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准确预言了中国未来

合集下载

“汉字不灭,中华必亡”,鲁迅此言并非没道理

“汉字不灭,中华必亡”,鲁迅此言并非没道理

“汉字不灭,中华必亡”,鲁迅此言并非没道理在《鲁迅论语文改革》中,鲁迅指出“汉字不灭,中华必亡”。

然而将近百年的时光已经匆匆流去,汉字不但由繁到简,中华民族也更加繁荣昌盛。

很多人都会针对鲁迅这句话来进行调侃,有人认为鲁迅也并非是神明,说错话也是人之常情。

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这句“汉字不灭中国必亡”,难道真的只是因为鲁迅说错了吗?很简单,鲁迅所说的话并非是反对汉字的意思。

时至今日,关于这句话的分析,许多专家也进行了探讨。

鲁迅的很多思想以及成就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作为新文化运动里最重要的参与者,他的作品以及思想影响了许多人。

这话从他口中说出未免有些奇怪,但是对于很多历史问题,都要针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来分析。

汉字的复杂是普通百姓的难言之隐,“愚民利器”阻碍社会进步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很多爱国青年以及知识分子都参与到这个运动之中,鲁迅也是其中一个。

在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无论是说这篇文章是用白话文写的,还是去谈论小说的批判内容,《狂人日记》对当时的社会产生的影响是空前绝后的。

而白话文也渐渐在社会上流行开来,但是这个时候问题来了。

一方面维护文言文的人比较顽固,另一方面,当时的中国,民众文盲率竟然是80%。

汉字复杂吗?当然复杂。

但是更复杂的是文言文。

无论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前还是之后,知识分子都是用文言文交流。

繁琐的语言形式以及晦涩难懂的字词,让很多知识分子都犯了难,更何况平民百姓。

当然,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汉字是一个“高贵”的存在。

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之战……在这些战争的侵蚀下,整个社会都动荡不安,平民百姓根本没有那么多机会去学习所谓的知识。

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化名人,他们哪一个是贫穷的农村人?文盲太多只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在国家面临危难的时刻,要想得到快速的发展只能尽快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

新文化运动开始之后,全国各地就开始进行扫盲。

可是在推行教育的时候,90%的人被挡在门外。

写作必备——鲁迅经典名言

写作必备——鲁迅经典名言

写作必备——鲁迅经典名言001. 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

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

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

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

——《两地书》一九二五年002.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

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无声的中国》一九二七年003. 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004. 中国人有一种矛盾思想,即是:要子孙生存,而自己也想活得长久,永远不死;及至知道没法可想,非死不可了,却希望自己的尸身永远不腐烂。

——《老调子已经唱完》一九二七年005. 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

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把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把东西偷完。

——《谈所谓「大内档案」》一九二七年006. 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

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

——《中国语文的新生》一九三四年007. 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

——《经验》一九三三年008. 我总觉得洋鬼子比中国人文明,货只管排,而那品性却很有可学的地方,这种敢于指摘自己国度的错误的,中国人就很少。

——《两地书之廿九》一九二五年009.中国人不疑自己的多疑。

——《我要骗人》一九三六年010. 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011. 我想,要中国得救,也不必添甚么东西进去,只要青年们将这两种性质的古传用法,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忽然想到七》一九二五年012. 中国人不但“不以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

鲁迅希望读后感

鲁迅希望读后感

鲁迅希望读后感
《鲁迅希望》是鲁迅所著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表达了鲁迅对于中国文化的思考和对于未来的期许。

这篇文章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和他对于中国的期望,同时也让我深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文章中,鲁迅先生提到了中国文化的种种问题,他认为,中国文化不仅在传统上存在不合理和落后的问题,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也存在着种种问题。

但是,他并不是因此而否定中国文化的价值,相反,他认为中国文化是宝贵的,是可以在未来发扬光大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最感动的是鲁迅先生对于未来的期许。

他认为,未来的中国应该有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文化既不应该放弃传统,也不应该盲目追求西方的现代化,而是应该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的科技和思想,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文化。

这种文化应该是富有创造性和包容性的。

这篇文章让我深感中国的文化底蕴和对未来的期许。

我们应该尊重传统文化,但同时也要不断地创新和进步。

我们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保持我们的文化自信,同时接纳外来文化,从而创造出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这样的信念,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 1 -。

浅谈鲁迅《铸剑》

浅谈鲁迅《铸剑》

浅谈鲁迅《铸剑》《铸剑》是鲁迅1936年出版的《故事新编》里面的一篇小说。

这部小说集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事实,但它没有拘泥于原有的故事,而是加进了鲁迅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有些还采取了古今交融的写作手法,使古代人和现代人发生直接的对话。

我之所以会对《铸剑》这篇文章感兴趣,是因为刚读起这篇文章时,主人公眉间尺与老鼠之间的生动故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那种精彩绝伦的描写让我对鲁迅更加敬佩。

下面请让我浅浅地分析一下《铸剑》这篇文章。

首先从写作背景谈起。

本文是鲁迅在1926年10月完成的。

当时的鲁迅于北京在内与兄弟周作人不和,在外与政府及政客不和,内心受到深刻的打击,为了暂避军阀官僚们的迫害,于是便来到了厦门。

我想这正是鲁迅之所以会把复仇心理与原侠精神融合在《铸剑》里的原因吧。

当时北洋军阀统治着政府,人民民不聊生生活痛苦,而且愚昧的国民性更让鲁迅深深地感到失望,加之个人在北京的悲惨遭遇,不但外人政府不理解,就连自己的亲兄弟都无法感受自己内心世界的痛苦,所以鲁迅就写出了《铸剑》这篇文章。

因为小说其实就是现实的最好反映。

《铸剑》这篇文章主要是讲了主人公眉间尺为报杀父之仇的复仇故事。

文章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开端,写了眉间尺戏鼠,然后明仇;第二部分是发展,写了眉间尺寻仇受阻遇到黑色人相助,为报仇而献头;第三部分是高潮,写了眉间尺和黑色人为了智取王命而血战;第四部分是结尾,写眉间尺、黑色人、楚王三首俱葬。

据我查资料所知,鲁迅的《铸剑》根据的是《列异传》、《搜神记》等古籍所载的“三王冢”的故事。

这则故事本来就充满了向反动统治者的复仇主义精神。

楚王命名铸剑师干将为之铸宝剑,剑炼成了,不仅不赏,反将干将杀头,这是何等残暴!对这样的暴君能不报复、能不惩罚吗?干将的遗腹子赤鼻果然在“客”帮助下,用父亲遗下的雄剑和自己的头颅杀死了楚王,报了深仇大恨。

这则复仇故事,本来就大义凛然。

到了鲁迅笔下,就更加生动感人了。

鲁迅先生正是因为亲眼目睹了许多血腥的革命的发生,那血与泪的惨痛代价,才会有这么深的感慨来写下这篇《铸剑》。

2023年鲁迅经典语录

2023年鲁迅经典语录

2023年鲁迅经典语录2023年鲁迅经典语录11、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

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娜拉走后怎样》一九二三年。

2、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填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忽然想到》一九二五年。

3、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能打这墙的,能碰而不感到痛苦的,是胜利者。

《碰壁之后》一九二五年。

4、中国人的官瘾实在太深,汉重孝廉有埋儿刻木,宋重理学有高帽破靴,清重帖括而『且夫』『然则』。

总而言之:那魂灵就有做官──行官势,摆官腔,打官话。

《学界的三魂》一九二六年。

5、专制者反面就是奴才,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即奴性十足。

《谚语》一九三三年。

6、其实,中国人并非没有『自知之明』的,缺点只在有些人安于『自欺』,由此并想『欺人』。

比如病人,患有浮肿,而讳疾忌医,但愿别人胡涂,误认他为肥胖。

《立此存照》一九三六年。

7、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

这些孱头们!孩子们在瞪眼中长大了,又向别的孩子们瞪眼,并且想:他们一生都过在愤怒中。

《杂感》一九二五年。

8、酷的教育,使人们见酷而不再觉其酷,例如无端杀死几个民众,先前是大家就会嚷来的,现在只是如见了日常茶饭事。

人民真被治得好象厚皮的,没有感觉的癞象一样了,但正因为成了癞皮,所以又会踏残酷前进,这也是虎吏和暴吏所不及料,而即使料及,也还是毫无办法的。

《偶成》一九三三年。

9、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甚么都是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使他觉得甚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

我们中国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一九二七年。

预言的深刻——兼论鲁迅的怀疑精神

预言的深刻——兼论鲁迅的怀疑精神
质而张灵明 , 任个 人而排众数” [ (4我们 可 以从鲁迅对 民主科 ot P) ]l 学 的基 本观点看出他 与其 他 五四思 想先 驱的不 同 : 四先 驱师 五
革命 的牺牲品。从 张献 忠杀人 如麻 的史 实 , 鲁迅看 到 了革 命就 是杀人 , 排除异 己, 自己坐上龙 位扫 清道路 。历史 的轮 回演进 为 正是这样 : 揭竿而起 的各路 起义军领袖 , 最后都把 “ 富贵 , 苟 勿相 忘” 的誓言抛诸脑 后 , 互相 残杀 , 争夺龙 位 ; 胜者 当上 皇帝后 , 又 开始大规模杀戮 , 以建立 “ 天子” 的威权 。左 联时期 , 迅称周扬 鲁
维普资讯
第l 9卷
第 2期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 OUR NAL OF W EN HAN T AC S E HE OL E RS C L GE
V 11 N . o.9 o2
20 0 6年 6月
Jn2o u .0 6
预 言 的 深 刻
迫这道 门走进去 , 却走进 了制 造新 的奴 役与压迫 的房间 , 自己成
的独特视 角 , 去审视 人类 自身及 其社会环 境 , 对历 史 、 现实作 出 正确的判断 , 对未来进 行预言般的猜测 , 并且 “ 不幸而 言中” 。


鲁 迅 的预 言
了“ 奴隶总 管” 【 ( ’ 。4 在现实 中, J 他对各种 (自称 ) 革命 的团体都 保持警惕 , 括 对 中 国共产 党 人 的革 命 , 也 持将 信将 疑 的态 包 他 度, 特别是对 于左 联 , 他在 有限 的支持 中表现 出明显 的不信 任 ,
— —
兼论 鲁迅 的怀疑精 神
王 光 斌
( 山师 范 高等 专科 学校 中文 系, 南 文 山 6 30 ) 文 云 600

鲁迅对真理和救国之路的探究

鲁迅对真理和救国之路的探究

鲁迅对真理和救国之路的探究鲁迅,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一生致力于对真理和救国之路的探究。

他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思考,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类命运和国家前途的重要见解,对我们今天的思考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真理的探究,鲁迅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

他曾说:“绝不能容许一个人因谎言而得到了成功。

”在他看来,真理是维护社会正义和人类尊严的重要基石,只有通过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才能使社会达到真正的公平和正义。

他以其独立思考的精神和敢于揭露社会黑暗的勇气,将真理的火炬高举起来,为后来的人们指明了道路。

鲁迅同时也对救国之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他对中国的封建制度和腐败统治做出了深刻的批判,认为这是中国落后和民族危机的根源。

他提出了文学革命的思想,主张通过文化的变革和启蒙来实现国家的振兴。

他在《野草》一书中写道:“要救中国,则须‘砸烂旧的’,而将之‘替换为新的’。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改造,才能打破旧的桎梏,重新找到中国的灵魂和文明的出路。

鲁迅对真理和救国之路的探究,不仅仅是一种思想的追求,更是一种行动的呼唤。

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对真理的坚守和对民族的担当。

他毫不畏惧地揭露社会的黑暗,用笔剖析封建统治的罪恶,用文字唤起人们的觉醒。

他在他的代表作《呐喊》中写道:“向一切神秘时代、幽暗伪善、残酷愚昧开口吧!”他以自己的言辞和行动,成为了一个对抗黑暗势力的斗士,为救国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鲁迅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真理往往被掩盖和扭曲,鲁迅的追求真理的精神值得我们时刻铭记。

同时,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救国之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努力。

鲁迅对于文化的变革和启蒙的思想,提醒着我们要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汇点上找到中国的复兴之路。

他的坚定信念和实际行动,对我们展示了一个担当与责任的典范。

因此,我们应当从鲁迅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对真理的追求上不断努力,在救国之路上坚定前行。

鲁迅的名言中国的脊梁

鲁迅的名言中国的脊梁

鲁迅的名言中国的脊梁1. 引言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和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作家和思想家之一。

他的作品真实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堕落,对发展中国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鲁迅的名言如闪电般照亮了中国人民的思想,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中国的脊梁”。

2. 鲁迅与中国的脊梁鲁迅在其著名的《狂人日记》一文中写道:“我每每找一个人,要他看见中国人的悲剧,再好一点的也只肯答应看尽,于是他也便自以为已经看见了。

”这句话道出了当时中国人民的困境和鲁迅对中国社会的深刻观察。

他认为中国人民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悲剧。

3. 名言的内涵和意义“中国的脊梁”是鲁迅为形容中国人民的形象而给出的一个比喻。

他认为,中国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受到怎样的压迫和苦难,都能够勇敢地站起来,像脊梁骨一样扛起整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这个比喻意味着中国人民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 鲁迅名言的影响鲁迅的名言“中国的脊梁”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想和社会观念。

它激励着中国人民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勇往直前,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这个名言成为了一个标志,代表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民族气质。

5. 名言的现实意义鲁迅的名言“中国的脊梁”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境,但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和创造力是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

只有坚持“中国的脊梁”精神,才能够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6. 总结鲁迅的名言“中国的脊梁”是对中国人民精神和民族气质的深刻概括。

它激励着中国人民面对困难和挑战,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这个名言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象征和民族标志。

我们应该铭记并传承“中国的脊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失掉的好地狱》意象解析

《失掉的好地狱》意象解析

97品 评《失掉的好地狱》意象解析杨 勇《失掉的好地狱》以梦境的方式表现了“人类”比“魔鬼”更可怕的主题,是一篇带有预言性质的散文诗,其中的各种意象隐晦地象征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派别。

这些意象之间的转换也渗透着鲁迅的历史哲思和他对人民大众“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大悲悯、大同情。

《失掉的好地狱》是鲁迅《野草》中比较难理解的篇目之一。

由于这篇散文诗用了许多比较隐晦的意象对当时的黑暗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理性的预测,所以要理解这篇散文诗,人们必须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对其中的意象进行解析,才能更好地理解鲁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当时,北洋军阀为了争夺统治权,不惜干戈相加,连年混战,时局动荡不安。

在段祺瑞政府的统治下,北方社会一片黑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与此同时,在南方,国民党右派势力十分猖獗,他们公开反对孙中山的革命政策,大造反革命舆论,企图阴谋夺取政权。

鲁迅看透了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右派的反动本质,他曾在《〈野草〉英文译本序》里这样说:“所以,这也可以说,大半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当然不会美丽。

但这地狱也必须失掉。

这是由几个有雄辩和辣手,而那时还未得志的英雄们的脸色和语气所告诉我的,我于是作《失掉的好地狱》。

”在他看来,无论是在台上的北洋军阀,还是企图阴谋夺权的国民党右派都是一丘之貉。

“几个有雄辩和辣手,而那时还未得志的英雄们”暗指国民党反动派,鲁迅通过对当时社会局势的分析,预测国民党反动派即将从北洋军阀手里夺取政权,并且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下,社会将更加黑暗,人民的灾难将更加深重。

后来政治局势的发展也证明了鲁迅预测的准确性,《失掉的好地狱》也因此成为带有预言性质的散文诗,其中的各种意象也成了当时社会状况和政治派别的象征。

《失掉的好地狱》是一篇写梦境的散文诗,文本以“我梦见自己”开始。

鲁迅通过梦境,以倒叙展开文章的叙述。

“我梦见自己躺在床上,在荒寒的野外,地狱的旁边。

”通过后面的文字,读者才可以明白这里的“地狱”已经是“人类”统治下的地狱。

鲁迅关于中国的言论

鲁迅关于中国的言论

鲁迅关于中国的言论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作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有着深刻的观察和独特的见解。

他的言论充满了批判性和讽刺意味,对中国的传统与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以下是鲁迅关于中国的一些重要言论。

一、对封建文化的批判鲁迅批判了中国封建文化的许多方面,特别是儒家文化。

他认为,儒家文化以礼义廉耻为核心,强调固定的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僵化和人民的压迫。

他指出,这种文化不仅束缚了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改变。

他提倡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倡导个人的自由和独立精神。

二、对官僚主义和腐败的揭露鲁迅对中国的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他认为,中国的官僚体制使得官员具有过度的权力和特权,导致他们滥用职权、贪污腐败。

他批评了官僚主义对个人权利的侵犯,并提出应该对官员进行监督和约束,建立透明的政府机构。

鲁迅的这些言论呼吁人们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促使社会更加公正和透明。

三、对社会不公和民众权益的关注鲁迅非常关注社会的不公现象和民众的权益。

他对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社会阶层的固化表示深切的忧虑。

他指出,中国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严重剥夺了普通人的基本权益,而这种不公正往往是由于封建文化和官僚体制的存在导致的。

他呼吁消除社会的隔阂和不公正,推动社会的平等和公正。

四、对国家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探索鲁迅关注中国的国家文化和民族精神,他提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挖掘,同时主张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的精华。

他认为,中国文化需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点,保有自己的独特性同时也接纳外来文化的优秀之处。

他呼吁人们保持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寻找民族精神的根基。

总结鲁迅关于中国的言论集中体现了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深刻观察和独特见解。

他通过批判封建文化、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关注社会不公和民众权益,探索国家文化和民族精神,提出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观点和建议。

鲁迅的言论鼓舞了许多人的思考和行动,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巴金《忆鲁迅先生》阅读理解

巴金《忆鲁迅先生》阅读理解

巴金《忆鲁迅先生》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忆鲁迅先生巴金①从北京图书馆出来,我迎着风走一段路。

风卷起尘土打在我的脸上,我几乎睁不开眼睛。

我站在一棵树下避风。

我取下眼镜来,用手绢擦掉镜片上的尘垢。

我又戴上眼镜,我觉得眼前突然明亮了。

我在这树下站了好一会,听着风声,望着匆忙走过的行人。

我的思想却回到了我刚才离开的地方:图书馆里一间小小的展览室。

那地方吸引了我整个的心。

我有点奇怪:那个小小的房间怎么能够容纳下一个巨人的那么光辉的一生和那么伟大的心灵?②我说的是鲁迅先生,我想的是鲁迅先生。

我刚才还看到他的手稿、他的信札和他的遗照。

这些对我也是很熟悉的了。

这些年来我就没有忘记过他。

这些年来在我困苦的时候,在我绝望的时候,在我感到疲乏的时候,我常常想到这个瘦小的老人,我常常记起他那些含着强烈的爱憎的文章,我特别记得:十三年前的两个夜里我在殡仪馆中他灵前的情景。

半截玻璃的棺盖没有掩住他那沉睡似的面颜,他四周都是芬芳的鲜花,夜很静,四五个朋友在外面工作,除了轻微的谈话声外,再也听不见什么。

我站在灵前,望着他那慈祥的脸,我想着我个人从他那里得过的帮助和鼓励,我想着他那充满困苦和斗争的一生,我想着他对青年的热爱,我想着他对中国人民的关切和对未来中国的期望,我想着他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遍华北、阴云在中国天空扩大的时候离开我们,我不能够相信在我眼前的就是死。

我暗暗地说:他睡着了,他会活起来的。

我曾经这样地安慰过自己。

他要是能够推开棺盖坐起来,那是多么好啊。

然而我望着望着,我走开,又走回来,我仍然望着,他始终不曾动过。

我知道他不会活起来了。

我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我像立誓愿似的对着那慈祥的面颜说:“你像一个普照一切的太阳,连我这渺小的青年也受到你的光辉,你像一颗永不陨落的巨星,在暗夜里我也见到你的光芒。

中国青年不会辜负你的爱和你的期望,我也不应当辜负你。

你会活下去,活在我们的心里,活在中国青年的心里,活在全中国人的心里。

鲁 迅关于中 国的言论

鲁 迅关于中 国的言论

鲁迅关于中国的言论鲁迅,这位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对中国社会、文化、人性等诸多方面发表了众多发人深省的言论。

在他的作品中,鲁迅深刻地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弊病。

他指出,封建礼教是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吃人”的礼教让无数的生命在愚昧和压抑中消磨。

他认为传统文化中的旧道德、旧观念,如“三纲五常”等,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自由发展。

对于中国民众的精神状态,鲁迅有着痛心的观察和批判。

他说中国人常常处于“麻木不仁”的状态,面对不公和压迫,往往选择沉默和忍受。

这种麻木不仅体现在对自身命运的漠然,也体现在对他人苦难的冷漠。

在《药》中,华老栓为了给儿子治病,居然相信用人血馒头能治病,这一情节深刻地揭示了民众的愚昧和无知。

鲁迅也批判了中国社会的“看客心理”。

他描绘了在街头围观行刑、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甚至以此为乐的群像。

这种“看客心理”反映了人们的冷漠和自私,缺乏对他人的同情和关爱,更缺乏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同时,鲁迅对于中国的改革和进步也有着自己的思考。

他深知改革的艰难,认为仅仅依靠少数人的觉醒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唤起广大民众的觉悟。

他说:“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这表达了他对中国未来的一丝希望,也激励着人们为了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

在鲁迅看来,知识分子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他自己就是一位以笔为武器的知识分子,不断地呐喊,试图唤醒沉睡的民众。

他呼吁知识分子要敢于直面现实,敢于批判,要有担当精神,不能逃避责任。

鲁迅对中国的教育问题也十分关注。

他认为旧的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往往是一些“书呆子”,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他主张教育应该培养有个性、有思想、有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

总的来说,鲁迅关于中国的言论,犹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无情地解剖着社会的病灶,试图唤起人们的觉醒,推动中国的变革和进步。

他的言论虽然尖锐,但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殷切期望。

鲁迅笔下旧中国的历史记忆_43726

鲁迅笔下旧中国的历史记忆_43726

鲁迅笔下旧中国的历史记忆洪河桥镇白集小学:刘凤梅鲁迅于1881年9月25日诞生在浙江温州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庭里。

当时的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早已通过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化大生产,资本主义力量日益壮大。

为了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以及获得廉价的劳动力,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疯狂的殖民掠夺,古老的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这一方面加速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崩溃,另一方面,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文化也陆续传入中国。

一些开明地主、知识分子接受这些思想,开始了对救国之路的探索。

但是经历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的相继破产,中国陷入了空前的动荡和迷茫之中。

在这样社会、思想、文化大变迁的时代,广泛接触东西方思想文化的鲁迅,面对风雨如晦的中国,常常思考中国的出路问题,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

我们都知道,鲁迅去日本留学学医,是为了用科学来改造落后的中国。

但后来的弃医从文,是因为看到了中国人的精神上的麻木。

“……从那回以后,我便觉得学医并非是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呐喊·自序》)从中可以看出鲁迅认为用艺术的武器,文学的力量,唤醒人们的觉悟,改变民族的精神面貌是第一种重要的。

因此鲁迅的作品十分关注从精神、文化、思想层面来展示古老的中国在这一历史阶段的特殊的记忆。

从1907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至1936年10月19日逝世,鲁迅留下了大量著述。

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集外集》、《集外集续编》、《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二集》、《集外集拾遗》等16部,书信集《两地书》。

鲁迅的中国梦

鲁迅的中国梦

鲁迅的“中国梦”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曾在日本学医,希望回国后能救死扶伤,帮助人们减轻痛苦。

然而在看到国人对同胞受害之时的冷漠举动后,鲁迅做出了一个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决定——弃医从文,用文字来唤醒一个泱泱大国中像横尸走肉般的中国人。

无论是学医,还是从文,鲁迅始终心怀国家。

他的“中国梦”就是希望祖国富强。

为了这个梦想,他付出了一生的光阴,为世人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

鲁迅曾在《呐喊〃自序》中这样说明学医救国的梦想:“我的梦很美满,预备毕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的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违心的信仰。

”我可以想象出鲁迅当时怀着满腔热血来到日本,一心想为国出力,还未学成便早已规划好当自己学成回国后该怎样救国救人。

这样的激情让人着实震撼。

然而他最后却发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这个发现令鲁迅毫不犹豫地放弃从医的念头,转而用笔来战斗,用文字叫醒沉迷于醉梦之中的中国人。

他没有痛惜学医时的辛苦白费了,而是毅然决然地用更好的更根本的方式来解决中国的问题。

鲁迅不但用文字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还有翻译他人的著作。

这些作品中不光有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呐喊,更有为中华民族、为中华同胞、为中国呐喊!那借狂人病态的微弱呐喊:救救孩子!不只是为当时的中国人而喊,而是为所有受压迫受剥削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所有同胞而呐喊!告诉有智慧的人们:不再让后代再忍受祖辈父辈的苦难和悲伤!鲁迅已经离世七十七年了,但他的梦想仍在发光,鲁迅的“中国梦”正在逐渐成为中国人的“中国梦”。

看着世界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能说鲁迅的中国梦实现了,国家富强像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路,也许没有办法走到顶点。

但我们可以说他的“中国梦”是一个成功的梦想,这个梦想带来的副产物唤醒了麻木迷茫的中国人,是中国崛起的一大推动力,更是影响到了世界各地的人。

鲁迅关于中国的言论

鲁迅关于中国的言论

鲁迅关于中国的言论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批判精神,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许多弊病和问题。

他的言论对于时代的启示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根据鲁迅的言论,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他对中国的看法和观点。

一、鲁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鲁迅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弊端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认为封建制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限制了社会的进步。

他在《狂人日记》中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以疯子的视角来描述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社会假象的质疑和对人性的反思。

他用鲜明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将封建社会中的不公、腐败和不人道暴露无遗,打破了传统文学中的繁文缛节,引发了广泛的共鸣。

二、鲁迅对文化落后的忧虑鲁迅对中国文化的异化和退步感到深深地忧虑。

他在《伤逝》中提到:“国有国魂,我有我魂。

我魂-不虽然存在于体内,却也有了外形。

我的国是死灰了。

”他认为中国文化陷入了停滞和虚无,缺乏自信和独立的精神。

他觉得中国人缺乏对自己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对外文化的批判能力,导致中国文化与时代脱节。

因此,他提倡文化的更新和创新,主张既要吸收外来文明的精华,又要保留中国本土文化的核心。

三、鲁迅对社会艰辛的揭示鲁迅通过描写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困境,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真相。

他在《阿Q正传》中塑造了阿Q这一形象,用悲喜交加的方式,将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软弱、自卑和自欺欺人现象展现出来。

阿Q的悲剧命运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鲁迅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怒和对人性的深思。

他批判了中国社会中的强权和压迫,呼吁人民觉醒,为自己的权益奋斗。

四、鲁迅对民族精神的倡导鲁迅强调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振兴民族精神,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

鲁迅在《热风集》中提到:“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他认为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是紧密相连的,只有个人与国家心手相连,才能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他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能树立起对民族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为民族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鲁迅与中国历史风云对鲁迅对中国历史风云的观察与思考

鲁迅与中国历史风云对鲁迅对中国历史风云的观察与思考

鲁迅与中国历史风云对鲁迅对中国历史风云的观察与思考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以其犀利的笔触、深入的思考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敏锐触觉而广为人知。

作为一位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先生对中国历史风云的观察和思考也十分深刻。

在他的文学作品和思想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切关注和思考。

鲁迅先生对中国历史的观察鲁迅先生对中国历史的观察主要表现在他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新文化运动的推崇上。

在他的小说《狂人日记》中,鲁迅用狂人的视角来观察封建社会的种种荒谬和腐败。

通过对狂人的内心独白和对社会的批判,鲁迅揭示了封建制度对于个体自由和人性的压抑。

他批判封建道德观念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人们无法自由发展和创造。

这种观察使鲁迅成为了当时社会改革运动的旗手和激进思想的代表。

另外,在鲁迅的《阿Q正传》中,他以一种微观的方式观察了中国封建社会中虚伪、恶劣的人际关系。

小说中的阿Q默默承受着封建社会的欺凌和侮辱,他的形象成为了被压迫和被剥削者的代表。

通过描写阿Q这个普通人的悲惨命运,鲁迅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人性失真和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观察。

鲁迅对中国历史风云的思考鲁迅对中国历史风云的思考主要表现在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思考上。

在他的文章《中国人的精神》中,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了梳理和思考。

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伦理道德、注重人情关系的同情心以及独特的审美情趣,使中国人形成了特有的精神气质。

然而,他也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消极的方面,如封建等级制度的束缚和排斥异己的思维方式。

同时,鲁迅对外来文化的思考也很重要。

他通过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向中国读者传递了外来文化的思想和观念,同时也借此批判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不足之处。

他认为,中国需要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以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体自由的发展。

结语通过鲁迅先生对中国历史风云的观察与思考,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对新文化运动的推崇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思考。

鲁 迅关于中 国的言论

鲁 迅关于中 国的言论

鲁迅关于中国的言论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他以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对中国社会、文化、人性等方面发表了众多发人深省的言论。

鲁迅深刻地剖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他认为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诸多的弊病,如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

他指出,封建礼教强调的“三纲五常”让人们失去了自我,成为了礼教的奴隶。

在《狂人日记》中,他借狂人之口喊出“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强烈地批判了封建礼教的残酷和虚伪。

对于中国的国民性,鲁迅也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他指出中国人存在着麻木、冷漠、自私等弱点。

在小说《药》中,华老栓为了给儿子治病,去买蘸了革命者鲜血的馒头,周围的人对革命者的牺牲毫无同情,只把这当成一场热闹来看。

这种麻木不仁的态度,让鲁迅深感痛心和忧虑。

鲁迅还关注到了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

他看到了封建统治的黑暗和腐败,以及这种统治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他认为,中国的社会结构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底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故乡》中,闰土从一个活泼机灵的少年变成了一个被生活压弯了腰的麻木的农民,反映了当时农民生活的悲惨状况。

然而,鲁迅的批判并非是为了否定中国,而是出于对中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前途的忧虑。

他希望通过揭示这些问题,唤起民众的觉醒,推动社会的变革。

鲁迅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这段话表达了他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积极进取,为改变中国的现状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鲁迅也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提高国民的素质,改变国民性。

他说:“教育是要立人。

”只有培养出有独立思考能力、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新一代,中国才有希望。

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鲁迅主张“拿来主义”。

他认为中国不能闭关自守,要积极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和技术,但也要有选择地吸收,不能盲目照搬。

2024年故乡鲁迅读后感

2024年故乡鲁迅读后感

2024年故乡鲁迅读后感时间如飞箭,转瞬间我们已经迈入了2024年。

回首过去几年,社会发展迅速,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舒适便捷。

然而,随着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作为一个勤奋学习的青年,我时常思索着怎样才能更好地面对和解决这些现实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鲁迅先生的作品成为我头脑中最耀眼的星辰。

他的思想深入病灶,揭露了社会的丑恶与荒诞,对人性的剖析与思考,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其阅读的意义与重要性。

鲁迅先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通过他的作品呐喊了他对那个时代的不满和愤怒。

他的文字锐利,思想深邃,直指社会黑暗的内核,呈现给我们一个个真实而残酷的世界。

读完鲁迅的作品,我仿佛进入了一个惊心动魄的迷宫,像是被迅猛的暴风雨扑面而来,让我感到无比震撼和人类的渺小。

《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个狂人的视角,揭示了社会的古怪和荒诞。

从中,我看到了许多社会问题的真相。

这不仅让我感到愤怒,更是激起了我内心的思考和行动的动力。

作为一个年轻人,我时刻感到责任重大,我们是未来的希望,需要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完鲁迅的作品,我对他的思想和观点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他的批判精神和理性思维启发了我的思考方式和态度,使我逐渐从感性的年轻人转变为冷静的观察者和判断者。

我开始更加注重对事实的了解和思辨能力的培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社会。

除此之外,鲁迅先生的作品还给我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特别是对人性的思考。

在他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人们的自私、懦弱和残忍,也看到了人们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

这让我思考人性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否真的存在着善与恶的界限。

这种思考挑战了我过去对世界的简单看法,也使我更加谦卑和谨慎地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正是因为鲁迅的作品,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

相比于他严酷的现实主义,我觉得自己更加温和和乐观了。

在面对各种困难和矛盾时,我往往容易选择回避和逃避,很少主动去发现并解决问题。

2024年鲁迅祝福读后感

2024年鲁迅祝福读后感

2024年鲁迅祝福读后感《2024年鲁迅祝福》是一本具有深厚思想内涵的小说,由著名作家贾平凹所创作。

该小说通过塑造一群现代人物形象,展现了鲁迅对于中国社会现状的担忧和对未来的祝福。

在阅读这本小说后,我深受启发,对于社会现状和个体的命运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这本小说的故事背景设定在2024年,中国现代化进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社会问题。

小说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塑造,展现了各种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和困境,其中特别突出了贫困农民工和红色家族的命运。

小说中的主人公郭李是一个贫困农民工,他通过拾荒和蓝领工作来维持自己的生计。

他的命运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依然坚持努力,希望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与此同时,红色家族则代表了过去革命家族的命运,他们在现代社会中渐渐失去了地位和影响力。

小说通过这些人物的生活故事,揭示了社会不公和底层人民所面临的困境。

《2024年鲁迅祝福》通过对于现实社会的揭示和对于人类命运的思考,体现出了鲁迅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在其作品中对于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思考,影响了一代人的思维方式。

这本小说正是在鲁迅思想的指引下,通过文学的方式对社会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描述和思考。

通过阅读这本小说,我们能够感受到当代作家对于鲁迅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也能够对于社会现象有更深入的思考。

在这本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于现实社会的揭示,呼吁人们对社会问题保持关注和探索。

小说展现了贫困农民工和红色家族的命运,他们在现代社会中所遭遇的问题和困境。

通过对这些人物命运的展现,读者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社会不公和底层人民所面临的困境。

作为读者,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而是应该对于这些问题保持关注和思考,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和改善。

此外,小说中还展现了人们对于命运的抗争和对于未来的祝福。

虽然主人公郭李是一个贫困农民工,但他依然坚持努力,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通过拾荒和蓝领工作来维持生计,追求更好的生活。

小说通过这种对命运的抗争和对未来的追求,传递了积极向上的力量和对未来的祝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准确预言了中国未来每当回顾中华民族的抗战史时,社会上总有着各种各样的观点。

例如,有人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胜利来自历史的偶然,是利用对手的失误,利用国际形势提供的一些有利机缘。

持这些说法的人十分有必要了解一下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艰苦卓绝的历程。

作者:金一南本文为瞭望智库书摘。

摘编自《心胜3》,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长久以来,一直有一个问题盘旋于我脑中:一个1921年成立的政党,一支1927年创建的军队,二十多年时间,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失败到胜利,夺取全国政权;而其对手,掌握全国资源,掌握国外援助,掌握一切执政者所能掌握的优势,竟然二十多年后全盘崩溃、灰飞烟灭。

这个党和这支军队的力量真谛在哪里?在了解和研究中,我越加感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来自神的赋予,而是来自人的奋斗。

不是来自天赐机缘,而是来自千千万万人的英勇献身。

1实事求是的毛泽东1956年9月,毛泽东在八大预备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描述了一生中打过的四次败仗,两次就发生在被描述为“用兵如神”的四渡赤水。

真正了解了那段经历就会明白:历史从来都是在挫折中轰隆前进的,伟人不是不犯错误的人,而是犯了错误能够及时纠正的人。

遵义会议请回来的毛泽东不是一尊万无一失的神,而是一位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的实事求是的人。

从土城战斗失利后立即放弃北上渡江计划改为西渡赤水,到古蔺、叙永一带受阻马上采纳彭德怀、杨尚昆的建议改取川滇黔边境,皆可见红军“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又回来了。

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与非凡,毛泽东作为这个党的领袖的伟大与非凡,并不在于是否能够发出神一般的预言,而在于是否能够迅速修正自己的失误,然后迅速采纳别人的正确意见,以实事求是作为共产党人最富生机和最为鲜活的灵魂。

那个年代毛泽东同志最伟大之处在哪里?我认为在于那种极为珍贵的历史自觉。

所谓“历史自觉”既包含对历史运行规律的深刻领悟,更包含对社会发展前景的主动营造。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

但没有送来“工农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毋庸讳言,当时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接受过共产国际和苏俄援助,国民党得到的比共产党要多得多。

而毛泽东开创的广大农村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一个没有被揭示出来的重大意义就是使中国共产党不但获得了政治独立,更获得了经济独立。

红色根据地和农村革命政权的广泛建立,不但在政治上开辟了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的理论领域,军事上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的武装力量,而且经济上也摆脱了对共产国际的依赖。

“打土豪,分田地”既是红色政权政治动员的基础,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经济独立的基础。

毛泽东在最为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下,在各派军阀的连年混战之中,为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最广阔的发展天地。

这块天地不但摆脱了敌人,也独立于友人,使中国共产党人真正获得自主的基础。

所以中国革命具有这一独特现象:红色首脑最先在发达富裕的上海租界建立,红色政权却最终在贫困落后的山区、边区扎根。

如果不产生在现代化的大城市,中国共产党不可能获得先进的思想体系,不可能获得后来众多的领导精英。

而如果不分散到贫困落后的边远山区,红色政权便无法获得充足的给养,红色武装也无法获得坚忍顽强的战士,中国共产党也就失去了立足的根基。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最大历史自觉,就是从来不将马克思主义绝对化,也从来不将自身经验绝对化,而是立足中国大地,根据中国的实际,用中国的办法解决中国的问题。

这是这个党能够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取得种种成功的最大优势所在。

在这一基础上,才真正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

2两位不屈的民族脊梁近代历史中,国共双方的众多将领,都在历史舞台上表演了威武雄壮的话剧。

有这样两位今天已经鲜为人知的红军战将:一位是红十军团第21师师长胡天桃,另一位是红一军团第2师第4团团长王开湘。

1935年年初,由红十军团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支队在浙江怀玉山失败,胡天桃负伤被俘,蒋军悍将王耀武负责审讯。

第一次见面王耀武就惊呆了。

他回忆说:“这位师长的上身穿着三件补了许多补丁的单衣,下身穿两条破烂不堪的裤子,脚上穿着两只不同色的草鞋,背着一个很旧的干粮袋,袋里装着一个破洋瓷碗,除此以外,别无他物,与战士没有什么区别。

”时值严冬,天寒地冻,若不是被他人指认出来,王耀武绝对不相信面前这个人就是与他多次交手的红军师长胡天桃。

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前夕,王耀武作为首批特赦战犯被释放。

在文史资料中,他一笔一笔地记录下当年与胡天桃那场令他震惊不已的谈话。

王:蒋委员长对你们实行宽大及感化教育,只要你们觉悟,一样得到重用。

胡:我认为只有革命,坚决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军阀,中国才有办法。

王:我们也希望国家好,也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你说国民党勾结帝国主义,有什么根据?胡:国民党掌握着军队不抗日,却来打内战,还请帝国主义的军官当顾问,这不是勾结帝国主义是什么?王:共产主义不适合国情,你们硬要在中国实行,这样必然会失败的。

胡:没有剥削压迫的社会才是最好的社会,我愿为共产主义牺牲。

王:你知道方志敏现在在什么地点?胡:不知道。

王:方志敏对未突入封锁线的部队有什么指示?胡:不知道。

王:你家在哪里?家里还有什么人?告诉我们,可以保护你的眷属。

胡:我没有家,没有家人,不要保护。

胡天桃后来被押解到王耀武的上司俞济时那里,也无多余的话。

俞济时说:“你是红军的高级人员,不会不知道红十军团的情况。

”胡答:“我不知道,你把我枪毙了吧。

”胡天桃虽然被枪杀了,但那场谈话中表现出来的共产党人的意志与决心,却令王耀武想了几十年。

王耀武当年一身将校戎装,在寒冬中与衣衫褴褛、脚穿两只各异草鞋、干粮袋内只有一个破洋瓷碗的红军师长胡天桃谈论国家命运和个人生死。

思想交锋中,王耀武不是胜利者。

另一位是红一军团第2师第4团团长王开湘。

红一军团是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第2师第4团则是主力中的主力。

王开湘当年34岁,是中央红军中一员猛将,遵义会议前后任第4团团长,在艰难曲折的长征途中一路先锋一路烈火,飞夺泸定桥,强攻腊子口,为红色铁流斩关夺隘,使红4团威上加威。

即使过去多少年,今天到泸定桥头驻足参观的人们,看着那惊心动魄的13根铁索,依然能感觉到“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氛围。

而另一处天险腊子口,山口仅宽30余米,两边全是悬崖绝壁,周围尽为崇山峻岭,除此口便无路可走。

当时的泸定桥(图源:新华网)当时第4团担任主攻,团长王开湘亲率两个连从右侧攀登悬崖绝壁,向敌后迂回。

黑夜中正面拼杀正酣,一颗白色信号弹腾空而起:王开湘迂回成功!三颗信号弹又腾空而起,红军部队发起总攻!与冲锋号声、机关枪声和呐喊声伴随的,是王开湘在拂晓晨曦中的大声呼唤:“同志们,天险腊子口被我们砸开了!”第二天,彭德怀经过战场,见50米的一段崖路上,手榴弹弹片铺了满满一层,有的地方还厚厚地堆了起来,这位久经沙场的红军宿将连声感叹:“不知昨天第一军团这些英雄是怎样爬上这些悬崖峭壁,投掷手榴弹的!”能闯过这样天险的队伍,怎能不是真老虎!当时离王开湘告别这个世界只差两个月。

没有纪念碑的他披着硝烟立在那里,钢浇铁铸,像一尊永远矗立的战神。

人类在繁衍,英雄却不能复制。

像胡天桃、王开湘这样的战将,在那支翻越万水千山的队伍中难以计数。

他们没有活到胜利那一天,没有赶上评功、授勋、授衔,没来得及给自己树碑立传,也没有机会返回家乡光宗耀祖。

他们穿着褴褛的军装,带着满身战火硝烟,消失在历史帷幕后面,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壮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

这就是民族脊梁。

3艰难困苦的抗争今天,针对那段历史的回顾,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观点。

例如,有人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胜利来自历史的偶然,是利用对手的失误,利用国际形势提供的一些有利机缘。

持这些说法的人有必要了解一下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艰苦卓绝的历程。

1927年“四一二”政变,共产党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李大钊、罗亦农、赵世炎、陈延年、李启汉、萧楚女、邓培、向警予、熊雄、夏明翰、陈乔年、张太雷等多名领导人相继遇害。

严酷的白色恐怖中,组织被打散,党员同党组织失去联系。

彷徨动摇者纷纷脱党,有的公开在报纸上刊登反共启事,并带人捉拿搜捕自己的同志。

陈延年因手下的交通员出卖而被捕。

赵世炎则被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带领包探上门抓获。

叛徒贺治华出卖政治局、组织局主任罗亦农,仅仅为弄到一笔美金和两张出国护照,抓捕罗亦农时,她还在用德语与租界巡捕侃侃而谈。

在这种空前的白色恐怖和空前的投敌叛变浪潮中,蒋介石信心十足地认定:共产党垮了。

随着海陆丰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黄麻起义、广州起义相继被镇压,他更认为共产党作为一支有组织的力量基本被消灭,剩下一些钻山为“匪”的小股队伍,已经不足为患了。

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以最严峻的考验。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长征后,这样的考验再次出现。

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红十军团军长刘畴西、中华苏维埃教育人民委员瞿秋白、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等人,被捕被枪杀。

中华苏维埃工农检察人民委员何叔衡、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贺昌等人,在战场上牺牲。

比牺牲更加严重的是叛变。

最先是被蒋介石称为“红军瓦解先声”的前红十六军军长孔荷宠叛变。

接着出现中央军区参谋长龚楚叛变,闽北分区司令员李德胜叛变,瑞金红军游击司令部政委杨世珠叛变,闽赣分区司令员宋清泉叛变,湘赣省委书记兼湘赣分区政委陈洪时叛变,闽浙赣省委书记兼闽浙赣分区司令员曾洪易叛变,赣粤分区参谋长向湘林叛变,闽赣分区政治部主任彭祐叛变,红十军副军长倪宝树叛变。

中国革命太难投机了,所以才有如此触目惊心的嬗变和大浪淘沙的淘汰。

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超过所有其他政治团体和党派。

说中国共产党人胜利依靠运气和机缘的人,怎么解释30万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不足3万,却将长征变成了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实现惊天地泣鬼神的凤凰涅槃?不是靠运气和机缘,而是靠不屈不挠的奋斗,才使中国革命最终获得了最为稳固的胜利基础。

其成功不像“十月革命”来自一夜暴动,而是数十年英勇奋斗流血牺牲的结果。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党员人数440万,牺牲的党员烈士也将近400万,世界上哪个政治团体曾经付出过如此惨重的代价?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的资格,是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垮台,而中国社会主义岿然不动的基础。

在近代中国,任何一个宣称能够对国家发展、对民族命运负责的政治团体,如果不能集合、产生、拥有这样一批为其宣称的“主义”抛头颅洒热血而义无反顾的先驱者,就不能赢得随之而来前仆后继、舍生忘死的追随者,其宣言哪怕再冠冕堂皇,也是一纸空言。

还有一种说法,主张中国要“告别革命”,甚至辛亥革命也不应该搞。

认为最理想的是1898年“戊戌变法”成功,实现君主立宪,那么中国可以不流一滴血,发展可能比现在还要快,早已繁荣富强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