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言语识字寓言两则2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2《寓言二则》生字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2《寓言二则》生字课件

笔顺:
造句:她看起来很疲倦。
造句:妈妈劝说他要保持整洁。
diū
音序:D 结构:上下
偏旁:厶 笔画数:6
组词:丢失 丢掉 弄丢
笔顺:
造句:他将饮料瓶丢进可回收垃圾桶。
jīn
音序: J
结构:上下
偏旁:⺮ 笔画数:12
组词:筋斗 青筋 筋骨
笔顺:
造句: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

音序: P
结构:半包围
偏旁:疒 笔画数:10
组词:疲倦 疲劳 疲惫
niào
音序: N 偏旁:尸 组词:尿布 笔顺:
结构:需要用尿不湿。
zuān
音序: Z 偏旁:钅 组词:钻研 笔顺:
结构:左右 笔画数:10 钻洞 钻孔
造句:小兔子钻回了自己的窝里。
quàn
音序: Q 偏旁:又 组词:劝说 笔顺:
结构:左右 笔画数:4 劝和 劝告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2寓言二则生字课件
根据部编版教材整理 二年级语文下册
1 寓言二则
2
会写字
wáng
音序: W 偏旁:亠
结构:独体 笔画数:3
组词:逃亡 死亡 阵亡
笔顺:
造句:洪水时应该往高处逃亡。
láo
音序: L
结构:上下
偏旁:宀 笔画数:7
组词:牢固 牢房 监牢
笔顺:
造句:牢房是非常坚固。

寓言二则二年级下册课堂笔记

寓言二则二年级下册课堂笔记

寓言二则二年级下册课堂笔记
以下是《寓言二则》二年级下册的课堂笔记,供您参考:
一、课文内容
《寓言二则》是由两则寓言故事组成,分别是《坐井观天》和《亡羊补牢》。

二、《坐井观天》寓意
坐井观天,出自《庄子·外物》,原文是:“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 比喻眼光狭小,见识短浅。

三、《亡羊补牢》寓意
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楚策四》,原文是:“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及时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
继续受损失。

四、课堂重点
1. 掌握生字词,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 学会从寓言故事中提炼寓意,并应用到生活中。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课堂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并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2. 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新意识,让他们在寓言故事中得到启示和感悟。

六、课堂活动
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寓言故事的内容和寓意,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寓言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

3. 创作活动:让学生根据寓言故事的寓意创作短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生字词学习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生字词学习

会认字:y&z9 y1n k0 b^ l1o di`o寓沿牢拼音街ji8 f`ng xi$ d^ di$ hu@坊修堵悔则渴补丢叼会写字:w1ng di$ z9di`o亡丢则拼音h8 k0 b^ y-叼喝渴补夜y&寓言寓意寓教于乐公寓寓言通常是一篇含有道德教育或警世智慧的短篇故事。

z9规则法则昨天在报纸上读到一则关于篮球巨星姚明的新闻。

y1n井沿沿岸沿海沿途沿着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k0口渴渴求渴望打了半个小时的篮球,我口渴了。

b^补充修补填补这件衣服不小心被挂破了一块,但修补一下还可以穿。

l1o亡羊补牢牢房牢记牢不可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di`o叼走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ji8街灯街道街区大街街头巷尾街坊劝他堵上那个窟窿。

f`ng街坊牌坊作坊磨坊小区里的街坊都很和睦,有什么事大家都会互相帮助。

xi$修补修复修建修理爸爸正在认真地修理着我的电脑。

d^堵上堵车堵塞堵住拥堵他堵上了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di$丢失丢丑丢掉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hu@后悔悔改悔恨反悔追悔莫及他后悔没有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w1ng 亡羊补牢亡国逃亡死亡家破人亡昨天他家的水管漏了一天的水,今天才修好,也算是亡羊补牢吧。

独立结构部di$丢失丢丑丢掉丢脸丢面子丢三落四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上下结构部z9一则寓言规则法则以身作则昨天在报纸上读到一则关于篮球巨星姚明的新闻。

左右结构立刀旁di`o 叼走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左右结构口字旁h8喝水喝西北风喝粥吃喝玩乐我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左右结构口字旁k0口渴渴求渴望饥渴难忍望梅止渴打了半个小时的篮球,我口渴了。

左右结构三点水b^亡羊补牢补充修补填补这件衣服不小心被挂破了一块,但修补一下还可以穿。

左右结构衣字旁y-黑夜夜晚夜色深夜夜长梦多夜深人静夜晚,周围静悄悄的,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二年级语文下:寓言两则 2

二年级语文下:寓言两则 2

二年级语文下:寓言两则 2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正确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的意思,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含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

谁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教师小结:寓言故事中都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教师举例说明)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

首先我们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

二、学习新课1、自读《揠苗助长》,学习生字2、检查自学生字的效果。

3、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读生字。

4、再读课文,了解寓言的大致意思。

(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指名在全班交流。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5、根据寓言内容,思考问题,读懂课文。

(1)种田人见到自己田里的庄稼总是不长,他的心情怎样?在文中画出最能表现心情的词语(焦急)引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要把种田人的焦急的心情表现出来)(2)种田人怎样做的?指名朗读课文的相关段落。

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6、小组讨论:种田人觉得这种做法怎样?你觉的他这种做法怎样?从总算一大截理解种田人的心情。

7、这则寓言最后的结果怎样?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小组交流,指名在班上说一说)三、拓展学习你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故事中种田人那样的人?你想对那个种田人说点什么?(先在小组里说说,再在全班交流。

)四、小结课文。

引导学生总结这则语言的含义。

(凡事都有它的自身发展的规律,如果违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就会把事情弄糟。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揠苗助长》这个成语故事。

2、说说《揠苗助长》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学习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

1、自由读课文。

根据题目大致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理解亡丢失。

牢这里指羊圈。

2、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出示生字,指名读。

开火车读。

3、朗读课文,探究学习。

那个养羊人为什么丢了两次羊?后来为什么没再丢羊?同桌互相说全班交流。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组27.寓言两则第二课时PPT课件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组27.寓言两则第二课时PPT课件
惠安兴隆小学
“ 寓”,寄托。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 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 的性质。
ya`
揠苗助长
课文讲了什么 小故事?
读文要求:
认读生字,读准字音,把课 文读准确,读流利,并标出自然 段序号。
我会 认

yà jiāo
寓 揠焦
chuǎn
jié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好焦急—焦禾急—苗长得太慢; 好办法— 把禾苗一颗一颗往高里拔;
好辛苦— 从中午一直拔到太阳落山, 弄得筋疲力尽;
好结果— 力气总算没白费; — 禾苗都枯பைடு நூலகம்了;
好愚蠢— 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 急于求成。
种田人,我想 对你说……
揠苗助长解释为:揠,拔。把苗 拔起,以助起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 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 情弄糟。
你还知道生活中是关于“揠苗助长”的类 似情况?
焦费 望算
第二年,这位种田人听从了儿子的劝 告,从揠苗助长的这件事情中得到了教 训,他耐心地给禾苗——、——、——、——, 禾苗一天天地长高了,终于得到了好收 成。他高兴地对儿子说:“————!” •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词汇讲解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词汇讲解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词汇讲解《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是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中的两篇寓言故事,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是学生能结合自身的生活实质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我们在此整理了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词汇讲解,供大家参阅,期望大家在阅读流程中有所收获!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词汇讲解【揠苗助长】用拔高禾苗的方法协助禾苗长高。

常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进步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巴望】盼望,急切地期望。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枯死】失掉水份而干死。

【守株待兔】守在树桩旁边等待撞死在树桩前的野兔。

比喻存在侥幸心理的人,期望得到意料之外的收获,结果一无所获。

【乐滋滋】形容因认可而喜悦的样子。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词汇积累【同义词】焦急──着急巴望──盼望忽然──突然筋疲力尽──筋疲力竭【反义词】筋疲力尽──精力充沛乐滋滋──悲切切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建议1、识字教导:学习本课生字,要鼓励学生使用多种办法主动独立识字。

如:⑴带词识字。

在默读时画出生字和生字所带的词汇,反复读几遍,然后可多组几个新的词汇巩固对字音与字义的认识。

要提醒学生注意,本课要认的生字中,喘、守、撞、桩、锄都是翘舌音,窜、此是平舌音。

⑵动作模拟识字。

如:喘,作喘气状。

⑶结合生活经验识字。

如:撞,下课了猛跑就轻易撞伤人。

⑷熟字加偏旁识字。

如:桩、窜、锄。

但要注意窜跟串、锄跟助读音有哪些不同。

学生自学后可让他们互相交流好的识字办法。

教师表彰有个性有创意的识字办法。

2、写字教导:⑴写正确:丢字是上下结构的字,中间的竖不可以与下边的撇折合写成一笔。

焦上的隹字是四横,不可以少写一横。

算字中间是目,不是日,可以这样提醒学生:计算要用眼睛。

费字上面的弗要先写弓字,再写撇、竖。

望字上面的是亡字的变形写法,竖折改为竖提,右边没有点。

⑵写美观:守字的宝盖应大一点,下面寸字的横不宜超出宝盖的两边。

二年级寓言二则课文

二年级寓言二则课文

二年级寓言二则课文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亡羊补牢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揠苗助长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亡羊补牢的意思:丢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迟。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牢:牲口圈。

揠苗助长的意思: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也说拔苗助长。

揠苗助长出自:宋·吕本中《紫微杂说》:“揠苗助长;苦心极力;卒无所得也。

”释义:揠苗助长;苦心用力;结果什么都得不到的。

拼音:yàmiáo zhùzhǎng示例:学习要循序渐进,急于求成,只能是揠苗助长,得不偿失。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精选10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精选10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篇1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教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

言:讲道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4.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

我们先学习寓言。

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寓言两则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寓言两则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寓言两则守株待兔.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

一年四季,早上天一亮就起床,扛着锄头往田野走;傍晚太阳快落山了,又扛着锄头回家。

他实在是很辛苦。

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

野兔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

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桩子上,折断脖子死了。

农夫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

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

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

第二天,农夫照旧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

守株待兔他干一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瞄、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桩上。

就这样,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该锄的地也没锄完。

直到天黑也没见到有兔子出来,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第三天,农夫来到地边,已完全无心锄地。

他把农具放在一边,自己则坐在树桩旁边的田埂上,专门等待野兔子窜出来。

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

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

而农夫地里的野草却越长越高,把他的庄稼都遮盖掉了。

农夫因此成了宋国人议论的笑柄。

现在如果还要用以前的方法来治理现在的人民,就象守着一棵树等兔子来撞一样.揠苗助长.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

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他的儿了很纳闷,第二天跑到田边一看,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二年级语文下册 寓言两则 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 寓言两则 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7 寓言两则课前透视:本课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

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

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个是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

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载。

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

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信息资料:生字词语卡片、课件或课文插图、课文内容的录音或录像。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查字典引入新课1.板书:寓言两则。

2.用部首查字法查“寓”。

借助拼音认读生字,理解新词“寓言”、“寓意”。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含着某种意思。

“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

“两则”就是二条。

)3.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

(出示课题:揠苗助长)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1.“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读一读这个故事。

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读完后想一想“揠苗助长”的意思。

(学生自由读课文)2.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了表示“揠苗”意思的词语和句子,用笔准确地画出来。

(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3.出示句子:“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这句话具体告诉了我们“揠苗”的意思。

二年级语文下寓言两则2

二年级语文下寓言两则2

这个人后来怎么做的呢?
从此他丢下了 锄头,整天坐在树 桩旁边等着。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
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
稼全完了。
学了这篇寓言,你想对种田人说些什么, 请你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小结: 靠碰运气是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的,只有实实在在去做,才能有收获。
想一想
其实像种田人一样,因为一次碰到 好运气,就想永远靠碰运气过日子的人,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你能说一说吗?
板书设计
同学们,这一课学习的生字你们都掌握 了吗?现在大家来检验一下,点击下面的视 频开始听写吧!
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 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 ——高尔基
课后习题答案
1.读读说说默读课文。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1)默读指导:默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词语的意思,
进入故事情节。 (2)老师指导:讲故事时,要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讲, 可以适当加上自己的表情及动作。
学习第4自然段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质疑: 禾使禾苗快快长高呢? 假如你是儿子,看到枯死的禾苗, 想对农夫说什么?
小结:
做事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不但好事会变成坏 事,而且还要受到惩罚。
守株待兔
整体感知
读课文,想一想:
2.读读想想去掉带点的词,句子的意思和原来一样吗?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种田人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参考答案:三个句子去掉带点的词语后,意思和原来的 句子不大一样。第一个句子去掉“好像”一词后,就是肯定 禾苗没有长高,而原句表达的意思是禾苗长得慢,那个人感
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
什么原因,野兔要这么慌乱地从树林 了跑出来,四人小组想象野兔“窜”的种 种原因。 后面有猎人追赶 受伤了 有野兽追击 他想到森林外面去玩一玩 他和别的野兔比赛跑步

二年级下册言语识字寓言两则2

二年级下册言语识字寓言两则2

二年级下册言语识字课教学设计:《寓言两则》第十五小学杨蓉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会认14个生字。

2、积累本课25个四字词语。

3、了解《囫囵吞枣》和《滥竽充数》这两个寓言故事以及它们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会认14个生字,积累丰富的词汇。

教学难点:培养识字兴趣,了解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课前热身:“我来比划你来猜”范围:生活用品人体部位动物运动项目师:今天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他叫“小溜溜”,他特别羡慕爸爸可以坐着飞机、火车、轮船去全国出差,这一天,小溜溜在自己的额头上贴了一张邮票,突然邮筒张大了嘴巴把他吞了下去,从此,他开始了一段奇异的旅行。

师:第一站寓言王国,猜出这些寓言故事的名称,你就可以和他一起出发。

一、看图猜寓言激趣揭题。

课件出示六幅图,学生看图猜猜是哪个寓言故事。

(学生说,老师依次出示寓言名称。

)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寓言还真不少啊,小溜溜的收获可不小,他决定和同学们一起畅游寓言王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33课《寓言两则》二、学习《囫囵吞枣》1、看图引出《囫囵吞枣》师生共同板书“囫囵吞枣”齐读课题。

2、认记“囫囵”拓展带有“仑”的字。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同学们记住这两个字?(学生交流)随机拓展带有“仑”的字。

(学生说老师板书)3、读《囫囵吞枣》学习“恍和悟”并感知寓意。

师:囫囵吞枣到底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72页,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主读文。

)课件出示:从前,有个()的人,听别人谈论生梨和枣的吃法后(),得意的说:“,这样就()。

”在场的人()。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自作聪明”“恍然大悟”师:“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师生交流)师:谁能用“恍然大悟”说一句话?课件出示“巧嘴巴”这个人恍然大悟,悟出了什么?出示(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咽不嚼。

)师:旁人为什么都笑了?(师生讨论)过渡小结:对,即便是吞下去也无法消化我们学习也是如此,不分析,不理解,囫囵吞枣的学也是无法将所学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认14个生字。

2、积累本课25个四字词语。

3、了解《囫囵吞枣》和《滥竽充数》这两个寓言故事以及它们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会认14个生字,积累丰富的词汇。

教学难点:
培养识字兴趣,了解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我来比划你来猜”
范围:生活用品人体部位动物运动项目
师:今天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他叫“小溜溜”,他特别羡慕爸爸可以坐着飞机、火车、轮船去全国出差,这一天,小溜溜在自己的额头上贴了一张邮票,突然邮筒张大了嘴巴把他吞了下去,从此,他开始了一段奇异的旅行。

师:第一站寓言王国,猜出这些寓言故事的名称,你就可以和他一起出发。

一、看图猜寓言激趣揭题。

课件出示六幅图,学生看图猜猜是哪个寓言故事。

(学生说,老师依次出示寓言名称。


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寓言还真不少啊,小溜溜的收获可不小,他决定和同学们一起畅游寓言王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33课《寓言两则》
二、学习《囫囵吞枣》
1、看图引出《囫囵吞枣》
师生共同板书“囫囵吞枣”齐读课题。

2、认记“囫囵”拓展带有“仑”的字。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同学们记住这两个字?(学生交流)随机拓展带有“仑”的字。

(学生说老师板书)
3、读《囫囵吞枣》学习“恍和悟”并感知寓意。

师:囫囵吞枣到底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72页,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主读文。

)课件出示:
从前,有个()的人,听别人谈论生梨和枣的吃法后(),得意的说:“,这样就()。

”在场的人()。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自作聪明”“恍然大悟”
师:“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师生交流)
师:谁能用“恍然大悟”说一句话?课件出示“巧嘴巴”
这个人恍然大悟,悟出了什么?出示(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咽不嚼。

)师:旁人为什么都笑了?(师生讨论)
过渡小结:对,即便是吞下去也无法消化我们学习也是如此,不分析,
不理解,囫囵吞枣的学也是无法将所学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

师:此时,小溜溜想起了自己,读课文总是《囫囵吞枣》不觉得有些脸红,悄悄的溜了。

师:不知不觉中他溜到了寓言王国的装模作样市,在这里他又会受到怎样的启示呢?
二、学习《滥竽充数》
1、播放《滥竽充数》录音,出示自学提示:
听录音,用”——“画出文中的四字词语,听完后把你画出的四字词语认真的读一读。

汇报:你都画出了哪些四字词语呢?学生汇报,老师课件出示所有词语。

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浪荡子弟技艺高超摇头晃脑惟妙惟肖心安理得欺君之罪魂不附体考虑再三溜之大吉
2、学习《滥竽充数》中的四字词语,
开火车读词语。

师:人们通常在什么情况时才会“考虑再三”?
“争分夺秒”比比谁在短时间内记得多。

3、引导讨论:南郭先生为什么要溜之大吉?引出“揭”和”馅”课件出示“揭穿露馅”“揭穿”词语接龙,“馅”抓“飠字旁”理解。

4、体会寓意。

讨论:《滥竽充数》比喻的是哪些人呢?
小结:寓言故事就是讲复杂的道理,寄托在一个简单的故事当中。

师:寓言王国的装模作样市让小溜溜明白了,要做一个有真才实
学的人,不能不懂装懂。

我还是快快溜了吧。

在火车的咔嚓咔嚓声中,小溜溜溜进了
三、学习“我会记”中的12个四字词语。

课件出示:
淋漓尽致和蔼可亲竭尽全力雪上加霜
微波粼粼崇山峻岭生机勃勃受益匪浅
不可理喻荡气回肠
1、学生自己读一读,如果有不会认的字请同桌帮忙。

2、开火车读
3、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四字词语说一段话。

4、生字脱离词宝宝,再认一认。

重点认记“竭和峻”
区别练习:竭力歇息口渴喝水
出示图片区别:险峻英俊
六、我的收获园(随堂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