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优质课一等奖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教学设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教学设](https://img.taocdn.com/s3/m/beade35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6.png)
》教学设
目录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拓展与延伸 • 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 学生能力培养与提升 • 课程评价与反馈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咬文嚼字》在高中语文必修五中的地位
01
《咬文嚼字》是高中语文必修五中的一篇重要课文,属 于文化经典阅读系列。
跨学科知识链接
语言学与文学的关系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本质、结构和发展规 律的学科,而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的艺 术形式。在《咬文嚼字》中,不仅涉及 到了语言学中关于词义、语境等方面的 知识,还展现了文学语言的独特魅力和 审美价值。通过跨学科知识链接,可以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和拓展视 野。
VS
美学与文学的交叉点
信息化教学手段辅助
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 音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 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 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网络教学平台
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发布 教学资源、作业和测试等 ,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 学习和交流。
互动教学软件
使用互动教学软件,如课 堂互动系统、在线答题等 ,增加学生参与度,提高 教学效果和质量。
最后,作者总结了“咬文嚼字”的意义和价 值,并呼吁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要注重细节 ,仔细品味文字。
D
关键语句解读及赏析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这句话在原文的基础 上增加了“这”字,使得语气更加强烈,表达了作者 对这些文人的极度愤怒和鄙视。同时,“这”字也起 到了强调作用,让读者更加关注这句话所表达的情感 和态度。
02
该课文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探讨了语言文字的 魅力和运用技巧,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度-咬文嚼字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2024年度-咬文嚼字全国公开课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31aa730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7.png)
每周安排一次课程,每次课程时 长为2小时,共计16次课程。
课程时间安排充分考虑学生的学 习和生活节奏,方便学生合理安
排时间进行学习。
6
02 咬文嚼字基础知识
7
汉字起源与演变
汉字的起源
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介绍汉字的起源,包括结绳记事、八 卦、图画等早期记事方式,以及仓颉 造字的传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探讨汉字与中国文化的紧密关系,包 括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哲学思想 、价值观念等。
增强了文化自信
通过学习中华文化,我更 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文化 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增强 了自己的文化自信。
拓展了视野
咬文嚼字的学习让我接触 到了更多优秀的中华文化 作品,拓展了我的视野, 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
25
现场互动:观众提问及嘉宾解答环节
观众提问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中华文化?
嘉宾解答
中华文化的践行需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入手。例如,尊重长辈、关爱他人 、注重礼仪等,都是中华文化的具体体现。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参加文化活动 、学习中华文化课程等方式,更深入地了解和践行中华文化。
追求,感受古代诗词的韵味和魅力。
古代歌赋中的音乐与舞蹈元素
03
分析古代歌赋中蕴含的音乐和舞蹈元素,揭示古代艺术形式的
多样性和互通性。
12
现代散文小说选读
01
鲁迅作品中的国民性与文化批判
通过解读鲁迅的经典散文和小说,探讨其中对国民性和文化弊病的深刻
揭示与批判。
02
老舍笔下的北京风情与人物性格
选取老舍的代表性作品,展现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和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
跨文化适应能力。
实践机会拓展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海外留学、 志愿服务等活动,拓宽视野、增 长见识,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跨
2024年咬文嚼字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2024年咬文嚼字优质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69070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7.png)
超链接与导航设计
合理设置超链接和导航,方便学生 在课件中自由跳转,提高学习效率 。
13
课件艺术表现
色彩搭配
课件的色彩搭配应和谐统一,避免过 于花哨或刺眼,以营造舒适的学习环 境。
排版布局
课件的排版布局应清晰合理,文字、 图片等元素的位置和大小要适中,方 便学生观看和理解。
2024/2/29
21
学生自主学习建议
01
02
03
04
多读多写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 提高语言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
积累词汇
注重词汇的积累和辨析,掌握 常用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关注语言现象
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如网 络用语、广告语言等,思考其 背后的语言规律和文化内涵。
跨学科学习
积极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 ,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2024/2/29
互动教学
通过提问、抢答、游戏等 方式增强师生互动,提高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自主学习
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 行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10
03
课件设计与制作
2024/2/29
11
课件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
课件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认 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确保内容的易理 解性和吸引力。
2024/2/29
字体选择
字体选择应清晰易读,避免使用过于 花哨或难以辨认的字体,以确保学生 顺利阅读。
背景设计
背景设计应简洁大方,避免过于复杂 或喧宾夺主的背景图案,以免干扰学 生的学习注意力。
14
04
互动环节与课堂效果
《咬文嚼字》公开课一等奖
![《咬文嚼字》公开课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116a502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4.png)
《咬文嚼字》公开课一等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现代文阅读》第五单元的第二篇文章《咬文嚼字》。
文章由著名文学家朱光潜在《文学评论》上发表,主要阐述了对文学作品中字词运用的严谨态度,强调文学写作与阅读中讲究文字运用的精确性和美感。
文章内容深入浅出,通过诸多实例,使读者认识到在文学创作中准确运用字词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咬文嚼字”在文学创作中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细致入微的阅读能力,提高其文本分析与鉴赏水平。
3. 通过本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创作观,增强其写作的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文章的主旨,掌握文学创作中讲究字词运用准确性的原则。
难点: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实例阐述“咬文嚼字”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将这些原则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则趣味语文故事引发学生对“咬文嚼字”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快速阅读文章,概括文章主旨,然后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述思路。
3. 文本分析:引导学生细致阅读文章,找出作者用以阐述“咬文嚼字”重要性的实例,并进行分析。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文章中的观点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5. 实例演练:让学生结合文章中的实例,尝试自己写作,体会“咬文嚼字”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
7. 布置作业:让学生就文章中的某个实例,写一篇赏析文章,加深对“咬文嚼字”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文章主旨:文学创作中讲究字词运用的准确性。
2. “咬文嚼字”的含义:对文学作品中字词的精细推敲和运用。
3. 咬文嚼字的重要性:提高文学作品的质量和阅读美感。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以文章中的一个实例为例,写一篇赏析文章,阐述作者如何通过精确的字词运用表达其观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趣味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其文本分析与鉴赏能力;通过实例演练,让学生亲身体会“咬文嚼字”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咬文嚼字》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咬文嚼字》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c251f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9.png)
到达艺术完美
咬文嚼字
怎样才能做到“咬文嚼字”
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练与吻合 刻苦自励,推陈翻新,防止套板反应
12/19
探究1、课文贯通了一个总思想,就是文字和 思想感情有亲密关系,作者为何要强调这一 点? • 作者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亲
密关系,强调语言是跟思想感情走,强调 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在文 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 “推敲”。 • 这个观点抓住了语言本质,抓住了推 敲语言文字本质,指出了推敲文字根本路 径。阅读时,品味语言,要品味语言文字 所表示思想感情;写作时,推敲文字,要 从根本上调整思想和情感,思想务求透彻, 情感务求凝练,这么才能恰当地使用语言 文字。
诧异意味
认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
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失望而放弃得很斩 截意味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 视之,石也。
6/19
“推敲”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古今人都认为“敲”比“推”好 不在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
一个境界是他当初所要说而且与全 诗调和 。
斟酌(zhuó)
B、没鏃( mò zú ) 咬文嚼(jiáo)字
咀嚼( jué )
倒涎(yán) (xián)
C、蕴藉(jiè)
品茗(míng)
憎恶(zēng wù) 下乘(chéng)
D、尺牍(dú)
灞(bà)桥
剥啄(zhuó)
清沁(qìng)肺腑 (qìn)
3/19
郭沫若改台词 • 你是没骨气文人!
敲:最少也有一些温暖 推:自掩自推,独往独
人情;剥啄有声,打破 来,自有一副胸襟气度;
岑寂,平添搅扰
冷寂 ,无声
2024年咬文嚼字优质课一等奖课件pptx
![2024年咬文嚼字优质课一等奖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5b71d64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1.png)
02
应对当前社会语言文字应用不规 范、网络语言泛滥等问题,引导 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
4
课件内容概述
课件主题
咬文嚼字优质课一等奖
2024/2/29
课件内容
包括语言文字知识、文 化常识、文学经典等多
个方面
课件形式
采用图文并茂、互动性 强的多媒体形式,包括
增强读者体验
精准、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够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使读者更好地沉 浸在作品所描绘的世界中。
传承和弘扬语言文化
咬文嚼字不仅是对语言的运用,更是对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 助于保持和发展语言的多样性和魅力。
25
07
总结与展望
2024/2/29
26
总结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和方法技巧
2024/2/29
教育方式创新
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如情境模 拟、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激 发学生兴趣,提高咬文嚼字教育 的实效性。
教育资源拓展
积极开发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如 网络课程、多媒体素材、专家讲 座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 习体验和实践机会。
2024/2/29
28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2/29
29
文化传承
咬文嚼字也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通过对古 代典籍和诗词歌赋的研读和品味,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9Βιβλιοθήκη 工作场合的应用2024/2/29
商务洽谈
在商务谈判中,咬文嚼字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意图和需求,从而制定更有效 的谈判策略。
公文写作
在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公文写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咬文嚼字能够提高公文的准确 性和规范性,提升公文的质量和效率。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https://img.taocdn.com/s3/m/b4a4ee71aa00b52acec7ca27.png)
③! 心机、头脑 小李:其实我也没别的什么意思! 张局长:那我就不好意思了!那我就收下了 小李:不客气不客气! (1)解释①②③的“意思”之意。
(2)说出划横线的句子的言外之意。
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中的课后练 习 2、解释文中出现的成语
练
•小处不可随便
习
二、明末皇帝曾送给重臣洪承畴一副 对联以表彰他,后来洪承畴变节降清, 有人在此对联上各加一个虚词来讽刺 他。怎么加呢?
皇恩浩荡 (矣!)
臣节如山 (乎?)
三、阅读下面一段微型小说的片段, 回答问题。
晚上,小李提着礼品来到顶头上司张局长的 家里。
张局长:你这是什么意思①? 目的、意图
全文结构思路
郭老改字
李广射虎 阅 读要
贾岛吟诗
引
咬
写 苏轼写诗
文 要 作 (正)
嚼
套板反应
字
结
(反)
达到艺术美
反 馈
一、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有位老学者住 的巷子里常有人随地小便,于是他写了张
“不可随处小便”的标语张贴出去;
后来,这张标语被一个很仰慕老学者的人 贴在了自家的大厅里,只不过把原标语中 几个字的顺序换了一下,就成为一条警示 语。请问,那条警示语是什么?
5、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 确定与控制。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 义却难用,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 的,不易控制。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 以使意义含糊甚至支离(第六段)
6、联想意义也是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袭用套 语滥调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滑向套板反应 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 是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第七段)
2024版《咬文嚼字》说课教案一等奖
![2024版《咬文嚼字》说课教案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0ff7520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b3.png)
《咬文嚼字》说课教案一等奖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师素养提升途径•学生能力培养策略01课程介绍与目标传承中华文化适应时代发展弥补语文教育不足《咬文嚼字》课程背景作为一门专注于语言文字的课程,《咬文嚼字》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
在当前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准确、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显得尤为重要,《咬文嚼字》正是适应这一需求的产物。
针对当前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重文学轻语言、重阅读轻表达等问题,《咬文嚼字》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如词汇、语法、修辞等,并具备相应的表达能力。
知识与技能本课程采用讲解、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语言文字观念,尊重母语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与要求教材分析与选用教材特点《咬文嚼字》教材注重基础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以经典篇目为引领,辅以大量实例和练习,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材内容本教材主要包括语言文字基础知识、阅读与表达技巧、经典篇目赏析等板块,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
教材选用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选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咬文嚼字》教材,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02教学内容与方法掌握《咬文嚼字》中的核心思想,理解作者对于语言文字的独到见解。
重点难点解析方法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中的思想内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阅读和写作中。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难点,并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探讨。
030201重点难点解析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板书等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https://img.taocdn.com/s3/m/f2f1b70669dc5022aaea00c4.png)
各显其能——开讲啦
今天,我来讲! 独学 课前预习
合作 组长组织讨论,确定发言人,准备讲说。 组代表当众讲解,可采用各种方式。
展示 发言时间控制3分钟内
各显其能
例子 郭沫若改台词 王若虚改《史记》 贾岛斟酌“推敲” 苏东坡巧联想 套语滥调现象
观点 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繁简不同,意味不同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善用联想,蕴藉丰富 误用联想,俗滥下乘
瑟瑟其叶,随风□记忆。”(吹/摇/来)
请咬一咬,嚼一嚼,方框里填哪个字最有神韵,为什么?
摇:①风摇雨叶;②记忆摇曳(往事依依)
用词巧妙,蕴藉同,意味不同。
一笑了解之
甲:你的牙真好看! 乙:哦,假的。 甲:啊,真的假的? 乙:真的。 请问:牙是真的还是假的?
例2:王若虚改《史记》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
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
石矣。
有发现错误而 惊讶的意味
有失望而放弃得 很斩截的意味
繁简不同,意味不同。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 射,终不能入。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例3:贾岛斟酌“推敲”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导入:
朱光潜
三个问题:
(1)什么是“咬文嚼字”? (2)为什么“咬文嚼字”? (3)怎样来“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是什么精神
(第八段)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例子举不胜举,道理也说不完。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 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他随处留心 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 惯。你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 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 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他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https://img.taocdn.com/s3/m/a4efc1855a8102d277a22f3a.png)
1 2 3 4 故事导入
检查预习
合作探究
牛刀小试
故事导入
“左忠堂改字” 古人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吟安 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正是因为左忠堂的 咬文嚼字才使得曾国藩获得支持。古人 对诗歌语言的刻意求工,着实令我们钦 佩。那么今人对待语言文字的运用又会 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呢?今天让我们将借 助现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篇文 章来帮助我们学习如何恰当的使用语言 文字。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
滥用套语,全无新意。
1 2 3 4 故事导入
检查预习
合作探究
牛刀小试
例证五: “套板反应” 小学作文的必杀句
1、“同学们看着清洁的教室,擦着额头上的汗水笑了……”(用于描写大扫除之 后)
2、“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来到了XX公园春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假山……” “在夕阳的余晖下,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XX,我会永远记得这快乐 而有意义的一天!”(为什么每次春游回来都要写周记?)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
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 视之,石也。
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 味
繁简不同,意味不同。
1 2 3 4 故事导入
检查预习
合作探究
牛刀小试
例证二:拓展
请根据特定的情景增加词语,使下面的文字表现出特 定的内容。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 水流向远方。
1、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欢快的心情。
早晨,温暖的太阳发出金色的光芒,树上有 几只可爱的鸟儿清脆地鸣叫着,树下清澈的 流水欢快地流向远方。
1 2 3 4 故事导入
检查预习
合作探究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2024新版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2024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b538b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9.png)
通过对不同文字表达方式的对比, 凸显了咬文嚼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引导读者更加注重文字的细节和 内涵。
文章风格特点及魅力
严谨细致
文章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文字,体现了作者对语 言文字的敬畏和尊重,也展示了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和价 值。
深入浅出
文章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阐述了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和方法, 既具有学术性又不失通俗性,使得读者能够轻松领略语言 文字的奥妙。
该课文作为一篇经典的文艺评论,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 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咬文嚼字》,学生可以了解到文学创作和文 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 础。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应该掌握课文中的基本文学常识 和阅读技巧,能够理解和分析课文中 的重点和难点。
问题驱动法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 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培 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 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合 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设计
01
课文朗读与角色扮演
通过朗读课文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体验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和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Chapter
文章背景及作者简介
01
朱光潜(1897年-1986年),字孟实,安徽省桐城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 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 西方美学史》等。
02
本文写于1946年,后收入作者的散文集《谈文学》中。在20世纪40年代,朱光 潜在延安与毛泽东面谈,毛泽东希望他能用更多的事实来谈美学问题。作者尝试 用“咬文嚼字”的读书方法,来阐述“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 上‘推敲’”的观点。
咬文嚼字公开课一等奖(2024)
![咬文嚼字公开课一等奖(2024)](https://img.taocdn.com/s3/m/dc52ec4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5.png)
课程目标
旨在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其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 ,通过提高学生的汉字素养,为其日后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24/1/28
7
教学方法和手段
2024/1/28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多 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鼓励学生主 动参与课堂互动,培养其独立思 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咬文嚼字公开课 一等奖
2024/1/28
1
目录
• 引言 • 咬文嚼字公开课概述 • 一等奖作品展示 • 咬文嚼字公开课的影响和贡献 • 咬文嚼字公开课的未来展望
2024/1/28
2
01
引言
2024/1/28
3
目的和背景
弘扬中华文化
通过咬文嚼字公开课的形式,传承和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公众对 汉语言文字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推广普通话
借助公开课这一平台,进一步推广普 通话,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 的交流和理解。
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通过专业讲解、实例分析和互动练习 ,帮助公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 表达水平,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 。
2024/1/28
4
评选标准和流程
2024/1/28
评选标准
评选标准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教 学形式的多样性、互动性,以及教学效果的显著性等方面。
拓宽学生视野
咬文嚼字公开课涉及广泛的主题和领域,包括文学、历史 、哲学、艺术等,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培养 综合素质。
15
对教师的影响和贡献
01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咬文嚼字公开课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有助于教师深入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https://img.taocdn.com/s3/m/9e763a711ed9ad51f01df25d.png)
C.形容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夺理或狡辩。
例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毫无用处。
作者如何解说咬文嚼字?用文中语句回答。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 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 和感情。
欣赏小故事:
有一个乞丐,他面前的牌子上写 着:“本人自幼双目失明。”可乞 讨的效果很不好,一个诗人见到, 把他面前的牌子上的字改写为: “ 春天到了,可我什么也看不到 ”结 果乞讨的效果非常好。
朱光潜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 章写作思路。 2、过程与方法:理解文章所使用的论证 方法,学习议论文的写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严谨的 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咬文嚼 字”的习惯。
人生格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 朱光潜(1897-1986), 安徽桐城人。现代美 学家、文艺理论家。 笔名孟实、孟石。代 表作《文艺心理学》、 《诗论》、《谈美书 简》、《西方美学史》 (第一部系统论述西 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等。
咬文嚼字释义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 会精神实质) 。
作者选了哪些例子来证明自己 的观点?
明确: ①郭沫若改字 ② 《水浒》《红楼梦》中的话语 ③王若虚改句 ④贾岛“推敲” ⑤“烟”字的意义 ⑥ 苏轼《惠山烹小龙团》诗 ⑦“套板反应”
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 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你认为作者是 随便举的例子么? 明确:这些例子不仅不是随便举的,而且 是用心选择的。从选材的内容来看,一方 面是关于文字修改,一方面是有关联想意 义;从修改的效果来看,有成功的,也有 失败的。
《咬文嚼字》省级优质课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课件PPT
![《咬文嚼字》省级优质课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203247f804d2b160b4ec049.png)
时时求思 想感情与 语言的精 练与吻合
艺 术 的 完 美
一字不肯 放松的谨 严精神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 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 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清·沈德潜
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 “轻风”徐徐,若有若无,使“细柳”动态不显,唯有 “扶”字才恰到好处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不堪的柔美之态,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 ——苏东坡 了,给人一种柔美之感。 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映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么显眼。在月光映照下,也就淡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 ——苏东坡 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浓浓 的意境。
美学随笔
朱光潜பைடு நூலகம்
石 ,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我国 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 现代美学奠基者之一。 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
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
代表作:《谈美书简》 《文艺心理学》《论诗》 等。
咬文嚼字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 神实质) 。 例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 。 这篇文章中作者贬词褒用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 B.形容卖弄才学 那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例2: 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极尽哗 众取宠之能事。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例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毫无用处。
玉楼春 宋 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诗歌颔联哪个字用得好?并分析。 “闹” “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 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 “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 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教学设计(4)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教学设计(4)](https://img.taocdn.com/s3/m/d1430c6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c.png)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教学设计(4)《咬文嚼字》教案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文体2、明确字词意义有词典义和联想义的区别。
能力目标: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2、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阅读、写作“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精神。
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关于咬文嚼字的实例,列举体现出的道理。
2、学会咬文嚼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揣摩本文透辟例析的方法,克服写作中习惯性流弊。
教学方法1、探究学习法。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2、讨论交流法,具体采用诵读、改写、比较多种方法。
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讨论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话说明朝时有一位京官姓钱名宰,这天上早朝时可能迟到了,挨了批评,心想,在皇帝眼皮底下为官真累,回家后发牢骚写了一首诗,诗曰:四鼓钟声起穿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本是在家发发牢骚,没想到这事传到皇上的耳朵里,皇上不高兴了,于是,第二天上早朝时,在处理完公务后,皇上特意说起了这件事,皇上说:“钱爱卿,听说你昨天写了一首诗,诗写的不错,但如果改动一个字这诗就更好了。
”钱宰一听吓得浑身发抖,心想这皇上太厉害了,在我家里都安插了耳目,于是连忙说:“请皇上赐教。
”皇上说:“将‘嫌’字改成‘忧’字就更好了。
同学们说一说,“嫌”改为“忧”,有何变化。
明确:“嫌”字明显有发牢骚之嫌,我起这么早来上早朝,皇上你还嫌我来迟了,换成“忧“字境界全变,起这么早上早朝都担忧来晚了,简直是一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公仆了。
可见,一字之易,境界全变,所用词语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所以我们在说话写文章的时候要字斟句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专门谈论这一问题的文章——《咬文嚼字》二、关于作者及文体三、解题1、让学生明确本文论题是“咬文嚼字”,它只是圈定论述范围,而其论点要在文章中求取。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https://img.taocdn.com/s3/m/6fc0a5acf90f76c661371a71.png)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析:“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摇”“舞”这 类较露的动词不妥。下句中添“映”“隐”也欠妥帖。 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 么显眼。
可以有两种,答其中一种即可。
①“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 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 象,具有动态美。
形2王若虚改《史记》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 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史记》李广射虎 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 复射,终不能入。 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辨析明确:视之,石也。发现错误,惊讶
终不能复入石矣 失望 放弃 文字一增一减 意味不同。
咬文嚼字
甲说:“吃在中国”。 乙说:“在中国吃”。 丙则长叹:“在吃中国”。
咬文嚼字
朱光潜
一、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石,孟实,
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安徽桐城人.
方
刘
姚 鼐
苞大
櫆
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他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溅”和“惊”都是炼字。它们都
是动词:花使泪溅,鸟使心惊。春来 了,鸟语花香,本来应该欢笑愉快; 现在由于国家遭逢丧乱,一家流离分 散,花香鸟语只能使诗人溅泪惊心罢 了。
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析:“扶”字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 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 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一个“失” 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 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咬文嚼字》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
![《咬文嚼字》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7208d5526edb6f1aff001f7f.png)
(A大 B快 C紧 D密) —— 施耐庵〈水浒〉第10 回
1、红杏枝头春意浓。 红杏枝头春意闹。
没镞( zú ) 岑(cén )寂 蕴藉(jiè )
咬文嚼(jiáo )字 清沁(qìn )肺腑 付梓( zǐ )
尺牍( dú ) 下乘( chéng )
圆晕/月晕/晕车( yùn)
2.解释下列词语: 镞: 箭头 援引: 引用成例。援:引用
辎铢必较:对极小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
岑寂: 寂静。
讨论一:
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 咬文嚼字的道理”。
文章举了哪几个“实例”?分 别得出了哪些“结论”?
例子
“你是没有骨气的 文人”一句的修改
结论 不同句式 情感不同
《史记》中李广射虎一 段的改写
增减文字 意味不同
不同字眼 “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不同意境
《惠山烹小龙团》 三四句的剖析
小处不可随便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
咬文嚼字 。( A )
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咬文嚼
字,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B )
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毫无用处。(C )
标题中的“咬文嚼字”是以上哪一个意思? 如果都不是,请用课文中的话来加以解释:
用联想义 意蕴丰富
“柳腰桃面”等 套语的评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黄庭坚
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小妹
“轻风”徐徐,若有若无,使“细柳” 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描 绘出轻风徐来柳枝不堪的柔美之态,与 “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 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一种柔美之感, 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更形象生动。 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映大地,梅花自然 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映照下,也 就淡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 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营造 了一种浓浓的意境。
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
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 改变成很好的事物
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要计较, 原形容办事认真,一丝不苟,现 多形容过于吝啬或气量小
文体介绍
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 种,它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 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 议论形象。
一、跳读课文 整体感知
能否将“怯”替换成“切”?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注释】 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 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 的一首诗。
急切,更多是逃亡时的胆怯,想念家人,更多 是怕给家人带来灾祸。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 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 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 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 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 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
四、探究练习
请你为下面的诗句添加动词
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
字谜:
小老鼠看书 (打一四字成语)
咬文嚼字
朱光潜
朱光潜 (1897——1986), 现代美学家、文 艺理论家。笔名 孟实、孟石。安 徽桐城人。代表 作《文艺心理学》 《诗论》《谈美书 简》《西方美学史》
等。
成语积累
学富五车 读书多,学问渊博 惠子
才高八斗 自鸣得意 点石成金
锱铢必较
富有文才 曹植
引
(正)李广射虎③④ 阅
咬
要文
(正)贾岛吟诗⑤ 读
嚼
字
苏轼写诗(正)⑥ 写 要作
套板反应(反)⑦
结
达到艺术美⑧
三、拓展延伸
(唐·方干) 吟成五个字,用破一生心。 (唐·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誓不休。 (唐·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顾文炜)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晋·陶渊明)诗可数年不写,不可一字不真。 (清·袁枚)爱好由来难下笔,一诗千改始心安。 (清·曹雪芹)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咬文嚼字,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 多有“过分斟酌字句,死抠字眼而不 注意精神实质”之意,那么在本文中, 朱光潜先生又赋予“咬文嚼字”什么 新的内涵呢?
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 放松的谨严。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 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二、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 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唐古文运动,韩愈等人
“师其意而不师其辞” “词必己出”
反对掉书袋,体现创新,联想
3、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 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你认为作者 是随便举的例子么?
郭老改字①②
1、为了让大家接受这个观点,作者选了哪些例
子来证明呢?
郭沫若改字
简要概括
王若虚改句
贾岛“推敲”
苏轼《惠》诗
“套板反应”
2、每一个实例各从什么角度说明这些“道 理”?
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不同句式,感情不同
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不同字眼,情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