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六国论

合集下载

苏洵《六国论》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

苏洵《六国论》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

苏洵《六国论》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苏洵《六国论》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六国论》是苏洵政代表作品。

《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下面,店铺为大家提供苏洵《六国论》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六国论原文阅读出处或作者: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文言文:苏洵《六国论》原文译文赏析

文言文:苏洵《六国论》原文译文赏析

文言文:苏洵《六国论》原文译文赏析苏洵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经典之作,该文呈现了对古代文学的深刻理解和对文学创作的个人见解,而其文言文的写作风格更是一种无法替代的文化财富。

下面我们通过原文译文赏析的方式,探究苏洵《六国论》的内涵和语言特点。

原文昔齐、楚之争,湘、泗之战,卒使楚灭齐也。

先时周室将微,诸侯恢弘,再以诸夏争分天下:故兵刃挥下,以扫其民。

至如今日,五胡乱华,十六国并起,以弱中国之外,为中原之困。

昔秦之时,可谓兼服天下一统矣。

然其所以失之者,以其政虽独行一域之内,而扩意于万乘之外也。

故文化机宜,不得其宜,而终以陷秦社稷于项籍之手。

汉文帝以外戚执国,教化不修,后世其弊。

东汉之末,四百余年建安之际,天下英才集于此门而撰文奏献,世谓之建安文学。

六朝之际,王褒、何晏之徒,为文骋雄,脍炙人口。

至如唐之盛,杜甫、李白之风,靡不冠绝。

可谓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然则文学之盛衰,固非居散策之难易也,诚味君子矣。

虽然《六国论》乃四言诗,掩盖若隐若现,一丝不露,然而从中可以窥见苏洵对于古代文学的深入见解和对文学创作的具体方向。

首先,苏洵认为古代文学的辞藻应该注重表现手法而非词藻华丽,因为文学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流传万世,更是要传递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其次,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应该追求自我表达和独特性,将作者个性和情感注入到文学中,以此赢得读者的称赞和喝彩。

译文古时候,齐国和楚国争霸,湘水和泗水之间的战争最后导致了楚国击败齐国。

当时周室已经大不如前了,各个诸侯势力在不断膨胀,古代中原地区因此分为了多个国家,他们争斗不断,武力扫荡血流成河。

如今的情况更是糟糕,五胡乱华,十六国并起,中原与外族的争斗一直在持续,这让中国更加贫困悲苦。

在秦始皇的时期,中国曾经被统一一统,然而他的失败在于,他的统治区域虽然大,却想要管理的地方远远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他的文化政策不得人心,最终导致项籍拿到了秦的内政权。

六国论苏洵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六国论苏洵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六国论苏洵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国家治理繁荣昌盛,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秩序井然有序。

此时,人民生活富足安稳,国家繁荣的原因是因为康熙皇帝执政有方,得以智囊阁臣苏洵的助力。

苏洵以其睿智超群的头脑和为民着想的言行赢得了众人的赞誉。

以下是苏洵的六国论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原文:人君者,莫大于国,莫亲于民。

胜者居其上,败者居其下,故接之以六国之志。

尔谁为亚夫、伯嬴、文良、子师、公叔、文叔乎?令治亲为国,使国小大功绩皆归于人主,而天下独无它善事,无是愁也。

译文:国家的重要性和人民的亲近程度没有任何其他事物能够比拟。

胜利者居于国家的最高层,失败者则沦为国家的底层。

因此,我们要以六国的心志来对待国家事务。

问你们谁能够像亚夫、伯嬴、文良、子师、公叔、文叔那样为国家治理、亲近人民?将治理国家视为亲近之事,使国内外大小功绩都归功于君主,而天下也没有其他善事可做,不会有任何愁苦。

赏析:在这段文字中,苏洵首先提到国家在人君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君主与人民之间的亲近关系。

他以六国之志来说明君主应该以何种态度来对待国家事务。

接着,苏洵问道:是否有人能够像亚夫、伯嬴、文良、子师、公叔、文叔那样治理国家、亲近人民呢?这是对历史上有能力治理国家并关心人民的君主的致敬。

苏洵强调了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将治国视为亲近之事,使国内外的大小功绩归功于君主。

最后,他指出,君主应该全心全意去治理国家,不应分散精力去做其他事情。

这段文字体现了苏洵对国家治理的理解和认识。

他认为国家的成败与君主密切相关,君主应该承担起治理国家的责任,以及关心人民的义务。

他通过对历史上有能力治理国家的君主的称赞,强调了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同时,他也提醒君主,除了国家治理没有其他的善事可做,应该专心致志去治理国家,而不分散精力去做其他事情。

这一观点对于当时的康熙皇帝是非常有启发性的,帮助他更好地治理国家,促进了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苏洵在《六国论》中所表达的观点,不仅仅是对君主治理国家的建议,更是一种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和探索。

六国论原文及赏析

六国论原文及赏析

六国论原文及赏析六国论原文及赏析《六国论》是苏洵写的一篇古论文,论述的是战国时期六国灭亡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与原因,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为了警示北宋当时的统治阶级。

下面是店铺收集的六国论原文及赏析,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①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②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④继五国迁(31)灭,何哉?与⑤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⑥丧,齐亦不免⑦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⑧不赂秦。

是故(32)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33)速⑨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⑩,李牧连却之⑾。

洎⑿牧以谗⒀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⒁尽之际,可谓智力⒂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⒃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⒄,当(tǎng)(34)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⒅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⒆秦之心礼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21)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22),而(23)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4)。

为(25)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26)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27)秦,而犹有可以(28)不赂而胜之之势。

苏洵《六国论》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

苏洵《六国论》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

苏洵《六国论》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苏洵《六国论》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出处或作者: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苏洵、苏轼、苏辙《六国论》原文、赏析及译文(翻译)

苏洵、苏轼、苏辙《六国论》原文、赏析及译文(翻译)

苏洵、苏轼、苏辙《六国论》原文、赏析及译文(翻译)苏洵《六国论》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

文言文:苏洵《六国论》原文译文赏析

文言文:苏洵《六国论》原文译文赏析

文言文:苏洵《六国论》原文译文赏析《六国论》宋代: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

《六国论》翻译及原文

《六国论》翻译及原文

《六国论》翻译及原文作者简介苏洵(公元1009年5月22日至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四川眉山人。

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四月二十五日(1009年5月22日),卒于英宗治平三年四月戊申(1066年5月21日),年五十八岁。

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

岁馀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

乃悉焚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

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

欧阳修上其所著权书、衡论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传之。

宰相韩琦奏于朝,除秘书省校书郎。

历迁陈州项目城令。

与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

书成而卒。

洵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六国论》原文及对照翻译

《六国论》原文及对照翻译

《六国论》原文及对照翻译《六国论》原文及对照翻译出处或作者: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苏洵《六国论》原文译文鉴赏

苏洵《六国论》原文译文鉴赏

苏洵《六国论》原文|译文|鉴赏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

下面一起欣赏这篇古文吧!苏洵《六国论》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及注释译文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苏洵《六国论》原文解析

苏洵《六国论》原文解析

苏洵《六国论》原文解析苏洵《六国论》原文解析《六国论》原文及翻译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文言文:苏洵《六国论》原文译文赏析新编五篇

文言文:苏洵《六国论》原文译文赏析新编五篇

文言文:苏洵《六国论》原文译文赏析新编五篇国论篇一苏辙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

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

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3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韩、魏塞秦之冲()2)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3)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4)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32.对下面语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A.把韩、魏两国抛弃给秦国,而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

六国论(苏洵)原文

六国论(苏洵)原文

六国论(苏洵)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①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②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④继五国迁(31)灭,何哉?与⑤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⑥丧,齐亦不免⑦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⑧不赂秦。

是故(32)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33)速⑨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⑩,李牧连却之⑾。

洎⑿牧以谗⒀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⒁尽之际,可谓智力⒂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⒃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⒄,当(tǎng)(34)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⒅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⒆秦之心礼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21)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22),而(23)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4)。

为(25)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26)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27)秦,而犹有可以(28)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29)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30),是又在六国下矣。

注释1.率:一律,一概。

2.判:确定,断定。

3. 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魏世家》和《魏策》。

4.终:最后。

5.与:亲附、亲近。

6.既:已经。

7.免:幸免。

《六国论》苏洵(内容详实 字词详解)

《六国论》苏洵(内容详实 字词详解)

背景介绍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弱的王朝,经常受到 契丹、西夏的威胁与侵略,朝廷不敢坚决抵抗,就 采取妥协的办法,以财赂敌,求得苟安。到苏洵所 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 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 种做法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 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 主张坚决抗敌,反对妥协投降,因而写下这篇《六 国论》。
前例、旧事。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 2、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 • A、日割月削 “日”“月”,名词作状语 • B、以地事秦 名词“事”带宾语“秦”,用作动词:侍奉
• C、义不赂秦 “义”,用作状语:坚持正义 • D、不能独完 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 E、李牧连却之 却,动词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军队
固定用法,既 然这样,那么
同“餍”,满足 更加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
更加
灭亡
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
名作状,按道理 介词,用 侍奉
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本来 应该
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A.不赂者以赂者丧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 B.而秦兵又至矣
弃甲曳兵而走
• C.与赢而不助五国劫哉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A项,第一个 “以”是连词,“因为”的意思;第二个
“以”,介词,“把”的意思。B项,第一个“而”,连词,
[由于,介词 ] [凭借,介词 ] [把,介词 ] [因为,介词 ] [用,介]

苏洵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苏洵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苏洵六国论原文及翻译《六国论》是苏洵政表作品。

《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这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①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②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④继五国迁(31)灭,何哉?与⑤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⑥丧,齐亦不免⑦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⑧不赂秦。

是故(32)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33)速⑨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⑩,李牧连却之⑾。

洎⑿牧以谗⒀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⒁尽之际,可谓智力⒂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⒃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⒄,当(tǎng)(34)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⒅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⒆秦之心礼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21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22,而23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4。

为25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26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27秦,而犹有可以28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29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30,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原文】六国论 苏洵

【原文】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一、整理本课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二、翻译文中划线的四句话1.2.3.4.三、思考: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四、思考:本课内容素材适合哪些作文立意?请列举并做简要分析。

【立意示例】不震慑于权势。

【分析示例】权势者在某个时候是大众的主心骨,常常影响时代的发展和走向,但是,个人在权势面前如果表现出过多的胆怯和退缩,就会失去本身固有的暴发力和创造力,最终碌碌无为,团体在权势面前畏首畏尾、不敢作为,最终会失去许多难得的机会,从而无法求得发展,更有甚者会被“大鱼”吃掉,正如苏洵在《六国论》里说的“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国论(苏洵)原文

六国论(苏洵)原文

六国论(苏洵)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①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②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④继五国迁(31)灭,何哉?与⑤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⑥丧,齐亦不免⑦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⑧不赂秦。

是故(32)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33)速⑨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⑩,李牧连却之⑾。

洎⑿牧以谗⒀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⒁尽之际,可谓智力⒂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⒃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⒄,当(tǎng)(34)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⒅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⒆秦之心礼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21)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22),而(23)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4)。

为(25)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26)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27)秦,而犹有可以(28)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29)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30),是又在六国下矣。

注释1.率:一律,一概。

2.判:确定,断定。

3. 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魏世家》和《魏策》。

4.终:最后。

5.与:亲附、亲近。

6.既:已经。

7.免:幸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苏洵导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三字经》)你知道说的是谁吗?苏洵二十七岁时,应试不中,便焚毁了过去所写的文章,发愤读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

他下笔顷刻数千言,深得欧阳修赏识,称赞他的文章“精辩雄伟”,以为“贾谊、刘向不能过”。

他的文风雄健,与其两个儿子合称为“三苏”。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他的散文名篇,散文园地一枝奇葩——《六国论》。

知人论世苏洵(1009~1066),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因家有老人泉,故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据传苏洵少年时不爱学习,深受其困,二十七岁时才发愤为学,应进士和茂才异等考试皆未中,于是愤而自焚平日所著文章,再度闭门潜心读书,终于博通六艺及诸子百家著作。

撰写文章下笔顷时数千言。

嘉祐间,得当时名盛一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推誉,以文章著名于世。

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

后与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后不久去世。

他主张抵抗辽的攻掠,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权有所不满。

为文擅长策论,语言明畅,笔力雄健,奔腾驰骋,纵横捭阖,老辣犀利,很有战国纵横家笔意。

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有《嘉祐集》行世。

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之八,原题为《六国》,是一篇论史的文章。

但其意并不在悲六国(战国时代的魏、韩、赵、楚、燕、齐)的灭亡。

而在借此论宋朝赂辽(契丹)、西夏的不当。

其时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

农民为了逃税逃役不断进行反抗,进而发展为暴动;东北的辽和西北的西夏,不时对宋进行攻掠;腐败无能的宋王朝,对内进行残酷镇压,对外却采取退让妥协以求苟安的政策,纳绢输银,贿赂求和。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契丹(后称为辽)大举入侵,宋真宗认为“兵不利、战不善”,不敢抵抗,与契丹订立“澶渊之盟”,答应送给契丹“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在契丹的要挟下,结果修盟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叶三万斤。

北宋统治者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是颇为相似的,虽非割地,亦与割地无异。

苏洵凭借他的缜密的观察、精深的见解,见北宋王朝的这种方针政策和战国时代六国对待秦国的方针政策如出一辙,于是运用借古讽今的方法,作此文以针砭时政。

附: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前275年魏割温予秦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②秦灭六国时间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赵、灭燕前221年灭齐③六国抗秦大事年表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各诸侯国都开始进行改革,众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而六国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渐衰落,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

后来秦国用了8年的时间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原文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译文】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贿赂秦国就使国力削弱,(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是:“不贿赂的国家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

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

因此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注意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非兵.不利:兵器,名词。

②六国互.丧:交替,一个接一个地。

③率.赂秦耶:一概,全都,副词。

④盖.失强援:原来,表示对原因的解释,副词。

⑤不能独完.:使动词,保全。

】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论点的?这种方式有何好处?【明确】【“弊在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

作者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赂”字上。

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总贯全篇。

】明确中心论点后,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明确】一是从赂秦的国家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赂秦的国家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原文②】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於顚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译文】秦国除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可以获得邑镇,大的就得到城市。

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的土地,和因战胜而得到的土地,实际上多百倍;诸侯由于贿赂所失去的土地,跟战败中失去的土地相比,实际上也多百倍。

那么秦国最想要的,六国诸侯最担心的,当然就不在于战争了。

想想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得到很少的一点土地。

他们的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拿来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

今日割让五座城池,明天割让十座城池,然后才得到一夜的安稳睡眠(比喻短暂的时间)。

(可是第二天)起来看看四周的边境,而秦国兵马又到了。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贪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没有满足,(诸侯)奉送(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犯他们就越急迫。

所以不须作战,强弱胜败已经分明了。

六国终究灭亡,是理所当然的事。

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如同抱柴禾去救火,柴禾不用完,火就不熄灭。

”这话说对了。

}注意读准字音。

暴.霜露pù暴.秦之欲无厌bào胜负之数.shù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shǔ从.六国破亡之故事cïng 从.散约败zîng注意词语。

【明确】a注意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其实..百倍:它的实际数量。

是两个单音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其实”。

②固.不在战矣:本来。

当然,副词。

③思厥先祖父..:泛指祖辈、父辈。

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祖父”,是两个单音词。

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分,引申为分辨、分清等意思。

⑤理固.宜然:助动词,应该。

b多义词——思1、思厥先祖父(思考,想)2、蜀人追思亮(怀念)3、弦弦掩抑声声(思绪。

sì)4、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语气词)理清思路,背诵第二自然段。

【明确】作者运用史实,紧承第一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剖析了韩、魏、楚三国赂秦而亡的情况,从正面论证了赂秦必亡的道理。

分三层意思,运用对比的方法论证。

是从赂者这方面论证了第一段提出的六国的破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一总论点,具体针对第一段的“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作了充分的论述。

板书具体论证过程:大欲大患奉之弥繁赂秦力亏固不在战侵之愈急破灭之道不战已判【小结】《六国论》这篇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心论点。

又列出两个分论点从两个方面辅助中心论点。

第二段则从秦的土地来源,点明“赂秦”的危害。

只能换“一夕安寝”“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通过反复对比,有力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原文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旣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於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jì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译文】齐人未曾贿赂秦国,最后跟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结交秦国却不帮助五国啊。

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不能幸免了。

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卫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而不贿赂秦国。

因此燕国虽是个小国却能后灭亡,这是用兵抗敌的功效啊。

等到燕太子丹用荆轲(行刺)作为策略,才招致了灾祸的来临。

赵国曾五次对秦作战,败了两次,胜了三次。

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害,(赵国都城)邯郸才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使用武力抗秦却不能坚持到最后啊。

况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别国快要)消灭得干净了的时侯,可以说是智谋和力量(变得)势孤力弱、处境危急,战败而亡国,实在是不得已的。

当初假使(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人不归附秦国,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优秀将领(李牧)仍健在,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较量,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注意读准字音。

(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yíng(2)洎.牧以谗诛jì(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dài(4)胜负之数.shù本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几层意思,怎样论证的?【明确】本段紧承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来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

分三层,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全面深入地论证。

【原文④】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於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译文】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优秀人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不能顺利咽下去啊。

可悲呀!有像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因而趋于灭亡。

治理国家的人可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原文⑤】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於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说起来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却仍有可以不用贿赂(的方法)来战胜秦的形势。

假如凭着(现今)偌大的天下,在六国之后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注意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①礼.天下之奇才:名词活用作动词,“礼遇”“以礼相待”。

②并力西.向:a名词作状语,“向西”。

(向, 往,去。

?)B宾语前置,西向-向西御敌(?)(“西”是西方,“向”是朝向,也就是说面向西方,这是字面意思;引申为矛头指向西方的敌人的意思)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的一种句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