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方各族
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
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多是当时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少数民族的汉化通常是民族融合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点的吸收。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也是汉族吸收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过程,是历史的进步。
民族融合的表现:(1)东汉末年以后,迁居中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经过与汉族四百年左右的通婚杂居、相互学习、生产互补,至北朝末年,胡汉差异逐渐消失,实现了民族大融合。
(2)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等方面基本汉化,汉族吸收了胡服、胡食、胡乐等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
在南方,自秦汉以来,就有不少华夏或汉族大批进入蛮族区、西南夷及岭南地区。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为了逃避战乱和苛重的税役,或迁往河西陇右,或随晋室南迁而偏居江左,甚至在传统的蛮、俚、僚、爨等族聚居区,也能看到他们的踪迹。与此同时,豫州蛮、荆、雍州蛮向北推移,爨人被征调内地,成为南朝的编户齐民。通过这种双向的、对流式的迁徙杂居,以及不间断的武力征伐、联姻结盟和左郡左县的设置等多种渠道,南方地区汉族的夷化和夷族的汉化现象也日渐普遍。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批中原人口南迁,尤其是今天江浙地区接纳南渡移民最多,四川、湖北等地也有很多中原人口南下定居,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更以法律形式,加速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让鲜卑族用汉服、汉语、鼓励与汉士人通婚等,本身就具有民族融合、同化的过程。
北魏末年,爆发各民族大起义,这次大起义体现了各民族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在共同斗争中民族关系改善了。加深了民族间的了解,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所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
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大规模内迁至黄河下游,四川、甘肃少数民族在川、陕间移动,有的起义、有的起兵,打击了晋的统治。永嘉年间数以百万计的北方汉民族迁徙到南方,造成南方经济变化和民族关系的变化,使南方经济发展起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一、朝代概述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全称三国两晋南北朝。
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
在此期间,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发生过频繁激烈的战争。
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
二、地方行政体系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体制为州、郡、县三级制。
县以下,三国两晋南北朝沿袭汉制为乡、里、亭;北朝自北魏孝文帝改制后,实行党、里、领三长制。
在少数民族地区,往往置都护等军事机构进行治理;而各国对不巩固的统治地区,则设置镇、戍,派军将以行军事管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虽然基本承袭了州郡县三级制,但在不断限制地方势力发展的情况下,三级行政区的实际管辖范围都在缩小。
)·各朝代州郡县数目一览表朝代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宋齐梁陈北魏后齐北周州数13 13 13 2 5 19 22 23 23 42 103 97 211郡数40 103 105 65 22 43 156 238 395 350 109 519 160 508县数1314 1180 1109 1179 1474 1025 438 352 365 1024备注一说48 道32国341 道及国在县内一说20州疆域不定三、侨州郡县定义:东晋南北朝时期因战争频繁,人民流徙,为安置流民而在流民聚居地所设的州郡县的地方行政区划。
由于它是寄治在别的州郡境内﹐仍沿用其旧壤州、郡、县之名,故称侨置。
其后经过土断﹐许多寄治州郡获得实土。
但因本是外地迁来﹐故继续称为侨州﹑侨郡﹑侨县。
土断: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
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
侨州郡县设置的作用及其弊病:(东晋初年,北方士族率领大量依附人口南渡,东晋政府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保护南迁士族的政治经济利益,便在人流集中的地方按他们的原籍的名称侨置州、郡、县,)这样一方面照顾了各大家族的利益,为他们做官增加了位置,也使其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成为合法;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多元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多元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文化多元化时期,历时约四百年。
由于社会变革,统一的中央政权分裂为南北两个政权,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多种不同的面貌,在土地、民族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呈现出丰富的多元性。
一. 多元的民族文化在这个时期内,汉族占主导地位,但同时也有其他民族的文化在此时期出现、独特发展。
其中,北方在南北分裂的影响下民族的移动、融合,这对文化多元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南北朝时期的魏晋南北朝中,南方多说闽语,北方则多说汉语。
此时期,还有乌桓人、匈奴人、非南方的越人、西域人、突厥人等在中国境内加入了中国文化的大家庭,充实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造福了后世。
二. 多元的思想文化在这个时期内,桑弘羊以《劝学篇》为代表的学术思想体系被创立,儒家思想经历了个性化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过程。
同时,佛教和道教的传播在这个时期内也很活跃,佛教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思想,尤其是北方地区盛行。
而在文学艺术方面,武则天时期的宫廷诗歌尤为闻名,掀起了“斗诗”热潮,接着唐朝诗人的诗歌,包容了各种民族和地区的文化融合,也为后世文学作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 多元的宗教信仰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在中国传播最为广泛的时期之一。
经过佛教的传播和融合,中国的文化发生了重要的影响,诸如新罗、长寿寺、石窟寺、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文化遗产物之精美壮观,均反映了佛教融于中国文化之过程。
四. 文化多元性的影响南北朝时期呈现出的多元文化,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形态,对后世文化交流、文化融合,以及文化持续发展都生产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传承了汉族民族的文化,吸取了外来民族的文化,又不失自己特有的传统文化,从而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不仅为后世文化的兴盛和繁荣,也给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最后,魏晋南北朝就是文化的多元化的一个缩影,它通过不同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使文化多元化、多面向发展,展示出中国文化的开明和包容态度,在今天更是具有深远的意义。
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割据战乱时期,客观上出现了民族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
曹操统一北方,扩大了北方民族的接触和了解,蜀汉平定南中,吴国招抚山越,都安定了地区民族关系,加速了民族融合。
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大规模内迁至黄河下游,四川、甘肃少数民族在川、陕间移动,有的起义、有的起兵,打击了晋的统治。
永嘉年间数以百万计的北方汉民族迁徙到南方,造成南方经济变化和民族关系的变化,使南方经济发展起来。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更迭,北魏鲜卑族"混一戎华"政策,把中国早已形成并正在发展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大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他们采取分土定居,改变狩猎游牧为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向以农业为主,他们设太学,重视用儒学培养官僚,重用汉人士人,对北魏法律及文化的发展都起了巨大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更以法律形式,加速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让鲜卑族用汉服、汉语、鼓励与汉士人通婚等,本身就具有民族融合、同化的过程。
北魏末年,爆发各民族大起义,这次大起义体现了各民族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在共同斗争中民族关系改善了。
加深了民族间的了解,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
所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自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分崩离析。
之后,历三国和西晋的短暂统一,又出现了东晋十六国并立和南北朝对峙的局面。
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巨大动荡的旋涡之中。
与此同时,由于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杂居,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
这一时期,与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有着密切联系的各族,他们出现在中原政治舞台上以后,骤然间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过程,纷纷离散聚合。
建立过政权的许多民族都纷纷与汉族融合。
不论南方还是北方,民族之间双向或多向的迁徙、对流,是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例子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例子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不同的民族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和社会风貌。
下面列举了十个例子来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一、汉族与胡族的融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胡族之间进行了大量的交流与融合。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汉族与胡族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北方的胡族部落逐渐融入了汉族的社会制度,与汉族人民共同生活和工作。
二、汉族与南方民族的融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区的吴、越、楚等民族与汉族之间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融合。
南方民族的文化和汉族的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风貌。
例如,南方的吴越文化对汉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南方地区逐渐与北方地区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文化圈。
三、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境内还有很多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羯等。
这些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也进行了交流与融合。
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婚姻和通婚现象比较普遍,使得少数民族逐渐融入汉族社会。
四、佛教的传入与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并与中国的文化相融合。
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宗教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的艺术和哲学思想与中国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独特风格。
五、道教的发展与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逐渐发展壮大,并与中国的文化相融合。
道教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相互交融,形成了中国道教的独特风格。
道教的发展对中国的宗教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六、儒家思想与其他思想的融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与其他思想相互交流与融合。
儒家思想与佛教、道教等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这种思想的融合对中国的文化和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七、民族服饰的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各个民族之间的服饰也相互影响和融合。
例如,北方胡族的服饰逐渐融入到汉族的服饰中,形成了新的风格。
这种服饰的融合使得汉族和其他民族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
八、民族音乐的融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个民族之间的音乐也相互影响和融合。
3.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淝水之战示意图
鲜卑拓跋--骑在马背上的民族
“畜牧迂徙,射猎为业,淳 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 刻木纪契……” 《魏书〃序记》
游牧为生、流动性强 擅长射猎、骑兵凶猛 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问题:根据材料和图 片,你能分别描绘长 城南北人民的生产、 生活方式吗?
文明的碰撞和融合:马背上得天下
北魏建立者魏道武帝拓跋珪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3.改革的历史作用
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使政局稳定, 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北方农业生产有了恢复与发展; 以法律形式肯定了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 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魏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推进 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三、民族大融合的出现
1.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朝末年 ⑴途径:内迁的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通婚杂居、 相互学习、生产互补 ⑵实质: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
北魏玻璃瓶
俸禄制 整 治 吏 治
作用
使北魏吏治状况 开始明显好转, 为北魏政权进行 各方面的改革提 供了一个比较有 利的政治局面,
规定由国家发放 官吏的俸禄,严 惩贪污枉法者。
均田制
均田制是国家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在经 历了长期的纷乱和战争后,政府掌握了大量的无 主荒地,大批农民又离开土地流亡四方,在这种 情况下,国家为了吸 引劳动力回到土地 上,增加政府财政收 入,也为了抑制豪强 对土地的兼并而推行 均田制。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 背景:
其一,严峻的形势:吏治混乱、政府财政困难、游牧 民族威胁; 其二,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其三,北魏的强大与北方的统一; 其四,西晋后期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来兵革不息, 土地大量抛荒,这使均田制的推行既有必要又 具可能。
冯太后与孝文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分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分裂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不仅经历了政治上的分裂和战争,也经历了民族上的融合和摩擦。
在此期间,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不仅在文化、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使得民族融合和分裂更为复杂和多元化。
首先,我们看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动荡和战争,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出现了一些深刻的矛盾和嫌隙。
特别是北方的北魏政权在其统治初期采用的“儒释合一”的思想,遭到了一些少数民族的反对和排斥。
因为在他们看来,儒家经典是汉族文化的代表,而释家则更多地表现出他们自己的文化和信仰。
这种矛盾的根源在于文化的差异和民族之间的不平等,表明了在民族融合和交流的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文化得到繁荣和发展的时期。
在南方的东晋和宋朝时期,吴越族、蛮族等少数民族经常与汉族文化互相渗透和融合。
例如,吴越王国在书法、诗词等文艺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们的文化在中国的文艺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这些表明在民族融合和交流的过程中,文化的交融和共创不但可以使各族文化变得更加充实和丰富,更可以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和融洽。
另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东西部交流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民族融合的表现。
在北方,河套地区的鲜卑族、突厥族等少数民族经常与汉族进行贸易和征战,并在文化、艺术等方面互相借鉴和影响。
与此同时,南方的士人、儒生亦不断向北方传递汉族文化和知识。
这种跨文化、地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极大地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融合,也使得中国的文化更加多元化和开放性。
最后,我们不得不提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因为它是美学融合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唐朝时期的文学家陈著曾说过:“魏晋以来,风尚之美,皆归于此。
”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繁荣达到了历史的巅峰,既有诗歌、词曲、散文等文学形式的兴起,也有壁画、雕塑、景观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民族迁徙的特点及影响
魏晋南北朝民族迁徙的特点及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在经过秦汉400多年统一之后出现的又一次动荡、战乱和分裂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里,社会人口大量频繁地迁徙,而迁徙的主要和基本的形式是民族迁徙。
与历史上其他时期的民族迁徙相比,这一时期的民族迁徙有着明显的特点和重要的影响。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的主要特点就是动因多。
远在文明时代的开端,我国就存在着多个民族集团。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民族迁徙绵延不断,其最基本的动因是在经济方面。
魏晋南北朝以前,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唯一重心所在。
长期以来,较好的自然生活环境、先进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吸引周边民族向中原迁徙。
秦汉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更促进了这种迁徒。
东汉末年,中原军阀混战,割据势力并起,但周边民族的向内迁徒并未因此而停止。
如建安年间,南匈奴自并州迁至以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为中心的晋中、晋南地区。
西晋泰始至太康年间(265—289年),塞外匈奴也曾数次向塞内迁移,徙居河西宜阳、雍州等地,总计人数约20多万。
鲜卑族这时也由东北不断向西南迁移,逐渐分布于东起辽东、西迄青海的塞外及北边诸郡。
而十六国时期建立后赵政权的羯胡,则是魏晋间“前后徙河北诸郡县,居山间”的胡人。
南方的蛮族这时也逐步北迁,以致“伊阙以南,满于山谷矣”。
北魏统一北方后又有不少蛮族首领率众北附。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连年不断,特别是西晋灭亡以后,除汉族外还有多个少数民族曾在北方建立政权。
为了扩大地盘,掠夺财富,掳掠劳动力,各政权之间的战争频繁发生,这些战争成为民族人口迁徙的又一个动因。
在战争中,数以万计的人口成为俘虏,被胜利者带回自己控制的区域。
如南朝刘宋嘉后期沈庆之伐蛮,前后俘获20余万人,多被迁至建康以为营户。
北魏拓跋焘出击柔然,“凡所俘掳及畜产车庐弥漫山林,盖数百万”。
另外还有大量人口迫于军事实力而降附。
如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亲征乌桓,“斩蹋顿及名王以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其余众万余落,悉徒居中国”。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
在这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国的民族融合与多元文化的交融得到了充分展现。
当时的中国,虽然政治处于分裂的状态,但文化却经历了空前繁荣。
多种民族的融合,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化呈现出了独特与丰富的多元文化。
首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当时南方地区,主要是吴、越两族人的聚居地,这些本土民族不断与中原民族发生着接触与融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南方地区兴起了大量的文化融合。
并且,由于当时北方与南方经济联系的加强,也使得南方的文化愈发与中原文化融合。
其次,当时的南北朝文化交融,使得魏晋南北朝出现了独特的文学与艺术。
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不仅具有中原文化的特点,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北方与南方文化的融合。
例如,当时文学作品不仅保存了汉朝文学的精髓,更深刻地体现了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的独特风格,表现了文化多元性的特点。
最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也在如今的中国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今,我们仍然可以从之前人们留下的文字和艺术品作品中感受到那时期的多元文化。
这一段历史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与文化营养,甚至还成为了人们研究民族融合和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依据。
在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这一主题时,必须指出它所表现出来的重要性。
当时的历史是一个绝佳的历史时期,它所展现出的多元文化也在今天成为了研究我们现今中国文化的重要经验。
那个时期留下的重要历史和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也为我们指明了文化传承的方向。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例子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例子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权的更迭和地域的变化,各个民族之间发生了大量的交流和融合。
以下是一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的例子:1. 匈奴和汉族的融合:在东汉末年,北方民族匈奴逐渐与汉族融合,形成了汉匈混血的新兴势力。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些汉匈混血的族群逐渐融入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体系。
2. 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鲜卑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与汉族进行了交流和融合。
鲜卑族的一些贵族逐渐融入了北方政权的统治阶层,有些甚至成为了皇帝。
3. 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如越族、百越族等与汉族进行了交流和融合。
他们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融入了汉族的社会和文化。
4. 氐族与汉族的融合:氐族是一个在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与汉族进行了交流和融合。
一些氐族贵族逐渐融入了北方政权的统治阶层。
5. 高句丽族与汉族的融合:高句丽族是一个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汉族进行了交流和融合。
高句丽的一些贵族逐渐融入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体系。
6. 吐蕃族与汉族的融合:吐蕃族是一个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汉族进行了交流和融合。
吐蕃的一些贵族逐渐融入了南方政权的统治阶层。
7. 隋朝和唐朝的统一:隋朝和唐朝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统一了中国,实现了中原与西域、南方与北方各民族的融合。
这一时期,汉族与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经济和政治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8. 汉族与藏族的融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藏族之间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融合。
汉族的一些商人、官员和文人逐渐进入了藏族地区,与藏族人民进行了文化和经济上的交流。
9. 粟特族与汉族的融合:粟特族是一个在西域地区的民族,他们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汉族进行了交流和融合。
一些粟特族的贵族逐渐融入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体系。
10. 汉族与南诏族的融合:南诏族是一个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汉族进行了交流和融合。
南方民族史
名词:1,三苗:在中国传说中“三苗”是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古族名。
又叫“苗民”﹑“有苗”。
主要分布在洞庭湖(今湖南北部)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阳湖)之间﹐即长江中游以南一带。
梁启超认为﹐三苗的苗就是蛮﹐系一音之转﹐尧舜时称三苗﹐春秋时称蛮。
2,盘瓠蛮:古族名。
盘瓠蛮因以神犬盘瓠为图腾而得名。
秦汉时,居住在武陵郡(今湘西、黔东及鄂西南边缘地区)、长沙郡(今湘中、湘南地区),故又称"武陵蛮"或"长沙蛮";其地有雄、樠、辰、酉、武五溪,故又有"五溪蛮"之称。
盘瓠蛮在秦汉时部落分散,各有首领,汉王朝授予邑君、邑长称号,颁赐印绶。
蛮语称首领曰精夫,族人相呼曰姎徒。
多居山壑,从事粗放农业。
能织木皮为布,以草实为染料。
衣服五色斑斓,赤髀横裙,以枲束发。
汉王朝对他们收取" 布"(作为赋税交纳的布)之赋,大人每岁征布一匹,小口半匹。
由于官府徭役失平,妄增租赋,盘瓠蛮屡起反抗,杀长吏,烧官府,终汉之世,连绵不断。
3,武陵蛮: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
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余皆奔走,尽归邑落。
诛讨魁帅,附从者赦之。
自春讫夏,寇乱尽平。
4,百越:又作百粤、诸越。
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
在先秦古籍中,对于东南地区的土著民族,常统称为“越”。
如吕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
在此广大区域内,实际上存在众多的部、族,各有种姓,故不同地区的土著又各有不同的名称,或称“吴越”(苏南浙北一带)、或称“闽越”(福建一带)、或称“扬越”(江西湖南一带)、或称“南越”(广东一带)、或称“西瓯”(广西一带)、或称“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等等。
因此,“越”又称被称为“百越”。
百者,泛言其多。
5,山越:汉末三国时期分布于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省部分山区古越族后裔的通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风貌与文化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风貌与文化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从220年一直延续到581年,历时近三百年之久。
这个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都非常丰富而独特,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风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社会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革,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这个时期的中国被分为南北两部分,北方主要是鲜卑人和汉族人,南方则是各种少数民族和汉族人。
在这些社会群体之间,存在着极为复杂的政治和文化交流。
北方的政治结构主要是集权制,由皇帝一人独揽大权,而南方则是一些小型的国家和城市国家,政治上较为自主。
因此,南方在这个时期保留有许多地方传统文化,同时也兼收并蓄了来自北方的新文化和宗教。
这个时期的北方社会经济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同时也有一些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南方则主要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其经济文化水平比北方略高。
而在整个中国,文化和宗教信仰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佛教和道教在这个时期开始迅速流行起来。
二、文化特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时期的社会和政治变革。
在文学和艺术方面,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些非常杰出的作品和人物,如曹操、曹植、王羲之等。
在哲学和宗教方面,这个时期的佛教和道教非常兴盛,它们的影响不仅是文化层面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生活。
在科学和技术方面,这个时期的中国也取得了不少令人称赞的成就。
尤其是在农业和水利方面,中国的科技水平相当高,许多北方和南方的粮食生产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总体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都非常复杂而丰富,它们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今天,我们通过研究这个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两千年的发展和历程,同时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中国古代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添加标题
影响:士族门阀制度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 导致了豪门大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限制了其他阶级的政治权利和发展机会, 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同时,士族门阀制度也促进了家族观念和宗法制度 的发展,为后世的家族政治奠定了基础。
均田制
定义:均田制是 中国古代封建社 会的一种土地制 度,国家将无主 荒地分配给农民 耕种,并限制土 地买卖。
民族融合:由于战乱和 人口迁徙,不同民族之 间的文化交流增多,促 进了艺术的发展和演变。
士人文化:魏晋南北 朝时期,士人文化盛 行,文人墨客在艺术 创作中追求个性解放 和自由表达。
书法和绘画艺术:魏晋 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和绘 画艺术取得了巨大的成 就,出现了王羲之、顾 恺之等艺术大师。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的重要事 件
中国古代的魏晋南北 朝时期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景北
朝
的
肆
文魏 化晋
和南
科北
技朝
的
目录
贰
重魏 要晋
事南
件北
朝
的
伍
社魏 会晋
问南
题北
朝
的
叁
政魏 治晋
制南
度北
朝
的
陆
影魏 响晋
和南
意北
义朝
的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背 景
曹魏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门阀 政治逐渐形成
政治格局的变化
东晋时期:士族门阀政治达到顶峰, 皇权衰落
实施范围:主要 在北魏、北齐、 隋唐等朝代实行, 其中北魏是均田 制的主要实施者。
实施方式:按照 人口数量平均分 配土地,成年男 子可获得土地70 亩,妇女减半, 土地不得买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与民族大迁徙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与民族大迁徙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段时期的历史事件与后来的历史进程有着紧密的联系。
本文将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以及民族大迁徙这两个话题进行探讨。
一、分裂的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主要源于政治与军事的原因。
首先,政治上的分裂是导致国家瓦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此期间,中央政权的权威逐渐弱化,地方势力得到大量的增强。
北方的鲜卑、羯、氐等少数民族势力逐渐壮大,南方的吴、蜀、吴越等地也相继独立。
政治的分散导致了国家统一的破碎。
其次,军事上的分裂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时期初期,魏、蜀、吴等政权都有相对强大的军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权之间的战斗不断加剧,战争消耗了国力和人力,导致了国家的分裂和衰败。
二、民族大迁徙的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迁徙是在分裂中产生的重要现象。
这场大迁徙的背景主要是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外来入侵以及社会经济变革。
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迁徙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当时,北方的鲜卑、羯、氐等少数民族开始向中原地区侵扰,并与当地政权进行战争。
这些民族不仅战斗力强大,而且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对中原地区产生了影响。
迁徙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
同时,社会经济变革也是民族大迁徙的重要背景。
当时,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从封建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转变,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人口大量流动。
这种经济制度变革导致了大量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徙,也促使了北方少数民族的迁徙。
三、民族大迁徙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迁徙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场大迁徙加速了中国北方与南方的融合。
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迁徙,南北之间的民族交流与融合增加。
北方的鲜卑、羯、氐等少数民族逐渐与中原地区的汉族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与文化。
其次,这场迁徙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权更迭产生了重要影响。
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动摇了原有的政权,逼迫原有政权向南逃亡,导致了政权的更替和地区的割据,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时期本章概要魏晋南北朝是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的重要历史阶段,先后经历了魏、蜀、吴三国鼎立,西晋短暂统一,东晋十六国与南北朝各政权的对峙。
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代。
经过了近400年的分化与整合,全国原有的民族分布格局被打破,各民族加强了接触和交流,经济文化特征趋同倾向明显,为隋朝再次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尽管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朝代更迭频繁,但是中原等地区与新疆地区的密切联系并未中断,中原等政权将郡县制度推行到了新疆地区,始终行使着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权。
受全国性民族大迁徙、大流动的影响,许多北方游牧民族以及更多的中原地区汉族迁入新疆地区,带来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交融,特别是中原等地区与新疆地区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加速了新疆地区与中原等地区的一体化进程,为隋唐大一统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频繁,明确虽然全国处于长期割据状态,但是“大一统”观念逐渐得到强化,民族融合、政治趋同、经济交流和联系的加强,促进隋唐时期我国多民族大一统格局再现。
2.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各政权对西域的治理,明确中原各政权依然沿袭了汉朝的制度,行使着对西域的管辖权;郡县制的推广,进一步促进了新疆地区与中原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3.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增添了许多新的民族成分,明确各民族密切接触交流,差异性逐渐向共同性转化,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日益增强。
4.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经济在继承汉代开发的基础上,特别是随着中原地区先进生产工具技术、经验的传入,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明确中原地区对新疆地区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
5.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儒家经典传入西域,明确这一时期儒家“大一统”国家观念成为新疆地区的主导思想。
6.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地区的宗教演变,明确新疆地区的宗教格局是以佛教为主、多种宗教并存,并与中原地区一样,出现了儒释道汇通合流的趋势。
浅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浅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我国境内的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祖国,他们在发展中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也为大一统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历史条件。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
这次民族大融合是这段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民族大融合的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批中原人口南迁,地域范围很广,尤其是今天江浙地区,接纳南渡移民最多,四川、湖北等地也有很多中原人口南下定居,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1.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
鲜卑、匈奴、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不断内迁,给中原地区的汉族增添了新鲜血液。
经过四百多年,原来的民族布局在人口迁徙中完全被打破,相互间不再有地域隔绝;一些游牧民族也过起定居农耕生活,形成了共同的经济生活。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南方与西南地区的民族融合。
三国时期,蜀国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对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采取“安抚”的政策,加速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三国时期,吴国境内还散居着一些越族人,他们在南方山区过着农耕生活,他们和汉族人共同开发南方。
加之大批中原人口南迁,更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由于长期民族融合,他们与汉族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已很少有差别。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及途径1.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首先,汉族的文化与生产方式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中华文明,对周边各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周边民族在内徙前就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汉族文明。
内徙后,汉族文明就在其身旁,吸收起来更快捷。
在汉族的影响下,非但学会了制作兵器,颇识汉字,模仿汉族建立统治机构和制度。
就封建统治而言,经验最丰富的无过于汉族地主阶级,他们地位和作用的日益提高加大,无疑会有力地反作用于民族融合。
其次,内徙各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习俗和爱好,却没有自己的文字。
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汉问题及南朝侨置问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汉问题及南朝侨置问题自汉代开始的胡族内迁至西晋时已蔚为大观。
西晋初期,西北和北方的匈奴、鲜卑、氐、羯、羌、乌丸等民族已大量进入黄河流域。
江统在《徒戎论》中分析当时形势云:“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汾河流域匈奴“五部之众,户至数万,人口之盛,过于西戎”;北魏初年“西北诸郡,尽为戎居。
内及京兆、魏郡、弘农往往有之”;北魏末期和东、西魏时,“自葱岭已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所谓尽天地之区已。
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不可胜数”,北魏的政治中心洛阳甚至专设下四夷馆以接待四方附化之人。
此可见胡族向中原地区的迁移是持续不断的,分布的地区亦越来越广,从甘肃、陕西、山西逐渐扩展至河南、河北、山东、四川等地,遍布整个中国北方和西北方。
三国时期,曹操统一北方,扩大了北方民族的接触和了解,蜀汉平定南中,吴国招抚山越,都安定了地区民族关系,加速了民族融合。
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氏、羌大规模内迁到黄河下游。
永嘉年间数以百万计的北方汉民族迁徙到南方,造成南方经济变化和民族关系的变化,使南方经济发展起来。
同时,各少数民族政权纷纷汉族文化,加强与汉族上层士族势力的合作,例如设学授经、任用汉人进行改革,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的发展。
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在国家体制和思想文化方面全面接受汉族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
北魏末年,各民族起义爆发,这次大起义体现了各民族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在共同斗争中民族关系得到改善,加深了民族间的了解,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
杂居使内迁各族与汉族形成了在居住地域上不可分离,同时加强了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胡汉各族在经济生活上趋于一致。
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斗争,打击了阻碍民族融合的社会势力,使民族隔阂逐渐减弱。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丰富了河朔文化与地方六朝文化,成为后来唐代高度封建文明的两个主要来源。
魏晋南北朝的行政区划资料
魏晋南北朝的行政区划资料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行政区划也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变化。
本文将以人类的视角,对魏晋南北朝的行政区划进行描述,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行政区划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分裂成了南北两个政权,南方是刘宋、南齐、梁、陈等国,北方则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国。
这种分裂导致了南北两个政权分别建立了自己的行政区划体系。
南方政权的行政区划以州为单位,州下辖县、乡、镇等级别。
州是南方政权的最高行政单位,负责管理一定范围内的政务。
县是州下属的行政单位,负责管理一定范围内的地方事务。
乡、镇则是县下辖的行政单位,负责管理乡村地区的事务。
北方政权的行政区划也以州为单位,但在州的下属单位上与南方有所不同。
北方政权的行政区划中,州下辖府、县、乡等级别。
府是北方政权的最高行政单位,相当于南方的州。
府下辖县,县下辖乡。
府与州的不同之处在于府的规模更大,其辖区范围更广。
除了上述的行政区划,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有一些特殊的行政单位。
比如,南方政权中的京师和北方政权中的都城,它们分别是南北两个政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此外,南方政权还设置了一些特殊的行政区域,比如南朝的交州、岭南等地,这些地区与其他地区的行政管理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的行政区划体系在南北两个政权之间存在差异,但都以州为单位,并在州的下属单位上有所区别。
这种行政区划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为南北朝政权的管理和治理提供了基础,也为后来的行政制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魏晋南北朝行政区划的描述,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格局。
这段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体系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其对中国行政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希望通过本文的描述,读者可以对魏晋南北朝的行政区划有更加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俚人
• 吴· 万震《南州异物志》: • 广州南有贼曰俚,此贼在广州之南,苍梧、 郁林、合浦、宁浦、高凉五郡中央,地方 数千里。 • 往往别村各有长帅,无君主,恃在山险, 不用王。 • 唯知贪利…土俗不爱骨肉而贪宝货及牛犊, 若见贾人有财货及牛犊者,便以其子易之。 夫或鬻妇,兄亦卖弟。
四、长沙蛮与“莫徭”
• 《梁书· 张缵传》: • 州界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 险为居,历政不宾服,因此向化。
• 《隋书· 地理志下》: • 长沙郡又杂有夷蜒,名曰莫徭,自云其先 祖有功,常免徭役,故以为名。其男子但 著白布裈衫,更无巾裤;其女子青布衫、 班布裙,通无鞋屩。婚嫁用铁钴莽为聘财。 武陵、巴陵、零陵、桂阳、澧阳、衡山、 熙平皆同焉。其丧葬之节,颇同于诸左云。
二、荆豫州蛮
• 《宋书· 夷蛮传》荆雍州蛮条: • 荆、雍州蛮,盘瓠之后也。分建种落,布在诸郡 县。荆州置南蛮,雍州置宁蛮校尉以领之。世祖 初,罢南蛮并大府,而宁蛮如故。蛮民顺附者, 一户输谷数斛,其余无杂调,而宋民赋役严苦, 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蛮无徭役,强者又 不供官税,结党连群,动有数百千人,州郡力弱, 则起为盗贼,种类稍多,户口不可知也。所在多 深险,居武陵者有雄溪、褭溪、辰溪、酉溪、舞 溪,谓之五溪蛮。而宜都、天门、巴东、建平、 江北诸郡蛮,所居皆深山重阻,人迹罕至焉。前 世以来,屡为民患。
• 三国志· 吴书· 诸葛恪传: • 恪到府,乃移书四郡属城长吏,令各保其疆界, 明立部伍,其从化平民,悉令屯居。乃分内诸将, 罗兵幽阻,但缮籓篱,不与交锋,候其谷稼将熟, 辄纵兵芟刈,使无遗种。旧谷既尽,新田不收, 平民屯居,略无所入,於是山民饥穷,渐出降首。 恪乃复敕下曰:“山民去恶从化,皆当抚慰,徙 出外县,不得嫌疑,有所执拘。”臼阳长胡伉得 降民周遗,遗旧恶民,困迫暂出,内图叛逆,伉 缚送(言)府。恪以伉违教,遂斩以徇,以状表 上。民闻伉坐执人被戮,知官惟欲出之而已,於 是老幼相携而出,岁期,人数皆如本规。恪自领 万人,馀分给诸将。
• 《华阳国志· 南中志》: • 亮收其俊杰,建宁爨习、朱提孟琰及获皆 为官属。
• 3、夷帅 • 西南夷在汉代遭打击之后,势力大损,长 期处于“无大王侯”的局面,声名大者不 多,地域偏远。见于文献者不多,唯越嶲 郡的高定元(《三国志》作“高定”)一 人。
二、蜀汉政权的南中政策
• 1、南中大姓为什么反叛? • 大姓已有自己独立的政治、经济利益,有 相当大的势力,是为其反叛之基础。 • 蜀汉政权的需索过急 • 东吴政权的插手挑拨 • 2、诸葛亮为什么出兵? • 稳定战略大后方 • 南中的资源仍未穷困的蜀汉所不可或缺
东汉时期山越活动史迹
• 后汉书· 李忠传:忠以丹阳越俗不好学,嫁 娶礼仪,衰于中国,乃起为学校,习礼容, 春秋乡饮。郡中向慕之。 • 后汉书· 刘宠传: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 市井者。 • 后汉书· 度尚传:(抗徐为宣城长)悉移深 林远薮椎髻鸟语之人置于县下。 • 后汉书· 灵帝纪(建宁二年九月)丹阳山越 贼围太守陈夤,夤击破之。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方各族
本章教学要点 一、分地区叙述 二、王朝治边政策 三、民族迁徙与民族融合
第一节 华中与东南地区
• • • • • • 一、山越 1、来源 2、分布 3、东汉时期山越 4、山越在东吴时期活跃的原因 5、东吴对山越的政策及其影响
• 1、来源:源于秦汉前当地百越各支系之后。 华中与东南地区的越人,秦汉时期大部分 已完成汉化进程,但居住在山区或边缘地 区的越人,仍未汉化,东汉以后被称为 “山越”。 • 2、分布:湖南东部、江西、皖南、苏南、 浙江、福建、广东东北均有,浙江、皖南、 江西最盛。
• 《隋书· 地理志下》南郡、襄阳(雍州)二郡风俗: • 其死丧之纪,虽无被发袒踊,亦知号叫哭泣。始死,即出 尸于中庭,不留室内。敛毕,送到山中,以十三年为限。 先择吉日,改入小棺,谓之拾骨。拾骨必须女婿,蛮重女 婿,故以委之。拾骨者,除肉取骨,弃小取大。当葬之夕, 女婿或三数十人,集会于宗长之宅,著芒心接篱,名曰茅 绥。各执竹竿,长一丈许,上三四尺许,犹带枝叶。其行 伍前却,皆有节奏,歌吟叫呼,亦有章典。传云盘瓠初死, 置之于树,乃以竹木刺而下之,故相承至今,以为风俗。 隐讳其事,谓之刺北斗。既葬设祭,则亲疏咸哭,哭毕, 家人既至,但欢饮而归,无复祭哭也。其左人则又不同, 无衰服,不复魄。始死,置尸馆舍,邻里少年,各持弓箭, 绕尸而歌,以箭扣弓为节。其歌词说平生乐事,以到终卒, 大抵亦犹今之挽歌。歌数十阕,乃衣衾棺敛,送往山林, 别为庐舍,安置棺柩。亦有于村侧瘗之,待二三十丧,总 葬石窟。
五、溪人
• 《南史· 胡谐之传》: • 建元二年為給事中、驍騎將軍。上方欲奨 以貴族盛姻,以諧之家人語傒音不正,乃 遣宫内四五人往諧之家敎子女語。二年後, 帝問曰:“卿家人語音已正未?”諧之答 曰:“宮人少,臣家人,多非唯不能得正 音,遂使宮人頓成傒語。”帝大笑,徧向 朝臣説之。
第二节 岭南地区
三、内地王朝对南中的失控与南中的割据
• 1、两晋对南中的统治 • 2、爨氏对南中的统治
四、西南各族的发展
• 1、白蛮的形成 • 2、僚人及其北迁 • 3、北迁僚人的社会与文化
• 南郡、夷陵、竟陵、沔阳、沅陵、清江、 襄阳、舂陵、汉东、安陆、永安、义阳、 九江、江夏诸郡,多杂蛮左,其与夏人杂 居者,则与诸华不别。其僻处山谷者,则 言语不通,嗜好居处全异,颇与巴、渝同 俗。
三、武陵蛮
• 蛮无徭役,强者又不供官税,结党连群, 动有数百千人,州郡力弱,则起为盗贼, 种类稍多,户口不可知也。所在多深险, 居武陵者有雄溪、褭溪、辰溪、酉溪、舞 溪,谓之五溪蛮。而宜都、天门、巴东、 建平、江北诸郡蛮,所居皆深山重阻,人 迹罕至焉。前世以来,屡为民患。
• 《三国志· 李恢传》: • 赋出叟濮耕牛、金银、犀革,充继军资, 一时费用不乏。 • 《华阳国志· 南中志》: • (雍)闿使建宁孟获说夷叟曰:“官欲得 乌狗三百头,膺前尽黑;螨脑三斗;斲木 构三丈者三千枚,汝能得否?”夷人以为 然,皆从闿。
• 《三国志· 蜀志》卷1: • 孫權殺闗羽,取荆州,以璋為益州牧,駐 秭歸。璋卒,南中豪率雍闓據益州反,附 於吳權,復以璋子闡為益州刺史,處交益 界首。
• 《三国志· 蜀志》卷11: • 先是益州郡殺太守正昻,耆率雍闓恩信著 於南土遂趑趄不賔,假 鬼教曰:“張府君如瓠壺,外雖澤而内實 麤,不足殺。”令縛與吳。
• • • • • • •
3、诸葛亮对南中的善后政策 总体政策:扶助大姓,压制夷帅。 具体: 高定一战被杀,孟获等则获得提拔任用 大兴屯田,以大姓为五部都尉 将土著民族降众配给大姓为部曲 “即其渠帅而用之”仅体现在最基层
三、乌浒
• 吴· 万震《南州异物志》: • 交广之界,民曰乌浒,东界广州之南,交 州之北。 • 恒出道间,伺候二州行旅,有单回辈者, 辄出击之,利得人食之,不贪其财货也。 出得人归家,合聚乡里,悬死人中,当四 面向坐,击铜鼓,歌舞饮酒,稍就,割食 之。
第三节 西南地区
• 一、南中地区的“大姓”和“夷帅” • 1、南中:今大渡河以南的四川西南、云南、 贵州地区。三国时期该地当蜀汉政权腹地 的巴、蜀之南,故名。
• 2、大姓 • 来源:内地南迁进入南中地区的汉族豪族 之后,始于汉武帝时。 • 《后汉书· 南蛮西南夷传》:公孙述时,大 姓龙、傅、尹、董氏,与郡功曹谢暹保境 为汉。 • 三国时期除龙、傅、尹、董外,还有雍、 吕、李、孟、朱、爨等姓,势力均大。
• 《三国志· 蜀书· 吕凯传》: • 曩者,将军先君雍侯,造怨而封。
• 《宋书· 夷蛮传》荆雍州蛮条: • 世祖大明中,建平蛮向光侯寇暴峡川,巴 东太守王济、荆州刺史硃修之遣军讨之, 光侯走清江。清江去巴东千余里。时巴东、 建平、宜都、天门四郡蛮为寇,诸郡民户 流散,百不存一。太宗、顺帝世尤甚,虽 遣攻伐,终不能禁,荆州为之虚敝。
• 《宋书· 夷蛮传》豫州蛮条: • 豫州蛮,廪君后也。盘瓠及廪君事,并具 前史。西阳有巴水、蕲水、希水、赤亭水、 西归水,谓之五水蛮,所在并深岨,种落 炽盛,历世为盗贼。北接淮、汝,南极江、 汉,地方数千里。
东吴对山越的政策
• 1、稳定后方 • 2、扩充兵员 • 3、增加生产人口
• 三国志· 吴书· 陆逊传: • 山寇旧恶,依阻深险。夫心腹未平,难 以图远。可大部伍,取其精锐。 • 三国志· 吴书· 诸葛恪传: • 恪以丹杨山险,民多果劲,虽前发兵,徒 得外县平民而已,其余深远,莫能禽尽, 屡自求乞为官出之,三年可得甲士四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