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

合集下载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五课 第1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五课 第1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

文 学 家 苏轼
巴金
老舍
中华文化的特点、地位和深远影响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P68) 地位: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
奇葩
影响:(中华民族优良历史 文化传统的影响)
①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 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远影响。
②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P68)
知识 导航
灿烂的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如何产生?
2.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包受磨 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 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包括哪 些? 4.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5.中华文化的地位及影响分别是 什么?
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
1.代代传承的中华美德有哪些?
2.中华美德具有的品质? (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与时俱进)
战国初期,墨子开创了墨家学派。 墨子 墨子名翟,鲁国人,他的思想在当 时比较进步的,主张“兼爱”、 “非攻”,主张节约、反对浪费, 主张选举贤能。
孟子 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 名轲,邹国人,著有《孟子》一书。 他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宣扬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 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思想。
荀子(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一位唯物 荀 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星坠日食,刮风下 子 雨,春生夏长,是自然界的变化。人力
能够征服自然,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
务。这是一种人定胜天的思想。


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名周,著
有,《庄子》一书。庄子鄙视富贵利禄,
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不公
平社会现象。但他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
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 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 中。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灿烂的中华文化说课稿

灿烂的中华文化说课稿

灿烂的中华文化说课稿灿烂的中华文化说课稿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灿烂的中华文化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灿烂的中华文化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人教版九年级品德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的内容,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传承中华美德,践行中华文化。

它与第八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有关,在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说过:“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环节。

”依据课标要求“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和“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个方面: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中华文化的特点;逐步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归纳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地解答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开展、组内讨论感受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华文化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中华传统美德认同感并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是一堂课的“灵魂”。

学生只有懂得中华文化蕴含的无穷魅力,才能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所以,我把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定为教学重点。

文化的力量在内容上比较抽象,九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教学难点我就定为怎样理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二、说教法、学法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要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造就学生独立人格,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的要求,联系学生实际,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体验感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达成教学目标。

我认为教法和学法是紧密相连的。

在设计学法前老师要充分了解学情,研究学情,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2、能力目标: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感受中华文化的能力和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总的特点、地位及其影响,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明确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2、教学难点:中华文化特点和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仰韶文化遗址和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图片。

教师: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因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故被命名为仰韶文化,但仰韶文化的中心是陕西华山。

大汶口文化是中国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于1959年首次发现并进行发掘,考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

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是中国最重要的原始文化。

灿烂的中华文化正是从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的。

那么,中华文化有何特点和作用?中华传统美德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灿烂的中华文化》。

多媒体显示:灿烂的中华文化合作探究多媒体显示:七嘴八舌:提到中华文化,你还会想到什么?学生回答。

多媒体显示穿着旗袍的女孩子、一群人打太极拳、万里长城、京剧剧照、故宫博物院的图片。

教师:中华文化并不神秘,它其实就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中,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风俗习惯、语言文字、民居建筑等。

那么,中华文化是由谁创造的呢?多媒体显示:各抒己见:有人认为,灿烂的中华文化是由英雄人物创造的。

灿烂的中华文化优质课PPT课件

灿烂的中华文化优质课PPT课件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2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Fra bibliotek中华文化
品味篇
活动一:传统节日知多少?
你知道哪些传统节日?为什么这些 传统节日能够传承至今?
1.中华文化的产生:
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 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 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的组成: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来源: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 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 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 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 木之本。
坚定文化自信 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 精神的传承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
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活动二:研学旅行
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学校决定组织一次“文化之 旅”研学活动。 1.请列举几处景点,并作讲解。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 主义文化之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 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 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 2.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凝聚升华,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 强基石。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

九年级政治 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九年级政治 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

九年级政治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今天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

能力目标: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能以实际行动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难点:对今天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播放古琴演奏的音乐,展示故宫图片,让学生猜猜今天上课的主题。

讲授新课:以一名外国青年的旅行为线索展开。

约翰的中国之旅一、约翰拍下了三张居民照猜猜他去了我国哪三个地方。

他在当地吃到什么风味小吃?看到什么特色娱乐?约翰的疑问:人们为什么要建造这样奇特的房子?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不同的文化二、约翰品尝了三种中国传统食品(1)说出这些食品的名称,猜猜约翰过了我国哪三个传统节日?(2)你还知道哪些我国的传统节日?三、约翰继续旅行,他看到了许多中国特色的东西。

小游戏:最佳拍挡规则:1、两位配合默契的同学组成1队;2、1位同学选择你认为最能让队友直接猜出答案的陈述,另外一位同学背对屏幕,根据队友陈述,猜出答案;3、陈述内容不得含有答案本身,比如“雨伞”,可以这样表述:两个字,一种用具,撑起来的,防天上落下来的水的……(不得包含“雨”和“伞”字)。

4、每队限时2分钟。

四、小游戏:挑战五年级规则:1、连续答对五题挑战成功。

2、答错即挑战失败。

3、有两次机会求助现场同学。

4、每题限时一分钟。

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音”指的是( )。

A.仁、义、礼、智、信B.宫、商、角、徵、羽C.天、地、君、亲、师D.麻、黍、稷、麦、菽请说出我国的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包括风、雅、颂三个部分,它创造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对我国的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首篇《关雎》就有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A.所谓伊人,在水一方B.执子之手,与子偕老C.风雨如晦,鸡鸣不已D.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 )。

政治第五课笔记

政治第五课笔记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1、产生: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构成: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等共同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3、特点: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历史悠久)4、中华文化绵延不断的重要原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5、地位: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璀璨的奇葩。

a.影响:(1)中华文化石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b.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发展:与时俱进二、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一)代代传承的传统美德敬业乐群、功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二)与时俱进的传统美德1、品质:作为传统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2、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与时俱进)第二框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一、民族精神生生不息(一)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二)为什么要弘扬和培养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重要性(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灿烂的中华文化》优秀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优秀教案

《灿烂的中华文化》优秀教案《灿烂的中华文化》优秀教案知识目标1、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能力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巨大力量,使之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点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教学难点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结合课前音乐古筝曲《化蝶》导入中华文化【学习新课】一、展示自学提纲(用幻灯片展示)1、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如何产生的?2、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3、灿烂的中华文化是由什么构成的?4、中华文化总的特点是什么?5、中华文化有何影响?二、活动小结活动一:1、要求学生阅读p64第一幅图并思考: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2、教师组织学生回答。

3、教师展示能代表中华文化的图片:4、得出结论:中华文化是怎样产生的?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活动二:1、要求学生讨论方块字、故宫、京剧、编钟、粽子等的来历。

2、教师展示巴比伦、印度、埃及的图片3、得出结论: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绵延不绝的原因是什么?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活动三:1、要求学生思考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成就,提问回答。

2、教师提出问题:A、中华文化的构成: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B、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活动四:1、要求学生按p66最上面的内容做2、教师边提问边归纳总结。

3、提出问题: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1文化根,中国心 第一课时灿烂的中华文化与其传承创新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1文化根,中国心 第一课时灿烂的中华文化与其传承创新
以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为基础 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中国 特有文化,我们称之为中华 文化。
在世界 3.中华文化的影响:_____ 文明中占有独特的位置,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华文化我了解
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的地位: (1)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
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 古埃及 古印度 古中国
黄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注:两河流域指的是地球 上最早出现文明之光的亚 洲西南部的幼发拉底河 和底格里斯河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巴比伦文化最悠久,但 巴比伦国家早已夭折; 埃及的文化渊源甚古,但 历经希腊化、罗马化,直 到17世纪伊斯兰化,已与 古代面目全非; 印度的婆罗门文化极其辉 煌,可创造文化的雅利安 人却不是本土居民; (2)华夏文明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
中华文化我了解
4.中华文化的基本内容?
(1)中国哲学博大精深,彰 显东方智慧。哲理的格言或谚语 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言行,影 响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
谚语和格言: 车到山前必有路。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完备而深刻的 道德伦理
(2)中国传统伦理 道德:以和谐为本,充 满人伦温情及家国情怀 ;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 为主要内容,包括墨家 、道家、法家等伦理道 德思想的精华。 道德本位: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和为贵: 崇尚人 伦和谐的道德传统。
中国戏曲源远流 长,剧种种类繁多,尚 有据可考的有275个剧 种。
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 中国画、中国医学, 被世人称为“中国的 三大国粹”。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五课第一节灿烂的中华文化第一步:温故知新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2、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是什么?(答: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要实现文明,就要了解灿烂的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们该学第几课了?(实际是导入)第二步:明确目标我们这节课学习第一节《灿烂的中华文化》,猜猜:这节课我们将会学到什么知识?(设疑,引起学生注意)1、通过学习,我们将懂得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通过学习,我们将知道中华文化对我国发展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3、通过学习,我们将从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4、通过学习,我们的学习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5、通过学习,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将得到进一步增强,激发我们学习、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激情。

第三步:自主学习为了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请带着以下问题看教材第66页到第69页,思考,勾画。

1、说说中华文化的来源。

2、中华文化的内涵有哪些?3、中华文化延绵不绝、历久弥新。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

谈谈你对此有什么感受?4、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5、中华文化对我国发展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什么?6、讲一讲苏武牧羊、负荆请罪、徙木为信的故事。

说说期中所包含的传统美德,再说一说这些传统美德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7、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形成了哪些传统美德?8、完成教材第69页的连线题。

9、南京路上好八连新旧三件宝的事例说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第四步:合作探究1、展开讨论。

2、自己弄不懂的问题问问别的同学。

第五步:导学释疑根据情况讲解,重点强调中华文化的内涵和所形成的中华传统美德。

重点记住: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延续文化血脉》公开课ppt课件_4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延续文化血脉》公开课ppt课件_4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全球一亿人学汉语,孔子学院遍地开花)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 孙子兵法》一书被翻成英、俄、德、
日等20多种语言文字,全世界有数千种刊印本。美国的西点军校和 哈佛商学院高级管理人才培训必读教材,被誉为中华千古奇书。 )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四大发明传入中世纪欧洲,为欧洲的政治、经济、
C、中华文明虽然历经沧桑,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D、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早的历史古迹
3、吉林剪纸是中华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既继承
传统技法,又力求融入现代人工艺术元素。这表明吉林剪纸
工艺 A、全盘吸收传统文化


D
B、摒弃传统文化进行进行全面创新
C、是中华文化的唯一代表
D、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创新发展
( E)
B.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蕴涵传统美德
D.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E.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与时俱进
2、美国总统奥巴马登上长城后说:“长城太雄伟了,在这里
我们要对中华文明表示极大的崇敬。”奥巴马之所以对中华
文明表示极大的崇敬是因为
C(

A、中华文明经历了从起源到逐步形成的过程
B、中国的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第一位
————崇高志趣
(4)自强不息,艰苦奋斗
————昂扬锐气
(5)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浩然正气
(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政风范
(7)厚德载物,道济天下
————广阔胸襟
(8)奋不顾身,舍生取义
————英雄气概
(9)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社会理想
……
追求精神境界和向往理想人格的崇高 道德理想。 以集体为本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 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公开课九年级政治_灿烂的中华文化课件人教版~2AE1C 共45页

公开课九年级政治_灿烂的中华文化课件人教版~2AE1C 共45页
该怎样认识?( C )
A、外国节日比中国节日更时尚、更有意义
B、弘扬民族文化必须杜绝一切外来文化
C、不应以外来文化取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D、改革开放的需要
3、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古国,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
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的是:( D )
①人不为己,天诛地灭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
棕子: 屈原投江之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湖南等地的人民以赛龙 舟、包粽子等方式来表示纪念。
你认为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有哪些? 他们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思想家: 孔子整理《诗》《书》,编订《春秋》, 孟子著《孟子》
军事家: 孙武《孙子兵法》,毛泽东《论持久 战》
文学家: 鲁迅《狂人日记》,茅盾《子夜》
。。。
一、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1、灿烂的中华文化是谁创造的?
P66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劳 动和生活,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 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 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一、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构成
独具特色语言文字
你还知道世界上其他古老的文化吗?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
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
和凝聚力之中。
吃一堑长一智 车到山前必有路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些话对我们为人做事有哪些重大影响?
中华文化
连线
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崇 尚人伦和谐,家人团聚, 一起吃饭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 福避趋之

道德伦理等

极大地推动
对今天中国的
了人类进步
发展道路有重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正式版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正式版

九年级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设计本溪县第三中学周世华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传统文化影响深远;3、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能力目标: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具有感受中华文化巨大力量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华文化的总体特点、代代传承的中华美德难点: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与时俱进的传统美德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方法:启发式、参与式和究式教学方法教具:电子白板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们刚刚闭幕了一个举世瞩目的盛会,是什么会?〔生:上海世博会〕师:上海世博会各国的展馆中,参观人数最多的是哪个馆?〔生:中国馆〕(出示课件)师:想一想中国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生:略〕师:我想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有着5000多年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是我们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吸引了我国人民,也打动了世界各国人民。

你了解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姿吗?你知道中华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和魅力吗?本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

设计意图:联系时事情境,设置疑问。

旨在拉近学生与中华文化的距离,激发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新知: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活动一】感知文化的丰富——中华文化大家谈师:看屏幕,提到中华文化,外国朋友想到了什么?〔生:长城、中国功夫、旗袍〕(出示课件)师问:提到中华文化,同学们又想到了什么?〔生:略〕师归纳:集中大家的智慧,我们不难看到,中华文化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吃穿住用行之中。

如:我国的语言文字、传统建筑、民族服饰等都是中华文化。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想象,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感性认识,初步感知中华文化包罗万象的特点,将学生的兴趣和思绪引到本课的主题上来。

师设问:是谁创造了中华文化?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能不能说是汉族人民创造的?〔生:不能,应该说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论(1)、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永和中学课型:新授课主备人:任福艳审核人:赵文江班级:姓名:时间:
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1.引导同学们了解,中华民族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的力量、组成、特点。

3.中华文化的影响,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重点:中华文化的组成、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

难点:作为中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学习流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多媒体展示传统文化
二、解读目标(3分钟)
三、自主学习(12分钟):(用双色笔在书上做好标记)
1、中华文化是怎样产生的?
2.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
是:
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4、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什么影响?
5、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6.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四、合作探究(15分钟)
【活动一】讲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活动二】(1)、列举中华文化事例并作介绍。

(2)、中华文明为什么能源远流长?
【活动三】1.【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2).为什么他们最能代表中华文化?
(3)中华文化的构成:
【活动四】(1.)列举言语或格言对为人做事的影响
(2.)、中华民族优良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3.)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归纳总结)4分钟)
课堂反馈(8分钟)(做错了请在空白处订正)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是()
A.开拓创新B.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蕴含传统美德D.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力量()
A.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B.集中体现在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上 C.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D.集中体现在民族团结方面
3、中华世纪坛序言中写道:“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这说明()A.中华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B.中华文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D.中华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