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1·苏州联考)读图和表,回答1~2题。
1.有关表中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A.火星大气密度低,主要原因是火星体积、质量小
B.火星表面温度低,唯一原因是距离太阳太遥远
C.火星公转周期太长,所以火星上昼夜温差大
D.火星上没有温室效应
2.在质量、体积等物理特征上,与地球相似的天体是()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④⑤⑥D.⑥⑦⑧
解析:第1题,从表中所提供信息可以看出火星的质量、体积比地球小得多,所以引力太小,无法吸引足够多的大气环绕其周围。第2题,在质量、体积等方面与地球相似的是水星、金星、火星,从图上可以看出水星、金星、火星分别是⑦、⑧、⑥。
答案:1.A 2.D
3.读“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下列因素中与A区(大气上界太阳辐射与地球表面太
阳辐射差值)大小无关的是()
A.云层的厚薄B.大气污染程度
C.大气密度D.气温
解析:云层的厚薄、大气污染程度以及大气密度都会影响大气透明度进而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答案:D
(2011·杭州联考)辐射差额是指物体辐射能收入与支出的差值。差额为正时,物体有热量盈余,温度将升高;反之,则温度降低;若收支相等,则称为辐射平衡。地气系统的辐射收入部分是地面和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支出部分为辐射到宇宙空间去的地面和大气的长波辐射。读下图回答4~6题。
4.有关全球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描述正确的是( )
A.由沿海到内陆逐渐递减
B.由低纬向高纬递增
C.随海拔的递增而递减
D.全球地-气系统热量收支平衡
5.沙漠地区年辐射差额往往呈负值的原因跟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A.太阳辐射总量大于其他地区
B.海拔高,大气稀薄,保温作用差
C.地面辐射强且地面反射率高
D.远离海洋,年降水量小
6. 江汉平原辐射差额为负值,而青藏高原为正值,其主要原因是()
A.江汉平原海拔低于青藏高原
B.江汉平原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强烈
C.江汉平原地面辐射强
D.江汉平原气温低于青藏高原
解析:本题考查地气辐射的分布和影响因素。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低纬度地区地气系统总体上辐射能收入大于支出,高纬度地区总体上辐射能收入小于支出,但总体上全球收支平衡。第2、3题,年辐射差额呈负值,表示支出大于收入。沙漠地区植被稀少,地面辐射强且地面反射率高。江汉平原地区阴雨天气多,收入较少,但大气保温作用强,地面温度高,地面辐射强。
答案: 4.D 5.C 6.C
地形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重要因素。下表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的1、4、7、10月平均最高气温(单位:℃)随坡度的变化统计,表1为北坡,表2为南坡。据此完成7~8题。
表1
表2
7.随着坡度的增加,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降低幅度最大的是()
A.冬春季的南坡B.夏秋季的南坡
C.冬春季的北坡D.夏秋季的北坡
8.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随坡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昼夜长短B.正午太阳高度
C.天气状况D.植被覆盖率
解析:第7题,读两表格数据可对比分析,表1中随着坡度增加,1月、4月气温降低幅度明显,因此降低幅度最大的是冬春季的北坡。第8题,读表格中数据,不同的月份平均日最高气温差别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正午太阳高度角。
答案:7.C8.B
(2011·淄博模拟)美国国家科学院称2012年地球将遭遇强太阳风暴袭击,其破坏力将远远超过“卡特里娜”飓风,而且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将难逃其灾难性的影响。读下图,回
答9~10题。
9.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图中的()
A.A处B.B处
C.C处D.A处和C处
10.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A.英国、墨西哥B.挪威、芬兰
C.意大利、西班牙D.印度、巴基斯坦
解析:第9题,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主要来自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日冕层。第10题,闯入地球大气的带电粒子,受地球磁场的影响,会奔向地球两极,因此地球上高纬度地区可见极光。挪威和芬兰的纬度高,最有可能看到极光现象。
答案:9.C10.B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11~12题。
11.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
B.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C.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
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
1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
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
C.地震波的速度变化
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
解析:第11题,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三态物质,而横波的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的物质。第12题,地球内部的知识,目前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获得。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说明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是变化的,变化明显的地方形成了不连续界面,不连续界面成为地球内部圈层的界线。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界线;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答案:11.B12.C
二、综合题(共40分)
13.(2011·湘潭模拟)读我国部分城市地理纬度与年平均日照时数表和“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描述图中年太阳总辐射量120千卡/平方厘米的曲线的走向特点,并分析影响因素。
(2)试绘出昆明至上海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曲线。(5分)
(3)图中台湾岛西侧年太阳总辐射量比东侧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表中所列城市中________日照时数最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解析:第(1)题,读图可看出,120千卡/平方厘米年太阳总辐射量线在东部呈东西走向,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西南地区呈南北走向,则主要受地形地势的影响。第(2)题,依据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进行绘制。第(3)题,受天气因素的影响,台湾岛西侧年太阳总辐射量高于东侧。第(4)题,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有“日光城”之称。
答案:(1)东部受南北纬度的影响呈东西走向,而西南地区受地形地势影响呈南北走向。
(2)图略。
(3)高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