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高教-黄顺基-目录标题页码-详细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概论-各章内容提要及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各章内容提要及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各章内容提要及思考题《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要求和教学要点)导论教学要求:了解自然辩证法的对象、性质和内容;认识自然辩证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0.1自然辩证法及其学科地位0.1.1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哲学学说。

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不断丰富发展着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0.1.2 自然辩证法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自然辩证法与哲学、自然科学、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自然辩证法与哲学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逻辑相并列。

作为重要分支,自然辩证法集中研究和主要适用于自然领域和科学技术领域。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一个层次,是具有相对性的哲学学科。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都以自然界作为研究对象,二者具有密切联系,但不能相互代替。

自然科学各门类运用特殊方法研究自然界的特殊领域以探索其探索特殊规律。

而自然辩证法是对自然界进行总体考察,研究带有普遍性的哲学问题。

自然辩证法研究要以自然科学为中介,植根于自然科学对自然界的实证研究。

自然辩证法指导自然科学研究,具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自然辩证法与历史上自然哲学有理论渊源联系。

古代和近代的自然哲学包含一些合理思想和观点,创立自然辩证法也吸取了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合理因素。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是一种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哲学思潮,包含了丰富的科学内容和不少合理的分析,自然辩证法研究应当而且可以吸收和借鉴其合理因素。

但自然辩证法与它们在指导思想、研究方法和基本观点上有着原则区别,自然辩证法可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

(2)在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马恩 克服了培根经验论和形而上学的缺陷, 克服了笛卡儿唯理论中唯心主义的倾向, 把他们的归纳法和演绎法辨证地结合起 来。批判了康德的先验论和黑格尔的理 念论的唯心主义观点,并对他们的思维 能动性进行唯物主义的改造,第一次把 社会实践放到认识论的首要地位,从而 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科 学方法论。
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对象、 内容和性质 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一个重
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 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 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 自然辩证法的对象:作为客体的自然界(人 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和实 践活动,以及作为上述对象研究中介的科学 技术。
马克思、恩格斯充分重视科学对社会生活的意
义。 自然科学的新进展要求对之作出符合辩证法的 解释。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完整体系中的一环。


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那个时代的全部自然科学进行哲学概 括。 证明辩证法的普遍规律不仅表现在人类生活(社会思维)中, 也表现在自然界中,从而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奠定自然科学 基础。
第一节 古代自然科学和朴素辩证法自然 观
一、朴素自然观的科学背景
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主要内容包括: 农业技术 技术: 纺织技术 建筑技术 天文学:托勒密 数 学:欧几里德 力 学:阿基米德 地心说 几何学 静力学
科学:
二、古代朴素辩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1、万物的本原
古代自然观在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 都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本原:希腊文原意是“开始”的意思,即构成世界 的根源、元素、始基或共同基础,万物起始于它, 又都复归于它。 本原概念的提出,是古希腊人对纷呈杂多的现 象世界进行整体性、统摄性把握的开端,它不 仅说明了自然万物的初始状态,而且通过探求 这个统率万物的隐藏的内在实质,追溯其生灭 过程,揭示自然界固有的整体联系。

《自然辩证法概论》目录标题页码

《自然辩证法概论》目录标题页码

第一章 绪论P1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的要旨P1一、自然辩证法的要义P1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P2三、自然辩证法的内容P4四、自然辩证法的性质P5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P6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P6二、自然辩证法的传播P7三、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P10四、与自然辩证法密切相关学科的发展P11第一篇 自然观第二章 自然观的演变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 P17第一节 古代朴素自然观P17一、史前的原始自然观 P17二、古代中国的朴素自然观 P18三、古希腊的朴素自然观 P19四、欧洲中世纪的宗教自然观P21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泛灵自然观P23一、世俗化的兴起P23二、文艺复兴运动P23三、宗教改革运动P25四、航海探险活动P26五、自然观 P26第三节 近代机械自然观P31一、科学的兴起与机械自然观的形成P31二、机械自然观与近代科学的繁荣P34三、机械自然观的困惑与局限P38第四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P41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来源P41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哲学思想来源P44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要义P47第三章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P51第一节 自然界的物质存在 P51一、自然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P51二、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P54三、自然界物质的统一性 P56第二节 自然界物质存在的系统 P58一、自然界物质的系统 P58二、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内部关系P61三、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外在方式P64第三节 自然界的演化发展 P68一、自然界演化的过程 P68二、自然界演化的方式 P72三、自然界演化的规律性 P76第四章 辩证唯物主义的人与自然P82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确立 P82一、人从自然的分化P82二、人与自然的对立P85三、人与自然的统一P88第二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空间 P90一、生产实践与天然自然 P90二、科学实践与人化自然 P93三、技术实践与人工自然 P95第三节 人和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P98一、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困惑P98二、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依据 P101三、可持续发展 P103第二篇 科学论与科学方法论第五章 科学的含义及其价值观 P107第一节 科学的界定 P107一、科学一词的来源P107二、科学的定义 P109三、科学的本质属性P111第二节 科学的构成 P113一、科学知识 P113二、科学方法 P115三、科学思想 P117四、科学精神 P118第三节 科学的力量 P121一、认知力 P121二、生产力 P122三、精神力 P124四、社会力 P126第四节 科学与非科学 P128一、科学的划界 P128二、科学与伪科学、反科学 P130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P131四、科学与后现代 P133第五节 科学的价值观 P134一、科学的价值 P134二、中立说 P137三、负荷价值说 P138第六章 科学认识与思维活动P141第一节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P141一、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P141二、科学问题及其特性 P143三、科学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P145四、科研选题及其步骤 P146五、科学选题的基本原则P148第二节 科学事实与观察实验P149一、科学事实及其特征 P150二、观察P151三、实验P152四、观察实验的哲学问题P154第三节 科学语言与科学抽象P156一、科学语言P157二、科学符号P158三、科学概念P159四、思想模型P161第四节 科学规律与科学思维P162一、科学规律P163二、逻辑思维P164三、非逻辑思维 P167四、创造性思维 P168五、数学思维P170六、系统思维P171第七章 科学检验与科学理论P174第一节 科学假说及其检验 P174一、科学假说及其特性 P174二、科学假说的检验 P176三、证实与证伪的复杂性P178第二节 科学理论及其评价 P179一、科学理论及其逻辑结构 P180二、科学理论构建的方法P181三、科学理论的功能 P183四、科学理论评价的基本准则 P185第三节 科学理论的演变P186一、科学理论演变的动力P186二、科学理论演变的模式P189三、科学的门类结构与成长 P192第三篇 技术论与技术方法论第八章 技术的含义及其价值观 P197第一节 技术的本质与特性 P197一、技术的源与义 P197二、技术的概念 P199三、技术的本质 P200四、技术的特性 P202五、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P204第二节 技术门类与技术系统P205一、技术的构成 P205二、技术的分类 P208三、技术的形态 P210四、技术系统的结构P211第三节 技术价值与技术观 P213一、技术价值P213二、工程主义传统与人文主义传统P215三、中立说与负荷价值说P217四、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决定论 P219五、技术伦理P221第九章 技术活动与技术方法P223第一节 技术创造的一般过程与技术方法 P223一、技术活动与技术创造的一般过程P223二、技术活动与技术方法P225三、技术方法的特征P227第二节 技术预测P228一、技术预测方法及其特点 P229二、技术预测的基本程序及其原则P230三、技术预测的方法类型P232第三节 技术评估P234一、技术评估及其特点 P234二、技术评估的原则和基本步骤P235三、技术评估的方法P237第四节 技术发明P239一、技术发明及其特征 P239二、技术发明的一般过程P240三、技术发明的构思方法P242第五节 技术设计P244一、工程技术与技术设计P244二、技术设计特征和作用P246三、技术设计方法论及流派 P248四、技术设计的要素与原则 P249五、技术设计的一般方法P251第十章 技术产业与技术发展P253第一节 技术创新与创新系统P253一、技术创新定义、特征和分类P253二、技术创新主体与参与者 P256三、技术创新模式 P259 四、创新系统P261第二节 技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 P264一、技术创新集群与技术产业 P264二、产业创新与产业革命P266三、高技术及其产业化 P269第三节 技术发展P271一、技术的社会生产P271二、技术发展的动力P272三、技术的演变与进化 P274四、技术科学化与技术科学 P277第四篇 科学技术与社会第十一章科学技术的社会基础 P281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系统P281一、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P281二、科学技术社会系统的结构 P283三、科学技术界的社会分层 P285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P286一、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基础 P286二、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演变 P288三、科学技术体制 P291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规范P293一、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规范 P293二、技术共同体的社会规范 P294三、科学技术交流与同行评议 P295四、科学技术奖励系统 P296第十二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塑P299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补 P299一、科学技术实践与社会实践的互补P299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结构互补P301三、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功能互补P302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P304一、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的碰撞与融合P304二、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互动 P307三、科学技术与政治P308第三节 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的变革P311一、近代第一次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P311二、近代第二次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P314三、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 P316第十三章科学技术的社会调控 P319第一节 自由探索与社会干预P319一、自由探索的依据与限度 P319二、社会干预的必要P321三、内在探索与外资干预的张力P322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支持P324一、思想观念P324二、硬件设施P326三、软件资源P328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控制P331一、科学技术社会控制的问题 P331二、科学技术社会控制的对象 P333三、科学技术社会控制体系 P334第四节 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与科学技术政策 P337一、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P337二、科学技术政策 P338三、科学技术资源的配置P340。

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高教版课后答案

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高教版课后答案

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

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1.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

它强调自然界存在的客观性、物质性和发展的规律性,冲破了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羁绊,传承了古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传统。

2.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

它培植了求实和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它促进对自然界的认识从注重神学教义到注重经验事实、从注重思辨和想象到注重观察、实验和数学推理、从注重把宗教作为判定认识标准到注重把实践作为判定认识标准的转变;它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科学方法分门别类地研究自然界。

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系统自然观:1.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2.它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概论完整版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概论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概论*中西方自然观差异【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集成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批判地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并以19世纪的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形成的关于自然界极其人类的总的观点.论述题1: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都是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系统自然观1.概念: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是在概括和总结现代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的认识.2.特征:提出了系统的存在和演化思想;强调了自然界的复杂性与简单性、生成性与构成性、线性和非线性的辩证统一.3.*意义:(1)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理论方面的发展;(3)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4)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人工自然观1.概念: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对人工自然界的存在、创造与发展规律及其与天然自然界的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而形成的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总的观点。

2.特征:注重强调实践的作用和意义,主张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统一.3.*意义:(1)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2)使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成为既反映天然自然界又反映人工自然界的科学的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1.概念:是关于人与生态系统辩证关系的总的观点.是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依据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成果,对人类和自然界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2.现实根源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

3.特征:强调了科学技术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4.*意义:(1)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了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2)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确认人的主体地位,推进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件ppt模板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件ppt模板

演化动力
演化规律
自然界演化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如质 量守恒、能量守恒、熵增原理等,这 些规律制约着物质运动和变化的范围 与方向。
自然界演化的动力来自于物质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能量流动,这些力量推动 着物质形态的变化和生命的繁衍。
自然界的规律与范畴
自然规律
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规律,如万 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达 尔文进化论等,它们揭示了自然 界中不同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和
制约关系。
自然范畴
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范畴,如时 间、空间、质量、能量、生命等, 它们是对自然界不同方面的本质
概括和认识。
规律与范畴的关系
自然规律和自然范畴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规律是范畴的具体表 现形式,范畴是规律的抽象概括。
03 科学技术与自然界的辩证 关系
科学技术对自然界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自然界的积极影响
社会关系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还依赖于各种社会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如家庭、 国家、民族等,这些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式。
人类社会的演化发展
封建社会
奴隶制社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 入了奴隶制社会,生产关系发生 了变化,出现了阶级和剥削。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类 社会进入了封建社会,生产关系 更加复杂,阶级和剥削更加严重。
人类社会需要加强对 科学技术的管理和监 督,避免其负面影响 和风险。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历史背景
回顾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从 古代的朴素辩证法到现代的科学 辩证法,强调其作为科学方法的
普遍性和特殊性。
主要内容
概述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主要 观点和理论体系,包括自然界的物 质性、运动性、规律性以及人与自 然的互动关系等。

《自然辩证法概论》高教-黄顺基-目录标题页码-详细

《自然辩证法概论》高教-黄顺基-目录标题页码-详细

绪论 1 第一节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1一、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与范围 1二、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 4三、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与社会 5第二节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6一、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6【(一)创立时期(马恩劳动工具、生产力)(二)发展时期(物质消失说、唯能论、科学社会学、科学学、技术文化学)】二、20世纪中叶以来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12【自然观(系统、生态)、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和社会】第三节自然辩证法和中国现代化20一、建国初期20二、工业化时期20三、改革开放期21 第一编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一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25 第一节古代自然科学和朴素辩证法自然观25一、古代科学的萌芽及其自然哲学形式25二、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思想【1.万物的本源 2.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3.“自然”的涵义】三、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27【1.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历史渊源】第二节 16世纪、17世纪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29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29【1.近代科学的诞生:哥白尼革命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牛顿力学】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形成31【1.机器的自然图景 2.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拉普拉斯决定论】三、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的重大贡献和局限性33【1.重大贡献 2.性质与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不彻底性)】第三节 19世纪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35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35【1.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理论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1)星云说(2)地质“渐变论”(3)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4)尿素的人工合成(5)细胞学说(6)生物进化论(7)电磁场理论(8)元素周期表】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37【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直接先驱:德国古典自然哲学(康德、黑格尔)、2.马恩对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的批判和继承】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39【1.基本思想和特征 2.重大意义】第二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系统自然观44 第一节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系统自然观的产生44一、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在自然科学基础44【1.现代自然科学革命概况 2.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分子生物学 3.系统科学】二、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和思想47【1.从存在到演化 2.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 3.简单性和复杂性的统一】三、系统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49【1.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提供了系统的思维方式】第二节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51一、系统: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51【1.何为“系统” 2.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二、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53【1.开放性 2.动态性 3.整体性 4.层次性】三、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结构层次57【1.自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无穷嵌套的立体网络结构的自然图景】第三节自然界的演化59一、自然演化的不可逆性和自然的进化59【 1.“演化”和“进化”2.自然演化的不可逆性(1)可逆和不可逆(2)时间之矢(3)现实的自然过程是不可逆的3.自然界的进化:有序化和对称性破缺(1)序、有序和无序(2)对称和破缺】二、自然系统演化的基本方式62【1.分叉:稳定性和不稳定性 2.突现:突发性、间接性和不可预测性 3.“内在随机性”:确定性和随机性】三、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65【 1.开放性、远离平衡态 2.非线性相互作用 3.涨落:“生序原理”】四、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67【 1.恩格斯关于物质永恒循环的思想 2.自组织理论与混沌理论:进化和退化的交替3.现代宇宙学对于未来演化趋势的推断】第三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70 第一节马恩的生态思想70一、马恩的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70【 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环境创造人类,人类也创造环境3.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4.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5.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二、马恩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73【 1.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 2.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3.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4.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第二节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和科学基础76一、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生态危机”76【 1.“生态危机”的概念2.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1)人口激增(2)自然资源消耗、短缺(3)环境污染】3.对于“生态危机”的反思】二、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生态科学”80【 1.作为人类“生存之科学”的生态学 2.生态理念和生态规律】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82【1.生命系统、2.整体性、3.自组织的开放系统、4.动态平衡系统、5.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第三节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83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提出83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84【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原则、2.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原则、3.人类根本利益和行动的共同性——共同性原则、4.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公平性原则】三、生态文明: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途径86【三个层面:物质生产层面、社会制度层面、思想观念层面】第二篇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第四章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91 第一节科学的本质91一、科学的涵义及性质91【 1.科学的涵义(本质) 2.科学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性质】二、科学的本质属性94【 1.客观真理性 2.可检验性 3.系统性 4.主体际性】三、关于科学划界的标准95【逻辑经验主义、批判理性主义(波普尔)、科学历史主义(库恩)、科学实在论(邦格)】第二节科学知识的构成97一、科学事实97【 1.科学事实及其类型 2.科学事实的特点及作用】二、科学定律99【 1.科学定律及其特征 2.科学定律及其作用】三、科学假说100【 1.科学假说及其特点 2.科学假说的作用】四、科学理论101【 1.科学理论及其构成 2.科学理论的特征】科学事实、定律、假说、理论的辩证关系103 第三节科学价值103一、科学价值103【 1.价值与科学价值 2.科学的内在价值 3.科学的社会价值4.西方的科学价值观【(1)科学价值中立说、(2)科学负荷价值说】二、科学精神107 第五章科学认识的形成109 第一节科学问题的提出109一、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109【 1.科学研究从科学问题的提出开始 2.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二、科学问题的选择111【 1.选题的重要意义 2.选题的基本原则(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社会需求)】三、科学问题的条件和转换113【 1.科学问题的条件 2.科学问题的转换】第二节科学事实的获取114一、观察与实验是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114【 1.科学观察的特点和功能 2.科学观察的基本原则 3.科学实验的特点和功能】二、模拟实验中模型方法的应用116【 1.模拟方法的重要意义 2.模拟实验中的实物模型 3.模拟实验中的数学模型4.计算机仿真模型】三、观察实验中重要的认识论问题118【 1.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2.微观领域中仪器的影响问题 3.观察实验中的偶然性】第三节科学假说的形成120一、假说的形成与科学问题的解答120【 1.分析科学问题的方法 2.假说形成的基本条件(一致对应性、可解释性、可预测性)】二、经验定律型假说的形成方法121【 1.经验定律假说的特点及类型 2.经验定律型假说是概括的成果 3.数理统计方法在概括中的应用】三、原理定律假说的形成——溯因方法(猜想、试错)123【 1.原理定律型假说的特点 2.溯因方法与科学猜想 3.理论模型的应用】第六章科学理论的创立128 第一节创立理论的思维过程【准备->酝酿->豁朗->验证】128 第二节创立理论的语言132一、科学理论与科学语言132【 1.记录科学事实的语言 2.表达科学概念的术语 3.确立科学定律命题】二、科学语言与科学理论的创立134三、科学与性的形式化——人工语言135第三节创立理论的思维方法136一、演绎方法136二、非演绎方法137【 1.分析与综合 2.归纳与概括 3.类比与联想 4.思想模型方法的广泛应用】第四节创立理论的思维形态141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141二、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143三、顿悟——直觉与灵感143四、创新思维145第七章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148 第一节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148一、相容性评价149二、自洽性评价151三、简单性评价152第二节科学理论的实验检验154一、对应规则与检验蕴涵155二、确证156三、否证158四、判决性检验160五、科学理论的评价与检验的复杂性162第八章科学理论的发展164 第一节科学理论的积累是发展观164一、古典归纳主义的积累发展观165二、逻辑实证主义的积累发展观166三、理论的应用、调整和修改168第二节科学理论的否证式发展观171一、理论的可否证式172二、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173三、科学的成长与进步174第三节科学理论发展的社会历史观175一、范式与共同体176二、常规科学及其危机177三、科学革命与理论更替177第三编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第九章技术的本质和结构184 第一节技术的本质和特征184一、技术的本质184二、技术的特征186【 1.自然性和社会性 2.物质性与精神性 3.中立性与价值性 4.主体性与客体性 5.跃迁性和积累性】第二节技术的构成和分类188一、技术的构成188【 1.基本要素2.不同形态技术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特点(相关性与独立性、互补性与主导性、稳定性与变异性)】二、技术的分类191【 1.按人类实践活动的领域进行技术分类 2.自然技术分类3.按照基本运动形式进行分类4.生产技术分类(改造对象、生产技术)】第三节技术的体系和结构195一、技术的体系195【 1.技术体系及其特征 2.技术体系的演化与变迁】二、技术的结构197【 1.技术结构及其类型(古代单相、近代双相、现代三相的技术结构模式) 2.技术结构的演化机理】第十章技术认识和技术方法第一节现代技术认识的特点一、科学研究与技术发展过程和科学、技术、工程的融合201【科学理论、应用科学、技术开发三个阶段p203 】二、技术认识与科学认识的区别203【目的、对象、过程、解决问题】三、技术认识的基本程序204【课题规划、方案的构思与设计、实验与实施】四、技术方法的特点205【目的性与客观性、功利性与折中性、多样性与专用性、社会性与综合性】第二节技术的预测与评估207一、技术预测207【 1.技术预测及其基本步骤 2.技术预测的基本方法】二、技术评估的特点和程序208【 1.技术评估的特点(内容的系统性、主体的对学科性、对象的广泛性、方案的可操作性、过程的动态持续性、视野的开阔性)2.技术评估的过程(调查研究、寻找影响、影响分析、排除非容忍性影响、制定改良方案、综合评价)3.技术评估的常用方法(矩阵技术法、效果分析法、多目标评价法、技术在评估法)】第三节技术方案的构思和设计211一、技术方案的构思方法212【原理推演法、实验提升法、智力激励法、移植综合法、检验表法】二、技术方案的设计和其它法213【 1.技术方案设计的分类 2.技术方案设计的主要方法(系统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方法、最优化设计法)】第四节技术方案的试验和实施215一、技术试验的特点和类型215【析因试验、对照试验、模拟试验、中间试验】二、实施技术方案的方法与程序216【 1.技术方案的实施遵循的程序 2.技术的实施阶段在技术活动中的作用】第十一章技术价值和技术社会观219 第一节技术价值219一、技术价值的概念及特点219二、技术价值的主要内容【自然价值、社会价值】222三、技术价值的观点及评述223第二节技术伦理224一、技术伦理的概念与形成224二、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225【 1.技术发展的目的性问题 2.对待技术负面效应的认识问题3.技术追求的最高伦理问题4.高技术与传统伦理的相互冲突问题】三、技术发展的伦理建设227第三节技术社会观228一、马恩的技术社会观228【 1.技术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 2.社会对技术的促动和观控】二、技术决定论231三、社会决定论233 第十二章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235 第一节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特点235一、技术创新的由来235二、技术创新的本质236三、技术创新的分类及特点239第二节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机制240一、技术创新的过程240【技术创新过程的划分】二、技术创新的机制242第三节高技术及其产业化245一、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的概念245二、高技术产业化的过程247三、高技术产业化的机制248 第四编科学技术与社会第十三章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255 第一节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体制255一、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技术体制255二、科学技术社会化的进程256【 1.古代:科学技术社会化体制前史 2.近代:科学技术社会化体制的肇始3.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化体制的确立】三、科学技术体制化的内涵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259【 1.科学技术投入体制 2.科技研究的结构比例3.科学技术的法律调整4.科技研究的管理体制】第二节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262一、科学技术界的社会分层和互动262【 1.科学技术界的社会分层 2.科学技术界的互动】二、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264【 1.科学技术的社团组织 2.科学技术的学术阵地3.科学技术的教育机构4.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研究组织】三、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266【 1.科学共同体与“无形学院” 2.技术共同体与“创新者网络”】第三节科学技术的体制目标和社会规范269一、科学技术的体制目标269二、科学技术的社会规范270【 1.科学的社会规范(公有主义、普遍主义、无私利性、独创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2.技术的社会规范】第十四章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273 第一节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特点273一、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一体化273【 1.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 2.“科学-技术-生产”的体系结构】二、科学技术社会化275【 1.从小科学到大科学 2.工业研究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的兴起】三、科学技术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277【 1.高技术是科学技术的制高点 2.国家创新系统是科学技术的新体制】第二节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不平衡性279一、区域(空间)运行不平衡性279二、过程(时间)运行不平衡性281三、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性282四、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283【技术引进、技术转移、技术贸易、境外技术开发、技术联盟合作开发】第三节技术科学社会运行保障284一、建立保障研发活动的社会运行的机制284二、建立保障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机构285【战略方针制定、政策法规引导、产业升级调整、研究开发投入、区域示范探索】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科学技术体制287【科学奖励制度、技术专利制度、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第十五章科技技术和社会发展291 第一节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发展新阶段291一、高技术产业群的兴起291【1.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 2.现代科技革命与高技术产业群的兴起】二、新的社会思潮292【 1.“知识产业” 2.“后工业社会” 3.“第三次浪潮” 4.“大趋势论”】三、走向知识社会295【 1.知识经济概念的形成 2.作为经济资源的知识】第二节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经济增长方式297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297【 1.科学技术、知识成为经济增长中的最重要因素 2.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的理论剖析】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299【 1.生产要素构成的变化 2.产业结构的变化 3.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三、全球化问题301【 1.一个客观世界的历史进程 2.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第三节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发展模式的选择303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发展模式303【 1.科学技术与发展 2.发展模式的新变化】二、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竞争力305【 1.关于国家竞争力研究 2.国家竞争力的新变化】三、科学技术、知识和创新发展307【 1.科学技术、知识与发展 2.知识促进发展战略】第十六章科学技术和中国现代化309 第一节科学技术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309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革命力量309二、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310【 1.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 2.新中国成立后】三、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是发展科学技术311第二节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中国发展道路312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传统的工业化道路312【两个新情况: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 1.新技术革命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2.可持续发展成为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中国发展的新道路315第三节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战略选择317一、科技发展战略317【目前的基本情况、三个层次、重大意义】二、国家创新体制319【 1.迎接知识经济时代2.我国的知识创新系统(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应用系统、知识传播系统)】第四节科学技术进步和中国现代化建设320一、建立信息技术体系及相应的信息产业结构,加速信息化建设320【 1. 建立信息技术体系及相应的信息产业结构,加速信息化建设 2.用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二、开展生命科学技术、尤其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322【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建立生态产业 2.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建立现代化农业】三、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增强国家民族的创造力与凝聚力324【1.大力发展先进的科学文化2.坚持创新精神、开展创造学的研究与开发3.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

自然辩证法详细目录有页码

自然辩证法详细目录有页码

自然辩证法详细目录有页码导论第一节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 P1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二、自然辩证法的传播三、自然辨证法的发展1.科学哲学的产生与发展2.科学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自然辨证法的体系和逻辑主线 P7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二、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1.自然论2.科学与科学方法论3.技术与技术方法论4.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第三节自然辩证法的学科价值 P10一、自然辩证法解释了自然界的辨证规律,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二、有助于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技创新的思维方法三、有助于提高道德素质,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的责任感四、有助于拓宽知识结构,提高人的全面素质第一章历代自然观第一节古代朴素的有机论自然观 P3一、古希腊的自然观1.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观2.雅典文明时期的自然观二、古代中国的自然观1.自然的本原和属性:五行、阴阳、气2.人与自然:天地结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第二节中世纪神学的神创论自然观 P21一、中世纪基督教世界的形成二、神创论自然观的特点第三节近代机械论与辩证唯物论自然观 P25一、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二、机械论自然观的形成及其特点三、辩证唯物论自然观的形成第二章现代自然观第一节普遍联系的系统自然观 P35一、系统论的创立二、系统论的发展:控制论与信息论三、系统论自然观的特点第二节演化发展的自组织自然观 P40一、热力学与时间箭头二、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三、自组织演化自然观的特点第三节天人和谐的生态自然观 P46一、人与自然的异化二、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三、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构建第三章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P53一、人化自然与人工自然二、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第二节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P56一、人类中心主义二、非人类中心主义三、生态伦理学对我们的启示第三节可持续发展 P63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三、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第四章科学的本质与科学的方法第一节科学的本质 P73一、科学的含义及基本特征1.科学的含义2.科学的基本特征二、科学划界的四种标准1.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标准2.批判理性主义的可证伪标准3.科学历史主义的相对标准4.科学实在论的多元标准第二节科学的哲学思潮 P77一、西方科学哲学思潮的发展1.启蒙主义2.经验主义3批判主义4.实证主义二、科学哲学在20世纪的发展1.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背景2.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最新思潮第三节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框架 P84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1.古代的自然哲学研究方法2.近代前期经验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3.近代后期理论自然科学研究方法4.现代经验方法和理性方法相结合的新的研究方法二、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三、科学方法的体系1.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总论2.科学研究准备阶段的方法3.科学研究的感性阶段的方法(搜集科学事实的方法)4.科学研究中的理性阶段的方法(整理加工科学事实的方法)5.科学体系构成方法和科学技术物化方法第五章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第一节科学问题 P91一、科学问题及其分类二、科学问题的来源1.从已有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中产生问题2.从科学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中发现问题3.从不同观点、学派之间的争论中发现问题4.从社会需要同现有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中发现问题5.在个学科之间的空白区或接触点发现问题三、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第二节科研选题 P94一、科研选题及其意义1.科研选题的含义2.科研选题的意义二、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1.需要性原则2.创新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三、科研选题的一般过程1.问题调研2.课题选择3.课题论证4.课题决策第三节科学事实和观察实验 P99一、科学事实及其性质二、科学观察方法1.科学观察方法的类型2.科学观察方法的特点和作用3.科学观察方法的原则三、科学实验方法1.科学实验方法及其类型2.科学实验方法的特点及作用四、科学机遇1.科学机遇的特点和作用2.机遇的作用3.如何捕捉机遇第六章科学思维第一节科学抽象 P111一、科学抽象的定义二、科学抽象的过程三、科学概念的形成和作用四、理想模型和理想实验第二节逻辑思维方法 P114一、比较和分类二、类比三、归纳和演绎四、分析和综合第三节数学方法 P120一、数学方法和含义和特点1.数学方法的含义及其基本过程2.数学方法的特点二、数学方法的类型1.自然事物和现象的分类2.数学方法的分类三、数学方法的应用第四节非逻辑方法 P122一、想象二、自觉三、灵感第七章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第一节科学假说 P127一、假说的内涵及来源二、假说的特点与作用三、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1.解释性原则2.对应性原则3.可检验性原则四、假说的检验1.逻辑分析与论证2.实践检验3.证实与证伪第二节科学理论 P132一、科学理论的基本结构1.科学理论的含义2.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二、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一般方法1.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2.公理化方法3.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方法4.理论评价标准的要点讨论第八章技术与工程的哲学思潮第一节技术的本质 P145一、技术的定义二、技术的本质: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三、技术本质的哲学解读1.技术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2.技术的历史性与系统性3.技术的工具属性与价值属性第二节技术的哲学思潮 P151一、技术哲学研究的两种传统二、对待技术的四种哲学态度三、技术哲学思潮的简介1.卡普:作为器官投影的技术2.马克思:辩证法传统的技术观3.海德格尔:克服现代技术4.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第三节工程的哲学思潮 P158一、工程的本质二、工程哲学的定义及其兴起与发展三、工程哲学的研究路径1.工程师对工程的哲学反思2.哲学家哲学研究的工程转向四、工程哲学的基本内容1.工程的定义、范畴、层次、尺度问题2.工程活动在社会中的位置和工程发展规律的问题3.关于工程政策、决策和实施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哲学研究4.工程伦理、工程美学问题的研究5.重大工程案例分析和工程史研究6.工程教育和公众理解工程方面的问题第一节技术预测 P167一、技术预测的定义及其产生与发展二、技术预测的基本原则三、技术预测的分类、方法及程序四、技术预测中的哲学问题第二节技术评估 P173一、技术评估的定义及产生与发展二、技术评估的特点三、技术评估的原则四、技术评估的分类、方法及程序第三节技术原理构思 P178一、技术原理的定义及其要素1.理论模式2.概念工具3.数学形式二、技术原理的演变1.技术原理的局部性改良2.技术原理的整体变革3.技术原理的扩散三、技术原理构思的模式1.发散思维2.收敛思维3.侧向思维4.逆向思维四、技术原理构思的方法1.原理推演法2.实验提升法3.模拟法4.移植法5.回采法6.组合法或综合法7.要素变更法第四节技术设计 P183一、技术设计的定义二、现代技术设计的基本特征三、技术设计的原则四、技术设计的方法及程序第五节技术试验 P187一、技术试验的定义及特点二、技术试验的分类三、技术试验的程序1.试验设计2.试验实施3.试验综合评价第一节创新与创新主体 P194第二节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 P196第三节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P203一、创新经济学研究的综合发展1.“国家体系”概念的提出2.“国家体系”与“创新”概念的融合二、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与功能1.国家创新体系的宏观学派2.国家创新体系的微观学派3.国家创新体系的综合学派三、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第十一章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第一节科学社会的建制 P221一、科学社会建制化的历史过程二、科学的社会建制形式1.科学共同体2.科学共同体的体制目标3.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规范三、科学社会建制的具体组织及主要类型1.科学内在的社会建制2.科学外部的社会建制第二节技术的社会建制 P231一、技术社会建制的历史发展二、技术社会建构的研究方法三、技术共同体及其行为规范第三节科学技术与社会承认 P237一、科学技术的社会承认意义及特点二、科学的奖励系统1.科技奖励系统的运行过程2.科学奖励的形式3.物质奖励方式4.科技奖励系统运行的特点第十二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第一节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P244一、科学技术推动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1.科学技术对经济系统要素的影响作用2.科学技术对经济结构的优化作用二、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1.科学技术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及设施2.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道德观念的进步3.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式变革三、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1.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政治上层建筑的完善和发展2.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政治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第二节社会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P255一、政治对科学技术的影响1.政治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2.政治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制约与干预二、经济对科学技术的影响1.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拉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2.经济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三、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影响1.教育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2.教育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第三节科学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 P261一、科学技术发展失调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1.环境公害问题2.生态温室效应3.资源危机问题二、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1.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发展目标2.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第十三章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第一节科学主义与哈耶克对科学主义的批判 P268一、科学主义二、哈耶克对科学主义的批判第二节人文精神和科学实证观念的结合 P277一、近代科学宇宙观的哲学分析二、近代科学认识的哲学分析第三节对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融合的现代解释 P283一、科学背后的人文主义基础二、对科学理性至上论的批判三、从绝对的科学主义转向绝对的人文主义四、皮尔士对科学文明的捍卫以及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现代解释。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目录绪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一、系统自然观二、人工自然观三、生态自然观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第一节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一、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二、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第二节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结构一、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二、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第三节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一、科学的发展模式及动力二、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第一节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一、分析和综合二、归纳和演绎三、从抽象到具体四、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第二节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一、思维的收敛性与发散性二、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三、直觉与顿悟思维四、移植、交叉与跨学科研究方法第三节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一、数学方法及其作用二、系统方法及其作用三、复杂性思维及其方法第四节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一、科学实践的方法二、技术活动的方法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第一节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一、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二、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三、科学技术与人类发展第二节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一、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二、科学技术的组织机构三、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第三节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一、科学技术运行与社会支撑二、科学技术运行与公共政策三、科学技术运行与社会文化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第一节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思想一、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二、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三、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四、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第二节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内容与特征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历史形成二、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本内容三、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主要特征第三节创新型国家建设一、创新型国家的内涵与特征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背景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结束语绪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

1、自然辩证法概论绪论(2014)

1、自然辩证法概论绪论(2014)
美国;马克思主义传统,苏联、东欧国家) ;
(四)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在中国
(一)建国初期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代表人物:李四光、裴文中、华罗庚
(二)工业化时期 介绍苏联自然辩证法方面的研究成果、制定自然辩证 法发展远景规划、全国推广 (三)改革开放时期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思想理论必修课 余光远、周培源、钱三强
1、布莱恩·麦基: 《哲学的故事》,生 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店。
2、吴国盛:《科学 的历程》,北京大学 出版社。
一、绪论
1、自然辩证法是什么? 2、为什么学? 3、怎么学?
1、平时成绩:50%。包括考勤、 上课表现、作业(主题发言)。
2、笔试成绩:50%。笔试,开卷。
一、谈谈自然辩证法
1、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
二、为什么学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科学精神) 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人文精神)
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
一个是被亚当和夏娃偷吃的“禁果”, 于是有了人类; 一个是砸在牛顿头上的,于是人类找 到了进入工业时代的钥匙; 一个是乔布斯的“苹果”,于是人类 步入了融合科技与文化的创意经济时 代。
乔布斯成长环境,至少有两个因素值得 关注。 一是科技文化,乔布斯父亲是位机械师, 他所处时代是美国正由工业革命迈向电 子技术革命,他和他的同学,无论是从 学校还是从身边的高科技公司,都接受 到很多技术、创新以及动手能力的熏陶。 二是人文文化,乔布斯对音乐、文学和 宗教很感兴趣,心灵方面接受很多人文 熏陶,而我们的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的 欠缺也很明显。要知道,人文和自然、 科技与思想,最终是统一的,没有任何 伟大科学家是单向度的。
• 1452-1519 达芬奇(Leonard da Vinci)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与艺 术全才

《自然辩证法概论》目录标题页码

《自然辩证法概论》目录标题页码

《自然辩证法概论》目录标题页码第一章绪论P1第一节自然辩证法的要旨P1一、自然辩证法的要义P1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P2三、自然辩证法的内容P4四、自然辩证法的性质P5第二节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P6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P6二、自然辩证法的传播P7三、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P10四、与自然辩证法密切相关学科的发展P11第一篇自然观第二章自然观的演变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 P17 第一节古代朴素自然观P17一、史前的原始自然观 P17二、古代中国的朴素自然观 P18三、古希腊的朴素自然观 P19四、欧洲中世纪的宗教自然观P21第二节文艺复兴时期泛灵自然观P23一、世俗化的兴起P23二、文艺复兴运动P23三、宗教改革运动P25四、航海探险活动P26五、自然观 P26第三节近代机械自然观P31一、科学的兴起与机械自然观的形成P31二、机械自然观与近代科学的繁荣P34三、机械自然观的困惑与局限P38第四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P41 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来源P41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哲学思想来源P44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要义P47第三章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P51第一节自然界的物质存在 P51一、自然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P51二、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P54三、自然界物质的统一性 P56第二节自然界物质存在的系统 P58一、自然界物质的系统 P58二、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内部关系P61三、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外在方式P64第三节自然界的演化发展 P68一、自然界演化的过程 P68二、自然界演化的方式 P72三、自然界演化的规律性 P76第四章辩证唯物主义的人与自然P82第一节人与自然关系的确立 P82一、人从自然的分化P82二、人与自然的对立P85三、人与自然的统一P88第二节人与自然关系的空间 P90一、生产实践与天然自然 P90二、科学实践与人化自然 P93三、技术实践与人工自然 P95第三节人和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P98一、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困惑P98二、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依据 P101三、可持续发展 P103第二篇科学论与科学方法论第五章科学的含义及其价值观 P107 第一节科学的界定 P107一、科学一词的来源P107二、科学的定义 P109三、科学的本质属性P111第二节科学的构成 P113一、科学知识 P113二、科学方法 P115三、科学思想 P117四、科学精神 P118第三节科学的力量 P121一、认知力 P121二、生产力 P122三、精神力 P124四、社会力 P126第四节科学与非科学 P128一、科学的划界 P128二、科学与伪科学、反科学 P130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P131四、科学与后现代 P133第五节科学的价值观 P134一、科学的价值 P134二、中立说 P137三、负荷价值说 P138第六章科学认识与思维活动P141 第一节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P141一、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P141二、科学问题及其特性 P143三、科学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P145四、科研选题及其步骤 P146五、科学选题的基本原则P148 第二节科学事实与观察实验P149一、科学事实及其特征 P150二、观察P151三、实验P152四、观察实验的哲学问题P154 第三节科学语言与科学抽象P156一、科学语言P157二、科学符号P158三、科学概念P159四、思想模型P161第四节科学规律与科学思维P162一、科学规律P163二、逻辑思维P164三、非逻辑思维 P167四、创造性思维 P168五、数学思维P170六、系统思维P171第七章科学检验与科学理论P174 第一节科学假说及其检验 P174一、科学假说及其特性 P174二、科学假说的检验 P176三、证实与证伪的复杂性P178 第二节科学理论及其评价 P179一、科学理论及其逻辑结构 P180二、科学理论构建的方法P181三、科学理论的功能 P183四、科学理论评价的基本准则 P185第三节科学理论的演变P186一、科学理论演变的动力P186二、科学理论演变的模式P189三、科学的门类结构与成长 P192第三篇技术论与技术方法论第八章技术的含义及其价值观 P197第一节技术的本质与特性 P197一、技术的源与义 P197二、技术的概念 P199三、技术的本质 P200四、技术的特性 P202五、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P204第二节技术门类与技术系统P205一、技术的构成 P205二、技术的分类 P208三、技术的形态 P210四、技术系统的结构P211第三节技术价值与技术观 P213一、技术价值P213二、工程主义传统与人文主义传统P215三、中立说与负荷价值说P217四、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决定论 P219五、技术伦理P221第九章技术活动与技术方法P223第一节技术创造的一般过程与技术方法 P223一、技术活动与技术创造的一般过程P223二、技术活动与技术方法P225三、技术方法的特征P227第二节技术预测P228一、技术预测方法及其特点 P229二、技术预测的基本程序及其原则P230三、技术预测的方法类型P232第三节技术评估P234一、技术评估及其特点 P234二、技术评估的原则和基本步骤P235三、技术评估的方法P237第四节技术发明P239一、技术发明及其特征 P239二、技术发明的一般过程P240三、技术发明的构思方法P242第五节技术设计P244一、工程技术与技术设计P244二、技术设计特征和作用P246三、技术设计方法论及流派 P248四、技术设计的要素与原则 P249五、技术设计的一般方法P251第十章技术产业与技术发展P253第一节技术创新与创新系统P253一、技术创新定义、特征和分类P253二、技术创新主体与参与者 P256三、技术创新模式 P259 四、创新系统P261 第二节技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 P264一、技术创新集群与技术产业 P264二、产业创新与产业革命P266三、高技术及其产业化 P269第三节技术发展P271一、技术的社会生产P271二、技术发展的动力P272三、技术的演变与进化 P274四、技术科学化与技术科学 P277第四篇科学技术与社会第十一章科学技术的社会基础 P281 第一节科学技术的社会系统P281一、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P281二、科学技术社会系统的结构 P283三、科学技术界的社会分层 P285第二节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P286一、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基础 P286二、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演变 P288三、科学技术体制 P291第三节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规范P293一、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规范 P293二、技术共同体的社会规范 P294三、科学技术交流与同行评议 P295四、科学技术奖励系统 P296第十二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塑P299第一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补 P299 一、科学技术实践与社会实践的互补P299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结构互补P301三、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功能互补P302第二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P304 一、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的碰撞与融合P304二、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互动 P307三、科学技术与政治P308第三节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的变革P311一、近代第一次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P311二、近代第二次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P314三、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 P316 第十三章科学技术的社会调控 P319 第一节自由探索与社会干预P319一、自由探索的依据与限度 P319二、社会干预的必要P321三、内在探索与外资干预的张力P322 第二节科学技术的社会支持P324一、思想观念P324二、硬件设施P326三、软件资源P328第三节科学技术的社会控制P331一、科学技术社会控制的问题 P331二、科学技术社会控制的对象 P333三、科学技术社会控制体系 P334第四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与科学技术政策 P337一、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P337二、科学技术政策 P338三、科学技术资源的配置P340。

自然辩证法概论 参考书目

自然辩证法概论 参考书目

以下是《自然辩证法概论》的部分参考书目:
- 《科学技术学导论》,张功耀著,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 《自然辩证法概论》,国家教委社会科学与艺术研究司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 《自然辩证法原理》,古祖雪著,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

- 《自然辩证法概论》,陈昌曙著,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7。

- 《科学技术哲学概论》,刘大椿著,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 《自然辩证法概论》,张培林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 《科学技术哲学导论》,刘大椿著,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不同版本的参考书内容可能有所差异,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

自然辩证法概论PPT教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PPT教案
“气者,生之元也” —《淮南子·原道训》
“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 之祖也” —《白虎通义·天地》
2.阴阳学说
阴阳的区分:阴是有形的、黑 暗的、静止的、雌性的、下降的 ……;阳是无形的、明亮的、运 动的、雄性的、上升的……。
阴阳的关系:事物的阴阳两个
方面既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又相互 依赖、相互包含、相互转化,互根、 互用。阴无阳不存,阳无阴不成;阴 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则阳,阳极 则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在阴和阳 的矛盾统一中产生、发展、变化。
4.基本粒子分类
(1)光子
(2)轻子
介子
(3)强子
核子
重子
超子
5. 基本粒子结构(夸克模型)
重子由三个夸克组成 如:质子P=(u u d)
中子n=(d d u) 介子由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
如: π+ =(u d) π = (u d)
6. 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
7. 基本粒子再分类
(五)生物学
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发表 了《植物发生论》的论文,认为细胞 是构成植物体的单位,1839年,施 旺在《动植物结构和生长相似性的显 微镜研究》中明确指出:“不仅植物, 动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标志着细 胞学说正式创立。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一书出版,书中指出:选择是通 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 律。
4.八卦学说
八卦学说是从阴阳和五行学说 演化而来。所谓易有太极,是生 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地 山 水风雷火泽天
坤 艮 坎 巽 震 离 兑 阴乾

太极
5.儒家学说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刚柔者,立本者,刚柔相推以成变化”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件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件

第一章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的涵义 古代物质观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物理主义物质观
1、自然界的涵义


一切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的世界都 属于自然界。由于它独立于人的主观意 识之外,因此,有时它也被称为“外部 世界”。 产生意识的载体(人脑)也是自然界的 组成部分。 整个自然界可以分为生命世界和非生命 世界两大部分。

科学的特点:抽象性、逻辑性 、实证性、 可检验性
科学哲学是对科学本质的追问和反思

反思科学方法 反思科学认识的本质及科学的特殊性 反思科学认识的价值
3、什么是技术哲学



“技术”一词出自希腊文techne(工艺、 技能)。 狭义的技术即工艺技术、工艺方法。 通常指广义的技术,不仅包括工艺技术 包括工艺技术有关对象,即技术过程中 使用的(如仪器、工具、机械)和作为 技术过程的结果生产出来的(如半成品、 成品)
德谟克利特 把元素学说发展 成原子学说

2、近代机械论物质观
机器的自然图景


法国著名作家德芒纳蒂尔(16世纪末)世界是一部机器 开普勒-将天体机械比喻为时钟
霍布斯(英)-生命是肢体的运动:心脏/发条、神经/游 丝、关节/齿轮 伏尔泰-宇宙是一架巨大的机器,制造机器匠就是上帝 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拉美特利(la Mettrie,1709-1751) -人是机器,把人简化为一种没有灵魂的自动机 B、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拉普拉斯决定论(妖) Laplace(1749-1827)在《概率论的解析理论》 (1812)中提出:设想一个妖或智神(inte lligence)知道宇宙中所有物体的受力与初 始位置和速度,那么宇宙的未来和过去就是完全决定 的,都是已知的。

自然辩证法概论电子版资料

自然辩证法概论电子版资料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1页绪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第一节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自然辩证法主要以科学技术。

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哲学、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马克思和思格斯把科学技术看成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他们认为,自然界是一切事物的本原,人类本身就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并从自然界那里取得生存与发展的资料的;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科学,对自然界的改造产生了技术;人类社会就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同发展起来的:近代以后,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把人类社会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以下极为重要的理论观点:第一,整个世界的历史可以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要省人类存在,人类便需要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同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自然史和人类史被此密切相连和相互制约oo 第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只有进行物质生产劳动才能从自然界那里取得他们所需要的生活资料。

一旦人们开始生产自身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在这个意义上说,是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厂世《自然辩证法概论》第2页界;人们为了有效地进行劳动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而且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必然会改变自己的社会关系,因此,在劳动发展史呻可以找到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个第三,科学技术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旧石器时代人类最初的劳动工具是用石头打制而成的石器,它是人的自然肢体的延长,而对石器的打制是古代人掌握的最基本的材料加工技术:大约50万年前,人类学会了人工取火,“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①,人工取火是古代人掌握的、最原始的能源技术。

2022年研究生招生复试及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2022年研究生招生复试及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2、《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材料力学或结构力学
2.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2、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材料力学》孙训方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结构力学》龙驭球、包世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土力学地基基础》陈希哲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材料力学》孙训方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结构力学》龙驭球、包世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张文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土力学地基基础》陈希哲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重要的当代建筑师及其作品资料
010
纺织学院
082101
2、《C/C++程序设计教程》,郑秋生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XX.9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1.C++程序设计
2.数据库编程
2、数据库编程
1.《C/C++程序设计教程》,郑秋生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XX.9
2.不指定教材
2、不指定教材
008
能源与环境学院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暖通空调
1.设计理论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2.设计表现
《木马工业设计实践》丁伟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工业设计内涵、思维、创意》何颂飞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005
材料与化工学院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现代测试技术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左演声,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XX
1.无机化学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从1988年国家教委颁布《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要点)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很快,课程需要改革以适应新的形势。

.为此,2001年12月,教育部社政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研讨会”。

会上社政司领导指出,全国理、工、农、医、管类硕士研究生数量增长很快,规范“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迫在眉睫,希望尽快修订“教学基本要求”。

在这次研讨会上,以原国家教委社科司组编的《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修订版)为蓝本,进行了深入讨论。

会后,经黄顺基、陈其荣、曾国屏、于祺明四位同志整理,由黄顺基同志写出《“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基本要求修订的基本思路》一文,刊载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8月)上,发至全国高校广泛征求意见。

2002年10月,在教育部社政司领导、组织与主持下,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在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召开“全国《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基本要求)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成员都是全国高校的专家、学者和教学第一线的同志,这次会议基本统一了对“教学基本要求”的认识。

会后由黄顺基根据与会者提出的意见写出“《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基本要求)初稿”。

2003年2月,在教育部社政司领导、组织与主持下,由黄顺基、陈其荣、曾国屏、于棋明、任定成、许为民、陈凡、肖玲、刘奇、张忠伦、张明国等11位同志,在浙江大学对“《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基本要求)初稿”逐章进行认真讨论,并分工撰写各章的教学基本要求,最后由黄顺基修改、定稿。

教育部社政司徐维凡副司长在定稿前仔细阅读了初稿,并提出了重要的原则性意见。

..《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基本要求)完稿后,便立即进入紧张的示范教材编写阶段,2003年7月中旬与10月中旬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第一次与第二次统稿会议,紧接着在11月下旬在复旦大学召开了定稿会。

这三次会议教育部社政司领导都亲临指导,并提出严格的高标准的要求。

高等教育出版社为会议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 第一节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1一、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与范围 1二、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 4三、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与社会 5第二节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6一、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6【(一)创立时期(马恩劳动工具、生产力)(二)发展时期(物质消失说、唯能论、科学社会学、科学学、技术文化学)】二、20世纪中叶以来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12【自然观(系统、生态)、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和社会】第三节自然辩证法和中国现代化20一、建国初期20二、工业化时期20三、改革开放期21 第一编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一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25 第一节古代自然科学和朴素辩证法自然观25一、古代科学的萌芽及其自然哲学形式25二、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思想【1.万物的本源 2.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3.“自然”的涵义】三、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27【1.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历史渊源】第二节 16世纪、17世纪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29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29【1.近代科学的诞生:哥白尼革命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牛顿力学】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形成31【1.机器的自然图景 2.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拉普拉斯决定论】三、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的重大贡献和局限性33【1.重大贡献 2.性质与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不彻底性)】第三节 19世纪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35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35【1.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理论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1)星云说(2)地质“渐变论”(3)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4)尿素的人工合成(5)细胞学说(6)生物进化论(7)电磁场理论(8)元素周期表】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37【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直接先驱:德国古典自然哲学(康德、黑格尔)、2.马恩对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的批判和继承】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39【1.基本思想和特征 2.重大意义】第二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系统自然观44 第一节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系统自然观的产生44一、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在自然科学基础44【1.现代自然科学革命概况 2.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分子生物学 3.系统科学】二、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和思想47【1.从存在到演化 2.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 3.简单性和复杂性的统一】三、系统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49【1.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提供了系统的思维方式】第二节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51一、系统: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51【1.何为“系统” 2.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二、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53【1.开放性 2.动态性 3.整体性 4.层次性】三、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结构层次57【1.自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无穷嵌套的立体网络结构的自然图景】第三节自然界的演化59一、自然演化的不可逆性和自然的进化59【 1.“演化”和“进化”2.自然演化的不可逆性(1)可逆和不可逆(2)时间之矢(3)现实的自然过程是不可逆的3.自然界的进化:有序化和对称性破缺(1)序、有序和无序(2)对称和破缺】二、自然系统演化的基本方式62【1.分叉:稳定性和不稳定性 2.突现:突发性、间接性和不可预测性 3.“内在随机性”:确定性和随机性】三、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65【 1.开放性、远离平衡态 2.非线性相互作用 3.涨落:“生序原理”】四、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67【 1.恩格斯关于物质永恒循环的思想 2.自组织理论与混沌理论:进化和退化的交替3.现代宇宙学对于未来演化趋势的推断】第三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70 第一节马恩的生态思想70一、马恩的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70【 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环境创造人类,人类也创造环境3.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4.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5.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二、马恩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73【 1.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 2.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3.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4.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第二节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和科学基础76一、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生态危机”76【 1.“生态危机”的概念2.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1)人口激增(2)自然资源消耗、短缺(3)环境污染】3.对于“生态危机”的反思】二、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生态科学”80【 1.作为人类“生存之科学”的生态学 2.生态理念和生态规律】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82【1.生命系统、2.整体性、3.自组织的开放系统、4.动态平衡系统、5.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第三节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83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提出83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84【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原则、2.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原则、3.人类根本利益和行动的共同性——共同性原则、4.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公平性原则】三、生态文明: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途径86【三个层面:物质生产层面、社会制度层面、思想观念层面】第二篇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第四章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91 第一节科学的本质91一、科学的涵义及性质91【 1.科学的涵义(本质) 2.科学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性质】二、科学的本质属性94【 1.客观真理性 2.可检验性 3.系统性 4.主体际性】三、关于科学划界的标准95【逻辑经验主义、批判理性主义(波普尔)、科学历史主义(库恩)、科学实在论(邦格)】第二节科学知识的构成97一、科学事实97【 1.科学事实及其类型 2.科学事实的特点及作用】二、科学定律99【 1.科学定律及其特征 2.科学定律及其作用】三、科学假说100【 1.科学假说及其特点 2.科学假说的作用】四、科学理论101【 1.科学理论及其构成 2.科学理论的特征】科学事实、定律、假说、理论的辩证关系103 第三节科学价值103一、科学价值103【 1.价值与科学价值 2.科学的内在价值 3.科学的社会价值4.西方的科学价值观【(1)科学价值中立说、(2)科学负荷价值说】二、科学精神107 第五章科学认识的形成109 第一节科学问题的提出109一、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109【 1.科学研究从科学问题的提出开始 2.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二、科学问题的选择111【 1.选题的重要意义 2.选题的基本原则(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社会需求)】三、科学问题的条件和转换113【 1.科学问题的条件 2.科学问题的转换】第二节科学事实的获取114一、观察与实验是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114【 1.科学观察的特点和功能 2.科学观察的基本原则 3.科学实验的特点和功能】二、模拟实验中模型方法的应用116【 1.模拟方法的重要意义 2.模拟实验中的实物模型 3.模拟实验中的数学模型4.计算机仿真模型】三、观察实验中重要的认识论问题118【 1.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2.微观领域中仪器的影响问题 3.观察实验中的偶然性】第三节科学假说的形成120一、假说的形成与科学问题的解答120【 1.分析科学问题的方法 2.假说形成的基本条件(一致对应性、可解释性、可预测性)】二、经验定律型假说的形成方法121【 1.经验定律假说的特点及类型 2.经验定律型假说是概括的成果 3.数理统计方法在概括中的应用】三、原理定律假说的形成——溯因方法(猜想、试错)123【 1.原理定律型假说的特点 2.溯因方法与科学猜想 3.理论模型的应用】第六章科学理论的创立128 第一节创立理论的思维过程【准备->酝酿->豁朗->验证】128 第二节创立理论的语言132一、科学理论与科学语言132【 1.记录科学事实的语言 2.表达科学概念的术语 3.确立科学定律命题】二、科学语言与科学理论的创立134三、科学与性的形式化——人工语言135第三节创立理论的思维方法136一、演绎方法136二、非演绎方法137【 1.分析与综合 2.归纳与概括 3.类比与联想 4.思想模型方法的广泛应用】第四节创立理论的思维形态141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141二、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143三、顿悟——直觉与灵感143四、创新思维145第七章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148 第一节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148一、相容性评价149二、自洽性评价151三、简单性评价152第二节科学理论的实验检验154一、对应规则与检验蕴涵155二、确证156三、否证158四、判决性检验160五、科学理论的评价与检验的复杂性162第八章科学理论的发展164 第一节科学理论的积累是发展观164一、古典归纳主义的积累发展观165二、逻辑实证主义的积累发展观166三、理论的应用、调整和修改168第二节科学理论的否证式发展观171一、理论的可否证式172二、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173三、科学的成长与进步174第三节科学理论发展的社会历史观175一、范式与共同体176二、常规科学及其危机177三、科学革命与理论更替177第三编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第九章技术的本质和结构184 第一节技术的本质和特征184一、技术的本质184二、技术的特征186【 1.自然性和社会性 2.物质性与精神性 3.中立性与价值性 4.主体性与客体性 5.跃迁性和积累性】第二节技术的构成和分类188一、技术的构成188【 1.基本要素2.不同形态技术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特点(相关性与独立性、互补性与主导性、稳定性与变异性)】二、技术的分类191【 1.按人类实践活动的领域进行技术分类 2.自然技术分类3.按照基本运动形式进行分类4.生产技术分类(改造对象、生产技术)】第三节技术的体系和结构195一、技术的体系195【 1.技术体系及其特征 2.技术体系的演化与变迁】二、技术的结构197【 1.技术结构及其类型(古代单相、近代双相、现代三相的技术结构模式) 2.技术结构的演化机理】第十章技术认识和技术方法第一节现代技术认识的特点一、科学研究与技术发展过程和科学、技术、工程的融合201【科学理论、应用科学、技术开发三个阶段p203 】二、技术认识与科学认识的区别203【目的、对象、过程、解决问题】三、技术认识的基本程序204【课题规划、方案的构思与设计、实验与实施】四、技术方法的特点205【目的性与客观性、功利性与折中性、多样性与专用性、社会性与综合性】第二节技术的预测与评估207一、技术预测207【 1.技术预测及其基本步骤 2.技术预测的基本方法】二、技术评估的特点和程序208【 1.技术评估的特点(内容的系统性、主体的对学科性、对象的广泛性、方案的可操作性、过程的动态持续性、视野的开阔性)2.技术评估的过程(调查研究、寻找影响、影响分析、排除非容忍性影响、制定改良方案、综合评价)3.技术评估的常用方法(矩阵技术法、效果分析法、多目标评价法、技术在评估法)】第三节技术方案的构思和设计211一、技术方案的构思方法212【原理推演法、实验提升法、智力激励法、移植综合法、检验表法】二、技术方案的设计和其它法213【 1.技术方案设计的分类 2.技术方案设计的主要方法(系统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方法、最优化设计法)】第四节技术方案的试验和实施215一、技术试验的特点和类型215【析因试验、对照试验、模拟试验、中间试验】二、实施技术方案的方法与程序216【 1.技术方案的实施遵循的程序 2.技术的实施阶段在技术活动中的作用】第十一章技术价值和技术社会观219 第一节技术价值219一、技术价值的概念及特点219二、技术价值的主要内容【自然价值、社会价值】222三、技术价值的观点及评述223第二节技术伦理224一、技术伦理的概念与形成224二、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225【 1.技术发展的目的性问题 2.对待技术负面效应的认识问题3.技术追求的最高伦理问题4.高技术与传统伦理的相互冲突问题】三、技术发展的伦理建设227第三节技术社会观228一、马恩的技术社会观228【 1.技术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 2.社会对技术的促动和观控】二、技术决定论231三、社会决定论233 第十二章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235 第一节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特点235一、技术创新的由来235二、技术创新的本质236三、技术创新的分类及特点239第二节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机制240一、技术创新的过程240【技术创新过程的划分】二、技术创新的机制242第三节高技术及其产业化245一、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的概念245二、高技术产业化的过程247三、高技术产业化的机制248 第四编科学技术与社会第十三章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255 第一节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体制255一、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技术体制255二、科学技术社会化的进程256【 1.古代:科学技术社会化体制前史 2.近代:科学技术社会化体制的肇始3.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化体制的确立】三、科学技术体制化的内涵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259【 1.科学技术投入体制 2.科技研究的结构比例3.科学技术的法律调整4.科技研究的管理体制】第二节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262一、科学技术界的社会分层和互动262【 1.科学技术界的社会分层 2.科学技术界的互动】二、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264【 1.科学技术的社团组织 2.科学技术的学术阵地3.科学技术的教育机构4.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研究组织】三、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266【 1.科学共同体与“无形学院” 2.技术共同体与“创新者网络”】第三节科学技术的体制目标和社会规范269一、科学技术的体制目标269二、科学技术的社会规范270【 1.科学的社会规范(公有主义、普遍主义、无私利性、独创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2.技术的社会规范】第十四章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273 第一节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特点273一、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一体化273【 1.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 2.“科学-技术-生产”的体系结构】二、科学技术社会化275【 1.从小科学到大科学 2.工业研究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的兴起】三、科学技术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277【 1.高技术是科学技术的制高点 2.国家创新系统是科学技术的新体制】第二节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不平衡性279一、区域(空间)运行不平衡性279二、过程(时间)运行不平衡性281三、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性282四、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283【技术引进、技术转移、技术贸易、境外技术开发、技术联盟合作开发】第三节技术科学社会运行保障284一、建立保障研发活动的社会运行的机制284二、建立保障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机构285【战略方针制定、政策法规引导、产业升级调整、研究开发投入、区域示范探索】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科学技术体制287【科学奖励制度、技术专利制度、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第十五章科技技术和社会发展291 第一节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发展新阶段291一、高技术产业群的兴起291【1.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 2.现代科技革命与高技术产业群的兴起】二、新的社会思潮292【 1.“知识产业” 2.“后工业社会” 3.“第三次浪潮” 4.“大趋势论”】三、走向知识社会295【 1.知识经济概念的形成 2.作为经济资源的知识】第二节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经济增长方式297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297【 1.科学技术、知识成为经济增长中的最重要因素 2.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的理论剖析】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299【 1.生产要素构成的变化 2.产业结构的变化 3.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三、全球化问题301【 1.一个客观世界的历史进程 2.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第三节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发展模式的选择303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发展模式303【 1.科学技术与发展 2.发展模式的新变化】二、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竞争力305【 1.关于国家竞争力研究 2.国家竞争力的新变化】三、科学技术、知识和创新发展307【 1.科学技术、知识与发展 2.知识促进发展战略】第十六章科学技术和中国现代化309 第一节科学技术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309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革命力量309二、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310【 1.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 2.新中国成立后】三、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是发展科学技术311第二节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中国发展道路312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传统的工业化道路312【两个新情况: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 1.新技术革命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2.可持续发展成为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中国发展的新道路315第三节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战略选择317一、科技发展战略317【目前的基本情况、三个层次、重大意义】二、国家创新体制319【 1.迎接知识经济时代2.我国的知识创新系统(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应用系统、知识传播系统)】第四节科学技术进步和中国现代化建设320一、建立信息技术体系及相应的信息产业结构,加速信息化建设320【 1. 建立信息技术体系及相应的信息产业结构,加速信息化建设 2.用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二、开展生命科学技术、尤其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322【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建立生态产业 2.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建立现代化农业】三、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增强国家民族的创造力与凝聚力324【1.大力发展先进的科学文化2.坚持创新精神、开展创造学的研究与开发3.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