常规经检查以明确肿瘤切除程度。
12方法与结果65例中手术全切除52例,次全切除9例,大部分切除4例,手术前视力障碍57例改善50例,功能性腺瘤59例激素水平恢复正常50例。
术后出现暂时性尿崩12例,脑脊液鼻漏5例,无1例颅内感染发生。
二、护理21术前心理护理垂体腺瘤患者临床症状为头痛、视力下降等,心理承受压力极大,尤其是恐惧开颅手术。
本组术前有焦虑心理54例,有恐惧感7例。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地介绍疾病临床表现、手术方法、优越性,介绍成功病例,讲明不需要开颅手术同样可以摘除肿瘤,并且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让同种手术后患者现身说法,以彻底消除患者焦虑、恐惧心理。
通过护士与患者相互沟通,本组有59例患者消除了对手术的疑虑,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
22术前训练及护理术前3指导患者用口呼吸,以适应术后双鼻腔填塞。
垂体腺瘤显微手术入路的选择应用
![垂体腺瘤显微手术入路的选择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be77148a8956bec0975e32c.png)
t a a e n f a ig o e y C h th d b e n l a n s d b T,MRIs ai d e d c i e ea n t rt n a e n p r r d o l n n o eai sh d b e f me n y o e o
内分泌紊 乱纠正较 完全等优 点 , 已基本取代其他 入路。对于巨大型垂体腺瘤 , 向鞍上和颈 内动脉 肿瘤
两侧膨胀生长 , 手术可选二种入路或分二期进行 , 以期望提高全切率 、 降低 死亡率和复发率 、 少并发 减
症。
关键 词
垂体 腺瘤 ; 手术入路 ; 内分泌紊乱 ; 视力
A
维普资讯
・
33 ・ 8
C i JN u s r D sR s 2 7 6 hn e r ug i e ) ; o
文 章 编 号 :6 1— 87 20 )6— 3 0 17 2 9 (0 7 0 3 8— 4
・
论著 ・
垂 体 腺 瘤 显 微 手术 入 路 的选 择应 用
R top cieyal ers et l I v a
pso rt eo to so i ir d n mai 9 ae o au r O 3t u e2 0 otp ai uc me pt t ya e o 17cs s rm J ay2 O Jn O 6 e v f ua n f n o
mir s r ia te a y frp t i r d n ma ,a ay e t e r a0 fp s p rt e c m l ain ,a d ds u st e co u gc h rp o i t y a e o s n lz e s n o o t e ai o p i t s n i s h l ua h o v c o c Ⅱ E s rs o r v n in o rvd p o r n s ini c he a y or h pt i r a e o a . M e h d l u e p e e t t p o i e rp a d c e t t r p f te i t y d n m s 目 f o e i f ua to
经颅切除巨大侵袭型垂体腺瘤手术入路的选择与显微手术策略
![经颅切除巨大侵袭型垂体腺瘤手术入路的选择与显微手术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c6eef17a8114431b90dd875.png)
De c e mb e r 2 0 1 0 .4 p a t i e n t s we r e o p e r a t e d v i a t h e s u b f r o n t a l a p p r o a c h,t h e p t e i r o n a l a n d n o d i i h
【 关键词 1 经颅入路 ;垂体腺瘤 ; 手 术入路 ; 显微 外科
中图分类号 : R 7 3 9 .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6 — 3 5 1 X( 2 0 1 3 ) 0 4 - 0 2 9 3 - 0 5
S e l e c t i o n o f s u r g i c a l a p p r o a c h a nd ma n a g e me n t s t r a t e g i e s f o r mi c r o s ur g i c a l r e s e c t i o n o f g i a n t i n v a s i v e
f o r mi c r o s u r g i c a l r e s e c t i o n o f t h e g i a n t i n v a s i v e p i t u i t a r y a d e n o ma . Me t h o d s T o a n a l y z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 c l i n i c
垂体腺瘤质地与手术入路的临床分析
![垂体腺瘤质地与手术入路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75deb8aeaad1f346933ff9.png)
垂体腺瘤质地与手术入路的临床分析作者:郭卫东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8期【中图分类号】R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063-02【摘要】目的:探讨垂体腺瘤质地与手术入路的关系,分析和选取手术入路的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实性垂体腺体肿瘤患者,根据其垂体腺瘤的质地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并对手术进行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垂体腺瘤质地较软易切除者共有63例,其中,生长激素腺瘤28例,泌乳激素腺瘤21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4例,采用经碟手术;垂体腺瘤质地较韧者有10例,其中,生长激素腺瘤1例,泌乳激素腺瘤5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4例,采用经颅手术,手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
结论:根据垂体腺瘤的质地可以指导垂体腺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对指导临床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垂体腺瘤手术入路临床分析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一般较高,约占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12%。
因其位置特殊且周围结构复杂,手术切除肿瘤风险较大。
因此,在进行手术切除前通过预测垂体腺瘤质地,术前评估手术风险,对于合理制定手术方案和选取手术方法,保证手术安全有序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实性垂体腺体肿瘤患者,通过进行垂体腺体肿瘤质地预测合理安排手术方案,确定手术入路方式,并对手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经临床分析表明,垂体腺体质地预测可指导临床手术入路选择。
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垂体腺瘤患者73例,其中男35例,女38例,均均为侵袭性垂体腺瘤。
所有患者均经过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可清晰地显示肿瘤大小、形态及向鞍上、鞍旁伸展情况和与周围结构关系,而且可反映出肿瘤的质地。
通过影像学检查显示,垂体腺瘤质地较软易切除者共有63例,其中,生长激素腺瘤28例,泌乳激素腺瘤21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4例;垂体腺瘤质地较韧者有10例。
两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两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ac6b8d70740be1e640e9a98.png)
两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探讨目的:探讨两组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80例垂体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鼻、蝶窦入路组(观察组)40例;经颅入路组(对照组)4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均顺利完成,但组间而言,观察组患者手术各指标优于对照组,且在视力恢复上、激素水平改善率上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
结论:对于垂体瘤患者,鼻、蝶窦入路法治疗效果显著,预后较好。
临床上可选择鼻、蝶窦入路法作为垂体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标签:入路方法;垂体瘤;疗效垂体腺瘤是临床上的常见肿瘤疾病,该病发病率仅次于脑膜瘤与胶质瘤,居颅内肿瘤发病率第三位[1]。
手术治疗是目前用于垂体腺瘤的主要手段,传统的手术治疗具有创口大、术后恢复慢等特征,患者预后较差。
现代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已逐渐向微创化发展,并形成以显微治疗为主的形式[2]。
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将分析不同入路显微手术对垂体瘤的治疗效果,为其他患者的治疗提供相关参考。
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80例垂体瘤患者,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40例。
观察组中男、女分别为21例与19例,年龄为18~65岁,平均(42.3±2.5)岁;对照组中男、女分别为20例与20例,年龄为18~65岁,平均(43.0±3.1)岁。
一般资料比较可知,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麻处理,对患者进行颅脑CT诊断。
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并将头部向后仰30°。
对患者的鼻腔、口腔等术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于显微镜下对患者进行手术操作。
切开患者的鼻中隔黏膜,充分显露蝶窦,开放蝶窦及鞍底骨质,对肿瘤组织作切除处理。
若存在小型肿瘤,需先对肿瘤壁进行分离处理;若肿瘤较大,则先刮取一部分的肿瘤组织,然后再一层一层地将肿瘤组织切除。
57例垂体腺瘤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57例垂体腺瘤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b936d4b52acfc788ebc956.png)
57例垂体腺瘤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总结治疗经验。
方法2008年3月~2013年3月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57例,临床资料完整,对手术适应症、切除率、术后视力及内分泌变化、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结果57例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无死亡病例;肿瘤全切43例,次全切14例,全切率75.0%;术后视力改善30例,改善率90.1%;术后激素水平完全恢复至正常18例(44.7%),激素水平较术前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值上限22例(50.0%)。
结论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术安全性高,疗效好,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微创疗法。
提高肿瘤切除率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是良好的显微外科操作。
标签: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显微手术并发症垂体瘤为颅内常见的肿瘤,人群发病率约1/10 万~7/10 万,仅次于脑胶质瘤及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1]。
其治疗手段有手术、药物及放射治疗三种,其中以手术治疗为首选。
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的优点,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2008年3月~2013年3月,我院采用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5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垂体腺瘤57例,男22例,女35例,年龄16~73岁,平均(35±1.1)岁;病程6d~34个月,平均(13±0.9)个月;住院12~30d,平均(16±2.8)d。
1.2临床表现术前头痛23 例,视力、视野改变33例,月经紊乱、泌乳11例,性功能异常5 例,肢端肥大 6 例,38例不同程度内分泌激素异常,其中2例为激素水平低下。
1.3影像学检查所有病例术前均常规予头颅、蝶鞍CT及MRI检查,微腺瘤(直径3 cm)11例。
1.4手术方式及治疗术前1d鼻腔准备,剪鼻毛,清洁鼻腔,呋喃西林滴鼻液3次/d滴鼻,术前30min 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垂体腺瘤质地与手术入路的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063-02
【摘要】目的:探讨垂体腺瘤质地与手术入路的关系,分析和选取手术入路的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实性垂体腺体肿瘤患者,根据其垂体腺瘤的质地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并对手术进行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垂体腺瘤质地较软易切除者共有63例,其中,生长激素腺瘤28例,泌乳激素腺瘤21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4例,采用经碟手术;垂体腺瘤质地较韧者有10例,其中,生长激素腺瘤1例,泌乳激素腺瘤5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4例,采用经颅手术,手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
结论:根据垂体腺瘤的质地可以指导垂体腺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对指导临床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垂体腺瘤手术入路临床分析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一般较高,约占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12%。
因其位置特殊且周围结构复杂,手术切除肿瘤风险较大。
因此,在进行手术切除前通过预测垂体腺瘤质地,术前评估手术风险,对于合理制定手术方案和选取手术方法,保证手术安全有序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实性垂体腺体肿瘤患者,通过进行垂体腺体肿瘤质地
预测合理安排手术方案,确定手术入路方式,并对手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经临床分析表明,垂体腺体质地预测可指导临床手术入路
选择。
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垂体腺瘤患者73例,其中男35例,女38例,均均为侵袭性垂体腺瘤。
所有患者均经过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可清晰地显示肿瘤大小、形态及向鞍上、鞍旁伸展情况和与周围结构关系,而且可反映出肿瘤的质地。
通过影像学检查显示,垂体腺瘤质地较软易切除者共有63例,其中,生长激素腺瘤28例,泌乳激素腺瘤21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4例;垂体腺瘤质地较韧者有10例。
其中,生长激素腺瘤1例,泌乳激素腺瘤5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4例。
1.2 临床特征:在73例垂体腺瘤患者中,出现头痛者有37例, 临床上头痛多表现为双颞胀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女性患者月经改变7例, 包括月经量少、停经等;性功能减退者24例; 肢端肥大5例。
1.3 手术入路方式选择: 通过影像学检查结果可推测垂体腺瘤质地。
根据垂体腺瘤质地选择手术入路方式。
主要按如下原则选取手术入路方式:对于垂体腺瘤质地软者采用经蝶入路的手术方式,对于垂体腺瘤质地较韧者采用经颅入路的手术方式。
其中,经蝶入路手术者有63例,经颅入路手术者有10例。
1.4 观察指标:观察手术后垂体腺瘤的切除情况、手术时间、手
术死亡等情况,依此评价手术入路方式选择的合理性。
2 结果
经过手术切除后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73例患者垂体腺瘤全部切除57例,次全部切除16例。
平均手术时间为63min,全部患者恢复良好,无1例患者死亡。
1例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经临床手术处理后逐步好转。
全部患者的临床症状逐步好转。
这说明采用垂体腺瘤质地指导手术入路方式,对患者康复和保证手术安全性具有指导作用。
3 讨论
目前,在临床上垂体腺瘤的手术一般有经蝶和经颅入路两种。
但对于这两种手术入路方式需要根据垂体腺瘤的质地来选择。
术前比较准确地预测垂体腺瘤质地,可评估术前手术风险,对制定手术方案有着重要意义。
经蝶入路手术适用于大部分垂体腺瘤患者[1]。
一般适用于鞍区肿瘤,但不是所有的鞍区肿瘤都适用。
对于肿瘤大部分位于鞍上的哑铃状巨大腺瘤或肿瘤质地较韧、血供丰富、钙化明显、与鞍上组织粘连紧密者,选择经颅手术入路较适宜。
如对已有明显视神经和视交叉受压的大、中型垂体腺瘤而言,如遇到肿瘤硬韧时采用经蝶手术很难刮除肿瘤以解除对视路的压迫,在经蝶手术中约10%的肿瘤质地坚硬不能被满意切除。
主要原因是由于腺瘤发生纤维化,不能随着体积的缩小陷入鞍内致鞍上残余肿瘤太多,达不到手术目的。
因此,需要经颅入路进行切除。
此外,对于经蝶入路手术,为较为准确的确定垂体腺瘤的质地,
术前应对蝶鞍区ct及核磁共振检查,以明确鼻腔、蝶窦的情况并推测垂体瘤质地和性质。
据报道,核磁共振检查是术前预测肿瘤质地的可靠方法之一。
如生长激素型垂体瘤和沁乳素型垂体瘤均可体现不同的核磁共振检查信号[2]。
若tl呈等信号往往意味着肿瘤质地韧或偏硬,而t2信号强度越高则意味肿瘤质地越软[3]。
总之,腺体肿瘤质地是选择手术入路方式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临床垂体腺瘤患者的病情差异较大,还需要结合患者病情综合考虑各种入路的适应证以及优缺点,要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生长方向,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选择不同的手术人路,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海霞,经鼻蝶向鞍底两侧扩大切除侵入海绵窦的垂体
腺瘤手术的术中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11.7(8):14-15[2]吕金发,罗天友,石军,等.垂体瘤mr信号强度与组织
类型的关系[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2,7(4):475-477。
[3]王集生,谢坚,罗世琪.垂体瘤质地与手术人路的探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1,17(2):161-169]。
作者单位:476400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