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
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精品文档,仅供参考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作家,世界公认的中国新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作为一位作家,他那被郭沫若同志誉为现代文化上的金字塔似的作品,值得后人研究和探寻的东西很多.这里仅就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谈谈它的典型意义及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文艺观。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以供大家参考!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摘要: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主要是指国民的劣根性。
这里有愚昧卑怯的群氓,他们包括愚昧的受压迫者、卑怯的精神胜利者和迂腐的知识分子;有麻木冷漠的看客,他们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把革命者的牺牲作为津津有味的谈资和故事。
鲁迅在暴露国民的弱点的同时,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些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中国国民的形象,他们才是民族的希望和脊梁。
关键词:鲁迅国民性愚昧麻木【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4-0009-02国民性一词出现于清末。
当时的中国人民,在封建王朝的剥削压迫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凌辱下,或者愚昧无知,或者麻木不仁,敢于挺身而出者几乎没有。
面对这一情况,当时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分子和部分思想家在焦虑下深深思索,提出了国民性问题。
国民性,一般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指民族文化的精神特质的概念和体现;二是指国民群体的人格特性。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制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麻木和冷漠。
鲁迅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改造国民性,可以说,改造国民性思想是鲁迅整个思想的重心所在。
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主要是指国民的劣根性。
他弃医从文,目的是要改变愚弱国民的精神状态,唤醒铁屋子里面熟睡的人们,使他们不再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他写小说,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他的杂文创作,也还是为了攻打这些病根。
鲁迅的整个文学创作是以改造国民性为己任的。
鲁迅对国民性的研究和探索非常深广,他笔下的国民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愚昧卑怯的群氓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论鲁 迅国民性批判思想
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提起鲁迅,我们总会想到他那犀利的文字和深刻的思想。
他对国民性的批判,犹如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了中国社会和民众的病症。
鲁迅生活的时代,是中国社会面临巨大变革和挑战的时期。
他目睹了国家的贫弱、民众的苦难以及传统文化中的种种弊端。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以笔为武器,对国民性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国民性,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普遍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
鲁迅认为,中国国民性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是麻木不仁。
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描绘了民众对他人苦难的冷漠和无动于衷。
比如《药》中,革命者夏瑜为了民众的自由和解放而牺牲,然而民众却对他的死毫不关心,甚至把他的血当作治病的“良药”。
这种麻木不仁反映了民众对社会变革的漠视和对自身命运的无知。
其次,是奴性思想。
长期的封建统治使得民众习惯于服从权威,缺乏自主意识和反抗精神。
在《祝福》中,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不仅是封建礼教的迫害,也是她自身奴性思想的束缚。
她不敢反抗命运的不公,只能在痛苦中默默忍受。
再者,是自私自利。
在《阿Q 正传》中,阿Q 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
这种自私自利的心态,使得民众之间缺乏团结和互助,难以形成强大的力量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此外,还有愚昧无知、保守落后等问题。
这些国民性的弱点,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鲁迅批判国民性的目的,并非是要贬低中国人,而是希望能够唤醒民众,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从而奋起改变。
他深知,只有民众的觉醒,才能实现国家的振兴和民族的富强。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典型的人物形象。
通过这些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国民性的种种弊端,让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
同时,他的批判也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文化、制度等层面。
他认为,封建礼教、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以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导致国民性问题的根源。
因此,要改变国民性,就必须进行文化革新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及意义
三、鲁迅改造国民性的历史意义 和价值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价值。首先,该思想深刻揭示了 国民劣根性的危害和影响,为当时的社会改革和民族振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其次,鲁迅的作品广泛传播于海内外,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对提 升中国的国际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最后,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为中国近现代 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内容二
引言: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文学作品深深地扎根于中 国社会的土壤,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鲁迅的作品不仅具有深 刻的社会批判意味,而且他对国民性的探讨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本次演 示将探讨鲁迅的国民性思想,以期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鲁迅的作品及其思想内涵。
背景:鲁迅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所见证的不仅是社会的黑暗面,还有 人们在这种黑暗面下的国民性。鲁迅的许多作品都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中国人民的 麻木不仁、愚昧无知和崇尚权力等不良国民性。他试图通过自己的作品唤醒国民 的觉醒和反思。
参考内容三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以其尖锐的社会批判和深入的国民性分析而闻 名于世。他的作品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也对国民性格进行了深入的 剖析和批判。在当代,鲁迅的国民性批判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揭示了中国社会的深层问题。他的作品,如《阿Q 正传》、《药》、《狂人日记》等,描绘了中国国民性格的多样性,揭示了当时 社会的种种弊病。他深刻地批判了国民性的弱点,如自轻自贱、守旧排外、逆来 顺受、看客心态等。这些批判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揭 了人性的弱点。
二、鲁迅早期论文中的改造国民 性思想
鲁迅早期论文的核心思想是改造国民性。他认为,中国社会的许多问题根源 在于国民性的缺陷,这种国民性需要加以改造。具体来说,鲁迅认为国民性表现 为缺乏独立思考、盲目跟从权威、保守封闭、虚荣浮夸等。这些特点导致了中国 社会的种种问题,如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文化保守等。
略论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
哉祸 哉 !逝 世前 半年 , 还在《 ” 他 致尤 炳圻 》 的信 中指 出 ,揭 发 自己 的缺点 , 是意 在复 兴 , “ 这 在改 善” l因 此 鲁迅 一生 都将 揭露 国民性 的痼疾 、 掘 民族思 想 挖 道 德素 质 中的“ 根 ”探 索塑造 新 型 民族素 质作 为 病 、
闷和 彷 徨 , 到重 新 振 作起 昂扬 的 斗 志 , 再 从单 纯 的
质、 推进民族复兴的伟业 , 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
“ 明批评 ” 文 明批 评” “ 文 到“ 与 社会 批 评 ” 相结 合 的
过程 。该 时期 他正 确地 解决 了改 造 国 民性 、 造新 塑
型国民思想道德素质与改造社会的关系 , 以及国民
鲁迅所要 改 造的 国 民性 内涵 是什 么 ? 研究者 认
思想 革命 与社 会政 治革 命 的关 系 , 重 于对专 制 的 侧 封建 意识 形态 所造 成 的愚弱 的 国 民性 的批 判 。 第二
个 时 期是从 1 2 回到 上海 直至 1 3 年 病逝 。 9 7年 96 这
一
识 有差 异 。 笔者 见解 , 依 国民性或 民族 性 , 就是 国 民 素质 , 基本 的就 是其 思 想 道德 裹 质 , 者 说 国 民 最 或
自己义 不容 辞 的任务 。
在 长期挖 掘 、 判 国 民劣 根性 的 同时 , 仅集 中地 、 批 不
深刻 地探讨 了新 型 国 民性 的 内涵 , 而且 对建 构新 型
鲁 迅改 造 国 民性 、 建新 型 民族素 质 的思想 历 构 程 可 以大 略地 分为 两个 时期 。 第一 个 时期 是从 留学
浅谈鲁迅的民族观与国民性的批判1
浅谈鲁迅的国民性思想“国民性“,又称”国民性格“或“民族性格”,英文写成“national character”。
一般说来,国民性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或一个民族成员的群体人格,是一国国民或一个民族成员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特征之总和,它赋予民族心理以质的规定。
国民性是现代民族国家理论的术语,从欧洲传到日本,再传入中国①。
国民性问题自20世纪初即受到中国第一代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的重视。
1902年前后,梁启超以《新民说》为题,写了大量文章,痛陈中国国民性的问题,这些文章在中国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国民性改造运动从此兴起。
而鲁迅关于“国民性“问题的思考,是在他留学日本期间开始的,几乎与梁启超是同时的,但鲁迅的国民性思考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并且他的写作生涯也始终是与国民性思想相伴随②。
从梁启超到鲁迅,时间虽然过去了二十年,但国民性问题一直被简化成为每个社会成员洗心革面的问题。
而个人与社会是一种双向影响的关系,个人的行为固然会影响社会,社会环境更有力地影响着每个人的选择。
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对于国民性的批判, 强调国民公德,忽视个人权利的独立意义,是当时国民性批判的基本论点。
“以全国之观念为观念,以全国之感情为感情,以全国之思议为思议,以全国之运动为运动,人人知其为国家之一分子,为共同社会之一质点,而公德发达如晓日之升于天,公权牢固如盘石之根于地,,个人权利主义者,非个人权利主义,实公德之建筑场也。
故天赋人权者,生人之公理,天下之正义也③”。
鲁迅看来,以西方近代国民性及其西方文明模式的“世界人”作为改造中国的途径,其结果必然会阻碍具有独立意志和自由思想的自我和个性,因而他认为西方近代理性主义思潮和民主制度并不能解救中国的民族危机。
而为了克服其中的以群体性阻碍个体性的劣势,他创建了一种新型的人生价值观,将独立的个人放在主导位置,其实也就是鲁迅先生的国民性批判的核心思想——以“立人”为目的和中心。
但是要想改变国民精神,首要的任务是找出国民精神的弱点,而中国人国民性的弱点决不是天生的、固有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论文:从鲁迅小说看其“改造国民性”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从鲁迅小说看其“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深刻性与价值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 2009级从鲁迅小说看其“改造国民性”的深刻性与价值汉语言文学专业【摘要】鲁迅在小说中揭露了当时的社会下的国民思想精神病态,一针见血的批判了国民性的麻木,冷血,愚昧,看客心态。
他通过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对国民性进行的挖掘和分析,揭示出了国民性产生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上的洗脑和制度上的长期压迫。
其目的在于揭露中国“吃人的社会”,来挽救社会的堕落。
,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他所抨击的国民性,因此,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封建制度封建社会国民性深刻性现实意义目录绪论 (1)本论 (1)一鲁迅作品中所批判的“国民性”内涵 (1)(一)何为“国民性” (1)(二)麻木,愚昧,冷血,看客心态 (1)(三)典型的阿Q式“精神胜利法” (4)二国民劣根性探源 (5)(一)思想上的洗脑.................... . (6)(二)制度上的压迫 (7)三国民性思想的现实意义和理想性格 (8)(一)国民性思想的现实意义 (8)(二)理想的国民性格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绪论我国对于鲁迅的研究,自鲁迅在世时就已开始,迄今已经有九十年。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革命家代表。
1987年9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关于国民性批判研究的第一本著作—《文化批判到国民性改造》,郑欣森著。
之后,国民性批判研究的论文百花齐放,陈鸣树,谭德晶,冯骥才,阎玉刚,荣挺进等都对其批判国民性的价值,特别是当代意义进行了探讨。
绍兴文学院和鲁迅研究所等高校以及三联周刊,新浪等媒体也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加深了对于鲁迅的认识,丰富了鲁迅的形象,完整了鲁迅作品中的国民性。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进入20世纪以后,起了一阵“贬鲁”之潮。
茅盾指出,“鲁迅研究中有不少形而上学,把鲁迅神化了,把真正的鲁迅歪曲了。
略论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
略论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核心提示:1937年,毛泽东在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的演讲中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
”他还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作为一个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伟大启蒙思想家,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是我们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永远都闪耀着真理和智慧的光芒,值得我们经常重温、反复品味和时刻警醒!本文摘自《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4期作者:陈延斌胡相峰原题为:略论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可以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以毕生精力探讨改造国民性或民族性的,莫过于被毛泽东誉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鲁迅先生了。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袖之一,鲁迅在长期挖掘、批判国民劣根性的同时,不仅集中地、深刻地探讨了新型国民性的内涵,而且对建构新型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途径、方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之际,学习、研究和借鉴这些思想,对于塑造和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推进民族复兴的伟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鲁迅所要改造的国民性内涵是什么?研究者认识有差异,依笔者见解,国民性或民族性,就是国民素质,最基本的就是其思想道德素质,或者说国民性与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一般情况下是通用的。
它们的基本内涵都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及相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尺度、性格特质、道德规范、思维方式乃至于心理、风俗习惯等等。
鲁迅研究国民性,目的正是为了中国劳苦大众的解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正如他在杂文《不满》中说的那样:“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
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种族,祸哉祸哉!”逝世前半年,他还在《致尤炳圻》的信中指出,“揭发自己的缺点,这是意在复兴,在改善”!因此鲁迅一生都将揭露国民性的痼疾、挖掘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中的“病根”、探索塑造新型民族素质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任务。
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精品文档,仅供参考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作家,世界公认的中国新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作为一位作家,他那被郭沫若同志誉为现代文化上的金字塔似的作品,值得后人研究和探寻的东西很多.这里仅就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谈谈它的典型意义及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文艺观。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以供大家参考!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摘要: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主要是指国民的劣根性。
这里有愚昧卑怯的群氓,他们包括愚昧的受压迫者、卑怯的精神胜利者和迂腐的知识分子;有麻木冷漠的看客,他们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把革命者的牺牲作为津津有味的谈资和故事。
鲁迅在暴露国民的弱点的同时,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些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中国国民的形象,他们才是民族的希望和脊梁。
关键词:鲁迅国民性愚昧麻木【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4-0009-02国民性一词出现于清末。
当时的中国人民,在封建王朝的剥削压迫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凌辱下,或者愚昧无知,或者麻木不仁,敢于挺身而出者几乎没有。
面对这一情况,当时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分子和部分思想家在焦虑下深深思索,提出了国民性问题。
国民性,一般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指民族文化的精神特质的概念和体现;二是指国民群体的人格特性。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制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麻木和冷漠。
鲁迅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改造国民性,可以说,改造国民性思想是鲁迅整个思想的重心所在。
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主要是指国民的劣根性。
他弃医从文,目的是要改变愚弱国民的精神状态,唤醒铁屋子里面熟睡的人们,使他们不再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他写小说,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他的杂文创作,也还是为了攻打这些病根。
鲁迅的整个文学创作是以改造国民性为己任的。
鲁迅对国民性的研究和探索非常深广,他笔下的国民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愚昧卑怯的群氓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分析鲁迅作品,谈谈对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认识
分析鲁迅作品,谈谈对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认识鲁迅在其作品中深刻地指出中国人的生存、精神境遇的尴尬,而这一尴尬是走向现代的中国人无时无刻不面临的问题。
在现代的开端,鲁迅就暗示了中国人的现代境遇,这是鲁迅的超前性。
(1)鲁迅是中国批判力量的源泉①残酷的自觉意识鲁迅的批判性来自其以启蒙的视野进行国民性批判,鲁迅做的是深入地挖掘中国积贫积弱的文化根源。
为重塑现代中国而自愿成为“历史中间物”,这一批判精神与一种深刻的反省联系在一起。
鲁迅认识到,他并非是他所要批判的世界的无辜者,而正是他所要批判的世界之中的一份子,这一残酷的自觉早在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中便已经显露:疯*子也是吃R的世界里的一员,也参与到吃R的行为之中。
因而,对吃R的世界的否定也就是对自身的否定。
②批判的力量这种批判性使鲁迅杂文也具有匕*首的力量,可以用来战斗,鲁迅对不公世界的揭示,对现代政治的荒谬与残酷的讽刺,使得鲁迅的杂文成为批判性的代名词。
可以说,鲁迅的批判是彻底的,因为他把自身也否定了,这就是为何他是现代中国批判运动的原动力,只有彻底的批判才能够赋予其后继者以继续向前的勇气。
当代中国任何批判力量都试图援引鲁迅,并因此而获得合法性。
(2)鲁迅是中国现代性进程中永恒的异质性存在正是这种异质性存在,使得直面时代的知识分子有了方向。
鲁迅的文学与其批判性是同一的,因而中国现代文学也具有了异质性的力量,这对于一个同质化进程中的现代中国而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
中国迈向现代的进程,如果是不断西方化的进程,那么中国的主体性将不复存在。
正是因为有了鲁迅时刻提醒中国知识分子以批判、反省的态度对待现代性,从而为中国确立主体性提供可能,并进而为重建一个新的美好世界而奋斗。
(3)鲁迅为了达到批判国民性,创作出独特的小说写作艺术①“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鲁迅有独特的塑造典型化人物的方法。
鲁迅称他的方法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杂取种种人”是根据人物特定的社会属性和复杂性,充分地、真实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浅析鲁迅先生作品的价值
浅析鲁迅先生作品的价值在文学史上,鲁迅先生是我们的前辈和老师。
虽然他已远离我们,但他给我们所留下的文学作品是不朽的。
鲁迅正是为了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走上文学道路的。
《呐喊》与《彷徨》不仅是鲁迅先生一生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鲁迅先生的作品采用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方法,笔下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经典传神的形象。
创造出了小说的全新格局。
先生的作品将浓烈的感情寓于客观的叙事之中,语言简洁、洗练,文字生动、峭拔,文章带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与特色。
鲁迅先生的文章不仅仅精彩在语言、文字和故事结构上。
更宝贵的是作品赋予我们其内在的价值。
一、文学价值说到鲁迅先生的作品,那么就不能不提及《呐喊》与《彷徨》。
《呐喊》收录了鲁迅先生自一九一八年四月至一九二二年十月所作短篇小说十四篇。
其中的《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所创作的不朽名作。
其不仅是中国的名著,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
“阿Q”就一般读者浅浅一读,你或许感到阿Q这个人物很“难懂”。
但若结合其当时的社会背景,从近代史的角度去剖析,你会发现这部作品其实是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的。
小说的主人公阿Q生活在辛亥革命时期阶段矛盾很严重的未庄。
阿Q是一个极其贫困的流浪雇农,他借住土谷祠,无家无业,无亲无故,靠给人打短工维持生活。
阿Q的社会地位非常低。
连姓氏都无从考证,地主赵太爷不许他姓赵,还给他一记耳光。
庄子里的人谁也不会注意他,只在活儿忙的时候才会想起他这个廉价的劳动力。
未庄里的人们可以随便嘲弄、侮辱阿Q。
使其人格受到难以容忍的侮辱与伤害。
然而让人不可思议却又为其所可悲的是,阿Q自身并无半点愁苦。
他终日沉浸在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用幻想取得胜利的日子中,却不自知。
当阿Q再一次回到未庄时,人们的嘴脸是不同的。
因为阿Q赚钱了,穿上了好衣服。
所有人都在打着阿Q的注意。
阿Q最后因为革命而被真的革了命。
但他只不过是一个牺牲品而已。
鲁迅先生对于阿Q的人物形象以及创作基调把握得相当准确。
最新如何理解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如何理解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塑造了中国国人的个性,在具有独特优越性的同时,也具有许多劣根性。
这些劣根性在近代以来,显得尤为明显。
它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衰落,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因此,引起不少仁人志士的思考,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鲁迅。
鲁迅对国民性的问题的思考,来源于很多方方面面,下面,我将按时间顺序来理解鲁迅的国民性思想。
鲁迅出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然而,就在他的童年,“家道中落”,祖父入狱,父亲病故,一个封建大家庭迅速的败落。
作为家中长子,在这一过程中,过早体验了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
“有谁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由一个高高在上的少爷沦落为人人嫌弃的子弟,这段童年的记忆,直接影响了鲁迅接下来的道路,也深深影响了后来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与创作。
1898年,鲁迅带着“走异路,逃异地”决绝,远赴南京求学,就读于新式学堂。
在这里,他开始接触维新变法思想和近代科学文化知识,梁启超的“新兴气锐”、“标榜自由”思想、严复的《天演论》进化论思想等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那个时候,尽管是新式学堂,但仍充满了国人的自大无知之气,充满乌烟瘴气,这让鲁迅深感失望,于是,“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
”从1902年起,鲁迅开始留学日本。
这段时期,日本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
日本取得日俄战争的胜利后,民族主义高涨,思想文化界开始流行讨论国民性的热潮。
由此,鲁迅明确的接触并开始使用“国民性”这一概念。
他开始思考国民性问题,鲁迅当时关注的是三个相关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此外,在日本经历的“幻灯片事件”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片中的中国人以及围观的中国人,两者产生的麻木中国人形象深深地刺激了青年鲁迅,开始“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事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论鲁 迅国民性批判思想
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鲁迅,这位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对国民性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批判。
他的作品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和国民精神的痼疾,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形成,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在那个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的年代,中国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封建礼教的束缚、传统文化的积弊、列强的侵略与压迫,使得国民的精神状态陷入了麻木、愚昧和怯懦之中。
鲁迅深刻地认识到,要改变国家的命运,首先要改变国民的精神。
在鲁迅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对国民性弱点的生动描绘。
比如,在《阿 Q 正传》中,阿 Q 的“精神胜利法”就是一种典型的国民性弱点。
阿 Q 总是通过自我安慰、自欺欺人的方式来逃避现实的挫折和痛苦,这种心态反映了国民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力和逃避。
又如在《药》中,华老栓为了给儿子治病,竟然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病的迷信,这显示了国民的愚昧和无知。
再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她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精神逐渐崩溃,却又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体现了国民的麻木和顺从。
鲁迅批判国民性的目的,并非是单纯的指责和批判,而是希望通过揭示这些问题,唤起国民的觉醒。
他深知,只有当国民意识到自身的弱点,才能有改变的动力和勇气。
他的批判是一种深沉的爱,是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忧虑和关切。
鲁迅认为,造成国民性弱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封建礼教和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是重要因素。
封建礼教强调等级制度、三纲五常,压抑了人的个性和自由,使国民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反抗的精神。
其次,社会的黑暗和不公也是导致国民性扭曲的原因之一。
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妥协和屈服,久而久之形成了怯懦、自私的性格。
再者,教育的缺失使得国民缺乏知识和理性思维,容易被迷信和愚昧所左右。
然而,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并非是对国民的全盘否定。
他在批判的同时,也看到了国民身上的闪光点和潜在的力量。
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及意义
2020年12月第41卷第6期湘南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angnan UniversityDec.,2020Vol.41No.6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及意义刘俊(长沙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学系,湖南长沙410076)摘要: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是不断完善的,从早期的强忍批判国民劣根性,到晚期的既批判国民性的缺点又赞扬国民性的优点,其途径主要以知识分子的引导、道德素质的改造以及坚持拿来主义为主,通过分析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可以明显看出鲁迅对于改造国民性思想的信心正在逐渐加强,他的思想观念是适应社会发展历程的,他的改造国民性思想是给人启迪的,这对于当下及将来的改造国民性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意义中图分类号:1210.9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73.2020.06.011—、弓I言民族的发展与国民的个性是分不开的,封建专制使国民性沦丧,人们甘于做有权势人的奴隶,人性的弱点让人震惊,这些劣根性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同时束缚了国民的思想观念,尽管境况如此艰难,但仍有一群仁人志士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关于国民性改造的思想层出不穷,鲁迅作为其中的一员,其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提出,自然是功不可没,这一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
经历了社会的动荡和不断的变革,鲁迅关于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也在不断发展成熟,到现代社会为止,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形成(一)社会背景每一种思想的形成与当事人所在的社会背景是紧密相连的。
鲁迅所处的时代同样给他后来改造国民性思想形成埋下了伏笔。
当时的清政府受到西方列强打击、镇压、殖民等一系列侵犯,陷入了极度危急的时刻。
在这个风雨飘摇而不知归路的时代里,一些仁人志士不断寻求救国救民的方法。
洋务派提倡实业救国,改良派提倡学习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提倡革命道路等,这些政治理论的不断涌现、碰撞、发展,正在酝酿出新的思想浪潮。
评析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及其价值
评析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及其价值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
作为一名文学家、思想家以及政治家,鲁迅的思想影响力深远。
他的思想不仅仅反映着近代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还深刻反映了中国国民性的批判性思想。
这篇文章旨在评析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性思想及其价值。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的批判显而易见。
他强调机械的知识技术,并且主张将实践和知识结合,发展国民素质。
他斥责父权思想侵蚀了近代中国国民的学识和价值观,提出以在务实和科学价值观的指导下发展卫生、教育和技术来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为国民的团结起足色的作用。
其次,鲁迅认为社会责任和社会公正是革命成功的基础。
鲁迅指出,在国家制度变革中,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制度,都必须以社会公正和社会责任为前提。
他提出,要推动共和国主义的发展向前,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政治体制,一个实行社会公平和社会责任的社会体制,以及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制。
此外,鲁迅还赞扬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他提出“不科学的文化是脆弱的,无法实现中国的发展”,以此强调科学的重要性。
他提倡运用科学技术,发展实践技能,培养全民参与公共实践的意识,激发群众的创新能力。
最后,鲁迅的思想也主张以实际行动来坚持国家自主发展目标。
他极力反对殖民主义政策和地缘政治,先后发表文章,谴责美国、英国等列强在中国的虚伪扩张行径。
他主张在国内考虑中国实际情况,通过改革发展,实现真正的国家独立,以及国家统一。
综上所述,鲁迅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贡献。
他的思想不仅反映了中国近代人民的思想观念,还深刻反映了中国国民性的批判性思想及其价值。
他的思想强调了机械的知识技术的学习,他提倡实践技能的发展,他鼓励国家自主发展,这些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国民性,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浅析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内涵及意义
【 内容摘要 】 国民性批判和改造是鲁迅思想的一个基本课题 , 鲁迅一生不断思考、 发展这一思想 , 通过大量作品对国民性弱点的
揭露和批判 , 是希望“ 揭出苦痛 , 引起疗 救的注意” , 以达到“ 立人 ” 的 目的。当前继承和发展鲁 迅改造国民性 的思想 , 并从 以“ 破” 为主转到以“ 立” 为主 , 以扬弃的态度促进传统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 化和创新性发展 , 对于全 面提高国 民素质 , 树立 文化 自信 、 增 强文化 自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鲁 迅 改造 国民性 思想 的主 要论 述和观 点
鲁迅批判 和改造 国民性思想在不 同时期 的作
品中都有表述 。1 9 0 4 年 ,鲁迅在东京看到幻灯片 中,一群中国人冷漠地看着 自己同胞被杀 , “ 麻木
论睁了眼看》 ) 的劣根性。 鲁迅《 祝福》 、 《 示众》 、 《 复
仇》 、 《 铲共 大 观》 等作 品 中刻 画 了形 形 色色 冷 漠麻 木、 丑 恶卑 猥 的看 客 的形 象 , 其 特 点 是 只要 自己能 够苟 全于 乱世 , 管他 谁是 谁非 。因此 哪 怕是 面对 血
的神情” 与“ 强壮的身体 ” 的强烈对照 , 使鲁迅 “ 觉
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 , 凡是愚弱 的国民 , 即使体 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 也只能做毫无 意义的示众
的材 料和 看客 ” , “ 我们 的第一 要 著 , 是 在改 变 他们
腥和屠戮 , 他们也还是无动 于衷 , “ 只是看 ” 而 已。
【 关 键 词】 鲁迅 国民性改造 思想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 1 2 0 1 9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7 — 9 1 0 6 ( 2 0 1 7 ) 0 5 — 0 1 5 l 一 0 4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研究综述
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述评1、本文概述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对中国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众多的鲁迅研究中,他的国民性改造思想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旨在全面回顾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及其影响,以期更深入地了解鲁迅的文学成就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本文首先回顾了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产生的背景,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以及这些因素对鲁迅思想和创作的影响。
其次,通过对鲁迅文学作品及相关评论的深入梳理,提炼出鲁迅国民性思想转型的核心内容,包括批判传统文化、呼吁独立思考、倡导现代人格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鲁民性转型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尤其是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总结鲁迅关于改造国民性的研究,为鲁迅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对中国现代社会和文化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鲁迅的文学成就,更要理解其思想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当代价值。
2、论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的产生背景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历史社会背景。
清末民初是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国内政治腐败、社会不公和人民的衰落,加上外国势力的入侵和压迫,使国家和民族陷入危机。
这一时代背景促使鲁迅对民族复兴道路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形成了他独特的改造民族性格的思想。
鲁迅早年留学日本,亲身经历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对他后来的思想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日本,他接触了西方先进文化,目睹了同胞在日本社会的低下地位。
这段经历使他深刻地认识到民族性的重要性。
他意识到,只有改造民族性格,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复兴。
鲁迅的个人经历对其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形成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成长于封建家庭,亲身经历了封建礼教对个体精神的制约和压制,对封建文化传统有着深刻的批判意识。
同时,他的人生也经历了许多曲折和痛苦,这使他更加关注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病态,从而坚定了他改造民族性格的决心。
第三部分-6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问题的考察
随着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改造国民性问题,逐渐为更多的人所注意。当时研究国民性的文章著作,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揭示国民性的病根。一是提出改造国民性的办法。揭示病根,大多都围绕探讨中国落后的原因进行的。如有的人说,“我国之所以孱弱不振者,徒以人民有依赖之性质耳”《论中国人民依赖性之起源》,《东方杂志》第1卷第5期。。有的人认为,中国不能抵御外患,“一由于自尊,……一由于自弱”《论外患之由起》,《东方杂志》第1卷第7期。。有的人则认为主要是愚昧:“我社会之现象,至于如此者,虽原因复杂,而其致病之源,则在乎愚。惟愚故堕,惟堕故怯,而种种朽腐卑屈,弱不振,散漫无纪之败德恶行,相因而起。”《论中国社会之现象及其振兴之要旨》,《东方杂志》第1卷第12期。由于研究者所持的社会观点的不同,如果说他们在揭示病根的努力上还大体一致的话,那么在提出如何改造国民性的方法上,就表现了不同的政治倾向。从革命的道路角度来看,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提倡改良主义的办法。如有人主张,要去掉“自尊”、“自弱”之病根,必使“教育普及”、“宪法立定”《论外患之由起》,《东方杂志》第1卷第7期。;有的人说:“今欲革人民依赖之性,其惟倡西人社会学说,以进化之公理,志其迷信之心。复假祖国陆王之学术,以良知之论,破其凭藉之藩篱。庶国民之奴性可除,而思想不难进步矣。”《论中国人民依赖性之起源》,《东方杂志》第1卷第5期。(二)提倡复古与宗教的办法。如有人主张要发扬国民性固有之优点,“凭良土性,遇良气候,施良肥料”,庶几可见新国国民性的“开佳花结美果”《论中国之国民性》,《东方杂志》第5卷第6号。。当时的革命骁将章太炎,也提出“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的道德;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演说录》,《民报》1906年第6号。。(三)提倡革命的办法。当时这种意见是少数的,只有在一些比较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的文章里,或《民报》那样的刊物上,才能看到将所谓改造国民性问题同革命联系起来,提出医治中国之道,“而欲求免瓜分之祸,舍革命其未由”《论支那立宪必先以革命》,《民报》1906年第2号。。
论鲁迅先生的“改造国民性”
论鲁迅先生的“改造国民性”——读《阿Q正传》有感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初161班叶家硕如果说《狂人日记》是表现取自西方的个人主义,那么《阿Q正传》则是“暴露国民的弱点的”。
狂人形象是鲁迅的理想,鲁迅的自画像,属“独异”;阿Q则是与之对立的“庸众”,是鲁迅专意批判的满是弱点的“国人”,鲁迅所刻画的“丑陋的中国人”。
《阿Q正传》是否直接表现了辛亥革命的问题,是诸多有关分歧的起点。
《阿Q正传》发表之初,沈雁冰、周作人等人都强调了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从启蒙主义的角度正确地分析了《阿Q正传》和阿Q 典型的意义,阿Q被充分地现实化和生活化,但他们没有深入地探讨小说所揭示的国民性弱点与中国革命的现实关系。
在以后的岁月里,中国社会一直处在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激流暴湍中,阶级观点在社会意识中不断地被强化。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形势已经改变,但当时的路线和政策仍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更重视《阿Q正传》所反映的农民问题和辛亥革命问题,将改造国民性与教育农民和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联系起来,如强调阿Q作为农民或落后农民的阶级本质,提出阿Q的革命性和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等问题。
八十年代通过对文革的反思,反封建思想革命“研究系统”以批判的姿态出现,否定了以前的所谓社会政治革命研究系统,更强调鲁迅小说的改造国民性主题,认为鲁迅小说只是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阿Q 正传》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也就定位在反封建思想革命上。
但是鲁迅小说包括《阿Q正传》对于社会政治革命是否真的没有直接表现,它只是从思想革命的镜子中“折射”出来的呢?当时对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今天回过头来看,我觉得这仍然还是可以讨论的。
我认为,鲁迅并没有把政治革命和思想革命对立起来,鲁迅小说也没有只表现思想革命不表现政治革命,他所说的“第一要着”是改变国民的精神,但并不是把改造国民性作为救国救民的唯一道路。
(王瑶先生等都对此作过很好的论述,本文不再重复)相反,他对社会政治革命有非常敏锐、深刻和独到的认识,具体到《阿Q正传》来看更是如此。
论鲁迅小说改造国民性主题
论鲁迅小说"改造国民性"的主题李忠平奉节师范进修学校摘要:在鲁迅的小说中,“改造国民性”是一个极其深刻的主题。
本文从鲁迅为什么改造国民性和怎样改造国民性作了全面的论述。
关键词:鲁迅国民性改造国民性国民性,作为一种概念,是不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的,然而把"国民性"和鲁迅联系起来,恐怕就会让有些人禁不住热血沸腾(包括我)。
在讨论鲁迅为什么要改造国民性的原因之前,我们先来弄清什么是国民性?但也只有结合19世纪初的中国现实才能弄清鲁迅小说主题提出的所要改造的国民性。
从鲁迅众多的文章里,我们可以总结出,鲁迅先生所谓的国民性应该指人民大众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觉悟,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以及在其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精神状态。
或者说是社会各阶级的人共有的心理素质、精神状态和思想意识。
而这种国民性是复杂的,更为侧重的是国民的"劣根性"。
为什么要改造国民性?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产生。
不是偶然的,而是其个人深刻的人生体验、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思想的影响以及国外特别是日本研讨国民性热潮的启示的必然结果。
在19世纪的中国,龚自珍、魏源等地主阶级中就已产生了国民性改造思想的萌芽。
持续紧张的民族危机是国民性改造思潮兴起的最深层原因。
随着物质层面现代化的接连失败,迫使中国的有识之士转换视角,从国民本身的弱点来思考中国萎弱的原因所在。
他们终于认识到单靠西方的科技,制度的引进是无济于事的,首要解决的应是国民文明健康的心态和近代资本主义素质的国民群体。
中外人口素质的巨大差异,也便成了有志之士改造国民性的原因和决心所在,同时也给鲁迅以深刻的启迪。
鲁迅早年留学日本,处在明治日本的思想文化空间,感受着日本民族强烈的自省、自强开拓进取的时代氛围,面对祖国日益衰颓的危机,因而自然地要探讨如何使祖国富强的课题。
在仙台学医时,鲁迅和好友许寿裳经常讨论"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等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继而决心以文艺为武器,终生不遗余力地改造国民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核心提示:1937年,毛泽东在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的演讲中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
”他还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作为一个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伟大启蒙思想家,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是我们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永远都闪耀着真理和智慧的光芒,值得我们经常重温、反复品味和时刻警醒!本文摘自《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4期作者:陈延斌胡相峰原题为:略论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可以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以毕生精力探讨改造国民性或民族性的,莫过于被毛泽东誉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鲁迅先生了。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袖之一,鲁迅在长期挖掘、批判国民劣根性的同时,不仅集中地、深刻地探讨了新型国民性的内涵,而且对建构新型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途径、方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之际,学习、研究和借鉴这些思想,对于塑造和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推进民族复兴的伟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鲁迅所要改造的国民性内涵是什么?研究者认识有差异,依笔者见解,国民性或民族性,就是国民素质,最基本的就是其思想道德素质,或者说国民性与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一般情况下是通用的。
它们的基本内涵都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及相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尺度、性格特质、道德规范、思维方式乃至于心理、风俗习惯等等。
鲁迅研究国民性,目的正是为了中国劳苦大众的解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正如他在杂文《不满》中说的那样:“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
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种族,祸哉祸哉!”逝世前半年,他还在《致尤炳圻》的信中指出,“揭发自己的缺点,这是意在复兴,在改善”!因此鲁迅一生都将揭露国民性的痼疾、挖掘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中的“病根”、探索塑造新型民族素质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任务。
鲁迅改造国民性、构建新型民族素质的思想历程可以大略地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从留学日本到1927年回到上海之前。
这一时期他经历了以进化论为武器激情洋溢地呐喊到短暂的寂寞、苦闷和彷徨,再到重新振作起昂扬的斗志,从单纯的“文明批评”到“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相结合的过程。
该时期他正确地解决了改造国民性、塑造新型国民思想道德素质与改造社会的关系,以及国民思想革命与社会政治革命的关系,侧重于对专制的封建意识形态所造成的愚弱的国民性的批判。
第二个时期是从1927年回到上海直至1936年病逝。
这一时期,他已以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崭新姿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武器进行“扫荡废物”的战斗。
他明确提出:“说到中国的改革,第一着自然是扫荡废物,以造成一个使新生命得能诞生的机运。
……历史是过去的陈迹,国民性可改造于将来……” 。
这一时期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更加完善和深刻,达到了他在这一思想领域的高峰,其表现是:更多地将针砭国民性的弱点与启发民众的思想觉悟结合起来;将挖掘、批判国民思想道德素质中的劣根性与弘扬我们民族优良品质结合起来;将抨击国民性的痼疾与揭露国民党的反动思想统治和政治统治结合起来。
二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因当时环境和面临现实任务不同而有别于其他新文化运动启蒙学者的两个鲜明特点:一是不像他们那样进行系统的专门的论述,他用的是“匕首”,是“投枪”,其思想观点融入他那几百万字的小说、杂文、随感等作品之中。
他说,他的小说是“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
他的杂文也是如此,“‘中国的大众的魂灵’,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
” 二是他改造国民性更多的是“破”,“立”是包容于“破”中的。
鲁迅深刻揭露了麻木、守旧、盲目自大、“怯弱,懒惰,而又巧滑”、自主精神缺失、“瞒和骗”、爱“面子”、顺从忍让等国民的“劣根性”。
他对同胞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揭露、批判国民性的“病根”、痼弊,正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为了“唤起民众”;他对旧国民性的批判,正是对新型国民素质的呼唤。
这里仅就鲁迅对塑造新型国民性或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探讨作些大略归纳。
首先,铸造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的“民魂”。
鲁迅在1926年写的《学界的三魂》中,用阶级的观点对所谓“国魂”进行了辩证的分析。
他认为,“国魂”可以分为“官魂”、“匪魂”和“民魂”,这其中“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鲁迅极力赞扬了这样一种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民族精神:“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的一生,正是体现了他倡导的这种精神,正如周扬在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报告中评价的那样:“在鲁迅身上和著作中,可以找到我们民族极其丰富的思想精华,找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智慧、热情和创造力,找到我们民族的真正灵魂。
”其次,增强国民的自主意识。
鲁迅深感长期的专制思想和封建道德对国民的禁锢造成的“奴性”意识的严重性、危害性,因而他极力主张培养国民的自主思想。
他认为“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 。
就是说只有每个社会成员摆脱了“奴性”,具备了“人各有己”的自主精神,才能形成整个社会觉醒。
这种见解看到了国民的个性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前提,看到了“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是极为正确的。
再次,塑造国民的独立人格。
针对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和制度对人民思想的禁锢,以及由此长期封建专制主义所造成的国民思想意识中的独立人格精神的缺失,鲁迅呼吁树立个性的价值观,从根本上改造国民的人格。
他热情赞扬“个人的自大”,认为“一切新思想,多从他们出来,政治上宗教上道德上的改革,也从他们发端。
所以多有这‘个人的自大’的国民,真是多福气!” 鲁迅还认为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要与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结合起来进行,他说:“盖自法朗西大革命以来,平等自由,为凡事首,继而普通教育及国民教育,无不基于是遍施。
久浴文化,则渐悟人类之尊严;既知自我,则顿识个性之价值” 。
鲁迅崇尚独立人格思想是许多新文化运动领袖们的共识。
譬如陈独秀就认为东方民族“重家族,轻个人”的价值观对国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极力赞扬西方个性主义价值观,主张以“个人本位”代替中国的“家族本位”;李大钊甚至强调国民有否独立人格关系到国家的存亡。
他说“失却独立自主之人格,堕于奴隶服从之地位。
若而民族,若而国家,即无外侵亦将自腐,奚能与世争存。
即苟存焉,安有价值之可言。
” 他主张共和国民的责任,不仅在于保持国家的权威,还要尊重国民的自由人格。
最后,锤炼国民“敢想、敢说、敢作、敢当”的品质。
鲁迅认为这种敢于面对现实的品质是新型国民的重要思想道德素质。
他说“早就很希望中国的青年站出来,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 。
他极力主张“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
倘使并正视而不敢,此外还能成什么气候” 。
鲁迅之所以强调这种“敢想、敢说、敢作、敢当”的品质,是因为他毕生都反对“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 。
他认为只有拔掉“瞒和骗”的病根,才能保持民族精神的纯洁性。
他极力倡导真的猛士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与反动的势力作殊死的斗争。
三在改造国民的劣根性、塑造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新型民族素质的途径、方法上,鲁迅着重提出了以下几个设想:第一,依靠“精神界之战士”与人民大众的结合来改造国民性。
依靠谁来唤醒沉睡的国民,改造愚弱的国民性?鲁迅早期主张依靠那些“精神界之战士”,也就是先觉醒的知识分子。
他认为,那些像西方摩罗派诗人一样的知识分子,具有优秀的思想品质和救国救民的抱负,“刚健不挠,抱诚守真;不取媚于群,以随顺旧俗;发为雄声,以起其国人之所生,而大其国于天下。
”他认为这些觉醒的知识分子“振臂一呼,人必将靡然向之”,依靠他们,就能“来破中国之萧条” 。
这些“思想见识高于庸众之上,又为庸众所不懂”的知识分子,就是改造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力量所在。
显然鲁迅的主张符合中国当时的社会实际,然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这种早期思想所带有的明显的英雄史观的印记。
到了后期,接受了唯物史观的鲁迅已经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提出了知识分子要同群众结合,认为“觉悟的智识者”“只是大众中的一个人,我想,这才可以做大众的事业。
”他还强调先进的知识分子只有“深知民众的心,设法利导,改进” ,才能完成改造国民性,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历史任务。
“倘不深入民众的大层中,于他们的风俗习惯,加以研究解剖,分别好坏,立存废的标准,而于存于废,都慎选施行的方法,则无论怎样的改革,都将为习惯的岩石所压碎,或者,只在表面上浮游一些时” 。
假如这样的话,无论是改造社会还是改造国民的素质,都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第二,自道德素质改造始。
鲁迅深受其老师章太炎“革命道德论”的影响。
章太炎主张“无道德者不能革命”,“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极也” 。
鲁迅也主张改造国民性要从改造、更新国民的道德素质入手。
他认为国民“怯弱,懒惰,而又巧滑”的弱点,是道德上的缺陷。
那些“刀兵盗贼水旱饥荒”,那些“丧尽天良的事”,甚至于“国将不国”的现状,其原因就在于“只是不讲新道德新学问的缘故”。
这种观点自然有夸大道德作用、甚至主张“道德万能论”的色彩,但鲁迅的基本意思还是为了强调清除数千年来封建传统道德的紧迫性。
封建专制制度的高压和封建道德的精神麻痹,紧紧地禁锢了国民的思想,这是形成愚弱的国民性的根本原因之一,因而要改造、更新国民性,就必须从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做起。
第三,将文艺作为国民性改造的“利器”。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谈到他在日本留学时改学文学的原因时说:我们的第一要著,是要改变国民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用文艺作为改造国民性的武器,受到了梁启超的影响。
在鲁迅留学日本的前一年,梁启超发表了著名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宣传“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将小说作为传播新思想、改造旧社会的根本途径。
当然,鲁迅选择文艺作为改造国民性的“利器”,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看到了文艺与道德这两种意识形态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看到了文艺在传播新思想新道德中的重要作用。
他在1907年写的《摩罗诗力说》中认为,文艺作品中的形象具有启发人们的自觉、勇猛、不断进取精神的作用,具有“涵养人之神思”即培养正确的理想情操的作用。
1913年,他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更为明确地阐述了这一观点。
他认为“美术(按指文学艺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