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失眠的总结电子教案
经方治疗失眠经验总结
【医案医话】光明中医 2021 年 1 月第 36 卷第 1 期 CJGMCM January 2021. Vol 36. 1•125•经方治疗失眠经验总结滕立春摘要:失眠是影响人们健康状况的常见临床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精神和生活水平,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经方是临床常用方 剂,效果好,见效快,本文针对不同证型导致的失眠,辨证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肾气丸、酸枣仁汤、半夏泻心汤等经方取得一定的 疗效,病例典型,效果突出,现总结如下,以资参考。
关键词:失眠;经方;中医药疗法doi : 10. 3969/j. issn. 1003-8914. 2021.01.047文章编号:1003-8914(2021) -01 -0125-03Experience Summary of Classical Prescrip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TENG Lichun(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t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Sichuan Province, Shuangliu 610400, China)Abstract :Insomnia i s a c o m m o n clinical disease affecting people* s health, seriously affecting people* s mental and living standards, and theincidence rate i 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Classical prescription i s a commonly used clinical prescription with good effect and quick effect. In this paper, for the insomnia caused by different syndromes, Chaihu Longgu Muli decoction, Shenqi pill, Suanzaoren decoction, Banxia Xiexin decoction and other classical prescription were selected for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certain curative effect was obtained. Typical classical prescription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ases and outstanding effects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for reference.Key words : insomnia ;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 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常见表现有人 睡困难、睡眠质量低、睡眠时间短、早醒,甚至出现记忆 力、注意力下降等,往往与精神压力、社会心理、躯体疾 病、药物滥用等因素有关。
中医经方治疗失眠的临床应用
中医经方治疗失眠的临床应用目的:通过临床学习掌握黄连阿胶汤治疗阴虚火旺失眠的机理。
方法:跟师临床、门诊随诊了解用药效果。
结果:患者用药效果明显,该方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结论: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303条)。
本方具有滋阴降火安神的功效;用于心肾不足,阴虚火旺较重的心烦失眠。
标签:失眠;心肾不足;阴虚火旺;黄连阿胶汤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心理疾患,长期失眠会给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意外事故。
药物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方法之一,2002年全球失眠调查显示:有43.4%的中国人在过去1年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其中约20.0%的人选择了使用镇静催眠药物来解决失眠问题[1]。
失眠属于中医“不寐”、“目不暝”、“不得眠”、“不得卧”、“无眠”、“少寐”等范畴。
失眠的病因病机复杂多样,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病后体虚等均可导致失眠。
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胃、肾、肺、胆密切相关。
失眠的病机多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2]。
1 资料和方法笔者跟随李伟老师临床实践,失眠就诊患者较为多见。
在临床所见病例中选择一典型病例:1.1 病案资料患者张某,女,52岁,2015年9月10日初诊。
患失眠已近三年,每次就诊于西医院都给以镇静安眠药物,剂量逐渐增加,但效果仍不明显。
自诉:夜间入睡困难,辗转反侧,心烦意乱。
望舌红无苔,脉弦细而数。
脉证合参,此乃火旺水亏,心肾不交所致。
治法当以下滋肾水,上清心火,令其坎离交济,心肾交通。
1.2 诊断西医诊断:失眠。
中医诊断:不寐——心肾不足,阴虚火旺。
治法:滋阴降火安神。
处方:黄连阿胶汤。
方药:黄连12克,黄芩6克,阿胶10克(烊化),白芍12克,鸡子黄2枚。
此方纳胶烊尽,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日三服。
2 结果2015年9月13日,服用3剂,症状减轻,无心烦症状,效不更方。
继续服用。
2012年9月17日,4剂尽,可安然入眠。
经方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经方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目的:总结经方治疗失眠的疗效及研究进展。
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
结果:经方治疗失眠,主要有治疗邪火扰心的栀子豉汤、丹栀逍遥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痰热扰心的半夏泻心汤、小陷胸汤,治疗虚火扰心的黄连阿胶汤、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以及治疗阳虚失眠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归脾汤。
结论:经方治疗失眠临床疗效明显,但因病机复杂,临床上不单用一方治疗,大都多方联合应用,或随症加减。
标签:失眠;经方治疗;研究进展失眠症是指患者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min)、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小于6h),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1]。
近年来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失眠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
有研究显示我国失眠发生率为454%,美国为32%~35%,英国为10%~14%,芬兰为119%,日本为21%[2]。
西医在治疗上多以巴比妥、苯二氮卓类、非苯二氮卓类等镇静催眠药为主,易引起依赖性,副作用以及撤药综合征,而中医治疗失眠由来已久,古籍里有较多治疗失眠的经验方,笔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对近几年失眠的经方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实证失眠11邪火扰心证五志过极,心火独亢;情志不畅,肝郁化火;外感邪气,犯心扰神,俱可导致心神被邪火所扰,心神不宁则失眠多梦甚至彻夜不眠。
经方多用栀子豉汤,丹栀逍遥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111栀子豉汤由栀子、淡豆豉组成,方中栀子苦寒泄热,色赤入心。
淡豆豉苦能发热,腐能胜焦,助栀子以吐虚烦,二药合用则去虚中实热,清胸中余邪,主治虚中有实,烦热胸闷,或余热结于心下之失眠。
刘文娟等[3]用酸枣仁联合栀子豉汤治疗焦虑性失眠,总有效率达883%。
毛晓红[4]等以栀子豉汤合甘麦大枣汤治疗更年期失眠症30例,随症加减,总有效率9667%,优于使用安定、谷维素、维生素的对照组(733%)。
治疗失眠顽疾,经方用对效迅速仲圣经方失眠医案合辑(3)
治疗失眠顽疾,经方用对效迅速仲圣经方失眠医案合辑(3)1.失眠案患者:李某年龄:47岁初诊:2020年1月3日主诉:近期睡不着觉现病史:患者近期睡眠差,梦多,易汗出,动则加重,早起口苦口干,情绪不稳定易怒,饮食没胃口,大便不顺畅,小便发黄,心烦,舌下有瘀堵,舌苔黄腻,双关脉弦细。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剂量:7剂方组:制附片15g 柴胡60g 制半夏60g 党参20g 黄芩20g 肉桂20g 茯苓20g 龙骨20g 牡蛎20g 磁石20g 生大黄20g 大枣6枚(撕)生姜20g(切)煎服方法:用1500ml冷水,将中药浸泡30分钟,用大火烧开再调小火煮20分钟,然后去药渣,一日三次温服,连服7天。
治疗效果:7剂后,反馈心不烦了,晨起口不干,大便顺畅,自汗消失,舌下瘀堵也消失了。
感恩涂老师!感谢仲圣平台!(仲圣师友黑龙江孙美娜医生医案)2.失眠3年案患者:谢某性别:男年龄:46岁初诊:2019年11月22日主诉:失眠3年,加重3天现病史:入寐难,甚至彻夜难眠,非常难受。
头昏头痛,偶尔口干口苦,身疲乏力,耳鸣,纳差,腹胀,大便每2-3日一次,不成形,小便起夜1-2次,双手凉,怕冷,恶风恶寒,早上5-6点脚心盗冷汗。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浮。
诊断:失眠处方:柴胡桂枝汤加附子方组:柴胡60g 半夏20g 党参20g 黄芩20g 炙甘草20g 桂枝20g 赤芍20g 大枣6枚(撕)生姜20g(切)附子30g剂量:5剂煎服方法:大枣撕开,生姜切片,冷水1400ml泡透,武火煎沸,文火煎煮,取汁600ml,分3次每日温服。
禁忌:生冷寒凉饮食,绿豆及其制品,石膏制品。
二诊:2019年11月25日治疗效果:患者自觉好转,因临时有事,再抓3剂。
三诊:2019年12月08日治疗效果:失眠大为好转,偶尔头昏头痛,偶尔口干口苦,身疲乏力好转,耳鸣,纳差好转,腹胀消失,大便每2日一次,不成形,小便起夜1次,双手凉好转,怕冷好转,恶寒,早上5-6点脚心盗冷汗好转。
经方治失眠医案
经方治失眠医案作者:刘富海,青年中医,硕士在读,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业,喜好中医,衷中参西,临证以经方为主,以疗效为先,热爱生活,以求心医。
病案一:失眠案2021.9.13,罗某,本院实习护士。
主诉:近期睡眠不好,失眠。
切其脉:左右偏差不大,太阴脉,左关微弦,略滑数。
舌苔:舌尖红苔薄。
诊断:太阴病,木郁土壅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宁心处:嘱咐口服中成药丹栀逍遥散,可服两倍剂量。
成药比较安全。
2021.9.17反馈失眠好转。
2022.2.19回访,失眠和情绪均改善明显。
病案二:2022.8.27,贾某,男,是我大学同学。
主诉:入睡困难一年,顽固性失眠。
自诉读研后压力大,事情多,找我开安眠药,欲口服西药安眠药右佐匹克隆。
刻下:入睡困难,失眠,心思重,思虑多,掉发严重。
舌:红赤苔滑中根腻。
脉缺如。
诊断:太阴水湿,心肝火旺。
予以中成药丹栀逍遥丸主之。
二到三倍剂量。
2022.9.2,反馈,入睡困难改善,眠浅易醒好转,仍有入睡难。
2022.9.6反馈,入睡困难消失,可以深入睡眠。
按语:上述两案均用丹栀逍遥散取效,所谓经方,经典之方也,不单纯指汉唐或者仲景经方,逍遥散为四逆散和当归芍药散化裁而来。
案一主要靠脉诊取效,临床上逍遥散的脉多为左关弦有力,右关无力。
人迎气口脉法的话,气口三盛,为太阴病,整体弦细,或者左关弦。
案二主要为舌诊取效,舌边尖红赤,苔滑,根腻,为气郁化火,痰湿内阻,夹有食积。
总结:逍遥散,由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和当归芍药散(当归芍药川芎茯苓白术泽泻)加减而来,涉及到气血水三方面,五行脏腑则为肝木与脾土,可寒可热,调气调血,为和剂代表方之一。
若尺脉弱,肾虚者加地黄,为黑逍遥散,病机则为水不涵木,土壅木郁。
若整体弦数,为气郁化火,加丹皮栀子,为加味逍遥散,即丹栀逍遥散,治疗上述疾病,肝郁化火者。
若痰气互结,脾虚湿滞,可合上半夏厚朴汤,或加大茯苓白术量,此方可畅调内外气机,我称之为逍遥半夏厚朴汤。
若青春期之痤疮粉刺,或多发甲状腺结节,可酌情加丹皮,栀子,连翘,蒲公英,玄参,薏米,半枝莲,生牡蛎,猫爪草等。
经方调治失眠4案
经方调治失眠4案案例1患者,女,56岁。
2021年6月24日初诊形貌:形体偏胖,面色黄暗,色班偏多,双目有神,表情自如。
身高160cm,体重62kg。
病史:失眠数年,夜睡1~2小时,眠浅多梦而早醒。
缘于丈夫患结肠癌、肾癌,肿瘤转移而多次手术,导致精神压力大,诉生活压力大,没有安全感,食欲较差,没有饥饿感,且食后易脘腹胀闷,夜辄口苦。
大便尚调。
既往有肝囊肿及带状疱疹病史。
母亲高血压、心脏病病史。
查体:舌偏暗胖,苔薄。
腹肌偏紧,上腹压痛拒按。
方1:大柴胡合半夏厚朴汤,5剂,水煎服,1剂/日。
方2:姜半夏15g,茯苓20g,陈皮15g,生甘草5g,枳壳15g,竹茹10g,酸枣仁20g,川芎15g,知母15g,干姜10g,红枣20g。
9剂,水煎,服3天停2天。
先服方1,后服方2。
2021年7月15日第二诊睡眠明显改善,夜可睡4个小时,夜间口苦消失,脘胀减而纳食增,有饥饿感。
平时手脚易抽筋,二便调。
舌淡红略胖。
守上方2,9剂,服法同上。
案例2患者,男,50岁。
2021年10月29日初诊形貌:体型瘦、肤色白,面黄白、眼裂窄呈狭长型,面部表情欠丰富、神情淡漠,身高170cm,体重56kg。
病史:失眠多年,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现尿道口及肛门时有灼痛,小便量中无尿急,手脚心热。
时有胸闷痛,纳食可,大便调。
既往有慢性胃炎、急性胰腺炎、心肌缺血病史。
查体:舌淡红苔薄,腹部扁平,腹肌紧。
处方:柴胡15g,黄芩5g,姜半夏15g,茯苓15g,党参15g,桂枝15g,制大黄5g,龙骨15g,牡蛎15g,干姜5g,红枣20g。
1剂/日,水煎服。
2021年1月28日第二诊服上方半月诸症缓解,停上方又失眠,诉腰腹部时有疼痛,咽部常有异物感。
方1晚服方:原方续服,7剂。
方2日服方:柴胡15g,黄芩10g,姜半夏15g,枳壳15g,白芍15g,制大黄10g,干姜5g,红枣15g。
7剂。
2021年3月4日第三诊睡眠可,诉怕冷,手脚心热有反复。
经方治疗失眠经验总结
经方在治疗失眠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酸枣仁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栀子豉汤、百合类方等均明确提出能治疗“不得眠”“不得安”“欲卧不能卧”等失眠症状。
现将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①心脾两虚兼积热型,治以归脾汤合酸枣仁汤、栀子豉汤失眠之心脾两虚、心脾积热证,主要症状为失眠多梦、头晕、耳鸣、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四肢倦怠、面色少华、口苦口臭或口唇疱疹、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细弱。
治宜补益心脾、清热宁神,方用归脾汤合酸枣仁汤、栀子豉汤加减。
处方:黄芪30g,党参12g,白术12g,当归12g,茯神20g,制远志9g,炒酸枣仁20g,木香6g,龙眼肉12g,川芎6g,知母10g,栀子10g,淡豆豉30g,首乌藤30g,甘草6g。
用药浅析: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远志、炒酸枣仁、龙眼肉、茯神健脾养心安神,《名医别录》谓酸枣仁“主心烦不得眠,脐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烦渴……”;当归养血补血;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少量川芎调肝血而疏肝气;知母、栀子、淡豆豉滋阴清热、除烦安神,且防止久服温补药引起上火。
临证加减:兼肝郁气滞者,合四逆散以疏肝理气;兼脘闷、纳呆者,合平胃散以理气和胃;兼便秘者,加瓜蒌仁、火麻仁、决明子以润汤通便;兼有口疮、咽痛等湿热症状者,宜用归脾汤合甘草泻心汤以补益心脾、清热利湿;失眠易惊者,加龙骨、牡蛎、柏子仁以镇惊止怯、养心安神。
②阴虚内热型,治以百合地黄汤合百合知母汤失眠之阴虚内热证,主要症状为失眠多梦、头晕耳鸣、心悸不宁或神志恍惚、心烦潮热、欲食不食、口苦口干、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宜滋阴养血、清心安神,方用百合地黄汤合百合知母汤加味。
处方:百合30g,生地30g,知母10g,北沙参30g,麦冬20g,石斛15g,炒酸枣仁20g,莲子心3g,陈皮6g,甘草6g。
用药浅析:方中百合、生地滋阴养血、补肺宁心;炒酸枣仁养血补肝、宁心安神;知母、北沙参、麦冬、石斛滋阴润燥、清热除烦;陈皮理气开胃,且防止滋阴药过量而碍胃;莲子心清心除烦;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药性。
经方治疗失眠的总结
经方治疗失眠的失眠指晚上无法入睡,或者入睡后易醒,或者睡眠不深。
在现代社会,失眠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
许多人在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下,难以入睡或者睡不深,从而导致身体疲劳和精神衰弱。
中医药具有疗效明确、疗效稳定的特点,在治疗失眠方面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总体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包括了药物治疗、针灸、推拿按摩等多种手段。
其中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方法。
经方治疗失眠主要是通过药物的配方来改善患者的睡眠。
中药治疗的一般方法是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机,使用不同的中药组合。
经过临床实践,中药治疗失眠是具有较好的疗效。
经方治疗失眠的主要方剂安神定志汤配方:黄连3克、黄芩6克、茯苓9克、半夏9克、泽泻9克、酸枣仁9克、益智仁9克、天花粉9克、牛膝20克。
功效:清热安神、解毒止痛。
主治:神志不宁、心悸失眠。
此方出自《金匮要略》。
加味逍遥散配方:金银花30g、酸枣仁20g、枸杞子20g、麦冬20g、黄芪15g、白术15g、茯苓15g、玄参10g、天麻10g。
功效:镇静催眠,解除焦虑。
主治:失眠多梦,神疲乏力。
此方出自《儿科心生学》。
夜光散配方:夜光粉(砒霜)10克。
功效:镇静催眠。
主治:失眠多梦。
此方出自明代李时中的《金匮子》。
注意事项1.在使用经方治疗失眠时,应严格按照医生指示服用,不能随意更改用量和服用时间。
2.尤其是针对自己不了解的中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3.由于药物反应会因人而异,个体差异较大。
因此,经方治疗失眠时需要特别注意不良反应等。
4.经方治疗期间应注意身体休息,避免精神大动脉和剧烈运动等刺激。
经方治疗失眠是一种具有优势的治疗方法,对于轻度和中度失眠患者来说,经方治疗更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在使用中,应注意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避免出现过量或者不良反应等情况。
经方治疗失眠
四逆散治疗失眠临证体会
• 加减:常加茯苓3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 • 方证把握:
①用于属少阳病气郁失眠者 ②尤以年青者,白领,性急易怒,手足凉等见症 者为佳。 ③体质一般较好 ④脉象弦
失眠效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伤寒论》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 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 失眠症的治疗原则是以纠正睡眠障碍,改善睡 眠状态为主,对兼症的治疗只是辅助治疗;而 继发性失眠的治疗原则则是以积极治疗原发病 为主,纠正失眠为辅。
我们的教科书
• 阴阳失和是失眠的关键所在。 • 一般分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脾
两虚、心胆气虚这五型辨证治疗。 • 龙胆泻肝汤、温胆汤、朱砂安神丸、归脾汤、酸
《伤寒论》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 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 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验案举例1:孙某,女,59岁。
初诊(2013年11月18日):失眠1个月。1个 月前因突发眩晕,不能站立,恶心呕吐,被诊为 耳石症,经复位输液等治疗后眩晕缓解,但因同 时发现血压高,遂焦虑不安,经常难以入睡,甚 至3~4小时才能入睡,且多梦易醒,再睡困难, 有时彻夜难眠,心烦易怒,头昏脑胀,需服安定 才能入睡。曾服百乐眠、枣仁安神口服液等治疗 无效。现症仍失眠,心烦,纳可,无四逆,言语 多,体力较好,易激动,无口干口苦,二便调。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少阳气郁,四逆散方证。
处方:柴胡15克,白芍15克,枳实15克,茯苓30 克,生龙牡各30克,菊花15克,炙甘草6克,颗粒 剂,7剂,日1剂,开水化冲,分2次服。
二诊(2013年11月25日):患者喜形于色,自 述取药后上午9时多始服第1袋即半剂药,下午看 演出中间休息时困意显著。当晚入睡满意,至复
经方调理失眠患者的方法与效果分析
contents
目录
• 失眠概述与经方调理意义 • 经方调理失眠的基本原则 • 常用经方及其适应症分析 • 临床效果评估与安全性评价 • 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探讨 • 总结与展望
01
失眠概述与经方调理 意义
失眠定义及临床表现
失眠定义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 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影响日 常生活和工作的一种症状。
加强经方国际化推广
将经方调理失眠的研究成果推向国际,与全球医学界分享中医智慧, 为更多失眠患者带来福音。
THANK YOU
05
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探讨
存在问题分析
01
诊断不明确
部分失眠患者病因复杂,传统经 方治疗难以精确诊断,影响治疗 效果。
02
治疗方法单一
03
患者依从性差
当前经方治疗失眠多采用药物治 疗,缺乏综合治疗手段,如心理 干预、生活方式调整等。
部分患者对经方治疗缺乏信心, 治疗过程中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 更换药物,影响疗效。
01
经方调理失眠的有效性
通过临床试验和数据分析,验证了经方在调理失眠方面的显著效果,为
失眠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02
安全性评估
对经方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性评估,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证
明了其安全性。
03
适用人群分析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性别和失眠程度的失眠患者进行分组试验,发现经
方对不同人群均有一定的调理效果,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
的功效。
适应症
肝血不足型失眠,表现为虚烦不眠 、心悸不安、头目眩晕等症状。
疗效机制
酸枣仁汤通过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使肝血得养、心神得安,从而缓 解失眠症状。
?中医治疗失眠总结
中医治疗失眠总结加味血府逐瘀汤基本方:炒酸枣仁50g,葛根30g,白芍、桃仁各12g,红花、当归、生地、牛膝各9g,川芎、桔梗、枳壳、柴胡、甘草各6g。
水煎服,1剂/日,分2次服用,10天为1个疗程。
临证加减:肝气不舒,加郁金9g;惊悸不安,加龙齿、磁石各15g;胃中不和,加焦麦芽、鸡内金、神曲各9g,减桔梗;倦怠乏力,黄芪、党参、熟地各15g,减生地;心阴亏虚,加麦冬9g,百合15g;阴虚内热,加丹皮9g,阿胶9g,穿山甲6g,减川芎;痰热内生,加黄连6g,竹茹12g,减当归。
“睡神方”药方酸枣仁20克,黄连5克,知母15克,女贞子30克,墨旱莲20克,茯苓15克,川芎15克,远志15克,竹叶15克,甘草5克。
以上药加水700毫升,煮诸药,煮三次,共得药水900毫升,分六次服。
主治劳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怔忡恍忽,夜以不安,头目眩晕等。
丹参15克当归20克生地15克远志12克柏子仁12克九节菖蒲10克五味子7克白薇10克龙齿12克琥珀10克肉桂6克炒枣仁12克桔梗12克玉竹12克茯神12克夜交藤12克益智仁7克,治天长日久不能合眼,神情焦脆思虑劳倦【心肾不交阳不入阴】。
加水煎汤,每天一副,早晚服用,用时加蜂蜜15--20克。
一般一个星期之内可完全恢复。
(临床经验方)促眠汤组成:酸枣仁15g,茯神15g,怀牛膝15g,红枣15g,炙远志9g,夜交藤30g,百合20g,刺五加12g,炙甘草6g。
随症加减:心脾两虚者加党参15g或太子参15g,龙眼肉15g,苡仁30g;心悸不安者加琥珀粉3g;心血不足加熟地20g,阿胶15g;肝肾亏损加何首乌15g,山萸肉15g;阴虚火旺加黄连6g,知母10g。
用法:日1剂水煎服。
服药期间停用一切镇静安眠药,同时禁饮白酒、茶、咖啡,按时起居。
镇心安神汤基本方: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先煎),茯神15克,丹参30克,合欢皮15克,炒枣仁30克,夜交藤30克。
加减法:气血不足者加炙黄芪30克、当归身10克、龙眼肉10克;气阴两虚者加太子参15克、麦冬门10克、五味子6克;口苦心烦不寐者加川百合15克、知母10克、莲芯6克;情怀不畅者加柴胡、白芍、炒枳壳各10克;因惊吓引起者加酒炒郁李仁10克。
治愈失眠症经验方
治愈失眠症经验方
提要:临床常常遇到患者症见疲劳、精神恍惚,烦躁不安,哈欠频作,失眠、盗汗,这是因心气不足、阴虚血少,用四物甘麦大枣汤取得显著效果。
1.【主治病症】:失眠、盗汗、烦躁证。
主治心气不足、阴虚血少,症见精神恍惚,烦躁不安,哈欠频作,失眠盗汗。
2.【方药名称】:四物甘麦大枣汤(自拟)
3.【处方用药】: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各10克、甘草5克、小麦30克、大枣5枚,见气虚加太白手儿参10克。
4.【服用方法】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十剂。
将四物汤上药放入沙锅或搪瓷盆内,加水两碗煎30分钟至一小时,余下的甘草、小麦、大枣,再加水煎,待小麦熟时(开花)拣出甘草,睡前温服。
5.【方药来源】:作者根据唐朝的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四物汤,张仲景《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加减化裁经验方。
本方最早记载于唐朝的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其中心虚不寐而就是使用四物汤,后来加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
》中的甘麦大枣汤有养心安神,补脾和中之功。
可以养心安神,补脾和中。
主治脏躁,即今更年期综合征。
曾治疗一妇女服第一次就有明显效果,连服十余剂,近十年的失眠症神奇的痊愈,入睡快,睡的香。
经方治疗失眠,一剂知三剂愈
经方治疗失眠,一剂知三剂愈
yqbf2009
女42自述几天来不能眠,心烦,晚上自感手足心热,口干不喜饮,大便经常四五日一行不干燥,小便正常,舌苔白腻,脉数102次,
腹诊,心下胃脘处硬按之痛
辨症心烦不得眠---黄连阿胶汤症
心下痞硬按之痛,--甘草泻心汤
处方黄连阿胶汤合甘草泻心汤
黄连12 黄芩9 芍药6 鸡子黄二枚阿胶9 甘草15 半夏9大枣6枚党参9干姜96付水煎分服,阿胶烊化,鸡子黄冲服
随访,上午服一剂后,中午能睡三个小时,服三剂后睡眠正常,6付服完后,大便已正常为一天一次,心下痞硬已无
高展6 楼主用得很好啊,大道至简,难得遇到经方通道了。
这个是三阳亢奋,龙不入海,我一般不加减不组合,经方特点不要改动。
yyclxm1987 想不通为什么加甘姜呢?阴虚火旺的体质?
yqbf2009 经方的辨症体系没有阴虚阳虚之分,有时症用是方就可以了
小白头翁世上那有纯阴虚或阳虚之人,物极必反,在用热药或寒药适当加一些相反的药多是临床经验,其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就像锅烧干了先加热水比加冷水要好。
经方治疗失眠医案两则–经方派
经方治疗失眠医案两则–经方派失寐10年案陈某,女,42岁。
初诊:2018年7月3日。
因“失寐10年”就诊。
患者近10年入睡困难,夜寐不安,一夜难眠,甚则彻夜不寐;伴头痛、心烦,胃纳可,二便调。
平素月经规则,周期27~28天,经期3~4天。
末次月经2018年6月26日来潮,今未净,量中,色鲜红,夹血块,痛经。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中医诊断:不寐(痰火内扰)。
治法:清化痰热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黄连3g,姜半夏9g,陈皮9g,茯苓10g,炙甘草6g,竹茹9g,炒枳壳10g,远志10g,石菖蒲10g,酸枣仁30g,琥珀5g(吞服),磁石30g,龙齿30g,7剂。
二诊:2018年7月11日。
一夜可寐8小时。
【按语】黄连温胆清痰火,心宁神安能利眠;远志菖蒲酸枣仁,琥珀磁石龙齿连。
失寐2年案杨某,女,27岁。
初诊:2018年10月25日。
因“寐难2年”就诊。
患者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
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寐难,凌晨1~4点方入睡,寐短,3~4小时即醒。
颜面痤疮,易急躁,便秘。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中医诊断:不寐(心肝火旺)。
治法:疏肝泻火,清心安神。
方药:抑亢汤(自拟方)。
紫草20g,炒栀子10g,生地黄10g,龙胆5g,柴胡10g,牡丹皮9g,川牛膝30g,枇杷叶15g,茜草10g,制大黄6g,香附5g,丹参15g,7剂。
二诊:2018年11月5日。
每日睡眠已达8小时,大便正常。
舌脉如上。
方药:守上方,7剂。
三诊:2018年11月12日。
睡眠正常,痤疮控制。
舌脉如上。
方药:守上方,7剂。
【按语】心肝火焚夜眠难,镇静宁心仍不安;只需泻肝清心药,定叫瞌睡虫盯上。
作者:***。
经方治疗失眠医案两则
经方治疗失眠医案两则身体健康的三个标准是“吃好、睡好、排泄好”。
睡眠之事看似小,实则影响甚大。
睡不好则影响工作状态、家庭氛围,还容易发脾气。
长期眠差不仅情绪容易虚亢怼人,也会有伤肝肾气血形成恶性循环。
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睡眠不好的人呈普遍现象。
所以调理身体改善睡眠很有意义。
兹列举两例如下:案一某女 84岁 22年10.21日初诊(网诊)主诉:睡眠差多年,加重两月刻下:失眠烦躁,反复颠倒,心中懊恼,自诉每日睡两三小时,四小时都算好情况。
平素常心慌头晕乏力,膝盖以下无力,眼睛干涩,经常口腔溃疡。
身体怕热不怕冷,手脚不凉反灼热。
大便正常日一次。
食凉无不适,纳差。
口不渴,胃不胀。
常服琥珀镇静,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利心丸无效。
由于是网诊,故需要让其拍视频看精神状态与气色声音。
望其体型偏瘦,但精神状态好,虽已年高但声音底气较为充足,暂定阳证。
结合问诊资料怕热不怕冷,手脚不凉。
确为阳证无疑。
整个状态符合经典条文“虚烦不得眠。
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
若少气者。
栀子甘草豉汤主之。
若呕者。
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因乏力明显,故处方栀子甘草豉汤。
焦栀子15g 炙甘草9g 淡豆豉12g两付。
服药后心烦乱大为好转,能躺住了。
但胃热没有缓解,舌苔腻有裂纹。
故随证改为甘草泻心汤畅通中焦。
生甘草15g 黄连3g 黄芩10g人参5g 党参5g 干姜10g 清半夏12g大枣3枚切开为引五付,日一付,去渣再煎。
本次服药后整体大为好转,睡眠改善明显,患者能睡六个小时感觉特别高兴。
守方七付巩固疗效。
案二某女 20岁 22年10月20日初诊主诉:近来失眠,恐惧不安一月余刻下:起初因睡眠差而胡思乱想,对未来有焦虑,消极的想法充斥脑海,心跳加速,自我否定。
睡不着时候会想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想到生死、结婚、工作等等,都以悲观思想去看待。
平素怕冷,冬天手脚凉,遇冷容易打喷嚏流鼻涕,纳可,二便正常。
月经色量均可,周期七到十天。
望之体型适中,面色偏暗,精神状态偏于低,加之手脚冰凉舌质淡苔白,故定为阴证。
《失眠的经方辨治之四——更年期失眠》
《失眠的经方辨治之四——更年期失眠》(一)更年温胆二仙汤主证:失眠多梦潮热汗出。
并伴有半夏体质(眉飞色舞、多愁善感、敏感多疑、晕车恐高)相火旺(烘热汗出,五心烦热,烦躁易怒,口干便艰,舌红等虚火上炎)肾精不足(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目眩,尿频,脉沉细)。
选方:温胆汤合方二仙汤具体方药:姜半夏20g、茯苓20g 、陈皮10g 、甘草5g竹茹12g、枳壳15g、生姜3~5片、红枣20g。
仙茅9克、仙灵脾9克、巴戟天9克、当归9克黄柏6克、知母6克。
(注:红色字体为二仙汤组方)注:温胆汤能调神、安神、镇静、化痰,调理气机。
二仙汤可以温肾阳、补肾精、泻相火、调冲任。
主要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见有肾精不足和相火旺。
方中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温肾阳,补肾精;黄柏、知母泻肾火、滋肾阴;当归温润养血,调理冲任。
全方配伍特点是壮阳药与滋阴泻火药同用,以适应阴阳俱虚于下,而又有虚火上炎的复杂症侯。
由于方用仙茅、仙灵脾二药为主,故名''二仙汤''。
附1:如果见到偏瘦弱的女性患者同时又有温胆汤证的,我会合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或者是不要芍药,就用温胆汤合方桂甘龙牡汤,(二)更年女神散(安荣汤)主证:失眠、眩晕、耳鸣、烘热、汗出、潮红,她的脉诊和腹诊都不是那么软、那么虚。
腹部充实有力,可能有的女性还有大肚子将军肚、大黄肚。
如果再有头疼、神经不安、心慌等等这些症状。
选方:女神散(安荣汤)女神归芎木丁香,桂枝香附草槟榔,人参白术健脾胃,黄芩黄连生大黄。
出自于日本汉方名家浅田宗伯先生,原载于《浅田家方》,它的原名叫安荣汤。
这张方从四个方面来解决复杂的更年期问题。
既有理气的即舒缓神经又有调血的就能够滋养物质基础,润燥,同时能安神。
药物组成分四组:第一组:当归、川芎活血组,它可以调血补血活血。
第二组:香附、丁香、木香、槟榔、桂枝,调理气机组。
这个调理气机组我又给他进行了细化的分型:木香、丁香可以调气散郁;香附、槟榔可以开散胸中的滞气;而桂枝可以平降上冲之逆气就是所谓的气上冲,这个调气组我又把它分成三个小组。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失眠方药小结》
学习小结
失眠多为情志所伤,久病体虚,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引起阴阳失调,阴阳失交。
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胆、脾、胃、肾。
实证者,多因心火偏亢,肝郁化火,痰热内扰,胃气失和,引起心神不安所致,治当清心泻火,清肝泻火,清化痰热,和中导滞,佐以安神宁心,常用朱砂安神丸、龙胆泻肝汤、保和丸等。
虚证者,多由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引起心神失养所致,治当滋阴降火,补益心脾,益气镇惊,佐以养心安神,常用成药有天王补心丸、归脾丸、安神补脑液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方治疗失眠的总结一、虚劳不眠用酸枣仁汤酸枣仁汤为《金匮要略》方,辨证要点为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脉弦或细数。
长期睡眠不足的人,特别是老年人、病后体虚者、有慢性病者都可选用此方。
酸枣仁的用量临床需根据病人的体质、胖瘦决定,一般用炒酸枣仁,用量为6~15克。
根据现代研究证明,酸枣仁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催眠作用。
茯苓宁心安神,对心脾两虚的失眠健忘作用较好,若病人伴有心悸、健忘、胸闷则选用茯神。
知母清虚热。
川芎开郁调肝,用量不宜太大,一般以6克为宜。
甘草调理诸药,共治肝血不足,心失所养之不寐。
临床中可随症加减,偏于阴虚肝旺者,配白芍药、石决明、龙齿、牡蛎等;忧思劳伤心脾而出现虚烦出汗、口渴、心悸者,可配生地黄、白芍药、五味子、牡蛎等。
二、阴虚火旺、虚烦不寐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为《伤寒论》方,主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
辩证要点为心中烦躁,辗转不眠,手足心热,口干盗汗,小便短赤,舌质红、脉弦。
鸡子黄不可与药同煮,应该用煮好后的汤液冲服,虽味腥难咽,但效果明显,一般两剂后病人可平烦躁而安静。
若阴虚明显,加用麦门冬、天门冬、五味子、生地黄等。
三、心阳虚不寐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为《伤寒论》方,辨证要点为心悸不寐,四肢不温,胸痛气急,怔忡不适,脉细或迟。
方中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补益心阳。
甘草要重用,《伤寒论》原文中甘草用到二两,与牡蛎、龙骨同分量,是桂枝用量的一倍(桂枝用一两),临床上笔者用到15~20克。
四、脾湿不寐用半夏秫米汤半夏秫米汤出自《灵枢•邪客》,辨证要点为不寐伴心悸、胸闷、纳呆,苔腻,脉沉或濡。
半夏“治腹胀,目不得瞑”(《本草纲目》),秫米“治胃不和,夜不得眠”(《名医别录》)。
若湿重加陈皮、茯苓、薏苡仁、白豆蔻等;纳差加苏梗、谷芽、麦芽、鸡内金等;伴脘闷嗳气加佛手、木香等。
五、胃虚痞满不寐首选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辨证要点为心窝部胀闷,肠中咕咕作响,夜间不寐,情绪不宁,嗳气,纳差。
方中半夏既可蠲痰化饮,治心下痞闷。
此方是治疗胃肠病引起的夜寐不安的有效方剂。
六、久病胸闷烦惊之不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主治伤寒下后,胸闷烦惊,至夜兴奋不寐,精神惊怍不宁,谵语,小便不利,一身尽重,不能转侧,苔黄腻,脉滑。
七、邪在半表半里失眠用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主治邪入半表半里之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心烦不寐,胸胁苔满,苔薄,脉弦。
笔者曾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一妇女经期感受外邪,低热反复不愈,眠差心烦,口苦耳鸣,胃胀纳差,取得较好效果。
方中可加入黄连、牡蛎、珍珠母等宁心安神之品。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此方一定要以有少阳证为准,无少阳证者不可用。
此方对于妇女产后发热及疟疾、黄疸、急慢性肝炎等时期的失眠症均有较。
好疗效。
八、水热互结伴失眠用猪苓汤猪苓汤出自《伤寒论》,治疗阴虚而水热互结于下,见发热口渴,心烦不寐,小便不利,渴欲饮水,舌红、脉细数。
临床上笔者常用此方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兼见失眠、心烦的病人,每每取效,可加用远志、夜交藤、珍珠母、黄连、龙骨、牡蛎等宁心安神之品。
九、心血不足且脉结代之失眠选用炙甘草汤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主治重病后阴血不足,血不养心,虚羸少气,心悸失眠,虚烦不寐,大便干结,舌淡少苔,脉细或结代。
方中炙甘草重用,甘温益脾,补子而实母,以养心复脉;生地黄、麦门冬益阴养心以利脉;佐以人参益气生阳,阳中求阴;桂枝助心阳而通脉。
诸药合用,对心律失常伴失眠者往往有效。
十、邪去正未复之失眠用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主治伤寒病后邪已去,正气未复,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辨证要点为低热心烦,眠差,口干唇燥,纳少,乏力,舌红苔少,脉细数。
可配合酸枣仁、五味子、浮小麦、柏子仁、龙骨等安神之品。
失眠症治疗关键在辨证论治。
临床中灵活选用经方,可以有很好的疗效。
但需提出的是,经方应用时也要注意随证加减,药量也应因人因证而异,不能生搬硬套、原方照抄。
而且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方结合使用,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经方还可配合时方、土方,取长补短,提高疗效。
失眠症的治疗是复杂而且持久的过程,不能偏执于方药的作用,要重视病人的心理、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调节才能够达到治愈目的。
附录:酸枣仁汤《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云:“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前提是“虚劳”,是由心肝阴虚血燥而引起。
表现为“虚烦不得眠”。
“虚烦”,心中郁郁而烦,特别是夜间,心中常因烦乱而不宁。
故仲景用酸枣仁养血而补心肝之体。
川芎调畅气血而顺心肝之用,一散一收,阴阳合一。
他药养阴清热,宁心安神,使水足而神自宁,火清而魂自安。
但笔者初试此方,往往效不如期。
后读刘惠民医话,言“酸枣仁不仅是治疗失眠不寐之要药,且具有滋补强壮作用,久服能养心健脑,安五脏,强精神”(《名老中医医话》)。
并认为,用药之巧在于量,一般成人一次多在30g以上,甚至可达到75~90g,用量5~6倍于他人。
正由于刘氏善用枣仁,友人将其与善用生石膏的张锡纯相提并论。
余受启发,后每用枣仁量至30~60g。
其疗效果然不同。
曾治石女士,年32岁。
患病毒性心肌炎愈后失眠年余。
每至入眠必用安定方有睡意,白日精神疲惫,如此数月,痛苦异常。
望其舌嫩暗,苔薄润,脉弦而细。
拟酸枣仁汤滋阴养血,润燥清热。
服用10余剂,不见效果。
后将酸枣仁加至60g,当夜入眠4小时,甚为惬意。
继服10剂,睡眠可达6小时之多,精神也转而开朗,病痛基本消失。
黄连阿胶汤《伤寒论》303条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烦,不得眠,黄连阿胶汤主之。
”少阴者,心肾也。
正常生理状态下,心火下交于肾水,肾水上交于心火;水火既济,心肾交通,何患之有!今邪入少阴二三日以上,化热之时也。
热邪伤及肾阴,使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形成阴虚于下,阳亢于上,故而心中烦不得卧。
张仲景取阿胶、鸡子黄、白芍养血救阴;黄连、黄芩旨在泻火,使阴复火降,水火既济,心肾交泰,烦除而卧安。
应用此方,关键在于掌握阴虚火旺证,即伴有口燥咽干,舌红绛,脉细数。
刘渡舟氏指出:“此证每晚当阳入于阴之时,则烦甚而不能卧寐。
”(《伤寒论诠释》)即入睡困难,心烦不宁。
越不能寐越心烦,而越心烦则越不得入睡。
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这是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的典型症状。
余曾治一银行职员,因业务原因而致失眠3个月。
每至夜晚,心烦不宁,难于入眠,甚则彻夜不寐。
并见口干少津,手心出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拟黄连阿胶汤滋阴降火,清心安神。
取黄连6g,黄芩6g,生白芍12g,阿胶12g(另炖冲服),鸡子黄2枚(后入药汁内服)。
服药3剂,即可入睡5个小时,但时有尿热感,加入知母10g,黄柏5g。
继服10剂,每晚可睡6个小时;上方续服12剂,睡眠可达7个小时,兼症亦见减轻。
栀子豉汤《伤寒论》29条云:“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
”本条乃系实邪虽去而余热扰于胸中所致的失眠证。
虚烦之“虚”是对有形之邪而言,非正气之虚。
其轻者,虚烦不得眠;其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
“反复颠倒”形容心烦之甚,身不宁也。
“懊忄农”二字,刘河间在《伤寒直格》中比喻为“似中巴豆、草乌头之毒药之状也。
”这种感受绝大多数人不曾经历过。
若推而言之,患热性病而又食辛辣食物的难受感多数人则有过。
因热在上焦,故取苦寒之栀子导热下行;豆豉轻浮上达,宣透解郁,并能调和胃气。
使用本方,要先煮栀子以取其味,后纳豆豉以取其气。
《名医类案》载江应宿治验:蕲相庄患伤寒十余日,身热无汗,怫郁不得卧,非躁非烦,非寒非痛,时发一声,如叹息之状。
投以栀子豉汤一剂,十减二三。
再以大柴胡汤下燥屎。
怫郁除而安卧,调理数日而起。
笔者每用栀子豉汤时,多与《金匮要略》麦门冬汤合用,治疗热病后肺胃阴伤,虚火上炎所致的失眠症,取其清养肺胃,收敛虚火之功。
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妇人病》篇云:“妇人脏躁,善悲伤欲哭,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脏躁属神志病变,意谓心肝血虚,神不安宁,以致神志躁扰不宁。
临床见证多为发作性,情绪容易冲动,知觉过于敏感或迟钝,心烦失眠,时而哭泣,时而郁闷不语,大便燥结等。
有人指出,本方对于严重的神经衰弱、癔病、舞蹈病、癫、狂、痫、小儿多动症等,凡呈现阴虚阳亢,而表现为口干、心烦急迫难忍之状者,多服此方,自然取效。
笔者曾治疗一女青年,因失恋而情绪异常,时而默然少言,时而哭泣不止,夜难入寐,病发月余,仅作针灸治疗。
脉弦细数,舌质红赤,苔少。
属脏躁病。
拟生甘草30g,小麦10g,大枣15枚(切),炒枣仁30g,竹叶10g,灯心5g。
煎服3剂,未再哭泣,夜能入寐4~5个小时。
仍郁郁而闷,表情淡漠。
上方加石菖蒲10g,麦冬30g。
继服10余剂,夜寐安然,诸症告失。
是方小麦养心气,护心阴;甘草、大枣甘润缓急。
正合《素问·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旨。
此方亦治男子。
岳美中先生在青年时期,曾治一男子,喜笑无常,不时欠伸,状如“巫婆拟神灵”,投甘麦大枣汤,药尽7剂而愈。
百合知母汤及百合地黄汤《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有治疗百合病的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等类方。
虽然原文并未言及治疗失眠症,但历代医家用于治疗失眠症者不乏其例。
其因有二,一是百合病的一种症状就有“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的“躁不得卧”症(成无己语);二是百合味甘性平,本是一味清心润肺,益气安神良药。
这样,药证合拍,用于失眠症的治疗,自然顺理成章。
何任先生认为“余遇患热性病之后阶段,有口苦,尿黄或赤,并有某些神经系统见证者,往往先考虑分析其是否符合本病。
”(《湛园医话》)笔者曾治一产妇,32岁,由于出血过多,产后体质虚弱,低热半月,热退后,遗患口苦咽干,五心烦热,入夜难眠,并有手足汗出。
舌质嫩红,舌尖赤,苔少,脉细数。
脉证合参,显系心肺阴虚,热伏阴分所致。
拟方:生百合30g,知母10g,生地15g,青蒿30g,地骨皮30g。
初投3剂,汗出已止;又服1周,夜眠5~6小时,且口苦咽干已无,舌上布津。
恐其药物过凉伤气,遂去青蒿、地骨皮,加入生山药30g,继服10剂而安。
半夏秫米汤《灵枢·邪客》篇记载了一首治疗失眠的名方,即半夏秫米汤。
其形成是因是由于卫气不得入于阴分,形成阴虚,故夜间不能合目而失眠。
并说此方对于新发之病,有“覆杯而卧”的效果。
卫气不得入于阴分,何以用半夏秫米汤?伯高仅用交通阴阳几字概括之。
后世医家虽多论及,但切中要害者莫如清代吴鞠通。
他在《温病条辨》下焦篇中特设条文:“温病愈后,嗽稀痰而不咳,彻夜不寐者,半夏汤主之。
”卫气何以不能下交阴分而形成阴虚?是由“胃居中焦,为阳气下交之道路;中寒饮聚,致令阳气欲下交而无路可循,故不寐也。
”半夏逐痰饮而和胃;秫米补阳明燥气之不及,而渗其饮,饮退胃和,寐可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