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统计数据-香港房屋委员会
香港公屋资源公平善用的制度与策略

议 事的 方式提 出建议 ,以确保房 屋政 策的研 究和 制订过 程 和 总资产 净值 不得 超过 规定 的有 关人 息及 总 民主 、透 明 。房委 会建立 了一 支活力 充沛 、精明 能干 ,且 资 产净值 限额 ;申请 人及 其家庭 成员 在 申请 尽 忠职 守的工 作 团队 。它的培训 计划 非常全 面 ,较诸香 港 书登 记 时直至 签订 公屋 租约 期 间 ,不得 拥 有 的整 体培训 标准 为高 。以2 0 一2 1 年度 为例 ,房委 会员 香 港 住 宅 物 业 ,不 得 签 订 购 买 香 港 住 宅 物 业 0g 0 0 工 于该年度 平均 接受2 . 、 g 6J时的培训 ,而私 人机构 雇员 的 的协 议 ,不得 持有 一 间拥有 香港住 宅楼 宇的 J 平均培训 时数则 为2 .小时 。 06
的居 民 、长 者 、体・ 置者 申请 中遇到 的具 报 资 料 包 括 家 庭 人 息 、资产 、婚 姻 及 家 庭 状 况 等 。 m安
体 问题 。乙 部 包 括 房 屋 管 理 及 租 金 政 策 ,详 列 了 维 护 公 屋 资 源 的 合 理 分 配 政 策 。丙 部 是
一
二、高效务实 的公屋专营机构
资 格 申 请 公 屋 。第 二 关 是 在 分 到 公 屋 的 前 一 年 ,房 屋 署 将 对 上 述 条 件 进 行 第 二 次 审 查 。
第 三关 是在 编配 上楼 前 , 申请 人还 要再 申报
一
服务承诺
次。
1
2 3
我 们 会在 确认 收到 申请表 格 后 的3 月 内 , 以书 面 通 知 申请 9 % 个 0 人 是否 成 功获 登记 于公 屋轮 候 册 内。 在 申请到 达调 查阶 段 时 ,我 们会 预先 1 期前通知 申请人核 实 9% 星 9 配屋 资格面 晤的时间。 我 们会 在3 分 钟 内接见 准 时出席 9% 0 9 核实配屋 资格面 晤的申请 人
香港的建筑业管理(2021整理)

第一章香港建筑业及管理概况香港位于我国东南部,同时也位于东亚地区的中心地带。
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
人口约677万,其中劳动人口约340万。
82%就业人口从事服务行业,其中约30万人口从事建筑业。
香港属于亚热带气候,较上海温度高且潮湿。
建造业是香港的支柱产业之一。
1991年至2000年十年间,香港公营和私营机构在基建发展上的总投资金额约4000亿港币。
自1990年起,建造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百分比在4.9%与6%之间,并占本地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40%。
香港的工程项目按投资性质和政府监督管理部门的不同可分为私人工程和公共工程(政府与私人企业于建筑工程方面的投资基本相当,约各占50%)。
香港对私人工程的管理要求与对公共工程的管理要求差别很大,前者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管理,而后者则与我们以前的“指挥部”式的管理相似。
私人工程是由私人投资兴建的项目,由房屋及规划地政局下属的屋宇署依据《建筑物条例》及屋宇署制订的有关《作业备考》(类似于我们的规范性文件)进行监督管理。
公共工程是由政府投资兴建的(除铁路可能会有私人股份)用于公共事业的项目,可分为基本工程、铁路和公共房屋。
基本工程包括海港发展、道路、土木工程项目(如:填海)、渠务工程、供水工程、新市镇发展、市区重建、学校、社区设施及政府楼宇工程等,由环境运输及工务局和其下属的建筑署、土木工程署、水务署、拓展署、渠务署、路政署、机电工程署7个工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依据《建筑物条例》(虽然该条例规定基本工程可不受该条例制约)和环境运输及工务局制订的有关《技术通告》(类似于合同中甲方对乙方作出的规定)监督管理;铁路工程由地下铁路公司和九广铁路公司投资兴建,此两家公司皆由香港政府成立,香港政府是地下铁路公司的主要股东,而对九广铁路公司则全资拥有;公共房屋是由政府投资兴建用于出售或租赁给低收入市民的住房(约50%的香港人居住公屋(即出售的公共房屋)和居屋(即出租的公共房屋)),由房屋委员会负责兴建及管理,该委员会由政府成立,但运作独立,同时,政府的房屋署配合其进行具体工作。
安楹苑售樓資料簡介 - 房屋委員會说明书

15–26
單位 Flat 1–14, 19–24
1–24 1–15, 18–24
選購單位地點
香港房屋委員會 (下稱「房委會」) 居屋銷售小組 九龍橫頭磡南道3號房委會客戶服務中心 第一層平台
Venue for Flat Selection
The 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 (HA) Home Ownership Scheme Sales Unit Podium Level 1, HA Customer Service Centre, 3 Wang Tau Hom South Road, Kowloon
施工中 Works in progress
施工中
安泰邨 O安n泰T邨 ai EOsntaTteai Estate
Works 施 in 工pr中ogress Works in progress
施工中
Wo施 rk工 s i中n progress
Works in progress 安茵街
O安 N 茵YA街N
沒有被略去的樓層號數)
no omitted floor number)
B座 28層 (地下(住宅大堂,長者鄰舍中心及 商舖)、1樓至26樓及天台;
沒有被略去的樓層號數)
Block B 28 storeys (G/F (Domestic Lobby, Neighbourhood Elderly Centre & Shops), 1/F to 26/F and roof; no omitted floor number)
住宅物業數目
Number of Residential Properties
26.2 (282) – 44.4 (478)
简介特快公屋编配计划(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2010年)「第二輪自選單位」申請須知1. 簡介房屋署會將於首輪自選單位環節內被揀選而其後遭申請人放棄的單位,或因申請人被取消「特快公屋編配計劃」資格而遭本署收回的單位,撥作「第二輪自選單位」之用。
2. 申請資格申請人必須已登記參加特快公屋編配計劃(2010年7月),並在首輪自選單位環節內沒有揀選任何單位。
申請人須為持有有效公屋輪候冊申請書及其登記或相應登記日期在2009年12月31日或之前(即公屋輪候冊申請書編號在G1247597-0/U0234172-3*或之前)的一人至九人家庭,且符合輪候冊中的七年居港年期規定及持有有效的編配機會。
(倘若公屋輪候冊申請書有相應登記日期,則必須以相應登記日期計算)[*編號只作參考用途]3. 申請辦法決定參加本期快公屋編配計劃「第二輪自選單位」的申請人,請於2011年1月5日至18日期間將填妥的申請表格正本交回香港房屋委員會客務中心平台1樓接待處的指定收集箱內或深水埗房屋事務詢問處。
申請人亦可直接將填妥的申請表格正本寄回九龍橫頭墈南道3號香港房屋委員會客務中心平台1樓或九龍城郵政局郵箱89192號,信封面須註明「特快公屋編配計劃」收。
逾期申請,概不受理。
在收到申請表後,本組會盡快把確認通知信寄給申請人。
若申請人已遞交申請表,但於2011年1月29日前尚未收到確認通知信,為確保申請獲得妥善處理,申請人必須於2011年2月2日或之前致電房委會熱線2712 2712尋求協助。
若截止日期(即2011年1月18日)懸掛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或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導致申請人無法於該日遞交申請表,該截止日期將會延期至沒有發出任何上述警告的下一個工作日。
(工作日不包括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4. 重要事項a. 自選單位程序首批為二人或以上家庭,暫訂於2011年2月下旬開始;第二批為一人申請者,並預計於2011年4月開始。
本署會根據申請人參加首輪自選單位的優先次序,分批寄出「第二輪自選單位」通知書予已獲初步核實符合申請資格的申請人。
“居者难有其屋”香港公屋政策发展演变与启示

文章编号丨673-9493 (2020) 06-0038-07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830/j.upi.2020.355“居者难有其屋”:香港公屋政策发展演变与启示Unaffordable Home Ownership: The Evolution and Enlightenment of Hong Kong's Public Housing Policy王紫荆梁印龙邵挺Wang Zijing, Liang Yinlong, Shao Ting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大城市普遍面临房价过高和住房短缺的双重挑战,尤其是城市中低收入群体长期睢以获得可支付性住房,成为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障珥。
香港从1950年代开始,为了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探索并逐漸形成了一套“租赁为主、出售为辅”的公屋政策体系,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累枳了不少矛盾。
本文首先梳理了香港公屋政策的内容及其历史演变过裎,然后分别评价了公屋政策“被边干预”“枳极干预”“消 极干预”“适度干预”这四个阶段的实施成效,从中总结出香港公屋政策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以期为内地大城市公共住房政策的制定提供启示与借鉴。
A b s tra c t:In recent years,large cities in Chin«i are generally facing the double challenges o t overpriced housing and housing shortage.M id d le and low-income people in cities are suffering fro m long-term d iffic u lty-in o bta in in g affordable h ou sing,w hich has become an im p o rta n t obstacle to realize the goal o f hig h-quality urbanization.To achieve the goal o t4,H om e CKvnership Scheme>,,H ong Kong has explored a set o f public housing policies since the 1950s,w hich stipulate th a t public houses are m ainly fo r rent and rarely to r sale.The im plem entation ot the public housing policies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b u t also accumulated a lot o f contradictions.T 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content and historical evolution o f H ong Kong's public housing policies.Then it evaluates the im plem entation effects o f the p u b lic housing policy in fo u r stages:forced in te rv e n tio n,active in te rv e n tio n,negative in te rv e n tio n,and m oderate in te rv e n tio n.F in a lly,the success and shortcomings o f H ong Kong's public housing policies are summarized, w hich can provide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fo r the public housing policy-m aking o t large cities in m ainland C h in a.关键词:住房短缺:高房价;中低收入者;公屋政策;居者有其屋:香港Keywords:Housing Shortage;O verpriced H ousing;M id d le and Low-income People;Public H ousing Policy;Affordable H om e O w nership;Ht^ng Kong北京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0JW ZYJH01201910003010)资助作者:王紫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本科生梁印龙(通信作者),清华大字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博士研究生。
香港的公屋

香港的公屋周昀皓发表于2013-04-16 08:57一般人想到香港可能会联想到大厦林立的商业区,或者亮丽的购物中心,但其实对很多香港当地人来讲,公共屋村(简称公屋)才象征了香港普罗大众的生活。
从香港的统计来看,香港人口约有710万人以上,而且这数字年年有上升的趋势,香港土地面积是1104平方公里,大约是上海的1/6,人口密度自然非常高,在世界上也是头三位高密度地区之一,而且香港的地形是山地较多,平地较少。
所以,一般住宅的购入金额非常高,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富裕阶层才有能力拥有。
一般市区高层住房(私家楼)的价格,大约需要一个普通香港人11年的薪资,比起在日本东京首都圈买房需要的5-7倍年薪,在香港买房更为困难。
居者有其屋为了解决香港地少人多、楼价高带来的中低收入人士住房问题,香港政府通过公屋政策及政府资助,给大部分香港人提供了一个安身之所。
目前,香港700多万人口中约半数都住在这类政府资助的公营房屋里,其中租住公屋的人数为三成。
以公屋为例,每月租金只为一般低收入家庭收入的一成左右。
每个屋村都有配套的文娱康乐设施,球场、公园、诊所、商场和商店街等。
以一般一家四口为例,居住面积大约只有50平方米,生活空间较为狭窄。
但香港的公屋制度不但保障了每个香港人都能获得城市生活的基本居住需求,更让每个人都有一个安定的起点。
很多香港人都在公屋长大,毕业后或许先帮父母搬去环境更好的公营房屋(例如居屋),然后自己再存钱搬去私家楼。
或结婚后,夫妇继续住在旧的公屋单位里,买复数的住宅单位作出租或炒卖的投资目的,最终达到更好的生活水平。
在街头访问一般的香港单身人士,人生最大的目标是什么? 听到最多的回答是“买屋”。
比起结婚优先考虑买屋,这可能是像香港这类环境才有的现象。
狭窄的居住环境或许正是鼓励香港人一步一步往上获得更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动力,也是很多人的共同原点,或许正因为如此,很多香港人都对公屋带有很特别的感情。
50年前开始起步的香港公屋制度目前,香港的公屋制度是世界公认仅次于新加坡的最健全的居民房屋政策,负责管理及执行的香港房屋委员会也是世界最大的公营房屋团体之一。
香港公共房屋制度

出租 公共房屋
受能力 . 具体根 据 目前市场租金水平 . 产市 场变化
统计部 门公布 的食 品、教育 、交通等 公共住房政 策一个 重要 目的是 满
基本支 出情况 .计算 不同人 口家庭如 足 无法负担私营租住楼宇人士 的住屋
果到市 场上租房无法承 受的收入 水平 需要 .但政府充 分考虑到 它与私人房
划线 ,一般每 年调整一次 。如 三 口之 地产市场 的关 系 ,当房价过高时 .会
N v mb r 0 7 5 o e e 2 0 9
维普资讯
静 ; % %蒜 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g
%
工洽房地
童
型设计上注重 实而不 华 ,对采光 、 通风等没有过高 的要求 在我 们参观 中有的房屋基本没有 日照 ,更没有南 北通风 的概念 ,没有阳台 .厨房与卫
每平 方米室 内楼 面面积 的
平均 月租 ( 元/ 方米 ) 港 平
香港公共房屋主要 由房屋署建设 。
以前有一部分是房屋协会建设管理的 ,
公共房屋建设 占全部房屋建设 比例一 般在 一半 以上 ,最高 为 2 0 年 占到 0 1
主要管理房屋租金 的调整 ,加户 、分
户等房屋调配工作 。 至 20 年底 ,香港共有 6 9 5 06 9 . 万
公屋 的租金水平 主要依 据承租 家 7 % , 6 该年公 共租住 房屋为 4 8 万套 ,
人 ,居住在公有住房 中的人 口占4 % 庭的可负担能 力确 定 ,房委会一直参 资助 出售公屋为 2 6万套 。 9 . ( 中租住 占3 % , 其 1 资助 出售 占1% ) 8 , 照两个租金与入 息 ( 家庭收入 )比例 在建 筑商 的选择上 ,根据情况采 另外5 % 的人 口居 住在私 人永久房屋 中位 数基准 ,即 1 8 O 6年采 用的基准 用公开招标 、选择性招 标和限制性招 9 中, % 的人 口居住在临 时房屋 中。 1 在 ( 按每 人5 5 方米室内楼面面积的居 标 多种方面 ,并建 立了承建商表现的 9 公营租住房屋 中的人均室 内楼 面面积 住面积 编配标准计算 住 户的租金与 评 分 系 统 。
内地房产统计要向香港学习

堰
Opii non
内地房崖
要 向香 港争4 日公 伟 的 敷 檬 颞 示 , 年 6月 末 全 今
箪 者感 到 , 内地 房座 统计 需要 向 香港 学 留 。 因工 作 阔你 ,肇 者有 峙 需要 查 闰香 港 房地 虚 的相 阏敷
探 ・ 常 光颜香 港特 别 行政 匡 差饷物 桨估 债署 的 官方 绸站 。 短
就很有 市埸 ,造 些敷 楝 成 焉 人们 视 察 和 分 析 房 地座 市埸 的
重要参考 , 有峙也成扁人们投资和消费的基本依探 。 曹然 ,
估 算 出来 的敷 掠 , 舆 寅 除有很 大偏 差 ,有 时 运合 成焉 利 , 畲
益 集 圈操 镟 市埸或 研 究棱耩 “ 固解 ”政 策 的X 具 。 -
子连 绩 半年 的用 鼋量 焉 0。箪 者封 全 困有如 此 多 的房屋 空置 曹 然 , 舆香 港相 比 , 内地 推行 住 房商 品化 的 畸同送 比较短 , 感 到吃 酱 ,随手 在 编上 搜 索 了 1 9 9 9年 住 房 商品 化 改革 以 来 房 地 座 市埸 也 在 规 筢 和 培 育 之 中 ,再加 上 幅 员庚 大 、- 沉 睛
香港公租房

二、公租房管理模式的国际经验比较(一)经验介绍香港特别行政区,面积1104 平方公里,分为18个行政区域,约706万人口,香港地少人多,寸土寸金。
1953 年12 月, 香港九龙石硖尾寮屋区遭遇火灾, 五万多居民变得无家可归。
香港政府为安置因为火灾而失去住房的居民采取了急救计划,为灾害的受害者和赤贫人员兴建了一些紧急及基本的安居住所, 也是从那时起, 香港政府把公共住房变成了政府建设的计划。
自1954 年开始实施公屋制度起,经过50 多年的努力,香港政府通过住房保障制度较好地解决了香港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成为世界上解决住房保障问题的一个成功典范。
香港政府于1973年4月1日颁布并实施了《香港房屋条例》,从并成立了专门的法定机构—香港房屋委员会(以下简称“房委会”)。
房委会主席由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兼任,房屋署署长则为房委会副主席。
房屋署是房委会的执行机关。
除主席及副主席外,房委会成员还包括两名官方及26名非官方委员,全部由行政长官委任。
所有非官方委员都是以个人身份接受委任。
根据房屋委员会的资料,至2011年6月,香港共有公屋72.13万套,超过200万香港人居住其中,约占香港人口的1/3。
香港的住房市场包括四个部分:公营永久房屋,47.7%的香港人居住在公营永久房屋中,其中租住单位30.0%、资助出售单位17.7%;私人永久房屋51.8%;公营临时房屋(自2006年起不再适用);私人临时房屋0.5%①(数据截止2011年第三季度,下同)。
从住宅套数上看,公营房屋共计1137千套,其中房委会公营租住房屋单位708千套,房委会中转房屋单位5千套,房协租住单位34千套,房委会资助出售单位374千套,房协会资助出售单位16千套;私人房屋1433千套。
类比我国公租房在建设档次、供给方式和保障对象上的情况,香港的公营租住房屋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全港公屋主要分布在四个区域内,分别为市区(包括港岛及九龙),扩展市区(包括东涌、沙田、马鞍山、将军澳、荃湾、葵涌及青衣),新界(包括天水围、大埔、粉岭、上水、屯门及元朗)和离岛(不包括东涌)。
香港住房现状调研报告

香港住房现状调研报告香港住房现状调研报告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香港的住房问题愈发突出。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香港住房现状,帮助政府和相关机构制定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首先,房屋价格高企。
香港的土地资源有限,人口密度大,导致房屋供不应求,价格水涨船高。
一线城市的房价普遍高达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
即使是远离市中心的郊区,房价也不低。
这对普通市民来说几乎成了无法企及的奢望,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其次,公共房屋供应不足。
香港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公共房屋计划,但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据统计,截至目前,约有280,000户家庭在等待公共房屋。
这些人们不得不在狭小的居住空间中艰难生活,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此外,租房市场竞争激烈。
由于购房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几乎是不可实现的梦想,他们只能转向租房市场。
但是,由于大量租房需求,市中心地段的租金也飙升。
很多人不得不居住在拥挤的公寓里,甚至与多个陌生人共享一间房,这使得他们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
最后,借住问题突出。
由于房价高昂和公共房屋供应不足,不少人不得不寄希望于借住。
他们与亲戚、朋友甚至陌生人合租一间房居住,人口密集度往往远远超过了正常范围,给居住环境和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政府和相关机构应采取积极措施。
首先,加大公共房屋建设的力度,增加供应量,使更多人能够享受到经济合理的住房。
其次,加大土地开发的力度,增加供应量,降低房价水平。
同时,应加强对租房市场的监管,打击黑中介,保护租房者的权益。
最后,可以考虑推出一些购房补贴政策,帮助有购房需求的人们实现住房梦想。
综上所述,香港的住房问题严重,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大公共房屋建设和土地开发力度,加强租房市场监管以及推出购房补贴政策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住房问题,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限购令”与“涨价归公”

“限购令”与“涨价归公”摘要:随着大自然的风吹雨打和时间的折旧,以及使用的磨损,房屋本身不断减值。
房价上涨通常是由于土地增值,而土地增值是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以及社会发展的结果。
所以,房地产涨价之增值实质上是全社会共同创造的价值,应该收归全体人民共享之。
中国目前房价高涨的主要原因是“涨价归私”,“炒房无税”。
解决之道不在于“限购”,而在于“涨价归公”。
关键词:房地产;限购;土地增值税;资本利得税近来,各地纷纷出台“限购令”或“限外令”,意图通过限制房屋需求,从而降低房价。
2004年“8.31大限”以来,房价上涨如脱缰野马。
决策层总是围绕着“供需关系”做文章。
以为增加了供应,限制了需求,房价就会下降。
但事与愿违,房价越调控就上涨。
房屋是人生必需品,而不是投机品。
与其采用“限购令”或“限外令”,何不“涨价归公”,一举杜绝投机炒卖,让房地产市场回归正常轨道。
1. 房地产是“不完全商品”商品必须具有流通性。
房地产没有“空间流通性”,所以,房地产是“不完全商品”,房地产市场是“不完全市场”。
“供需关系决定商品价格”的市场经济规则并不适用于房地产市场。
一模一样的电脑,在偏僻的乡村和在繁华的大都市,售价相差无几。
而一模一样的房屋,建在偏僻的乡村和建在繁华的大都市,售价相差可达十倍。
十年前购买的电脑,现在可能一文不值。
而十年前购买的房屋,现在价格可能翻了数倍。
这是因为:电脑是“完全商品”,而房屋是“不完全商品”。
前者是动产,后者是不动产。
2. 房价不是“供需”决定的房屋是耐用消费品,其使用寿命可达百年以上。
经过了多年建设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后城市化”时代,房地产市场早已供过于求,并且还在不断增加供给,但为什么有些国家的房价还会不跌反升?日本在上世纪60~70年代就已经完成了城市化进程。
1968年日本GDP跃居世界第二。
据东京都政府网站资料,1970年东京人口1141万人,2009年1299万人;近40年里共增加了158万人,年均增加约4万人,年均人口增加率约0.35%,这比自然人口增长率还要低。
香港住房政策与国内住房政策对比及启示

一、香港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透明的房地产市场交易信息。
为遏制楼市投机行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香港政府不断加强新房屋预售、销售环节的透明度,降低开发商对房屋售价与现房供给的操纵,从而抑制了因新房销售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哄抬房价现象。
香港政府对开发商预售、现售环节、信息披露、首次放盘量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指引文件,还明确规定了有关预售新房(含楼花)示范单位的细则。
健全的土地管理制度。
香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将土地使用权批租给受让人,土地批租主要采用公开拍卖、招标、私下协议和临时租约四种形式。
香港有比较健全的土地法例体系,包括《香港房地产法》、《收回官地条例》、《土地征用法令》、《地契条款》、《拍卖地产条例》等。
政府只是根据这些法例进行管理,实行有偿、有期、有条件使用土地。
所有要使用土地的人都需要通过土地市场获得土地。
既有垄断控制,又有自由转让。
在楼市出现泡沫的时候政府采取增加住宅用地供给的做法,在楼市萧条时期政府采取减少土地供给的措施,以保持楼市的平稳发展。
完善的公屋制度。
香港的公屋制度不仅包括政府出资建造建筑实体,还包括货币化的综援金制度。
到1997年,香港650万居民中居住在出租公屋、政府补助出售房屋的人口达万,占全港人口的51%。
公租房制度与香港的房地产大规模开发几乎同步,不仅解决了众多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还为香港节约了土地资源,保持了社会稳定,提高了城市竞争力。
短期交易“额外印花税”。
为了抑制投资者炒房,香港引入了短期交易“额外印花税”。
目前,香港物业交易须缴纳最高4.25%的从价印花税,而“额外印花税”则分为三级税率:6个月或以内转售的交易,税率为该转售交易金额的15%;6个月以上至12个月之间转售,税率10%;12个月以上至24个月之内转售,税率为5%。
换言之,持有物业的时间愈短,业主需要缴纳的“额外印花税”税率便愈高。
楼宇按揭成数调整。
楼宇按揭成数也是香港调控楼市的主要手段之一,且效果比较明显。
香港公屋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启示

tep n igadd s ns gsap igte1w gent h ooy h l nn n e g ae;p l I e re c nlg 长的走廊贯穿联系 , a i t y1 h 1 e 如图 13 14所示单位 分布 在走廊的两旁, 、.
内地 来 说 。 港 的 模 式 更 具 有 可 行 性 。”1 在正 值 国 家大 力发 香 _ _ 现
二. 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追求社会持续发展方面 , 不但要设法维持社 区的凝聚力
和特 色 , 应 积 极 提 升 居 民 的 生 活 素 质 , 励 他 们 融 入 社 会 。在 更 鼓
展保 障性住房的建设 ,对于香港公 屋的发展历 程和建设特 点 的研究对于各地 的建设者 、 设计者是很有必要的 。特 别是从中 吸取 可持续发展 的经验 ,在我 们的高速进行 的保障性住房 建 设 中实现建设过 程的高效 率和 居住 环境 的高 质量 。
香港公 屋 的可持续发展 策略的 、 白; 口
En i htnm e r m he S san b e D e e o lg e ntfo t u ti a l v l pm e tS r t g fH o g Ko g Pu l n ta e y o n n b i c
牛头 角下 邮的重建过程 中, 出多番努力推动社区和公众人士 作 参与, 强化社 区特色和睦邻精神, 以及保存 区内的文化遗产。此 外, 亦致力 改善牛 头角上邮 的行人设施 及通道 , 令居 民更易融 入社 区。 早在 牛头 角下 邮( 区) 一 拆卸之前, 就有 组织 的开展社 区
参 与 活 动 。为 引 发 居 民对 屋 邮 历 史 的 兴 趣 , 加 其 归 属 感 , 港 增 香
香港住房现状调研报告

香港住房现状调研报告香港住房现状调研报告香港的住房问题一直以来是社会热议的话题。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香港住房现状,并分析其原因和对策。
首先,香港的住房供应紧张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由于土地有限,香港的住宅供应无法满足需求。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新增住宅单元数远远落后于人口增长速度,导致住房市场供不应求。
其次,高房价也是香港住房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
由于供需失衡,房屋供应严重不足,使得房价持续上涨。
据统计,香港的房价已经连续多年居高不下,很多家庭难以负担得起购房负担。
造成香港住房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缺乏土地资源是导致香港住房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
香港地域狭小,土地供应有限,很难满足人们对住房的需求。
其次,政府管控政策的效果不彰。
政府过去的住房政策主要是依靠公屋供应,然而公屋供应不足以满足需求。
此外,土地政策不灵活,很难及时调整土地供应以适应市场需求。
为了解决香港住房问题,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首先,加大土地供应。
政府应该优化土地使用规划,提高土地供应的效率。
此外,有必要调整土地政策,鼓励土地的多元化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其次,多渠道供应住房。
不仅要加大公屋建设力度,还应鼓励和支持民间住房建设,通过多渠道供应住房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此外,政府还可以引进外来建设企业,加强住房建设技术和经验的交流。
最后,加强住房管理和监管。
政府应建立更加完善的住房管理体系,加强对房地产开发商和中介机构的监管,确保住房市场的稳定和秩序。
综上所述,香港住房现状调研表明,住房供应紧张和高房价是当前香港住房问题的主要表现。
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土地资源有限以及政府政策的不够灵活和有效。
为解决住房问题,政府应加大土地供应力度,多渠道供应住房,并加强住房管理和监管。
只有通过综合施策,才能有效缓解香港住房问题,提高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香港住房保障制度

房价负担水平与家庭年收入的比例 第一 香港12.6倍 第二 温哥华 10.6倍 第三 悉尼 9.2倍 第四 檀香山 8.7倍 第五 多塞特 8.7倍 第六 墨尔本8.4倍 第七 科夫斯港8.3倍 第八 黄金海岸7.6倍 第九 阳光海岸 7.5倍 第十 德文 7.4倍
香港高房价原因
港府作为惟一土地供应者,囤积居奇推高了 地价,市场无可奈何要接受。数百万高生产力人 口被迫拥挤在狭小的地块上,楼价不可能不挤到 天上去。而政府大建公屋居屋,则等于强迫中产 阶级住在狭窄的居所内。在香港,一百平方米就 算豪宅,一家人挤住三五十平米决不鲜见。
就是这样的住房,还需要申请、排队、抽号, 许多人等上七八年才有机会买到一套小小的居屋, 且仍需要支付高昂的按揭月供,为银行打工若干 年。以整体住房条件论,今天一般的北京人远比 香港人要好。
公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变相鼓励年轻人抢夺低收入工作 福利越来越完善,自然会吸引更多人申请或滥用。截至去年9月, 香港排队轮候公屋的人数已升破21万宗的历史新高。而其中5.65万 宗是30岁以下单身人士,过半有大专学历。一名正轮候公屋的大学 生,早前接受媒体访问表示,毕业后会“积极”考虑找一份低于 9000元的工作,方便轮候公屋。但如果以一个二人都领取最低工资 的家庭,其入息已超出上限,不符合申请公屋的资格,的确变相惩罚 了努力工作的人。 二、富户钻政策空子不肯搬走 按现行政策,公屋居民住满10年后,才要申报全家入息,若到 时入息超逾限额3倍,才需要开始交双倍租金。 但即使如此,可能仍较市值租金便宜。之后每隔2年申报入息及 资产,若然资产再超标,才要交市值租金及在1年内迁出。就是说, 只要当时申请批准,就算其后几年收入及储蓄已完全超过低收入的标 准,前前后后还可以拥有该公屋起码13年。导致该资源不能分配到 真正有需要的人手上。 三、闲置单位浪费了资源 市场上还有一批闲置户,他们取得公屋后,却租而不住,或把单 位当作货仓,甚至转给他人居住。可是房署打击效率低,有房委会委 员便曾称打击力度不足,指发现9000个用水量低的单位,但只收回 约700个。
香港物业管理介绍

香港物业管理介绍一、房屋的维修、保养与管理(一)公共屋村香港房屋委员会非常注重其物业的保养、维修及改善。
每年,屋村管理办事处与保养工程组就屋村的保养、维修进行磋商,按缓急程度和资源许可,安排工程和拨款。
对于租住公屋的居民来说,由于公屋的管理、维修、保养、差饷及清洁等费用已全部包括在租金中,因此,如果发生房屋维修保养事宜,只需按规定缴租金,不必再付管理费,房屋的维修和养护可分为两类:1.经常性养护房屋委员会每年处理的保养工程超过20万件,属于经常性养护的工程占98%,而费用仅占养护和维修总费用的10%。
经常性养护的内容包括:疏通下水道,修理破裂的上水管道,修理平顶漏水,调换损坏的窗玻璃等。
在经常性养护的项目中,房屋委员会规定:90%的项目须在18天内完工,其中22%的项目在3天内完成,51%的项目须在一星期内完成。
若维修工作不能及时进行,管理人员须在损坏处张贴告示,告知住户修理工程将在何时施工,何时完工。
他们认为,迅速处理损坏之处,不但可增进与住户的良好关系,还可以减少住户因不满而对住房有意或潜意识的破坏。
公共屋村经常性的养护,由各屋村管理处人员负责安排。
这些管理人员必须接受若干工程技术的训练,他们能够处理发生的任何损坏,安排每日需要进行的修理工作。
管理人员每天都要巡视,如发现损坏,须立即填写养护单,安排人员进行修理。
如损坏是重大紧急的,就先指示屋村管理处的工人进行应急修理,然后交由保养工程承造商维修,管理处的工人只负责维修较小规模的损坏。
住户如发现损坏,可在管理人员巡视房屋时报告,或亲自前往屋村管理处,或打电话报告屋村管理人员。
当管理人员接到报告时,应往现场查勘损坏的性质程度。
通过现场查勘,管理人员可决定如何安排修理工作,决定修理费用由谁负责。
当工人进行维修时,若发现需要维修的地方与养护单上填写的不同时,应向屋村管理人员报告,以便避免错误或拖延施工和完工后费用上的纠纷。
维修工作完成后,屋村管理人员必须到现场,视察工程是否按养护单完成,材料的使用量等,这样可作为对保养工程承造商的账单审核的依据,避免付款时发生纠纷。
香港统计表及相关信息的查询

公共房屋是指政府兴建的住宅。
各地区的型式有所不同,通常是公寓型态,由政府出资兴建和拥有业权,以廉价金额出租或贩售予民众,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
公共房屋在中文使用地区的称呼,中国大陆称为廉租房,香港称为公共屋邨(简称公屋),澳门称为社會房屋,台湾称为國民住宅(简称国宅),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称为組屋(flat)。
公共房屋相当盛行的日本则称为公營住宅。
私人屋苑由私人业主所有,可分为有多幢式、单幢式或独立屋等,楼盘在物业市场自由买卖,楼价可升可降。
一些豪华的私人屋苑或会设有会所、泳池等设施,有些还设大型商场或商铺居者有其屋计划(简称居屋计划,Home Ownership Scheme)是香港政府的公共房屋计划之一,由香港房屋委员会兴建公营房屋并以廉价售予低收入市民。
计划于1970年代开始推行,为收入不足以购买私人楼宇的市民,提供出租公屋以外的自置居所选择,亦可让收入相对较高之公屋居民加快腾出公屋单位,供有需要人士居住。
此计划内兴建的公营房屋称为居者有其屋屋苑,通称居屋。
租者置其屋计划,简称租置计划,是香港房屋委员会于1998年为满足公屋居民置业需求而推出,让租户以合理价钱购买现时居住的单位,而租者置其屋计划中出售的屋邨全部都是于1980年代中后期至1992年(翠屏(北)邨翠樟楼除外)期间落成的公共屋邨。
由于香港本地的公屋数字不足以安排所有低收入家庭居住,把原有之租住单位进行出售是等于削减房委会可供出租单位的数目,问题重重,故于计划推出后8年就被取消。
与居者有其屋计划屋苑一样,在此计划出售的单位为“受资助的公营房屋[4],买卖及按揭均有若干限制,例如出售时需要补地价。
夹心阶层住屋计划)是1990年代初期香港政府委托香港房屋协会兴建的出售公共房屋,购入单位须受到五年的转售限制。
原意是为收入不足以购买私人楼宇,又不合资格申请居屋及公共屋邨的中等入息市民(即所谓夹心阶层)解决住屋问题。
计划正式推行前,曾被称为三文治阶层住屋计划此计划中兴建的屋苑称为夹心阶层住屋屋苑,简称夹屋,市场定位及售价均较居屋为高,但比私人楼宇低。
香港统计年鉴2020:9.21房屋委员会用於建筑工程及购置固定资产的开支

4,054 1,417
–-
37
8,813 2,092
– 1,018
11,633 2,154 – 3,465
10,317 1,90,031 2,236 – 5,875
5,769 2,121
– 7,053
3
24
159
231
380
387
324
–-
(2)
–
–
7
26
109
127
134
129
105
121
134
203
384
646
812
659
674
584
651
6,022 12,725 18,352 17,530 20,380 19,273 16,230
Notes : Accounts for 2019-20 are provisional figures which may be subject to year-end and audit adjustments upon finalisation of the 2019-20 annual accounts.
表
房
9T
屋E
a
xH
o
新 建重 建中 轉自 置 自住 置 房商 屋電 腦改 善總 計
註釋:
N eR eI nH o Hdomestic flats o Hcommercial facilities oC oI mT o
2019-20年度的帳目為初步結算所得,有待2019-20年 度周年帳目最終結算,可能會按最終結算和審計結果
資料來源: 房屋署
Source : Housing Departme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港元 / 平方米
2006
2011
49,327
99,452
35,446
76,772
30,553
56,481
住宅单位成交
私人住宅单位买卖合约 26 ( 在 2011/12 年度,居屋第二市场计划的居屋及租置单位买卖宗数分别为 1 410 及 210 。 )
2001 70
2006 82
以千计 2011 84
按地区列出居于房委会公营永久性房屋的家庭住户百分比
香港岛 9.7%
新界
58.8%
九龙 31.5%
2011
2001 2 055
47.5 29.9 17.6 51.2
1.4
2006 2 221
46.7 30.4 16.3 52.4
0.8
以千计 2011 2 359 % 45.8 30.0 15.8 53.4 0.8
在 2011/12 年度 ,一般轮候册申请人轮候编配房委会公营租住房屋单位的平均时间是 2.6 年。 在 2012/13 年度 4 人家庭的每月入息和资产限额分别为港币 20,710 元和 418,000 元。
以千计 2011/12
31 20
^ ^ 11
以千计 2011/12
189
房委会公营租住房屋租户的居住面积 23
0
1 219
684 365
私人永久性房屋
公营租住房屋 资助自资居所房屋
1 447 761 391
20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年份
以千计 2012 2 599
761 722
5 34 391 374 16 1 447
按楼龄划分的房委会公营租住房屋单位数目
三月底的情况 0至5年 6 至 10 年 11 至 15 年 16 至 20 年 21 至 25 年 26 年及以上 总计
资助自资居所房屋 8,9 房委会资助出售单位 房协资助出售单位
私人永久性房屋 10
永久性住宅单位数目 三月底的情况
2002 2 269
684 640
12 32 365 348 17 1 219
2007 2 479
717 678
6 33 398 381 18 1 364
单位数目 (以千计)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房屋方面的公共开支 27
房屋方面的公共开支 占公共开支总额的百分比
2001/02 31.51
11.7
2006/07 14.67
6.0
十亿港元 2011/12#
19.98 % 5.1
房屋方面的公共开支
房屋方面的公共开支 (以十亿港元计)
%
35
15
30
25
10
20
15
10
5
5
0
0
2001/02 02/03 03/04 04/05 05/06 06/07 07/08 08/09 09/10 10/11 11/12 # 年度
10
5
0
2007
08
09
10
11
年份
房委会资助出售单位
房委会公营租住房屋单位
私人永久性单位
房委会房屋计划
建屋计划 18 房委会公营租住房屋单位 房委会资助出售单位
房委会住宅单位的建屋落成量
% 100
80
60
40
20
0 2001/02
实际建屋数量 06/07
房委会资助出售单位
2007/082011/12
12.3%
22.4% 20.0-29.9
40.0 +
< 20.0
18.6% 12.8%
22.4% 20.0-29.9
30.0-39.9
45.6%
30.0-39.9
46.2%
2007
2012
按实用面积列出的居屋 / 私人参建居屋 / 中等入息家庭房屋计划单位百分比 11(以平方米计) 三月底的情况
60.0 + 8.9%
6. 长者住户是指所有住户成员皆为 60 岁或以上的住户。
7. 家庭住户平均人数的数字是根据该年四季政府统计处进行的「综合住户统计调查」所得的数据编制。
8. 公营租住房屋及资助自资居所房屋的单位数目是以房委会及房协的行政记录为根据。这类永久性房屋涵盖房委会及房 协的租住及资助出售单位。详见注 2。
9. 房委会资助出售单位不包括已落成但未推出发售及已推出发售但未落成的单位。由 2003 年第一季开始,房委会资助出 售单位存量已包括回购/交易取消个案、个别未售出的单位及未出售的大厦/屋苑的剩余的单位,但不包括已转作其它用 途的居屋单位。由 2003 年第一季开始,房协资助出售单位存量已包括回购/交易取消个案、个别未售出的单位及未出 售的大厦/屋苑的剩余的单位。
42 1
10 12
2006/07 29
19 ^ 2 8
房委会公营租住房屋单位的编配 %
100 80 60 40 20 0
2007/08
公屋轮候册
08/09 清拆
09/10 年度
10/11
整体重建计划及大型修葺
11/12 其它类别
公屋轮候册
该年度结束时的情况 仍然在案的申请人数目
2001/02 86
2006/07 107
10. 私人永久性房屋单位数目是以政府统计处的屋宇单位记录库为根据。涵盖范围见注 3。
11. 楼面面积在房委会公营租住房屋单位是以室内楼面面积计算,居屋/私人参建居屋/中等入息家庭房屋计划单位(不包括 已落成但未推出发售及已推出发售但未落成的单位)则以实用面积为准。室内楼面面积是每单位由其外墙及/或间隔墙向 内一面计算的面积。实用面积是每单位由其外墙表面及与毗邻单位之分隔墙中线起量度计算的面积。
房屋统计数字
二零一二
香港房屋委员会
人口 1
年中人口 按房屋类别列出的人口分布
公营永久性房屋 2 公营租住房屋 资助自资居所房屋
私人永久性房屋 3 临时房屋 4
* 临时数字
按地区列出居于房委会公营永久性房屋的人口百分比
香港岛 9.8%
新界 60.0%
30.2% 九龙
2002 6 744
2001 50.1 31.1 19.0 48.8
^ 少于 500
2007/082011/12
1
以千计 2012/132016/17
4 3
以千计 2012/132013/14
1
房委会公营租住房屋单位的编配 22
总数 按安置类别列出 公屋轮候册 清拆 整体重建计划及大型修葺 其它类别
^ 少于 500
2001/02 65
< 40.0 21.5%
60.0 + 8.9%
< 40.0 21.5%
50.0-59.9 38.7%
30.9% 40.0-49.9
2007
永久性住宅单位的建屋落成量 12
总数
房委会公营租住房屋单位 13 房协公营租住房屋单位 14 房委会资助出售单位 15 房协资助出售单位 16 村屋 私人永久性单位
2002
46 48 41
2002
176 136 104
港元 / 平方米
2007
2012
48
46
51
49
43
40
港元 / 平方米
2007
2012
218
306
160
231
111
174
私人永久性住宅单位价格 25(每平方米实用面积的平均价格)
香港岛 九龙 新界
2001 37,008 27,799 27,802
6.0 18.1 75.9
26.4 27.2 46.5
2006 24
4 3 17
2006
45.9 54.1
以千计 2011 30
18 3 9
% 2011
66.1 33.9
-
-
-
-
-
-
10.2
11.3
36.0
16.9
53.9
71.8
主要房屋类别的永久性住宅单位建屋落成量
单位数目 (以千计)
25
20
15
12. 从 2005 年 5 月起,公营房屋建屋落成量的房屋类别之分类经修订如下列注 13 -16 所述。
2. 公营永久性房屋的人口比例包括居住于下列房屋的人口:(i)香港房屋委员会(房委会)的公营租住房屋单位及中转房屋单 位;(ii)香港房屋协会(房协)的公营租住房屋单位及长者安居乐计划下的出租单位(长者安居乐计划出租单位是以长期租 约推出,并需申请人缴付一笔租住权费);(iii)房委会租 置其屋计划(租置计划)下的资助出售单位;(iv)房委会居者有 其屋计划(居屋)、私人机构参建居屋计划(私人参建居屋)、中等入息家庭房屋计划、可租可买计划与重建置业计划下的 资助出售单位;以及(v)房协住宅发售计划及夹心阶层住屋计划下的资助出售单位。由 2002 年第一季开始,可在公开市 场买卖之居屋/中等入息家庭房屋计划/私人参建居屋/可租可买计划/重建置业计划/租置计划/住宅发售计划/夹心阶层住 屋计划内的单位(即居者有其屋计划的第三期乙之前出售单位或已缴交补价的单位)被归类为私人永久性房屋并不包括 在资助出售单位内。
4. 临时房屋包括房委会平房区及临时房屋区(所有房委会平房区及临时房屋区已经分别于 2001 年 12 月及 2001 年 7 月被清 拆) 、天台建筑物、建筑地盘的棚屋、半圆形活动营房、木屋及非作住宅用途的地方。
5. 陆上家庭住户的数字是根据该年四季政府统计处进行的「综合住户统计调查」所得的数据编制,并只涵盖本港陆上非 住院人口。公营永久性房屋的分类与注 2 相同,而私人永久性房屋的分类则与注 3 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