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镇静

合集下载

不同镇静方式对重症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不同镇静方式对重症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不同镇静方式对重症患者肾功能的影响镇静治疗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广泛使用,适度镇静能有效地减少病人不适,消除病人焦虑, 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 增加病人对机械通气的耐受, 有利于护理。

如何有效地判断病人的镇静深度,根据病情、病程选择恰当的镇静药物并合理使用,以及避免镇静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药物可引起多种类型的肾损害: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前性肾损害、肾小球病变或血管损害等。

重症科常用的镇静药物也有可能导致上述改变,所以为避免镇静药物造成的肾损害,更应该合理的选用镇静药物并制定规范的镇静程序。

一、目前重症科常用的镇静药物及特点:ICU 理想的镇静药物应具备以下条件:(1)起效快,镇静作用强,镇静程度易控制;(2)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小;(3)与其他药物无明显的相互干扰作用;(4)消除方式不依赖于肝、肾或肺功能,具有多种体内代谢途径;(5)消除半衰期短,蓄积;(6)价格低廉。

咪达唑仑是一种具有良好的镇静、肌肉松弛、抗焦虑、催眠、抗惊厥作用新一代苯二氮类药物。

咪达唑仑体内半衰期30分钟,静脉注射负荷剂量0.03~0.3mg /kg,维持剂量0.03~0.2mg /(kg·小时) ,起效时间2~2. 5 分钟,消除半衰期90~180分钟[2]。

优点是半衰期[6]短,可调范围广,排泄快,有良好的镇静和顺行性遗忘作用,镇静剂量不抑制呼吸循环,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适当调节药物剂量可达到预计的镇静水平,价格较便宜[1][3]。

缺点是长期应用会因为药物蓄积导致患者清醒延迟,苏醒后大多数再入睡,程度较深,剂量过大或注射过快时易引起血压下降、呼吸抑制,低血容量患者不良反应较明显,肾衰患者长时间使用易引起蓄积和镇静效应的延长,从而使机械通气时间延长[1][4]。

丙泊酚(异丙酚)是一种烷基酚类短效的静脉麻醉药, 起效迅速可靠,半衰期短, 体内无蓄积且苏醒快、彻底、后遗症少。

丙泊酚体内分布半衰期1.8~8.3分钟,静脉注射负荷剂量为0.025~1.0mg /kg,维持剂量0.5~4.0mg/( kg·小时),起效时间<1 分钟,消除半衰期34~64分钟[5]。

术后镇静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

术后镇静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

术后镇静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术后镇静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通过使用药物或其他方法,帮助患者平静下来,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在进行术后镇静操作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一、术后镇静操作流程1. 患者评估与准备在术后镇静操作开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和了解。

这包括患者的年龄、过敏史、既往病史、手术类型、使用的药物等信息。

同时,我们还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向其解释术后镇静的目的和可能的风险。

2. 选择合适的药物或方法根据患者的状况和手术类型,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或方法进行术后镇静。

常见的药物包括镇静药物、麻醉药物和止痛药物等。

在选择药物时,我们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的作用时间等因素,并遵循相关的临床指南和药物管理政策。

3. 给药及监测在给药前,我们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和药物的正确性,并确认患者没有对给药药物过敏反应的历史。

给药时,应按照药物的适应症、剂量和给药途径进行。

同时,我们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和麻醉深度等,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镇静效果。

4. 镇静效果评估在术后镇静操作进行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镇静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指标通常包括患者的安静程度、疼痛评分和意识状态等。

根据评估结果,我们可以调整药物的剂量或选择其他方法来提高镇静效果。

5. 结束和恢复当术后镇静操作结束后,我们需要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

这可能包括停止药物输注、移动患者的位置、提供适当的疼痛缓解和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等。

在患者完全恢复之前,我们应保持与患者的密切观察,并密切关注其镇静效果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二、术后镇静评分标准术后镇静的评分标准对于确定镇静操作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常用的评分工具包括以下几种:1. Ramsay镇静评分该评分标准根据患者对刺激的反应程度来评估其镇静深度。

评分范围从1到6,分别代表患者的不同状态,包括:患者唤醒状态、对刺激的反应、主动运动和对话等。

重症医学科程序化镇静时使用不同的镇静评分系统的应用分析

重症医学科程序化镇静时使用不同的镇静评分系统的应用分析

重症医学科程序化镇静时使用不同的镇静评分系统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ICU) 患者程序化镇静时使用不同镇静评分系统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3-12月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科行机械通气并需要镇静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Ramsay镇静评分系统程序化镇静组(A组),使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程序化镇静组(B组),以及RASS镇静评分程序化镇静组(C组)3组,3组分别使用护士根据统一的方案对患者实行程序化镇静以达到理想的镇静目标,观察三组患者镇静时间、镇静深度、机械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间、ICU 病死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意外拔管、人机对抗、褥疮),谵妄发生率等指标。

结果 A组、B组、C组患者镇静时间及理想镇静状态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

C组患者发生过度镇静的比例较B 组和A (10%:20%:23.3%)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C组及B组谵妄发生率较A组(10%:13.3%:26.6%)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

三组组患者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不同的镇静评分系统均可以达到理想的镇静水平,RASS镇静评分系统分级更细更清晰,不易导致过度镇静及谵妄状态,有必要在ICU程序镇静方案中加以使用。

【关键词】镇静评分重症患者【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5-0069-02镇静治疗在重症科广泛使用,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焦虑,使病人得到充分的休息,减少机械通气患者的人机对抗。

但是不适当的镇静也会带来延长上机时间,病人谵妄发生率增加等不良后果。

所以近年来程序化镇静已经在重症科广泛使用。

程序化镇静有利于患者达到理想镇静水平,并能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水平[1]。

程序化镇静常使用Ramsay镇静评分系统,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以及RASS镇静评分。

目标导向程序化镇静策略流程

目标导向程序化镇静策略流程

目标导向程序化镇静策略流程引言:在医疗领域中,镇静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用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痛苦感。

目标导向的程序化镇静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基于患者的个体特征和治疗目标,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镇静计划。

本文将介绍目标导向程序化镇静策略的流程和步骤。

一、患者评估在制定镇静策略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既往病史、过敏史等。

此外,还需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和焦虑程度等因素,以便确定最适合患者的镇静方案。

二、制定个性化的镇静目标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制定适合该患者的个性化镇静目标。

镇静目标应该明确、可量化,并与治疗目标相一致。

例如,对于一位进行手术的患者,镇静目标可能是使患者达到足够的镇静水平,以便进行手术操作而不感到痛苦或焦虑。

三、选择合适的镇静药物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和镇静目标,选择合适的镇静药物。

常用的镇静药物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麻醉药物和镇静催眠药物等。

在选择药物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以及对药物的耐受性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评估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四、制定具体的镇静方案根据选择的药物和镇静目标,制定具体的镇静方案。

方案应包括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给药速度和给药时机等。

此外,还需要制定监测措施,以确保患者在镇静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五、实施镇静策略在制定好的镇静方案下,开始实施镇静策略。

在给药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速度。

此外,还需要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安慰,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六、评估镇静效果在镇静过程中,需要不断评估镇静效果。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镇静水平、疼痛程度和焦虑程度等。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镇静方案,以确保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和安全。

七、记录和总结在镇静过程结束后,应该对治疗过程进行记录和总结。

记录包括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给药速度和给药时机等,以及患者的反应和镇静效果。

bps镇静效果评价的目标

bps镇静效果评价的目标

bps镇静效果评价的目标
答:bps镇静效果评价的目标目标为BPS疼痛评分≤6分,在镇痛的基础上给予镇静,一般的ICU病人宜在Ramsay3分;对于手术后较大创伤后使用肌松药的病人应使其达到Ramsay5-6分;相反,对于病情平稳的患者只需达到Ramsay2分。

程序化镇静实施流程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2】
1、护士遵医嘱给药,医护配合至关重要,尤其实施每日唤醒计划时。

2、护士应用Ramsay评分进行镇静评估。

给予负荷剂量到目标镇静水平后,每2小时评分一次,准确书写护理记录。

3、护士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常规的应用保护性约束也是必要的。

4、每日7:30AM,停用所有镇静药物,实施唤醒计划。

前提是患者达到镇静剂的恒定用量后(一般是24至48小时)。

5、镇静的撒离:方法:药物剂量每日按10%-25%递碱,遵医嘱执行
6、可能由于镇静中断加重原发状态的高风险病人(颅内压升高、心肌缺血)。

特殊疾病:哮喘持续状态、严重ARDS、酒精戒断。

ICU镇静的安全护理

ICU镇静的安全护理

整理课件ppt
8
Crit Care Clin. 2009;25:489.
护士在程序化镇静管理中起重要作用
方法 共有107名大的教学医院的ICU的 注册护士参与,应答率为86%
结果 ➢护士在镇静管理中起重要作用,所 起作用的大小与护士对自己所掌握的 知识和技能的信心及应用经历相关
➢为获得满意的镇静深度,需对护士 进行培训
客观评分系统 脑电双频指数(BIS) 有前途的客观评价镇静和催眠药 作用程度的工具 心率变异系数 食道下段收缩性
护士镇静交流评分(NICS)
……镇…静.. 评分是手段不是目的,镇静评分的选择远比应用重

整理课件ppt
21
Ramsay评分最常用的主观评分
—法国镇静各阶段评分iology. 2007;106:687.
简单、易于记录 广泛应用于临床与研究 与其它评分系统一致性好 可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不用于使用肌松剂的病人 无躁动状态评价 不同等级间描述区别不大 2~5分之间难以准确区分
如何做好镇痛镇静的监测与评估 如何做好每日唤醒
整理课件ppt
14
镇静深度评估的指南推荐
美国指南
运用Ramsay评分可减少患者的机械通气 时间和ICU住院天数
中国指南
1、应个体化制定ICU患者的镇静目标 并及时评估镇静效果(C级)
2、应选择一个有效的评估方法对镇静程度 进行评估(B级)
3、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客观的评估方法
疼痛评估:主观意志的作用
基本仍是主观指标 仍在寻找客观指标(瞳孔变化 心率变异…)
主观意志与感情的作用 各人的痛阈不同
疼痛评估是制约镇痛发展的瓶颈
整理课件ppt
17
疼痛评估常用指标

程序化镇静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程序化镇静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痛可使患者应激 反应增强 、 血压 升 高 , 甚 至 颅 内压 升 高 导 致 严
重 后 果 。程 序 化 镇 静 就 是 有 计 划 有 目标 地 镇 静 , 根 据 镇 静 评 分实时调整镇静 药物剂量 , 程 序 化 镇 静 可 实 现 用 最 小 剂 量 的 药 达 到 理 想 的 镇 静 目标 , 最 大限度 地 降低 不 良反应 发 生率 。 本 研 究 观 察 比较 了 右 美 托 咪 定 和 舒 芬 太 尼 程 序 化 镇 静 对 神 经 外 科 手 术 患 者 术 后 镇 静 镇 痛 评 分 的影 响 , 旨在 评 价 这 2种 程 序 化镇 静 方 法 在 神 经 外 科 手 术 患 者 中 应 用 的 价 值 , 现 将 结 果
[ 关键词 ] 神 经 外科 手 术 ; 术后镇痛 ; 右 美托 咪 定 ; 舒 芬 太 尼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8 8 4 9 . 2 01 4 . 0 2 . 0 3 5
[ 中 图分 类 号 ] R 6 1 4 . 2
显著性 差异( P均 > 0 . 0 5 ) ; 2组 患 者 f 。 一t 的 R a m s a y镇 静 评 分 、 S A S镇 静 及 躁 动 评 分 、 V A S疼 痛评 分 均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P均 >0 . 0 5 ) ; 2组 患 者 f 0 一£ 的 H R、 MA P无 显 著性 差 异 ( P均 >0 . 0 5 ) ; D 组 和 s组 各 有 3例 ( 1 5 %) 患 者 出现 呕 心 / 呕吐。蛄论 择 期神 经 外 科 手 术 患 者 术 后 使 用 右 美托 咪 定 和 舒 芬 太 尼 程序 化 镇 静 效 果 确 切 , 不 良反 应 少 。

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措施的观察护理

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措施的观察护理

具体为 由医师根据 患者 的病情制 定 目 标镇 痛镇静 评分 , 并 给 予负荷量预期达到 目 标 评分值 , 之后 由护士 定时评估患者 的 镇痛镇静评分 , 并根据其评分调整镇痛镇 静药物的剂量 , 以期 达到和维持 目 标评分值 。根据 我科现状 , 也将 程序管理 纳入
我科 重症患者 当中 , 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临床资 料 选择 2 0 1 0年 1月 一 2 0 1 1 年l 2月重症监护
的观察,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 4 ) 警惕腹腔内脏器 腔镜手术发展 的趋势。而精心规范的术前准备及围手术期 的
官损伤 。术后须观察腹 部情况 , 注意患 者有无腹痛 及腹膜 刺 激症 ,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本组 患者无 上述并发症发生。 心理护理 、 专科护理、 健康 教育是 减少手术后并 发症 、 保证 手
2 . 2 . 5 出院指导
指导 患者 出院后注意休 息 , 1 个月 内禁止
[ 2 ] 吴 平 , 那彦群 , 郭震华主编. 实用泌尿外科 学[ M] . 北 京: 人民
卫生 出版社 。 2 0 0 9: 5 6 4—5 6 5 .
性 生活 , 3个月 内禁 止重 体力劳 动、 剧 烈 运 动及久 站 。多 饮

7 6・
护理实践与研究 2 0 1 3年第 l 0卷第 2期 ( 下半月版
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 措施的观察护理
徐 艾槐
摘 要 目的 : 探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 患者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措施的疗效 。方法 : 对患者进行评估、 计 划、 实施 、 评价程序化 , 镇痛镇静护理 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 本组 8 5 例患者 中, 6 6例病情好转后转他科或转院继续治疗 , 1 1 例自 动 出院 , 8 例死亡。镇痛镇静疗效满意 。结论 : 程序 化镇痛镇静治疗 , 最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关键词 程序化 ; 镇 痛镇静 ; 监护室 ; 护理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9 6 7 6 . 2 0 1 3 . 0 2 . 0 4 4

ICU镇痛和镇静的治疗策略和进展

ICU镇痛和镇静的治疗策略和进展

ICU镇痛和镇静的治疗策略和进展ICU病人,特别是机械通气的病人常需要充分镇静、镇痛。

通过镇静、镇痛治疗可以提高病人对气管插管和有创性诊断技术过程的耐受,有利于机械通气,还可以减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抗焦虑作用。

ICU内特殊的环境设置和治疗、护理相关操作是引起ICU患者疼痛与不适的常见原因,不利于危重患者的康复。

传统采用镇静镇痛药物来消除病人疼痛、不适感及减轻病人焦虑、躁动的情绪。

近些年来,对于危重患者镇痛、镇静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综述ICU镇静、镇痛的治疗策略和进展。

1.镇静、镇痛药物的应用理想的镇静药物应具备的条件是:起效快,剂量-效应可预测;半衰期短,无蓄积;对呼吸循环抑制最小;代谢方式不依赖肝肾功能;抗焦虑与遗忘作用同样可预测;停药后能迅速恢复;价格低廉等。

但目前尚无药物能符合以上所有要求。

ICU内现在常用的镇静药物有苯二氮艹卓类:咪达唑仑、安定;丙泊酚;中枢性α-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起效快,半衰期短,清除时间短,经肝肾代谢,对呼吸循环抑制最小,抗焦虑与遗忘作用可预测,性价比高。

丙泊酚苏醒快,起效快,主要用于短期镇静,不用于16岁以下儿童。

安定半衰期长,易蓄积,易致静脉炎,一般用于单次镇静。

右美托咪定有双重作用,清醒镇静,无呼吸抑制,抑制肾上腺皮质合成,用于短期镇静,长期镇静安全性有待探讨。

咪达唑仑镇静更安全,无输注综合征,循环稳定(低血压发生率低、对血压、心率影响小),不增加脂肪负荷,再次插管和死亡率低,而且不留痛苦记忆,顺行性遗忘作用强,遗忘评分高,是相对较理想的镇静药物。

例如在ICU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邻床清醒危重患者体内应激程度将显着升高,并可能导致严重循环生理改变。

单纯给予心理干预措施并不能有效减轻不良反应,而在心理护理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咪达唑仑(0.1mg/kg)是控制患者心理应激、降低患者意外事件发生风险的有效措施。

2002美国指南中说明,咪达唑仑或安定应用于急性躁动病人的快速镇静,需要快速唤醒时,丙泊酚是优先选择的镇静剂。

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对颅脑损伤术后护理的效果

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对颅脑损伤术后护理的效果

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对颅脑损伤术后护理的效果发布时间:2021-07-01T11:20:18.58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4期作者:顾桂元刘洪来[导读] 目的:研究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用于颅脑损伤术后的价值。

顾桂元刘洪来山东省沂水县人民医院山东临沂 276400【摘要】目的:研究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用于颅脑损伤术后的价值。

方法:2019年7月-2021年4月本科接诊颅脑损伤病患76例,随机均分2组。

试验组采取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对比V AS评分等指标。

结果:针对V AS评分,试验组(4.02±0.56)分,比对照组(5.57±0.71)分低,P<0.05。

针对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2.63%,比对照组18.42%低,P<0.05。

结论:于颅脑损伤术后用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利于并发症的预防,及疼痛感的缓解。

【关键词】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颅脑损伤;并发症;V AS评分Effect of programmed sedation and analgesia nursing on postoperative nursing of craniocerebral injury Gu Guiyuan Liu HonglaiShandong Yishu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Shandong Linyi 276400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programmed sedation and analgesia nursing after craniocerebral injury. Methods: From July 2019 to April 2021,76 cases of craniocerebral injury were receive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Programmed sedation, analgesia, Routine nursing was performed in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 V AS scores and other indicators. RESULTS: For V AS scores, Experimental group (4.02±0.56),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5.57±0.71), P<0.05. For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est group 2.63%, Lower than 18.42%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Programmed sedation and analgesia nursing after craniocerebral injury, To prevent complications, And pain relief. Craniocerebral injury complications V AS score临床上,颅脑损伤十分常见,乃危急重症之一,通常是由外力作用所致,若不及时干预,将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1]。

程序化镇痛镇静篇

程序化镇痛镇静篇

程序化镇痛镇静在积极挽救病人生命的同时,ICU 综合症、谵妄等字眼的频繁出现,也引起了每一个ICU 人的思考。

由于自身的严重疾病、ICU 的环境(被约束、灯光长明、各种噪音、邻床病人的抢救等)、各种管道带来的隐匿性疼痛使患者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

我们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恢复和保持病人的生活质量呢?如何让病人忘掉这段痛苦的记忆呢?于是,镇痛与镇静逐渐成为ICU 的核心治疗手段之一。

一、谵妄谵妄的诊断:1、必备条件:急性的意识状态改变、注意力散漫。

2、加入一项即可诊断:思维无序、意识程度改变。

治疗谵妄的药物:氟哌啶醇:5mg/支, im 、iv 。

可间断应用,每4-6小时用一次,稳定数天后逐渐减量。

若患者有谵妄,应先治疗谵妄再镇痛镇静。

二、评估 (一)疼痛评估:数字评分法(NRS):NRS 是一个从0—10的点状标尺, 0代表不疼,10代表疼痛难忍,由病人从上面选一个数字描述疼痛。

0 1 2 3 4 5 6 7 8 9 10不痛 痛,但可忍受 疼痛难忍数字疼痛评分尺面部表情评分法:(FPS ):由六种面部表情及0-10分(或0-5分)构成,程度从不痛到疼痛难忍。

由病人选择图像或数字来反映最接近其疼痛的程度(图3)。

FPS 与NRS 有很好的相关性,可重复性也较好。

不痛 微痛 有些痛 很痛 疼痛剧烈 疼痛难忍好想睡觉啊! bbmm!睡不着!(二)镇静评估主观性镇静评分系统:Ramsay评分等;客观性镇静评估方法:脑电双频指数(BIS)等。

Ramsay评分:被认为是可靠的镇静评分标准,被临床广泛应用。

Ramsay 评分表分数状态标准1 分清醒病人焦虑、躁动不安2分清醒病人配合,有定向力、安静3分嗜睡病人对指令有反应4分入睡嗜睡,对轻叩眉间或大声听觉刺激反应敏捷5分入睡嗜睡,对轻叩眉间或大声听觉刺激反应迟钝6分深睡嗜睡,无任何反应Ramsay评分注意事项:1、一般的ICU病人宜在3~4分。

2、手术后较大创伤的病人应使其达到5~6分。

力月西ICU镇静

力月西ICU镇静
——《ICU病人镇痛镇静治疗指南》
10
提 纲
ICU镇静治疗的目的和意义
力月西——ICU镇静治疗的经典首选药
程序化镇静的实施
11
抗焦虑 抗惊厥 肌松 镇静催眠 顺行性遗忘
唯一的水溶性BDZ, 易吸收,刺激性低
力月西 充分的镇静作用,更多治疗关怀
P=0.01 P=0.01
Intensive Care Med,1996;17(2):1204-1213
以及邻床病人的抢救或死亡等恶性刺激,易使患者睡眠剥夺
隐匿性疼痛:气管插管及其他各种插管,长时间卧床 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对疾病预后的担心,对死亡的恐惧,对家人的 思念不担心等
ICU的丌良经历丌容忽视(国外)
50%的病人对于
其在ICU中的经历 保留有痛苦的记忆
70%以上的病人 在ICU治疗期间 存在着焦虑不躁动
3 4 5 6
Ramsay评分的临床应用
对亍一般的ICU病人宜在3分
对亍手术后较大创伤后的病人应使其达到5~ 6分
对亍病情平稳的患者只需达到2分
注意事项: (1)若Ramsay评分 > 5分超过 6小时需停药 (2)所有患者在停药之前最好将 Ramsay评分调整至 2分 水平
现有客观镇静评分系统
13
力月西镇静, 改善患者的呼吸循环,更多治疗关怀
咪达唑仑用药前后呼吸循环参数的变化
用药前
呼吸(次/分) 30.05±4.37
用药2小时后
16.59±4.78
停药时
14.31±2.89
拔管后
20.31±5.24
心率(次/分) 108.16±29.68
81.28±19.31
62.51±19.12
91.53±14.50

ICU镇静镇痛实施-程序化镇静PPT课件

ICU镇静镇痛实施-程序化镇静PPT课件

镇静镇痛的重要性
提高患者舒适度
通过缓解疼痛和焦虑,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降低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焦虑,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率,如肺部感染、静脉血栓等。
保护神经系统
通过抑制应激反应,减轻脑代谢负担,保护 神经系统功能。
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
药物选择与配伍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镇静镇痛药物,并与其他药物进行配伍, 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程序化镇静的方法
评估与监测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疼 痛程度、意识状态、呼吸功能等, 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
情变化。
药物使用
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镇静 镇痛药物,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 案,并严格按照用药时间和剂量
ICU镇静镇痛实施-程序化 镇静PPT课件
• 引言 • ICU镇静镇痛概述 • 程序化镇静的原理和方法 • 程序化镇静在ICU的实施步骤 • 程序化镇静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01
引言
主题简介
介绍主题
ICU镇静镇痛实施-程序化镇静 PPT课件,包括其定义、背景和 相关概念。
阐述主题的重要性
实施镇静镇痛
按照镇静计划给药
确保药物剂量准确,给药 途径和时间合理。
观察患者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记 录镇静镇痛效果及不良反 应。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反应和监测结 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监测和调整
监测生命体征
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 压等指标,确保生命体征稳定。
评估镇静镇痛效果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和焦虑程度, 以及镇静效果。

镇静患者护理常规

镇静患者护理常规

程序化镇静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健康史,了解患者有无COPD 病史, 常规监测患者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并在镇静开始前即刻以及镇静开始后每小时记录1次。

2、镇静效果的评判严格按Ramsay 评分进行。

每小时评估1次,并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保证镇静效果Ramsay 评分标准[护理措施]1、使用过程中负荷量的静推速度不宜过快, 以防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

2、每小时根据Ramsay 标准, 对患者镇静深度进行评估, 并及时进行相应剂量调整, 确保评分为4~5级。

镇静剂对呼吸有不同程度抑制, 并可造成呛咳反射减弱, 应严密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 以便调整呼吸参数, 确保患者充分的氧供。

同时要加强患者翻身拍背和吸痰。

3、使用镇静剂持续静脉泵入, 最好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注入。

4、严格无菌操作,药物现配先用,静脉泵入时间不应超过12h, 长时间应用丙泊酚患者同时应监测甘油三脂变化。

5、镇静过程中应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各种操作应集中进行, 镇静过程应使用气垫床,每日床头抬高30º不少于2次,放压疮和深部血栓形成。

6、每天早晨7时暂时停用镇静剂, 进行每日唤醒。

唤醒过程中加强观察,如果停药后患者烦躁、咬管明显或身体扭动应立即再次镇静。

唤醒过程中做好沟通,检查约束,防止非计划性拔管。

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新编临床护理常规》、《2011版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结合科室工作修订修订时间2012-7-1分数 描述 1 病人焦虑、躁动不安 2 病人配合,有定向力、安静 3 病人对指令有反应 4 嗜睡,对轻叩眉间或大声听觉刺激反应敏捷 5 嗜睡,对轻叩眉间或大声听觉刺激反应迟钝 6 嗜睡,无任何反应。

程序化镇静的实施

程序化镇静的实施

15
镇静方案设计的基础—镇痛
30~70%的危重病人存在疼痛不良感受
手术伤 口疼痛
创面 换药
气管插管 有创操作
制 动
镇静方案设计的终点 —镇静/镇痛目标设定
通常的镇静目标: 病人安静、易被唤醒、 并保持正常的睡眠—觉醒周期
所期望的镇静目标:应在开始实施镇静时确
定,并且常规根据病人临床情况的变化进行
——减少MV相关并发症 对照组 5 4 7 3 5 1 1 26
Crit Care Med. 2004 ;32(6):1272-6.
每日唤醒时需观察的指标
病人的神志、感觉与运动功能、基本的生理防 御反射 生命体征 :心率、血压高低及波动幅度 脉搏 次数及强弱、呼吸频率等 呼吸机的工作状况和使用的模式、参数 镇静药物用法及用量
BIS (脑电双频指数)
BIS值是一个无单位的简单数值,范围 0~100 100:清醒状态 65~85:患者处睡眠状态 40~65:处于全麻状态 < 40: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 0:完全无脑电活动
疼痛评估
最可靠和有效的疼痛指标是病人自述 疼痛评估应包括疼痛部位、特点、加重及
减轻的因素和强度 疼痛强度的评估(一维法)
提 纲
ICU程序化镇静的重要性 ICU程序化镇静的实施
力月西程序化镇静方案示例
程序化镇静的实施
镇静方案设计 镇静镇痛监测与评估 每日唤醒 镇静撤离
镇静方案的设计原则
多学科协作与实施(医生、护士和和药剂师)
设定可以经常重新评估的治疗目的和特殊目标
应用正确的疼痛、躁动和镇静评分系统进行监测
基于重要的患者特征和证据来选择药物和治疗( 包括对危险人群的安全筛查)
NRS 0
1

程序化镇痛镇静及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EICU)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分析

程序化镇痛镇静及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EICU)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分析

程序化镇痛镇静及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EICU)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EICU)患者应用程序化镇痛镇静及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本院EICU内的患者进行研究,共计100例,入院时间均为2020年。

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

对照组以常规药物镇痛镇静,观察组行程序化镇痛镇静及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时间以及护理前后的镇静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出E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护理后VAS、Ricker镇静-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EICU患者应用程序化镇痛镇静及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重症监护室;VAS;Ricker镇静-躁动评分前言:重症监护室(EICU)是临床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主要场所,受病情影响,患者呼吸功能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若未能有效处理,很可能加重病情,威胁生命安全。

因此,EICU患者多会开展机械通气治疗。

而机械通气属于有创操作,患者治疗期间的疼痛感多较为明显,影响其治疗依从性,还需辅以良好的镇痛镇静措施[1]。

本院于2020年部分EICU患者护理中开展程序化镇痛镇静及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EICU内的患者进行研究,共计100例,入院时间均为2020年,研究符合医学伦理要求,获得批准。

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

对照组中,男患者28例,女患者22例,年龄38~75岁,平均(57.58±8.45)岁。

观察组中,男患者27例,女患者23例,年龄37~76岁,平均(57.55±8.46)岁。

两组资料比较(P>0.05),存在可比性,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1.2方法对照组以常规药物镇痛镇静,即遵照医嘱给予患者右美托咪定、地佐辛等镇痛药物。

胃肠镜诊疗中镇静麻醉新进展

胃肠镜诊疗中镇静麻醉新进展

胃肠镜诊疗中镇静/麻醉新进展自2008年至今,镇静/麻醉在诊断性和/或治疗性消化内镜诊疗中应用频率越来越高。

程序化镇静不仅可以提高消化内镜医师和患者的满意度,还可以提高消化内镜诊疗的质量。

镇静/麻醉方案取决于临床风险评估、内镜检查类型、患者焦虑程度等。

因此,制定程序化及个体化的方案十分必要。

本综述主要讨论无痛胃肠镜诊疗中镇静深度统一、实施镇静/麻醉人员配备、监测指标、镇静药物配伍等四方面。

为患者选择最佳的镇静/麻醉方案提供一定参考。

1.镇静深度统一实施镇静的相关专业应采用统一的镇静深度定义,将有助于推进研究和针对患者安全的循证医学建议。

胃肠镜诊疗操作过程中,应用镇静/麻醉药物可使患者意识水平下降或消失。

ASA描述了镇静深度的连续评分法,将镇静深度分为“轻度”“中度”“深度”和“全身麻醉”。

2014年,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专家共识意见中,根据Ramsay镇静评分及3个要点(对刺激反应、通气功能、心血管功能)评估镇静水平。

然而,2018年美国消化内镜镇静/麻醉指南中并未提到采用Ramsay镇静评分划分镇静深度,而是根据以上3个评估要点另加气道管理4个方面评估镇静深度。

美国消化内镜镇静/麻醉指南中提到,轻度、中度镇静时气道无须干预,而深度镇静可能需要气道支持操作(如托下颌、插入口咽或鼻腔通气道),全身麻醉经常需要气道干预。

在2014年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专家共识中并未提到国内目前胃肠镜诊疗中哪种镇静深度居多。

胃肠镜诊疗操作中,医师希望患者无反应,而患者也希望无记忆,最终常造成深度镇静。

但也有研究表明,深度镇静并不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操作成功率。

推荐意见中,2008年有研究强调“理想与安全”的镇静;而2018年美国消化内镜镇静/麻醉指南中明确提到,尽管实施镇静时需要考虑患者的意愿和医疗条件,美国仍期望以轻度、中度镇静来进行内镜检查。

Cooper等提出深度镇静会增加反流误吸的风险。

然而“轻度、中度镇静”理念在中国是否可行,仍存在较大争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
√ √
√ √
其他
不同等级间描 不同等级间 适用于外 共分为10级, 复 对患者的评估信 述区别不大, 描述区别不 科ICU病人 杂, 难记 息容易交流 广泛应用 大
主观评分系统存在的问题

主观、不客观 主要描述病人对刺激的运动反应 不适用于使用肌松剂病人 未考虑病人对镇静治疗改变后反应 均未达到理想的镇静程度评分系统要求


镇静或镇痛药:每日按10%~25% 剂量递减
指南推荐
大剂量或大约超过7天持续应用阿片类镇痛药、苯二氮卓类药物以及丙泊酚治疗后,应考虑撤 药后戒断症状发生的可能性,应该系统地逐渐减少给药剂量以防止发生戒断症状(B级)
注意事项

各项相关操作必须遵书面医嘱
常规应用保护性约束 医护配合至关重要,尤其实施每日唤醒计划时
引起人机不协调或应激性高血压 引起患者自行拔除气管插管、动静脉置管
或其他装置
每日唤醒的禁忌症

正在接受肌松剂治疗,或肌松剂仍有药效; 未控制的躁动状态; 可能由于镇静中断加重原发状态的高风险病人(升高颅 内压、心肌缺血);

未达到镇静剂的恒定用量前(一般是24至48小时); 特殊疾病:哮喘持续状态、严重ARDS、酒精戒断。

主观评分系统




Ramsay评分 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 肌肉活动评分法(MAAS) Richmond镇静躁动评分(RASS) 护士镇静交流评分(NICS) ………..
脑电双频指数(BIS) 诱发电位 心率变异性 食道下段收缩性

客观评分

主观镇静评分系统比较
理想的镇静评分系 Ramsay Scale 统 简便、便于记录 确切条款准确描述 镇静和躁动程度 指导镇静剂的调节 对ICU病人具有有效 性和可靠性 √ SAS √ MAAS √ RASS × NICS √
镇静镇痛目标设定
镇痛目标:(BPS)
BPS≤6
镇静目标:(RSS)
RSS:3-4
每日唤醒的方法
2000年由Kress提出
每日定时暂时停止所有镇静药物输注
直至患者清醒并能正确回答至少3-4个简单问题 或者逐渐表现出不适或躁动
重新给以镇静并滴定至目标镇静水平(Ramsay评分3-4分)
待脱机条件成熟后停止镇静
Harvey . Am J Crit Care , 1996 ; 5(1) : 7 - 16 Hooper VD ,etal. . Crit Care Nurs Clin North Am , 1997 , 9 ( 3 ) : 395 -410
镇静镇痛的撤离
目 的
防止和避免镇静和镇痛药戒断现象的发生

抢救时停止镇静,避免影响意识判断
可能存在问题

意外拔管的风险顾虑,加大剂量的积极,
减剂量困难

镇静过深的多,不足的少
RICU程序化镇痛镇静流程
表格书写
其他镇静镇痛处方

丙泊酚:

负荷剂量:每5min静推5μg/kg/min 直达目标 持续剂量:5 μg/kg/min 不达目标:增减10mg/h
程序化镇静的护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北 京 呼 吸 疾 病 研 究 所 王 淑 芹
程序化镇静

以镇痛为基础
有镇静计划和目标 根据镇静深度评分调节镇静剂用量
程序化镇静的实施
镇静镇痛的监测与评估
每日唤醒
镇静镇痛的撤离
Crit Care Med. 2006 ;34-374
镇痛的评估(一)
RSS的特点
优点

简单、易于记录 广泛应用于临床与研究


与其它评分系统一致性好
可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不用于使用肌松剂的病人
缺点

无躁动状态评价 不同等级间描述区别不大

2—5分之间难以准确区分
脑电双频指数(BIS)
定义: 一种脑电信号分析方法,利用快速傅立叶转换技术分析脑 电信号,通过计算机技术转化为一个量化指标,是一个无单位 的简单数值,范围0(完全无脑电活动)~100(清醒状态)
完全清醒的判断源自患者至少能正确完成下面四个中的任意三
个动作:

呼唤睁眼
遵指令眼睛活动
遵指令握手
遵指令伸舌头
每日唤醒时需观察的指标
基本观察指标
• 病人的神志、感觉与运 动功能、基本的生理防 御反射、生命体征 (心 率、血压高低及波动幅 度、脉搏次数及强弱、 呼吸频率等)
特别关注指标
• (1)呼吸机的工作状况、 使用模式、参数、人机 协调情况 • (2)镇静药物用法及 用量、镇静药物与其他 药物和手段之间的关系
• .
缺陷: 深度镇静后,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评分明 显下降. 因为机械通气的顺应性可能与其它行为 不同,有些专家仅仅进行面部表情和上肢 运动的评分来评估个体疼痛状态.
理想的镇静评分系统

简单、便于记录
确切条款准确描述镇静和躁动程度 指导镇静剂的调节
对ICU病人具有有效性和可靠性
现有的评分系统
BPS
具体描述 面部表情
放松 有点紧张(eg.皱眉) 紧张(eg.紧闭双眼) 面部扭曲 无活动 部分弯曲 全部弯曲(包括手指) 持久弯曲
分值
1 2 3 4 1 2 3
上肢运动
4
1 2 3 4
机械通气顺应程度 耐受
有咳嗽但大部分时间能耐受 对抗呼吸机 通气无法进行
BPS 特点
BPS (The Behavior Pain Scale) 是基于三项 评分的汇总分数:面部表情 上肢运动 机械 通气的顺应程度

吗啡:

负荷剂量: 每5min静推 2 mg 直达目标


持续剂量: 1–5 mg/h
不达目标:增减1mg/h
2
?
讨论

程序化镇静实施的依从性
给予重视 医护配合
全员培训
循环培训
监督总结

可交流患者——自我报告
数字评分法(NRS) 视觉模拟法
(VAS)
语言评分法(VRS) 面部表情评分法
(FPS)
术后疼痛评分法(Prince-Henry评分法)
镇痛的评估(二)

不可交流或交流困难患者
认知缺损
镇静
麻醉 机械通气
需要生理和行为方式的评价 危重症患者中可能缺乏有效性和可靠性
每日唤醒指南推荐
2002年美国镇痛镇静指南推荐:
调节镇静剂量到所制定的镇静目标,并系统地逐步减少剂量或每 日中断镇静治疗使患者清醒后再调整药物剂量来达到减少镇静作 用延长的目的(A级)
2006年国内镇痛镇静指南推荐:
对接受镇静治疗的患者,应提倡实施每日唤醒制度(A级)
每日唤醒的风险

引起应激和躁动
主观镇静的应用
应用最多的是Ramsay评分,其次是RASS和SAS评分;
—法国镇静各阶段评分的应用
Anesthesiology. 2007;106:687.
主观镇静的应用
Ramsay评分
67% 70
%
10%
SAS评分
9% 8%
GCS评分 MASS评分
—加拿大各类镇静评分使用的比例
Crit Care Med. 2006; 34:374.

65~85:患者处睡眠状态


40~65:处于全麻状态
< 40: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
BIS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特点

简单方便,床旁监护同步快捷 客观指标,直观、数字化 与咪达唑仑和丙泊酚的镇静深度相关,相关性很好

影响因素


镇静催眠药物
骨骼肌的活动 非镇静催眠药:艾司洛尔、肾上腺素 体温

镇痛的评估(三)
成人专用的疼痛评估工具
BPS(The NPS(The
Behavior Pain Scale) Adult Nonverbal Pain Scale) Critical Care Pain Observation
CPOT(the
Tool )
BPS (The Behavior Pain Scale)
Kress JP , et al. N Engl J Med , 2000 , 342 (20) : 1471 - 7
Ramsay评分(Ramsay Sadation Scale )
分值 1 2 3 4 5 6 描述 病人焦虑、躁动不安 病人配合,有定向力、安静 病人对指令有反应 嗜睡,对轻叩眉间或大声听觉刺激反应敏捷 嗜睡,对轻叩眉间或大声听觉刺激反应迟钝 嗜睡,无任何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