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从种到界精品中学

合集下载

6.1.2第二节从种到界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2第二节从种到界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例如,教师总结学生的分类结果,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作业小结
1.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生物分类知识和方法的掌握。例如,要求学生选择一种生物,描述其分类特征和分类依据,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本案例不仅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加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对生物分类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科学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同时,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增强生态意识。
5.有效的教学评价:本案例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提供有效反馈。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2.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分类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引导学生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答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内在动力。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生态意识。
3.通过对生物分类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挑战,培养他们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2024年从种到界公开课获奖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从种到界公开课获奖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从种到界公开课获奖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教材《生物学》第五章“生物的分类和进化”第一节“生物的分类”,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分类的意义、分类的方法、生物分类的单位及种的概念,着重讲解从种到界的分类体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分类的意义,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2. 掌握生物分类的单位,了解种的概念,学会使用分类检索表。

3. 能够运用从种到界的分类体系对生物进行分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种的概念及生物分类单位的理解。

教学重点:生物分类的意义、方法和分类体系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分类检索表。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生物的多样性,提出生物分类的重要性。

详细过程:播放PPT,展示各类生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生物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2. 理论讲解:讲解生物分类的意义、分类方法、生物分类单位及种的概念。

详细过程:用PPT展示相关概念,结合黑板板书,讲解生物分类的基本知识。

3. 实践操作:分组活动,让学生使用分类检索表对未知生物进行分类。

详细过程:将学生分组,发放分类检索表和未知生物图片,指导学生进行分类操作。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详细过程: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结合PPT和黑板,进行详细讲解。

5. 随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生物分类知识的掌握。

详细过程: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分类的意义、方法、分类单位及种的概念。

2. 从种到界的分类体系。

3. 典型例题及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简述生物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2)列举生物分类的单位,并解释种的概念。

A. 狮子B. 蝴蝶C. 银杏D. 鲸鱼2. 答案:(1)生物分类的意义:便于研究生物的多样性、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

方法:形态学分类、遗传学分类等。

最新人教版初中生物 4-2从种到界 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初中生物 4-2从种到界 教学课件
林奈,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 1768年在《自然系统》中正 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 —双名法。Fra bibliotek探究新知
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 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 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双 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 名部分为正体。
探究新知
界-- 植物界
桃的分类方法
门-- 种子植物门的 被子 植物亚门
纲-- 双子叶 植物纲
目-- 蔷薇目
科-- 蔷薇科
属-- 梅属
种-- 桃
探究新知
水稻的分类
界--植物界 门--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稻属 种--水稻
探究新知
林奈
林奈与双名法
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
属 郊狼的体型比狼小得多,但是这两种动物都具有身体
较长、眶间部显著隆起的特征,因此它们被划分到同 一个属——犬属。
界门纲目科属种
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
种 每一只狼是一个动物个体,但所有的狼都属于动物的
同一个物种。
界门纲目科属种
探究新知
从“种”到“界”总结狼的分类等级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 • 纲-- 哺乳纲 • 目-- 食肉目 • 科-- 犬科 • 属-- 犬属 • 种-- 狼
第四章 生物分类的方法
第二节 从种到界
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
界 图中的这些动物同属于动物界。
界门纲目科属种
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
门 图中的这些动物都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它们同属于 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
界门纲目科属种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优秀教学案例:第一章第2节从种到界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优秀教学案例:第一章第2节从种到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分类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5.通过生物分类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和价值观。
1.情境创设丰富多样:本案例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方式,创设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生物分类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问题导向激发思维:本案例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小组合作增强实践操作能力:本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优秀教学案例:第一章第2节从种到界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优秀教学案例,主要内容为第一章第2节“从种到界”。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分类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生物样本,如树叶、昆虫等。
2.学生小组根据所学的生物分类知识,讨论并确定该生物样本的分类。
3.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生物分类知识。
4.学生小组进行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4.2《从种到界》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4.2《从种到界》课件(共30张PPT)

苹果在植物分类中的位置
界 植物界
门 种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亚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蔷薇目
科 蔷薇科
属 苹果属 种 苹果
分类单位的特点
生物等级
界 门 纲目科属种


生物种类 多

共同特征 少

亲缘关系 远

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所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少, 亲缘关系越远。
比较苹果、桃和银杏在植物分类中的位置,判断它们的亲缘关系
( √) ( ×)
( √) ( √)
2. 在界、门、纲、目、科、属、种这7个等级的分类单位中,你认为哪 个等级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哪个最少?说出你的理由。
同一种内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同一界内的共同特征最少。
练习与应用
二、拓展应用 蝙蝠会飞,但在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而不属于鸟纲,请
你说出其中的原因。
课堂小结
生物分类的等级
界、门、纲、目、科、属、种
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
生物分类的规律 同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
从 种
同界生物包含的物种最多
到 界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品种”不是分类单位
物种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存在生殖隔离
生物命名
双名法(林奈):属名 + 种加词 + 命名人
分类意义
弄清不同种群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所有的人都是同一物种。 无论是白种人、黑种人,还 是黄种人,互相结婚,都能产生 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关于“种”的辨析 “种”和我们平时所说的“品种”是一样的吗?
不同“品种”的狗属 于同一物种。
红富士 红将军 嘎啦苹果 澳洲青苹 红星(蛇果) 金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优秀教学案例
4.了解生物分类的常用工具,如生物检索表、分类索引等。
5.学会观察生物特征,提高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等级。
2.学会运用生物检索表、分类索引等工具进行生物分类。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精神。
4.学会分析生物特征,锻炼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生物图片,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分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生物需要分类?”、“生物分类有哪些意义?”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提高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分类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生物、探索自然的热情。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态环境的观念,提高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严谨治学、诚实守信的学术态度,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4.学会关爱生物,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道主义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旨在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等级,理解生物分类的重要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概念,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和原则,能够运用生物分类的方法对生物进行分类,并认识生物分类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4.设计有趣的生物分类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物分类知识。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6.1.2 从种到界 课件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6.1.2 从种到界 课件
14、阅读是唯一的陪伴。杜拉斯的埃米莉。书中写着,它使人想起漫长的海上旅行。中途不停靠的横渡和阿拉伯海孟加拉湾。贡布平原和瞿 罗的天空。还有不可能的爱情和无法停止的写作。埃米莉没有思想。只有对他的爱。——安妮宝贝 17、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弗洛姆 76.身如流水,日夜不停流去,使人在闪灭中老去。心如流水,没有片刻静止,使人在散乱中活着。 30.收获是怎样的?收获是美好的,是辛勤的,是愉快的,是自尊心的维护。但,成功是要付出代价的。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自己能收 获,但在这条路上要洒许多辛勤的汗水。
15、当谈到快乐的事情时,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当您遇到不满意的事物时,这个世界就在痛苦中!面对无助,这个世界很涩!当涉及到愤怒 的事情时,世界是辛辣的!世界就是这样,它将让您品尝到世界上的各种口味!
4、您不必保持顺畅,就可以拥有优点,也不必走到任何地方。您不必讲虚假的话,就可以真诚地环游世界。 23、我的东西是我的。我给你,你可以接受,我不给,你不应该怪我,更不用说抓住它了,你应该珍惜它,而不是理所当然。太多的人不了 解这个真理。
20、生活中可能就是这种情况。小时候,我感到非常自豪,以至于长大后我可以改变世界。但是当我长大后,我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 情,无论您多么努力,都无法改变,但是您必须努力工作。
57.不好用借口搪塞失败,不好让骄傲占据心灵。 91.我的对手只有自己,要想爬得更高,只应该自己往上走,而不应该把别人往下压。 36.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77.这个世界没有理所当然,对你好有的时候是看你可怜别总拿别人的好当应该。 让人醍醐灌顶的励志语录
应该判给我, 我是大王的矮 小弟,我最像 我大哥。我们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从种到界教案与教学反思精品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从种到界教案与教学反思精品

第二节从种到界教案与教学反思教学目标:知识:1、说出从种到界分类的7个等级。

2、阐述各分类等级之间的关系。

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观察、归纳、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学习生物分类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身边的生物。

教学重、难点分析:生物分类的等级及单位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分类的七个等级非常复杂,学生自从学习生物学以来也从未接触过相关内容的知识,所以了解分类等级及单位名称对学生们来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策略:在本节的教学安排中,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分类等级单位的具体知识,而只是要求每个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和分类的依据及意义。

因此,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利用教材有关马的分类图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获取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规律、解决问题。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法建议生物分类的单位中,种和物种是难点,教学中要以具体事例进行说明。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分类等级单位的具体知识,而要求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和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课前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邮递员的经历”,来体会不同生物具有共同的特征和怎样利用这些共同特征来确定分类等级。

也可以通过小组自学讨论,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寻找答案。

回顾已知,引入新课1.用日常生活中的行政区划来感知“等级单位”的存在。

如果你要给远在美国的朋友写信,你怎么样来写清你的地址?●教学过程[利用“小话剧”,引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教师:上课前,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小话剧——《动物间的争吵》,欣赏的同时,请注意收集有关信息。

老师来做话外音处理。

动物间的争吵话外音:农家一小院,东墙根拴着一匹马,西墙根拴着一头牛。

门口蹲着一只“老”狗。

墙角处那一定是老鼠新打的洞……夏日中午,一丝风也没有,马和牛似乎都有些不耐烦了。

俗话说:“风马牛不相及”。

可今天,大家看,马和牛都有那么点意思。

八年级生物上册从种到界课件_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从种到界课件_新人教版

3、从生物在分类上的位置,可以了解生物间的( B )
关系。
A. 生存环境 B. 亲缘 C. 外形 D. 习性
(1)在分类等级中,生物种类最多的
单位是___界____.其内生物体之间 的差异最__大____,生物之间的共 同特征最__少___。
(2)生物种类最少的单位是_____种_, 其内生物体之间的差异最____小__, 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最____多_。
植物的分类方法 你能说出桃的分类地位吗?
• 种-- 桃 • 属-- 梅属 • 科-- 蔷薇科 • 目-- 蔷薇目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门-- 种子植物门的被子植物亚门 • 界--植物界
想一想
将生物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进
行科学分类,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使每个物种在生物分类上的位置 一目了然
你能完成吗?
7、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
似程度,将生物分为( D )。
A.植物界
B. 动物界
C. 其他几个界பைடு நூலகம்D. 以上都是
再见!
Linnaeus,1707—1778)
• 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
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
反馈检测
1、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B )。
A. 属
B. 种
C. 门
D. 纲
2、在动物的分类等级中,( D )包括的动物共同特征
比较多。
A. 纲
B. 科
C. 界
D. 种
它们和前面的动物有相似之处吗?
界:同属于动物界
请从“种”到“界”总结马的分类等级
• 种-- 马种 • 属-- 马属 • 科-- 马科 • 目-- 奇蹄目 • 纲-- 哺乳纲 • 门-- 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 • 界-- 动物界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答案:A
(2)下列生物分类方法中,基于生物遗传信息的是____。
A.形态学分类法B.分子分类法C.生态分类法D.数值分类法
答案:B
3.判断题
(1)生物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生物的多样性。(√)
(2)生物分类的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
(3)生物分类只依赖于形态学特征,与其他因素无关。(×)
句:生物分类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资源的利用、疾病防治等。
4.简答题
(1)请简要说明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属、科、目、纲、门、界依次递增,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
4.社会责任: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分类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生物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在知识层次上,对于生物的细胞结构、生态系统等基本概念已经有了了解,但对于生物分类的知识还相对较弱。在能力层次上,学生们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但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在素质方面,学生们对生物学科有一定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可能因为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而对生物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3.生物分类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分类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生物分类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生物分类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人教版6.1.2《从种到界》课件(19张PPT)(优质版)

人教版6.1.2《从种到界》课件(19张PPT)(优质版)
目 ——蔷薇目
科 ——蔷薇科 属 ——梅属 种 ——桃(种)
分类目的:
弄清生物间的亲缘 关系、进化关系
林奈与双名法
瑞典著名的植物 学家,1768年,在 《自然系统》中正 式提出科学的生物 命名法——双名法。
林奈
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 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 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 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正体。
头索动物亚门、 尾索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例:狼的分类

狼 郊狼 狐

兔 蟾蜍
蝙蝠 鱼
鸟 动物界 蛇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食肉目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食肉目
犬科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食肉目 犬科
课堂小结
生物分类等级: 从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 分类的基本单位:种 到 对植物进行分类 界
对动物进行分类 林奈与双命名
课堂练习
1.下列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D )
A.纲
B.科
C.属
D.种
2.我们通常说的物种指的是( D )
A.一个生物
B.一群生物
C.数量很多的生物 D.一种生物
3.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B ) A.根、茎、叶 B.花、果实 和种子 C.种子的结构 D.叶脉的形状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 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 单位。
生物分类从大到小共七个等 级,依次是: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6.1.2《从种到界》课件(27张PPT)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6.1.2《从种到界》课件(27张PPT)

马、斑马、驴、犀牛、牛、羊、 虎、狗、猪、兔、鼠、蝙蝠、蛇、 企鹅、鲨鱼、龟、蛙这些动物都 有脊柱、它们同属于脊索动物
门的脊椎动物亚门。


斑马

犀牛




羊 猪
蝙蝠
马、羊、虎、兔等动物

之间差别更大,但它们 都具有胎生,哺乳等特 征,都属于哺乳纲。


斑马

犀牛

犀牛不属于马科,它的足 不是一趾,而是三趾,趾 端有蹄。但它和马科动物 每只足的蹄数都是奇数, 都属于奇蹄目。
答:种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界中生 物的共同特征最少。因为分类方法是按照
生物体的差异特征来分的,分类等级越高 ,它所包含的生物体间的差异越大, 即共同特征越少,反之亦然。种是七个 等级中最低的,因此,这个等级中生物的 共同特征最多。
所以,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 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 近。
生物分类 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1.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 ——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 ——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 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 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 ——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 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翰 ·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 ——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别林斯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6.1.2从种到界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6.1.2从种到界优秀教学案例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分类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其知识运用能力。
4.通过问题解决,使学生体会生物分类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责任感。
(三)小组合作
1.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其合作交流能力。
2.教师组织小组汇报,让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提高其表达沟通能力。
3.教师关注小组合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2.问题导向深入浅出:教师在教学中提出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分类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活跃互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同时,小组合作使学生感受到生物分类的乐趣,增强其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3.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认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4.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方法,具备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生物标本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采用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3.设计有趣的生物分类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生物分类的知识和方法。
4.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动画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二)问题导向
1.教师提出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激发其求知欲。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反思与评价全面具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检查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找出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施。同时,学生进行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相互鼓励、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使学生在评价中认识自我,不断进步。

从种到界 课件 (共25张PPT) 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从种到界     课件 (共25张PPT) 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共同特征越来越多,亲缘关系越


来越近,包含物种越来越少
分类单位等级越高,其中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包含的物种越多。 分类单位等级越低,其中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近,包含的物种越少。
新课讲授 知识点01 分类等级
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
门:图中的这些动物都有由脊柱骨 组成的脊柱,他们同属于脊索动物 门的脊椎动物亚门。
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
第四章 生物分类的方法
第二节 从种到界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学习目标
1.掌握生物分类的等级。 2.掌握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3.了解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意义。
新课引入
蜻蜓既是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又是昆虫。为什么要给蜻蜓冠以不同的 类群名称呢?
新课讲授 知识点01 分类等级
新课讲授 知识点01 分类等级
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
纲:马、兔、蝙蝠等动物,与狼、 郊狼、狐之间的差别很大,但它们 都具有胎生、哺乳等特征,都属于 一个纲——哺乳纲。
新课讲授 知识点01 分类等级
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
目:虎的爪锐利且能伸缩,不属于 犬科,但它和狼、郊狼、狐一样, 具有尖锐的犬齿,因此它们同属于 一个目——食肉目。
新课讲授 知识点01 分类等级
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
种:每一只狼是一个动物个体,但 所有的狼都属于同一个物种。
新课讲授 知识点02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物种
同一物种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物种的雌 雄个体间,一般不能繁殖后代。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近的, 共同特征也是最多的。

初二生物学(人教版)《从种到界》【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级中小学精品课程

初二生物学(人教版)《从种到界》【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级中小学精品课程


初中生物学
同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

包含的物种越来越多

同界生物包含的物种最多
初中生物初二上册
将下列四种植物列入下面的分类等级
初中生物学
被子植物门
裸子植物门
蕨类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初中生物初二上册
将植物列入下面的分类等级
蕨类植物门 被子植物门
裸子植物门
初中生物学
双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初中生物初二上册
初中生物初二上册
同物异名
异物同名 名称冗长
初中生物学
瑞典学者林奈承袭了前人的分类思想,创建 了双名法, 属名 + 种名 , 并以拉丁文为通
用文字。
初中生物初二上册
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 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 词,有时种加词后面还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 者的姓名可以省略。
扁形动物 节肢动物 鸟
线形动物 鱼 哺乳动物
环节动物 两栖动物

种属 科 目纲 门 界
初中生物学
初中生物初二上册
初中生物学
腔肠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线形动物门

环节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头索动物亚门

脊索动物门
尾索动物亚门

鱼纲 两栖纲
脊椎动物亚门
爬行纲
鸟纲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初中生物学
初中生物初二上册
孔 雀
初中生物初二上册
• 绿孔雀 •鸟 • 动物 • 脊椎动物 • 孔雀
为什么一个生物有多个名字呢?
初中生物学
初中生物初二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共25张 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共25张 ppt课件

犬属 犬科 食肉目 哺乳纲
2020/10/22
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
15
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共25张
每个界之下的六个等级,它们从 大到小依次是:门、纲、目、科、属、 种。

共同特征越来越多


亲缘关系越来越近

每一个种里只有一种生物。(一种生物便是一个物种)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2020/10/22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
16
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共25张
桃的分类:
桃在分类上隶属于梅属、蔷薇科、
蔷薇目、双子叶植物纲、种子
被子 植物门的
植物亚门、植物
界。
2020/10/22Biblioteka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
17
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共25张
拓展反思:小组讨论:在界、门、纲、目、
2020/10/22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
2
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共25张
精品资料
生物分类等级由大到小顺序是:
界门 纲 目 科 属 种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2020/10/22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
4
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共25张
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
生物 真菌界 腔肠动物门 植物界 软体动物门
8
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共25张


郊狼
郊狼的体型比狼的体型小得多,但是 这两种动物都具有身体较长、眶间部 显著隆起等特征,因此它们被划分到 同一个属------犬属
2020/10/22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从种到界》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9)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从种到界》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9)

《从种到界》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中的第二节《从种到界》一课.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本节内容是生物分类知识,这部分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很广,特别是对形态学知识要求很高;对生物进行科学分类属于专业技能,已经超出了义务教育生物课程的培养目标,所以《课标》对相关内容标准定位为“尝试根据生物体一定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对学生的要求是在尝试分类活动的过程中,对生物类群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了解分类等级和基本单位,同时也为后两章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学习打下基础.基于上述理由,我对本节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定位于: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弄清分类等级之间的大小包涵关系(2)概述分类的依据和意义能力目标:通过对生物进行分类,使学生初步具有分类的能力情感态度:在教学中融入保护生物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本节课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身边的生物.3.教学重难点重点:生物分类的七个单位名称及其包涵关系;难点:通过梳理所学的生物知识,学习生物的分类.二、说教法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者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因此,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法上我主要体现“启发式”的理念,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增加教学的新颖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我还采取大量的图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针对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在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 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三、说学法我们常说:“现在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这节课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生参与整个课堂及课下活动,既发挥了集团军的作用,学生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人合作和交流. 我还让学生在课前运用互联网准备各种图片和相关问题,通过观察、讨论、分析、探究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四、说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基础上,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提问导入:1、在上一节课我们尝试对动植物进行了分类,我们将动物分成有脊椎的和无脊椎的两类,我们将植物分成有种子的和无种子的两类. 那么我们能概括一下我们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吗?(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物方式)2、展示幻灯片. 太空人小明,他要给我们班同学寄一封信,谁来帮帮他如何填写通讯地址?填写通讯地址,其实就是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寻找不同的等级.(学生帮助小明填写通讯地址:银河系、地球、中国、北京、海淀区、101中学,初二一班. )3、你觉得对生物进行科学分类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将来学习分类的不同等级的单位及生物是如何被列入到这些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的.(利用两个提问一个事例来导入新课,意在增加学生知识的衔接性和系统性)第二环节:学习新知(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分类等级(以马为例,结合教材图片)1、区别种与物种展示不同颜色马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斑马和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师总结. (它们虽然长的很像,却属于不同的物种,列为同一个属)2、区别奇蹄目和偶蹄目展示图片驴和犀牛,提出问题,哪个与马、斑马最像?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它们是同一个科,马科. 演示图片羊,比较羊和犀牛,哪个与前面的几种动物最相似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判断比较难,演示奇蹄目和偶蹄目的足部图片. 马、犀牛、羊、鹿等动物的趾外有蹄,它就像我们的指甲一样. 这是马的蹄,它仅第三趾发达,其他的都退化了,也就是说,马有一个蹄. 旁边的这是犀牛的,它有三个蹄,它和马的蹄的数目都是奇数,所以这两种动物属于奇蹄目. 再看看羊,它有两个蹄,长颈鹿也有两个蹄,都是偶数,所以它们属于偶蹄目. 可见,犀牛和马、斑马、驴更为相象,同属于奇蹄目.3、区别哺乳纲、鸟纲、爬行纲、两栖纲、鱼纲演示图片: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它们和鸟、青蛙有什么不同吗?同学讨论2分钟,教师引导总结,它们都有毛,胎生,恒温,都能哺乳. 分别总结鸟纲、爬行纲、两栖纲、鱼纲的共同特征.4、区别脊椎动物门和无脊椎动物门利用摸摸自己的脊柱,区分鱼和一些低等动物蚯蚓等的不同,引入脊索动物概念,区分脊索动物和脊椎动物.5、区别植物界和动物界虽然蚯蚓无脊椎,鱼有脊椎,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都属于动物界,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树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植物界. 问题:植物界和动物界的生物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植物能够自己制造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吃植物或其他动物.第三环节:课堂小结,强化认识教师总结:刚才我们按照从种到界的分类等级,了解了马是怎样被列入不同的分类等级的. 现在请从界到种来总结马的不同分类等级.学生总结:我们先从植物和动物中选定马属于动物界,根据马有脊柱将它定在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中有鸟纲、两栖纲、爬行纲和鱼纲、哺乳纲,马是胎生,哺乳,恒温的陆生动物,所以属于哺乳纲;它有一个蹄,所以区别于有两个蹄的羊等,和犀牛一起属于奇蹄目;然后找到马科,马属,最后到种,马种.提问题:1.哪个分类等级中动物的共同特征最少,哪个最多?2.哪个分类等级中的动物的种类最多,哪个最少?引导学生回答:1.界的共同特征最少,种的最多:2.界中的动物种类最多,种中的最少.第四环节:练习巩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设计练习时尽量地做到科学、合理,体现一不定期的层次性和针对性,难易适中. 我安排了三个练习1.帮助小明寻找他的亲缘关系.学生讨论后给出答案:小明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动物纲、偶蹄目、类人猿科、人属、人种.2.植物的分类等级演示油松和毛白杨,打乱分类等级进行分类.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裸子植物亚门、松柏纲、松柏目、松科、油松.植物界、被子植物亚门、双子叶植物纲、杨柳科、杨属、毛白杨.3.林奈和双名法演示植物标牌,展示生物的学名. 学生自学,教师总结.4.布置课外作业给校园植物挂牌.以上就是我对《从种到界》一课的设计过程,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学习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二、预习导学1、导入:绝大多数动物(如: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三大类.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2、知识点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 . 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3、知识点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蜗牛鸵鸟袋鼠蛇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4、知识点三: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①在空中飞行的有鸟类、和哺乳动物 .②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5、思考:一种动物是否只有一种运动方式,举例说明.6、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 . 通过运动可以出击获取,可以逃避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可以完成和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种族.7、小结:(1)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2)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3)空中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8、拓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 在生活中有许多仿生例子,小组结合课文举例. 如:浆模仿鱼鳍,天线模仿昆虫的触角,锯子模仿锯齿草,电子蛙眼模仿青蛙, .三、课堂检测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A.跳跃B.行走C.爬行D.游泳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A.飞行B.蠕动C.奔跑D. 行走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A.飞行爬行B.跳跃爬行C.跳跃游泳D.飞行游泳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A.增大浮力B.减少阻力C.减少浮力D.增大阻力7、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表有大量纤毛,该特征有利于它在水中A、爬行B、飞行C、游泳D、奔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动物的分类一样,植物的每一个物种,
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归属于相应的
属、科、目苔 藻藓 类、植 植纲物 物、门 门、苔界纲之:地中钱 。
植物界
藓纲:葫芦藓
蕨类植物门
松叶蕨纲,石松纲, 木贼纲,真蕨纲
种子植物门
裸子植物亚门 被子植物亚门
裸子植物亚门
苏铁纲:苏铁 松柏纲:马尾松 银杏纲:银杏 紫杉纲:紫杉 倪藤纲:麻黄
界门纲目科属种

马、兔、蝙蝠等动物,与狼、郊狼、狐之 间差别很大,但它们都具有胎生、哺乳等特 征,都属于哺乳纲。
界门纲目科属种

图中的这些动物都有脊椎骨构成的脊 柱,它们同属于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 亚门。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属、科、目、纲、门、界


狼 狼 狐 虎马兔 蝠 蛇 鸟 蛙 鱼
狼种
犬属 犬科
思维导向
生物分类的 依据
生物分类的 意义
生物分类的 单位
依据:形态结构和生理 功能 上的相似程度
意义:弄清生物 之间的亲缘关 系和进化关系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二节 从种到界
分类单位
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
界、门、纲、目、科、属、种
分类单位
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界、门、纲、目、科、属、种
偶蹄目是哺乳动物中的一个目,约220种,其中包括许多对人类 生活很重要的动物。偶蹄目是唯一在现代仍然繁盛的有蹄类。因 蹄多为双数,且第三、四趾同等发育,共同支持体重而的名。
马、鼠、羊、虎、兔等这类动物之间差异更大,但它们都具有胎生、哺乳等特征,都

属于哺乳纲。
界门纲目科属种

下列这些动物背部都有脊柱它们都属于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属、科、目、纲、门、 界

(马种)
斑驴 马
兔羊
犀 鱼蛇

虎 和 鼠
龟 和 蛙
马属
马科

奇蹄目
物 界
哺乳纲
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
界门 纲 目 科 属 种
生物 种类
共同
特征
亲缘 关系


阶段小结:
1、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2、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门纲目科属种

郊狼的体型比狼小得多,但是这两种动物 都具有身体较长、眶间部显著隆起等特征, 因此它们被划分到同一个属——犬属。
界门纲目科属种

狐的眶间部平缓,但它与狼、郊狼都 具有颜面部较长、吻端突出、爪钝而不 能伸缩等共同的特征,因此被划分到同 一个科——犬科。
界门纲目科属种
目 虎的爪锐利且能伸缩,不属于犬科,但 它和狼、郊狼、狐一样,具有尖锐的犬齿, 因此它们同属于食肉目。
假设你一个国外的亲戚,写信邀请你到国外旅游,你认为他的信 封上应注明哪些信息,使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
427 200
收信人地址:
中国、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龙潭河中学 初中二年级、XX班、XXX
看一看
狼是怎样被列入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的?
每一只狼是一个动物个体, 但所有的狼都属于同一个物种
粘菌门

鞭毛菌纲:水霉

藻状菌纲:根霉,毛霉

子囊菌纲:酵母菌,曲霉,青霉
真菌门
冬虫夏草
担子菌纲:蘑菇,灵芝,木耳,
草菇
半知菌纲:稻瘟病菌
动物界
腔肠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线形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 环节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尾索动物亚门 头索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鱼纲 两栖纲 爬行纲 鸟纲 哺乳纲
3、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共同特征也最多。 比如:所有的马,无论什么颜色,都属于同一个物种。
4、生物分类单位等级越高,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

原核生物界:本界包括所有缺乏细 胞核膜的生物,主要是细菌。
原生生物界:原生生物包括简单的真 核生物(即具有真正的细胞核),为单 细胞生物。这个界是真核生物中最低 等的。
界门纲目科属种
犀牛不属于马科,它的足不是一趾,而是三趾,趾端有蹄。但它和马科动

物每只足的蹄数都是奇数,都属于奇蹄目。
界门纲目科属种
奇蹄目与偶蹄目
奇蹄目是哺乳动物下的一个目。包括有奇数脚趾的动物。原始奇 蹄动物的脚趾是前三后四,现生的奇蹄动物貘(tapir)就是这样的脚 趾结构。奇蹄目成员胃简单,不具备偶蹄目部分成员那样多的胃 室,但盲肠大而呈囊状可协助消化植物纤维。
走进植物学家
林奈与双名法
1768年,瑞典著名的 植物学家林奈在《自 然系统》这本书中正 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 名法——双名法。。
双名法的构成
①学名= 属名 + 种加词(+命名者的姓名)
②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 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
例如,银杉的学名为Cathaya argytophylla Chunet Kuang。
盘点收获 发展延伸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哺乳纲
目: 灵长目
科:
人科
属:
人属
种:
智人
同种的生物在自然情况下可以互 相交配,并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种 的生物具有种群生殖隔离,不能繁育后代。
思考
狗有很多种品种,那么它们都同属一个物种吗?
物种:指的是形态、生理及分布非常相似的一类生物,不同物种之间一般具有生殖隔离。
人的学名为Homo sapiens
玉米的学名为Zea
mays
思考
植物标牌 “植物身份证”
金松 Sciadopitys verticillata(Thunb.)Sieb.et Zucc 金松亦称日本金松。杉科。常绿乔木。原产日本。我国亦有栽种。为庭院 观赏植物。木材可供建筑和制器具等用。
食肉目 哺乳纲
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
看一看
马是怎样被列入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的?

每一匹马是一个动物个体,但所有的马都属于动物的同一个物种。
界门纲目科属种

斑马除全身的毛是黑色和白色条纹相间外,其他特征与马极其相似,斑马和马被划 分到一个属——马属。
界门纲目科属种
驴是另外一个属的动物,体型比马和斑马都小,但与马属有不少共同特征:第三趾 科 发达,有蹄,其余各趾都已退化。它们被划分到同一个科——马科。
被子植物亚门
单子叶植物纲:五个亚纲,19个 目,65科,50000余种。
双子叶植物纲:6个亚纲,64目, 318科。
植物的分类
界--植物界 门--种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梅属 种--被子植物亚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稻属 种--水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