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基本概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与公式总结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与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b26da2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a.png)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与公式总结1. 数与代数运算- 自然数概念:自然数是由1、2、3……无限延伸下去的数。
- 小于1000的整数概念:小于1000的整数是由0、1、2、3……999这些数字构成的数。
- 两位数、三位数的概念:两位数是由10~99之间的整数组成,三位数是由100~999之间的整数组成。
- 加减法概念与运算规律:加法是将两个或更多数合并在一起求和,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
- 乘法与除法概念与运算规律:乘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乘积,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个相等的部分。
2. 分数与小数- 分数的概念与表达方式:分数表示一个整体被等分成若干份的其中之一。
- 看、说、读、写带分数- 小数的概念与表达方式:小数是有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的数。
3. 平面图形- 点、线、线段、射线的概念与特点-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与区别- 镜面对称与图形的判断4. 量的转换- 长度的转换:厘米、分米、米、千米之间的转换- 重量的转换:克、千克、吨之间的转换- 容积的转换:毫升、升之间的转换- 还原图解决实际问题5. 有关时间、温度和人民币的计算- 时、分的概念与基本运算- 摄氏度、华氏度的概念与转换- 人民币的基本面值与简单计算6. 图形的位置与方向- 表示物体位置和方向的依据- 平面图中表示位置和方向的方法- 描写物体位置和方向的语言表达7. 正数与负数- 数轴与正数、负数的表示- 正数与负数的加法与减法- 温度计中的正数和负数以上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与公式总结,对于每个概念和知识点,可以进一步进行学习与巩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与公式总结与归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与公式总结与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281fe1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7.png)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与公式总
结与归纳
概念与公式总结与归纳:
1. 数的概念:
- 数是人们用来表示事物数量的符号,包括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负数等。
- 自然数由0和比0大的正整数组成,用N表示。
- 整数由正整数、0和负整数组成,用Z表示。
- 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用Q表示。
- 小数是不能化成整数的有理数或无理数,用R表示。
2. 四则运算:
- 加法:两个数相加,结果为和。
- 减法: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结果为差。
- 乘法:两个数相乘,结果为积。
- 除法: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结果为商。
3. 数的大小比较:
- 两个数的大小比较可以使用不等号进行表示。
- 大于:用>表示。
- 小于:用<表示。
- 大于等于:用≥表示。
- 小于等于:用≤表示。
4. 使用等式:
- 等式是指两个数或两个代数式之间相等的关系。
- 等号的左右两边的值相等,可以用等号表示。
- 可以进行等式的运算、变形和求解。
5. 坐标系与图形:
- 坐标系是由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组成的,用于表示点在平面
上的位置。
- x轴和y轴是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它们交叉的点称为原点O,表示为(0, 0)。
- 横坐标表示点在x轴上的位置,纵坐标表示点在y轴上的位置。
- 平面上的点可以用坐标来表示。
以上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与公式总结与归纳。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知识点详细整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知识点详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3ea1ce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7.png)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知识点详细整理一、基本概念1.位置:物体在空间中所处的点或区域,可以通过一组数据(如坐标)来确定。
2.方向:指从一个地点指向另一个地点的空间上的路线或趋势。
常见的方向有东、南、西、北,以及它们之间的过渡方向如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二、知识点详解1.方向判断o使用指南针或观察太阳位置来判断基本方向。
o理解地图上的方向标识(如箭头、指南针等)。
o识别并应用方向词(如向左转、向右转、直行等)。
2.坐标表示位置o在二维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即坐标)来表示。
o理解横坐标(x轴)和纵坐标(y轴)的意义。
o学会在坐标系中标记点的位置,并读取点的坐标。
3.方向与距离的结合o描述一个地点相对于另一个地点的方向和距离。
o应用方向词和距离来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4.简单图形上的位置与方向o在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上判断并描述点的位置。
o使用方向词描述图形内点与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5.路线图的理解与应用o识别并解释路线图上的符号和标记。
o根据路线图描述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方向和路线。
o绘制简单的路线图来表示方向和位置关系。
6.生活中的位置与方向应用o应用方向和位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校园内的导航、家庭住址的描述等。
o理解方向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如旅游、交通等。
三、例题解析1.方向判断o例题:如果你面向北方,那么你的左边是什么方向?o解析:面向北方时,左边是西方。
2.坐标表示位置o例题:在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3, 4),请在坐标系中标出点A的位置。
o解析:在坐标系中找到x=3与y=4的交点,即点A的位置。
3.方向与距离的结合o例题:小红家在学校东偏北30°方向,距离学校500米处,请用图表示。
o解析:在地图上标出学校位置,然后以学校为起点画一条向东偏北30°方向的线段,长度代表500米,该线段的另一端即小红家位置。
四、练习与拓展1.设计一系列与位置和方向相关的练习题,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概念)归纳与整理(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概念)归纳与整理(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6defc9db8f67c1cfad6b8ae.png)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概念)归纳与整理(人教版)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得简便运算。
例如:512 ×6,表示:6个512 相加是多少,还表示512的6倍是多少。
2、一个数(小数、分数、整数)乘分数: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不相同,是表示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6×512 ,表示:6的512 是多少。
27 ×512 ,表示:27 的512 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整数和分数相乘:整数和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分数和分数相乘: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3、注意: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再乘,得数必须是最简分数。
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分数大小的比较:1、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2、如果几个不为0的数与不同分数相乘的积相等,那么与大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小,与小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大。
(四)、解决实际问题。
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行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3)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
(4)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2.乘法应用题有关注意概念。
(1)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找单位“1”的方法:从含有分数的关键句中找,注意“的”前“比”后的规则。
当句子中的单位“1”不明显时,把原来的量看做单位“1”。
(3)甲比乙多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多的数占乙的几分之几,甲比乙少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少数占乙的几分之几。
(4)在应用题中如:小湖村去年水稻的亩产量是750千克,今年水稻的亩产量是800千克,增产几分之几?题目中的“增产”是多的意思,那么谁比谁多,应该是“多比少多”,“多”的是指800千克,“少”的是指750千克,即800千克比750千克多几分之几,结合应用题的表达方式,可以补充为“今年水稻的亩产量比去年水稻的亩产量多几分之几?”(5)“增加”、“提高”、“增产”等蕴含“多”的意思,“减少”、“下降”、“裁员” 等蕴含“少”的意思,“相当于”、“占”、“是”、“等于”意思相近。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f74af6cc77da26924c5b082.png)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概念总结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 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4/3。
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 ,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1/12 ,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 ,把0.25化成分数,即1/4 ,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4/1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 ,1/0.25等于4 ,所以0.25的倒数4 ,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
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70bd1e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f.png)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涵盖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空间与几何、统计等内容。
一、数的认识1. 分数与小数的转化及基本概念,包括百分数、小数的换算与比较。
2. 分数的基本性质,如通分、约分等。
二、数的运算1. 整数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如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等。
2. 分数四则运算,包括分数乘除法及运算顺序。
三、空间与几何1. 图形的基本认识,如点、线、面等。
2. 平面图形的认识,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的基本性质和面积计算。
3. 立体图形的认识,如长方体、正方体等的基本性质和体积计算。
四、统计1. 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如条形图、折线图等。
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包括平均数、中位数等统计量的计算及其应用。
五、综合应用1. 实际问题中的数学应用,如比例尺的应用等。
2.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如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等。
具体来说,本册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还包括有理数的基础知识、乘方的基础运算和运算顺序等内容的学习和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要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计算题目来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计算能力和数学逻辑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实际问题与数学建模在六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将接触到更多实际问题与数学建模的结合。
例如,通过解决生活中的购物问题、行程问题等,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如何利用比例、百分数等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并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七、几何图形的变换本册还将涉及几何图形的变换,如平移、旋转等。
学生将学习这些基本变换的概念和性质,并通过实践操作和思考,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
八、解题技巧和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思维能力。
如:对数学题目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这些能力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数学公式与概念
![六年级数学公式与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baf1ef1a69dc5022aaea00b0.png)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的公式与概念第一部分:概念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除以任何不是O 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
即例出代有x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全面解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乘法与除法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方法
![全面解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乘法与除法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908330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0.png)
全面解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乘法与除法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方法在六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中,乘法与除法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全面解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关于乘法与除法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知识。
一、乘法的基本概念乘法是进行加法运算的一种简便方法,它是通过将多个相同的数相加得到一个较大的数。
在乘法中,有以下几个重要概念:1. 乘数:参与乘法运算的数被称为乘数,通常用字母a、b等表示。
2. 被乘数:乘法中被乘的数被称为被乘数,通常用字母x、y等表示。
3. 积:乘法运算的结果称为积,用乘号“×”表示,即积 = 乘数 ×被乘数。
二、乘法的运算方法乘法的运算方法根据题目的不同要求会有所差异,但基本的运算规则需要掌握。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乘法运算方法:1. 相同底数乘法:当两个乘数的底数相同时,可以将底数相同的乘数合并在一起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6×4+6×3,可以合并为6×(4+3)=6×7=42。
2. 乘法分配律:对于一个式子,如果有一个数要乘以括号中的和,可以先将这个数分别乘以括号中的每个数,再将乘积相加。
例如,计算3×(4+5),可以先计算3×4和3×5,然后将两个乘积相加得到答案。
3. 乘法交换律:乘法的乘数交换位置不会改变积的大小。
例如,2×3=3×2。
三、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相等部分的运算,它是乘法的逆运算。
在除法中,有以下几个重要概念:1. 除数:进行除法运算时,被除数要被除以的数被称为除数,通常用字母c、d等表示。
2. 被除数:除法中被除的数被称为被除数,通常用字母m、n等表示。
3. 商:除法运算的结果称为商,用符号“÷”表示,即商 = 被除数 ÷除数。
4. 余数:余数是在除法中,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时所剩下的数,通常用符号“r”表示。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电子课本目录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电子课本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ffdeaa5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4.png)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电子课本目录
一、数的基本概念
1. 数是用来表示物体的多少或次序的符号。
2. 数的分类: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
3. 数的基本运算:加、减、乘、除。
二、因式分解
1. 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拆分成几个乘积的形式。
2. 因式分解的步骤:求出多项式的最高次幂,然后把多项式分解成几个乘积,最后把乘积的系数和指数分别写出来。
三、分数的运算
1. 分数的加减法:先把分母统一,然后把分子相加或相减。
2. 分数的乘法:把分子分别相乘,把分母分别相乘。
3. 分数的除法:把分子分别相乘,把分母分别相乘,然后把分子和分母互换位置。
四、小数的运算
1. 小数的加减法:先把小数的位数统一,然后把小数的数值相加或相减。
2. 小数的乘法:把小数的数值分别相乘,然后把乘积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数之和。
3. 小数的除法:把小数的数值分别相除,然后把商的小数点向右移动被除数小数点的位数。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51c7ab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b.png)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一、数与代数
1. 数的认识
* 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基本概念及其性质
* 正数、负数、零的概念及其关系
* 数的读写方法
* 数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
*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 数的运算
* 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法则和运算定律
* 简便计算的方法
* 运算顺序
3. 式与方程
* 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4. 正比例和反比例
* 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及其性质
* 正比例关系图象的特征
* 求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 图形的认识
* 线和角的基本概念及性质(直线、射线、线段、角的度量)* 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概念及其性质
* 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图形及其性质
2. 图形的测量
* 周长、面积、体积等基本测量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3. 图形的运动
* 平移、旋转的概念及其性质
* 平移和旋转的作图方法
三、统计与概率
1. 统计初步知识
* 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概念及其制作方法
*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方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2. 概率初步知识
* 确定性和随机现象的概念及其关系
* 可能性的大小(概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 简单概率模型的应用
四、综合与实践
1. 有趣的数学图形
2. 密铺的奥秘
3. 互联网的普及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70780d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5.png)
下面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知识点整理:1.数的认识-认识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等概念-认识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了解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列2.数的读法和写法-数字的读法和写法-十进制的概念,理解位权和数位-简单数的四则运算3.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整数的加减法运算-用数轴表示整数的加减法过程-整数运算的法则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整数运算4.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理数运算5.小数的认识-认识小数的概念和意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加减法运算-用模拟算法和抽象算法解决小数运算问题7.分数的认识-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分数的比较和排序8.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分数运算的法则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数运算9.对分数的认识-认识多个单位组成的分数-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10.分数的乘法-分数的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数乘法11.分数的除法-分数的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数除法12.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过程-分数和小数的相互转换13.常用分数和小数的计算-分数和小数的计算技巧-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数和小数的计算14.单位换算-体重、长度、容量等常用单位的换算-解决实际问题的单位换算15.图形的认识-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等几何概念-认识多边形、圆等图形16.直角和直角三角形-认识直角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特征-计算直角三角形的长度17.图形的相似-认识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判定相似图形的条件-计算相似图形的长度比和面积比。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概念公式总结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概念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742373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6.png)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概念公式总结一、数学运算1、基本四则运算(1)加法:a+b=b+a=a+b(2)减法:a-b=-(b-a)(3)乘法:a×b=b×a(4)除法:a÷b=b÷a2、代数式(1)定义:表示由数字、字母、运算符号组成的语句叫代数式。
(2)结合律:代数式的运算符号有:加号(+)、减号(-)、乘号(×)、除号(÷);反复运用加减乘除,称为结合律。
(3)交换律:当两者之间没有顺序要求时,交换位置都是对的,我们叫它“交换律”3、幂运算(1)定义:用大写字母“M”表示乘方,M下面放数字若干,表示M为多少次方。
(2)乘方:aMb=am×am×…×am,共b次;am×an=aMb,其中b=m+n (3)除方:a/Mb=a÷a÷a÷…÷a,共b次;a/Mb=aMb-n,其中b-n=m (4)指数简写:把同乘方的多项式写成aMm的形式,叫做指数简写。
二、分数1、分数的定义(1)术语:分母(表示分子)、分子(表示分母)、假分数(分子大于分母)、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2)定义:一个有理数a/b,其中b≠0,b不代表0,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叫做a/b的分数,叫做有理数的真分数。
2、分数的运算(1)加法:a/b + c/d =(ad+cb)/bd(2)减法:a/b-c/d=(ad-cb)/bd(3)乘法:a/b×c/d=(ac)/bd(4)除法:a/b÷c/d=(a÷c)/(b÷d)(5)乘方:a/bMn=aMn/bMn(6)除方:aMm/bMn=aMm-n/bMn-m三、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1)定义:把一个多项式拆分为两个以上形式相同且都是多项式的乘积,叫做因式分解。
(2)方法:先选定乘数,把其乘到乘积中的每一项,如果可以把原式拆分为两个以上的乘数与因子的乘积,即是完成因式分解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f57d0c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5.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整数整数是由正整数、0和负整数组成的数。
1. 整数的表示方法整数可以用数轴表示,数轴上0点表示正整数和负整数之间的分界点。
2. 整数的比较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时,可以通过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来判断。
3. 整数的运算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与正整数相同,需要特别注意负数的运算规则。
4. 整数的绝对值整数的绝对值是该数到0点的距离,绝对值大于0的整数称为正整数。
5. 整数的借位和进位在整数的加法和减法中,可能会涉及到借位和进位的操作。
第二章:分数1. 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表示了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等分,其中的分子表示被分的部分,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的等分数。
2. 分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时,可以通过找出它们的公共分母,然后比较分子的大小来判断。
3. 分数的运算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可以通过分子、分母的相应运算来得出。
4. 分数的化简将一个分数化简到最简形式,即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共因子。
5. 分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数可表示为整数部分和真分数部分之和,也可以表示为小数的形式。
第三章:小数小数是整数和分数之间的数。
1. 小数的读法小数的读法与整数相似,小数点后的数按照数位读取。
2. 小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时,可以按照数位从左到右逐个比较。
3. 小数的运算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与整数和分数类似,需要注意小数点的对齐。
4. 小数的化简将一个小数化简到最简形式,即去掉尾部0后使得剩余数字最少。
5. 小数与分数的转换小数可以转化为分数,分数可以转化为小数。
第四章: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组成的图形。
1. 点、线和线段点是几何图形的最基本单位,线是连接两个点的直线轨迹,线段是连接两个点并且包含这两个点的线。
2. 直线、射线和角直线是一条连续的无限延伸的线,射线是起点是一个点,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的线,角是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端点组成的图形。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概念)归纳与整理(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概念)归纳与整理(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b7391d581b6bd97f19ea77.png)
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整理第一单元位置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2、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
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列上。
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行上。
6、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各数。
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各数。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得简便运算。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不相同,是表示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整数和分数相乘:整数和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分数和分数相乘: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注意:能约分的先约分,得数必须是最简分数。
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算。
(三)、分数大小的比较:1、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2、如果几个不为0的数与不同分数相乘的积相等,那么与大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小,与小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大。
(四)、解决实际问题。
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行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3)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
(4)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2.乘法应用题。
(1)找单位“1”的方法:从含有分数的关键句中找,注意“的”前“比”后的规则。
当句子中的单位“1”不明显时,把原来的量看做单位“1”。
(2).找到单位“1”后,分析问题,已知单位“1”用乘法,未知单位“1”用除法(注意:求单位“1”是最后一步用除法,其余计算应在前)。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264fde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6e.png)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加法和减法1. 加法的基本概念加法是两个或多个数的运算,表示将数值相加后得到的结果。
例如:2 + 3 = 5。
2.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加法的交换律指的是两个数相加的结果与顺序无关,例如:2 + 3 = 3 + 2。
加法的结合律指的是三个或多个数相加时,可以任意改变加法的顺序,例如:(2 + 3) + 4 = 2 + (3 + 4)。
3. 减法的基本概念减法是两个数的运算,表示用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所得的差。
例如:5 - 2 = 3。
4. 减法的性质减法没有交换律,即被减数与减数的位置不能颠倒,例如:5 - 2 ≠ 2 - 5。
减数不能大于被减数,否则减法运算无意义,例如:2 - 5 = ?二、乘法和除法1. 乘法的基本概念乘法是将两个数相乘得到积的运算,例如:2 × 3 = 6。
2. 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指的是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与顺序无关,例如:2 × 3 = 3 × 2。
乘法的结合律指的是三个或多个数相乘时,可以任意改变乘法的顺序,例如:(2 × 3) × 4 = 2 × (3 × 4)。
3. 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分的运算,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商,例如:6 ÷ 2 = 3。
4. 除法的性质除法没有交换律,即除数与被除数的位置不能颠倒,例如:6 ÷ 2 ≠ 2 ÷ 6。
除数不能为0,否则除法运算无意义,例如:6 ÷ 0 = ?三、数的整数1. 整数的概念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
例如:2、0、-3都是整数。
2. 整数的大小关系正整数大于零,负整数小于零,零不大不小于任何数。
例如:2 > 0,-3 < 0。
3. 整数的加减法整数的加法和减法遵循有符号数计算规则,符号相同则求绝对值相加或相减并保持符号不变,符号不同则求绝对值相减并取较大的符号。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详解学习代数和方程式的基本概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详解学习代数和方程式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fd98436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f.png)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详解学习代数和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材中,代数和方程式是一个重要的数学知识点。
了解代数和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对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代数和方程式的概念及其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代数的基本概念代数是研究数的性质和数运算规律的一门数学分支。
在代数中,我们用字母来代表数,通过运算符号进行运算,从而描述和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代数中常用的符号有加法符号“+”、减法符号“-”、乘法符号“×”、除法符号“÷”等。
1. 代数的基本运算代数中常用的基本运算有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加法是指将两个数相加得到一个和的操作,减法是指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操作,乘法是指将两个数相乘得到积的操作,除法是指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的操作。
2. 代数式的构成代数式是由各种代数元素(常数、未知数、运算符号)按照一定顺序组成的一个数学表达式。
例如,“2x + 3y”就是一个代数式,其中的“2”是常数,“x”和“y”是未知数,加法符号“+”是运算符号。
二、方程式的基本概念方程式是用代数式表示的等式,它表达了两个代数式之间的平衡关系。
方程式中一般含有未知数,我们可以通过求解方程式来确定未知数的具体数值。
1. 方程式的构成方程式由等号“=”将两个代数式连接在一起构成。
等号左边的代数式称为方程式的左式,等号右边的代数式称为方程式的右式。
例如,“2x + 3 = 7”就是一个方程式,其中的“2x + 3”是左式,“7”是右式。
2. 方程式的解方程式的解是指能满足方程式的未知数的取值。
求解方程式的过程就是找到使得左式和右式相等的未知数的具体数值。
例如,在方程式“2x + 3 = 7”中,x的取值为2,满足方程式的平衡关系。
三、学习代数和方程式的方法学习代数和方程式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以下是一些学习代数和方程式的有效方法:1. 理解代数的概念在学习代数之前,要先理解代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与公式归纳整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与公式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134ade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f.png)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与公式归纳整理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与公式归纳整理整数的加法与减法- 整数的加法:同号相加,异号相减。
例如,正数加正数得正数,负数加负数得负数。
- 整数的减法:转化为加法。
例如,a - b 可以转化为 a + (-b)。
除法的概念与性质- 除法的定义:a 除以 b 表示为 a ÷ b,a 被 b 除得 q,余数为 r。
- 除数和被除数之间的关系:a ÷ b = q,则 a = b × q + r。
- 除法的性质:余数永远是非负整数。
几何图形的认识- 点、线、线段、射线的概念:点是没有长度和宽度的,线是一连串无限延伸的点的集合,线段是有两个端点的线,射线是有一个起点的线。
- 直角、钝角和锐角的区分:直角是 90 度角,钝角是大于 90度的角,锐角是小于 90 度的角。
长方体的认识与特征- 长方体的定义:一个有六个面的多面体,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 长方体的特征:六个面的面积加起来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的面积乘以高。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的收集:通过观察、实验或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
- 数据的整理:整理数据时可以使用表格、图表等形式,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和归纳。
投影与视图- 投影的概念:将一个体体现在另一个平面上的图形叫做它的投影。
- 视图的概念:从不同方向看一个立体图形时得到的平面图形叫做视图。
以上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与公式归纳整理》的内容概要,主要包括整数的加法与减法、除法的概念与性质、几何图形的认识、长方体的认识与特征、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投影与视图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概念与公式,可以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与掌握。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f51be9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b.png)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是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基本知识,需要学生认真掌握和理解。
下面是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的详细归纳总结。
第一章分类整数知识点1.1 整数和自然数自然数:1, 2, 3, 4, 5,…….(不包括0)整数:…….-2, -1, 0, 1, 2, ……(自然数和负整数)知识点1.2 整数的相加法则同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加,符号不变;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减,结果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相同。
知识点1.3 整数减法整数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即a - b = a + (-b)知识点1.4 绝对值数轴上数a的绝对值,表示为|a|,表示a到0的距离。
知识点1.5 整数的大小比较两个整数比较大小,可以先比较绝对值,再根据符号确定大小。
知识点1.6 整数的拓展绝对值可以是小数或分数,小数或分数的绝对值用绝对值符号表示。
第二章十进制小数知识点2.1 小数的意义小数是指有小数点的数,小数点是整数位和小数位的分界线。
知识点2.2 小数的读法从小数点左起第一位到最后一位依次读出,小数点可以读作“点”.知识点2.3 小数的比较比较小数大小,可以先确定小数点后的整数大小,然后比较小数点后的小数位。
知识点2.4 小数的相加法则小数相加,先让小数点对齐,然后按位相加,最后把小数点写在和的下方。
知识点2.5 小数的减法法则小数相减,先让小数点对齐,然后按位相减,最后把小数点写在答案的下方。
知识点2.6 小数的乘法法则小数相乘,先把小数前的数乘起来,再把总位数相加,最后把小数点放到乘积中位数的位置。
知识点2.7 小数的除法法则小数相除,先把被除数和除数放大到整数,再按整数的除法法则计算,最后把小数点放在商中位数的位置。
第三章平面图形知识点3.1 分类平面图形可以分为点、线、面,其中面又可分为三角形、四边形等。
知识点3.2 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的图形,可以根据边长和角度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概念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自然数、负数和整数(1)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
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
零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的数叫做负数,“—”叫做负号(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零的作用:①表示位数。
读写数时,某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零表示。
②占位作用。
③作为界限。
如“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
2.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因数。
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例如: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
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4、6、8、9、12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如:12的因数有1、2、3、4、6、12;18的因数有1、2、3、6、9、18。
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因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因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例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3的倍数有3、6、9、12、15、18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小数1 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
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2小数的分类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例如:0.25 、0.368 都是纯小数。
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例如: 3.25 、 5.26 都是带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例如:41.7 、25.3 、0.23 都是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例如:4.33 …… 3.1415926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例如:π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如:3.555 ……0.0333 ……12.109109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例如: 3.99 ……的循环节是“9 ”,0.5454 ……的循环节是“54 ”。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例如: 3.111 ……0.5656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3.1222 ……0.03333 ……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
如果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
例如:3.777 ……简写作:0.5302302 ……简写作:(三)分数1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 分数的分类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3 约分和通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四)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
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二方法(一)数的读法和写法1.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
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
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 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4. 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5. 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6. 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7. 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8. 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二)数的改写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1. 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12.543 亿。
2. 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3 亿。
3. 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
例如:省略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35 万。
省略4725097420 亿后面的尾数约是47 亿。
4. 大小比较(1). 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2).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3). 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
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三)数的互化1. 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 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
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 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